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泡过后的普洱

找到约673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详解73厚砖的辨识特征,它是文革砖代表,近50年陈期,堪称鼻祖级老熟茶!

73厚砖作为“文革砖”家族的一员,因年代久远,以及独特的工艺价值,备受茶友推崇。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和大家详解介绍73厚砖这款茶。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73厚砖茶的来历

73厚砖是文革类砖茶族系中的一员,这款茶究竟有什么来历呢?

1973年初,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喜欢发酵的红汤普洱茶,而广州茶厂有相关生产技术。

于是,派出昆明茶厂、下关茶厂人员组成七人小组,专赴广州学习。后由下关茶厂完成初步熟化技术,再由昆明茶厂加湿加温,研制出潮水渥堆技术。

初步完成的茶品,在实验时发酵过度,却带来了意外收获,产生出独特的香气,接近红枣的香甜味道,因此坊间称之为“枣香厚砖”。开始量产后,则称为“73厚砖”。

二、原料、规格及辨识特征

73厚砖采用油光纸包装,字版颜色偏朱红色。

值得注意的是,正面“普洱茶砖”四个大字中,洱字的“水”第一点较一般茶砖更大,“砖”字的繁体“专”中有一勾,细细比较就能看得出来,这也是老茶人辨别73厚砖的重要经验。

73厚砖采用云南大叶种五级到十级之粗大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红茶时筛分出来的红碎末,也会少比例拼入砖茶里渥堆,因此茶面呈深红色,十分美观。

由于用料粗老,梗条杂多,果胶含量不够,压制后会反弹,73厚砖成型后厚度稍高,也比较蓬松,茶面隐约可见金黄芽头。

73厚砖属宽版的文革砖,压成14cm×9cm×3.5cm的长方砖体,单砖净重约为250克。历经近半个世纪陈化,茶品出现损耗,规格与重量略有浮动,厚度约在3-5cm。

仔细观察,茶砖背面有较细的纹路,呈现为正方形格纹,像细纱布的孔状一般细小,部分后期砖茶也有布纹孔状格纹,但不像73厚砖茶的布纹这么小。

三、73厚砖茶开汤

73厚砖属重度发酵熟茶,渥堆发酵的温度比较高,茶叶发酵程度较深,是第一批以熟茶量产做成的砖茶。

茶品开汤后呈深栗色,有一股厚重的沉香味,香甜而深幽。入口即化是陈年好茶的表现,生茶需存放60年以上才能达到化境,熟茶更容易表现“化”的水性,包含了香、甜、醇、厚、滑的品质,让人入口难忘。

73厚砖的收敛性特别强,可能是有红茶掺入,红茶与普洱茶混合带来的口感变化十分奇妙,体感也特别强烈,喉部舒展,气韵悠长,饮后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款鼻祖级的老熟茶惊鸿再现,让在座的茶人都十分兴奋,它的出现甚至颠覆了在场所有人对普洱熟茶的认知。如果不告诉你,它的霸气与厚重会让你认为它是一款老生普呢。

在冲泡时,常常可以发现有一些茶菁,不易冲散,久泡过后茶块仍有部分未完全冲泡展开。喝完茶汤,杯底清晰可见一些粉末状颗粒,证明此茶年份已久已有些炭化了。

总而言之,73厚砖历经近50年沉淀,如今已是一砖难求。若真正有缘尝到这正宗的熟茶鼻祖,有年份和工艺的加持,如此甜醇顺滑的口感体验,必定给茶友们带来无限惊喜!

