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假普洱茶也有陈味

找到约17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如何辨别茶叶的真和假,新茶好还是陈茶好?

如 何 辨 别 茶 叶 的 真 和 假?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通常认为,凡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和嫩茎经过加工制成的茶叶即为真茶。相反,凡是非茶树的其他植物芽叶制成形似茶叶的茶,统称为假茶。一般情况下,真茶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鲜香味;其色泽绿茶深绿,红茶乌黑油润,乌龙茶乌绿带润;冲泡后可以看见叶底边缘有锯齿、叶片支脉明显,叶背有茸毛,叶子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假茶则不具有上述特征。

新 茶 好 还 是 陈 茶 好?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通常将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保管严妥,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对于比较多的茶叶品种来说,新茶与陈茶相比理所当然地以新茶为好。这是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在光、热、水、气的作用下,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以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形成了与茶叶品质无关的其他化合物,而为人们需要的茶叶有效品质成分含量却相对减少,最终使茶叶色香味形向着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茶叶产生陈气、陈味和陈色。

但是,并非所有的茶叶都是新茶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些,例如,一些新采制的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如果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半个月左右,那么汤色清澈晶莹,滋味鲜醇可口,叶底青翠润绿,而且未经贮放的闻起来略带青草气,经短期贮放的却有清香纯洁之感。又如盛产于福建的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也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注: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仅供茶友参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层出不穷的普洱茶造假手法起底

2014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警方打掉了一个销售假劣茶叶的作案团伙,缴获各类假冒品牌普洱茶共22916饼,重8.13吨,价值近400万余元!

2018年2月,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普洱茶造假案,捣毁5个假冒茶叶销售门面,9个仓储窝点,缴获假冒普洱茶饼12万余饼!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销假售假普洱茶越发猖獗的事实,现在普洱茶做假伎俩频出,比如假冒名牌、新茶做旧、小叶种冒充大叶种等等,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市面上常见的假普洱茶都有哪些?我们这些消费者怎么才能识破这些骗局?今天就为茶友们揭露普洱茶的常见造假伎俩,建议收藏转发,让更多茶友不再上当受骗!

假冒名牌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假冒品牌,是最常见的普洱茶骗局之一。

比如乡镇小厂冒充四大茶厂;十八线小品牌冒充“大益”,“老同志"等知名品牌;普通茶冒充班章、易武等名山出产的茶等等,都是在以次充好,

有些三线小厂就专精此道,不仅把名牌茶企的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模仿地惟妙惟肖,品质上居然也能向大厂靠齐,作出几分相似。

这种既学到外表包装,又学到内在品质的假冒普洱茶,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有个茶友就遇到过这种事情:

他“捡漏”了几件普洱茶,看起来非常逼真,品饮时的表现也不错,最后送去鉴别,却被告知是假货。

但实际上老茶的真假,和好不好喝是两个论题,要分开来探讨,有些茶友经常混为一谈。

假冒老茶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如果是假冒品牌的普洱茶,还比较无伤大雅的话,那假冒老茶就是在赤裸裸地坑人了。

现在市面常见的做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包装做旧,一种是新茶做旧,其中包装做旧最难分辨,新茶做旧危害最大。

包装做旧的造假手法最早出自台湾和香港,现在可谓是遍地开花,可以说现在普洱老茶包装长什么样,已经完全被这群人摸透了。

有年代感的发黄老绵纸,绵纸上斑斑点点的茶油渍,甚至是内飞和红丝带,都能做的和正品一模一样,没有专业鉴定师的水准,几乎就难以分辨。

众所周知,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说老茶的正常陈化需要十年,那做旧的不法茶商,就敢将这个过程缩短千倍万倍,只需要数周,就可以将新茶变成“老茶”!

比如臭名昭著的“氧化剂催化法”,就是往堆子里面,大剂量地加入强效氧化剂,这样做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减小损耗成本,而且做出来的普洱,外观和条索还很美观。

好在这种危害度极大的做法,很容易被识破,这种茶最大的漏洞就是水味大,茶味弱,新入门的茶友可以先喝几次大厂的常规茶,建立好基础口感,就很容易识破这种手法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鉴别。俗话说事出无常必有妖,这些强行催化的假普洱的外表,实在太过完美。

不仅条索完好无损,而且色泽还特别诱人,芽头和汤色的颜色也正的不像话。如果茶友你遇到这种外表特别好看的普洱茶,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一票难求的老茶市场,催生出了很多专业的做旧团队,假冒出的老茶和叶相几乎能以假乱真。

