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古茶园管理

找到约2,418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云南茶叶所专家应邀到勐腊县开展夏季古茶园茶园管理培训

易武是“普洱茶”“七子饼茶”原产地,是滇藏“茶马古道”发源地,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遗迹,也有清末、民国时候遗留的老茶园,易武茶以口感细柔、回味悠长受到普洱茶消费者的喜爱。易武镇有茶园面积9.8万亩,其中古茶园7.28万亩,73个村小组“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近几年,易武茶叶协会在勐腊县政府的支持下举办的贡茶文化节,是普洱茶古六大山的盛会,在普洱茶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2023年7月15日,易武茶叶协会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罗琼仙高级工程师到三合社村举办协会活动,活动中罗琼仙与村面们分析了三合社茶叶的优缺点,与茶农们到茶园中分析古茶园中不同类型茶树所生产茶叶的品质特性,建议茶农首先从茶种改良着手提高三合社古茶园的茶叶品质,其次罗琼仙从夏茶市场价值低,及春茶园大旱,生态差一些的古茶园中茶树生长势还没有完全复苏,提出古茶园夏季管理四个建议:一、夏季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杂草生长旺盛,提倡茶园刈杂草铺在茶树下方,以提高茶园土壤生物多样性与保水保肥能力;二由于春季过于干旱,导致60%的春茶推迟到5月底集中萌发,很多茶树的头拨茶因采摘不及时而没有下树,到7月中旬,没下树的头拨茶枝条成熟孕育的花开始现蕾,将消耗茶树大量营养,减少茶叶萌发,摘蕾、修整弱枝是古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三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减少夏茶采摘,让茶树新稍自然生发,枝繁叶茂的休整一轮,以提高秋茶及明年春茶品质;四倡导在茶园高处及沟谷地种植本土的西南桦、白花羊蹄甲等无毒、有香的阔叶高大乔木,以改善茶园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状况,增强生态抗旱平衡力。

此次活动通过罗琼仙的实地讲解,每个参与者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增加了与会人员发展易武茶,做好易武茶的信心。


实地讲解茶园管理


三合社普洱茶优缺点分析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提高茶园管理实现高产优质茶叶,促进老山瑶寨乡村振兴增收致富

2023年11月20日,为了促进麻栗坡茶产业做强做大,确保麻栗坡茶叶稳住“国礼目录”这一国际性宣传名号,推动老山茶快速发展,带动老山瑶寨茶农致富,一场由文山州农科院科技专家服务队、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科普长廊建设科普培训、文山州经济工作科技特派员项目培训以及麻栗坡家茗茶业联合举办古茶园管理技术培训会在老山第一村小坪寨如期举行。

阳光明媚的今天,参加培训的茶农们盛装出席,展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首先来到老山古树茶园,进行茶叶修剪的实践操作,由广南县茶叶技术指导站退休技术专家何光耀老师现场授课,手把手指导茶农们如何进行科学的茶叶修剪,以保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随后,培训会移师小坪寨活动会。中共麻栗坡县委统战部万家明主持了会议,首先对家茗茶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战的社会贡献,带领茶农脱贫致富,让大家对这家致力于推广茶叶文化的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着,麻栗坡县爱卫办进行了“健康中国,爱为工作”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何光耀老师随后进行了茶叶种植、采摘、管理、加工等技术的理论授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个环节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他强调,科学的茶叶管理不仅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帮助茶农们实现增收致富。

下午,文山州农科院园艺所陆玲所长进行了关于茶叶病虫害管理和防治的授课。一、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二、茶园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预防和治理茶叶病虫害的方法,为茶农们提供了一份实用的技术指南。高级农艺师赵凯玲进行古树茶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授课,保护我们古树茶资源,科学开发做好麻栗坡古树茶茶产业。

这次培训会的举办,无疑为老山瑶寨的茶农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专家的指导和教授,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茶园,实现茶叶的高产优质,从而为当地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老山瑶寨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挑战,努力提升自身的发展潜力。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茶业和旅游发展,发挥茶叶产业的优势,通过科学化的茶园管理,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这不仅将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将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老山瑶寨将继续依托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茶园的管理水平,推动茶叶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拓展市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老山茶品牌,让老山瑶寨的麻栗坡古树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这次培训活动,老山瑶寨的茶农们收获了知识、技能和信心。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实现更大的价值。

来源:麻栗坡县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芒市茶路Ⅱ:勐板土司的官寨古茶园

云与雾。从芒市到中山乡官寨,我们一路被延绵半月的雨水驱赶、追逐和挟持。

所见皆是稻香竹影的山水田园,在云雾的笼罩里,秀美宜人的样子。清晨再见芒市风景,清新隐逸,雨水的洗礼显得尤其重要。

极目四野,少有人迹,即使在稀疏簇居的道旁村落。一路奔驰,一切美在视界中闪现,一去不返,叹为观止。

本雅明在《驼背小人》中说道:“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故乡只有一个,然而一颗皈依之心却自由无羁,处处可以寻到来去。作为我修文的宗教,茶在冥冥之中一直轻声呼唤我的回归。

结伴而行的哲思和诗意,路途漫遥,道阻且长。油画,或者国画的意境反复呈现不同的剧幕,这就是寻访官寨古茶园之路。

官寨位于德宏东部古茶群落,也就是我们俗说的龙江东部板块,横槊于龙川江(龙江)和怒江之间。

又因横穿中部的芒市大河分为东西两片,属于高黎贡山尾部山脉。古茶树在怒江边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分布“点”,即是芒市的中山乡。

