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湄潭茶与抗战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为湄潭茶产业注入的精神气场

  湄潭茶产业系列报道之④它保留下来了,便是弥足珍贵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茶工业博物馆为湄潭茶产业注入的精神气场

  湄潭,是一个县级城市,拥有两座茶专业博物馆:贵州茶生态博物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这在全国近千个产茶县里是绝无仅有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全国各优茶产业的兴起,茶文化也由普及成时尚,茶旅融合新兴业态的形成,各地或由政府或由品牌龙头企业兴建茶专业博物馆成为一种时尚,几年前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发起成立的全国茶叶博物馆联盟时有过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茶专业博物馆有60-70家。绝大多数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展板的翻版,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的发现开始,到唐、宋、元、明、清的茶事历史,稍有不同的是加上一个当地茶文化历史故事的篇章,由于学术性不高,作为景观已是牵强附会,很难成为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地标。

  为配套中国茶城而建的贵州茶生态博物馆,亦属于中国茶文化历史+贵州茶文化历史+湄潭茶文化历史的通俗版本的茶专业博物馆。  

  真正呈现湄潭茶文化历史,显示湄潭茶文化精神气场的是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历史选择了湄潭,湄潭选择了茶,没有一个地方的历史会像湄潭这样承载着光复茶产业的国家与民族的使命,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民国政府中央实验茶场,国立浙江大学先后落户和西迁至湄潭,使这座宁静小城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科教重镇和茶叶研究推广中心。这是中国茶叶科研及中国现代茶叶加工工业的里程碑式的起点。在中国茶叶历史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聚了像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等这么多重量级茶业专家。在利用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中央实验茶场,为茶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里是现代茶业科技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现代茶业科技史上的许多重大科技命题开创和发端于此,取得了不少标志性的科技成果,起着引领现代茶业科技的作用”。著名茶文化专家姚国坤先生是这样评价的。

  1939年,及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薄薄的一片茶叶,责无旁贷的承担着国土兴复的希冀,为筹集更多的抗战经费,一代茶人担负起了推兴华茶的重任,在湄江边,依城的象山顶上,当年栽下的那一片茶园仍在,象山脚下的湄江江畔的中央实验茶场的旧址仍在。  

  

  中央实验茶场的旧址,包括管理用房的办公场所和实验茶场加工厂。中央实验茶场加工厂于1949年改造为湄潭茶厂,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就是在湄潭茶厂原址兴建,5年前,在时任湄潭县政协副主席周开迅先生陪同下参观过湄潭茶厂的旧址,彼时,已经停止生产的湄潭茶厂,一副荒废破落景象,可周开迅先生指着披着历史尘埃与斑驳的锈迹斑斑的一台台机器说,这一些都是历史文物啦!正计划筹建一个茶工业遗址博物馆!  

 

  五年后再一次伫立在这一幢幢古老的建筑前,一切都已次序井然,一砖一瓦,却不说那一台台排列在制茶工业流程中的代表了我国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历史的制茶机器,甚至连墙上的革命口号标语,无不成了弥足珍贵的庞大茶文物体系。湄潭现代茶工业,八十多年,历史全在这里,荣耀在这里,曲折与传奇的故事都在这里!构成殿堂式的朝圣,便是博物馆的魅力!  

  它保留下来了,是湄潭人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工业革命文明留下了可以见证历史的文物与实物。

  它保留下来了,是湄潭茶产业、茶文化的珍贵历史遗产!湄潭的做法值得全国茶界学习。

  它保留下来了,已任湄潭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的周开迅是湄潭茶文化建设的开拓者和守护神,如不是他的疾声呼吁,并先知先觉地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就没有了今天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中国现代茶加工工业,早于1949年,甚至在1949年同时及稍后设立的茶叶加工厂在全国有不少之处,他们要么仍躺在历史的尘埃中,要么被拆了,或正被拆,将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湄潭是幸运的,湄潭的政府不仅抓住了文化这个软实力,而且在文脉的传承中使茶产业有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与产业基础规模的广度相结合,构筑了独一无二的湄潭茶产业的独特的精神气场,造就了一个真正的茶文化城市,一个可看、可望、可思的圣地茶世界!  

