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卖茶叶需要什么证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贵州省人大代表晁忠琼:小茶叶产生大能量 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幸福

时至白露,秋高气爽。普安县罗汉镇戈汆村五千多亩茶园,历经春夏,此刻又在秋风中吐露出嫩芽,成为秋日里独特的一抹绿。错落有致的茶园里,省人大代表晁忠琼正带着一群身着布依服饰的妇女,在袅袅晨雾中采茶。只见她轻摘一片嫩芽,举在空中,静静凝望,福娘茶传承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晁忠琼在审评茶叶等级

晁忠琼祖籍山东菏泽,爷爷晁万奎是一名红军,1935年,晁万奎随部队辗转到普安县泥堡村驻扎宿营,热情的老乡用铜壶熬制福娘茶为他们解渴。

一碗热茶,消除了战士们长途跋涉的疲惫,也表达了乡亲们拥戴红军的浓浓鱼水情,晁万奎对此记忆深刻、感念在心。

红军长征胜利后,晁万奎抱着那碗热茶的记忆,主动申请到普安工作,并在普安安了家。很快,便有了晁忠琼的父亲晁秀安。

晁秀安12岁就被父亲送到普安农中读书,他一边学文化一边学制茶。凭借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晁秀安顺理成章进入普安县新寨国营茶场上班,在茶场与女工刘兰相识相知相恋组成家庭,在1971年1月,生下了晁忠琼。

晁忠琼自幼在茶园里长大,对茶的特殊情结慢慢在心里生长发芽,最后开花结果,一生为茶。采茶的过程是漫长枯燥的,母亲总会一边采茶一边跟晁忠琼讲述福娘茶的故事。只要母亲讲起故事,晁忠琼就会停下采茶的手,坐在田坎上,双手托腮歪着小脑袋,认真听母亲讲述“福娘”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布依姑娘痴身爱茶,钻研茶叶制作,采用清明前,幼嫩的一芽二叶,以半发酵的工艺自作一款茶,香气扑鼻,谁家娃娃生病,只要喝上一碗疾病就消除,久而久之,来向她讨茶的人越来越多,凡是来者,从不拒绝,只要乡亲需要,她都赠与。

后来布依人家就把这款茶作为供奉、待客珍品。尊称制茶姑娘为“福娘”,就是造福于人民的人,为她制作的茶叶取名为“福娘茶”,意为有福气的人才能喝到这款茶。慕名来向“福娘”学做茶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因此“福娘茶”才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晁忠琼憧憬着能够成为福娘那样的人,既心地善良,又美丽聪慧。有了这份期待,晁忠琼干劲更足。母亲见她兴致满满,更是将毕生所学的采茶、炒茶、揉茶、制茶手艺倾囊相授。

星辰交替、四季更迭。原来踮起脚尖才能采摘到茶叶嫩芽的晁忠琼,已渐渐长过茶树,出落成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并熟练掌握了古法制茶技艺。1988年,晁忠琼高中毕业。为了更进一步系统学习茶叶专业知识,她填报了几所与茶叶相关的院校,但遗憾未被录取,反而阴差阳错录取了河北医学院。

拿到通知书那天傍晚,晁忠琼心烦意乱走在茶园的小路上,一遍遍叩问自己的内心:难道真的要放弃梦想,去河北医学院学医吗?望着脚下的茶园小路蜿蜒曲折,但始终向前延伸。晁忠琼心想,眼前的小路虽然泥泞,但总归是有一个目的地。虽然学医的路,不一定会有成为福娘艰辛,但小路都有自己的坚持,我岂能轻言放弃。可不上大学,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晁忠琼陷入彷徨,一连几天都在为今后如何打算烦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晁忠琼无意间听寨邻闲谈时说起,新成立的万亩茶场招工。晁忠琼一拍脑门,有了主意。

“什么?你不去读大学?要去参加茶场的招聘考试?”晁忠琼把不上大学去茶场应聘的想法告诉父母,二老满脸诧异,惊呼不可思议。

“你们都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福娘,把福娘茶做好、做出特色,学医我是完全不感兴趣的,去大学浪费4年的时间、精力、金钱,不如在茶场潜心学习炒茶技术。”晁忠琼轻描淡写的说道。

回想起这些年,晁忠琼用异于同龄人的毅力和耐心,废寝忘食的跟着他们学习制茶,父母面面相觑,无语凝噎。

过了半响,父亲才长叹一声,哀怨的说道:“可是上大学是大好前程啊,在茶场当工人能有什么出息?”

“爸,如果当茶场工人没有出息,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茶场?为什么还坚守在这里?”在晁忠琼的眼里,父亲一生爱茶,父亲的答案就是她的回答。

看着晁忠琼坚毅的眼神,父亲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虽然内心为她遗憾,但也只能用沉默代替回答。

晁忠琼看着父母一脸担忧,揶揄的笑说道:“你们爱茶,我也爱茶,只要能跟茶天天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我心意已决,你们就别劝我了!”

“我知道你喜欢茶,想做大做强福娘茶,但是做茶并不像你说的那么轻巧,我和你娘都是过来人,我们是担心你吃苦啊。”父亲满眼心疼。

“既然喜欢,我就不怕辛苦,你们宽宽心吧!”

听晁忠琼这么一说,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唉,女大不由娘,她爸,就依了孩子吧!”

就这样,晁忠琼放弃上大学,成为了万亩茶场的一名普通女工,从种茶、采茶、制茶最基础的工种做起,开始了异常艰辛的追梦人生。

秋末冬初,晴普高原已是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刚满十八岁的晁忠琼和茶场里的工人,不惧寒风,日复一日的在茶园种植茶苗、修剪枯枝。几日下来,晁忠琼的双手生出了冻疮,细嫩的脸颊也被寒风吹得皲裂。

“小晁啊,你是有大学不上,非要来茶场风吹日晒,这是为什么啊?”工友看着鼻子冻得通红晁忠琼很是不解。

“我从小在茶园长大,就喜欢茶树抽出嫰芽,经千锤百炼成一碗历久弥香的佳茗。”晁忠琼一边坚定地说着,一边双手捧土为茶苗培土。

寒冬渐远,暖春缓归,万亩茶场坡坡岭岭上的茶树渐渐吐出新芽。

“清早起来上茶山,云雾茫茫把路拦,哪个认得茶山路,边路采茶边路玩。”

“清早起来上茶山,不怕云雾把路拦,云雾拦路也要去,不能丟哥在茶山。”

晨曦初露,晁忠琼会跟工友唱着布依山歌爬上茶山,赶在太阳还未把茶叶上的露珠晒干前,将一芽芽鲜嫩欲滴的春芽摘入篓中。

直到太阳爬上山头,晨雾散尽,晁忠琼才和工友们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茶青,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回到加工车间放下背篓,晁忠琼顾不得休息,又与制茶的工人们忙碌起来,帮着择茶、炒茶、揉茶……等到将一天采摘的茶青制作成干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

