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交流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17日,“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交流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焱,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周开迅,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项隆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培训与普及部部长缪克俭,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岳龙,湄潭县职中茶叶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主任刘小华和中央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之女李玲等领导嘉宾出席交流会。

贵州省湄潭县不仅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物,还有野生大茶树标本,又有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献,更有规模宏大的全木红茶生产线等生产工具。2017年4月、2018年7月,中国茶叶博物馆与湄潭方面就贵州茶主题博物馆群和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共同推动茶文化遗产特别是茶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于今日在中茶博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举办一次小型学术交流会。

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焱致辞

非常荣幸参加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

首先,我代表中共湄潭县委、湄潭县政府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和积极筹备这次交流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感谢各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交朋友,增进共识的机会。借这个场合,我向大家汇报自己这两天学习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6个字。有感,有效,有情。一是有感,有存在感。湄潭是茶叶大县,在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了县里以后,领导同事们都向我介绍,湄潭是茶城,我们有60万亩茶园,投产面积40多万亩,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县里有数十万人靠这片小小的茶叶生活。我真心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茶名片,让更多的人知道湄潭,知道湄潭在中国茶叶领域的重要地位,让存在感更强。二是有效,有工作实效。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要求,希望能够为县里的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做一些实在具体的工作。特别是在湄潭今年精彩出列以后,工作重点也从“扶贫”转向“协作”,怎么样在新的条件下在湄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这个方面,茶叶无疑是很重要的抓手,今年我们要在上海开遵义茶的旗舰店,怎么把这个店设计好,体现沪遵两地交往,体现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也欢迎各位给我们支招。三是有情,有情感驱动。对茶的回忆是带着情感的。祝愿通过对茶工业的回忆,能唤起更多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回忆。以茶为载体,更好生活,更融洽相处。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致辞

中囯茶叶博物馆与贵州茶工业生态博物馆是走在传承、研究和弘扬道路上的携手同行者,尽管彼此的任务、特点、规模有所不同,但我们情怀与责任是相同的。贵州具有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和茶文化积淀,湄潭在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中地位独特、魅力独具、价值独有!既有自古飘来的悠远茶香,更有近现化中国茶工业在艰难中发展的坚定脚步。而我们的目标是,踏着前人的足迹,秉承弘扬茶文化的使命,加强茶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增添新的资料,推进新的使命。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致辞

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派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出任当时中央农林部湄潭茶叶试验场场长,后其又被聘为浙大农学院病虫系兼任教授。浙大西迁湄潭办学后,很快与实验茶场联姻,这场联姻几乎决定了湄潭接下来70多年的产业发展重心,也让湄潭成为中国现当代茶业发展的起点站。浙大以人才和科研器材优势,帮助指导实验茶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联手办学搞科研,借湄潭山水之灵气,把湄潭的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引进了异地的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使湄潭茶叶顿时名扬四方,受到浙大教授、专家的好评。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重量级茶学专家。

中央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之女李玲致辞

我是在湄潭出生。那是一个我们国家最艰难的年代。我父亲那一辈人竭尽自己所能为救国救民奉献他们的力量,湄潭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就是为抗战筹集资金而建成的。湄潭的茶人有爱国的传统。

作为老一辈茶人的后代,我看到了湄潭的发展变化,也衷心祝愿我们的老乡们生活更幸福!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项隆元致辞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概述》

项教授从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与认识出发,介绍了当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案例。项教授认为茶工业遗产是一种独特的工业遗产,应当在充分调研文献与遗存,评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后,参考已有经验,合理规划,做到科学性保护,原真性展示,产业化经营,真正让茶工业遗产活起来。

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岳龙致辞

《湄潭在中国茶叶工业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一是加快了茶叶机械化推广;二是茶叶生产机械的研发与改良,促进了中国茶叶工业化发展;三是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茶叶工业化文化遗产。

湄潭县职中茶叶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主任刘小华致辞

《桐子坡——贵州茶树育种的圣地》

从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从李联标到刘其志到纪德禄、林蒙嘉、再到新一代的育种专家陈正武、鄢东海、周富裕,他们在桐子坡的辛勤劳动和学术上的一丝不苟,不断在中国茶树育种领域书写新篇章。

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周开迅致辞

《重塑“国红”——遵义红茶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品牌展望》

从1652年一批南明的“省部级”干部和文化大家隐居湄潭种茶、制茶及“扫叶烹茗”始,至清代成为皇室贡茶,民国实现身份转变,到与国共命运、大民生大健康,到进入全国十大红茶序列、十九大会议专用茶,遵义红从历史深处走来,经历了许多大历史,产生了很多大作为!3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的红茶,一款具有红色文化内涵与吉祥寓意的红茶,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茶品之一。

“遵义红”茶艺表演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宣读文件,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参加本次交流会的领导嘉宾还有湄潭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文物管理所所长唐朝秀,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馆长陈荣,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陆骏,中央实验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五子李屿,“茗边头条”、《茶讯》主编孙状云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