不过最难的技术门槛——陈香老韵,这群人还没有能力能复制出来。

现在,假冒老茶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见过、喝过真正老茶的少之又少,分辨时缺乏鉴赏标准。

普洱茶的饮用人群也已经突破了三千万大关,这其中真正见过、喝过老茶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如果真的想辨别“高品质”的假冒老茶,还是要靠试喝才能一探究竟。

假冒原料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假冒原料,是一个鱼目混珠的作假手法。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是由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压制而来的,而这些假冒普洱茶的原料,多来源于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小叶种原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树种。

因为用小叶种原料制成的假普洱茶,和大叶种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所以这些假茶也很好辨别,最明显的就是那股如附骨之疽般的酸味,不管泡浓泡淡,都无法去除。

这时有茶友可能就会问了:这么明显的作假手法,难道不是一尝便知吗?

其实这批假茶的诞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普洱之殇”事发前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看陆离之前发布的普洱之殇详解文章。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云南大叶种茶青原料卖到脱销,一些不法茶商就从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大量购入小叶种原料,经由“旱码头”楚雄禄丰的分流,流通到了市面上。

这批茶的口感,确实与正品普洱茶有着天壤之别,但当时几乎没人拆开品饮,而是买入卖出以赚取巨额差价。

而这些假茶的外表确实很漂亮,芽叶细长,精致玲珑,而且汤色也不错,很容易迷惑人心。

假冒古树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台地茶假冒古树茶,可以说是普洱界的经典骗局了。

这种造假手法比较精明,抓住了台地茶和古树茶鉴别,十分困难这点大做文章,让人难以分辨。

曾经还有好事者列出了一个被冒充次数最多的名山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班章、易武、冰岛、景迈等等。

这其中很让人头疼的是一点就是,名山每年的产茶量十分稀少,每次都是供不应求。

这就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假茶的买卖越是普遍,普洱古树茶市场就被搅的越混。

其实四大茶山的普洱茶,可以说是梅兰竹菊,各有千秋,但班章由于造价售假太厉害,导致价格与其他名山出现了断层。

比如07年3月班章茶涨到1300元/公斤时,易武才450元/公斤,景迈才380元/公斤。

假冒纯料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假冒纯料是这些形形色色的造假手法中的异类,一般都是用拼配茶来假冒纯料茶,但并不是说拼配茶就一定不好,拼配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现、口感更加完美。

所谓纯料普洱茶,指的是古树茶纯料,由于现在普洱古树的数量极其稀少,所以纯料茶光成本就非常高,很少有茶厂会去生产纯料茶。

而且纯料茶的品质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尤其好,要么特别差,所以相对于更符合大众需求的拼配茶,纯料茶更适合追求个性的茶友们。

总之,假冒纯料是一个相对容易识破的骗局,因为现在几乎没有真正的纯料普洱茶,因此,拼配茶也不可与假冒古树和名牌等一概而论。

假冒工艺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假冒工艺和假冒纯料相似,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造假,毕竟原料都是品质不错的大叶种,只是利用红茶的加工工艺,让普洱茶香气更足,不过在长期存储时,香气会消散殆尽。

这种茶也很容易鉴别,冲泡下就可以真相大白了。由于使用了红茶的制作工艺,这种茶泡开后,会有明显的红叶和红梗,这和普洱茶偶尔会出现的红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用机器压制冒充纯手工茶的,这种其实只是迎合追求自然传统的客户需要,也就是说只是一个噱头。

普洱茶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用石磨压制,是不是用笋壳和篾框来作为外包装的,其实和茶叶的品质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在追求工艺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假冒春茶

忽悠指数:★★★★☆

危害指数:★★★☆☆

每到一年春茶季,假冒春茶的骗局,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产量最大的夏茶,来冒充产量稀少的春茶,其实这种反而没什么危害,最多就是口感差些而已。

还有一种比较高端的造假手法,是用雨水茶去冒充春茶、谷花茶等旱季茶。从原料的品质上讲,旱季茶的香气更高扬,内含物质更丰富,芽头更显毫,条索更肥壮。

在所有的时节茶中,春茶的发酵是最难的,不仅茶汤容易偏酸,而且由于茶毫比较多,茶汤也会显得浑浊。但春茶发出来的普洱熟茶,具有口感细腻滑爽,层次感十足等优点。

而雨水茶发出来的普洱熟茶,茶汤红浓,耐泡度好,品质其实也不差。虽然香气比较低,变化也不太明显,但茶汤味道更醇厚,对口腔的刺激也比较小。

相信茶友们能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感受到雨水茶和旱季茶的区别其实并不大,之所以要用雨水茶冒充旱季茶,主要是因为春茶的人气非常高。