晁忠琼能吃苦、好学习,不论是种植管理、生产加工,还是审评拼配、评级,她都信手拈来且干得出色。场领导信任,工友认可,在这期间,她也被推选为多岗位的班组长。

万亩茶场每年生产的干茶数以万计,这些浸透着全场上千职工心血的茶叶要卖出去换成票子,它才发挥它的价值。

这天,茶场场长陈万祥把晁忠琼叫到办公室,与她促膝长谈。

“小晁,我看你很喜欢茶,也很懂茶,客观来说,你觉得我们的茶叶品质如何?”场长呷了一口茶问道。

“场长,我们的茶叶生在高山云雾之中,茶青质量高,再经过这么多拥有丰富制茶经验和技艺的师傅加工,品质没得讲的嘛。”晁忠琼如是说。

“茶叶品质好,但是销量并不好,这两年茶场效益每况日下,你也是知道的,我想来想去,还是得拓宽销路啊!”说着,场长从椅子上端坐起来,看着晁忠琼的眼睛,诚恳地说,“你进来这十年,我是看着你成长的,无论是哪个岗位你都干得很好。你年轻有活力,有文化有口才,我准备把你调来干销售。”

在这之前,晁忠琼完全没有想到场长会找她来干销售。虽然场长信任,但销售与大家的利益挂钩,卖得好就罢,若是卖得不好,岂不是辜负了场长的信任。想到这里,晁忠琼连连摆手婉拒:“场长,我还没得销售经验,需要磨炼,怕不能担此重任啊!”

“以你的能力,我相信在销售岗位上,你也会干得出色。”场长坚信自己的眼光。

场长的话点醒了晁忠琼,这些年,自己一直忙于研究茶叶生产前端工作,但对后期销售并不了解。如果有机会能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找准茶叶的缺点和不足,再对症下药改进,福娘茶岂不是能做得更好。晁忠琼看着手中的茶杯思虑片刻,站起身来看着场长:“既然场长信任,那我就尽力一试。”

自那时起,每到县城集日、乡场赶集,晁忠琼都会带着三四名工友,驾着拖拉机拉着茶叶进城下乡赶“转转场”销售茶叶。但销售情况不尽人意,有时候辛苦吆喝一天,还卖不出一斤茶,这让晁忠琼陷入困顿。

“晁班长,这样跑下去不是办法啊,你看,跑一趟才卖得两斤茶叶,油钱都捡不回来。”工友不满地嘟囔。

工友的话,让晁忠琼陷入了沉思,茶场的茶叶品质虽好,但受众群体有限,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物有所值。更何况赶“转转场”没有固定的摊位,难以积攒客户,还是得想办法整个固定的对外销售窗口啊!

想到这里,晁忠琼赶紧跑回场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场长:“场长,我想开个体验店,让福娘茶有个固定的对外销售窗口,借助这个窗口,不仅可以销售,还能宣传推广福娘茶,扩大市场影响,逐步占领市场。”

“不愧是我钦点的销售经理,这个想法好,你展开说说。”见场长来了兴趣,晁忠琼赶紧补充:“来赶‘转转场’的人,都是附近的老百姓,他们自家都有茶,基本不会花钱再买我们的。更何况福娘茶的受众群体是对品质生活有要求的人,我还是想到人更多、更集中的县城开一家体验店,让更多的人认识福娘茶!”

“小晁啊,我明白你的想法,也知道你的初衷是为茶场好,但你是茶场的销售经理,你父亲又是新寨茶场副场长,这样传出来,影响不好。如果真的要开,还是得以你个人的名义开,厂里给你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场长开诚布公地告诉她。

场长的话不无道理,体验店要开,但是得凭自己。于是,晁忠琼跟场长约定,创业初期,厂里允许晁忠琼赊购茶叶,等销售出去,再按约定价格付清茶款。

这对缺乏创业资金的晁忠琼而言,已经足够值得欢喜。得到厂里的支持,晁忠琼回家把想法告诉父亲,希望征得父亲的同意。

得知晁忠琼的想法后,父亲二话不说,拿出自己一万多的积蓄交给晁忠琼,全力支持晁忠琼。

1998年,晁忠琼在茶场办理了停薪留职,转而在普安县文化中心旁边,开办了自己的茶店——怡雅茶庄。

茶庄开业初期,县城的人并不了解福娘茶,所以很少有人光顾她的生意。

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晁忠琼想不通,每天这样多人走过茶庄,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进来喝一杯茶。想起当初赶“转转场”时,吆喝叫卖能够引人注目,晁忠琼干脆把茶桌搬到了店门口,每天泡上一缸福娘茶,站在台阶上,大声吆喝邀请路人品鉴。

“叔,进来喝杯福娘茶嘛!”

“嬢嬢,我们福娘茶是万亩茶场的茶青做的,味道好得很,快来喝一杯。”

……

在晁忠琼一声声的吆喝中,不少路人驻足细细品尝,若是迎合了口味,还会进店转一圈,提上两斤茶叶,兴高采烈回家。

这天,晁忠琼像往常一样,站在店门口热情邀请路人品茶,一位中年男子不等晁忠琼招呼,就自顾自地抬起茶杯,小口品尝起来。一杯下肚,客人赞不绝口:“妹!你这个茶真的好喝!我免费帮你宣传了!”说罢,放下杯子就离开了。

看着客人远去的背影,晁忠琼心想,他真的会帮我宣传吗?可是他就喝了一杯,是什么茶、产自哪里他都没问,怎么会帮忙宣传?想到这,晁忠琼自嘲似的笑了笑:估计是来调侃取乐的吧!

岂料,第二天晁忠琼刚开门营业,就有好几家单位来到茶庄,向晁忠琼订购办公用茶。晁忠琼不解,在此之前,自己多次带样品到政府单位,寻求长期合作,但基本上都被回绝了,这次多家单位一起采购,实在奇怪。揣着疑虑,晁忠琼向采购人员打听才知道,昨天说帮她免费宣传的中年男子,竟是县领导。

晁忠琼亲手加工的福娘茶品质高、口感好,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原本生意冷清的茶庄变得非常火爆。普安县城几十家单位都找她采购办公用茶,还培养了很多固定茶客。

茶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为了让茶客们品尝到品质更佳的福娘茶,晁忠琼常常带着茶叶外出学习,同时,借学习推荐福娘茶。

有一年,晁忠琼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手工炒制的福娘茶,到广东省广州市参加产销大会。

产自高山云雾的极品福娘茶,加上晁忠琼纯熟的泡茶技艺,在沸水冲入茶壶的瞬间,整个房间忽而弥漫起茶叶的清香。在座的客商,都忍不住来到晁忠琼的茶台前,要一杯茶来品鉴。

喝罢,众人异口同声叫好:“你这茶太香了!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这是哪里的茶?”

