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目湖的生产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常州溧阳:一片茶叶的旅程

茶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沉淀深厚。茶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舒缓身心的饮品,更是一门艺术和生活哲学。

溧阳茶山美如画

每年3月下旬,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茶树开始吐露新鲜的芽尖和嫩叶。大自然传递出了丰富的物候信息,在常州溧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从勤劳的采茶人、经验丰富的老茶农到专业的制茶大师,为了一壶清新淡雅的溧阳春茶,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到了极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陆羽《茶经》说,茶“上者生烂石”。何谓烂石?沙土是也。除了沙土,光照、温度、湿度都是好茶不可或缺的生长因素。天目湖一带属于天目山余脉,绵延不绝的丘陵山地赋予了茶园充足的光照,回归线附近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暖湿空气。48条山间涧溪汇聚而成的天目湖湖区提供了金子般的沙土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茶叶资源。

46岁的葛联敏是天目云露茶业公司董事长,公司合作的5000亩茶叶种植基地就在天目湖一带。

溧阳白茶鲜叶

“我们溧阳的天目湖周边地区被认为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区之一。”葛联敏说,自2020年以来,公司茶叶连续4年斩获世界绿茶评比会金奖,“溧阳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丘陵的山间和缓坡岗地最适宜白茶的生长。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溧阳才能生产出极品好茶。”

只取两三厘米成朵的芽叶

这个季节,身处天目湖中西村的茶山中,一眼望去满山绿意,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在低矮丘陵的山岰中,星星点点散落在茶田里的采茶人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走到半山腰,就能看到一个个背着茶篓穿行在茶树间的采茶工,双手在茶树和竹篓间来回翻飞。

“泡一壶春茶,啜一口春味,是春天不容错过的仪式感。一杯高品质的春茶,离不开辛苦劳作的采茶人。我们采摘的标准是芽叶要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葛联敏小心翼翼地从茶篓里捧出一小捧鲜叶,靠近鼻端深吸了一口。

仲春时节,中午的气温并不低。采茶的妇女们成群结队从山上下到山腰,一边擦拭着汗珠,一边“咕咚咕咚”地补充水分。喝完水,大家拨弄翻看着茶篓内脆嫩的鲜叶。春茶的采摘要求严苛至极:只取新生出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芽头在2—3厘米。芽质鲜嫩,口感才会更醇厚。

采茶工人在茶树间穿梭

葛联敏介绍,今年气温偏低加之冻雨影响,导致白茶采摘时间较往年推迟了一周左右,3月底到4月初才全面开采。生长期的拉长使茶芽吸收到的营养成分更为充足,所以今年白茶的品质高于往年,采摘期大约20天。趁着好天气,茶场组织采茶工抢抓农时,抢摘品质较好的茶叶,力争取得好的收成。

补充完水分,半山腰的采茶工人继续下山,将鲜叶送到茶场,茶场主安排了简单的午饭。这时,山脚的茶场里热闹不已,工人们分为两队交付采摘成果。“俺手慢,一天摘不了两斤,不过俺采的都是芽尖,最符合标准。”安徽广德的一位采茶阿姨乐呵呵地“炫耀”着。一名排在前头的工人采的鲜叶质量不过关,让正在上秤的茶场工作人员皱了皱眉头:“一定要改进,不然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制茶工艺极为复杂

在天目湖镇桂林村的茶场库房,刚刚采下来的鲜叶铺满了茶架,下面垫着一层柔软的白布,鲜叶散发出阵阵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

茶农樊球生流转了天目湖镇桂林村200亩荒山种植白茶。说起茶来,这个退休老教师头头是道。

溧阳白茶制作工艺复杂

“采摘鲜叶要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乱翻,这就叫摊青,通俗地说就是摊晾。摊青后,就是萎凋。这一步很关键,决定白茶的品质。所谓萎凋,就是鲜叶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使鲜叶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时间为三四个小时。听起来,萎凋和摊青很相似,摊青其实更多是物理变化,萎凋以化学变化为主。”樊球生说,萎凋后就是杀青的过程,现在杀青可以通过机器,也可以用人工。最后晾晒,杀青后需要让茶叶自然降温至室温,一般四五斤鲜叶出一斤茶叶。