参考资料: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好的普洱熟茶的特点

  好的普洱熟茶的特点:条索紧结、清晰,色泽呈褐红或深栗色,俗称猪肝红,芽茶则呈暗金黄色,其汤色红浓透亮,醇厚且顺滑,涩度较低且回甘明显,独具陈香且香气纯正,无异味和杂味,饮后心情愉悦,好的熟茶其叶底鲜活完整,有韧性,呈红棕色。

  好的普洱熟茶一是鼻翼之香,热茶汤凑近鼻子可以闻到愉快地陈香;二是口唇之香,初入口即刻感到滋味香馥;三是舌颊之香,茶汤滚过舌面留下甜香不退;四是咽喉之香,茶汤流淌入食管,喉头翻上来的热且浓的芳醇,称为喉韵,有的是陈香、荷香,有的是樟香、枣香等。

  普洱熟茶的七大特点

  1、厚度: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2、滑度:滑度指的是熟茶的“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这个需要和“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做区分。

  其实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3、润度:好的普洱熟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其重视喉润的特色。这个润度对于熟普来说是必须的,优质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

  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的润度的体现!

  4、甜度: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此外,熟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这甜度也更加明显了!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

  5、纯度: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的,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如果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时候被污染了!

  熟茶发酵的渥堆工艺决定了这是一类十分耗时耗力又需要严格卫生环境的茶类,新茶友在开始学习品饮熟茶的时候最好选择大品牌的茶品,抛开原料、工艺这些先不说,生产和存储环境卫生条件是一定是可以让消费者放心的。

  6、香气:不同的原料和拼配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香气,这也是熟茶的魅力之一。渥堆工艺会使得新熟茶有一些“渥堆味”,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并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饱满圆润的滋味。

  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不过这是由茶品品质、存放环境和漫长的时间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7、汤色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什么样的普洱熟茶才叫好喝?

  一直觉得沉稳二字当属普洱熟茶。静下心来品味一杯熟茶,犹如聆听一位老者,历经这一生在述说故事,温暖而舒服,满怀阅尽沧桑后的平淡……聆听之后、顿悟之时,那种久久不散去的滋味萦绕不绝。

  很多爱喝茶的朋友往往会有很多顾虑,比如说会不会伤胃,比如说会不会导致体寒,比如说睡不着觉怎么办等等。其实对于这样的茶友来说,普洱茶绝对是大家的福音。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

  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躁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

  而普洱熟茶的功效体现在各个方面。普洱熟茶可以降脂,降压,防治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养颜,减肥等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今天已是霜降,天气越来越寒冷,如果选择熟茶则对胃有暖胃和保护作用,不会对胃有任何的刺激作用。同时普洱熟茶具有促进睡眠,养生之功效。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理解一下感知关于熟茶的“甜度、厚度、滑度、润度、纯度、香气”,通过这六大关键词走进熟茶,看看什么样的普洱熟茶才好喝!

  甜度

  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此外,熟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这甜度也更加明显了!

  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当我们在喝茶的时候,熟茶的甜常常会伴着茶汤的香气拂来,并且在茶汤入口之后,与舌尖触碰在舌面蔓延开来。

  厚度

  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人们常在喝茶的过程中,以“醇厚、浓厚”等词来形容。

  汤质的饱满与粘稠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品质。另外,从制作加工方面来说,熟茶的制作要历经更多的工序,在杀青以及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物质的损耗也会更多,从而影响汤质。另外,随着熟茶陈放的时间越久,茶汤的厚度也会有所提升。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滑度

  新制的熟茶可能带有的堆味杂味,会造成茶汤在口腔、喉咙的刺激感,从而使我们在吞咽茶汤的时候,感觉到喉咙发干,吞咽不顺畅。

  滑度指的是熟茶的“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这个需要和“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做区分。

  其实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润度

  好的普洱熟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其重视喉润的特色。这个润度对于熟普来说是必须的,优质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

  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的润度的体现。

  纯度

  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

  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的,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如果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时候被污染了。

  香气

  不同的原料和拼配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香气,这也是熟茶的魅力之一。渥堆工艺会使得新熟茶有一些“渥堆味”,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并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饱满圆润的滋味。

  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不过这是由茶品品质、存放环境和漫长的时间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总有人说,喝普洱茶,喝的是时光。时光,让茶不断蜕变,幻化出不同的香气和味道,让人懂得岁月的模样。岁月流转中,糯香、荷香、枣香、樟香,药香......普洱熟茶的时光,满是温柔。(作者:苏苏,来源:读茶记,图来源:茶友网)


找到约65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