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完酒喝什么茶好

找到约453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茶的80个密码,你解得开吗?

关于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秘密”,茶,是一门学问,能从中学到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尤为难得的。而这些前提,则是要你对茶有一些些了解,这些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更是他们对茶的感悟及理解。


如果这80个密码你能全部看完,足以说明你是爱茶爱到极点,也说明你对茶有了一些些了解


温馨提示: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泡个茶再慢慢看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茶叶审评》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中国茶经》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


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


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


——《中国茶与健康》


5、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国茶经》


6、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


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硷”)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服用制剂,如蛋白、淀粉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结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硷制剂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


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饮茶。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而且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7、有时冲泡绿茶会出现白色沉淀,是茶叶有问题吗?


在冲泡绿茶时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主要是水的问题,这证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钙和镁的化合物质过多。这种白色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因为茶叶中有较高含量的草酸,可与水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至产生沉淀,与茶叶的质量是无关的。


——《用硬水冲泡绿茶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8、红茶在冷却后表面会有浑浊,这是什么回事?


红茶在放冷后表面都会有浑浊,红茶的这种在冷却后产生的浑浊在学术上叫“冷后浑”,这种浑浊物主要是咖啡硷和茶黄素、茶红素结合复合物所至。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一般是茶叶品质好的表象,这可作为一种选择红茶的方法。


——《茶叶审评与检验》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吗?


真正的茶叶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所以苦丁茶严格来说是不属于茶叶的。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经茶叶的加工工序制成,据临床实验证明,苦丁茶有消炎镇疼,清凉解毒、降脂、降压、减肥的良效,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降压茶和益寿茶。


10、我对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给一些意见我该喝什么茶最适合吗?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我根据各种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见,你应可以找到哪种茶适合你: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普洱茶;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中国食品报》


11、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


早上一杯茶可以帮助醒脑提神,工作间饮茶可消除疲劳,增强活力,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一边抽烟一边饮茶可减轻烟油和尼古丁的毒害,看电视时喝点茶,可以帮助恢复视力,并可解除微弱辐射的危害。如上种种,最适宜的饮茶时间是因人、因环境、因工作条件而有差异的,不一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喝茶才有益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更有随意性,渴了就可喝。


——《中国茶与健康》


12、喝浓茶真的可以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人人都这么说,但是否真的能解酒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其实喝浓茶确实能解酒。


人们在饮酒后主要靠人体肝脏中酒精水解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水解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因此在酒席上或酒后喝几杯浓的绿茶和乌龙茶,一方面可以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硷具有利尿的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醉后的人往往因为大脑神经呈现麻痹状态而产生头晕、头疼和身体机能不协调等现象,喝浓茶可刺激麻痹的大脑中枢神经,有效地促进代谢作用,因而发挥醒酒的作用。


在你喝酒过多时不妨喝一杯人参茶,人参茶采用品质上乘的中国人参配以上等绿茶,兼有人参与绿茶的功能,滋补强健、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醒酒的效果更佳。


——《中国茶经》


13、茶是热喝还是冷喝有益健康?


回答:很多人都喜欢饮热茶,经了解饮用80℃以上的浓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在食管烫伤部位沉淀下来,不断对食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可演变成肿瘤组织,使人患消化道癌症。


用开水泡过的茶最好冷却至70℃以下再饮用,也就是用手触摸陶瓷或玻璃茶杯时,已不再烫手时为最适宜。


——《茶叶生物化学》


14、喝茶为什么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吗?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其兴奋程度取决于用量的多少。而且咖啡因还有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硷、吗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毕竟是暂时性的,咖啡因在人体血液中不积累,通常几小时之内就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中国食品科技网


15、我有时饮茶过多导致失眠,有解决的办法吗?


茶叶中的咖啡硷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如果您是属于喝茶易失眠的人,那么请不要在晚间饮浓茶,以保证能做个好梦。


——《中国茶经》


16.喝茶真的会醉吗?


茶叶中含有复合多糖儿茶素类,其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组分,当空腹饮茶时,因为人体血糖本来就低,再摄入复合多糖、儿茶素类物质,人的血糖就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所谓的“茶醉”。如果您不愿放下您的茶壶,可以吃一些点心,就可消除“茶醉”。


17、在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其实鉴别茶叶的优劣时首先必需注意以下一两方面: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


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或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反茶干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


另外,购买时要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中国茶与健康》


18、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吸有异味,应怎样处理和预防呢?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特别是其所含的烯类物质,因此在存放茶时最好不要把茶叶贮放于有异味的环境中,包装物料也不可有异味,同时茶叶的包装须密封,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中国茶经》


19、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6-10克,分2-3次冲泡为宜;从事体力活动且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20克左右;食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量;年老血弱、脾胃寒者,孕妇及儿童适当减少茶量。


——《德信茶经》


20、饮浓茶好不好?


浓茶指泡茶时茶叶超量(通常一杯用3-4克)。饮浓茶对湿热症者、烟酒过多者、油腻肉食者有利,且对小便不利、口腔发炎、咽喉肿疼诸症有一定帮助,但其余人我建议还是不宜饮用浓茶。


——《德信茶经》


21、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从营养和卫生角度看,我认为隔夜茶一般不宜饮用。至于冷茶,如无变质可饮用。但不能将饮过的一部分茶汤长时间放置后再饮用。目前市场上的罐装茶水属冷茶,如是经严格灭菌处理的可饮用。还有应注意的是年老血弱、脾胃虚寒者不能饮用冷茶和隔夜茶。


——《德信茶经》


22、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的茶叶耐冲性是不同的。一般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三次之后茶香茶味已无。乌龙茶冲泡时因投茶叶量大,可达5-6次。


——《德信茶经》


23、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为什么不同呢?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硷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茶叶生物化学》


24、饮经长时间泡的茶好不好呢?


经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其中的化学成分与刚冲泡的茶水有较大区别。茶水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发生氧化聚合,滋味变劣,类脂物质水解,和胡萝卜素氧化,产生酸馊味,维生素氧化,香气物质挥发,茶汤中重金属含量增多,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茶汤中的细菌含量增多。所以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


——《中国茶经》


25、在冲茶时表面常常会有泡沫,这些泡沫是什么?可以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的质量好坏吗?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无法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的综合利用》


26、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食用,能得到饮茶的同种功效吗?


一般的饮茶食用的只是它的水溶性物质,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食用时都没有被利用,如果直接食用茶叶对你的健康将更有利。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7、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由于茶叶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远远的走在前面。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情况:其中茶叶最重要的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水产品的、肉制品、调味剂和饮料等方面。


把茶叶作为食品成分改良剂添加到食品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如用茶叶作茶叶面包,因茶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增大面包的体积,增加面包的防腐变质能力,所以作出的茶叶面包不仅芳香可口,风味特殊,而且十分疏松,包存性好。


另外茶叶还被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如从茶叶中提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以制成抗癌、抗衰老保健食品。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8、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


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9、我想在家里自己制一些茶叶食品,你有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日本现在已经很流行家庭自制茶叶食品,如近年在日本出现食用茶叶饭的时尚,在煮饭时用花茶的茶水代替清水,做出的米饭既有诱人的天然花香和茶叶芳香,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尤其是夏秋两季用茶水煮饭食用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


用茶叶烧鱼可解腥,用茶叶煮牛肉速烂、增香;用茶叶制成的面条下锅不糊,且味道清爽鲜口;还有茶叶鸡汤,茶叶煮蛋,茶叶馒头等。用茶叶巧妙制食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还可给生活增加一些情趣,确实值得提倡。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30、茶叶存放久了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吗?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而如果存放不当则茶叶化学成分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陈味;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


——《中国茶经》


31、为什么不能用冷水泡茶呢?


茶著重在嗅其香、看其色、品其味,而香味的挥发是在热水冲泡过程中蒸汽蒸发时带出的芳香物质引起的;其色、味是水浸出物的多少来决定,由于茶叶中一些内含成分是属于热溶性,只有在热水冲泡时才能很快的体会茶叶的色、香、味。


32、茶叶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茶叶在我国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也叫乌龙)、黄茶、白茶、黑茶。市面上的茶叶都是这六大茶类中的种类。


——《德信茶经》


33、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和环境中喝茶呢?


喝茶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一种享受,不应局限于时间和环境中。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高丽参茶或花旗参茶,这对疲惫的身心很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下班后和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泡上一壶花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味。和朋友一起闲聊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冻顶乌龙。


——《德信茶经》


34、茶叶到底是谁发现的?


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德信茶经》


35、我国茶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


我国长期以来流传著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在我国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茶叶的发展首先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最初作为祭品;其次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逐渐作为茶食;又次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到药用;再次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最后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料。


——《制茶学》


36、茶叶除了喝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茶作为一种健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喝。吃茶在日本越来越风行,即所谓的“茶膳”。


除了食用以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用品,如含有茶成分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茶香的纸张。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37、花茶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


花茶有多种它们的功能不能一概而论,花茶就有5个品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


茉莉花茶: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饮之倍觉神清气爽,被誉为花茶之冠。


玫瑰花茶:香气浓郁清和,柔肝醒胃。是理气解忧之首选饮品,且玫瑰花寓意爱心,可作上佳礼品。


玉兰花茶:香气香浓持久,有和气、消痰、益肺等功效,辅以蜂蜜冲饮,风味尤佳。


桂花乌龙:具有醒脾开胃,清齿利咽的功效,而且桂花含有十余种香气成分,是别具风味的化香茶。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特点,是清除烦热的上佳解暑饮品。


——《百花治百病》


38、用纯净水泡茶好还是自来水好?


城市自来水一般经过消毒和过滤,比较清洁卫生,适合饮用。但有时用过量的氯化物来消毒会带有气味,而且水中的矿物质对茶叶品质是有影响的,如高价氧化铁含0.1ppm时,茶汤品质就不好,钙到4ppm时滋味发苦,镁在茶汤中达2ppm时茶汤变淡。


而纯净水中除了含二氧化碳外,基本不含其它溶解物,用来泡茶不影响茶的品味,有利于评茶。当然,泡茶用水最好还是用泉水。


——《茶叶审评与检验》


39、能提供一些泡茶的技巧吗?


好茶,好水,还需冲泡得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冲泡绿茶用初沸的水,水温最好80℃左右,冲泡时先入少量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入水至离杯沿1-2厘米即可。


红茶用不著100℃的沸水泡约1分钟即可倒茶汤入茶杯中,并可任意调配,或奶或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洒。


乌龙茶要求水沸即可冲泡,第一次泡2分钟,随后泡的时间由短到长。


花茶宜用盖碗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可冲泡2-3次。


——《德信茶经》


40、茶能真的能抗衰老吗?


现代医学科学认为,改善饮茶结构可延缓人体衰老。饮茶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项内容,因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自由基能强力清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德信茶经》


41、茶真的可以防癌吗?