品尝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午后休息时间刚过,位于天目湖的茶场里车子多了起来。这些口口相传而来的客人都是来茶场看茶品茶的。“我们头茶的价格每斤1500元,在溧阳白茶里并不算贵,品质高的明前茶都要这个价。”年轻的茶场主小华说。

虽然最后并不一定成交,但小华还是认真地泡上一壶新茶,热情地招呼客人们品尝。色泽绿润的新茶叶在滚烫的开水中跳舞,汤色鹅黄,清澈明亮。白茶的冲泡有讲究,最好用矿泉水,温度一般在80℃—90℃,过高的温度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影响口感。“最好用玻璃杯冲泡,这样可以观察到茶叶的变化,增加品茶的乐趣。品茶时要慢慢品,感受茶汤的香气、滋味和回甘,这样才能更好地品赏大自然的馈赠。”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求解疫情背后的苏茶困局

天目湖茶叶研究所是江苏省第一家民营茶叶研究所,地处溧阳伍员山茶场,上图为茶场今年春茶采制期间对专车接运来的外地的采茶工进行核酸检测。

疫情让越来越多的行业陷入困局,茶业在其中,苏茶尤甚。

据日前了解,溧阳一茶企春茶销售量几近腰斩,宜兴一知名茶企销售量降3成,苏州碧螺春一茶企以销定产,限产三分之一,扬州一茶企销售量减少20%。以上为极简数据,疫情影响可见一斑。

江苏茶企又有自身特点,一是全年只生产单季春茶,春茶市场决定全年收益。二是采茶工95%以上来自外地,甚至河南、河北,这一条在疫情形势下大幅度垫高了成本。三是苏茶主要是礼茶,业内叫名优茶,价格高,品相好,没有交往就没有礼茶,疫情管控下,人员交往大幅度减少,礼茶失礼,苏茶受伤更重。

疫情伤害是表象。疫情对所有企业来说是个常数。一个事实许多人没有谈及,即使没有疫情,苏茶的日子也不好过。

实际上,江苏茶企的困局最少已延续10年以上,而江苏茶业从顶点开始下滑差不多有20年了。

改变也在发生,但总体笼罩的气氛是,苏茶仍然沉浸在往日的优越感下,迷惘而徘徊,没有深刻的改变。疫情放大了这种迷惘,使人看的更清晰一些。

扬州聚源春茶业合作社积极打造现代化茶庄园

这次疫情或许对苏茶是个好事儿。所有的茶企应该坐下来,泡上一杯茶,好好想想苏茶的前途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寻觅出路时还要回顾一下历史才好。

苏茶曾是中国茶业的领跑者,大约领跑了20年。

中国的名优茶和名优茶市场是苏茶开辟的。1980年代,苏茶推出了一大批名优绿茶,茅山长青、金坛雀舌、溧阳四大名茶、无锡毫茶、太湖翠竹、绿杨春等,加上之前的洞庭碧螺春、海州云雾茶、南京雨花茶,以及之后的天目湖白茶、金山翠芽等,江苏名优茶在全国占比超过20%,而种植面积只有百分之一强。

何等的牛气冲天。

想当年,买苏茶的人的“长队”像现在做核酸的人,排到了南京、上海,甚至北京。烟花三月,无数人等着江苏的茶叶出锅。

苏茶不够,江苏开始发生技术输出、人才输出的现象。大批制茶师傅、种茶能手散开到浙江、安徽、两湖,云贵川,江苏人无意中帮助中国的名优茶遍地开花,

外地的名优茶开始以江苏茶的模样反向进入江苏市场,西部海拔2000米的茶,采茶工低廉的价格,对江苏茶企的压迫越来越显现。在著名的溧阳苏浙皖边界市场,如今满目都是挂着江苏区域品牌的客茶。

苏茶开始向一种怪异的市场转向,政府采购、政府政策、集团消费。这,是西部茶农无论如何也沾不上边的优势。总之,苏茶与政府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几乎所有的有点规模的茶企都和政府采购和公款消费联系在一起。当时,政府采购和公款消费还处于放任的状态,茶企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这使苏茶错过了第一次转型的时机,而且习气日深。

2012年以后,“八项规定”出台,苏茶开始遭受第二次冲击,苏茶还是没有觉醒,还有民企的集团消费,而此时的国内茶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随着客茶铺天盖地涌入江苏市场,许多人不得不发出感慨:好茶太多了!江苏名优茶的优势已是明日黄花。

