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北老青茶的价格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湖北赤壁青砖茶迎来“第二春”

悠悠古道,缕缕茶香,赤壁青砖茶曾沿着万里茶道走向世界,风靡欧亚。然而,市场波谲云诡,赤壁青砖茶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中,一度无所适从,面临困境。

痛定思痛,老字号赤壁青砖茶重新找准品牌定位,深耕茶文化,创新茶产品,在“变”与“不变”之间,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中,力争重焕昔日荣光。

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来自羊楼洞的赤壁青砖茶如一匹黑马跃出,惊艳了所有人。老字号企业赤壁赵李桥茶厂的出口订单,今年一季度已追平去年全年订单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面对陌生的市场,老字号茶企重新叩门

一块块长方形模具,装满蒸煮过的茶叶,随着偌大的圆形生产线流动,经过工人熟练地加工后,印着巨大“川”字的青砖茶便制作完成。

赵李桥茶厂现代化厂房里,这条古老的半自动制茶生产线已经运转半个多世纪,从未停歇。

3月15日,赵李桥砖茶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陈军海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生产线24小时连续作业,一分钟可出产8片茶砖,迄今已源源不断输送了42万吨边销茶。

浑厚有力的制茶声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繁盛。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源自唐,兴于宋,盛于清,清同治、光绪年间,不足4平方公里的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聚集近两百家茶庄、4万多人,是国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中心。

20世纪初,因战乱和印度等国家茶叶出口份额提高等原因,砖茶贸易之路受阻,羊楼洞砖茶渐显落寞。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青砖茶作为振兴产业被重点扶持,赵李桥茶厂应运而生,选址羊楼洞,开始独家使用“川”字商标。国家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对青砖茶统购统销。

“只管生产,销售不用愁,效益好得很。”陈军海回忆,那时工人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厂区里有理发室、面包房,是当地最令人羡慕的企业。

然而,市场经济潮起,当了多年“特保儿”的赵李桥茶厂等砖茶老字号一时无所适从,错失市场良机。到2006年,赤壁市茶园面积由最高峰16万亩缩减至6万亩,多数企业步履维艰,茶产业跌至谷底。

青砖茶一直是赤壁的骄傲,千年茶史百年茶香的延续不能断,赤壁适时提出“擦亮千年品牌,打造百亿茶业”的发展战略。

然而,当老牌企业重敲市场大门时,发现“变了天”。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金莉说:“欧盟标准更加严格,出口贸易规则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茶产业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原有合作伙伴采购重心已从中国转向斯里兰卡等国家。”

再回头审视自己:多年无序发展,赤壁青砖茶的品牌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除“川”字牌、羊楼洞等少数品牌外,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面对陌生的市场、不一样的世界,赤壁青砖茶一度陷入迷茫。

讲好故事、守好遗存,让文化内核一脉相承

重新找回市场,突破口在哪里?

“千年凝聚起来的文化价值,是赤壁青砖茶独一无二的财富,需要继续坚守和传承。”陈军海说。

3月15日,细雨霏霏,我们走进赤壁羊楼洞古街,但见古街狭窄幽长,地上的青石板上一道道深深的凹槽,就是当年运输青砖茶的独轮“鸡公车”留下的车痕,厘金局、邮局、羊楼书院保存完好,两旁明清建筑透着古风陈韵。

90后讲解员饶洁每天都为前来游玩的客人热情地讲述羊楼洞发生的故事。街道转角处,一家名为“雷家老铺子”的茶店已经营百余年,店主雷祖元是一位七旬老人,见到记者,她连忙招呼坐下,泡上一杯茶,如数家珍般给我们讲起了古街的前世今生。因为故事讲得精彩,去年,中央电视台还专程邀请老人参加录制一档文化节目。

在赤壁市赵李桥茶厂博物馆,挂在门口的一张大型万里茶道牛皮地图十分醒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赵李桥茶厂成立70周年时,内蒙古一家合作企业精心制作的赠礼。每每谈到茶的故事,厂里人都会从这张牛皮地图开始讲起。

岁月荏苒,时光流转。那街、那巷、那人,那楼、那馆、那物,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茶香。