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质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长期饮茶还能起到预防肝癌和肺癌的作用,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茶有多种,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中国食品科技网


42、孕妇能喝含咖啡因的茶吗?


近年来,有人就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开展研究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咖啡因能否取代硷基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参加DNA和RNA的形成,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孕妇饮茶可能会有助于健康,增加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硷含量很低,而且容易排出体外,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其次咖啡硷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咖啡硷会引起后代的生理缺陷的忧虑是没必要的。不过当妇女一旦怀孕,其饮食习惯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43、我听说吸烟的人应多喝茶,这有道理吗?


喝茶的确能降低烟对人的毒害。香烟中的尼古丁被人吸入人体后会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和使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绿茶,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所以从保护你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我提倡你应多喝茶,以减轻香烟的毒害作用。


44、饭后饮茶对身体有益吗?


不少人喜欢饭后泡一杯茶,一边聊一边饮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肠道膜难以吸收,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铁元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基本上吸收完毕,故最好饭后1小时才喝茶。


45、有机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与其它茶有区别吗?


有机茶是一种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总的来说,有机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


而普通的茶叶只是按国标规定加工,要求没有有机茶严格,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有机茶的价格一般都会比同等的普通茶贵。


——《中国有机(天然)茶开发》


46、听说饮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是吗?


茶能防止骨质疏松这主要是镁的作用,成年人每天镁的摄入量应在300mg(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摄入量只为250mg)。含镁高的食品有花生、大豆等,而茶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上述食品,在茶中绿茶效果更好。所以成年人多饮茶,可以摄入较多量的镁元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茶叶》


47、听说中国茶叶的铅超标很厉害是吗?


茶叶铅含量超标在我国确实很普通。国家规定的指标是pb=2ppm,但国外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1ppm,日本为25ppm,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制订铅限量的标准。其实茶叶的铅在平时冲泡时,几乎不溶于茶汤中,有些国家并没有把茶叶中的铅作为必检项目。而且茶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含量,所以你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龙井、铁观音含铅超标污染源及控制途径研究》


48、绞股兰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功能呢?


绞股蓝茶是一种保健茶,具有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清热泪盈眶解毒等功能,对气虚体弱,咳嗽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等有治疗作用。绞股蓝茶一用优质炒青绿茶与已往加工干燥后的绞股蓝嫩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拼配而成的一种保健茶。


——《中国茶经》


49、正常人需要补硒吗?富硒茶对人体有什么功能?


经典的化学学科认为硒化合物有毒,而现今从国内外有关硒的学术研讨却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发挥著重要的生物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及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减弱;硒在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心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和骨节病诸方面,从机理上已研究的比较清楚。


富硒茶是采用富硒地区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的抄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形成的一种保健茶,利用生物体富硒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产途径。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50、茶叶中真的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吗?


茶叶界权威人士陈宗懋博士经过对国内各单位对大量茶样和国外对我国出口茶叶(总计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调查,指出我国茶叶中虽然有少量农药残留,但总体残留水平不高。六六六超标率为0-1、75%,DDT超标率为2.50%-5.03%。你大可放心饮用。


——《茶叶中农药残留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5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很多化学成分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咖啡硷、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芳香类物质等。


——《茶叶生物化学》


52、市场上有脱糖茶叶,茶叶中的糖含量很高吗?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我有没有影响呢?


茶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左右,但大多数是水不溶性多糖类,能被沸水泡出来的糖类不过4-5%,故通常认为茶叶是低热量的饮料,因此可以说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你没有任何影响。


——《茶的综合利用》


53、什么病应忌茶?


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对患有如缺铁性贫血、胃痛、低血糖病、蛋白缺乏症、心动过速的心脏病的病人,在吃药后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质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会降低药的效用。


54、我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我又很爱喝茶,这会有影响吗?


喝茶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你既然刚做过手术我觉得你还是喝一些滋补强健,如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旗参茶等,这些茶是以上等的绿茶辅以东北人参、高丽参和正宗花旗参制成,有很好的滋补和强化身体各项机能,对虚弱的你有很好帮助。


55、什么叫保健茶?保健茶与普通茶有区别吗?


保健茶是保健食品中的一类,它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的人群使用,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茶有苦丁茶、绞股蓝茶和富硒茶,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调节。而普通茶叶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难以调节人体的机能。


56、当你思考时,特别是晚上,喝茶会激发灵感,这可信吗?


喝茶比喝其它饮料容易产生灵感,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展开。


57、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茶叶会劣变的原因有三:一是光照,由于光照使茶叶的温度升高,加速了茶叶的氧化过程。二是氧气,同样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三是水分含量的升高,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茶叶也就失去了原茶的风味。


58、为什么春茶这么贵?


茶树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为春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导致夏茶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而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使秋茶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所以春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中国茶经》


59、不同季节如何选用茶叶(对健康而言)?


一年四季节气候不同,饮茶种类也宜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赞成一成不变,搞“终身制”。


春季我喜欢饮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郁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神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


夏季我认为宜饮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


秋季我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我习惯泡上一壶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60、茶叶是怎样制造的?


不同的生产工艺就制出不同的茶,我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绿茶:鲜叶→杀青→揉念→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念→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念→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调→干燥


清茶:鲜叶→萎调→作青→抄青→揉念→干燥


红茶:鲜叶→萎调→揉念→发酵→干燥


——《制茶学》


61、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市面上的铁观音、水仙、龙井、冻顶乌龙等是属于哪种茶呢?


绿茶与红茶在生产上的区别主要是红茶经过发酵的工序而绿茶没有。在品质特点上,最大区别在于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平时喝茶时只要小心留意,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在茶叶浸泡后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辩的。市场上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都属于青茶类(又叫乌龙),龙井、碧螺春、银针、毛尖等都属于绿茶类。


——《制茶学》


62、通常说的工夫茶就是工夫红茶吗?


简单的说工夫茶是一种泡法,而工夫红茶是一种茶。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即科学又讲究美感。它的特点是茶多水少,泡饮次数多,泡时短,即泡即饮一般泡冲30秒-1分钟。现在,工夫茶可分闽式工夫茶,粤式工夫茶和台式工夫茶。


至于工夫红茶,它是我国独特的一个传统品种,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是采用显金毫的优质工夫红茶而制,滋味醇厚,更是红茶中的极品。


——《生活的艺术--习工夫茶》


63、怎样区别陈茶和新茶?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茶经》


64、如何挑选茶叶?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


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65、花茶应怎样泡才最好呢?


花茶是以素茶为原料,再用各类香花窨制,使花香渗透入茶叶,形成带花香的茶叶。花茶的冲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档花茶用玻璃杯冲泡,二是一般花茶用盖碗冲泡饮用,三是用大壶冲泡并倒入小杯品饮。花茶的冲泡水温要求高档花茶85℃,一般花茶的以100℃为宜。


——《福建茶叶》


66、银杏茶有什么保健功能?


银杏叶是中国特产珍贵植物,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等病。袋泡银杏叶茶,是用上等绿茶和银杏叶配制的保健茶,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纯正,味微苦回甘。该产品兼有绿茶和银杏叶的双重优点,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67、科学的饮茶方法应是怎样的?


饮茶如吃饭一样,也要讲究科学,也要适量,一般成年健康的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饮茶要有合理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茶水比例要适宜,冲泡次数应茶而异。茶类选择可应季节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红茶性热,绿茶性凉,因此夏天饮绿茶更能增加消暑作用,而冬天喝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中国茶与健康》


68、很多包装茶都不能看茶叶,真的只能从价格上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吗?有其它的办法吗?


很多消费者在买包装茶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消费者都会买自己熟悉或有名的牌子,价格好的不一定是品质好。但买袋装茶时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过期产品千万不能买。


69、运动前后喝茶好吗?


每次运动前我都会喝上一杯绿茶或红茶,因为以往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含有一种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物质,它能抵制细胞和组积受损。并且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硷可使人精神振奋。运动后大量补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喝上几口天然纯正的乌龙,那解渴的效果更佳。


70、儿童饮茶好不好?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


我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应忌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对儿童的脑发育可能不利,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喝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3岁以上儿童宜饮淡茶,最好不要饮浓茶。


71、茶叶属于中药吗?它的药用效果如何?


茶叶属于中药,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所以你可以放心喝茶,因为还没有研究表明茶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中华本草》


72、如何区别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征上的差异。真茶与假茶的鉴别一般用看、闻、摸、尝的方法。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有异味者为假茶,用火灼烧时气味更易辨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观察,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乌绿,为真茶。如果闻香观色难以判断,那么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水冲泡从展开的叶片上来辨别。


茶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茶叶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络系统。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中国茶经》


73、绿茶真的越绿越好吗?


不同品种等级的茶叶,颜色均不同,都以鲜活而富有光泽为佳,但绿茶并非越绿越好。像高级西湖龙井,呈嫩黄绿色;特级黄山毛峰呈象牙色等等,下次挑茶叶时应多加注意。


74、市场上很多茶都说是名茶,究竟怎样的茶才算名茶?


什么是名茶,目前说法不一,衡量某种茶是否名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中国茶经》


75、喝茶前要不要洗茶?


“洗茶”一说较多应用于乌龙茶类,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浸泡,把茶叶表面的一些物质,如茶灰末等冲洗掉;二是通过浸润泡助于降低茶叶的火功味,促进香气的透发。


76、是不是陈茶的质量一定就差?


其实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的生活总结,但并非陈茶就一定差。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例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等等,如果能在石灰缸中存放1-2个月,效果更佳。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中国茶经》


77、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在原料和生产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所以茶一般在常温下能保存1-2年。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审评指南》


78、夏天喝热茶还是喝冷饮更能降温?


一杯冷饮下肚,会顿觉凉快,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效应。因为冷饮的解热机理是用低温来抵消热量,更何况一杯冷饮所能抵消的热量是有限的,喝完冷饮,冷刺激了人体的外周冷感受器中枢冷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因温度调节中枢感到冷的感觉,则反射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短暂的凉爽后是闷热。


相反,喝热茶时虽热,但饮后片刻热随汗出,凉爽至极且维持时间长。因为夏日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人体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加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深部的热带出体外,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故相比而言,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降温。


79、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茶越红就代表越好?


