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省农委胡继承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助力茶业发展 赋能企业经营 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共品一杯香茗,共叙盛世茶情 ”。正是隆冬寒梅飘香时节,12月25日上午,金阳会场内,欢声笑语,茶香清幽,由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以“融入双循环,价值共享——缔造厂商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十四五”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后疫情时代茶企在前行中的思考”等议题共同探讨大变局下茶叶营销的新变局、新挑战、新思路。

开幕式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宣读省委书记谌贻琴、省长李炳军对举办茶业经济年会的批示,提出“对在茶产业发展中所有同志奉献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表示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支持举办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祝年会活动越办越好!”。

省人大原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省人大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茶文化研究会顾问黄家培,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茶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黔南州政协主席、州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魏明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何文江,省人大农委专职副主任沈芹,省扶贫办副主任覃儒方,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龚雁,省社科院副院长李胜,贵阳海关副关长孙永泉,省农科院副院长周维佳,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易勇,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健勇,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丽军,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会长徐谦,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谭书德等领导嘉宾出席年会。

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扶贫办、贵阳海关、省工商联、省农科院等省直部门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各市(州)、有关产茶县茶叶主管部门负责人、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文化研究会各副会长单位,各市州、县有关茶行业组织、茶叶企业代表,以及来自省内外有关茶叶采购商、相关机构、中央驻黔媒体和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单位等社会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今天的年会。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贵州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林红,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欧阳道坤分别作了《新发展、新格局、新机遇》、《从十三五的贵州茶叶成绩单看贵州茶业的十四五未来》、《贵州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高质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主题演讲。

他们从各自角度解析茶行业发展现状,展望“十四五”产业发展趋势,就新时期贵州茶产业如何“高质量”健康发展,助推乡村融合进行深入分析,对贵州茶产业未来走势和品牌打造、出口竞争力提升等观点发表真知灼见。

“回望十三五,黔茶登上了三个制高点。”傅传耀在会上表示,过去这五年,黔茶在干净茶、茶园面积、产品创新三个方面分别登上道德、实力、品种三个制高点。

展望十四五,黔茶将奔着农业强国,在乡村振兴中再立头功;健康强国,在食文化中引领时尚;文化强国,在国际竞争中独树一帜这三个强国目标再出发。未来经过不懈奋斗,茶农一定是最体面的农民,茶企一定是最现代的农村企业,茶区一定是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希望茶企同力,茶人同心,全民同向,挖掘茶文化的经典,传播茶文化的声音,讲好茶文化的故事,助推生态黔茶健康天下。

胡继承在会上回顾这15年来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贵州茶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生产态化、生态产业化,在贵州“黄金十年”发展中,贵州茶叶也有了一个骄傲的十年。

他表示,为十四五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一个好的征程。坚定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自信,通过专业化提高效率降成本;做好精制拼配,通过“三跨”来保障品质稳定性;做好绿色防控,严守茶叶安全;规范“贵州绿茶”大地标的使用。

他希望,全省茶人一起携手努力,坚持发展路径,坚持绿茶主战略与干净茶的底线,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十四五”必将成为贵州茶产业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贵州茶产业必将引领中国茶产业发展。

会上,贵州16家重点龙头茶企负责人代表全省5000家茶叶企业上台庄严宣誓:“我们志愿参与发起,‘干净黔茶·全球共享’诚信经营行动,并呼吁贵州茶行业:遵守茶叶质量安全规定,宁要草不要草甘膦,坚决不用除草剂;严格遵守茶园禁用农药清单,坚守质量安全;严格按照茶叶品牌标准对标生产,确保产品品质;维护市场秩序,恪守职业道德,杜绝假冒伪劣,坚持诚信经营;自觉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共同做好干净黔茶,为建设茶业强省贡献力量!”。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会长徐谦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茶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品牌发展、拓宽出口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全省茶人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取得的积极成果。“干净黔茶”正走向更多的国际市场,朝着“全球共享”的目标不断迈进。

面对后疫情下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本届经济年会在茶产业品牌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邀请了茶业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领域的重量级嘉宾为黔茶产业品牌可持续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据了解,贵州茶业经济年会自2011年成功举办以来,连续举办了九届,是推动茶产业大发展、增进茶文化大交流、促进茶贸易合作的行业盛会。

会上,还分别对贵州绿茶宣讲员、“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叶科技推广工作者”、“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文化推广工作者”、“2020年度消费者最喜爱的贵州茶叶品牌”、“2020年度最具创新力茶叶品牌”进行授牌表彰。

