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和紫砂壶一起煮开杯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网红小青柑茶的冲泡方式方法大全!

  云南普洱茶与新会柑邂逅的结晶, 缔造了健康食养的山海之缘。它风味独特,极佳的食养效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护佑着家庭老少的健康。

  小青柑的果皮中富含药用价值较高的挥发油(柠檬烯)、果酸(柑橘酸)、黄酮类等物质,适量饮用,能够疏肝理气、清肺润燥、改善慢性咽炎、肝气郁结、消化不良等症状。

  喜欢品饮小青柑的友除了关心功用之外,另一个关心更多的就是,如何冲泡更好喝、更适宜自己呢?

宜水及水温茶量

  至于用水及水温,所有茶一样,好水泡好茶,矿泉水、纯净水为最宜。水温宜高。因为无论是熟普,还是小青柑皮,都耐高水温,没问题。只是水温低到85度以下,茶汤皆更清甜。但较难泡出青柑的内含物。

  投茶量,小青柑茶多是10克左右的重量。一次一颗粒,是茶友们目前的共识,但也不是唯一。尽管一次一颗粒整个冲泡,已经很是方便,但要泡出好喝好看的茶汤,还是要方法及多加练习的。

冲泡器具

  冲泡器具,可以是盖碗、紫砂壶、玻璃壶、飘逸杯、公道杯,甚至是一个普通的茶杯或玻璃杯,随时随处的简易品饮,都是一种清闲自在和内心的安稳平静。

  享受的皆是一泡茶的幸福甜蜜当下。

盖碗或紫砂壶或陶壶冲泡小青柑

  如果是一个悠哉慢长的午后或周末或接下来的长假,有静静舒缓的充裕时间,一整颗小青柑茶,一个盖碗、紫砂壶、陶壶、瓷壶,一个公道杯,一人一几一杯,家人团坐,或三五好友轻拢慢捻、畅饮闲谈,那就直接投茶入瓯入壶,取下小青柑的盖一同冲泡,煮水,烫具,润茶,注水,稍待,出汤,分盏,品饮即可。只是需要把握的就是注水方式、浸泡时间。

  盖碗泡小青柑茶主要是方便,闻想嗅味观茶色,审评冷想、温想、热想、盖想、叶底香等,较为方便。紫砂壶泡更适宜,茶熟香温,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又可缓解市场上一些品质稍差的小青柑茶内熟普的堆味土腥味。

整颗泡时的三种注水方式大不同

  一是直冲柑心,水柱正冲在小青柑内的熟普上,茶汤浓郁,汤色红褐,滋味醇厚,刺激性强,因为熟普直接受水冲击,耐泡度会降低,刚开始接触品饮的友会觉得味太浓。

  二是直冲柑皮,水柱正冲在小青柑皮上,茶汤黄亮,清香自然,滋味青甜。因为熟普是在盖碗内水漫过后才浸泡到出色出味,此种注水茶味弱,汤色淡。

  三是直冲柑皮和熟普的接合处。此时注水,水柱是击打柑皮,又冲击里面熟普,所以汤色变换奇妙,会因你的注水靠内或靠外的不同,茶色或淡或深或深浅变换,有一种熟普的红色在水中慢慢浸润开来的变化美。滋味是三种注水方式中最美妙的,有茶香又有柑甜。耐泡度居三者中间。如此冲泡,能更好的拉长熟普的耐泡次数,以使后面柑味浓郁时,熟普味道还持续存在。

整颗冲泡时的三段位泡法

  因为小青柑整颗冲泡,非常耐泡,基本都可以连续冲泡十好几道没问题,所以如何充分调配前段、中段、后段茶味的基本平衡很是关键。掌握不好,就是前期茶味非常浓、汤色深红暗褐,柑味青涩;中后段柑出味,熟普已经无色无味,二者不能“情投意合”、步调一致。

  可以灵活应用前面说的三种注水方式,变换使用。

  冲泡前段5水内,注水在外,使柑味先出,熟普浸出少;