  作者孙状云系茗边头条、《茶讯》创始人、主编,中国发展研究院农业农村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研究员。

贵州湄潭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湄潭,地处云贵高原黔北腹地,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境地北低南高,多丘陵山地,全域平均海拔高度约900米,地跨北纬27°至28°之间,年均日照数约为1160小时左右,属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地区,特别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条件。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其茶文化资源丰富,可圈可点之处众多,且有多个贵州、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一是在湄潭创建了中国现代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生产科研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二是在湄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规模化种植示范茶园——象山555.586亩示范茶园;三是在湄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全国茶树品种园——桐子坡全国茶树品种园;四是在湄潭创建了中国西南第一所茶叶职业学校——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五是在湄潭同年创作出60多首茶诗词,这在历史上和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六是在湄潭创建了贵州最大的农垦茶场,开垦了贵州最大的永兴万亩茶海,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面积的4.3万亩连片茶园——中国茶海;七是在湄潭开展的中国第一次密植免耕技术试验获得成功,并向全国十多个产茶省区推广达100多万亩;八是在湄潭建设了世界最大茶文化实物景观——天下第一壶,被载入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九是在湄潭创建立了贵州第一个、全国最大的茶文化生态专业博物馆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并在其贵州茶工业博物馆内保存有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全套木质红茶生产线;十是在湄潭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贵州茶产业第一县和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心馆

1、湄潭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且位于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地区之一的大娄山山脉地区和古夷州境地。唐代茶圣陆羽所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记载:“茶者,南方嘉木也……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夷州土产茶……”湄潭在当时就属夷州境地。清康熙《湄潭县志》记载:“平灵台,县北四十里……顶上方广十里,茶树千丛,清泉醇秀”;清光绪《湄潭县志》记载:“物产,湄较他邑为备,除五谷外……又产茶、漆、辣、棓、桐棬各物,民间均沾其利。”“茶,所产盛丰,其味极佳。”

湄潭茶因质优品好,还成为历代朝廷贡品。明洪武年间,设在大娄山余脉一侧官堰文家场的容山长官司,就有韩、张二氏每年必须将本地所产茶叶交播州茶仓,作为播州宣慰使司向朝廷进贡的“贡方物”。民国三十九年(1948年)《贵州通志·风土志》记载:“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天下第一壶

由此可见,湄潭不但产茶历史悠久,而且茶叶品质优秀。其中,除了广泛进行民间交易外,还成为贡品进入皇室。同时,其茶文化财富也得到不断的积淀,人文底蕴也越来越深厚。

湄潭因其地理环境优越,山川秀丽,且多为战乱时期宁静的后方,因此在南明时期还成为明廷朝臣退隐定居之地,他们在湄江河上的琴洲“扫叶烹茗”、在西来庵里“静坐修身”;在城南观音洞里“茶鼎听松风”;在水源洞天旁“躬耕授教”,在客溪山庄种茶经营……