晁忠琼自豪地回答:“贵州普安。”

“贵州?贵州是哪?普安又是哪?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地方。”众客商一脸茫然,浑然不知在祖国的西南方,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晁忠琼正想向大家正式介绍家乡贵州,谁知,一旁的同行不屑一顾地抢先说道:“贵州?那不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野蛮之地吗?那些地方这么贫瘠,怎么可能产出这么好的茶。”

众客商听他这么一说,纷纷质疑晁忠琼和她的福娘茶。人群中,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议论着,这么好的茶估计是晁忠琼从其他地方买来,再冠其名忽悠大家的。

客商们越说越离谱,本以为能拉到订单的招商会,被彻底搞砸。晁忠琼心有不甘,当即拿出地理标识证明自证清白,但于事无补。客商们心存芥蒂,不等她介绍完,人群就慢慢散开,只留下被言语中伤的晁忠琼,独自伤怀。

这次招商深深刺痛了晁忠琼的心,从广州回来的路上,晁忠琼心想,为什么这么好的茶不被人认可,说到底还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于是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把福娘茶打造成贵州的知名品牌,全国的知名品牌、世界的知名品牌。

这个信念亦如灯塔,支持她一路向前,也让她坚持至今。

从广东招商回来,晁忠琼开始为打响福娘茶品牌谋篇布局。

2008年,晁忠琼看准了普安县罗汉乡戈汆村的大山,那里海拔高,常年被云雾笼罩,十分适宜种茶。

为此,她多次孤身前往戈汆村,与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商议,希望村民们参与进来,共同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山。

种茶不比种庄稼,庄稼当年就能见效,而茶叶需要三年。为了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参与进来,晁忠琼白天找不到村民,索性晚上来村民家门口蹲守,挨家挨户敲门,与村民坐在火灶边,细数种茶的益处。

前前后后跑了将近两年,她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村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流转到五千亩土地种植茶园。

2009年的初冬,寒风呼啸,细雨绵绵,属于晁忠琼的五千亩茶园正式开建。晁忠琼带着整车整车的茶苗赶往戈汆村,与村民一道在寒风冷雨中将茶苗种下。

放眼望去,整个戈汆山坳挖坑的挖坑,运苗的运苗,栽种的栽种,大家不惧风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栽种只是起步,后期管护至关重要。在晁忠琼看来,福娘茶不仅仅只是一杯茶那么简单,她有文化,有生命力。要做一杯干净的福娘茶,就坚决不能喷农药、施化肥。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2012年开春,晁忠琼的茶园正式开采。三年管护终于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乐此不疲地上山采来茶青卖给晁忠琼。

但由于茶农重视程度不一,管护效果参差不齐,导致采来的茶青品质忽高忽低,一定程度影响了福娘茶的整体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晁忠琼彻夜难眠。如何把控品质,成为她最焦头烂额的事情。茶农重视程度不一致,是因为茶树是公司的,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当然不会尽心尽力管护。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重视起来,自己管自己的地。

于是,晁忠琼先是申请成立贵州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厂址建在罗汉乡,专门负责收购、加工、生产戈汆村的茶。同时,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让村民作自家茶地的主人,只要按照企业标准化管理,公司就以高于市场价3到5元的价格,收购茶青。

这样一来,茶农的管护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不仅增加了茶农效益,又保证了福娘茶品质。

至此,晁忠琼的福娘茶已经初具集茶叶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业全产业链发展雏形。

2012年,晁忠琼投入大量资金在普安县普天大道开办了面积600平方米的清怡茶楼,并将茶楼作为福娘茶对外宣传窗口、全县茶文化宣传平台进行打造。

为了更好的展现福娘茶和布依族的良好形象,晁忠琼招来7个女孩,为她们系统培训茶艺,并支持她们报考茶艺师,女孩个个争气,都拿到了茶艺师资格证。晁忠琼将她们培养成专业的茶事接待,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茶事活动。

从那之后,凡有外商来普安洽谈合作,县里就会将他们带到清怡茶楼,请晁忠琼全面、系统地向他们推介普安茶。晁忠琼也会主动邀请外商朋友,到茶楼品茗,体验茶文化。

之前帮晁忠琼宣传福娘茶的县领导,再见到晁忠琼时,笑说道:“晁总,我们以前对茶的认知,就是一个大口缸,一把茶叶,沸水一冲,抬起就闷。现在才知道,原来茶还可以用小杯子一口一口的品。”

“领导,我们喝茶喝的是文化。”晁忠琼从容应答。领导看着晁忠琼坚定的眼神,点头表示认可。

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更激发了晁忠琼宣传茶文化的决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了维持清怡茶楼的运转,更好地对外推介福娘茶,晁忠琼总是把怡雅茶庄的盈利,拿来贴补清怡茶楼。

身边人对此表示疑惑,明明靠怡雅茶庄的收益就可以悠闲自在赚钱,为什么还要铺下清怡茶楼这么大一个摊子,不仅不赚钱,还要靠茶庄贴补。

“只谈情怀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推广茶文化?文化值几个钱?谁来为你的文化买单?”

“晁忠琼这个人做事虚无缥缈的,一点都不务实。”

一时间,各种风言风语充斥在晁忠琼耳边。

一天,茶楼一位茶艺师闷闷不乐,做事心不在焉。晁忠琼见此,将她拉到一旁小心询问,“小琴,你是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昨天来喝茶的客人,讲你坏话,说你是傻子,本来开茶庄挣了钱,可以安安逸逸享受,却为了什么理想,把钱全部花在推广茶文化上了。”茶艺师委屈道出原委。

这些风言风语,晁忠琼早已见怪不怪,但茶艺师们单纯,看自家老板被议论,难免心生不悦。晁忠琼轻拍茶艺师的肩膀,宽慰她:“妹妹,这个话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人要有信念,没得信念就没有骨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坚定走下去。”晁忠琼的大姨妈听旁人众说纷纭,也跑来店里指责晁忠琼:“你真的太傻了,你看你做的这些事,没有未来,有什么意思?”晁忠琼拉着姨妈的手,耐心解释:“姨妈你放心,我就是想发扬福娘茶的传统文化,把福娘茶推广出去,现在大家不理解没关系,以后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

姨妈将信将疑,但看着晁忠琼一脸毅然,还是不放心的劝说:“要适可而止,不要到最后竹篮挑水,落得两头空。”尽管杂音纷飞,晁忠琼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按照既定目标,着手申请布依福娘茶商标。

2015年,“福娘茶”商标到手,晁忠琼也在一步步用行动告诉众人,自己选择和坚守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晁忠琼也并没有满足于从父母、茶场那里学来的传统布依“福娘茶”制作技艺,而是在传承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研制各类名优茶红茶、绿茶、白茶、半发酵的福娘茶等等。

2016年,晁忠琼还申请成立了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那一年,恰逢“普安红”诞生,晁忠琼看准“普安红”的发展前景,也知晓布依福娘茶单打独斗开拓市场难度大,于是决定借船出口、借梯登高,带着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入了“普安红”集团,参与“普安红”全产业链扶贫项目建设,吸引了634户茶农入股公司,入股茶地1万多亩,重点打造“福娘茶·普安红”。也就是说,借助“普安红”,“福娘茶”拥有了万亩茶园基地。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先后研制出“普安红茶”“福娘茶”和工艺白茶等系列茶产品,以及茶酒、茶皂、茶多酚喷雾、茶叶氨基酸洗发露、茶叶面膜等绿色食品和洗护系列茶衍生产品。

晁忠琼也因此成为第三代福娘茶的“非遗”传承人,还取得了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师资格。

刚成立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不久,普安县城就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晁忠琼两百平方米的库房,恰好在县城最低洼的地方,里面堆放有五百多万元的货品。

正在茶庄盘点的晁忠琼看着门外的暴雨,起初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恍惚听躲雨的路人说起下方被淹,才想起自己的库房在县城最低洼的地方。顾不得外面狂风暴雨,晁忠琼抓起车钥匙就往库房赶,想尽己所能抢回货品。