在德宏本地人的访茶经验中,德宏古茶树最集中的地方就在东部古茶群落的中山乡。而勐板土司的官寨茶是德宏州最负盛名的普洱茶。

据当地村民介绍,官寨茶原本产自中山乡黄家寨的“官寨”。有史以来,中山乡有两个“官寨”,一是芒丙的老官寨,二是黄家寨的官寨。两处“官寨”都是历尽沧桑的茶史故地,见证了勐板土司蒋氏家族的兴亡史与蒋氏家族引种缅甸果敢的培茶史。

一波三折后终于抵达黄家寨官寨。我们直接来到官寨德凤茶厂的初制所,四处参观,初制所内设施完备,管理有序,棚内堆有两堆晒干的秋茶毛茶,香气四溢。

阴雨之下,天气湿冷,初制所的普昌平师傅端来火盆,送上核桃仁和蜂蜜。烧上一壶开水,边聊官寨古茶园情况,边品当地原产好茶。一饮复饮,汤色良佳,茶气充足,口感温润,甘滋漫肠,余味深长,美中不足的是工艺不够精良。

随后冒雨探访官寨古茶园,开始步入诗意的领地。

在这里,无论是小树还是古树,都以大叶种为主。在海拔1800余米的亚热带季风性雨林中,云雾之下的小树茶林密密层层像海浪般推开,其间杂生的古茶树亭亭玉立,有如帆影空远。一些茶树清水出芙蓉,道法自然,曼生于路旁。

细雨蒙蒙,那些招展、光亮、肥硕的叶片傲然而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空气中都满溢着清淡的茶香。不禁,一句“山深雨气足,秋来第一流”即景涌出,思绪飘然。

随雨水深入官寨古茶园腹地,苍郁翠绿间,一株株靓丽的古茶树相继现身。惊喜,震撼,浮想联翩。

站在最大古茶树之下,苍劲斑驳的筋骨如虬龙蜿蜒直上,陈苔老藓浸露而润,一眼望不尽的叶片发散浓密之雾,如同一个精通腹语术的老者缄口不言。超脱凡俗的盛气扑面而来,一种不枉此行的感慨油然而生。那久违的心动、敬畏,以及浑然天成的魅力令人陶醉、徜徉,久久不愿离去。

然而,古茶园更深处,令人心痛而不解的一幕浮现。一些古茶树刚刚被茶农的刀锋放倒在地,询问之下,才知这是茶农为方便采摘,对那些较高的古茶树进行台刈、矮化。此景此说,我震惊良久,随行皆言“可惜了”。

茶农随即解释,当地一贯如是。很多茶树已被反矮化几多次。这令我想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麻黑茶山那些被矮化的古茶树。细细观察之下,芒市官寨的古茶园和易武麻黑的古茶园相似之处甚多。

除了自然环境、茶树台刈等相同特征之外,两地的古树茶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特有的饮食经验,中国人素来讲究追根溯源,茶的品质与其历史文化发源息息相关。在这点上,官寨茶同样不输麻黑。

没有被台刈的古树

官寨茶在历史上是勐板土司的“官茶”,据史料记载,蒋思孝为官寨茶蒋氏“勐板世系”的始祖。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蒋思孝任勐板地方土千长,蒋氏在勐板世袭土司十五任。曾有尖山、芒丙大梁子老官寨、黄家寨官寨三个土司府。

1932年,蒋氏第十四任勐板土司蒋家俊夫妇,在原有茶林的基础上,又从缅甸果敢地区向官寨引进新茶种,为官寨茶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除原有茶林的一百年以上古树茶外,官寨新茶种引进史至今尚不足百年。

作为“德宏味”的代表性普洱茶作品,官寨古树茶茶汤色饱满、清爽润喉、舌下留甘、甘苦相济、芳香味长,与历史巨变中的蒋氏家族兴亡史如出一味。绝佳的自然生态赋予了官寨茶清润、香甜的特质,而荡气回肠的历史为官寨茶增添了质朴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形成官寨茶魅力无比的“德宏茶韵”,也就是我所提出的德宏味。这样一段历史,不妨像品官寨茶一样去体味。

天公不作美,雨水愈下愈大,我们从茶园绕回初制所,继续品茶论道。

看到初制所里一些刚刚采摘的鲜叶,我给普昌平师傅示范了鲜叶杀青翻炒手段,讲解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随即落实了再请易武镇古六大茶山炒茶大师傅朱家兄弟前来此地教授古法与传统工艺诸事。

随后,我们匆匆离开,继续前往黑河老坡。

海德格尔说:“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官寨茶的历史何尝不是。历史总在轮回中前行,“温故而知新”的经验告诉我们,短暂的消沉不代表永恒的衰落。在饮茶更加追求生态健康的今天,芒市官寨古树茶的复兴指日可待。

鸿爪从头细细看。穿行在西南中国的绿色密林里,湿重的云雾将浓得无法化开的茶香浸入我们心脾,为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聚散,生灭,无数曾经让人念念不忘的茶味宛如一颦一笑,就在古老茶林中随风而逝。我怀念参天古木的岁月往昔,似乎看到茶人先民们艰辛劳作且苦尽甘来的一幕一幕。我坚信自己有责任把过去的辉煌一一唤醒。

2018.10.15

芒市茶路系列(点击阅读)

芒市茶路Ⅰ:德宏味将是下一个传奇

找到约2,37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