湄潭茶叶种植,自古以苔茶品种为主,属灌木型小叶种,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分布地域较广,属国家级良种之一,也是湄潭古茶树的主要品种。这些古茶树,在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期间,成为其重要的生产加工原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面向全省进行推广。现在县境内仍有大量保存,其中最早的可以鉴定为明代栽种,其存在见证了湄潭、贵州乃至全国茶叶种植发展的历史。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2、湄潭茶叶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1937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政府为发展战时茶叶经济,以出口换取战略物资支援抗战,选址在湄潭创建中央实验茶场。随后,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武汉头等测候所等科研、教学、事业机构陆续西迁驻居湄潭。尤其是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在此开展规模化种植示范,开创中国现代茶工业起源,其种植、科研、生产、教学成果斐然,奠定了湄潭茶业在贵州现代和中国当代的基础性地位,为今天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县和全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人民遭遇前所未有的人类战争灾难,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茶叶成为发展战时经济的主要战略物资,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支持正义抗战邪恶的历史重任。为此,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在湄潭设立了近现代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专业科研机构——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简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其场址就落户在湄潭县城的义泉万寿宫、水府祠、象山、桐子坡、杨柳湖一带,在此研制生产了贵州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绿茶——湄绿、贵州第一款工夫红茶——湄红,以及湄潭龙井、桂花茶等名优茶品。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茶叶规模化种植和贵州茶叶工业化生产的历史,推开了中国现代茶叶种植、科研和加工的第一扇大门。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曾亲自参与选址落户湄潭,著名茶叶专家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在湄潭从事茶叶科研、生产和教学,在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起源研究、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茶叶职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后来湄潭、贵州乃至中国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3、湄潭茶叶曾为新中国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湄潭茶叶又肩负起为国家出口创汇、支持年轻共和国经济建设的重任,所谓功勋卓著。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贵州省湄潭茶场,扩大了茶叶种植加工规模,成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农垦企业,也是贵州省茶叶生产和出口创汇主要基地,还是全国八大红茶出口基地之一,研制生产了湄江茶(后改为湄江翠片、湄潭翠芽)、湄潭红碎茶、湄潭毛峰、黔江银钩、茉莉花茶等全国名优茶品,其茶叶出口量在改革开放前,一直位居全省之首,几乎包揽了整个贵州出口茶叶的生产与加工。其所产湄江茶也成为中国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其所产红碎茶作为主要出口红茶,曾远销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苏丹、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期间,全省规模在3000亩以上的国营、集体茶场,几乎都是由湄潭茶场派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帮助开发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湄潭茶叶为贵州茶叶经济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成为贵州茶业领头羊,同时对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湄潭象山

4、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成果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源头活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落户湄潭期间,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茶叶科研成果十分巨大,先后培植出八个国家级优良品种,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并造就出全国十多位茶叶专家,留存下丰富和珍贵的茶文化遗产资源,对中国茶业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

期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此汇集和造就了一大批如夏怀恩、邓乃朋、刘其志、王正容、冯绍隆、吴子铭、张其生、牟应书、汪桓武等在国内外茶叶科学界有影响的茶学家。他们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相继在茶树资源调查、茶树新种选育、茶园综合丰产、低产茶园改造、茶园土壤培肥、茶叶工艺机具等茶叶科技及茶叶人文历史等研究课题中取得了数十项研究成果,并一直处于全国同类机构的前列,为贵州乃至全国茶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发现的百万年前的四球茶籽化石,至今为全球唯一;其研究成功的密植免耕技术,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并推广到了全国,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选育培植的湄潭苔茶(原生品种)、黔湄419、501、601等8个茶树品种成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推广至全国;其研制的遵义毛峰,成为全国名茶。

万寿宫

5、湄潭茶叶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新世纪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产业

新世纪以来,湄潭县秉承“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出路在茶”的茶叶产业发展理念,致力于脱贫攻坚、茶旅一体化建设,使湄潭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达6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茶叶加工企业迅猛增加,已达600多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3家),另有茶叶加工大户280余家,全县茶叶产量已居全国第六;茶馆茶楼经营者遍布城乡,已达400多家;茶叶经营户100余家,茶叶专卖店200余家;茶产业链不断延伸,研制生产了茶多酚、茶叶籽油等12类深加工产品;茶文化旅游也正在日趋活跃,茶旅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县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经营者已达30万人。茶叶,已成为湄潭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关乎着全县50万人民的民生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湄潭已被省委、省政府命为贵州茶叶第一县,其茶业综合经济实力已列全国第二位(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年度经济报告),是贵州茶业的引擎,全国茶业的一面旗帜。

