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安坦洋村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发展历程

福安产茶历史悠久,隋唐就有饮茶之风;宋代风行“斗茶”习俗;明清种植、饮用已相当普遍。

明洪武四年(1371年)发现利用坦洋菜茶。

雍正乾隆年间成功试制红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创制至今民间流传两种美丽传说:

传说一广东说:说清雍正、乾隆年间,坦洋有个胡姓年轻人,从水路前往广东办事,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遇风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对母女,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买办大人见胡姓后生机灵俊朗,十分赏识,有意相携,得知其来自茶乡,就将红茶的制作方法告诉给了胡氏。胡氏回到坦洋,依法试制红茶,经过一番努力,坦洋工夫红茶从此面世。并渐渐传开。

传说二建宁说: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栈遇见一位建宁茶客身患痢疾,上吐下泻,病情危急。胡姓茶商见状,便以坦洋出产之茶,加生姜、红糖冲泡为药,那人服下之后,病情大为好转,并很快康复。为报答救命之恩,建宁茶客与胡氏结拜为兄弟,并传他一门独特的红茶制法。后来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为原料,制出红茶,品质不凡。因茶以坦洋茶为原料,且制作工艺复杂,胡氏称之为“坦洋工夫”。

道光咸丰年间“坦洋工夫”步入技术成熟期,咸丰元年(1851)以地取名曰:坦洋工夫,以其“圆紧匀直、乌黑油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品质特征,成就中国经典工夫红茶代表,远销英伦三岛,成为英国皇室特供茶、欧洲上流社会一种身份的象征。

五口通商后(1842年),福安坦洋工夫红茶迅速发展,畅销海外,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年—1936年)的50余年,年均出口500吨以上,最多年份(1881年)达2100吨。

清同治五年(1866年),置茶税局于福安社口坦洋村。通过三都澳、福州港、厦门港,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祁门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正值“坦洋工夫”鼎盛之期,安徽黔县人余干臣在福建为官,目睹工夫红茶畅销多利,于光绪元年(1875年)罢官回籍经商,仿照“闽红”制法,以当地茶叶为原料,试制成功,从此开创“祁红”之来源。

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34年,福安创办“福安县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茶叶学校之一(全国第三)。翌年秋,改名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委任张天福为校长。现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共向社会输送茶叶技术人才超万人,培养出台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茶界名人。

1935年,福建省建设厅委派张天福在福安社口镇创办“福安茶业改良场”,致力于茶叶生产技术和科学试验工作。这是我国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也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当代茶科学先驱李联标、茶树栽培奠基人庄晚芳、近代高等茶学教育创始人陈椽、援外专家林桂镗、育种专家郭元超等中国茶界名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新中国成立后,坦洋工夫成为我国换取外汇的主要商品,坦洋菜茶远播马里、阿富汗、肯尼亚等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周恩来总理在马里接见援外专家林桂镗时赞誉“坦洋工夫,香飘万里”。

改革开发后,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品牌的突破性发展,1988-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先后四次来到福安坦洋村。曾亲自为坦洋工夫红茶的发展把脉开方。

1988年7月,刚刚履新宁德地委书记一个月,习近平就来到坦洋村调研,提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带头打破‘祖宗山’,把荒山开垦利用起来种植茶树。”他强调,要珍视、保护、发展、应用好“坦洋工夫”品牌,让坦洋工夫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89年4月,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到坦洋,提出“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把党支部建成脱贫一线的核心力量,并决定把坦洋村作为自己的农村党建联系点。

1989年10月,习近平同志第三次深入坦洋,和坦洋村支部一起研究搞好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措施,提出“闽东学三洋,坦洋要当领头羊”。

1990年5月4日,即将调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第四次进坦洋,与继任的地委书记在坦洋村进行工作交接。习近平同志赠别坦洋村干部群众:“原想安排一段时间到村里住一阵,走走家,串串户。没料到这次走的这么匆忙,心里很遗憾。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们的心是永远贴在一起的。”