  中段5-10道水,注水在柑皮和熟普接合部,以使柑味和熟普析出同步,因为前段柑皮已经充分浸润,加上熟普容易出味出色,中段几水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后段10水以后,注水柑心,熟普更多的受水,同时稍加闷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熟普的糯香加上柑的甜醇充分析出,后段就更多的是甘甜,有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苦后回甘”。

  另一个更简单的注水冲泡方法,就是注水同时,仔细观察茶汤变化,上面三种注水方式交替循环往复,以调整盖碗内汤色的均匀。然后,快速出汤。这样泡出的茶汤色,如果掌握的好,可以10多道茶水汤色能非常接近。如此泡茶,真的锻炼人的耐心、静心。

玻璃壶杯或飘逸杯泡

  无论是有无内胆的玻璃壶,还是飘逸杯,都是在了解了前面盖碗冲泡方式后的延伸,要想泡出好喝好看的小青柑茶,主要就是做到茶与汤的分离,就是泡出适宜的茶色茶味后,把茶汤及时分离出来,避免长久浸泡,以免茶味苦涩。此种泡法多适合居家或办公室。

  一整颗小青柑,然后注水,慢慢浸泡,自己可以去忙家务或工作,然后,即使稍长时间回来,一样的滋味甜美,如果滋味由于泡的时间长稍浓时,可以再柑普和水分离,再稍注入些开水,稀释茶味,即可品饮。

  玻璃壶泡,入内过滤胆中,润茶倒掉茶汤。再续水没过柑普茶,浸润至自己喜欢的茶色。然后取出内过滤胆,茶汤分离,品饮,特别适合多人围坐一起品饮闲谈。

  飘逸杯泡。

开孔泡法

  有时,一整颗泡太耐泡,自己又没有太悠闲的时间,可以以使茶及柑更早的出味,减少耐泡度,但提高每道茶汤滋味更浓郁,可以先用牙签或茶针在小青柑底部开个小孔,如此,再注水冲泡,无论哪种注水方式,柑内也能快速较短时间内受水,茶味析出。

裂口泡法

  另一个方式就是投茶之前,取下果的小盖,在柑果上部稍用力,把柑果捏裂几个开口,然后再冲泡。也能很好的达到滋味浓郁、柑茶味协调的平衡,同时由于稍裂开口,更能闻到果的浓郁果香、柑油香,特别是的喜人。

混合泡法

  同样是整颗粒单次冲泡。但和前面的都不同在于,先把果内的熟普倾出一部分、或一半在主泡茶器内,比如盖碗、壶或飘逸杯内,然后此散出的熟普连同剩余柑果茶同时冲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泡出熟普茶的滋味,让茶尽早出味,同时使柑果内部较多的受水浸润。这样泡出的茶味比较浓,初接触的茶友会感觉滋味太重。

分次品饮

  茶宜长饮淡饮。就是坚持合理长期喝茶、坚持淡饮茶,少喝浓茶,才能更好的对身心健康。

  一整颗小青柑(一颗粒10多克重),大多时候,特别是一个人独啜时,很难泡那么多道汤、从头喝到尾,一次品饮不了那么大量的茶汤,此时,茶百科建议,把一颗小青柑掰开,分两次或三次使用,根据自己的口感调整投茶量。

大的一整颗有13-14克重,完全可以分两次的量了

一分为二,分两次使用,也够量

掰碎每次5-7克使用

  先弄碎,是掰、是捏、是压、是挤随你开心,然后取四五克里面熟普,再取掰碎成指甲盖大小的柑皮二三克,一同冲泡。用盖碗、用壶、用杯皆可。这样淡饮茶、既健康又俭省节约,即使你再有茶,也不能太任性浪费哦。

煮饮

  小青柑的口感兼有新会柑的清醇果香,也有云南普洱的厚重甘香,冲泡十余泡后,仍有茶味。冲泡完之后,还可以放到煮水壶中煮泡着喝。

  煮泡小青柑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多道水冲泡过的柑普茶放入煮水壶中,加上日常饮用量的冷水,将水烧开,再稍微熬煮一两分钟即可。

  与朋友相约,众人围坐,倾心而谈,听着茶水沸腾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此时所煮不过茶而已,较之孟德不同。 

  煮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煮,以及煮时的心情。 

晴窗待雪 围炉煮茶

  