来源:贵州茶香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绿茶”成长记

编前语

2018年10月8日,《农民日报》头版浓墨重彩的对“贵州绿茶”做了全面报道,肯定了贵州绿茶今年创建国家级地理标志创建示范样板取得的成效和做法,全文如下:

金秋时节,在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茶园,茶园中还有大批茶农在采摘夏秋茶,“贵州绿茶”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创建示范点的展板显得格外显眼。今年以来,贵州以“贵州绿茶”标准宣贯为主导,先后在湄潭、余庆、凤冈等9个茶叶县创建“贵州绿茶”国家级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

聚指成拳,强力政策驱动大发展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茶叶是绿色贵州的珍宝。近年来,贵州利用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700多万亩茶园领跑全国,茶产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的地位。

“从上世纪30年代中央实验茶场试制的湄潭绿茶,到解放后的黔绿。贵州绿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大区域品牌概念。2007年,贵州明确了以发展‘绿茶为主体,其他茶种为辅助’的茶产业发展方向。‘贵州绿茶·秀甲天下’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共识。”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

2017年年初,“贵州绿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全国首个获准登记保护的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同年,“贵州绿茶”再次得到农业部的肯定,获得2017年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资格。

以省级为单位、近700万亩茶园为背书的“贵州绿茶”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后,将肩负着探索、实践、引导中国现代农业走向标准化、大规模、大市场的时代使命。

农产品地理标志既是一种标识,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使用得好、保护得好,可以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紧扣发展脉搏,在大地标孕育的大机遇来临之际,贵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强力助推。

2017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在品牌建设工程方面,明确主推品牌为“贵州绿茶”,提出以“贵州绿茶”引领,各市、县核心区域品牌整合,企业品牌跟进的方式,构建“省级公用品牌(母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子品牌)”的贵州茶品牌体系。

同年,新修订的《贵州绿茶》标准正式发布施行,进一步引领、规范、支撑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贵州省农委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贵州绿茶”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的通知》,成立贵州绿茶样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省农委相关部门对创建工作齐抓共管,将创建工作纳入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职能目标绩效管理,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进程。

与此同时,贵州省确定在茶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适宜“贵州绿茶”品牌建设的湄潭县、余庆县、凤冈县、石阡县、江口县、思南县、瓮安县、雷山县、黎平县等9个县重点开展创建示范。各创建示范点的9个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相继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示范基地,在基地内树立“贵州绿茶”创建国家、省级农产品样板宣传展板进行推广和普及,引导示范点所在县(市)企业积极用标。

夯实基础,地标系列培训深入一线

“贵州绿茶”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是贵州的特色产品,经过历史积累、文化积淀,已成为品质优异、底蕴丰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对于使用者来说,地理标志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创造更多利润,提高产品等级,减少竞争,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以及品牌影响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有着国家的担保,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也更加放心,在购买时,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地理标志产品。

打响贵州绿茶品牌,关键是夯实基础、锻造贵州绿茶独特品质。

“生态”一直是贵州绿茶引以为傲的特点。贵州把规划种植茶叶的土地用GPS定位,检测土样的pH值和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确保种植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安全的底线之内。同时,贵州茶园禁用的农药在国标16种的基础上提高到63种,在茶园面积达万亩以上的乡镇、5000亩以上的村全面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制度,从源头上强化对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

作为“贵州绿茶”持标人,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修订完善《贵州绿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快贵州绿茶品牌授权使用力度,推动贵州绿茶地标范围内的区域大量使用贵州绿茶大地标,规范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要求。并在茶叶加工生产旺季,开展创建系列培训,深入一线指导采摘、加工,与企业座谈做好产销对接。

从今年5月开始,已分别在湄潭、余庆、石阡等9个示范创建县开展创建系列培训。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老总以及从事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中层管理人员累计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他们指导、培训企业一线生产者、茶农等累计达3万余人,宣贯了新修订的贵州绿茶地方标准,让更多人了解标准,让更多的从业者掌握标准并内化为茶叶生产的自觉行动;规范了“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的企业自觉执行标准。

“通过培训系统性解读了‘贵州绿茶’大地标的地标概念、品质特征、标准要求、独特生产方式,原料质量控制和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说,“培训工作的开展,让更多企业了解大地标、宣贯了贵州绿茶标准,引导用标企业规范加工生产,规范使用标识,进而辐射和带动大地标覆盖范围的企业,将促进贵州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效益凸显,大地标助推大脱贫