等她来到现场,水已淹及腰间,但库房是老百姓民房,年久失修,杂乱无章的电线浸泡在水中,如若贸然抢险,极有可能再次发生灾害,造成生命危险。

晁忠琼纵然心急如焚,但想到这里,即便心在滴血,晁忠琼还是制止了所有人,眼睁睁地看着雨水灌进仓库。

等第二天雨水褪去,晁忠琼打开仓库,所有的货品无一幸免,全部浸泡在水中。多年的的积累、财富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晁忠琼虽然内心悲痛,但想起昨天及时赶到现场,制止抢险,没有人员伤亡,又心有余悸地感叹: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站在潮头,又跌入低谷。为了维持公司运转,完成外商订单,晁忠琼只能到处借钱重新创业。

可是亲戚朋友总认为她做事不务实,怕借出去的钱打水漂,所以都不愿意借钱给她。

求借无门,晁忠琼只能跟银行贷款,奈何贷款需要有人担保,无奈之下,晁忠琼找到自家兄弟,几次三番承诺,兄弟才愿意为她担保20万,作为起步资金,让晁忠琼从头再来。

好在有之前的基础,晁忠琼再起步,比起之前相对容易。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晁忠琼又重站潮头,仰首阔步向前。

作为省人大代表,晁忠琼也在力所能及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做着努力。

残疾妇女王晓丽,因丈夫身体不好不具备劳动力,而独自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得知布依福娘公司要在全州大范围开设门店后,王晓丽找到晁忠琼,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让自己在老家青山经营一家茶店。晁忠琼了解到她家的基本情况后,毫不犹豫支持她,帮助她在青山选取店址、装修设计,开设茶店。同时,通过赊茶的方式,让她先卖后结账。

王晓丽身残志坚、勤奋老实,在晁忠琼的帮带下,很快便将茶店带入了正轨,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甚至还有了积蓄。

看到王晓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残疾人都来找晁忠琼帮忙,她都来者不拒,给予帮助,到目前,已通过扶持就业、产业带动、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她还实施了“培优计划”,从2022年开始,每年从残疾人子女中,选取5名品学兼优的学子作为资助对象,一直资助读完大学。

2020年,晁忠琼自发组织到疫情防控宣传点为坚守在此的老百姓送茶、防疫物资、干粮等价值10万元的物资。

2022年,贵阳封城,晁忠琼采购10万元的新鲜蔬菜,为贵阳市民送去温暖。

……

令晁忠琼欣慰的是,受她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儿龙泓霖大学毕业,也加入了布依福娘茶公司,承担销售工作。女儿的到来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她应用科技知识,将大数据融入产品的销售之中,开启布依福娘茶的蓝海市场,推进布依福娘茶走向全国,进入世界。29岁的女儿,俨然也成为了新时代的“福娘”。

提及未来,晁忠琼信心满满,有女儿技术加持,她坚信,这片小茶叶将会产生更大的能量,普安茶叶走向世界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美丽的家乡将会更加美丽富饶,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供稿: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

作者:岑大明  陶溪

来源:贵州人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胡继承:茶叶“回家”,是我们的新赛道

7月16日,由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中共南明区委、南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贵州青年茶人TED论坛在贵阳召开。来自省内的多位青年茶人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经历作了主题演讲,炙热而深刻的创新思辨,为贵州茶未来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带来了新的启迪和思考。

论坛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出席了活动,并作了讲话。小编特将讲话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2023年贵州青年茶人TED论坛

今天来参加这个会,非常高兴!青年论坛在场各位都是青年才俊、才子佳人。我在会前没看到论坛的主题和内容,不知道青年茶人TED论坛主要内容是什么,刚才在草稿纸上面写了些内容,现在来讲一讲心里话。营销和广告最好的办法是形成反差,颠覆别人的认知,颠覆得越深就越好,像你们讲的和我讲的一定是不一样的,我试讲一下,看看能不能颠覆你们的认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

贵州茶叶在中国的话语权就是“干净”

一位省领导曾经发朋友圈说:贵州冲泡,确实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绿茶还能用100度的沸水来冲泡,茶水分离。

但是非常遗憾,你们年轻人享受了贵州茶的红利,今天却没有人讲“干净”二字。

贵州茶叶在中国的话语权就是“干净”,所以我说的是不是颠覆了你们认知?你们都讲得很好吹牛。

我梳理了这么一串的文字,你们听听你们像不像这一串文字。青年人是有活力、活跃、冲动、新鲜,看见什么都好奇,干劲冲天、豪情万丈。青年人是什么?是敢想、敢讲、敢做、敢当、敢爱、敢恨,还很可爱。我很喜欢和你们青年人在一起。

刚才,一个女孩给大家讲贵州品牌、中国品牌,讲得非常好。这么年轻,她能讲贵州品牌,教大家做品牌,以后一定是了不起!她是有胆子讲品牌的人,但你本身要是一个做品牌的人,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诚信为本,百年老店。还有个青年演讲说:“我昨天临时决定来讲的”,我想跟你讲,青年才俊们,你们是贵州茶叶的代言人,一定要好好地准备稿子。

贵州茶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什么

什么叫TED?这个词是我第一次听到,你们刚才演讲的人讲到什么叫TED没有?你们听的人知道TED是什么吗?我刚才在百度上查了TED是什么,大概是科技、娱乐、设计。

第一个是科技,第二个是娱乐,第三个是设计。那么你们有没有讲科技含量?专业性?

我们贵州茶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什么?第一要讲农残检测,第二,要讲水浸出物含量,第三,要讲水分。一个指标不合格就要被淘汰,这是由我们贵州创新的。

今天讲贵州绿茶、干净黔茶有多少指标,贵州绿茶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演讲的人知道水浸出物含量是百分之多少以上吗?贵州绿茶要达到40%以上,水分含量是5.5,专业、科技就是要讲数据。

什么是“三高一低”?即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氨酚比、低茶多酚,决定了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我们要讲贵州产茶区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讲贵州冲泡的“三字经”,“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不洗茶、茶水分离”。

贵州茶有很多“三字经”

贵州绿茶的“翡翠绿”,各位知道翡翠绿是什么样子吗?像翡翠那样绿。还有“嫩栗香、浓爽味”。为什么有的人说,你们泡的茶这么淡啊?不是标榜贵州茶叶浓爽味吗?那是因为,一是用的是独芽,二是舍不得投茶,三是茶做得不好,没有达到水浸出物含量标准。

有人说贵州茶叶的浓度一直用杯泡,会导致它苦涩,这是因为大机器大作坊,在贵州气候背景下茶叶走水没走好,摊青很厚而导致的。贵州700万亩茶山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在全中国,贵州茶山一定是最多的。

你们发现没有?贵州最近流行做手工茶,以前做手工茶是不能进入贵州茶的评比系列的,这两年可以被包容,但是现在越做越不像话。你们年轻人为年轻人做新茶饮,研究的都是新茶饮,研究的都是年轻人、儿童,但是贵州现在喝茶的主体是40岁以上的人群,我觉得你们需要思考一下。

讲品牌还是要由大品牌的人讲。比如说,王志纲讲的贵州三宝,我不知道你们认真看没有,他是在茶业经济年会上的讲话,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没有好好看。他说贵州有三宝:酱酒、老干妈、贵州绿茶。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你们强,贵州茶叶强。你们没老,贵州茶也没老,我们这么多人讲这么久,再不济也值得你们提两个字——“干净”茶,为什么你们不愿意提?

