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唐茶的味道

找到约51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茶外功夫可入化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漫长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明清的普及和当代的鼎盛等各个时期。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是说“茶的味道苦涩,饮后能使人深思熟虑、开拓思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的山林中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据传说,在他累的时候,只要喝到一杯清茶,疲惫顿时消失,于是深深地体会到“苦茶久食,益意思”的见解,说明茶具有可以兴奋大脑、提神解乏的功效。

“茶”字的使用,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才广泛起来。茶才作为人们的普通饮品流传于世,当时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好茶需好水相配,《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

俗语说:“吃茶是和尚的家风”、“自古名寺出名茶”。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嫁接也是始于僧人。

“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一颗平常心”。佛教禅宗认为,参禅时需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细啜,回味持久,让人心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开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武夷山的和尚还有斗茶的风俗:“吴晋之际,佛教从中原传入闽中,于是佛寺相继兴建。建州山水奇秀,岩壑幽胜,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这时,武夷山“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遍,自古高僧爱斗茶”的场面。

佛寺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茗饮技法,传播茗饮习俗,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宋诗钞》陈造的“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生动地描绘出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及茶在佛教寺院中的地位。

“和”是茶的重要语义。“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和为贵”、“和谐社会”……“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待客、走亲、访友、相亲、嫁娶、团聚等都要喝茶。茶涤荡了尘埃,滋润了关系,暖和了笑容,添增了佳话……茶是礼仪的使者,所谓茶香飘满友谊,友谊使人们与社会和谐统一。

“香袭千古,茶韵悠远”。人生五味,先苦后甘。茶多数是苦的,只有苦到彻底、甘到回味,才更加悠远绵长。茶的源远历史,就在你手中的一杯茶,茶水入口的苦涩,回味后的甘甜,是已知结果的美好而甘愿品尝艰涩的过程。茶是君子的朋友,也是你我的知己。

中国的茶道讲究俭、清、和、静。说茶能尚俭,茶能贵清,茶能导和,茶能致远。品茶,可品出人生真谛。

试想,第一道茶,清香略带甜味,似少年和青年时期,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结婚成家;第二道茶,浓苦又回味带甜,就像中年时期,挑着家庭重担,为生计、为子女,整天忙忙碌碌,辛苦中亦有快乐;第三道茶后,滋味逐渐归于平淡,就像步入老年时期,一切都烟云散尽,只剩下几多回忆,美好而又伤感。想到人生如茶一样,心情也就逐归平静,与世无争了。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家年(上海浦东)】

大理“两茶”的前世今生

大理地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叉路口,茶文化更是得天独厚。近年来,大理不断挖掘茶文化资源,拓展茶旅融合新业态,努力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品质,在普及和推广茶文化及茶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性保护和传承工作。

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州申报的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茶俗(白族三道茶)位列其中,实现大理世界非遗项目零的突破。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守护百年匠心传承文化技艺

下关沱茶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紧压茶,1902年创制于大理下关,故名下关沱茶。

明代《滇略》卷三中曾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下关沱茶,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


滇茶销藏,主要靠马帮驮运。为便于马帮长途贩运,1902年,大理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创办者严子珍在滇南茶区制作的“姑娘团茶”的基础上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枚现代型的碗臼状“砣(坨)茶”,并于1916年经昆明、昭通运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一举占领了川渝市场。因有“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之美誉,而“砣(坨)茶”的名称也逐渐演变为“沱茶”。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荟萃云南大叶种优质晒青毛茶原料,经高原仓陈化、筛分(含风选)、拣剔、拼配、称茶、蒸茶、揉茶、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高原仓陈储等十余道工序匠心精制。


拼配、称量,一般采用不同原产地、不同风味、甚至不同年份的茶叶,按照配方进行配比和加工;蒸揉,是利用水蒸气软化茶叶,软化后倒入布袋中,努力紧实茶叶;压制成型,是利用双手、工具等各种方式,使沱茶呈紧压形态,传统的沱茶压制方法经历了从铅饼、石墩压制到压茶凳压制不同阶段,以压茶凳压制方法为例,利用杠杆原理在木杆的一头靠人工体重加压成型。之后,还要脱袋、干燥,即解开布袋,把茶置于木框上晾干。在此过程中,下关风是下关沱茶形成香高馥郁、醇厚回甘、经久耐泡等特殊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从掌到心,分毫之间、彰显功力。技艺凝聚、彰显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巧思,是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中紧压茶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2011年5月,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下关沱茶走过了120年悠悠岁月,成为大理州唯一的百年品牌,一张底蕴丰厚、韵味绵长的文化名片。