总之,有了上述这些茶叶机构与企业落户湄潭,使湄潭在几十年的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叶科研、种植、加工和推广的中心之一,奠定了湄潭在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当代茶业的历史性与基础性地位,也留下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旧址等一大批珍贵的茶文化资源。这些茶文化资源,体量巨大,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保存完好。不仅保存了自民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所有与茶叶种植、科研和加工有关的茶园景观、房屋建筑等上百处,还完整保存了在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两条木制红茶生产线及各类种植、加工、科研机具、仪器等上万件,以及为其提供原料的明清及民国老茶园数千亩。尤其重要的是各种木制机具的完整性,在全国极为罕见,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茶文化遗产。这些茶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是研究湄潭县、贵州省乃至中国近现代茶叶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国茶海

在此基础上建设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占地面积达50余亩,展厅面积达10000平方米,拥有三个直属分馆、两个二级分馆,属国家三级博物馆,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3年建成至今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近100万人次,已成为展示、宣传湄潭乃至贵州茶文化的重要基地。

来源:湄潭县融媒体中心、贵州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茶香润湄潭,中国梦氤氲着茶香致富梦

湄潭很小,小到在地图上难以找到它。湄潭也很大,它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茶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湄潭县城沿湄江河而建。几米宽的街道,主妇们在街这头煮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香气能飘到街那头。城里有许多茶馆,一毛钱买一杯茶,就可以耗上一天。我在小城长大,见证了它的宁静安详,也见证了它在经济大潮中逐渐苏醒,成长为中国第一产茶大县。曾经破旧的街道上建起了茶叶市场,一间间装修精致的茶楼、茶室悄悄出现,倾诉着旧时光里的故事。

我时常在周末和平日的傍晚漫步于象山。象山上绿茶如海,顺着山势绵延,一行比一行青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春天,上千株樱花盛开,花香与茶香相融,扑面而来,如同啜饮佳酿,时常能在茶园中看到携相机来来去去的摄影爱好者。樱花开后会谢,而茶园始终青绿如玉,茶香始终弥漫。

关于湄潭茶的历史,早在陆羽的《茶经》里便有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便是湄潭一带。

前两年,我有幸参与湄潭文史丛书的编辑工作,才得知湄潭这座小城在近代史上关于茶的一段往事。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叶科研、生产和出口的基地。张天福、李联标等茶叶专家反复考察选址,把目光投向了湄潭。就这样,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几个月后,在抗战烽火中一路西迁办学的浙江大学也来到了湄潭,湄潭人以极大的热情留下了浙大师生。他们腾房、腾粮,硬是在只有两千多人的小县城里安置下了近千人的浙大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实验茶场与浙大农学院一起,在西湖龙井工艺的基础上试制湄潭茶,使得西湖龙井的制茶工艺得以保护、发扬与提升。科研人员还千方百计地将全国各茶区的优良茶树种子汇集于湄潭,开垦几千亩茶园播种、观察,进行杂交实验。可以说,谈到中国现代茶叶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湄潭。

每次读这段历史,我都会深深感动,是什么样的民族情怀,让浙大师生在当年那样的环境中,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念在小城湄潭完成了那么多研究;当年的茶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斗志,在所有贸易线路中断的情况下,通过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将茶叶运往东南亚各国,换取中华民族抗日的军需弹药。

今天的湄潭,骨子里的浪漫和悠然依旧,因茶产业腾飞又增添了一分美丽与磅礴。小城在新区修建了一座占地三百多亩的中国茶城,每年全省的茶业博览会都在这里召开。从前车马慢,如今机场修到了县城边,早晨还在北京喝咖啡,中午就能在湄潭茶园品茶了。

纵观近百年的岁月长河,说不清楚是茶成就了这座小城,还是这座小城成就了茶——让我们无法忘怀的是那些人,那些在战火纷飞中千里跋涉、坚持抗日救亡的人,那些潜心茶叶科研、推开现代茶业科技之门的人,那群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扎根于湄潭,一天天、一年年守护着茶园的人,以及那些质朴可爱的茶农……

在湄潭,中国梦是氤氲着茶香的致富梦,这个梦正在变为现实。

原标题:茶香润湄潭

来源:光明日报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