TED,后面“D”就是设计,很有美感,你们今天的穿着、演讲、PPT、形象,去茶山,吾茶白,包括甲秀茶都做得不错的。当年在甲秀楼,我们几个土包子坐在甲秀楼河道边上,想起个名字,就是“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要万人品茗,我们这帮土包子就挖空心思去想贵州绿茶后面接四个字,后来我们想“甲秀天下”,那甲秀天下不就是甲秀楼吗?我们讲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们讲秀甲天下,我们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秀。

贵州茶叶的美学是什么

今天有青年讲美学,那么贵州茶叶的美学是什么?贵州茶在云雾之中飘着那一山嫩绿时隐时现,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最高境界。这是不是很有诗意?你们讲品牌,讲的故事就是讲你们和贵州茶叶的关系,这些故事组成起来,就是贵州茶叶的文化。

我今早在石阡群里面说的一段话,讲石阡的大数据、农业智慧。第一个,说除了采茶还要用人工外,所有的都是智慧茶叶,但是除草不要人工吗?施肥不要人工吗?5月22日的贵州新闻联播有一个镜头拿着塑料盆在采茶,还单手采,为什么不向摄影记者宣传普及知识。

你们讲守正创新,你们刚才讲我们的“根”是什么,我觉得刚才那个女孩讲得很好,讲到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讲到了老一代人创造的一个辉煌,但是我告诉你们,我们这一代人,也创造了和他们同样辉煌的东西,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我经常在讲退休的时候写一本书,就是《我和你》,征集老胡和你们所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第一印象对我老胡是什么样子,或者你和我老胡,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无论好的坏的。只要手上有证据,有图为证,有图有真相,我就把你写进去。

茶叶回家,是我们的新赛道

贵州茶叶从久远来说有黄庭坚,黄庭坚还有一个《阮郎归·二》,刚才演讲的女士知不知道有一个《阮郎归·二》,《阮郎归·一》讲的是贵州茶,贵州茶的这些诗词是很少的,但是讲历史文化,我们讲不过江浙。都讲新赛道,贵州茶这些年在赛道是大规模地扩张茶园,做中国的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要做原料的加工中心。人家全部反对我们的时候,中国新增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在贵州实现的,讲东茶西进,现在人家都是喝我们的茶,后来我们讲茶叶回家,这就是新赛道。

(图片来源:黔色国香茶业)

人家说中国茶叶多了去啦,但是“多”关我们什么事,你给我讲讲中国什么东西不多。讲要有特色,不要内卷,我们的特色就是把贵州绿茶做成一样标准,这就真正的特色。不是每一个款,每款贵州绿茶都不一样。老干妈有没有特色,我们是不是都喜欢吃自己妈妈做的自己家的辣椒,没人喜欢吃老干妈,但是老干妈却搞定了世界。

贵州茶的文化是什么

中国茶叶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方面很端着、很“装”,喝茶要穿旗袍、要洗茶、要润茶,在“装”和“需要”中找不到北。贵州茶讲干净、好喝、不贵,就是不装。贵州茶文化是什么?生态文明是文化,绿水青山就是文化。干净茶,我们要干净,我们茶叶界要诚信,做茶人都自觉地不使用除草剂,都自觉地不乱打药。我们都会自觉地不要塑料盆,不用塑料袋,茶叶茶青不落地。茶青不落地、不用塑料盆、不用单手采,但是这何其难啊,在贵阳吃饭,你去看很多都是用有毒塑料盘装菜,有毒塑料盆盛饭,但是我们茶山上基本上禁绝,这就是贵州茶叶矢志不渝的精神,干净的精神,你不要以为稀稀拉拉的,一点都不稀拉。

我们对中国茶的“装”和泛文化、微观文化要给予高度的警觉。要在贵州干净的道路上、大众化的道路上,走上自己的道路。比如说,贵州新茶饮一定是年轻人来做吗,后面的投资机构都是老头啊。新茶饮不一定是你们做出来的,还有中国这么多茶,我们要在老的赛道上和别人竞争。你们说电车,一定是未来的方向?当时页岩气,你们知不知道页岩气?美国页岩气,人家俄罗斯、伊朗、阿拉伯,为什么大幅度地降石油价格,就把页岩气搞下去了。所以说,对潮流的东西、对流行的东西,一定要关注,但是高度小心,不要以为流行的是好的,不要以为明天会更好,但是我们要活到明天啊。

贵州茶不需要低调

新茶饮,也不一定要做到标准化的。我们做一个小店,做一个夫妻店,包括你们搞一个新茶饮,为什么一定要加盟啊?夫妻店成活率最高啊。

贵州茶产业很年轻,希望你们年轻人来做。我十多年前抓茶产业,200来家企业基本上所有的人我都认识。但是每次参加茶博会,包括今天我也有很多人都不认识,你们可能也不认识我。当什么时候我不认识的人越多,走遍茶博会没有几个人理睬我的时候,我觉得我很成功,真的。当你们都不会想着我老胡,贵州茶产业就成功了。

贵州茶叶需要千千万万吹鼓声,不要再讲低调,没有流量讲什么低调。我们贵州好不容易花钱去优酷做宣传,做地道风物志,都在请大家在各自的朋友圈点赞。我经常跟徐嘉民讲,当茶文化研究会、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副会长、秘书长,你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当然,这个是很孤独的,你发这个东西要被很多人笑。

我在深圳参加世界绿茶大会,他们要我演讲,我讲的时候是座无虚席,风味红茶他们也要我讲。人家说贵州人是很幸福的,但是你们根本没有感觉在福中,就是一副要给我们一点面子的感觉。今天竟然没人提到“干净”两个字,贵州的话语权干净茶,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人讲干净茶,只有贵州有。这有多厉害啊,干净、忠诚、担当。干净,要诚信,要诚信就要干净,不要乱添加。你们讲新茶饮,健康贵州,生态贵州,你们添加那么多东西叫新茶饮吗?我们做茶叶,所有人都做新茶饮,我们这批做原叶茶的,700万亩茶山,最后新茶饮用得都很少。我最近去广州茶里集团,你们为什么不去学习一下,茶里做了几款原叶茶,没有添加的,你们去看看。我去黔西南看新茶饮,如果我们贵州新茶饮里原叶的成分要占到10%、20%、30%、40%,能不能占到?那这就是贵州标准,这才能和中国其他茶企竞争。

大家要为贵州茶嗨起来

在贵州土地上诞生了村BA、村超。村超为什么在榕江?村BA为什么在台江?我去看了,人家老百姓凡是有活动就嗨,用千万盏手机点亮,愿意每个人出几块钱、几十块来组建足球队,你们都要求别人这样那样,但没人愿意多一个点赞、愿意多发一个朋友圈?真的,有时候我很害臊,很多很有名气的都给点了,但是身边的一些贵州茶人却不点赞、不转发相关贵州茶产业的信息。

干净透明,能不能作为中国新茶文化运动发源于贵州?生态绿色,绿茶最适合年轻人做的,所以有时候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不把绿茶做得特别好,绿茶是最适合新茶饮的,既清新干净,又和生态文明、爽爽贵阳联系在一起,做绿茶越做越年轻,一个绿茶,一个干净茶是我们贵州的两大制胜法宝。