赤壁青砖茶的故事,当地人口口相传。青砖茶已不单是一个商品,而是一种情怀,融进了日常生活中。在交通路口、广场商铺,“赤壁青砖茶”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奉茶斟茶成为重要的待客之礼。赤壁市每年列支300万元进行品牌宣传,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对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并取得省级、国家级荣誉的企业,给予2万至20万元的奖励。

酒好也怕巷子深。当地找准一切机会推介青砖茶,讲好茶故事。在2018年外交部举办的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上,赤壁青砖茶闪耀蓝色大厅,惊艳世界;在哈萨克斯坦,“赤壁青砖茶”以厚重的历史、独特的风味征服了阿拉木图民众;在马来西亚推介会上,马来西亚拿督吴国强称赞“川”字青砖茶“入口醇厚,感觉很爽”。

踏准“一带一路”建设的节拍,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00余个“赤壁青砖茶”体验窗口;参与发起了中俄万里茶道申遗活动,形成了《赤壁宣言》等纲领性文件,赴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国开展公共品牌推介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

瞄准轻便化、文艺范,老字号也可以很新潮

去年底,3万只“暖羊羊”抵达湖北,传递着蒙古国对中国人民的浓浓情意。湖北人也给予了真情实意的回礼:2万份“川”字青砖茶。

老字号还是那个老字号,里面包着的青砖却已变成了“轻砖”。常规茶砖一块重1.7千克,而这种形似巧克力的茶砖,一包里面有两片,一片重250克,由于形状有凹有凸,用手就可以轻松掰成小块。

2020年,顺应快节奏的消费潮流,赵李桥茶厂推出这款新产品。

因新颖、轻便的特点,在选择回赠礼物时,这款“巧克力”青砖茶一眼被相中。用金莉的话说,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重量减轻了,价值却提升了,吨价是原来的三到五倍。”

青砖变“轻砖”,看似工艺的更新,实则是思路的巨变。老字号在文化传承上要延续,但在营销模式和技术研发上却要学会“变”。

2017年,当赵李桥茶厂的子弟、企业家肖亚松回到家乡赤壁时,发现过了这么多年,赤壁青砖茶还在“一块砖包打天下”。

“快节奏的生活中,谁有工夫拿着茶锥慢慢敲呢?”经过调研,肖亚松发现,赤壁青砖茶虽然有文化、有工艺、有产能,但缺乏市场意识。

从小在赵李桥茶厂长大,肖亚松比谁都了解青砖茶的功效,“特别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路子,没有道理不火。”

“闺蜜的茶”“男人的茶”“女人的茶”“路上的茶”……肖亚松将茶砖做成了茶粒,并把年轻化的语言文案融入传统青砖茶。6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时尚“轻”砖茶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新款巧克力茶年销700万元,占公司七成的销售份额。”

大茶砖变成小茶块,绝不只是物理形态上的改变。传统茶砖,粗叶长梗居多,但变小变薄后,裁剪就有讲究了。“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确保叶与梗的配比是最科学的,以保证最原始的口感。”

大德和公司还耗时1年半研发了大容量青砖茶自动煮茶机,只用放入水和茶包,一键即可冲泡一杯地道的青砖茶。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煮茶机上的二维码下单买茶,价格比线上还优惠。

思路打开了,世界就敞开了。

从面向牧民到面向市民,赵李桥茶厂的客户变多了,市场变大了。2019年,公司国内销量首次超越边销量。大德和公司的“文艺范”打动了年轻人,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由以前40岁以上减低了15岁。

去年,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茶园总面积达16.2万亩,销售额超过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7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和5000多户茶农增收脱贫。

百亿产业渐成长,百年品牌正青春

赤壁青砖茶的新市场开启,健康消费的风口已至,如何让千年醇香更加悠远?