红茶的汤色浓度决定因素是茶红素,茶红素的形成是儿茶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的催化下很快被氧化成邻,随后进行聚合形成联苯酚类中间产物,这又会还原形成双黄烷醇类,氧化形成茶黄素,茶黄素又转化为茶红素。茶红素是茶汤红色的主体,茶黄素是红茶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


看红茶的质量不单只看它的红,还要有亮度才算好的红茶。泡杯红茶,你因它的红艳明亮而惊讶,若想滋味浓强中而又带鲜爽,加上糖及奶或柠檬时,风味尤佳。


——《茶叶生物化学》


80、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


一般人认为散装茶能很清楚的看清茶的外形,于是就此判断茶的好坏,这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散装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变质,因为露放在空气中,一是吸潮、二是吸异气味,特别作为茶叶这种商品,本来就易吸水和异味,这样就导致茶叶无形之中会发生质变,使其丧失原茶风味。


而作为包装茶类,首先在避光、防潮上就做得很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包装茶方便,大方美观,是送礼的佳品。

普洱茶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中

为什么要写这段历史

名山古树发展史已经发布了一期,观者寥寥。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做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相关链接: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上)

冰岛老寨的纯古树今年的茶山原料价格在大几万一公斤,而九十年代最高不过几块钱一公斤,还很可能卖不出去。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一件东西的价值可以翻上万倍,这是在艺术品和古董市场都很难见到的现象,而且这既非艺术品,也并非古董,而是每年都在生产的农产品,这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商业、经济逻辑,其实非常值得人们思考。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了解这些历史,我们才会明白:普洱茶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名山古树认知如何形成,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后只有搞清底层逻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行业,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和发展。

梳理历史,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目的。这一段的历史,在我看来,极大程度的被怀着各种目的人士扭曲了。一个充满商业活力和文化趣味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各种潜能的行业,时常被各种各样的迷雾笼罩,让人看不到真相。

在我心中,那些真正扎根茶山辛苦年复一年追求品质的茶人,那些一杯一杯冲泡,不厌其烦向陌生茶友普及古树普洱品鉴的小店主,是真正打造普洱茶文化品牌的英雄。而他们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他们先是面对大厂的打压,后来打压不住,资本选择进入,以廉价原料来侵占名山古树的品牌红利。这些处于资源弱势的爱茶人没有被打倒,靠着忠实茶友的支持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突破围剿坚持下来。而现在,直播间里很多主播又开始新一轮的血洗,用劣质茶、造假茶来收割真正爱茶人多年积累的名山古树品牌声誉,很大程度破坏透支了普洱茶的潜在消费市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奢望逆转时代的趋势,但是力所能及的揭示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促进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这是可以做的。我并非悲观主义者,所谓事在人为,当你看清了真相,才能有更积极的心态来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

第二章

普洱茶“泡沫”与名山古树概念的兴起(2000-2008)

1.老茶传统的衰落

上次提到,无论是选择产地,还是发现古树,在九十年代末的易武都有了一点萌芽的意味。但是我们要清楚,那个时候主流的观念仍然是所谓的“存新茶,喝老茶”,或者“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香港、台湾人进入云南做定制茶,当时还没有名山古树的观念,动因更多的是为了推广老茶,同时存一些新茶作为补充而已。

老茶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我简单的说几件事,帮助大家看清本质,来理解这个传统。如果你足够聪明,看这些也就够了。

第一件事

普洱茶在成熟的消费市场香港,是一种日常消费品,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一般的商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理由和动力,你要说为了口感考虑,存几年还有可能,最多十几年,要是存几十年以上就说不通了。早年老茶不值钱,长期库存成本要高于茶本身的成本,何况还要考虑资金流转问题。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老茶只可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作为例外存下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有存量的。慢慢有一点存茶意识,建立大宗的“公仓”,还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那也完全没可能做几十年跨度的存茶规划。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提到,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市场,他只看到过一饼宋聘,被人锁在玻璃柜里,拿出来看看都不让。请注意,这个并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而是香港最大的头盘商,也就是香港普洱茶资源最强大的公司的搜寻结果。杨聘会更多一点,但也奇货可居,真实情况如何大家自己分析。

第二件事

普洱茶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其实一直有系统性做仓造仿老茶的传统。什么叫系统性,就是并非个别人铤而走险,而是行业内约定俗成。就跟你去景德镇樊家井买个鸡缸杯一样,是假的吗?当然是。但是这是图一个乐,业内人也都知道,并不算什么过分的行为。

被有些人推为所谓熟茶教父的卢铸勋,其实就是当时做仓的技师之一。当然我们没必要苛求前人,当时市场环境就是这样,做点仿老茶不算什么事儿。卢老是个中高手,但变成熟茶教父就言过其实了,因为渥堆是普洱茶古已有之的传统,解放前的茶庄,解放后广东和香港也一直在做,是个渐进演化过程,谈不到是谁发明的。

这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些香港老茶人访谈,讲香港做仓(包括蒸、渥堆,再入仓,老辈人称“焗仓”)的文章,卢铸勋自己就说做过很多同庆号。但是老茶流入台湾以后,这个问题就复杂化了。

因为谁也没想到后面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在那里。

普洱老茶真真假假难以考证,台湾人刚开始不太了解,后来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一点。包括邓时海当年写《普洱茶》,这本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初步建立普洱茶品鉴体系,以及推广普洱茶的存放转化,具体的资料有些也是经不起推敲。

这方面我们也不能苛求邓老师,一个是他当时可能确实不太懂,掌握资料也很少,本来找了一个很小的出版公司,准备随便宣传包装一下,把茶卖了就完事儿了,时风如此,这种在当时台湾的商业宣传书籍中也不算过分。谁成想后面有这么大的影响,成为普洱茶的经典,开放初期大陆人又那么实在。说出去的话还能改,白字黑字也改不了了,已经架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

所以看台湾人写的老茶书籍,最好结合云南吴疆老师的书一起服用,阴阳搭配,效果更佳。不过提醒一下各位,吴疆老师的书看多了容易正义感爆棚,可能会有马上揪出两个老骗子痛扁一顿的冲动,这个倒没必要,各有立场和贡献,澄清真相就好。

关于老茶的鉴定,其实并不难,几个简单的常识性的原理就能搞定,这里就不公开发表了,感兴趣可以私下交流。

老茶的背景大致介绍到这里,不管多么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看到本质:老茶很可能是假的,但是高端消费的市场是真的。从开始有存茶习惯到没有达到足够年限之前,老茶库存是不断减少的,而消费市场却是不断扩大的。

这导致两个结果:

第一根本没有那么多老茶来满足这个高端消费市场,不要说寥若晨星的真老茶,就算把香港上世纪所有的造假老茶全拿出来填这个市场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在07之前,假老茶,而且是那种非常低的低仿假老茶是铺天盖地的,一度有媒体报道市场上95%的老茶都是假的,这种现象注定无法长久。

第二就是这个市场需求必须由别的产品来填补,这是整个普洱茶市场传统转向名山古树的根本动因。

而随着中期茶存留逐渐增加,喝老茶传统在最近几年会有一个恢复的趋势,但藏养的问题不解决,还是成不了气候。最终要等到科学藏养普及,对老茶评估形成规范,才有可能彻底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个还需要一定时间。

2.

世纪之初的名山古树认知

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名山古树。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云南整个普洱茶的格局并不复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是省茶司内部实行部门承包制,后来各大国营茶厂改制,原来的一些原料厂商也纷纷改制为公司,原来系统内的一些人也纷纷出来成立茶企。普洱茶这盘棋就活了。

比如1998年,澜沧县茶厂改制为澜沧古茶公司,1999年邹炳良、卢国玲创立海湾茶业(老同志),2001年黎明茶厂开始生产八角亭,2002年原来勐海茶厂的阮殿蓉创立六大茶山,还有后来董国艳、谭梅等等都纷纷自立门户,一直到2004年大益被收购,这些企业奠定了世纪之初的云南普洱茶企的格局,形成了所谓大厂传统,一直影响至今。

这些茶企受原来国营茶厂传统影响,对名山古树并没有多少意识,提到山头主要是这样一些:一个是台湾茶人大力推广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这些是当时一线的名山。在勐海来说,较早为人所知的是南糯山,班章差不多在世纪之交也在茶人内部有了名气,其他山头村寨基本无人知晓。在版纳之外,澜沧的景迈小有名气,临沧茶有名的是勐库,而且只到勐库这一级,下面村寨不为外人所知。

大家对山头的认识很模糊,无法想象后来茶的价格和山头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前面说到的这些茶厂打着山头包装的所谓山头茶,其实原料也很难说清。

就我个人在茗寿堂的品鉴,大致情况是这样。比如易昌号、顺时兴这些茶号世纪之交的茶,喝起来是老易武原料的感觉。双江勐库(也就是后来勐库戎氏)早期的茶也有明确的勐库风味。何仕华的老景迈也是景迈味。至于当时打着古六大茶山或者班章的大厂茶品,很多并没有明确的产地风格,有的应该是台地原料,品鉴价值不高。这里面性价比高一点反而是勐库的茶,尤其有些2000年前后的干仓勐库活力十足,比易昌和绿大树更惊艳,这要详细探讨涉及到工艺的问题,后面再说。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个时候对古树的认知也很模糊,更没有后来树龄满天飞的情况。在包装方面,有两个概念其实比古树更常见,这也是很大程度受台湾茶人影响。不过今天看来,这两个概念都是误解。

一个是“乔木”,严格说,这是一句废话。普洱茶都是乔木。但是邓老师当时对茶学不太懂,认为只有古树是乔木,把乔木作为好茶原料的一个特征。很多茶厂也因此把乔木印在包装。

后来随着一些专家现身解释,大家慢慢知道普洱茶都是乔木了,但是却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乔木这个概念的贬值,在2010年之后,乔木茶或者小乔木很多时候指的是放高的小树茶,甚至就是台地茶。实际上,小乔木在科学上可不是指的比较小的乔木,而是树形的概念,感兴趣可以看茗寿堂之前文章。

另外一个误解是野生茶。当时台湾茶人把生态环境比较好的,人为干预很少的茶园称为野生茶。这当然不是野生的,最多只能称为野放茶。真正的野生茶讨论起来比较复杂,有植物学和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所以才会有栽培的野生茶和野生的栽培茶等复杂的概念,这些要到很晚大家才会意识到,而且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搞不清。如果真想搞清,就花点时间读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关于野生茶,看完这篇文章,超过99%茶人。》(点击)


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认知,为什么先谈认知,认知决定格局。我们说名山古树是本土原生的新传统,而并非是台湾茶人引入的观念,道理也在这里。

3.

从易武到勐海的转向,三重逻辑

前面说了,普洱茶最早复兴的名产地,就是易武。世纪之交,随着易昌号、绿大树、顺时兴、绿星星等一大批易武茶产品的出现,普洱茶产区的重心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班章为代表的勐海茶逐渐站到舞台中央。

我们以这个为例子,来看看产区热点变幻的逻辑是什么?

除了表面的逻辑,比如勐海有好的资源之外,我们更要看到背后的三重逻辑。

第一,人才逻辑

茶的背后是什么?是人。原来老茶企出来这批人,版纳之外勐库、澜沧、保山之类的不算,主流的人才最熟悉的原料产区就是勐海。尤其是勐海茶厂这一系的人才,逐渐发展成为以勐海原料为基础的第一批私营茶企,那首选的原料来源肯定也是勐海,因为对产地熟悉嘛。

光是熟悉还不够,我们还要看市场的需求,毕竟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第二,风味逻辑

市场导向的背后是风味的偏好。我们知道当台湾人进入易武开始吹起易武古六山这波风气的时候,很多过去老茶企的人是有点不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易武茶偏淡,勐海茶滋味更足,为什么要选易武茶?说不通啊?