刚才那个女孩讲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里面的茶最好喝,如果你们的茶最好喝,那湄潭人讲不讲贵州冲泡。每次到你们茶馆、茶楼都要现泡茶现烧水,我们人一走茶未凉,然后美其名曰:老胡你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汤圆,搞得喝茶的人一副没有教养的样子。我们就是卖茶的文化,喝的人多就卖得多。贵州冲泡,喝得多、香气高、快捷方便,但是你们不愿意采用。贵州茶业界一定要有脑,贵州冲泡在中学、在大学、在与茶叶没有关联的地方,一讲人家就会行动。

过去由于经济原因,农村只吃老腊肉,因为没有新鲜肉,现在闻到烟味头会晕,烟味一定不能在贵州出现,这些能不能成为贵州新文化?你们讲一讲我们茶叶,你要喝烟熏味,对不起我们这个茶叶干干净净。在山上都不能放炮仗,我们茶山是不会冒烟的,更不会用什么东西来熏茶叶,因为我们会认为蒽醌超标,不符合干净的标准,老外不喜欢我们也不喜欢,我觉得这故事得讲好。

你们不仅要做新茶饮,老茶饮你们也要做,如果你们都去做新茶饮,贵州茶叶全部会被玩完。新的、潮的、资本的、金融的,都不是贵州强项,贵州茶叶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杰出典型。所以说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有什么话语权,探讨贵州新茶饮原叶占百分之多少,还能不能零添加,讲贵州绿茶茶叶是新鲜的,新茶饮更要新鲜,新鲜在贵州,活力在贵州。

贵州村超很嗨,全民嗨,是不是很新鲜?烧烤为什么不能持续下去?因为烧烤不新鲜。如果现在要抢入村BA、抢入村超已经晚了。村超那一碗米,一碗饭,一杯茶,一条鱼就可以吃到天亮,村超出圈这么多人气,很幸福啊,这么多人气在经济这么不好的时候,有人气就有人流。

贵州茶产业的今天是所有人付出的努力

贵州茶叶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你们想想除草剂,多少企业、多少老百姓、多少茶山付出了多少艰辛努力,我们存活下来,这是一个史诗般的长征。

我们的文化就是从来不会忘记底层人民,就是产业链上的公平贸易,我们为双手采茶做活动,中国没有像我们这样做的。在茶山上不断地陪农民,讲贵州茶园绵延不绝的等高线,贵州茶叶是山的脊梁,山的脊梁是哪些?山高人为峰,你们看那些弯着腰采茶的父老乡亲,你们看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像不像一个脊梁?

我喝茶,一定要千方百计茶水分离,就是有天没有条件茶水分离,杯子都不敢拿出来示人的。有些领导和我讲,我还是喜欢杯泡,你的贵州冲泡不咋个,我说你这是个人爱好,我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讲茶水分离。

凡是你喜欢的东西,都很难挣到钱,凡是你喜欢的东西,都要小心一点。我寄希望于贵州茶业界的年轻人,我觉得你们今天讲得很好。因为就要给你们一个平台,就像我们第一次上讲台的时候也是满头大汗、瞠目结舌,不知道讲什么。在演讲方面丘吉尔是个口吃,但他却是世界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他的每篇演讲都是精心写作,没事就对着镜子把他准备的内容背熟,演讲时才能口若悬河。

希望你们以后不要随便在上面讲,我有时候会随便讲,但是今天的内容刚才在台下写了,但愿我的分享给你们一些新的启示,我讲得不一定对,谢谢大家!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课堂笔记|茶叶进化论干货集锦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茶叶进化论」到底讲了些什么?抱持着疑惑。

远距离的观望,加上不熟悉的语境与陌生的知识体系,隔阂虽大,却因为偶然瞥见思维的闪光,而持续关注着「茶叶进化论」。


是又一个江湖骗子,还是一代学术大师?每每开课,却又因种种缘故,未能如愿到堂。

 

于是,有幸成为第九期学员的我,便有了动笔此篇的念头。想以我的个人消化,让大家对「茶叶进化论」的知识体系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1

普洱茶在谈什么?审美是核心

 

普洱茶的知识体系,大概可分为学院与江湖两种。学院派主张理性与科研,江湖派注重感觉与实用,但两者都没能直达普洱茶的核心。


不过,另辟蹊径谈「审美」却可以



审美是什么?审美是美学的范畴。美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学问。美是感性认知,每个人都可以认为一件东西「美」,但美学却是一套缜密的理论体系——它可以论证出一件东西为什么「美」。

 

在美学的架构底层,必然有判断东西美不美的基础。在茶叶进化论的体系里,这个基础就是「活性」,而活性直接指向普洱茶的「越陈越香」

 

所以,一片不能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在这个体系里,就不美,就不是一片合格的普洱茶。


茶叶进化论知识地图

 

2

活性是什么?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物质基础

 

普洱茶审美的核心是活性。活性,是指茶叶内含的能量物质,也就是糖苷类的多寡。为什么这个能量物质是核心?因为普洱茶后期转化主要依靠微生物的活动,糖苷类就是微生物的养分。

 

糖苷类含量不足,可供微生物活动的养分也就不足,普洱茶转化就缺乏动力,不能越陈越香。

 


活性是个概念,对于品饮者来说,如何精准捕捉这个概念甚至量化?


回到糖苷类来看,便可以理解。


茶叶内含糖苷类物质最简单的结构是「水解单宁」,水解单宁会导致喝茶感觉到「回甘、生津」。


水解单宁含量越高,回甘生津就越明显,持续时间也越长,时间长称作「余韵」,从余韵便可以识别一款茶的活性物质含量多寡。

 

水解单宁结构图

水解单宁拥有多种结构形式,葡萄糖+没食子酸是最简单的一种,一个葡萄糖也可以带很多有机酸,所以有的茶生津会强于回甘

 

水解单宁之名为水解,意思是会在口腔中被分解,变成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没食子酸。葡萄糖分解出来导致回甘,没食子酸会刺激唾液分泌,所以生津。

 

当茶汤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肠胃,被小肠绒毛吸收后,人体的血糖平衡随之改变,身体会不自觉发热。


后背发热、手心出汗都是一款茶活性质含量高的表现,这点,江湖人称「体感」,也可以说是「茶气」。



所以,一款茶的活性,藉由品饮便能衡量。回甘、生津、余韵、体感是衡量活性的四个指标。


活性怎么来?关键在原料与工艺



原料决定了普洱茶活性的上限,工艺决定了下限。

 

什么意思?假设一款高海拔大树茶的原料活性是100,但工艺只能保留到60,那么这款茶的活性就是60。

 

所以,要制作一款活性强的普洱茶,就得在原料与工艺上下功夫。

 

1

产量降低,品质提高

 

谈原料,就得谈农业规律。茶树是农作物,茶树的生长与种植,当然符合农业规律。


李扬老师的比喻是这样的:「假设一颗苹果树正常会结一百颗果子,但果农不会让它长一百颗,会疏花疏果,让它只长十颗,果树的养分集中供应到这十颗,于是每颗苹果都又大又甜。」

 

为什么大树茶比小树茶好喝?原因跟种苹果一样。「小树茶处于幼年态,芽叶生长繁茂,而大树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开采面积又较小,鲜叶营养自然比小树茶丰富。」李扬老师说。

 

此外,种植密度、海拔高度、水分供应、光线照射等生长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比如种植密度:茶树不能种太密,否则会分散土地肥力,台地茶之所以品质欠佳,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高产的同时,种植密度太高。

 

举一个有趣的课堂例子:

 

勐海的茶科所品种园有两株相同品种、同时栽种的茶树,一株枝干有一人粗,一株却只有杯口粗,为什么?