很多时候只需要挂上春茶的名头,茶叶就会很好买,可能这也算一条普洱茶的潜规则吧。

说了这么多普洱茶造假手法,除了新茶做旧,和小叶种冒充大叶种等对人体有危害的之外,剩下的很多都无伤大雅,而且也比较难辨别,让人比较无奈。

介绍了这么多的鉴别方法,其实最根本的方法,还是通过口感去判断茶的真伪和优劣,如果这茶你喝了之后生津回甘,神清气爽,那说明品质其实也坏不到哪里去,

毕竟普洱茶的真意,不是名山,不是古树,而是其自身的品饮价值。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昆明慢养仓:普洱茶仓储新趋势

就如同熟茶的轻发酵与重发酵之争一样,每到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口,普洱茶行业都会出现某种流行的全新概念,跟以前的主流概念形成对冲。

比如干仓对湿仓的否定,寓示着产业语话权由港台向滇粤转移,从而东莞取代了香港成为藏茶之都。古树对台地之否定,从而在2008年之后催生了古树茶热。而纯料与拼配之争,则开启了山头茶热,甚至极小片区热,因为纯料最容易体现山头与极小片区的品饮价值。而在2017年,轻发酵对重发酵的冲击,则寓示着熟茶不仅是口粮茶,也可以拥有生茶那样的品鉴审美价值以及投资收藏价值,故开启熟茶的高端时代。

这就是普洱茶的好玩之处,产业每到山穷水尽之时,必然会有全新的概念出现,对旧体系进行扬弃,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春,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趋势,从而百舸争流,万象俱新……

速成仓两大代表:港仓与莞仓

如同前述的几组对立概念一样,慢养仓的对冲物是速成仓。速成仓的两大代表,一是港仓,二是莞仓。

港仓是人工快速做旧茶之时代产物,因为2003年之前普洱茶以熟茶为主,才生产出来的生茶,也就是青饼,或者叫云南青,不适合香港人的口感,他们喜欢喝老生茶。于是香港人对生茶进行做旧,一方面催生了熟茶的诞生,另一方面让做旧的港仓大行天下。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做旧不等于做假。做旧的本意,是将新茶通过技术仓做出老生茶的感觉。做假是有人发现做旧的商机,通过仓储做旧技术制造假老茶。

90年代以前普洱茶不值钱,都是消耗品,没有投资收藏的说法。为什么要做旧,就是想减少仓储转化时间,达到快速品饮,降低成本的目的。当然,在做旧的同时,做假也慢慢成为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甚至发展成产业。

如果说香港仓是做旧的速成仓,那么东莞仓则是干仓的速成仓。普洱茶热于2003年传入大陆之后,由于市场突然放大,造成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从而出现追捧新茶的热潮。茶叶从厂家生产出来,马上拉到广东快速仓储,然后上市变现。在这个年代,时间不等人,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尽快搞到茶,大厂做熟茶的轻发酵与适度发酵不要了,都来搞重发酵,让发酵出来的茶,摆几个月就能喝。于是,从2005年起,行业就告别轻发酵与适度发酵的传统,进入了重发酵时代。至于仓储也是求快,而广东干仓转化很快,加上东莞人都有自己的物业,仓储费用低,以及全民喝熟茶,收藏投资生茶的习惯,于是天量的普洱茶藏于东莞,东莞也成了藏茶之都。

速成仓两大代表:港仓与莞仓

如同前述的几组对立概念一样,慢养仓的对冲物是速成仓。速成仓的两大代表,一是港仓,二是莞仓。

港仓是人工快速做旧茶之时代产物,因为2003年之前普洱茶以熟茶为主,才生产出来的生茶,也就是青饼,或者叫云南青,不适合香港人的口感,他们喜欢喝老生茶。于是香港人对生茶进行做旧,一方面催生了熟茶的诞生,另一方面让做旧的港仓大行天下。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做旧不等于做假。做旧的本意,是将新茶通过技术仓做出老生茶的感觉。做假是有人发现做旧的商机,通过仓储做旧技术制造假老茶。

90年代以前普洱茶不值钱,都是消耗品,没有投资收藏的说法。为什么要做旧,就是想减少仓储转化时间,达到快速品饮,降低成本的目的。当然,在做旧的同时,做假也慢慢成为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甚至发展成产业。

