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5湄潭茶博会图片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圣地茶都佳茗奉 乡村振兴遵义红

遵义,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古老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遵义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勤劳智慧的遵义茶农,充分利用黔北大地优势资源,世世代代匠心传承,为世人奉上了形美色翠遵义茶。近年来,遵义市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了遵义茶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红色茶都”正逐渐崛起。

 


古老茶都 改革重生


1939年,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设立实验茶场,从事茶叶科研与生产,当代著名茶人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在此工作,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1940年,国立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永兴办学七年,在湄潭的浙大农学院与中央实验茶场强强联手,创办了贵州省立实用学校,为贵州培育了第一代茶叶专业人才;苏步青、刘淦芝等九君子创立《湄江吟社》,工作之余,品茗赋诗、畅怀爱国情谊,为遵义乃至贵州茶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成功创制仿龙井、湄红、湄绿,为遵义、贵州名优茶及大宗红绿茶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实验茶场基础上成立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和贵州国营湄潭茶场,为贵州茶叶科技推广和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湄潭、凤冈考察时说:这里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是上天赐予的“金不换”;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叶加工专家权启爱说:我每次来湄潭都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


改革开放前,遵义几乎“队队”有茶园,据统计已达25万亩,产量2500吨。规模较大的有湄潭茶场、正安上坝茶场、朝阳茶场,道真洛龙茶场,遵义龙坪茶场、枫香茶场等,小规模的社、队茶场达到1261个,分布在遵义各县。但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初期绝大多数社队茶场也被分到了一家一户,为解决吃饭问题,大量茶园被毁,除农垦茶场外,社队茶场仅存不足10万亩。


1981年,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湄潭县核桃坝村,在全国劳模何殿伦同志的带领下,根据该村土壤适宜种茶的环境,与贵州省茶科研签订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试验合同”,一改过去种子点播有性繁殖的种植技术,大胆采用旱地种植茶园,一举将茶园打造成为全省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成为全省因茶致富的典型,何殿伦同志因此再次当选全国劳模、十四大党代表。同样在80年代中后期,凤冈县田坝村在陈仕友等村民的带动下,家家户户种茶,迅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两个“坝”同时验证了分户种植、分户管理、快速成园、快速见效的建园模式,也成为省内外产业发展的榜样。农村茶园成了主力军,而原有的农垦企业由于体制束缚陷入困境。


 

坚定决心 发展创优


2006年,遵义市委、市政府将茶产业作为“七个一百工程”,提出了打造百万亩茶海工程的实施意见,规划在湄潭、凤冈等重点产茶县(区)的55个乡镇大规模、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百万亩优良品种茶园建设,力求建成湄潭名优特色茶、凤冈富锌富硒茶、正安高山云雾茶、余庆小叶苦丁茶等四大优势产茶区。同年,贵州省政协茶叶调研组深入湄潭、凤冈等地调研,坚定了全省发展茶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2009年,全省首届茶博会在遵义召开,并开展了全省十大名茶评选,湄潭翠芽获总分第一,凤冈锌硒茶、绿宝石、明前毛尖均获贵州十大名茶,“遵义红”被授予“贵州十大名茶特别奖”。2010年,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分别被授予“贵州五大名茶”“贵州三大名茶”称号。当年,遵义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09.75万亩,超额完成百万亩茶海工程的规划目标。2014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湄潭翠芽”、“遵义红”作为全省重点推介的“三绿一红”品牌,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是全省其他6个支持品牌之一。同年,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湄潭召开,其茶区的优势和办会的经验得到了贵州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确定自2015年起,贵州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定点在湄潭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2018年,遵义茶叶面积稳定在206万亩,产量达到13.49万吨,产值111.53亿元,综合产值223.7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比40年前增加了7.3倍和4900倍。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大户达到2647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50家、市级86家。而2007年前,遵义市仅有余庆狮达公司一家市级龙头企业,没有一条清洁化生产线。


因同时拥有4件驰名商标,遵义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圣地茶都”“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等称号,湄潭县被贵州省农委授予“贵州茶叶第一县”称号。


