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十八棵树

找到约303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你可知武夷“花名”?一次品鉴十八名丛

爱武夷岩茶者,爱其繁“花”似锦、风味万干。武夷岩茶有名丛品种繁多,1921年,蒋希召在《蒋叔南游记》中写道:“武夷名岩所产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名目诡异,据统计全山将达干种”。1942年茶学家林馥泉调查武夷山中的茶叶品种、名丛、单丛仅慧苑一带就多达830种。

在“碧水丹山,月涧云龛”的武夷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之间,坐拥茶种资源宝库的武夷先民,在长达十多个世纪的茶叶生产实践中,凭借他们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丰富栽、制茶经验,繁育出了许多品质优异且个性鲜明的菜茶单株,经过反复对比甄选,并冠以诗情画意且充满传奇色彩的“花名”(也称单丛),它们和名丛一起构筑了一座争奇斗艳的茶树“百花园”。

如何使这些品种、名丛、单丛世代相传,便于鉴别认识,开发利用,繁育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有幸的是从事农业、茶业达40多年的罗盛财,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茶事活动与管理,也与武夷山岩茶结下不解之缘,他深入武夷山各个产茶的地方调查名丛、走访茶农、搜集资料。从1980年起先后3次组织课题组,主持开展武夷岩茶名丛和单丛茶树资源的保护整理工作,并开始在九龙窠建立了名丛圃2.1亩,收集珍贵花名、名丛112个。

罗盛财所著《武夷岩茶名丛录》为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武夷岩茶品种著作,成为岩茶发烧友的必备教材,里面提及的名丛大多前所未闻,更别提品鉴了。本次我们在茶树品种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荣冰的带领下,依次品鉴了《武夷岩茶名丛十八锦》,这套茶品系选用生长在武夷山的18个名丛首春芽叶为原料,采用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艺分别精工制作而成。我们在其中感受不同名丛的品质风格特征,领略武夷岩茶“百花齐放”的丰富内涵。

陈荣冰 教授

01

白鸡冠

相传明代已有白鸡冠,原产地有武夷山慧苑火焰峰下之外鬼洞、隐屏峰蝙蝠洞、武夷宫白蛇洞三种说法。其中蝙蝠洞与白蛇洞的树种齐名,幼芽期较显白化特质,是为“叶色略呈淡绿,幼叶薄绵绵如绸,其色浅绿而微显黄色,亦称鹅黄色,白鸡冠由此得名。”而原产于外鬼洞的树种白化特征不甚明,更接近多数名丛的特质。

外形:条索壮实匀整,色泽乌褐润显宝色。

内质:汤色橙黄显亮,果香绵长,滋味较厚重沉稳,回甘稳定持久。

叶底:软亮匀整,红边显。

小结:目前在市面上流行的白鸡冠以“鹅黄”嫩绿的质感为主,此款茶的树种与略高的火功让品种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稳重感”。

02

半天妖

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一,原产于三花峰之第三峰绝顶崖上,并且“相传此茶非人所植,是古时飞鸟由他山衔茶籽,落此生成。”