如果说香港仓是做旧的速成仓,那么东莞仓则是干仓的速成仓。普洱茶热于2003年传入大陆之后,由于市场突然放大,造成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从而出现追捧新茶的热潮。茶叶从厂家生产出来,马上拉到广东快速仓储,然后上市变现。在这个年代,时间不等人,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尽快搞到茶,大厂做熟茶的轻发酵与适度发酵不要了,都来搞重发酵,让发酵出来的茶,摆几个月就能喝。于是,从2005年起,行业就告别轻发酵与适度发酵的传统,进入了重发酵时代。至于仓储也是求快,而广东干仓转化很快,加上东莞人都有自己的物业,仓储费用低,以及全民喝熟茶,收藏投资生茶的习惯,于是天量的普洱茶藏于东莞,东莞也成了藏茶之都。

仓储的三个层面:原料仓、流通仓与精品仓

仓储有三个层面的东西,一是原料仓,这是料头与生产厂家的战略性收储,以应对原料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为拼配储备原料。二是流通仓,其模式是仓储两到三年,最多七八年,然后大规模推向市场,其是快速流转,走大货的模式。而且其是一边仓储,一边卖茶,只要有客人要,不管是新茶还是中期茶,都很乐意开仓放粮。第三个层面是精品仓。仓储要大幅度升值,必须物以稀为贵,显然不是大货,而是精品才有长期存放的价值。大货还是要在流通仓快速变现。天量的莞仓,为什么卖不起价,变现难,其实就是搞混了流通货与投资货,大量的流通货长期投资,这无疑是莞仓的悲剧!

昆明要打造继香港、东莞之后的“普洱茶仓储第三城”,没有必要重复东莞走过的弯路,可以严格定义流通仓与精品仓,大货存流通仓,以卖新茶与中期茶为主,有长期陈化价值的优质茶品入精品仓,以卖中期茶与老茶为主。

速成仓也可以出精品,但慢养仓更容易出精品。这就是昆明打造精品仓的优势所在。昆明不但要重视流通仓建设,更要重视精品仓建设,只有足够数量的精品库存才能奠定仓储新高度之地位,因此昆明要将精品仓作为核心体系与核心工程来打造,打造全球最有价值的仓储投资高地。

慢养出精品,昆明仓引领仓储新趋势

现在茶界许多人构建的仓储都是速成模型,即快速转化、快速流通、快速变现。与三快模式不同的是,长期价值投资收获复利的模型。许多人说昆明干仓转化慢,时间不等人,这其实是速成思维,昆明仓的最大价值是靠仓储二三十年,收获最大的投资复利回报。光就中期茶而言,昆明与广东各有千秋,说到老茶,茶叶长期放在昆明更安全,品质有保证。看来传说中的爷爷做茶孙子卖之励志故事,要在昆明实现了。

在产品,包括藏品都严重过剩的今天,慢养仓作为精品仓,正在悄然兴起。如今同样一批茶,放广东,与放昆明,价格相差很大,昆明正在形成高端仓储价值洼地。如今,普洱茶仓储已是三足鼎立,即勐海是原料仓的高地,东莞是速成仓的高地,昆明是慢养仓的高地。至于流通仓这块,勐海会形成原产地流通仓,东莞会形成速成流通仓,昆明会形成“互联网+流通仓”。

昆明作为连接产区与销区的桥梁,已经形成普洱茶电商与门户网站的高地,白马非马将昆明称为“普洱茶的信息之都”。作为普洱茶界最大的互联网传播、大数据与交易平台,中国普洱茶网与茶窝网建立了中期茶数据库与交易平台,并在昆明市区建立了颇具规模的线下仓储基地,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大数据物流分解仓”,将引领“互联网+流通仓”进程。

二八与三七,将成为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主流:仓储二分精品收藏,八分大货流通。三七,是指熟茶发酵到七分熟,三分留给老天后期转化。

就仓储而言,香港仓、大马仓、东莞仓,不管其是湿仓、干仓,还是目前最流行的自然仓,都是速成仓,真正能长时间缓慢陈化、拥有二三十年实践经验的,唯有昆明仓。北方仓转化也慢,但仓储没几年,数据不够。据悉,云沐堂主人江涛将向业界首次公开昆明干仓三十年陈放数据,构建陈茶博物馆、仓储陈化数据库。