“川”字牌和“羊楼洞”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青砖茶品牌,有了更深的谋划与思考。

“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青砖茶也必须走绿色有机的路子,而我们才刚刚起步。”“羊楼洞”品牌的代表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何国平说。该集团子公司羊楼洞果茶股份有限公司有700亩茶园,2019年,开始尝试种植有机茶,经过3年努力,290亩茶园获得了有机认证。“有标”后,仅老青茶的价格,就比普通青砖茶叶每斤高出三四元。

“与此同时,相互压价的现象并不鲜见,市场鱼龙混杂,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随着出口订单的增长,金莉则有另一份忧心。

丰盈内涵强品质,老字号扬长补短――

政府来引导。赤壁市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茶叶协会,出台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奖补政策,每年财政列支2000多万元用于产业奖补。今年开始,每年设立2000万元茶产业发展奖补基金。

企业强龙头。该市将12家重点茶企集中在羊楼洞茶文化博物园和赵李桥砖茶产业园,重点培育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洞庄茶业有限公司等成为龙头企业。2020年,国资控股、民资参与的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成立,整合多家茶企抱团发展。去年底,该集团“淘茶网”上线,短短4个月,月销售额从100多万元飙升至4000多万元。今年,该集团计划开发6个运营中心,直营店计划突破300个。

行业齐自律。围绕茶产业全链条,茶叶协会制定一系列标准。达不到标准,就不能使用“赤壁青砖茶”这个公用品牌。

全市一条心,青砖茶种植、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系统等产业链上的各项标准正逐步建立,原料品质、卫生水平、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变与不变,看似迥异,实则殊途同归。挖掘千年茶史,打造百亿产业,赤壁青砖茶正青春。

注:内容来源国家农业部网站,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化黑茶收藏的价值!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的史料中就有相关记载。按照生产地区和工艺的不同,黑茶的种类有: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等。同时,黑茶又是一种可收藏的茶类。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下安化黑茶收藏价值是什么?

  黑茶的发酵特性,导致茶叶收藏变得有意义

  黑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很久以前北宋熙宁年间就有相关的史料记载,按照生产地区、工艺的不同,黑茶又分为有: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如蒲圻老青茶)、四川边茶(如南路边茶、西路边茶)、滇桂黑茶(如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唯一一种可以收藏的茶,因为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黑茶会自然产生一种叫做金花的菌种,金花颗粒越大,那么黑茶的品质也就代表越好。

  黑茶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隔夜饮用,干茶存放得当的情况下,不会发霉;因为黑茶在加工中后期,进行了一个渥堆发酵工艺,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产生的氧化酶和茶叶中的茶多酚发生了氧化反应。

  因此,黑茶表现出了有浓重的色感、味感,并且因为这类微生物是处于一个活跃状态的,茶多酚的氧化反应一直进行;所以黑茶会随着时间的存放,而变成了独特的品质,导致它的收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渥堆的这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稍有差池的情况下,那么整个茶叶就会毁掉。所以,大家可以看见的黑茶,往往都是紧压状态的,比如茶砖、茶块、茶片等,这些紧压茶,在泡茶之前,都需要用茶刀撬开,然后再进行冲泡。

  存放时间越长,安化黑茶的药理性更强

  安化黑茶,在缓慢的一个发酵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氧化,咖啡因等有害物质完全消失;所以从这点特性上来看的话,晚上睡觉前喝黑茶是不会影响睡眠的,甚至还具有安神的作用呢,所以你大可以放心的在晚上睡觉前1小时饮用一杯黑茶茶汤来安抚你的情绪,保证让你睡眠变得香香的,并且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排便通畅哦。

  长时间存放的安化黑茶,是一款天然的保健饮品,堪称是“可以喝的古董”,茶汤对降脂减肥都有好处;并且对于老年人来说,在降低三高,平衡三高,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许多现代人都喜欢送黑茶给老年人养生,送黑茶,等同于是送健康。

  安化黑茶年份越久,口感越好,价格越贵。不过,建议大家不懂黑茶之前,不要盲目的去收藏,最好是多研究,多观察,找到适合收藏的茶叶,这样是最好的哦。

饮茶的乐趣在于茶的千变万化

《茶悦:奇茗30品







作者:

陈勇光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第1版



内容梗概

        

作者爱茶、喝茶、寻茶,从绿茶到白茶,从白茶到红茶,从红茶到乌龙,从乌龙到黑茶,对每一款自己遇到的茶,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庆幸有缘与好茶相遇,这些茶,犹如旧友知己,陪伴一生。






内容亮点




缤纷世界——绿红黄白茶类

炭火中的乌龙茶香——岩茶等乌龙茶类

寻茶之路——普洱等黑茶类






精读笔记



缤纷世界  绿红黄白茶类


云雾蝙蝠洞,奇异瓜片香

齐山原属六安县,现归属于金寨县,山高多云雾,自然要出好茶,而最好的六安瓜片却产于齐头山的蝙蝠洞,除了因为蝙蝠洞常得雨雾滋润、太阳漫射光外,更得益于蝙蝠洞前的怪石嶙峋了。