外形:条索紧结匀实,乌褐较油润。

内质:汤色较浅,橙黄、清澈明亮,花香清高细长,滋味甘滑清爽、喉韵较显。

入叶底:软亮尚匀齐,红点泛现。

小结:此款半天妖香气明显高长于白鸡冠,品种特征较显。

03

状元红

原产于状元岭,目前属于小众名丛。

外形:紧结壮实,色泽黑褐尚润。

内质:汤色深橙黄,水中脂粉香显,香高浓长,滋味浓醇,杯底有余味。

叶底:软亮匀齐。

小结:品种特质显,特殊香气贯穿整道茶汤。

04

向天梅

原产于北斗峰,其群体已引入规模量产栽培。

外形:条索扭曲、壮实,略有松散。

内质:汤色橙黄尚亮,香气高雅幽长,滋味鲜醇滑口,喉韵显,回味细腻绵长。

叶底:软亮尚匀齐。

小结:向天梅因其香高水绵的品种特征,在这两年逐渐被一众茶友所青睐,稳定的品质与制优率也颇受专家认可。

05

玉麒麟

原产于外九龙窠,群体已扩大引种栽培。

外形:紧结重实,稍显细,色泽绿褐润。

内质:汤色浅橙黄,花香显,滋味醇爽,回甘较持久。

叶底:软亮匀净。

小结:此款玉麒麟在这几款名丛中属于火功较轻的茶,整体花香表现突出,滋味相较显平和。

06

醉贵姫

原产内鬼洞,又称蜂窠坑,尚属小众名丛。

外形:紧实稍扭曲,色泽绿褐润。

内质:汤色橙黄清透,香气浓郁,水感丝滑、灵动,绵细而不失穿透力。

叶底:软亮尚匀齐。

小结:此茶香气以清鲜灵活先声夺人,配以甘甜丰沛滋味,仿如一位秀外慧中外的美人,气质典雅、举止得体。

07

铁罗汉

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一,原产内鬼洞,竹窠也有与此齐名之树。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为最早的武夷名丛之一。

外形:肥壮重实,色润带宝色。

内质:汤色橙黄透亮,花香馥郁,第三泡果香如拨云开雾般隐约可现,滋味绵爽细实,回甘是清爽的余味。

叶底:软厚匀净。

小结:此款铁罗汉跟多数茶友熟知的口感也有较大区别。一般的铁罗汉给人的印象正如其名,中高的火功下,滋味霸气沉稳,香气低调内敛;而此款则以中火焙出了更多的花果香,彰显了铁罗汉更为张扬的一面。

08

肉桂

原产于马枕峰,慧苑等处也有与此相同之树。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1985被认定为省级品种,如今已经成为武夷山主栽茶叶品种之一。

外形:条索匀整卷曲,油润有光泽。

内质:汤色橙黄清澈,香气尚浓锐,桂皮香尚显,滋味鲜爽清强,回甘略带蜜桃味。

叶底:黄亮柔软,红边明显。

小结:作为当家品种,如今肉桂已在岩茶的世界里占据了半壁江山,工艺更是百家齐放、精彩纷呈,可谓综合实力最强、进阶最快的品种。

09

红鸡冠

原产内鬼洞,尚属小众名丛。

外形:紧结显实,色泽尚润。

内质:汤色浅橙黄,特殊花香显,水路清晰爽口,花香在水中线条明度均显,但水的厚度减持较快。

叶底:软亮尚润。

小结:此款茶品种香较显,综合口感较平衡。

010

金毛猴

原产于马头岩一带,现有少量生产。

外形:条索纤细,色泽乌润褐绿,紧结匀整。

内质:汤色橙黄透亮,醇厚鲜爽,且带清凉感。香气出众,独具特色。馥郁的花果香贯穿始终。盖香带有很舒服的水蜜桃香,水中有百花与百香果、芭乐的热带水果香。茶汤收敛性好,岩韵尚好。

叶底:叶底乌较亮,叶质稍硬,尚匀。

小结:品种特征明显,带有特别的水果味让品鉴后不得不称奇。

011

老君眉

“老君眉”原产于九龙窠,是武夷岩茶中现存的稀缺古老茶树品种之一。由于种植面积甚小,产量甚微。

外形:条索匀整紧细;色泽乌带;干香馥郁。

内质:头道汤老君眉品种香显,水质较薄,但茶汤中暗香显,后内容物渐渐析出,滋味清醇饱满,回甘明显,饮后喉管及胸腔均回荡一股幽香;汤色橙黄清亮。

叶底:舒展软亮,紧实地团在一起,质地上佳。

小结:整体气质内敛沉稳,每一泡都有变化,值得细细琢磨。

012

正太阳

珍稀名丛,原产地在外鬼洞上部一块圆形茶地,水沟从中拐弯流下,右上角长正太阳,左下角长正太阴,形似八卦,两株名丛恰似阴阳鱼眼。

外形:乌褐油润,紧结尚重。

内质:花香四溢,接着而来的是蜜香的洗礼,以粽叶香收尾。全程阳刚味十足,茶汤相当饱满,余韵悠远。水里滋味甜甜蜜蜜。

叶底:肥厚匀齐。

小结:品种特质显,彰显“鬼洞”小气候神奇的造化能力。

013

正太阴

作为武夷名丛,有太阳必有太阴,正太阴与正太阳是一对的,它芽叶是凹进去的,颜色更深,长在八卦阴鱼的眼睛之上。

外形:干茶紧致柔美,条索均匀油亮,呈褐色。

内质:汤色澄明透亮,如琥珀色;果香幽幽绵长,有着类似水仙的阴柔。汤味凝重耐泡,软滑清甜,喉韵岩韵强烈,有种安静却有力之感。

叶底:油亮鲜爽,肥厚。

小结:太阳是刚猛的香气,而太阴却是绵长的。二者对比着喝,趣味十足。

014

大红袍(本树)