探查原因,发现大树刚好靠近滴灌系统的出水口,而小树,滴灌系统照顾不到,水分不足,所以长不大。

 


2

正确工艺,很重要

 

工艺正确与否,判别标准在于是否最大程度保留了活性。

 

论生茶,则在于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是否及时而到位;论熟茶,则在于微生物发酵时的有效转化率。

 

|描述一下正确工艺

 

早上采摘,及时摊晾(走水均匀,失水率不高于15%),高温快速杀青,均匀杀透,紧条揉捻,当天晒干。

 

|什么是错误工艺?

 

鲜叶摊晾过久、低温长炒、杀青不到位、杀青后闷黄、揉捻不到位、干燥不及时、高温烘干等。

 

其中鲜叶摊晾过久、低温长炒等做法容易会糖苷类迅速分解,不利于越陈越香;杀青不熟会导致鲜叶里的酶类未失活,酶会继续分解茶中糖苷类物质,这种茶陈放之后无甚滋味可言。

 

需要强调的是,前发酵、低温长炒等工艺会使得新茶芳香扑鼻、入口很甜(同时茶汤包裹度较低)。与之相反的体验是新茶余韵绵长、香气悠远,口感较为内敛,陈化后的茶汤更为醇厚。


简言之,低温长炒的茶没有存放价值。

 


3

仓储,微生物小环境的稳定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理,在于微生物的转化。(注意,不是酶促反应、氧化反应)


微生物的转化,主要是将茶叶的纤维裂解,将本来不溶于水的物质切断使之可溶于水(产生可溶性果胶、游离氨基酸等),使得汤质更厚、喉韵加深、体感增强。

 

与微生物路径对应的是氧化路径,氧化路径会减损活性,是普洱茶仓储要极力避免的。



仓储的要点是保证微生物小环境的稳定,密封、防潮是最简单的做法。

 

当然,仓储的根本在于微生物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工艺错误、活性不足的茶,根本不值得存放。


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



品种这个词,云南茶很少涉及。不过,以乌龙茶为代表的闽台茶区,讲茶,必讲品种。

 

凡农业,也必讲品种。

 

市场上,多用临沧、易武、勐海三大茶区划分茶叶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谈山论寨。

 

这种认知在品种面前宣告无效,因为,并不是地域决定茶叶风格,而是品种。

 

基于历史,云南可分为两大茶区:勐库大叶种茶区、西双版纳茶区。




1

勐库大叶种茶区

 

整个云南的茶树品种,除了西双版纳以外,几乎都属于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


也就是说,冰岛茶与保山茶,品种其实差异不大,不过由于勐库大叶种采用有性繁殖,所以每个地区都会生出自己的独特品种,比如冰岛最优的品种是冰岛黑大叶,这种品种在保山就没有。


(如果把冰岛黑大叶移种出去就另当别论……)



当然,决定冰岛茶品质的还有环境,品种只能复制风格,不能复制环境。

 

品种决定了勐库大叶种茶的香气、滋味、汤质有其趋同性,并且会在后期转化中更加明显。


勐库种老茶,特征是清晰且高扬的木质香、陈香气息,汤水带有独特的骨感(框架感)。


为了让学员更加理解,本次课堂还拿出了1998年凤庆大叶种生茶~


低沸点香气随时间逸散后,高沸点香气会更加明显

老生茶的底层香气比新茶更易于辨识


2

西双版纳茶区 易武

 

西双版纳历史上长期处于傣族统领,直到雍正改土归流,澜沧江东岸的勐腊才进入清朝流官系统,这个政治变革导致澜沧江东岸的普洱茶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傣族的茶叶审美偏苦,这点可在缅甸茶区与傣族民俗考查中得知,与之相反,汉族嗜甜,嗜甜审美下驯化出来的茶叶,就偏甜。汉人进入西双版纳做普洱茶,品种驯化随之展开。


驯化后,易武的核心品种称为「易武绿芽茶」。

 

易武绿芽茶


以易武正山为核心点扩散,易武绿芽茶向心状呈现出「驯化—原始」的品种模型:越核心,易武绿芽茶特征就越多,越边境,原始特征就越多。


易武高杆古树


|解读易武茶的多样性


易武素有「一山一味」的说法,这个品种现象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可分隔。按照李扬老师的说法,西双版纳属于「你砍一根树枝下来随便插到土里,都能生长」的环境。

 

西双版纳民族聚居状况复杂多样,每个村寨对茶叶的审美都不同,并且会驯化出自己喜欢的品种。由于不需要借助有性繁殖,茶树的品种可以人为复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山一味」。

 

在「一山一味」的基础上,加上汉人的易武绿芽茶审美,就是易武茶区的品种模型。

 


3

西双版纳茶区 勐海

 

澜沧江西岸的勐海,未在改土归流时划归流官统治,仍维持傣族统领,由于汉人影响较少,勐海茶的品种审美仍然保留了傣族的苦味特征。


曼兴龙、小勐宋的苦茶品种基本与缅甸一致。

 

勐海茶的品种可分为苦底甜茶、涩底甜茶、苦茶三类,前两种茶市面上十分常见。巴达、南糯以涩底甜茶为主,布朗山以苦底甜茶为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茶叶品种。

 

著名的老班章,优异的品种是班章羽毛茶,不过,老班章的品种十分多样,堪称「云南茶树品种大全」,市场上识别品种采摘制作的甚为少见。

 

班章羽毛茶


勐海大叶种茶的特征是滋味复杂浓郁,伴有苦底或涩底,汤质具有果冻感,品种香不甚明显,没有易武绿芽茶或勐库大叶种的木香特征。(详情参考:《熟茶用户画像》)

 


4

西双版纳茶区 景迈

 

景迈历史上归属于西双版纳,不过景迈的茶叶品种与易武、勐海有较大不同,核心品种是「景迈细芽茶」

 

景迈茶品种的形成,源于当地布朗族的审美,这点可与老挝等地的布朗族相互映证。


景迈细芽茶的特点是花木香清新且高扬,橙花叔醇含量特别高。橙花叔醇是一种糖苷类物质,在口腔中会水解成葡萄糖与香气分子。一款工艺正确的景迈细芽茶,会有唇齿留香、持久不散的感觉。

 

不过,景迈还生长有其他茶树品种,如果不专门挑选细芽茶制作,就容易采摘到较苦涩的涩底茶和紫梗茶。


普洱茶的断代:再谈历史认识



说起普洱茶的历史,众说纷纭;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五花八门。

 

课程有一讲专门谈论「普洱茶史纲」,在此,依个人理解再次诠释。

 

1

离开汉族视野

 

「普洱」二字,并非汉语词汇,这个词源于傣族,是汉语音译。

 

「普洱茶」一词进入汉语词汇,在1729年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之后。


在此之前,普洱茶是一种南方民族的特有产物,不论是南诏国的罐罐烤茶还是西双版纳的竹筒茶,澜沧江流域的茶叶体系都有别于长江流域。


跳脱传统汉文化视野,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普洱茶。


2

茶马古道的观察视角

 