当此之时,江苏茶树几十年更新缓慢,品种单一,老化,无性系茶树的比例越来越低,甚至滑到全国平均数以下。

经营思想陈旧,长期依赖政府采购和集团消费,使经营思想和技术路线被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捆住,许多茶企根本没有销售人员,只有会计,等着人上门买茶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疫情使苏茶遭遇又一次强烈冲击,但还有茶企等待政府的支撑动作,这是一种习惯使然。

江苏鑫品茶业打造的新业态—茅山茶海

苏茶有改变,有创新,但总是带着一种无形的锁链。有茶企开始直接面向市场,在江苏茶界开先河,但不知不觉又是踏上通过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的看似宽阔实则偏僻的小路。

茶旅融合是个新方向,但是一番拳脚,发现建设容易,经营难,经营难难在吸引人流,这个事政府也无所措手。还有一些企业吃政府优惠政策饭,创新仍然不是面向市场。再看技术手段,江苏茶企制茶机械化也是两向极端,不习惯实事求是,要么追求设备的高大上,要么就是大讲茶文化,以手工茶抵挡机器茶,错把文化当产业。

相比之下,那些茶城、茶市、茶叶店,都是客商、客茶,他们没有门路,只能面向市场,用茶说话。客茶越来越好,品种丰富,价格低廉,新品层出不穷。苏茶仿佛置身于如今直播网红美女丛林中的民国名媛,旗袍裹身,手执丝绣团扇,头上带着一朵老旧的花,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苏茶的经营者普遍老化,独立行走的新一代茶人少,很少,非常少!

从80年代乡镇企业,到90年代外向型经济,江苏已成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重镇,再到00后时代的城市化浪潮,年轻一代远离茶园而去。眼看着苏茶难以为继。

犯愁!

溧阳一壶春茶业在黔南开发的茶园,海拔1380米。据了解,一壶春目前又开始在四川、云南布局种植、生产基地。下图是一壶春茶业在黔南基地大面积种植的黄化茶。

固守没有前途,变法或有转机

在疫情背景下一片惨淡的愁云中,蒋庆松的目光别具一格。

溧阳一壶春茶业是江苏较早另寻新路的茶企,经过10多年的默默探索,如今,蒋庆松在黔南开发了5000亩茶园,潜心研究国内六大品类茶叶的生产工艺,以红茶为主,储备多种茶品,直面市场需求和新兴销路。

蒋庆松说,江苏只做一季春茶,风险极大。我现在用贵州的茶,做长三角的市场,用江苏的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疫情的冲击肯定有,但没有那么严重,春茶在我这里比重不大,影响有限。在江苏我只能做一个月的茶,现在我能做全年。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后年,总之,喝茶的人越来越多。

月有阴晴圆缺,跳出江苏的模式天地宽。搞销售起步的蒋庆松思路开阔,表达出当前少有的轻松和信心。

蒋庆松是苏茶转型的一种类型。实际上苏茶近年来的各种变化还是有目共睹的。

江苏茶业近年出现一些新事物,一是在组织管理上出现一个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对苏茶改造和生态改良作用明显,使苏茶的发展和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转型,这是以前江苏没有过的新资源。二是茶旅融合发展较快,茅山茶海就是鑫品茶业新近打造的新业态。三是茶庄园,在扬州仪征,聚源春茶业依托扬州世界园艺博览园,精雕细刻经营出一个内涵丰富的绿杨春茶叶庄园,以绿杨春茶栽培生产为重心,聚合品牌、科技、观光、茶文化等多种元素,成为宁镇扬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据业内人士分析,茶庄园、茶空间或许能成为苏茶转型发展的新载体。这与江苏人流密集、农业空间狭小、长三角都市圈等区域特征相适应。其未来发展或许成为跨区域联系整合西部茶叶主产区和东部市场资源的一个新载体、新业态。

也只有聚合城市和乡村、东部与西部、消费和娱乐、科技和文化,内涵物质丰富的新型组织业态,才能吸引和网罗新新人类和有志青年变身苏茶的经营主体,苏茶也才能打开主流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广阔空间。(完)

来源 :苏茶七君子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溧阳这家茶企的“小茶粉”萃取出“大价值”,年消化6万亩的夏秋茶,助力乡村振兴

