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茶具厂家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四大茶市——奠定江北第一茶城的江湖地位



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在全国业界声名赫赫,不仅被誉为南茶北销的枢纽,中国茶市的风向标,更被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称之为“第一茶市”:六大茶系皆可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许多大品牌厂家在这里设置了全国运营中心或办事处;从茶叶厂家到茶具厂家都掐准了济南这个茶业市场必争之地,不遗余力的安排人力物力来抢夺并占位济南市场。各类茶品及茶周边用品通过济南发达的交通枢纽将货品发往北方各地,每年数以百亿计的茶叶成交额发生在这个市场。

高峰时期的济南茶城多达十余家,如今经过市场洗礼只剩下六七家,且主要集中在张庄路上。张庄路上的第一茶市,广友茶城,老屯茶城及与齐鲁茶城,这四大茶城的年吞吐量几乎覆盖了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的70%份额,入驻四大茶城是所有立志于做茶类品牌,准备布局北方市场的茶企、茶商以及茶厂绕不开的首选之地。据估计,四大茶城约有2000商户,茶叶商户约为一千二百家,其余为茶配套及茶周边商户。

 


【第一茶市】

政策优待,六大茶类经销商云集



第一茶市是济南最大的茶叶市场,这个由原本的土特产批发市场自发转化成的茶叶批发市场,已成为江北第一茶市,每一类茶叶在此都有无数经销商,年销售额可达几十亿。


济南茶城之所以成为江北第一茶叶集散地,一是得益于它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发达的物流网络;二得益于济南茶叶市场的传统贸易优势;三就是济南本地政府以及茶市运营者给各地茶商提供的有力政策支持与优厚创业待遇。整个茶城的管理比较规范且商户租金价位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合理平稳的状态,这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创业环境与政策扶持。



而国营公司管理运营的优势在于,就连外地经销商孩子的就学问题、家人的就业安家问题,市场管理者都会竭尽全能的利用本地人脉资源优势帮助商家排忧解难。这种管理者与商户的和谐互动与人性化管理模式让茶城具备了可以长久吸引商家的独特魅力。



【广友茶城】

名企汇聚,打造文创市场地位



位于第一茶市东侧的广友茶城,是张庄路较早形成的、较大规模的茶叶市场,目前,驻场业户多达500余家,经营人员达2000人。其中集合了多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茶叶经销品牌与茶具品牌。广友茶城内部也形成了由广友购物广场、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组成的营业面积最大的茶叶市场,文创产业园以及火车车厢独特的造型均显示了这家茶城的文创氛围。



与茶行业相同的是茶包装行业也在经历洗牌与重组。著名的茶包装企业郭氏包装以及名礼茶事均位于广友茶城。两家企业的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了茶包装产业的创新思路。传统的厂销模式以及坐待客户上门的模式已经过时。如何做好厂家与客户之间的桥梁,从客户角度和茶企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才是包装行业重生的不二法门。文创思路与客户综合解决方案也许就是这些老广友人对市场定位的一次严肃思考。



【老屯茶城】

本地人主导,新派风格品牌化运营



8排4道规划整齐的老屯市场以品牌化以及单一品种茶类经营为主要模式。开市十余年,入驻商户大约160多家,以茶品类为主,也有少量的茶具品牌入驻。



老屯茶城普洱茶经销商占比较大。大部分店铺由于经营年限较长,积累了大量老客户,能够维持一个平稳的经营状态,也有部分商家出现了经营业绩下滑的趋势。


如果说第一茶市与广友茶城以南方茶人尤其是福建茶人为主,老屯茶城则聚集了许多济南本地的茶行业从业者,商户面积普遍较大,装修风格相对时尚与新派,茶类品牌运营中心与创新风格的商户数量较多。



【齐鲁茶城】

待培育市场,规划综合经营体模式


齐鲁茶城开市短短3年,商户也有了规模的入驻。不过齐鲁茶城是个有待培育与正在成熟中的市场。齐鲁茶城的客流量小、陌生客户少,大部分是朋友或熟人介绍,也有客人是由对面老茶城转介绍过来的客户。齐鲁茶城的商户大多是第一茶市与广友茶城的老商户开具的第二家分店。

齐鲁茶城未来的市场潜力在于,地铁一旦修通之后,位于地铁出口边上的齐鲁茶城就会自然引流客户及消费者进入。与前三家茶城招商定位略有不同的是齐鲁茶城虽有五百商户档口,但它不仅仅局限于茶行业,同时还规划了家具、教育及美食城等综合经营体的模式。

2022青岛北方茶产业博览会 盛大开幕!