为了实现对下关沱茶的创造性保护与传承,下关沱茶集团在研发创新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推出迷你系列等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产品的同时,多次组织下关沱茶制作技艺非遗活态展演等活动,守护百年匠心,传承文化技艺。与此同时,下关沱茶集团充分利用下关沱茶银桥新厂区先进的茶叶加工和研发基地、专业的茶博物馆和品鉴服务,打造了“工厂+博物馆+茶馆”的工业旅游基地,进一步促进茶文旅融合。

白族三道茶:在茶中细品人生百味

早在汉代,大理就有“叶榆焙茗”之说;唐代南诏国中期,宫廷御茶与歌舞表演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茶道礼仪文化;明清以后,大理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大理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创新,大理茶品名扬海内外。


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早在唐樊绰的《蛮书》中就有记载:“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惯。明代著名文学家、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大理即受到三道茶礼仪的招待。在其游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述,这是大理三道茶的最早记载,虽与现在的白族三道茶有所不同,但其程序、寓意已很相近。


随着时代的发展,白族三道茶成为白族人民待客的重要传统礼仪之一。三道茶,白语叫“绍道兆”,在逢年过节、生诞寿辰、婚事、建房上梁等重要场合中,白族人民都会奉上三道茶。


三道茶的制作要求严格,有“三道”“六则”“十八序”。其中最为核心的“三道”,即指此茶分为三道,味道迥异,分别对应“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这也是白族三道茶名字的由来。

白族三道茶,从制茶、敬茶到品茶,都有一套颇为讲究的仪式。三道茶中的第一道“苦茶”,即烤茶。将土陶罐以文火烘烤,待罐升温后放入茶叶。边烤边抖动茶罐,直到茶叶微黄、香气溢出,即刻注入沸水,茶罐中会发出“隆隆”的响声。琥珀色的茶汤伴着浓酽的茶味倾入茶盅。这道茶的味道清苦,略带焦香。

第二道“甜茶”,以苦茶为汤底,加入红糖和白糖熬制。核桃刨成薄片,乳扇烤制后切丝,核桃片乳扇丝做底,冲上滚烫的茶水,甜味中裹挟了香气。这道茶的味道香甜,有苦尽甘来的意味。

第三道“回味茶”,掺入蜂蜜、花椒、姜片、桂皮等在水中煮沸,之后再以此茶底冲入烘焙好的茶叶中搅拌均匀。此茶甜、苦、麻、辣俱全,令人回味无穷。

白族三道茶,融进大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智慧。细酌慢饮,“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百味尽在茶中。


从制作到敬茶、品茗,有一套颇为讲究的仪式,现多以融合白族传统歌舞形式呈现。

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三批扩展项目)。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传承白族三道茶,公布命名了一批省、州、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白族三道茶综合传习中心和传习所,拍摄记录和收集整理白族三道茶相关资料,使白族三道茶得到有效保护和拓展。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现如今,白族三道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寓意已成为大理最显著的民俗文化符号和挥之不去的乡愁,被称作舌尖上的非遗。

记者马丽芳整理

图片为本报资料图(部分图片来自大理文旅)

来源:大理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的文化起源是什么


01茶文化起源知多少?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源地,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




茶也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宝贵的文化!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社会各阶层。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又如在汉朝 ,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




02泡茶的不同方式


很多茶友都知道用盖碗或是紫砂壶泡茶,而且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也要讲求不同的方法。




在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明清以来,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汉、魏、南北朝至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煮茶法成熟于晋朝时期,并且逐渐成为一种大众习俗。


煎茶法,始于唐代,经陆羽总结、提高后,在唐宋得到大发展。但是,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又有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中国饮茶到了明代,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穷极工巧的龙团凤饼茶被条形散茶所替代,从碾磨成末冲点而饮,变革为沸水直接冲泡散茶而饮,开创了撮泡法。时至今日,流行的泡茶法也是明代撮泡法的延续。


如今不仅国人喜欢泡茶和喝茶的艺术,更有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同样享受这份艺术。他们不仅喜爱茶的味道,也享受泡茶过程中的乐趣。




一起品香茗,不光为分享茗茶,还为了体验那一份安逸心情。

找到约49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