3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超332亿元、全省首个“发储充检服”一体化驿站亮相、“有时溧阳”智慧文旅平台上线……4月10日,以“品质溧阳,共赴美好”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溧阳“两节”)开幕。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表示,以茶为媒,以节会友,通过“两节”平台共织合作纽带、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推动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服务常州“532”发展战略、迈入GDP万亿之城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片绿叶,金字招牌历久弥新

清晨6点,溧阳市天目湖新概念农业生态园内,180名茶农指尖娴熟地翻飞在茶树和竹篓间。“今年气温较低,白茶白化度很好。”天目湖新概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嵇卫星说:“‘快手’单天最多能采14至15斤。”采摘、摊凉、杀青、分级……从田头到车间,溧阳率先出台《天目湖白茶种植技术规程》《天目湖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天目湖白茶质量分级》等省级地方标准,并统一商标,抱团打响“天目湖白茶”品牌。

从上世纪90年代在天目湖周边零星分布到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生产,溧阳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2万亩,其中天目湖白茶近5万亩,拥有各类茶叶生产经营主体300余家,茶叶总产量每年达1300余吨,年产值达15亿元。

不久前,溧阳入选“2022年度茶业百强县域”及“2022年度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示范县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说,溧阳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茶业增效、茶农增收为目标,紧扣市场消费导向,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做大做强“天目湖白茶”金字招牌。

此次“两节”上的明星产品——每包0.5克原味小分子活茶,其配料表仅有一项:天目湖有机白茶。“小茶粉”萃取出“大价值”,江苏大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旭凯介绍:“公司引进国内领先的茶叶深加工生产线,可消化6万亩的夏秋茶,实现年产茶提取物120吨。”

一域山水,文旅融合升级焕新

天目湖、长荡湖,水光潋滟;南山、曹山、瓦屋山,烟锁翠微,溧阳常被游客称为现实版“只此青绿”。开幕式上,由携程发布的长三角文旅消费热力图显示,自2023年1月至3月27日,相比2019年同期,溧阳客流量增长81%,旅游产品交易额提升68%,整体复苏率领跑全省。

将民宿发展与溧阳茶产业和茶文化优势相结合,溧阳打造“清风朗月·溧阳茶舍”精品民宿品牌IP,全市现有民宿400余家,其中精品民宿百余家,年营收近10亿元。溧阳五星级茶舍“青峰仙居”成为常州唯一入选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其主理人周欣告诉记者:“通过打造民宿集群,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激活了‘家门口的旅游经济’。”

美在山水、游在乡村、新在体验。4月9日,“绿色无界·天目湖艺术品质生活季”在天目湖方所文化村启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的艺术家以绘画、装置、摄影等艺术形式,为游客和市民带来沉浸式文旅体验。从线下到线上,溧阳深化“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促进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有时溧阳”智慧文旅平台上线仅3个月就“吸粉”16万,该平台包含地图导览、住宿景点、美食预订以及公共服务等功能,游客用一部手机就能畅游全域。

一节电池,地标产业动力十足

产业集聚“刷新”城市能级。2022年,溧阳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千亿级县市第21位,城市投资竞争力位居赛迪榜全国“百强县”第28位。开幕式上,赛迪“品质城市监测点”揭牌。当前,溧阳正聚力打造“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体系——即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两个千亿产业集群,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两个五百亿产业集群以及若干特色百亿产业集群。

位于溧阳高新区的立讯精密工业(江苏)有限公司细耕汽车新能源及智能互联产业领域,为特斯拉、蔚来、理想等汽车整车及系统制造商提供汽车整车线束、汽车特种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等核心产品和配套服务。该公司高级经理徐加明透露:“生产订单需求持续暴涨,新建厂房陆续进入满负荷运转。一季度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3%。”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中心,溧阳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式”发展,集聚动力电池上下游龙头企业70余家,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国15%、全省38%,规模实现全国县域第一。“两节”现场,“驾行1号公路·共享绿色生活”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季启动。在“发储充检服”一体化驿站展示区内,众多新能源品牌展示车型都装载了溧阳产动力电池。江苏平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博恩介绍:“驿站可提供快速充电、自动换电、电池检测等多样化服务,让新能源车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

来源:新华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