茶产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走进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目之所及皆是绿油油的茶园,采茶人正在茶树之间忙着采茶。“6亩茶,年收入10万元左右。”村民谭武莲祖祖辈辈靠种地,如今通过种茶全家吃上了生态饭。在湄潭,茶产业已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今,“贵州绿茶”覆盖贵州61个茶叶生产县,截至2018年8月,已授予203家企业使用“贵州绿茶”品牌标志。“贵州绿茶”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绿宝石、黎平香茶……聚指成拳,一个个子品牌在“贵州绿茶”母品牌的旗帜下,开启以高标准提升价值、打造大品牌、拥抱大市场、秀甲天下的新征程。

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栗香茶业公司率先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已覆盖其80%的产品,2017年该公司产品销售较用标前同期增长20%,消费者回头率达50%以上。余庆县凤香苑茶业公司用标产品出口欧盟市场,2017年出口量就突破1000吨,创汇500万美元。

余庆县凤香苑茶业公司董事长骆地刚说:“使用‘贵州绿茶’大地标一年多了,我们尝到了甜头。消费者更认可,产品好卖了,效益就上来了,大家的收益也多年,积极性也就提高了,管护、加工、销售各方面都更加规范了,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增比进位、跨越发展的成功道路,为贵州茶业发展迎来了春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长为贵州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说。

随着“国家示范样板创建点”的推进,贵州绿茶“蝶变”效应在不断提升,系在末端的茶农是其直接受益者。

据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发展促进会统计,截至2018年8月,“贵州绿茶”用标企业涉及茶园面积55万亩,用标企业总产值32亿元,25万茶农因茶叶产生收益16.25亿元、人均年收入6500元,比用标前多增收3.75亿元、人均年增收1500元。

大地标正逐步释放大能量,推动贵州向中国绿茶和世界绿茶的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品牌、贵州创造进发,推动贵州茶叶走向世界、香满人间。

“多彩贵州·黔茶飘香”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贵阳开赛

 

金秋的贵州高原,景色如画,到处都是茶歌飞扬。10月22日,贵州省一年一届的国家级一类赛事,2018年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正山堂普安红杯”“多彩贵州·黔茶飘香”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贵阳开赛。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省农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继承,省人社厅副厅长徐海涛,省供销社原主任、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达伟,贵阳市政协原主席陈石,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泽,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定梅,遵义市委原副巡视员、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天俊,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苏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本次大赛裁判长周智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于良子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赛开幕式。

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定梅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赛事将有力助推并优化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结构,有效地引导茶产业向科技研发和与大数据、大旅游融合发展,促进茶艺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极大丰富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2018年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举办,为加强茶产业和茶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为茶产业和茶文化领域的交流融合搭建起新的桥梁,开创新的起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周智修介绍,贵州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汉、苗、侗、彝、布依、土家等多民族茶文化特色,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为贵州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茶诗、茶词、茶赋、茶联等。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700万亩,投产面积527万亩,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茶叶总产量32.7万,产值361亿元,均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带动470万农民致富。

本次“多彩贵州·黔茶飘香”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共20支参赛队,其中个人赛64名,团体赛26队,贵州冲泡竞赛39名,共191人;与上一届大赛相比,本次大赛增加了4支参赛队和20人参赛。

在10月22日至23日,选手们将分别角逐茶艺职业技能个人赛、团体赛、“贵州冲泡”竞赛设置的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按规定对参加个人赛的获奖选手实施茶艺师资格晋级奖励,并对个人赛获得前三名的授予“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

此外,大赛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四个配套的“金秋贵阳茶飘香”品茗大会、贵州省茶艺之星形象宣传展示、贵阳市茶馆文化交流和20家茶叶企业宣传展示黔茶的魅力。此次大赛,不仅是贵州省的茶文化盛会,是贵州茶产业品牌的一次展示会,也是一次大众品茗大会。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开展茶博会、茶人会、丝绸之路、茶艺大赛、斗茶大赛、贵州冲泡大赛、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会、贵州茶文化建设座谈会、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等茶事活动,贵州省斗茶大赛自2015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举办,斗茶赛的举办对贵州茶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让高品质的贵州茶真正服务消费者。通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贵州茶产业的整体发展。

来自省农委、省人社厅、省茶办、省茶科所、省茶文化研究会、省茶叶学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叶协会,以及各地州市茶办和相关院校的有关负责人,还有,贵阳市各区品茗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贵阳市各有关文化企业和茶馆、茶企负责人和来自观山湖区社区的观众及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大赛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贵阳市农业委员会、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政府承办,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贵州大学茶学院执办。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