采茶工人在象山(打鼓坡)茶园采摘茶叶的老照片


积淀文化 拥抱未来


今天的遵义茶业,既是贵州“五张名片”的典型形象代表,也是遵义五大产业的翘首。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道真硒锶茶、务川大叶茶、余庆苦丁茶,联合利华的“立顿”牌“遵义红”红茶、“遵义绿茶”袋泡茶让遵义茶产品丰富多彩。由于品种的适制性强,遵义还成为了黑茶的原料供应地和生产者,也试产成功了乌龙茶和白茶,可以说中国的六大茶类除黄茶外,遵义皆具备生产能力。这些年,遵义更是开发出了茶多酚、茶叶籽油、茶树花、茶叶酒等精深加工及衍生产品。


今天的遵义茶业,茶文化、茶旅游蓬勃发展。以周开迅等为代表的遵义茶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遵义历史茶文化,发扬光大现代茶文化。出版了《茶的途程》《茶国行吟》《凤茶掠影》《正安茶语》《遵义茶文化志》《湄潭茶叶志》等系列茶文化丛书,建成了天下第一壶等茶文化标志建筑,打造了上百公路茶区木栈道等茶旅游基础设施,发掘了仡佬族的“三幺台”,建成了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夷州老茶馆、明清贡茶园,更是唱出了因茶致富、致富感恩的“十谢共产党”歌谣。


今天的遵义茶业,辞别昨天,拥抱明天。走向了北上深重等一线城市,也走进了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华中,香飘全国。遵义将一如既往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文化支撑、集团带动、品质为先。以红色传承为思想引领,以绿色发展为终极理念,奋力打造西部内部开放新高地和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500亿级目标。

(来源:当代先锋网;文/田维祥 遵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春季斗茶谜底揭晓,八大“茶王”正式出道!

经历了多轮激烈的角逐,4月30日,2021年贵州省春季斗茶赛颁奖仪式在山清水秀的桥城都匀举行。

▲颁奖仪式在都匀香阳温泉度假酒店宴会厅举行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三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姚智勇,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等省、市州、县领导嘉宾出席颁奖仪式。

▲出席活动的领导与获奖企业代表亲密合影

本次大赛以“绿色·标准·传承·创新”为主题,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黔南州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都匀市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承办。来自9个市州43个茶叶主产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茶行业组织、茶叶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共计200余人参加颁奖仪式。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讲话

慕德贵指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省茶产业要牢牢抓住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确立地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努力打造具有贵州特色、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慕德贵强调,要持续注重做好示范引导,用好茶博会评选出的六个贵州茶产业“十佳”,在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引领发展。要持续做优茶品质,统筹推进茶叶质量技术标准一体化,全域推进绿色防控系统化、茶叶专用肥规模化、黔茶系列茶树品种推广化,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构筑“干净黔茶”质量防护网。要持续做强茶品牌,以“贵州绿茶”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推动区域公用品牌整合,鼓励企业品牌创建,不断提高规模化水平,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丰富拓展“贵州绿茶”生态之“绿”、有机之“绿”、干净之“绿”、希望之“绿”的品牌内涵,让“贵州绿茶”真正活起来、统起来。

慕德贵要求,要持续弘扬茶文化,讲好贵州茶故事,营造贵州茶氛围,将美丽的茶园、特色的工艺、优质的茶品、璀璨的民族茶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山地乡村休闲特色茶旅景区。要持续拓展茶市场,正确运用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实现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多元化,拿出最大诚意,展示最好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风行天下”富民大产业,让贵州绿茶惠及更多茶农、茶商、茶友,促进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好茶是种出来的、加工出来的,更是斗出来的。”慕德贵在讲话中说,贵州斗茶赛连续举办了9届,今年,以省级主导力推,市县积极响应,茶区茶企广泛参与,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展示贵州茶品质、切磋贵州茶工艺、交流贵州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斗茶赛是检验贵州茶叶质量安全的“试金石”,通过斗茶来检验产品品质,倒逼茶农茶企坚守做茶初心,坚守茶德,切磋交流技艺,努力做出最优最好的茶产品,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让“干净茶、生态茶、安全茶”成为贵州茶坚实底色和亮丽名片。