早在南诏国时期,云南就有滇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什么?茶马古道不只是一条路,不单是一种历史文化,而更多是一种经济链条,这个链条不单是指茶与马的贸易,而是在于以茶马古道为核心的人类学观察视角。

 


改土归流后,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滇藏茶马古道、中原茶马古道、南洋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繁荣,决定了云南茶产业的繁荣。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悠久,云南茶与康藏物产的贸易关系,不仅促进了康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也使得这一条经济链条上,得以产生商贸聚落。


在清帝国统领下的滇藏与中原茶马古道,促进了清帝国对西藏民族的秩序输入。因为经济稳定,政治就不容易动荡。

 

中原茶马古道,得益于清朝宫廷的大力推广。


为什么清王朝要大力推广普洱茶?原因在于,扶持云南茶产业,茶马古道的经济链条将可以帮助王朝有效统治西藏藏族和中原汉族。

 

让中原成为云南茶的消费区,可以扩大茶产业,巩固云南疆土,进而发挥在东南亚的政经影响力,这是中原茶马古道的战略意义。

 

南洋茶马古道,既源于云南本身与东南亚水陆交通的方便,也源于清帝国对于整个东亚的经济扩张。


南洋茶马古道,让华侨喝惯了普洱茶,于二十世纪末,也反过来恢复了普洱茶的生产记忆。


三条茶马古道,共同发展云南茶产业,便造就了清代《普洱茶记》里记载的「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3

生熟之争

 

在李扬老师的分析看来,普洱茶根本不存在生熟之争,因为普洱茶本来就生熟皆有。


为什么?

 

从今天运往西藏的下关沱茶来看,茶品压制时已经具有一定发酵度,新茶汤色偏黄。


运往南洋的茶,则是已经发酵了的「红汤茶」,类似今天的熟茶。


民国时期佛海茶厂厂长李拂一在《佛海茶业概况》中写到:

 

(晒青毛茶)入篮须施以少量水份,以防齑脆。竹篮四周,放以大竹,一人立栏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



运往中原的茶,则是汉族熟悉的绿茶,也就是生茶。

 

茶叶用什么工艺加工成什么样,因应市场需求而不同。普洱茶因为销区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制作方式,这是李扬老师提出的模型。

 

4

断代,断裂的茶马古道

 

普洱茶发展至一九四零年代,由于二战爆发,中原、南洋两条茶马古道断裂,仅存滇藏茶马古道,云南茶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建国后,受冷战与计划经济影响,南洋茶马古道难以恢复,普洱茶产业仅靠中茶公司的出口计划勉强维持,在港台南洋茶商进入云南的九零年代之前,普洱茶可以说断代了五十年。

 


九零年代,港台南洋茶商循着旧记忆,拿着老茶饼,进入西双版纳寻找普洱茶,却发现普洱茶产业几乎破败,易武人甚至不知道有普洱茶饼。


从恢复普洱茶记忆这个层面来说,吕礼臻、陈怀远等人对普洱茶的贡献非凡。



历史往往功过参半,赞扬与褒贬皆有其片面性。


回溯历史,辩证分析,重新理解普洱茶,对于喝茶人而言,不仅增加了茶汤的历史厚度,也令人神思更加澄莹。


当代熟茶发展史,源于1973



虽然说普洱茶早就有了销往南洋的红汤茶,但五十年的历史断代,使得红汤茶的制作技艺已经消失,无人记得。


当代熟茶的发展,与红汤茶已无甚关系。

 

当代熟茶,标志性工艺创新是1973年昆明茶厂的大堆发酵熟茶


大堆发酵示意图


在此之前,有个故事:

 

五零年代,澳门市场,茶叶分两种:红汤茶与绿汤茶,且红汤茶贵于绿汤茶。


当时澳门英记茶行的卢铸勋偶然发现绿汤茶遇水受潮后会变成红汤茶,于是自行研究,将绿汤茶泼水后晒干,研制出红汤茶,卖到港澳、南洋等地。

 

这就是当代熟茶的雏形:南洋泼水茶。

 


泼水出来的红汤茶使广东省茶业公司注意到了卢铸勋,并将卢铸勋请到茶叶公司内传授泼水茶技术,导致了「广云贡饼」的诞生。

 

由于广云贡饼的茶叶调配了云南的晒青毛茶,云南省茶业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种泼水茶,继而派吴启英、邹炳良等八人前去广东学习,以便在云南自行生产。

 

泼水茶技术经过云南试制研究,于1973年用大堆发酵工艺正式成功,往后的熟茶工艺迭代,都奠基于1973年的大堆发酵技术。

 

1

小堆发酵、离地发酵的创新

 

虽说1973年就有了大堆发酵技术,但由于这些熟茶主要用于填补香港市场的需求,港九商会长期压低熟茶价格,使得熟茶的品质难有提升的空间。

 

大堆发酵对于茶叶的消耗量也使得较高等级的原料很难用于发酵。

 

两千年以后,市场繁盛,促使了小堆发酵技术的诞生,熟茶自此摆脱了大堆发酵的量体限制。


小堆发酵示意图


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导致了离地发酵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大堆发酵贴地层容易滋生低温杂菌,产生堆味的问题。


离地发酵示意图


这两项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市场上熟茶的发展,客观上让更多人喝到熟茶,也让更多人制作了熟茶。

 

2

微生物,精准控制的技术

 

熟茶发展史中,有一个传奇人物:周红杰。

 

周红杰教授对熟茶发酵中微生物的影响很早就撰写过论文,并有著作《云南普洱茶》问世,在普洱茶飞速发展的两千年代,影响很大。

 


周教授还提出了人工添加菌种的想法,对熟茶发展有启发意义。

 

到了2017年,科学界对微生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促使熟茶发酵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新技术的代表人物是「茶叶进化论」的主讲:李扬。

 


李扬老师通过创造发酵中适宜微生物的环境,让有益于熟茶品质的微生物大量生长,解决了以往熟茶发酵工艺的许多问题。


3

有效转化率

 

在李扬老师看来,熟茶发展史,可以用一个词汇来看:有效转化率。

 

有效转化率,指的是普洱茶发酵中的「活性替换醇厚度」。

 

假设一款毛茶活性100分,发酵出来,醇厚度只有50分,那么就只有一半的转化率。


通过创造微生物有利的环境来发酵,可以大幅提高熟茶的有效转化率,发出来的熟茶品质也就越醇厚。



有没有发现,回过头来,讲的还是活性?


没错,活性就是普洱茶审美的核心。


不论是自然陈化还是人工发酵,没有活性,一切免谈。

 

4

题外话

茶叶进化论到底贡献了什么?

 

答:茶叶进化论,示范了一套成熟的茶叶审美体系。

 

这里的茶叶,不单指普洱茶,还包含所有茶类,普洱茶,不过是一个审美分支罢了。

 


多数中国茶,都会面临江湖与学术的问题,有的相处融洽,有的互不往来。


当我们着眼于更高层面,也就是多数人的品饮来看,审美体系的提出,不仅对于制茶业来说更为长久,对于茶叶文化的发展也赋予了更多可能。

 

以后喝茶,不谈玄论道,我们来谈美。


作者丨家恆

吟游四方的理想主义者,现居昆明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