这其实已经进入风味偏好的范畴。过去老茶企用勐海原料生产青饼供香港也没有问题,生产熟茶也没问题,为什么台湾人喜欢易武茶?当然老茶很多原料是易武的,这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随着后来更多的茶山被开发,台湾人仍然对易武情有独钟,这确实和偏好有关系。

风味偏好,看似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们看一个地方风味偏好:风格看历史形成的基础,品味看经济发展阶段。

什么意思,以台湾为例,前面说了,台湾所谓的茶文化,主要是两个传统,一个是闽南乌龙茶的传统,所以普洱茶刚进台湾时,品尝了宋聘之后还是要买黎山乌龙。另一个是日本清茶传统。无论哪个传统,都是重香气层次的,和重滋味汤感的香港传统有所不同。

我们后面看冰岛为什么能在价位上轻松超过班章,除了产量,更为重要的还是习惯喝花茶的北方市场和习惯喝绿茶的长三角市场被打开,人们更喜欢滋味鲜爽甜美的风味。这和早期珠三角偏爱的布朗山系的滋味雄强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是历史形成的口味偏好,这个其实很难短时期转变的,就算你品牌很强势,能做的事也很有限,扭转不了大趋势。即便冰岛再贵,很多广东的老茶客还是更喜欢班章。

  

条索漂亮的老班章干茶

那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品味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主要是指品鉴的粗细。当人们还在为温饱奔忙,茶叶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农产品。经济发展了,温饱解决了,慢慢能静下来喝杯茶了,这个时候开始关注香气滋味了。再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社会交往和享受生活的需要,那就有更细致的茶文化,香气的层次,滋味的风格,汤水的细腻度饱满度等等概念才会有市场。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台湾和大陆显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易武茶重新受到重视,赢来新一波高峰,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而当我们的经济发展超过当时台湾的时候,也就迎来了名山古树新的发展阶段。

这么看好像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白了,不,其实背后还有第三重逻辑,这个逻辑其实比前面两层更重要,也更隐秘。如果真的懂了这个逻辑,看名山的兴起轮转,如观掌中果,有机缘了我会专门展开讲,这篇文章点到为止。

第三重逻辑:产区逻辑

这个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回到茶树本身。

如果听过我茶山风水大格局讲座的茶友,可能会知道,虽然都是古树茶,所谓江内茶,也就是易武古六山茶,和江外勐宋、布朗山、格朗和这些勐海茶,有着本质的不同。

江外勐海茶,虽然也是群体种,具体说当然也有差别,甚至还有少量小叶种,但是风味相对趋于统一的风格,这也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勐海大叶种的基本印象。比如帕沙帕真和布朗山茶,树种差异没那么大,更多的是风土差异。

而江内易武和古六山茶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勐海茶,多次的移民,多次的树种融合,不同的养护方式,包括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勐腊茶山小产区林立,风味复杂多变的特点。

古六山一处茶园

这两种不同特点,你说孰优孰劣?谈不到优劣,要看谁更“得时”。

回到世纪之交,那个时代茶企需要的是打造品牌,按那个时代的逻辑,打造品牌就要有拳头产品,然后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产品要有量,要有鲜明而稳定的风味。

要有量,要有相对统一的口味风格,又要和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哪个产区更有优势,一目了然。集中依托勐海在当时必然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是勐海崛起成为普洱茶第一县的基础。而易武复杂多变的特点成为优势,还要等到移动互联时代兴起才逐渐重回巅峰。

这是背后大的逻辑,我们做茗寿堂古树茶山数据库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特别有趣的因果关系,我们看名山成名与价格似乎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背后其实有其物质基础,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4.

普洱茶话语体系的构建

如果能看到这一段,应该是普洱茶的真爱粉了,既然是真爱粉,我们就再探讨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深入一点的东西。

普洱茶行业向高级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这个很多人会说这个原因那个原因,都有部分的道理。在我看来最大的瓶颈是话语体系没有成功构建。

这个逻辑很简单,咱不管金融茶那些,也不管只能用来解渴的饮料,我们讨论的是像葡萄酒、威士忌或者精品咖啡那样范畴。我们如何判断一种风味的价值?一种味道是值10块钱,一千块,一万块还是十万块?谁说了算?

这个是非常玄妙的事儿,但是有一个基础,就是要有一套话语体系。

有了话语体系,我们才能建立品鉴体系,才能对一种风味做出评估,这样才能有一些共识。品鉴体系决定价值体系,而这个话语体系是品鉴体系的基础。

在我看来很多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厂中期茶,品鉴上根本就是不及格,但是不影响卖很高的价格,在会所里面成为zb神器。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准确的评估它的价值。

你说这还不简单,咱们建一个啊。还真不简单,因为你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张三有张三的说法,李四有李四的说法,咱们这片土地本来就缺乏公共空间,茶人相轻,很难达成共识。你真要看到很多人推一套体系,那很可能是微商来了,我们反而要警惕了。

我们反过来看葡萄酒,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打分体系,但是基础的话语体系是有共识的,你可能说罗伯特帕克给新世界的某款酒打分高了,但是他说的基本语汇和偏好旧世界的品酒师没有本质不同。对同样一款酒,可能不同评酒师评分不同,但是大趋势还是一致的,好东西就是好东西。

但是普洱茶并没有这样的话语体系,两个人就茶气争了半天,才发现你说的茶气和他说的茶气根本就不是一个茶气,这怎么玩啊。

这种局面下,谁最得利?当然是谁最能忽悠谁最得利啊。反正你也不知道樟香、烟香、药香是什么,这些味道是好是坏?是高级还是低级?还不是我随便说。

邓老师的《普洱茶》那么多人批评,商业动机明显,历史信息错乱,也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认为目前为止还算是普洱茶的第一书,因为书中总结的那套并不完善的话语体系,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普洱茶的品鉴啊。

很多人看不到,这背后才是惊天的关捩所在,一种味道的价值谁来确定?这才是行业的本质。能玩到这个层面才算是真正的高人。无论是你直播间炸福利卖出天量,坐庄玩金融茶轻松收割,不管你赚多少个亿,和这比起来还是太low了。

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这个问题,是想说,普洱茶新世纪兴起的时间,面临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剧烈变化,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出这套话语体系。

我们知道在新世纪的头几年,大家交流的公共空间是一个称为论坛或者BBS的平台。这对于普洱茶行业形成一些基础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时上网的人数总体不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能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些其实是非常好的条件,也是现在不具备的条件。

当时的三醉斋,茶语清心等等论坛,虽然争论激烈,但争论其实是不怕的,如果大家都是真诚的,即使最后达不成共识,至少对问题逐渐深入还是有好处的。

怕的不是争,怕的是假。

现在你让我看某博热门,就跟看看某宝买家评论一样,非常好笑,好一点的人工智能写答案都比这些评论有意义。中国的公共空间大抵如此,现在某音慢慢也有这种趋势了。可能有的人很满意,觉得这种公共空间很稳定很好管,其实社会的信任成本非常高,背后蕴藏着很大问题,我们不去展开。

随着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随着更多的私心,更多的水军进入论坛,也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这些普洱茶公共讨论空间逐渐沉寂,普洱茶也错过了一些重要共识的形成。

有一种说法,说是这些论坛把所有普洱茶的问题都讨论完了,这当然不至于,在我看来很多重要的问题不仅在当时,即便到现在都还没有提出和讨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怎么可能都讨论完了呢?但是讨论的平台没有了倒是真的,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再加上后来古树茶品牌本身就十分分散,各自为战,各个品牌的粉丝茶友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商业概念层面,对品鉴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很少能深入。

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也是名山古树没法复制葡萄酒精品咖啡路径的重要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在话语体系方面,普洱茶一直缺少扎实的基础。但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后面我们会看到时代赋予另一条路径的可能。

有时还是会怀念那个比较纯真的时代,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以依靠头脑和双手,挑战所有的权威,只为求得一个真相。不过商业大潮如此汹涌,人们的目的不再单纯,曾经的屠龙少年,发现自己渐渐满身鳞甲,一个时代落幕已无可挽留……

5.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表象

稍微了解一点普洱茶的老茶友都听说过2007年的普洱茶泡沫,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误解,至今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彻底澄清。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来做一个深入的梳理。

这个问题如果不澄清,几乎一样的错误会不断上演。如果真正理解了普洱茶的泡沫,就会对名山古树的兴起,以及现在整个普洱茶行业的格局一目了然。看似完全不同的企业和经营理念,如果我们一点点的溯源,都会在那一年相遇。

关于普洱茶泡沫的过程,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要避免两种肤浅的思维。

一种是以某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完全依照自己的想象,不去了解具体的市场、背后资金流向和商业逻辑,当成简单的炒作牟利最终泡沫破灭的故事。可以说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面教材。

这种不去了解真相,纯靠想象编故事的报道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该媒体在07年过后,几乎每两年都说一遍普洱茶泡沫的故事,都说即将破灭。而名山古树却一路上涨,翻了十倍至几十倍,把脸打的越肿越高。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某视一说茶,普洱就发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报道是否别有目的。换句话说,操守和智商至少有一个不在线。

还有一种是网上流行的阴谋论,说这些泡沫完全由幕后黑手操纵的。阴谋论说出了部分的事实,早期市场的快速拉升的确很大程度是由庄家操纵的。但这只是开始的动因,后面的发展就不能简单的用阴谋论来概括了,那会错过最精彩的部分。当我们看清整个时代大潮,才会发现,所谓的庄家也只不过是其中几朵浪花而已。

这些目前大家看到的分析,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普洱茶市场其实是需要细分的。就普洱茶泡沫破灭这个事件来说,我们需要分成三个不同的市场:

老茶

新茶通货(大厂和小厂)

古树茶(名山和非名山)

我们先从一个一般群众的视角,来看新世纪最初这几年普洱茶市场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都发生了哪些大事?然后我们再看这背后,三个市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有哪些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时间回到世纪之初,普洱茶肯定是当时风头最劲,争议最大,发展最快,市场也是最混乱的茶。

第一个特点是——“乱”

混乱到什么程度?缺乏产品标准,也没有后来的QS认证,老百姓缺乏基本认知,完全不辨真假,有的媒体说,当时市场上的普洱茶95%是假的(这篇报道说的是北京马连道,各地其实差不多)。假老茶,假品牌茶满天飞。如果我们看现在存留下来的大量老茶,比如某宝上随处可见两百元就可以买到的99易昌,这个说法可能还真不算太夸张。