从2015年起,普洱茶的仓储进入了以东莞仓为代表的速成仓,以昆明仓为代表的慢养仓双雄对峙阶段。勐海作为原产地仓储也会在未来迅速崛起,从而三足鼎立。将来茶界会形成共识,前发酵与绿茶化的普洱适合现喝及三到五年之内喝掉,速成仓的茶摆放五到十年进入适饮期,将主导中期茶市场,慢养仓的茶存放二三十年进入品饮期,将在老生茶与老熟茶领域占据金字塔尖,并收获投资的最大复利,从而使得“爷爷做茶孙子卖”由传奇与传说变成常识。

昆明精品仓的比较优势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港仓与莞仓也可以藏出非常优质的茶来,其体现出不同于昆明仓的地域风格,也可以打造精品仓。

就中短期藏茶而言,以现在的仓储技术,昆明与东莞、香港都很安全,如果以新茶、中期茶交易为主,都可以打造流通仓。但论长期藏茶,将茶叶放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昆明仓作为慢养仓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其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长期藏茶,昆明更安全,不需要采取多少人为干预温湿度之手段,自然密封存放为主,省心省力,不容易将茶放坏。

二是慢工出细活,昆明仓的茶放了二三十年还很鲜活,香气好,非常清爽。南方仓虽然具有圆润厚滑之优势,但北方人,以及不太会喝茶的人,可能不太适应南方仓的陈味,其更喜欢昆明仓干净清爽的味道。

三是茶叶放在昆明转化慢,如果长期放茶,也就意味着时间成本与仓储成本大,藏家考虑到这些成本,会有意识地挑选品质好,适合长期存放的茶叶进行存放。也就是昆明仓不像东莞仓、香港仓那样进仓库的茶良莠不齐,其从挑选茶品入库长期存放时就严格把控品质,所以其经过长期存放后更容易出精品。

慢养仓的升级之路

前文江涛谈到,优质的昆明慢养仓需要从原料、工艺与仓储加工三方面入手来建设。

昆明仓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一些老茶人通过长期实践,已经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慢养仓体系。但由于2005起,“速成普洱”流行了十年,大量不利于后期陈化的原料用来加工普洱茶,加工也偏离了以前的半成品生产技术,采用了“速成普洱”生产技术,仓储也是片面追求快速转化。2014年起,随着中期茶概念的崛起,茶界重新重视仓储陈化与年份茶交易,普洱茶最大的核心价值——越陈越香受到尊重。

整个行业重新回归越陈越香的正道,这是好现象。但要真正做到越陈越香,江涛认为要回归原点,也就是2005年“速成普洱”兴起之前的正统时代,用传统的经典方式来选原料,来加工,来仓储。

当然不是退回到原点,死守传统不思进取。而是要在吃透传统的前提下再出发。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用2005年之前的传统体系来打造昆明仓,堪称昆明慢养仓1.0时代;之后是偏离正轨的速成普洱时代;2014年之后,重回越陈越香传统,并对传统进行改进与提升,让昆明慢养仓进入2.0时代。

2.0时代,还是要围绕原料、工艺与后期仓储三个基本点来展开,通过吸收时代最新的发展成果,来打造升级版体系。

在原料方面,比如以前讲等级,现在讲山头。那我们就要深入研究山头茶的后期转化问题,建立山头茶陈化数据库。

在工艺方面,以前是粗放式大工业生产,现在可以做到数控精细化生产,茶叶可以做得比以前安全、卫生,品质更好。比如熟茶发酵,可以研究怎样让益生菌大量繁殖,而杂菌尽量减少。发酵出来的堆子,如果杂菌极少,熟茶的味道就会很正,才出堆,也几乎没什么堆味,养堆几个月就可以喝。

在仓储方面,也可以研究怎样更好地营造益生菌的生长环境,控制杂菌的生长。

一般来说,好的原料、优异的工艺与良好的仓储环境,能让慢养仓的茶叶转化得味道很正,并加快转化速度。也就是一般的茶叶可能要二三十年才能转化很好,原料、加工与仓储控制很好的茶叶可能十年左右就转化很好。其道理在于,后期仓储可以改变茶性,先天不足的人需要更多的后天来培养,以去掉杂味,转变成一个纯粹的人,即陈化出纯正的普洱茶味。而先天禀赋很足的人,在后天环境中稍加点化,可以进步很快,能更快地由半成品转化成普洱茶成品。

此外,旅行仓也值得深入研究。比如,茶叶生产出来,拉到广东摆两年,再在昆明存放,其陈化速度加快,并兼具昆明与广东仓储之长……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16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