武夷山九龙窠崖上的那六棵茶树称母树大红袍, 06年停采。第2棵为母本无性繁殖的称为“正本大红袍”(亦称纯种大红袍或无性系大红袍)。市场上供小于求,真品难寻。

外形:条索紧实,色泽乌褐油润。

内质:香气高雅、清幽酸郁芬芳,微似玉兰香,滋味醇厚回甘,水厚味浓,“岩韵”显。

叶底:柔嫩匀整,软亮有弹性。红镶边明显。

小结:虽正本大红袍难求,但目前市场上很多拼配大红袍,选料上考虑有香气、水韵厚足,稳定性强的品种,以大红袍为基础,适当拼配其他品种,既保持了大红袍的原味,又体现岩茶的基本风格。无需一味追求“正本”才是好茶。

015

水金龟

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武夷山有一定的面积栽培水金龟。

外形:干茶外形紧结,色泽绿褐油润且带宝色。

内质:香气幽长清远似梅花香,汤色橙黄清澈艳丽,滋味浓厚甘鲜,润滑爽口,回甘快,杯底有余香,岩韵显。

叶底:叶底鲜活软亮,肥厚匀齐,略带红边。

小结:岩韵花香,轻叠数重。一啜在口,香汤韵重,值得品鉴。

016

玉井流香

珍稀名丛之一,母树长于武夷山内鬼洞的陡峭山崖,现仅存一颗,稀有珍贵。花名缘起于此茶制成成品后香气馥郁芬芳,品后齿颊生津,如玉液琼浆般美妙。

外形:干茶外形条索较紧结,叶片稍大,叶端折皱扭曲,色泽绿褐油润。

内质:香气似带有兰花香。汤色橙黄,略偏红色,滋味较醇厚,岩韵充足,回甘明显。花香落水有奶香,且水韵馥郁幽长。

叶底:叶底肥厚柔软、绿叶红镶边。

小结:品质优异,“岩韵”显,香持久。品后感觉春天的气息就在这杯茶汤里。

017

苦瓜

此茶系产佛国岩,因叶面隆起,有如苦瓜果实之外形故名。

外形:条索紧结细致,乌绿带褐,尚油润。

内质:入口清新,回甘快。头两泡香气为带瓜果的花香,进而转化为瓜仁香;滋味上从一开始的硬朗微苦,到愈渐醇厚,且回甘生津持久。悠悠的气息始终如一。

叶底:叶质柔软有光泽,鲜活有弹性。

小结:品种特征相当明显,彰显着品种内质的丰富。

018

留兰香

原产于九龙窠,其群体已扩大生产栽培。

外形:条索紧结尚重,叶端稍扭曲,色泽乌绿油润。

内质:冲泡后,香气顿时展开,芬芳馥郁,浓烈持久。汤色呈橙黄色,品茗之后,感觉水香顺滑,滋味醇而甘鲜。

叶底: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

小结:香茶如其名,让人回味绵长。更难能可贵的是,汤质柔和不轻狂,饮后让人沉思,颇有“留得几多时”之感慨。

仅仅十八名丛,就让我们魂牵梦绕,在武夷“花名”册中,还有更多未知等待着爱茶人去探索。在猛烈吹捧肉桂、水仙、大红袍这些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后,在“天价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之后,期待这些花名 “花”开二度!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十款最贵的茶叶,龙井只排倒数第一!

  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故乡。漫长的文化积淀中,产生了许多“极品”茶叶。它们有的极为昂贵,甚至今天的土豪都喝不起。有网友搜集到中国十款最贵茶叶:

  No.10龙井御茶园十八棵

  龙井,原产地为杭州西湖,其茶叶产地标识十分严格,据《西湖龙井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所说:

  西湖龙井,是杭州市境内,经认定的茶园内生产的茶鲜叶,并在杭州市境内按《西湖龙井茶》标准生产加工的茶叶。

  而龙井中最贵的,则首推御茶园十八棵,据说此树为乾隆所喜爱,是那时的贡茶。

  相传,此茶树价格是一公斤1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毕竟实在是没有多少“御前十八棵”流入市面上,所以只能委屈龙井排第十了……