当然这个是一个行业发展初期正常的现象,标准可以慢慢建。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2003)是普洱茶的第一个地方标准,06年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DB53/103-2006)和《普洱茶综合标准》(DB53/T171-173-2006)真正区分了生茶和熟茶。直到08年《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普洱茶的标准才算正式确立下来,并沿用至今。

第二特点是——“火”

关于普洱茶的热点事件和拍卖层出不穷。当然离不开资本背后推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比较重要的拍卖包括但不限于:

2002年广州茶博会,茶王宫廷普洱茶(古普洱茶业)100克拍了16万元(当时的人是真敢玩啊,这个是有背景的)

2004年鲁迅许广平旧藏普洱茶膏3克拍至1.2万。(这个说是来自周海婴,剩余的被捐给故宫博物院,有朋友质疑其真伪,其实涉及到清代茶膏工艺与现代的不同,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时间讨论)

2005年广州茶博会,德利茶业50克陈年普洱被拍至13.8万,兴海茶厂班章熟饼8.8万(这个拍的也很直白)。

2005年马帮进京,张国立捐的一桶茶拍了160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慈善拍卖,捐给希望工程的)

2006年昆明普洱茶博会,澜沧古茶宫廷散茶100克22万(这个是澜沧古茶0085原料堆筛的宫廷)。

2007年深圳茶博会,凤庆锦绣茶祖499克拍了40万(从此以后茶组开启了隔几年拍一次的模式,每次成交价上涨幅度精确吻合国家GDP上涨幅度,还是茶祖给力。)

这些拍卖具体怎么操作就不说了,但是制造热点话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老百姓街谈巷议的氛围是到了,都知道普洱茶值钱,这就够了。

这里面有几件事值得单独说说,一个是05年的马帮进京,43位赶马人和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从普洱县(今宁洱)出发,经过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这个今天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活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凡的,相当于现在连续多天霸榜热搜级别的营销事件。多年后当我和当事人聊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们还是充满自豪。

后来其他地区、其他单位也都把马帮搞起来了,包括大益的“大益天下”等等。而且目的地也不限于北京,全国各地都走起来,掀起一波马帮普洱热潮。甚至直接杀到福建,风头太猛,把主场的乌龙茶都打的措手不及。

所谓人红是非多,就在马帮还在路上的2005年七月,猪圈发酵普洱茶的报道新鲜出炉,给普洱茶热铺了一盆冷水。这个报道本身疑点很多,用猪圈也毫无必要,但是传播开来还是让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危机。当然这个报道虽然吸引眼球,却没抓住要害,真正的要害是普洱茶造假的产业链。不管怎样,政府和媒体紧急公关,澄清真相,普洱茶继续高歌猛进。,

后面还有什么哥德堡号带普洱茶环游世界,故宫贡茶回乡等等活动,总而言之,用那个时候的话说,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第三个特点是——“热”

这里指的是大量公共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倾斜。

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就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要说这件事儿的源头还是在普洱茶文化学者黄桂枢这儿,很多人不知道老爷子早在2001年就给领导提出更名的建议。但当时兹事体大,轻易大家也不敢动这个念想。后来随着普洱茶越来越火、05年某著名的新市长上任,这件事在2005年的两会就报上去了。最终在2007年4月8日正式更名成功。

更名这件事怎么说呢?从历史来说,当然也有根据,不能算是捕风捉影。改名字确实给普洱市在普洱茶领域带来极大的先机,当时的风头压过版纳,临沧、保山更不用说了。但市场这个东西自有其底层逻辑。虽然在政府、学者、媒体各个方面,普洱市的天团当时都是碾压式的存在,但是无论在名山古树还是企业品牌的发展方面,普洱市后面都有些乏力,天、地、人、时自有道理,这个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

媒体资源投放也是巨量的。央视的专题就做了好几个。

在《疯狂的普洱茶》专题报道中,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如果有人问2006年什么饮料最火爆,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普洱茶。

纸媒不多说了,我们简单看一个图。

请注意,这只是部分报纸在07年上半年的宣传。你要是做媒体的,不和人聊聊普洱茶,给人感觉太不专业了。《三联xw周刊》在2006年也出了一期“茶叶极限”专刊,虽然捎带着说了说龙井铁观音,但明眼人知道,还是冲着普洱茶来的。


在2005年2月,《云南普洱茶》杂志出版发行(春夏秋冬那本),2006年8月,《普洱》杂志正式创刊(原来是《思茅文艺》),由思茅市政府主管,市文联主办。后者渐渐成为普洱茶领域最为专业的纸媒,直到今日还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台湾的《普洱壶艺》随着老茶市场的萎缩,在大陆市场的影响则渐渐下滑,现在已少有人知。

最后再简单看一下一般人看到的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是怎么一回事。

前些年逐步攀升姑且不论,在2007年的春茶季,茶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达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标杆茶下关甲级陀,原来是每公斤几十元,在春节过后就是百元起步,4月初涨到300元,4月中旬达到高点接近400元,然后在4月底转头向下,不断下探,五月六月一直跌去80%才稳住。大益7542的幅度没那么大,也被腰斩。

这就是当时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普洱茶泡沫,接下来我们来说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6.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是不是真的有庄家操纵,从早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这个证据非常多,我们后面慢慢会提到。简单的说一点,在此之前,台湾已经有过两次类似的炒作和崩盘过程。分别是1993年的紫砂壶崩盘和2000年前后的普洱茶崩盘。都经历过两次了,套路清晰,经验丰富,这些人会没有想法?

实际上,世纪之交,台港资金进入云南,都是带着想法来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一些茶人还是怀着复兴普洱茶的美好愿望进入的,这个也不矛盾。这些人一开始主要的思路是复制台湾模式,就是炒老茶。

具体操作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首先认知还是第一位的:灌输普洱茶是老的好,新茶需要存很多年才能喝。我们前面说了,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存新茶,喝老茶”,第二种“存新茶,喝熟茶,品老茶”,第二种说法更是把老茶推向一个更高层面,是茶中的奢侈品。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当时的认知,新茶至少要放十几年才能喝,这固然会进一步推高老茶的稀缺性,短期内没有竞争。但实际上这个时间周期拉的太长,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如果这个认知不能调整,那后面就会步入死局。名山古树也正是从这个地方破局的。

第二点就是对老茶进行系统性的扫货,为什么说是系统性的,当时派到南各地收老茶库存是有团队和分工的。由于云南本身这部分库存也不算大,价格便宜,实际上没有年份太久的,只要年份早一点的都尽量收,06年之前老茶就可以达到基本控盘。新茶背后的资本和操作路径要复杂一些,后面再说。

还记得前面说的陈国义办茶艺乐园,一直负债经营压力山大吗?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2月,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给他:“陈先生,听说你的仓库有一批生普,卖不卖啊?”陈国义激动不已:“卖,卖啊,你快来看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茶扫货已经进入后期接近收尾。因为香港存期十几年的7542成本相对于前几年他们在云南的收货价高得多,陈国义从200元一直卖到250元,最后基本清盘。扫货承受这个成本,意味着要有高得多的追求。

当然这也说明陈老师是真正的做茶人而非操盘者,因为他本来就是凭着一腔热情从别的行业半路杀进来的,和原来圈子里的人并不熟(要熟就没有88青了)。

每一个行业都有面子,有里子。面子看似风光,却也容易招口舌是非,还不一定赚钱;里子不为外人所知,却是真正的主导者。为了做茶,能付出那么多,承受那么大压力,不管怎么说陈老师是值得做茶人尊敬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还得引入一篇奇葩的论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很难想象这居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一篇论文,此文学术水平差强人意,但是对普洱茶泡沫的分析,足以吊打各类主流媒体的报道,是目前看到最靠谱的一篇文章。

我们借用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一个图表

我们可以看到,画红圈的2005年初,正是处于吸筹的后期,后面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当然这个图表里面的7542不是针对老茶,但是也可以说明当时整个市场的资金动向,到了后期老茶和新茶出现了联动。

如果单纯看老茶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比较简单的套路操作,吸筹,拉高,出货,一目了然。

但是当时的人并没有理解,大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那些年又是多快的一个经济发展速度,更看不到后面08年金融危机,4万亿救市等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对真正有价值的老茶来说,换成钱可能反而是最不值钱的选择。

所以当时卖掉老茶的人只是以套路牟小利,和未来比,都还只是山脚下就离场了,战术上小胜,战略上大败,说不后悔那是假的。

这部分资金对老茶的操作,对市场主要是启蒙作用,更多资金的主战场是在品牌新茶。新茶的操作则是和经销商体系密切相关的。具体怎么操作,大家可以直接去问大E的一级二级代理,如果被人轰出来,你可以去看前面那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

简单说,某品牌一级二级代理在这次风波中,都能全身而退,真正把货砸在手里的都是零售商和散户。甚至有的高级代理反而是因为这场泡沫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来利用手中的资金和这次炒茶的经验去另开一片堂口,以至于后来有的品牌,不管怎么宣传,你提鼻子一闻,就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对于茶厂来说,是福是祸完全看经营者关键时刻的决策。一般来说,只要代理体系设计合理,其实风险是可以早就通过代理保证金和提前布局分散掉的。大E07年初一级代理(全国46家)的保证金3000万,一级代理风险大吗?也不大,可以通过二级代理分散,所以这个风险是逐级分散同时逐级递增的,越到末端,风险才越大。市场好的时候,这些代理是不用投入实际资金,拿张包装纸就能向下线收预付款的。

出问题的茶企,主要是在2007年春茶原料暴涨的时候,没看清局势,高价抢着囤积原料造成的。

那个时候茶山的原料暴涨,收还是不收?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按照过去的思路,做产品的没有原料怎么行,以为反正做好产品能卖高价,咬着牙集资贷款也要收,那你不死也要脱层皮。下关元气大伤,滇红资金链差点断裂,倒下的小厂更是不计其数,我前些年在有的茶山,还能看到当年某大企业因为还不了茶农和料头的账抵在茶山的大量货品。

人和人真的大不一样,我们还是看大E,非但没有伤到分毫,反而一下子容光焕发了。第二年(2008年)就5000万拍下央视黄金广告位,又加大投入建北京大益茶文化中心,增加很多直营店,活动一个接一个搞的风生水起。你说为什么?据吴老板自己说是因为前两年收料比较多,07年看原料价格高,就基本不收了。

你说先知先觉也好,玩金融的有这个敏感性也罢,反正事实摆在那里,你们自己分析。就像《教父》里说的: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直到今天,放眼望去,明白人还是寥若晨星,韭菜依旧茁壮,割与不割,不过是游戏而已。

实际上所谓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来得如此迅猛,和当时的一个事件有很大关系。

在2006年3月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重新取得了“中茶”商标的使用权,有效期一年(至2007年2月28日)。已经十年没生产过“中茶”了,作为毫无疑问的普洱茶第一商标,现在让用一年,那还不用到极致。“中茶”开始以50元每公斤将批号分字头卖断,换句话说,甭管你什么茶,给钱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用中茶商标。据说这一年生茶出了2万吨“中茶”,这还不算假冒的,问题已经那么乱了,消费者怎么知道你是贴牌还是假冒的。