▲八大“茶王”出炉瞬间,分别是:

绿茶类(卷曲形)金奖“茶王”:贵州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有限公司

绿茶类(扁形)金奖“茶王”: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绿茶类(颗粒形)金奖“茶王”: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绿茶类(直条形)金奖“茶王”:贵州省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绿茶类(特异品种)金奖“茶王”: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

红茶类金奖“茶王”:江口县梵天红云茶业有限公司

古树茶类金奖“茶王”:贵州裕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黑茶金奖“茶王”:贵州华盛道茶业有限公司

▲颁发银奖和铜奖

▲都匀获颁特别组织奖

今年春季斗茶赛创新斗茶赛制,因地制宜、因业而需,打破传统、敢为人先,进一步细化茶样类别,首次将绿茶按照茶形分类评审、分组评奖,赛制设置更科学、可比性更强,斗茶斗得更具体、更精准。

“斗茶赛不仅是全省茶企茶人每年翘首以盼的行业盛事,更是全省茶叶品质的‘试金石’和市场的‘风向标’。”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三旗在2021年贵州省春季斗茶赛情况通报中说到,今年春季斗茶赛首次交由黔南州承办,发挥“都匀毛尖”核心产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茶区、茶企对比赛的参与度与认同感,进一步诠释了斗茶赛为“让茶农种好茶、让企业做好茶、让茶商收好茶、让消费者识好茶”的办赛目的和意义。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三旗通报赛事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主持颁奖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斗茶赛在专家评审和省外分赛场评审期间,165只茶样全部送至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在去年16项的基础上新增至29项,并增加了重金属铅含量的检测。经检测,165只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全部达标,合格率100%。

▲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王建忠致辞

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王建忠在仪式上致欢迎辞。他说,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茶,享有“千年贡茶、世博金奖、百年品牌”的美誉,种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近年来,都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始终把茶产业作为农村产业革命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实践“两山论”的样板产业进行重点打造,生动演绎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佳话,成为贵州通过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繁荣助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一个成功缩影和最好例证。

▲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潘科博士代表专家组汇报参赛茶样感官审评品质报告

自2015年以来,全省每年坚持斗规模、斗安全、斗标准、斗工艺、斗品质,斗出干净好喝、高性价比贵州茶的思路,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届春季、5届秋季斗茶赛活动。今年春季斗茶赛自赛事启动之日起,得到全省各茶区、茶企的大力支持。全省共计组织277家企业,超过400只茶样进行初赛。截止4月20日,各地共选送131家企业的165只茶样进入省级决赛,相较上一届春季斗茶赛分别增加30%和23%。其中,卷曲形绿茶41只、扁形绿茶15只、颗粒形绿茶13只、直条形绿茶10只、特异品种绿茶17只,共计96只,红茶32只,古树茶27只,黑茶10只。131家企业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家46家,较去年增加12%。“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瀑布毛峰”“凤冈锌硒茶”“梵净山茶”“遵义红”“普安红”等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以及龙头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斗茶赛已成为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企业同台竞技的大舞台,斗出了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的新高度。

▲都匀人民为参加活动的全省茶人献上独具人文风情的表演

附:获奖名单

文案/刘江娃
图片/吴长春
图片来源/斗茶赛省外分赛场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系列报道之湄潭经验

一年一度湄潭为主会场举办的贵州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业已成了业界茶事会节活动的知名品牌,贵州茶界盛事,共赴湄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的提高,“一节一会”事实上已经成了全国茶商的春茶购茶节。

山东的客商包了三架客机来,内蒙、甘肃、陕西、河北、天津、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庞大的买家阵容使西部的初夏依然像不愿逝去的春天,这本是在春天举办的盛会,疫情让它延期了,我们知道,为了这一个延期了的盛会,贵州的整个茶界在为它精心准备,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四月,各大产区以县市为单位组成了招商组在大江南北各大销区邀请茶叶采购商参会,这是整个贵州茶界向全国茶界的邀请。