  No.9熊猫屎茶

  外国有贵到爆炸的猫屎咖啡,咱们也有贵出天际的“熊猫屎茶”……

  但其实您不必觉得太恶心,这俩完全是两回事,熊猫茶只是用熊猫粪便当肥料而已,没有猫屎那么重口……

  因为熊猫的肠胃功能比较差,吃进去的食物被排出后还有近70%的食物营养没有被吸收,所以也是纯天然有机肥料最好的制造者。

  而且熊猫茶只产于四川熊猫生态茶山,此地为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状态。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市场售价为22万元一斤。

  No.8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2010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会。

  《安溪铁观音国标》载,正宗产地为: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北纬24o50o—25o26o,东经117o36o—118°17o)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其茶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嫩芽紫红色,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清水岩志》: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

  2012年,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相当于67万/公斤。

  NO.7安徽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明始称“六安瓜片”,清带成为朝廷贡茶。

  据《安徽省六安瓜片地方标准》记载:六安瓜片茶保护范围全市界于东经115o20o—117o14o,北纬31o01o—32o40o。

  六安瓜片茶壮硕肥厚,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别有一番风情。

  明朝茶学家许次纡《茶疏》开卷即写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2002年4月,“茶王”许道仙拍卖价4.6万元一两,相当于92万元/公斤。

  NO.6潮州凤凰单丛宋种1号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

  传说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下潮汕,路经凤凰山区乌际山,日甚渴,侍从们采一种树叶加以烹制,饮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从此广为栽植,称为“宋种”,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

  而宋种1号,则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

  物以稀为贵,宋种1号年产量在两斤左右,最高时价格达100万元/公斤。

  NO.5河南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

  《信阳毛尖国家标准》有云:信阳毛尖茶必须在信阳市行政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取当地传统茶树群体种或适宜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

  其茶具有“细圆光直、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历史悠久,口感绝佳。

  《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土贡品有茶。

  北宋时苏东坡谓之云:淮南茶信阳第一。

  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蓝天玉叶”以74.5万元/斤成交,相当于149万元/公斤。

  NO.4安徽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国家标准》记载,黄山毛峰的产地为:现安徽省黄山市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的产茶乡镇。

  可见正宗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

  它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绿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故名毛峰,冲泡则雾气结顶,韵味悠长。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

  2007年,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拍卖会上,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5万元的天价成交,相当于170万元/公斤。

  NO.3安徽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国家标准》提及,此茶为:选用柿大茶茶树鲜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制成,且“两叶一芽、扁平挺直、魁伟重实、色泽苍绿、兰香高爽、滋味甘醇”。

  猴魁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黄山市黄山区。

  黄山自古以来就很适合种植茶叶,并且养生效果享誉海外。

  如日本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记载: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

  2009年,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相当于200万元/公斤。

  NO.2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为岩茶之王,堪称国宝,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

  而在大红袍中,又有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三棵六株,十分珍贵。

  2005年,第七届武夷山茶文化节上,20克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以20.8万元的天价拍出,等于一公斤就是1040万元人民币。

  现存的6棵母树大红袍茶树,早就被列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里,因此,这款茶已经无价可谈。

  NO.1云南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为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色泽金黄,得名金瓜,而该茶又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

  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有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目前,金瓜贡茶全国只有两团,属国家二级文物,一直被收藏在我国的故宫博物馆,2007年,云南人民才将其迎回普洱市,仅仅是投保的金额就达到1999万元。

  来源:中国茶文化知识

勐库十八寨:坝糯藤条茶,苍劲霸猛、香高味厚甘润、充满阳刚之气

临沧茶区盛传“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而在勐库的十八寨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冰岛五寨,除此之外,在这名山名寨众多的勐库大叶种茶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

坝糯,其味苍劲霸猛、甘润质厚、充满阳刚之气。

这里的茶又被称之为:“手指尖上的艺术品”!