这还了得,其他茶企正一点点打窝,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你直接往水里扔个炸弹,这还怎么玩,不跑等什么?如果你事先知道这个消息,就应该在07年春茶之前逐步清仓了,如果等到这2万吨都已经入市,再跑就有点晚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加仓收原料,那就真的帮不到你了。

7.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特别的名山古树

最后再看名山古树市场,前面说了,世纪之初,大家都名山古树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到了0506年的时候,大家逐渐清晰,有些地方的古树确实与众不同,有限的几个小有名气的名山原料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到了07年,受原材料紧缺影响,这个上涨又有一个大幅的加速。

我们来看一个图表,这个是这几年名山古树的原料价格,由《普洱》杂志2007年4月,《重点茶区原料价格走势分析》数据整理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4月初的信息,到了4月下旬,很多茶山价格都会有变动,尤其是像班章这种热点茶山,4月下旬已经破千了。

这差不多涵盖了当时主流认知的所有名山。其实这张表可说的东西很多。我们选几个点来看,带给我们什么有意思的信息。

除了07年的班章之外,当时最高价是景迈山。景迈山是古茶山中非常特别的存在,成名早,资源好,产量够,位置佳,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是这么多年离一线名山却越来越远,直到今年核心产区古树原料还没破千(大货价格),可以说是所有茶山中涨幅最小的,也真是令人唏嘘。背后涉及到名山古树的某些商业本质,以后有机会再做详细分析。

当时的冰岛籍籍无名,是和镇康的马鞍山放在一起说的,价格也基本一样。冰岛真正起飞还是从08、09开始。而今天马鞍山完全不能和冰岛同日而语。

我们虽然是分析古树,但是一个地方台地茶的价格也很有参考意义,当一个地方的台地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实际上说明这个地方的古树茶处于卖家强势的市场,对台地茶拉动效应明显。从这个角度说,当时最热门的产区就是易武和班章,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景迈尽管大树茶价格较高,但并非卖方市场。

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班章,在05年06年甚至出现了春茶和秋茶价格倒挂的情况,这当然不是说秋茶更好,而是因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已经大幅超过春秋茶本身的差价。

这里面07年班章的古树价其实只是春茶季开始时的价格,到了中期已经接近一千,后面已经破千,但是成交量大幅下滑。

我们今天再看这些价格,都觉得是地板价,可以闭眼入了,尤其是冰岛,简直跟不要钱似的。但是在当时,人们无法对未来市场预估,所以普遍认为上涨过快,当大厂茶崩盘的时候,也把这些名山带蒙了,由争抢原料变为有价无市,大家不敢出手收原料。

从当时班章的升值幅度来看,肯定也是有资金进入,用类似老茶和大厂茶的思路来拉高,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名山古树和前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怎样不同,我们后面慢慢展开。

茶,只是一片树叶,但又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几元钱可能很贵,几万元可能很便宜,它的价值是什么?并不是你觉得高,或者你觉得低,而是自有规律。这里面有品牌价值,有风味价值,也有金融价值。每种价值的背后各有其逻辑。

在普洱茶快速升值,某些主流媒体鼓吹所谓“泡沫论”的同时,也有一些冷静的声音在探讨普洱茶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在一次会议上,阮殿蓉感慨到:“香港市场上普洱茶和铁观音乌龙茶价格差不多,在2004年国内市场上这些茶比普洱茶贵十倍。”普洱茶刚刚上涨了一点就是泡沫吗?其实最主要还是前些年普洱茶的价格太低了。

即便在剧烈升值之后,所有名山中最贵的班章,也不过千元左右一公斤(云南习惯用公斤,相当于500元一斤),冰岛不过才几十元一斤。都说古树资源多么宝贵,生态多么好,内涵秒杀一切,又动用了那么多媒体资源,有了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度,最顶级的古树才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斤,和内地其他名茶根本没法比,你管这叫泡沫?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时的人们对市场细分的概念还不太清晰。名山古树和台地茶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律,当时这个分野只是初见端倪,十几年后看则天差地别:二三十的台地茶价格基本没变,几十元的古树已经几千几万了。

我们还是看《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中的一个图表


对比前面7542的图就会明白。和长期陷入低迷的大厂茶不同,班章第二年(2008)就稳稳站住一千,之后更是一年一个价。可以说在之后十来年的时间,每年看之前的价格都是便宜的。

8.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遗产

所谓普洱茶的泡沫,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普洱茶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分野。从此之后,老茶逐渐销声匿迹,只在小圈子里流转;大厂茶一部分继续大众日常茶操劳的宿命,一部分步入风尘转为金融茶;而名山古树则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牢牢站在价格和茶文化的高点,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当年那些猛然剧增无法消化的产能则经历多年转化为中期茶。

量变是会引发质变的。作为一个小散,如果当年你只是听着忽悠,把房子首付的钱换成了普洱茶,估计到你孙子那辈也喝不完,那么你是令人同情的韭菜。

如果你是个糊涂茶商,在当年的高位收了几吨普洱茶,那你可以算是一个接盘侠,可以找机会编个故事把你当年的侠义变现。

而如果你实力足够,无论是出于爱好还是被普洱茶的叠码仔忽悠,收了上千吨的普洱茶,而又不着急变现,那不用怀疑,你就是人人敬仰的大藏家。

这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逐渐成熟后才能真正整合资源,体现其价值,现在总体还在蛰伏当中。

不知算是遗产还是负担,这一波的普洱茶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模塑了茶人和茶企的思维模式,让普洱茶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产品。

记得一位做地产的老大哥跟我说过,错误的成功比失败更让人无奈。如果你发现了一条捷径,根本不用考虑产品质量,更不需要研究我前面说的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只要用最简单的套路,就可以轻易成功。你会怎样选择?

这一波的泡沫和随后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让一些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有的人从此踏上不归路,既然这个玩法被证明有效,那何不玩到极致。

绝不是只有某大厂玩的是金融茶,实际上有非常多的茶企或多或少都用了这种套路,只不过玩的或高或低,或好或差而已。这几乎成了普洱茶企快速成功的基本逻辑。

哪怕是后来名山古树风头越来越盛,很多打着古树旗号的茶企,也脱离不了这种原始的基因,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把过去大厂的品牌换成名山的品牌而已。

这些企业的成功,对行业来说,可能并非幸事。

从商业模式来说,缺少足够的动力升级。

从产品来说,无论工艺、藏养,还是工艺与藏养之间的结合,这些方面提升都非常有限,研究也长期滞后于实践。

从行业发展来说,脱离了茶作为饮品的本质,以品鉴为目的的普洱茶收藏长期停滞不前,既没有成为类似葡萄酒的成熟市场,也没有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

从市场培育的角度,把消费者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什么是好茶,也搞不清名山茶究竟是什么味道。后来市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和那个时代遗留的观念有关。

从积极的方面说,经过这一轮的起落,普洱茶的确快速破圈,让大家耳熟能详。虽然浙江人评茶叶品牌价值西湖龙井第一,普洱茶第二。你随便刷刷某音,看看某宝,再和各个茶人聊聊,普洱茶在综合影响力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而且没有同级别的对手。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能有后面名山林立,大家如数家珍的局面出现。

另一点积极的方面,可能就是让一部分普洱茶人快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当时媒体的理解不同,所谓普洱茶泡沫,其实本质不是崩盘,而是快速升值。因为普洱茶市场当时总体还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尤其是头部的茶商,如果头脑清醒的是可以有几十倍的收益的,一般的也会有几倍的收益,只有进入很晚的散户才有损失,这个损失也会被时间慢慢消化。

这部分积累的资金,如果是真爱茶人掌控,后来很大程度投入到名山古树的领域,助推了名山古树的快速升值。

9.

市场分野和第一批古树茶企

普洱茶泡沫破裂带来的市场冷静期,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普洱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即便没有成熟的品鉴体系,即便市场如此混乱,即便贪欲让有些爱茶人深陷泥潭,即便当时对工艺藏养认知也很有限,但只要你喝到真正的顶级古树,哪怕只是新茶,你一定会被古树茶的底蕴深深打动。明白这是和其他普洱茶,甚至和所有其他茶类都如此不同的存在。

很多人喝到了,喝懂了,看到了未来。

所谓的普洱茶泡沫让行业内部洗牌的同时,的确也让一部分人完成了资本和行业知识的初步积累。无论之前资金来源如何,一部分茶商意识到大厂茶的思路非己所长,同时看好古树茶的未来,开始着手建立以古树资源为基础的茶企,并试图进一步控制茶山资源。

除了部分云南本土的茶企,绝大部分关注古树的新茶企都是广东人创立的,这些茶企原料来源基本集中在勐海和易武。我们今天在市场上看到的比较知名的版纳地区和古树相关的品牌大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由广东茶人创立的,这是一长串的名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并不夸张的说,广东茶人和广东茶客奠定了名山古树的最初格局,并持续的影响着整个名山古树的格市场局。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陈升号大量收购老班章库存并在当地建初制所,同时签订了原料承包协议。这一模式在当时来看是双赢的,充分发挥茶山和茶企的优势,把老班章的品牌价值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但是也存在一些系统性的局限,而且是古树茶企普遍性的问题,这个我们下文再详细分析。

除了广东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当地相当一部分茶商已完成初步资本积累之外,广东的普洱茶品鉴文化也已经初具雏形。这个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古树茶是好茶,一系列的投入才有可能。

我们这里说的品鉴文化,是基于普洱古树生茶的新茶或者短存期茶而发生的品鉴文化,这和老茶的品鉴截然不同,也和大厂茶差异很大。是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新传统,这个我们后面再详细剖析。

普洱茶在经历迷茫中的困顿之后,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尽管普洱茶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古老的历史(唐代《蛮书》),却又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年青的活力。

和那些早已成型的茶类不同,这是一个由茶友、茶商和藏家共同构建的新传统。

是一群真正被茶吸引,为茶痴迷的爱茶人不断开发,不断升级,不断创造奇迹的新领域。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这一切充满好奇,那么:

欢迎来到古树茶的新世界!

下期预告:

在下一期,我将会随着名山古树狂飙突进的十几年历程,深入剖析名山古树市场的真正独特之处,为什么我会认为古树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正脉所在,这个新传统现在面临怎样的巨大挑战,希望和出路又在哪里。

参考文献太多就不列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

来源:茗寿堂明洲,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的80个密码,你解得开吗?