中国是世界的第一产茶大国,贵州是中国的第一大产茶省,主办地湄潭是贵州的第一大产茶县,所以将湄潭喻为世界茶产业的中心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在非常时期选择湄潭举办这个春茶购茶节便显得意义非凡。

图片描述

除了活动、展览、商贸之外,最具传播价值的是人们聚焦在这一座最具茶文化况味的城市,是别天他处的真正的茶城、茶乡、茶县(市),每一次盛会,便是湄潭茶产业发展的现场会,精彩无处不在,茶园你去看中国茶海万亩茶园,去看核桃坝的美丽乡村,茶市去看中国茶城,茶文化去看天下第一壶(中华茶道馆)文化公园,追寻历史去看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和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湄潭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典型中的典型,是“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湄潭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代强

这一次我们决定以茗边采风团的名义做一次深度采访,5月31日上午在湄潭县行政中心会议室,以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湄潭茶产业的发展思路,湄潭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代强,湄潭县茶产业中心主任何永奇,副主任刘艺与会向茗边采风团介绍了湄潭的茶产业情况。湄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柯在会后专程接访茗边采风团一行。

应该说,湄潭的茶产业宣传在全国茶叶主产县中是做得非常好的县,来访的客人多,媒体聚焦也多。官方提供的文字材料也很完备,我们将它罗列于下: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茶文化之乡

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湄潭是贵州茶产业第一县,在“全国重点产茶县”排位第二。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5年获“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2008年荣获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09-2014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茶文化之乡”,2015年获“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2016年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2017年荣获“中国茶产业扶贫示范县”,2018年荣获“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2019年荣获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并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二重点产茶县,是贵州县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9年全县投产茶园57.8万亩,茶叶总产量7.25万吨,产值52.66亿元,茶叶综合收入突破139.45亿元。

截至目前,全县茶园发展面积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有机茶园4.85万亩,创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建成欧标茶园5万亩。茶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全县15个镇(街),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

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2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市级23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5类综合开发产品。

全县有茶叶商标700余个,“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作为公共茶叶品牌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28次。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是“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2.17亿元。中国驰名商标“兰馨”及一批企业品牌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遵义红”成为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用茶。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6个,茶青可在30分钟内进入市场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2019年交易额22亿元,已成为茶产业营销的综合舞台。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多家,企业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网站开设网店400余家。

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茶海,还有中国茶工业遗址博物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观光、体验。茶产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茶旅游提升茶产业的翅膀,湄潭涉茶的农商旅投公司、文化创新公司、茶庄园经济、私人订制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呈多栖发展,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湄潭名片

中国名茶之乡

国家级生态县

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文明县城

中国茶文化之乡

全国百佳宜居县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

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

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

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这样的文字介绍,有些官方、有些客套、有些谦和。以茗边的视角观察来看,湄潭的经验至少以下几方面是十分值得全国茶界学习的。

一是一把手工程。

纵观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凡事做得好的地方,都是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重视,一届接着一届,上下齐心,部门协调,形成发展茶产业共识。湄潭、新昌、福鼎、安吉、安化等都是如此,长抓不舍,才能保持产业的持久兴旺。

不少地方因领导人换届,一任领导一任的思路,当遇到领导人激情不再时,主管职能部门也就出现了管理疲态,区域公用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甚至产业景气势态也就往下掉了。湄潭的魏在平书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尊称的茶县长茶书记。全县8.8万涉茶农户、35.1余万茶农(占全县总人口52万人的67.5%)因茶走向致富路。

二是夯实的基地。

全县60万亩茶园,全面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雨林联盟认证。业界的人都知道,雨林联盟认证是甚至高于欧盟标准的国际大型采购商推行的认证体系,除了农残标准外,还有很多符合好农业示范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中小生产者利益属于道德行为规范的评价体系,这是较高标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不管是已经获得了认证,还是以此为目标,都是十分了不起的壮举。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球最大茶商联合利华选择湄潭建立基地设立加工厂,意义非凡。