“坝糯藤子茶”,它曾经是头人、土司与贵族的专供茶,历代是进贡茶的首选。

坝糯,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下的一个村寨,因为这里有其独特的藤条茶,而名声大出于普洱茶圈。

作为临沧勐库东半山的代表,是爱茶之人最为熟知的勐库十八寨之一,据记载,现今树龄最大、最古老的藤条茶王树就在坝糯,又有茶人称其为“藤条茶之王”。除了代表树龄较大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如同勐海老班章茶一般浓郁霸气茶味的代表。

坝糯种茶历史悠久,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较多,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

1500多亩连片的藤条茶古茶园,是如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藤条茶古茶园,因而这里又有被称为“藤条茶之乡”的美誉。


坝糯,海拔1900米左右,占据着勐库东半山的最高点,与西半山无遮无挡的对望,站在坝糯可将西半山的公弄、三家村、豆腐寨、小户赛、大户赛全都览尽,站在坝糯看西半山,西半山是一幅巨大的屏画。

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坝糯古茶树茶的优良品质。相对而言,海拔高,更容易受到较多的阳光关照,茶叶内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位于阳面,饱含阳刚遒劲,一身正气。

海拔高,昼夜温差。夜晚,气温较低,正是茶树休养的时机,其内的营养物质较少的被消耗,更能累计丰厚的内质。也使得更加充沛的芳香物质在茶叶内慢慢沉淀,最终转化为高扬浓郁的茶香。

加上独特的“藤条”式采摘养护方式,更有利于茶品质的形成。


“藤条”奇观是千年古法传承的结晶。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又叫“留采法”。

著名茶叶学者詹英佩女生赞誉“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

藤条茶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朝以前,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坝糯藤子茶”,是皇室进贡和当地土司用茶的首选,每片茶叶都凝聚着古代人的智慧和岁月的精华,是一棵棵活着的历史。

它并不是当下市场炒作的产物,而是一种“古老的新事物”。

说其“古老”,是因为这种茶树采养方式已经在云南存在数百年,从清末民国便得到大规模推广,成为当时云南一种主流的茶园培植方式。

说其“新”,是因为解放后云南茶产业走向与现代丰产茶园接轨的道路,云南传统茶叶种植模式被抛弃,藤条茶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被忽略甚至遗忘。

后来,随着生态健康观念的兴起,普洱茶声名鹊起,老茶园重新受到人们追捧,于是那些被历史掩埋的藤条茶园再次荣耀回归。

而对于很多第一次听到、见到藤条茶的人,会认为藤条茶是古茶树中的特殊品种,其实不然,藤条茶只是一种采养方式,它的树种还是属于勐库大叶种茶。

藤条茶的长成、留养而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数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培育才能慢慢形成。

“枝如藤,形如辫,韵如柳”。

它与传统普洱茶“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法不同。

采用的“去顶养标”(留采法),一种高级的培植法。

茶叶最精华的部分只留在芽尖和头四叶,去掉多余的叶子,相当于把养分集中输送到头几个叶片上,形成顶端优势。

这种“顶留叶、侧修枝”的采摘方式,可增加叶片厚度,加快扩大树冠,获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慢熟精养,品质较普通茶树更为优异。

这一采摘方式呢,不仅保证了茶树生长疏密得当,能够让同一棵茶树上的每一根枝条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也使茶树上的枝枝叶叶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充分吸收营养和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形成枝杈呈长藤状,并有柳树般飘逸姿貌的藤条茶树,既便于采摘,又便于茶树向上生长,也提高了茶叶品质。

因此,坝糯藤条茶质更为刚烈,茶汤充满阳刚之力,滋味甘甜质厚,气足韵长。

坝糯藤条茶,采摘下的鲜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制成毛茶后肥硕宽厚,色泽墨绿,白色茶毫密布。

做成饼茶条索硕长且清晰,茶香高扬浓郁,花蜜香馥郁,又带有些许兰香,冲泡后杯底留香持久,醇厚饱满,回甘生津强烈,气足韵长。入口后,喉咙中茶香随呼吸喷薄往上。

藤条茶向来以口感苍劲霸猛著称,坝糯更是藤条茶中的王者,浓甜甘冽中含着缕缕的清苦,茶汤中蕴含的茶香,层次丰富,气韵足。

冲泡之后,黄亮透澈的茶汤,浓醇的滋味激荡着味蕾,带着高海拔缔造下的独特甘冽清凉感。

澄澈的明绿黄色茶汤,细品,汤水又有勐库西半山茶的柔细腻和甜润感;生津迅疾炽烈,在喉咙处回旋,再而后是满口甘甜,又如饮下一杯透心凉的山泉水一般,喉韵旷凉感十足、通透舒爽。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8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