缥缈之境,仙气太平猴魁

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安徽的太平县,以其大叶扁平的外形与清甜甘冽之味而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不明白,猴魁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历史上,安徽盛产尖茶,如泾县特尖等。百年前,最好的尖茶,却出自太平县猴坑的茶农王魁成的手中,取其名而有“魁尖”之说。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特异,品质超群,其他产地的魁尖难以望其项背,为免假冒,特冠以猴坑之名,叫做“猴魁”,又称“太平猴魁”。


深情厚谊白茶祖

白茶自有一种,而白茶产自老树者,与普通常树应有区别。外形上看,或因长途邮寄,导致叶片略有碎片外,其茶条索略长,微黄绿,莹润可爱,亦带白化痕迹。深嗅而觉鲜甜微辛入鼻而上,疑似去年藏品。白茶祖的子孙业已繁衍全国各地,而母树的每年产量极为稀少,得来皆不易。


庐山野茶老,奇味雪梨香

连江县香炉山上的抛荒茶,在正月初就已经发了些芽头,大山愈发幽深,那些茶树在路傍也越长越高。采摘的时候需要攀着茶枝,才起来并不容易,偶有一些芽叶初展的原料,其余基本还是米粒状的小芽孢。

好茶不易得,唯天地涵养之。煮开的茶,香气令人惊奇,竟转为雪梨一样的香甜。


夜品甘露

蒙顶甘露的清甘犹在口颊之中,淡淡的花果香尤为迷人,如同细嗅山川的雾气。


三款蒸青团饼,茶味的穿越

革登古茶山蒸青小饼,最早饮用的时候,滋味颇清淡,入口似有海苔清香,苦涩之感不似炒青茶,可以在细腻绵厚的茶汤里,感受另一番茶气的冲击。

景迈古茶山蒸青团饼,有其明显的个性,尤其以蜜兰香令人着迷,只是茶汤中涩味略显,成其个性,品后觉其香气幽雅,不如晒青古树那般厚重。最特别之处在于出它昂中充满着油润的气息。

顾渚蒸青团饼,外形尚润,已不可见完整的芽叶,只是翠色依旧,华英叶髓俱在,以盖碗沸水冲之,一分钟半出汤,香气逸扬,茶汤黄绿清亮,请啜其滋味清香,如有山中青苔的气息。

蜀山枇杷茶的太和之味

离青城山不远的龙门山,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至今仍可以找到上百年的古茶树,有些茶树高达五米多,胸径半米,采摘鲜叶时需赤脚上树。这种乔木大叶种的茶,其成熟的叶片类似于枇杷叶,故命名为“枇杷茶”。因为茶叶多酚类含量高,香型也好,故制成的红茶滋味醇和,更带有此山头独特的琵琶韵。

陈年红茶,历久弥新的爱

赏干茶,条索紧细,乌润黑褐,有陈化后的润泽感,干茶的叶面若有淡淡的白霜。制茶并不过于讲究,有粗梗,有金黄色的嫩芽。粗梗上的枝皮还残存,甚至还有一两叶黄片。嗅茶,香气却幽细异常,直入鼻中。干茶已经不容易闻到正山小种特有的烟味了,或许当时制作时就没有太多烟薰,茶种却另有一种淡的果酸味,一丝的甜,一下子令人想到雨雾深锁的桐木关。


炭火中的乌龙茶香  岩茶等乌龙茶类


独特的透天之香,在乌龙茶当中才得以充分体现;其香缠绵、其韵悠长,非常茶可以相比。

有“茶叶王国”之称的武夷山,九曲流水,谓三十六峰、九十九岩,鬼斧神工,水韵灵动,又说“岩岩有茶,茶各有名”、“无峰不长茶”。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茶洞,实际上是一处美丽山洞。人们说,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仙人彭祖居住的地方。因此而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武夷岩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带宝色,香气浓郁,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爽,叶底柔软明亮,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可冲泡710道。