  空了的杯子,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放弃,不是自暴自弃,是源于更开阔的执着。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时,此境以过,便水落自会石出……

  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佛经里有“一空万有”和“真空妙有”的禅理。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能够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这种放弃没有意义,也就无需放弃;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不要选择。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年龄段做不同的事件:二十岁的时候要健康和漂亮,三十岁要有常识,四十岁要有金钱,五十岁要有智慧。

  在人生的这只杯中装的茶就会经常改变。每一次的失败或成功都装在我们生命的茶杯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当你的茶杯已经满满的时候,如果你还想品尝另外的好茶时,就要使你的茶杯处于空杯的状态。

  还是喜欢那一句,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觉。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寒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天寒地冻,围炉煮茶,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

  天气寒冷,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小小的炉子上,有暗暗的小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细密的水雾。屋子里的暖意晕染开茶香,让饮茶人也由身及心地逐渐温暖起来。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因而,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这样的意境也是今日的我们所要倾羡所要追求的了,为了让各位爱茶之人都能随心“煮茶”,我们不妨细细说下煮茶的历史由来,何为煮茶、煮茶需要择何种茶,何种炉具?

  一、煮茶的历史由来

  煮茶是茶艺的一种,古今中外皆有关于煮茶的记载和研究。我国人们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何为煮茶?

  煮茶其实并非新形式,陆羽《茶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

  所谓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唐宋时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做"吃茶"。宋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入调料。明清以后,则盛行泡茶。对于现代茶人而言,煮茶的价值更多是饮茶氛围的体验和煮茶形式的享受。

  一般煮茶时会搭配轻缓的音乐、香道等内容,从器材准备、烧水到煮茶、品饮,整个节奏轻缓、舒适,并且富有形式感,通过肢体的静带动精神的静,可以让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情绪的放松。

  三、适合煮茶的茶品

  “煮茶喝”虽好,但并非哪种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年份较长、全发酵,茶性甘醇浓烈的茶品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茶品来煮茶比较合适: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老白茶、陈年岩茶。

  而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

  四、煮茶用具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煮茶的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

  1、炉具主要有:炭炉、电炉、酒精炉;

  2、紫砂壶、陶制壶、金属壶(主要是铁壶)、玻璃壶;

  3、所用燃料:竹炭、木炭、电、酒精等

  在日常煮茶中,茶友一般用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因为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想要追求煮茶情趣的朋友,考虑用炭火+砂器的组合。此组合冬季寒室使用尤佳。须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在挑选煮茶的壶时,用耐煮透气的陶壶、可分析铁离子软化水质的老铁壶都是上乘,用高硼硅玻璃的壶,效果较好,尤其易观察内部煮物情况;煮茶的炉,潮汕的红泥小火炉最是喜人,风炉釜也不错,如是煮茶,还是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好;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而最高级的备长炭则给茶以隽永的味道。

  五、如何煮茶?

  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在煮茶之前,首先看看茶泡过没有。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其次,滋味较轻的如白茶、白鸡冠、铁观音等茶叶和螃蟹脚、金线莲等养生品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既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又可让老茶的精华完全释放出来。

  煮茶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例。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六、品饮茶汤

  推荐煮茶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煮茶的茶汤,顺滑甘甜,常带有点米香、棕香。茶汤颜色是品评茶汤的重要标准之一。注意,在品煮茶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转碗摇香。有诗云:"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正所谓相由心生,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状态转碗摇香后的汤花完全不同,总体汤花分为和谐型与不和谐型,其实这也是对人当下状态的反应。

  七、什么是拼配煮茶?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煮茶可以不局限煮某一种茶,将不同茶叶组合起来煮可以达到不同的养生效果。

  比如我们在冬天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如何在这快的生活里,慢下来?有人说从煮茶开始,从喝茶开始。煮一壶茶,或许在水的沸腾之初让人惊奇,但耐心等待茶与水煎熬于红尘中的你我来说,也需要一份淡然和宁静,需要一种顺乎自然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自然会慢下来,能捧杯淡然品之,这未尝不是一场关乎于人的修行!煮茶使茶除了修身养性,更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岁月的意味。