茗韵飘香

今日(6月17日)

为期4天的

2022第6届中国(青岛)北方茶产业博览会

在青岛新海岸新区中铁世界博览城

隆重拉开帷幕

本届茶博会由山东省茶文化协会、青岛西海岸新区茶业流通协会主办。同期举办的还有2022青岛西海岸珠宝玉石展。

本次茶博会将持续到6月20日

展会期间

观众参观须出示

1、一码通绿码

2、不带星行程码

3、四天有效核酸

全国首展备受追捧

作为今年全国首场茶博会,本届茶博会备受茶企和爱茶人的瞩目。开展第一天这里就吸引了近万名茶友前来观展,不少展商也迎来了开门红。

乐茶(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非常好,这个一开门,就来了很多很多客人,问我们这个是不是海青茶,说明我们这个海青茶知名度,确实是上来了,然后今年这个消费也上来了,总体非常好,不像以往这个消费一般攒到最后一天,今天一开门就来了很多人,这个开门红也开的特别棒。”

西海岸新区市民:

“我一直很喜欢咱们的瑯琊海青茶,喝了很多年了,口味还不错,今天看看还有新的品种,因为咱们是新区人嘛,所以说对咱们家乡茶(瑯琊海青茶)情有独钟。一般外地朋友来,我也把咱们这个茶叶作为礼品送给他们。”

提振产业信心推动经济复苏

本届茶博会以“打破区域壁垒,助力茶行业产销对接”为主题,展示展销总面积约20000㎡,参展茶叶茶具厂家约500个。汇集了福建、江西、云南、浙江等30多个主产茶区的数百家知名茶企,展品囊括茶叶产品、再生茶类、茶具产品、茶叶包装、茶衍生品、茶文化产品、泡茶用水,茶流通企业、茶相关机构等。

本届茶博会的举办不仅是提振产业信心、加快经济复苏的迫切要求,也是服务茶企茶农的迫切需要。

部分参展企业:

浙陈红、高马山黑茶、一盏云、三鹤六堡茶、恒道壹品凤凰单枞、崂陈绿茶、台湾茶、信阳毛尖、恩施富硒茶、日照绿茶、武夷山岩茶等。

政府·展团当主角乡村振兴是王道

本届茶博会,青岛西海岸农业农村局组织10余家代表性品牌参展,以“瑯琊海青茶名茶特展”的形式参与,向各方宾客展示好海青茶叶片厚、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同时,借助茶博会宣传瑯琊海青茶,进一步提高海青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瑯琊海青茶”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

30家原产地厂商直销。

代表厂家:福鼎六素正味白茶、福鼎畲依茗茶业、茗仁匠坊、福鼎玉鼎堂白茶、福鼎蓝景弘茶厂、福鼎净土禅茶业、闽皓茶厂、杰龙茶厂等。

云南茶团:

30家云南普洱茶、云南滇红厂商组团参展。代表厂家:云南勐库拉佤布傣、云南勐库宋巢茶业、云南大愿思行等。

平阳黄汤展团:

10余家优质黄茶厂家,组团参展

陈皮展团:

近20家厂商组团参展代表厂家:御隆辉、阿甘先生、御同、粤记、桥老爷、世外闲人等

茶器茶具同样精彩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在展会现场不仅可以喝到一杯好茶,同时还可以选到一个好的茶器。

本届茶博会,重点打造紫砂陶瓷潮流阵地,闻名中外的紫砂大师、陶瓷大师云集,一场展会看遍大师作品,除此之外,展会将全面呈现茶产业文化特色与美学价值,为青岛市民传递茶的生活艺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

来源:雅雄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建盏与宋朝茶文化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

那么何为建盏呢?