关于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秘密”,茶,是一门学问,能从中学到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尤为难得的。而这些前提,则是要你对茶有一些些了解,这些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更是他们对茶的感悟及理解。

如果这80个密码你能全部看完,足以说明你是爱茶爱到极点,也说明你对茶有了一些些了解

温馨提示: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泡个茶再慢慢看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茶叶审评》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中国茶经》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


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


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


——《中国茶与健康》

5、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国茶经》


6、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


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硷”)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服用制剂,如蛋白、淀粉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结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硷制剂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


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饮茶。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而且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7、有时冲泡绿茶会出现白色沉淀,是茶叶有问题吗?


在冲泡绿茶时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主要是水的问题,这证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钙和镁的化合物质过多。这种白色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因为茶叶中有较高含量的草酸,可与水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至产生沉淀,与茶叶的质量是无关的。


——《用硬水冲泡绿茶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8、红茶在冷却后表面会有浑浊,这是什么回事?


红茶在放冷后表面都会有浑浊,红茶的这种在冷却后产生的浑浊在学术上叫“冷后浑”,这种浑浊物主要是咖啡硷和茶黄素、茶红素结合复合物所至。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一般是茶叶品质好的表象,这可作为一种选择红茶的方法。


——《茶叶审评与检验》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吗?


真正的茶叶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所以苦丁茶严格来说是不属于茶叶的。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经茶叶的加工工序制成,据临床实验证明,苦丁茶有消炎镇疼,清凉解毒、降脂、降压、减肥的良效,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降压茶和益寿茶。




10、我对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给一些意见我该喝什么茶最适合吗?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我根据各种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见,你应可以找到哪种茶适合你: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普洱茶;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中国食品报》


11、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


早上一杯茶可以帮助醒脑提神,工作间饮茶可消除疲劳,增强活力,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一边抽烟一边饮茶可减轻烟油和尼古丁的毒害,看电视时喝点茶,可以帮助恢复视力,并可解除微弱辐射的危害。如上种种,最适宜的饮茶时间是因人、因环境、因工作条件而有差异的,不一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喝茶才有益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更有随意性,渴了就可喝。


——《中国茶与健康》


12、喝浓茶真的可以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人人都这么说,但是否真的能解酒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其实喝浓茶确实能解酒。


人们在饮酒后主要靠人体肝脏中酒精水解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水解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因此在酒席上或酒后喝几杯浓的绿茶和乌龙茶,一方面可以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硷具有利尿的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醉后的人往往因为大脑神经呈现麻痹状态而产生头晕、头疼和身体机能不协调等现象,喝浓茶可刺激麻痹的大脑中枢神经,有效地促进代谢作用,因而发挥醒酒的作用。


在你喝酒过多时不妨喝一杯人参茶,人参茶采用品质上乘的中国人参配以上等绿茶,兼有人参与绿茶的功能,滋补强健、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醒酒的效果更佳。


——《中国茶经》


13、茶是热喝还是冷喝有益健康?


回答:很多人都喜欢饮热茶,经了解饮用80℃以上的浓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在食管烫伤部位沉淀下来,不断对食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可演变成肿瘤组织,使人患消化道癌症。


用开水泡过的茶最好冷却至70℃以下再饮用,也就是用手触摸陶瓷或玻璃茶杯时,已不再烫手时为最适宜。


——《茶叶生物化学》


14、喝茶为什么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吗?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其兴奋程度取决于用量的多少。而且咖啡因还有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硷、吗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毕竟是暂时性的,咖啡因在人体血液中不积累,通常几小时之内就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中国食品科技网


15、我有时饮茶过多导致失眠,有解决的办法吗?


茶叶中的咖啡硷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如果您是属于喝茶易失眠的人,那么请不要在晚间饮浓茶,以保证能做个好梦。


——《中国茶经》


16.喝茶真的会醉吗?


茶叶中含有复合多糖儿茶素类,其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组分,当空腹饮茶时,因为人体血糖本来就低,再摄入复合多糖、儿茶素类物质,人的血糖就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所谓的“茶醉”。如果您不愿放下您的茶壶,可以吃一些点心,就可消除“茶醉”。


17、在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其实鉴别茶叶的优劣时首先必需注意以下一两方面: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


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或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反茶干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


另外,购买时要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中国茶与健康》


18、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吸有异味,应怎样处理和预防呢?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特别是其所含的烯类物质,因此在存放茶时最好不要把茶叶贮放于有异味的环境中,包装物料也不可有异味,同时茶叶的包装须密封,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中国茶经》


19、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6-10克,分2-3次冲泡为宜;从事体力活动且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20克左右;食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量;年老血弱、脾胃寒者,孕妇及儿童适当减少茶量。


——《德信茶经》


20、饮浓茶好不好?


浓茶指泡茶时茶叶超量(通常一杯用3-4克)。饮浓茶对湿热症者、烟酒过多者、油腻肉食者有利,且对小便不利、口腔发炎、咽喉肿疼诸症有一定帮助,但其余人我建议还是不宜饮用浓茶。


——《德信茶经》


21、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从营养和卫生角度看,我认为隔夜茶一般不宜饮用。至于冷茶,如无变质可饮用。但不能将饮过的一部分茶汤长时间放置后再饮用。目前市场上的罐装茶水属冷茶,如是经严格灭菌处理的可饮用。还有应注意的是年老血弱、脾胃虚寒者不能饮用冷茶和隔夜茶。


——《德信茶经》


22、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的茶叶耐冲性是不同的。一般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三次之后茶香茶味已无。乌龙茶冲泡时因投茶叶量大,可达5-6次。


——《德信茶经》




23、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为什么不同呢?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硷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茶叶生物化学》


24、饮经长时间泡的茶好不好呢?


经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其中的化学成分与刚冲泡的茶水有较大区别。茶水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发生氧化聚合,滋味变劣,类脂物质水解,和胡萝卜素氧化,产生酸馊味,维生素氧化,香气物质挥发,茶汤中重金属含量增多,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茶汤中的细菌含量增多。所以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


——《中国茶经》


25、在冲茶时表面常常会有泡沫,这些泡沫是什么?可以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的质量好坏吗?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无法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的综合利用》


26、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食用,能得到饮茶的同种功效吗?


一般的饮茶食用的只是它的水溶性物质,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食用时都没有被利用,如果直接食用茶叶对你的健康将更有利。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7、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由于茶叶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远远的走在前面。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情况:其中茶叶最重要的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水产品的、肉制品、调味剂和饮料等方面。


把茶叶作为食品成分改良剂添加到食品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如用茶叶作茶叶面包,因茶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增大面包的体积,增加面包的防腐变质能力,所以作出的茶叶面包不仅芳香可口,风味特殊,而且十分疏松,包存性好。


另外茶叶还被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如从茶叶中提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以制成抗癌、抗衰老保健食品。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8、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


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9、我想在家里自己制一些茶叶食品,你有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日本现在已经很流行家庭自制茶叶食品,如近年在日本出现食用茶叶饭的时尚,在煮饭时用花茶的茶水代替清水,做出的米饭既有诱人的天然花香和茶叶芳香,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尤其是夏秋两季用茶水煮饭食用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


用茶叶烧鱼可解腥,用茶叶煮牛肉速烂、增香;用茶叶制成的面条下锅不糊,且味道清爽鲜口;还有茶叶鸡汤,茶叶煮蛋,茶叶馒头等。用茶叶巧妙制食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还可给生活增加一些情趣,确实值得提倡。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30、茶叶存放久了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吗?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而如果存放不当则茶叶化学成分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陈味;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


——《中国茶经》


31、为什么不能用冷水泡茶呢?


茶著重在嗅其香、看其色、品其味,而香味的挥发是在热水冲泡过程中蒸汽蒸发时带出的芳香物质引起的;其色、味是水浸出物的多少来决定,由于茶叶中一些内含成分是属于热溶性,只有在热水冲泡时才能很快的体会茶叶的色、香、味。


32、茶叶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茶叶在我国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也叫乌龙)、黄茶、白茶、黑茶。市面上的茶叶都是这六大茶类中的种类。


——《德信茶经》


33、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和环境中喝茶呢?


喝茶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一种享受,不应局限于时间和环境中。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高丽参茶或花旗参茶,这对疲惫的身心很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下班后和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泡上一壶花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味。和朋友一起闲聊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冻顶乌龙。


——《德信茶经》


34、茶叶到底是谁发现的?


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德信茶经》


35、我国茶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


我国长期以来流传著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在我国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茶叶的发展首先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最初作为祭品;其次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逐渐作为茶食;又次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到药用;再次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最后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料。


——《制茶学》


36、茶叶除了喝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茶作为一种健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喝。吃茶在日本越来越风行,即所谓的“茶膳”。


除了食用以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用品,如含有茶成分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茶香的纸张。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37、花茶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


花茶有多种它们的功能不能一概而论,花茶就有5个品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


茉莉花茶: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饮之倍觉神清气爽,被誉为花茶之冠。


玫瑰花茶:香气浓郁清和,柔肝醒胃。是理气解忧之首选饮品,且玫瑰花寓意爱心,可作上佳礼品。


玉兰花茶:香气香浓持久,有和气、消痰、益肺等功效,辅以蜂蜜冲饮,风味尤佳。


桂花乌龙:具有醒脾开胃,清齿利咽的功效,而且桂花含有十余种香气成分,是别具风味的化香茶。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特点,是清除烦热的上佳解暑饮品。


——《百花治百病》


38、用纯净水泡茶好还是自来水好?


城市自来水一般经过消毒和过滤,比较清洁卫生,适合饮用。但有时用过量的氯化物来消毒会带有气味,而且水中的矿物质对茶叶品质是有影响的,如高价氧化铁含0.1ppm时,茶汤品质就不好,钙到4ppm时滋味发苦,镁在茶汤中达2ppm时茶汤变淡。


而纯净水中除了含二氧化碳外,基本不含其它溶解物,用来泡茶不影响茶的品味,有利于评茶。当然,泡茶用水最好还是用泉水。


——《茶叶审评与检验》


39、能提供一些泡茶的技巧吗?


好茶,好水,还需冲泡得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冲泡绿茶用初沸的水,水温最好80℃左右,冲泡时先入少量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入水至离杯沿1-2厘米即可。


红茶用不著100℃的沸水泡约1分钟即可倒茶汤入茶杯中,并可任意调配,或奶或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洒。


乌龙茶要求水沸即可冲泡,第一次泡2分钟,随后泡的时间由短到长。


花茶宜用盖碗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可冲泡2-3次。


——《德信茶经》




40、茶能真的能抗衰老吗?


现代医学科学认为,改善饮茶结构可延缓人体衰老。饮茶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项内容,因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自由基能强力清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德信茶经》


41、茶真的可以防癌吗?


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质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长期饮茶还能起到预防肝癌和肺癌的作用,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茶有多种,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中国食品科技网


42、孕妇能喝含咖啡因的茶吗?


近年来,有人就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开展研究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咖啡因能否取代硷基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参加DNA和RNA的形成,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孕妇饮茶可能会有助于健康,增加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硷含量很低,而且容易排出体外,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其次咖啡硷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咖啡硷会引起后代的生理缺陷的忧虑是没必要的。不过当妇女一旦怀孕,其饮食习惯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43、我听说吸烟的人应多喝茶,这有道理吗?