联合利华认为可以的地方,其它国际采购商一定也会选择湄潭,湄潭作为世界茶产业中心的地位将逐步凸现。

三是政策给力。

2007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县委、县政府分别出台茶产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每年制实施意见,从基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每年整合上级财政资金4000万以上,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直接投入茶产业建设,茶区基础设施相关联的投入更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疫情期间,为保障茶企复工复产,保障春茶收购,对境内茶企按去年信贷额度的30%增长的政策支持。

四是全产业链精细分工、精准服务。

20多个优良品种,使之湄潭具有生产六大茶类的品种资源优势。为实施全域雨林联盟认证,确保生产种植环节的质量安全,湄潭县专门成了国营的“耕田”公司,负责对全县8.8万户,35.1余万茶农经营的茶园提供第三方施肥、农药治虫等专业管理服务,而且这项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茶农只管自己上山采摘、卖青或加工、销售;对400余户家加工用户进行清洁化生产培训、管理,经验收合格后颁证,不符合清洁化要求的坚决取缔。这些都是政府职能部门茶产业中心等为茶农茶企主动站位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贵州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这是国营的耕田公司又一个为茶农茶企做实做好事的案例,贵州针,是湄潭茶企用优良品种黔湄601用蒸汽杀青的方式制成的针型茶,这也是湄潭创造的全新品类,一开始时,被采购商分散采购,出现价格由采购商说了算,价格卖得不高,并发生经常性拖欠货款情况,耕田公司因势利导,组织境内148家生产企业抱团进驻中国茶城,专门开设了“贵州针”交易所,质量品质、价格由第三方交易所聘请的评审团合议打分定价,以评审团定价为最低价竞价交易,由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现场现款经交易所平台交易,每天交易量在2万-3万斤;遇交易不成时,由平台负责收购。平台交易解决了茶农的卖难,并通过平台实现了优质优价的公平交易,杜绝了农副产品散乱交易中经常出现的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皆为卖方、买方欢迎的平台交易模式,很有接轨国际拍卖市场交易模式的逻辑思维,值得研究。

五是文化湄潭。

天下第一壶,一把大茶壶早已成了湄潭城市标志性建筑,以茶为魂的城市,向世界向以后永远的历史作出了宣誓式的宣告:茶乡永远!在高速公路湄潭休息站、在湄潭展览馆边的主干交通边、还有巨型茶碗的雕塑、中国茶城、中国茶海、黔茶大酒店、茶城路……一个个茶字出现在不同的场景,无不告诉人们这是一座真正的以茶为生计,以茶为梦想,以茶为情怀,以茶为操守的茶香城市,它的真正的品位与格调在两所博物馆里,尤其是那一座刚落成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里,是湄潭人为中国乃至世界茶产业保留住了可以证明茶工业革命文明见证实物与文物,这是湄潭的历史,也是中国茶业的历史,是湄潭人的骄傲,更是业界共同的骄傲!建设文化景观,保护文化遗产,这两方面湄潭人的所作所为值得大家学习。

六是茶旅融合由“采”“观”到住下来的茶乡新住民的庄园时代。

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看茶山,观工厂,逛茶城,探茶文化景点以及体验采茶制茶,吃农家乐,住茶乡民宿的传统茶旅在湄潭早已常态化了。当地方旅游公司也早已形成了几条精典的线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湄潭正在规划一个“精品茶庄”项目,湄潭这么好,你也有机会可以在项目红线的范围内建一个庄园,配套承租几亩茶园,成为茶乡的新住民,体验湄潭茶农的幸福感,县里的规划还在进行。美丽茶乡核桃坝村也做了类似的规划,山青水秀,美丽的茶园深处拥有一幢小楼,该是怎样的茶家奢华梦想啊!与茶融通,一切变成了资源,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资本,资本运作下,一切皆有可能,连核桃坝村的老书记也这么对记者说。

作者孙状云系茗边头条、《茶讯》创始人、主编,中国发展研究院农业农村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研究员。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