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

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窑内能够达到1350摄氏度的高温,釉料中的铁离子会析出,在釉面上发生流动而形成独特美妙的花纹,即所谓“兔毫”纹,建盏也正是因此而以兔毫盏之名更为人所知。

中华文明是现代社会中唯一有序传承,至今犹盛的古代文明。然而千古风流,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散失的古人智慧也是不可胜记。其中有些能够在后世失而复得,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建窑茶盏便是其一。

建盏的鼎盛时期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的极品,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但是建盏为今人所重视,却是近十年以内的事。喜欢瓷器的朋友如果查阅明清以来的资料,关于建盏应该所得不多,有的也只是只鳞片爪,语焉不详。而实际上从元朝开始,建窑就逐渐冷清,至明清时期,建窑就几乎为人所遗忘。原因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北宋《太清楼侍燕记》的一段记载,从建盏的鼎盛时期说起吧。

北宋政和二年三月,帝都汴梁城,春和景明,皇宫后苑太清楼垂拱殿,宋徽宗设宴招待权相蔡京。内府珍藏的酒樽、宝器,琉璃、玛瑙、水晶、玻璃、翡翠、美玉罗列开来……

酒后,徽宗亲自点茶。点茶只用清泉,建盏,几饼团茶,简单得似乎与环境有些许的不谐,但是主客蔡京却志得意满。这风雅茶事,蔡京了然于胸,诸般器物也早已熟悉。清泉是来自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彼处距京城1500里,泉水得来殊为不易。那黑里透青的茶盏和饼状团茶,都来自蔡京的家乡——建溪。建盏之釉色青黑,如江海凝结,浮光闪动,却又深沉稳重。

那么这黑黑的小碗又好在哪里呢?就算有些兔毫似的纹样,也还是矮小粗黑,如何登得大雅之堂?其实建盏乍看黯淡,但是细观会发现青黑的釉面光亮如墨玉,灵动的纹样或如兔毫,或如银萍,或如星辰,或如山海,耐人玩味,大可神游!只有深入欣赏才能发现它的华丽。

宋人欣赏建盏会在阳光下侧看,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引人入胜的花纹,而现在,我们大可以借助放大镜,轻易地进入建盏的绚丽世界,不过出来时往往会因流连太久而头晕眼花。建盏之美安静而不事张扬。这种美绝没有姹紫嫣红,波涛汹涌,起初并不吸引人,就这样呆在那里,静如处子,等待能欣赏建盏之美的人深陷其中。而方家们都知晓,这样的美虽多耗人工,但关键却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万里成一,而诸如曜变、异毫之类的绝品,则只能祈祷窑神的恩赐。这也就无怪乎连宋徽宗这样的风雅皇帝也会视之如随珠和玉了。

一大名窑,只烧一器,这就是建窑(当然并不绝对,比如建窑也出产些油灯之类的琐碎器具,但与建盏相较,尽可忽略)。建窑基本上只出产黑釉茶盏,但就是这单一的黑釉茶盏,却在人工之精,造化之巧的共同作用下,幻化出万千华彩,无尽之美,成为斗茶茗战之利器,为当世所珍,并被皇家推崇,因而带动当时诸多窑口竞相仿造。全国三分之二的窑口出产黑釉茶盏,北方的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以及福建其他地方窑均有类似仿制产品,并用各种方法模仿兔毫纹、油滴纹,但建窑之美,始终不可企及。建窑出产的各种斑纹的黑釉盏,一直被茶人视作珍宝。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写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这里东坡公用的是兔毛斑盏,据推测是早期建盏,斑纹较细而成块,还没有达到兔毫的标准。但点茶时与淡绿的茶汤相映衬,足已使人呷一口茶而春意满怀了。

建盏看似普通,然则单纯不单调,朴素不粗鄙,禁得住时时细品,耐得了日日把玩。釉色深沉莹润,适合点茶茗战。斑纹朴素平和,但变化万端,各种名品,不一而足。特别是有一种曜变斑,梦幻如宇宙星空,蓝光闪耀,使人不胜冥想,如痴如醉。后有两只曜变盏东流日本,为当时的日本霸主织田信长所得,视若珍宝。相传一只毁于本能寺之变,与织田信长一道殒命,另一只流传至今,被奉为日本国宝。

自蒙元以降,饮茶方式的演变使点茶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到了明朝,点茶最终为冲泡茶所取代。点茶的失势也导致了建盏的式微,随着建窑逐渐改烧青白瓷,黑釉建盏的炉火在明代终至熄灭。曾经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车卖浆者流珍爱的建盏,就这样在历史中悄然隐身。可以想见,离开了斗茶的一只只名贵建盏,纷纷在酒肆中、筵席上、汤盆边粉身碎骨,随后被弃之沟渠,烟消云散。到明朝朱权著《茶谱》时,是这样阐释建盏的:“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取其松纹兔毫为奇。今淦窑所出者与建盏同,但注茶,色不清亮,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