喝茶的确能降低烟对人的毒害。香烟中的尼古丁被人吸入人体后会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和使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绿茶,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所以从保护你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我提倡你应多喝茶,以减轻香烟的毒害作用。


44、饭后饮茶对身体有益吗?


不少人喜欢饭后泡一杯茶,一边聊一边饮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肠道膜难以吸收,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铁元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基本上吸收完毕,故最好饭后1小时才喝茶。


45、有机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与其它茶有区别吗?


有机茶是一种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总的来说,有机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


而普通的茶叶只是按国标规定加工,要求没有有机茶严格,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有机茶的价格一般都会比同等的普通茶贵。


——《中国有机(天然)茶开发》


46、听说饮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是吗?


茶能防止骨质疏松这主要是镁的作用,成年人每天镁的摄入量应在300mg(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摄入量只为250mg)。含镁高的食品有花生、大豆等,而茶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上述食品,在茶中绿茶效果更好。所以成年人多饮茶,可以摄入较多量的镁元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茶叶》


47、听说中国茶叶的铅超标很厉害是吗?


茶叶铅含量超标在我国确实很普通。国家规定的指标是pb=2ppm,但国外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1ppm,日本为25ppm,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制订铅限量的标准。其实茶叶的铅在平时冲泡时,几乎不溶于茶汤中,有些国家并没有把茶叶中的铅作为必检项目。而且茶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含量,所以你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龙井、铁观音含铅超标污染源及控制途径研究》


48、绞股兰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功能呢?


绞股蓝茶是一种保健茶,具有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清热泪盈眶解毒等功能,对气虚体弱,咳嗽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等有治疗作用。绞股蓝茶一用优质炒青绿茶与已往加工干燥后的绞股蓝嫩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拼配而成的一种保健茶。


——《中国茶经》


49、正常人需要补硒吗?富硒茶对人体有什么功能?


经典的化学学科认为硒化合物有毒,而现今从国内外有关硒的学术研讨却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发挥著重要的生物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及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减弱;硒在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心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和骨节病诸方面,从机理上已研究的比较清楚。


富硒茶是采用富硒地区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的抄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形成的一种保健茶,利用生物体富硒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产途径。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50、茶叶中真的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吗?


茶叶界权威人士陈宗懋博士经过对国内各单位对大量茶样和国外对我国出口茶叶(总计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调查,指出我国茶叶中虽然有少量农药残留,但总体残留水平不高。六六六超标率为0-1、75%,DDT超标率为2.50%-5.03%。你大可放心饮用。


——《茶叶中农药残留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5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很多化学成分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咖啡硷、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芳香类物质等。


——《茶叶生物化学》


52、市场上有脱糖茶叶,茶叶中的糖含量很高吗?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我有没有影响呢?


茶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左右,但大多数是水不溶性多糖类,能被沸水泡出来的糖类不过4-5%,故通常认为茶叶是低热量的饮料,因此可以说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你没有任何影响。


——《茶的综合利用》


53、什么病应忌茶?


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对患有如缺铁性贫血、胃痛、低血糖病、蛋白缺乏症、心动过速的心脏病的病人,在吃药后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质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会降低药的效用。


54、我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我又很爱喝茶,这会有影响吗?


喝茶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你既然刚做过手术我觉得你还是喝一些滋补强健,如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旗参茶等,这些茶是以上等的绿茶辅以东北人参、高丽参和正宗花旗参制成,有很好的滋补和强化身体各项机能,对虚弱的你有很好帮助。


55、什么叫保健茶?保健茶与普通茶有区别吗?


保健茶是保健食品中的一类,它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的人群使用,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茶有苦丁茶、绞股蓝茶和富硒茶,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调节。而普通茶叶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难以调节人体的机能。


56、当你思考时,特别是晚上,喝茶会激发灵感,这可信吗?


喝茶比喝其它饮料容易产生灵感,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展开。


57、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茶叶会劣变的原因有三:一是光照,由于光照使茶叶的温度升高,加速了茶叶的氧化过程。二是氧气,同样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三是水分含量的升高,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茶叶也就失去了原茶的风味。


58、为什么春茶这么贵?


茶树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为春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导致夏茶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而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使秋茶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所以春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中国茶经》


59、不同季节如何选用茶叶(对健康而言)?


一年四季节气候不同,饮茶种类也宜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赞成一成不变,搞“终身制”。


春季我喜欢饮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郁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神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


夏季我认为宜饮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


秋季我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我习惯泡上一壶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60、茶叶是怎样制造的?


不同的生产工艺就制出不同的茶,我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绿茶:鲜叶→杀青→揉念→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念→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念→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调→干燥


清茶:鲜叶→萎调→作青→抄青→揉念→干燥


红茶:鲜叶→萎调→揉念→发酵→干燥


——《制茶学》




61、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市面上的铁观音、水仙、龙井、冻顶乌龙等是属于哪种茶呢?


绿茶与红茶在生产上的区别主要是红茶经过发酵的工序而绿茶没有。在品质特点上,最大区别在于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平时喝茶时只要小心留意,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在茶叶浸泡后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辩的。市场上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都属于青茶类(又叫乌龙),龙井、碧螺春、银针、毛尖等都属于绿茶类。


——《制茶学》


62、通常说的工夫茶就是工夫红茶吗?


简单的说工夫茶是一种泡法,而工夫红茶是一种茶。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即科学又讲究美感。它的特点是茶多水少,泡饮次数多,泡时短,即泡即饮一般泡冲30秒-1分钟。现在,工夫茶可分闽式工夫茶,粤式工夫茶和台式工夫茶。


至于工夫红茶,它是我国独特的一个传统品种,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是采用显金毫的优质工夫红茶而制,滋味醇厚,更是红茶中的极品。


——《生活的艺术--习工夫茶》


63、怎样区别陈茶和新茶?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茶经》


64、如何挑选茶叶?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


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65、花茶应怎样泡才最好呢?


花茶是以素茶为原料,再用各类香花窨制,使花香渗透入茶叶,形成带花香的茶叶。花茶的冲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档花茶用玻璃杯冲泡,二是一般花茶用盖碗冲泡饮用,三是用大壶冲泡并倒入小杯品饮。花茶的冲泡水温要求高档花茶85℃,一般花茶的以100℃为宜。


——《福建茶叶》


66、银杏茶有什么保健功能?


银杏叶是中国特产珍贵植物,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等病。袋泡银杏叶茶,是用上等绿茶和银杏叶配制的保健茶,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纯正,味微苦回甘。该产品兼有绿茶和银杏叶的双重优点,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67、科学的饮茶方法应是怎样的?


饮茶如吃饭一样,也要讲究科学,也要适量,一般成年健康的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饮茶要有合理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茶水比例要适宜,冲泡次数应茶而异。茶类选择可应季节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红茶性热,绿茶性凉,因此夏天饮绿茶更能增加消暑作用,而冬天喝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中国茶与健康》


68、很多包装茶都不能看茶叶,真的只能从价格上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吗?有其它的办法吗?


很多消费者在买包装茶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消费者都会买自己熟悉或有名的牌子,价格好的不一定是品质好。但买袋装茶时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过期产品千万不能买。


69、运动前后喝茶好吗?


每次运动前我都会喝上一杯绿茶或红茶,因为以往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含有一种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物质,它能抵制细胞和组积受损。并且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硷可使人精神振奋。运动后大量补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喝上几口天然纯正的乌龙,那解渴的效果更佳。


70、儿童饮茶好不好?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


我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应忌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对儿童的脑发育可能不利,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喝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3岁以上儿童宜饮淡茶,最好不要饮浓茶。


71、茶叶属于中药吗?它的药用效果如何?


茶叶属于中药,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所以你可以放心喝茶,因为还没有研究表明茶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中华本草》




72、如何区别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征上的差异。真茶与假茶的鉴别一般用看、闻、摸、尝的方法。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有异味者为假茶,用火灼烧时气味更易辨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观察,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乌绿,为真茶。如果闻香观色难以判断,那么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水冲泡从展开的叶片上来辨别。


茶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茶叶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络系统。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中国茶经》


73、绿茶真的越绿越好吗?


不同品种等级的茶叶,颜色均不同,都以鲜活而富有光泽为佳,但绿茶并非越绿越好。像高级西湖龙井,呈嫩黄绿色;特级黄山毛峰呈象牙色等等,下次挑茶叶时应多加注意。


74、市场上很多茶都说是名茶,究竟怎样的茶才算名茶?


什么是名茶,目前说法不一,衡量某种茶是否名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中国茶经》




75、喝茶前要不要洗茶?


“洗茶”一说较多应用于乌龙茶类,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浸泡,把茶叶表面的一些物质,如茶灰末等冲洗掉;二是通过浸润泡助于降低茶叶的火功味,促进香气的透发。


76、是不是陈茶的质量一定就差?


其实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的生活总结,但并非陈茶就一定差。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例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等等,如果能在石灰缸中存放1-2个月,效果更佳。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中国茶经》


77、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在原料和生产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所以茶一般在常温下能保存1-2年。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审评指南》


78、夏天喝热茶还是喝冷饮更能降温?


一杯冷饮下肚,会顿觉凉快,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效应。因为冷饮的解热机理是用低温来抵消热量,更何况一杯冷饮所能抵消的热量是有限的,喝完冷饮,冷刺激了人体的外周冷感受器中枢冷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因温度调节中枢感到冷的感觉,则反射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短暂的凉爽后是闷热。


相反,喝热茶时虽热,但饮后片刻热随汗出,凉爽至极且维持时间长。因为夏日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人体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加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深部的热带出体外,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故相比而言,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降温。


79、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茶越红就代表越好?


红茶的汤色浓度决定因素是茶红素,茶红素的形成是儿茶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的催化下很快被氧化成邻,随后进行聚合形成联苯酚类中间产物,这又会还原形成双黄烷醇类,氧化形成茶黄素,茶黄素又转化为茶红素。茶红素是茶汤红色的主体,茶黄素是红茶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


看红茶的质量不单只看它的红,还要有亮度才算好的红茶。泡杯红茶,你因它的红艳明亮而惊讶,若想滋味浓强中而又带鲜爽,加上糖及奶或柠檬时,风味尤佳。


——《茶叶生物化学》


80、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


一般人认为散装茶能很清楚的看清茶的外形,于是就此判断茶的好坏,这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散装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变质,因为露放在空气中,一是吸潮、二是吸异气味,特别作为茶叶这种商品,本来就易吸水和异味,这样就导致茶叶无形之中会发生质变,使其丧失原茶风味。


而作为包装茶类,首先在避光、防潮上就做得很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包装茶方便,大方美观,是送礼的佳品。

找到约434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