  曾经有古人说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寒冬慢慢长夜时,尤使人心向往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能让经过朔风寒冷的人从内而外地暖和起来,屋外雪压寒枝,炉内星火点点,茶汤鱼眼乍现,窗边疏梅暗香,杯中茶香流转,好一幅冬日饮茶乐融融的画卷。

晴窗待雪 围炉煮茶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寒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天寒地冻,围炉煮茶,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 

天气寒冷,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小小的炉子上,有暗暗的小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细密的水雾。屋子里的暖意晕染开茶香,让饮茶人也由身及心地逐渐温暖起来。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因而,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这样的意境也是今日的我们所要倾羡所要追求的了,为了让各位爱茶之人都能随心“煮茶”,我们不妨细细说下煮茶的历史由来,何为煮茶、煮茶需要择何种茶,何种炉具?

 一、煮茶的历史由来

煮茶是茶艺的一种,古今中外皆有关于煮茶的记载和研究。我国人们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何为煮茶?

煮茶其实并非新形式,陆羽《茶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

 所谓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唐宋时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做"吃茶"。宋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入调料。明清以后,则盛行泡茶。对于现代茶人而言,煮茶的价值更多是饮茶氛围的体验和煮茶形式的享受。

 一般煮茶时会搭配轻缓的音乐、香道等内容,从器材准备、烧水到煮茶、品饮,整个节奏轻缓、舒适,并且富有形式感,通过肢体的静带动精神的静,可以让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情绪的放松。

 三、适合煮茶的茶品

 “煮茶喝”虽好,但并非哪种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年份较长、全发酵,茶性甘醇浓烈的茶品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茶品来煮茶比较合适: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老白茶、陈年岩茶。

而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

 四、煮茶用具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煮茶的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

1、 炉具主要有:炭炉、电炉、酒精炉;

2、 紫砂壶、陶制壶、金属壶(主要是铁壶)、玻璃壶;

3、所用燃料:竹炭、木炭、电、酒精等

 在日常煮茶中,茶友一般用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因为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想要追求煮茶情趣的朋友,考虑用炭火+砂器的组合。此组合冬季寒室使用尤佳。须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在挑选煮茶的壶时,用耐煮透气的陶壶、可分析铁离子软化水质的老铁壶都是上乘,用高硼硅玻璃的壶,效果较好,尤其易观察内部煮物情况煮茶的炉,潮汕的红泥小火炉最是喜人,风炉釜也不错,如是煮茶,还是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好;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而最高级的备长炭则给茶以隽永的味道。
 
五、如何煮茶?

 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在煮茶之前,首先看看茶泡过没有。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其次,滋味较轻的如白茶、白鸡冠、铁观音等茶叶和螃蟹脚、金线莲等养品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既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又可让老茶的精华完全释放出来。
 

 

煮茶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例。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六、品饮茶汤

 

推荐煮茶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煮茶的茶汤,顺滑甘甜,常带有点米香、棕香。茶汤颜色是品评茶汤的重要标准之一。注意,在品煮茶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转碗摇香。有诗云:"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正所谓相由心生,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状态转碗摇香后的汤花完全不同,总体汤花分为和谐型与不和谐型,其实这也是对人当下状态的反应。

七、什么是拼配煮茶?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煮茶可以不局限煮某一种茶,将不同茶叶组合起来煮可以达到不同的养生效果。

比如我们在冬天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如何在这快的生活里,慢下来?有人说从煮茶开始,从喝茶开始。煮一壶茶,或许在水的沸腾之初让人惊奇,但耐心等待茶与水煎熬于红尘中的你我来说,也需要一份淡然和宁静,需要一种顺乎自然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自然会慢下来,能捧杯淡然品之,这未尝不是一场关乎于人的修行!煮茶使茶除了修身养性,更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岁月的意味。

 

 

曾经有古人说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寒冬慢慢长夜时,尤使人心向往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能让经过朔风寒冷的人从内而外地暖和起来,屋外雪压寒枝,炉内星火点点,茶汤鱼眼乍现,窗边疏梅暗香,杯中茶香流转,好一幅冬日饮茶乐融融的画卷。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