呜呼!南宋灭亡不足200年后,朱权这样的茶之大家,看来竟然已不知建盏的用法,遑论欣赏建盏之可爱迷人了!这之后则是明清以来的青花瓷茶具盛行于世,紫砂茶壶也独领风骚,至今犹盛。而建盏则真的就消失在漫漫的历史尘埃之中,只是偶尔会从典籍里看到它的影子,抑或在古董店内泯然于瓦罐瓷盘间,待价而沽。至于喝茶,早已与它无关。

不知算是幸运或是不幸,东邻日本仰慕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点茶这种风雅之事,并逐渐在日本形成一种近乎宗教的“茶道”,而建盏,在彼处仍然是茶道的主角,且由于中国建窑的停产,使存世之盏尽数成为绝品。据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有好事者换算下来,曜变斑建盏价值700多公斤黄金,油滴斑建盏360多公斤,而兔毫盏也要价值210多公斤黄金。而在日本流传至今的建盏精品,大多数已高踞于各大美术馆的展位上,供人瞻仰,更有名品被列为国宝。

建盏和其他黑釉茶盏,最早大多由日本留学僧人与点茶一道携带回国。在日本古文献中,建盏与其他中国黑釉盏有明确区分。因留学僧人多在临安城外天目山上的寺院中学习,对于不明产地(或无须关注产地)的黑釉茶盏,在日本便有了一个笼统的名字——天目盏。随着日本茶道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对于珍贵的名品唐物的态度也在变化。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对于茶道精神的概括:和敬清寂,使人们转而追求简朴的日本本土陶瓷茶盏。建盏和天目盏的地位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建盏与天目盏的界限变得模糊。到了19世纪以后,“天目盏”的概念已经包括建窑系、吉州窑系茶盏以及其他所有束口、深腹、高圈足茶盏了,天目成了一个茶盏品种的名字,不论它产自中国还是日本。

然而建盏的崇高地位始终使日本茶人对于它的原产地充满憧憬和仰慕,被建阳老乡称作“乌碗仔”(即小黑碗)的建盏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记载表明,从19世纪初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到建阳考察,甚至学习制作建盏,并对建盏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我国则自1960年代以来不断在建阳考古发掘,2001年建窑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窑的炉火重燃,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富足使得传统的饮茶风习重新红火起来,文化的复兴也让人们开始重视自己民族的文明以及各种传统习俗。近些年,建窑遗址出土了大量两宋遗物,对于民间的开掘,国家管理部门并不加禁止。大量的出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窑址建盏市场,也促进了其在饮茶爱好者中的流行。随着出土建盏的逐渐枯竭,当地从业者和烧造艺人开设仿古新盏的作坊和窑厂,加上原来就醉心于此的日本模仿者,以及台湾的厂家,建盏新盏日趋流行,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消费市场。

由于建盏的纹样是在高温窑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动而形成的花纹,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完全相同的两只,每只盏都是孤品,都值得品读、把玩、收藏。

有人说用建盏饮茶,看不到茶色,不适合现在的泡茶方法。诚然,黑釉盏中的茶色不易分辨,而且茶盏的体量似乎也略大于一般茶杯,但黑釉茶盏有独到的优点——可欣赏茶盏中的氤氲雾气。斟茶入盏,水光摇曳,雾气蒸腾,如真似幻,这是任何青白瓷杯中不可得的佳景。

笔者更爱老盏,姑且不论功能的优劣,对于老建盏的这种喜爱更是一种情怀。如果建盏在手,喝茶时便不只是茶。香氛氤氲中,得一刻闲暇,扪摩宋物,可思接千古,可吟哦词章。突然间,会意识到800年前,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巨匠们也是擎着这样的器物,品茗啜汤,俯仰天地。而今虽世易时移,物是人非,但好像会觉得离他们的距离比以前更近了,因为思想境界上的差距太难弥补,器物上的接近似乎成了一条捷径。数百年间,建盏失而复得,窑火重生,是建盏的幸运,也更是今人的幸运。无论是否懂得欣赏,建盏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之中。至少在我们欣赏宋词文章之时,可以捧一只同样精彩,同样来自宋朝的建盏,啜一口清茶。文脉不绝,盏亦如是!(选自国家地理)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