武夷岩茶品种之多,已难尽数。按2002年的国标规定,武夷岩茶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最有名气者,当数大红袍,是从名丛中单列出来的名丛,可谓名丛中的名丛。历史上母树大红袍年产量不到一斤,大红袍成了国茶的象征。

2006年起,母树大红袍禁采。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红袍就通过扦插无性繁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大红袍的后代,已经足够爱茶人饮用了。

与大红袍齐名的,则是武夷山四大名丛: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夭。每一款都有个性,都有它的故事。

在武夷岩茶中,最重要的当数两个当家品种,这就是水仙和肉桂。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值得记载的品种,这就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原始品种,当地人称之为“采茶”。

近几年武夷山还引进了外地的乌龙茶优良品种,如黄旦、奇兰、黄观音、金观音等,多以奇妙花香而受欢迎。

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流程共有十道工序,即采摘、萎凋、摇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有“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文火慢炖”等。


寻茶之路  普洱等黑茶类

彩云之南,最多的是古茶树资源,就在西双版纳。各个古茶山中,以版纳州的老班章茶山与易武茶山的茶最有名气。人们常说的“班章为王,易武为后”,可以概括这两个茶山的名气与茶味,指的是老班章的古树茶相当霸气,而易武的古树茶则甜柔细腻。

老班章茶山属于勐海县,勐海是普洱茶重要的产地,制茶工艺成熟,影响力大。因为老班章太出名,有时,人们花数千元买一片老班章,也不敢确认就是纯料的古树茶。真正的老班章,因为内涵物质丰富,因此茶汤醇厚,苦涩感自然有的,但这些苦涩基本在十多秒后迅速化解,口内满满的都是生津回甘,这些回甘的感觉甚至可以持续一两个小时。

离老班章寨子不远,还有新班章、老曼峨以及贺开和邦盆老寨。

新班章的茶,相对来讲,苦涩感又淡了些,其价格也不到老班章的一半。新、老班章的滋味上的区别,除了树龄上的区别,除了树龄上的差异,也与土壤气候等条件有关。新、老班章原先是一个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

景迈茶山属于普洱地区,据称有万亩的古茶园,茶味很有个性。有人特别喜欢景迈的茶,缘于它独特的兰花香与蜜味。

临沧最贵的茶当属双江勐库的冰岛古树茶了。勐库的茶山可以简单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而冰岛老寨正好横跨两山。冰岛古茶越来越有名,有很多茶饼上面写着冰岛的名字,却并非冰岛老寨的茶,往往是附近的小户赛或大户赛的产品,其外形略似冰岛,滋味偏于柔和淡薄,细细品来,完全没有冰岛老寨的醇厚甘甜与后韵。

与冰岛齐名的是昔归茶,其个性甜糯甘醇,饮之难忘。昔归属于临沧市的临翔区邦东乡,在整个邦东乡,越来越多茶商进入这里,寻找茶价最低又有一些个性的古树茶。

 

作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以后发酵的工艺特征为个性。其品种既有云南普洱,还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等等。

之所以被称作黑茶,是因为毛茶在加工成团的过程中,要经过湿坯堆积,色泽逐渐由绿变黑,而形成其独有的外形与风味。

于黑茶而言,除了对树龄与制作工艺上的讲究,其第二次生命的获得,则是在贮存阶段。

所以说,老茶的价值,必须具备两个基础:一是好的底质,包括了树龄、山头与制作工艺;二是干净到位的存贮,少了哪一个,再老的老茶都缺乏价值。

我有幸喝到保存干净的老六堡、老千两茶、红印、绿印与一些号级茶,也遇到不少湿仓或霉变的茶,同时市面上还有更多的造假老茶。

关于老茶,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块充满争议的领域。

别人问什么是好茶,我以为,那就是清静、自然、有天地正味的茶。





不同的茶,不同的香气、滋味和口感,但每一种相遇的茶,都是一种缘分。认真感受茶,客观看待茶,好好地记录每一款喝下的茶。


本文发布的内容系原书内容的精读笔记,不代表平台认同的内容和观点,更多有关节气与茶叶的联系、茶文化的内容,请移步至《茶悦:奇茗30品》。



作者简介



陈勇光,国内知名茶人,国家级评茶师,《海峡茶道》杂志主笔。每年行走国内数十个茶山,以第一线视角记录茶、感悟茶。著有《闽茶夜话》《茶旅中国》等。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