福安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成立了福安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推进了福安坦洋工夫红茶高质量发展,从2004年的福安“一点红”,到全国“一片红”,被授予中国红茶之都,坦洋工夫红茶引领中国红茶消费,获得红茶界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一个红茶国家标准、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入选第一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花果香红茶发源地,以及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等。近年来,发挥品种资源和技术优势,传承创新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生产加工花果香福安坦洋工夫红茶——福安红,以其“外形肥壮乌褐,汤色橙红明亮,滋味花香蜜韵”的品质特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2023年首届中国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亲自授牌福安“花果香红茶发祥地”称号。

今年,我们借助首届中国红茶大会3月在福建福安召开之契机,趁势而上:

春夏茶生产形势喜人,产销两旺。今年春夏茶茶青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20%以上,坦洋工夫红茶毛茶价格上升30%以上,花果香红茶更是供不应求。中国红茶之都——富春茶城每天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在这里进行交易,日均交易量超过20万公斤;

坦洋工夫品牌打造,捷报频传。2023年春节,坦洋工夫品牌入驻上海中心、闪耀上海之巅;全国农垦产业(茶业)发展示范交流活动在福安召开;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上榜“2023大众喜爱的中国茶品牌”“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二十强、入选《2023茶企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集》;“五一”期间,全市接待茶旅游客10多万人次;5月21日“国际茶日”当天,摩洛哥王国卡萨布兰卡坦洋工夫推广中心挂牌运营。

茶业正成为福安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30万亩,茶叶总产量2.81万吨,毛茶产值21.2亿元,茶业全产业链产值110亿元,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品牌价值达46.4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60%来自茶业。近年来,福安市不断加大投入,每年安排茶产业发展预算资金3000多万元,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大力发展茶产业。2015年成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用茶”、2019年“鸟巢·坦洋工夫”大茶饼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塔。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以及《那山那海》《连家船民的美好生活》等热播电视剧宣传坦洋工夫红茶。

下一步,我们将倾力打造“三茶”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中国红茶交易中心、全国区域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三个新高地,书写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下大气力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让坦洋工夫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嘱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福安坦洋村:振兴茶产业 争当“领头羊”

坦洋村位于福安市社口镇西部。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中国“坦洋工夫之乡”——坦洋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坦洋村先后荣获“省级明星村委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00多个光荣称号。

近年来,坦洋村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优布局、“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以富裕、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坦洋为目标,正在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福安路径”“坦洋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 茶产业振兴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多年来,坦洋村干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进坦洋”时提出的“闽东学‘三洋’(福安社口镇坦洋村、福鼎叠石乡竹洋村、古田鹤塘镇西洋村),坦洋要当“领头羊”的嘱托,要求坦洋村“抓好党建促经济,多渠道发展茶业特色产业”;留下了“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的深情厚意。坦洋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孜孜探路、感恩奋进。

嘱托就是使命,突出引领示范。坦洋村干群认真实施“4321”党建工作行动、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构建起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坦洋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一统三融合”工作格局。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全村51名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全村523户村民分成60个联系组,每组8到10户,由一名支委指导,一名党员引导,开展“挂一牌、带一户、包一片”活动,由挂牌党员与群众签订“承诺书”实行结对帮扶。坦洋村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把5名思想素质好、群众公认的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扛牢“强党建”责任,站稳“为人民”立场,肩负“促发展”任务,走在前头、干在前头,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嘱托就是动力,点燃发展激情。坦洋村干群以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干给一任看。村两委成员带头打破“祖宗山”“宗祠山”的束缚,开垦抛荒农地,盘活闲置土地,多渠道发展茶叶经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抱团融入市场,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坦洋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村里茶园面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00多亩,增加到现有的4911亩,扩大了16倍。农民人均收入从当年的不足500元增至如今的28956元,增长了58倍;主导产业(茶)产业由原来的个人松散经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茶香万里坦洋村牌坊

嘱托就是标尺,勾勒奋进蓝图。坦洋村干群以总书记的嘱托为标尺,感恩奋进、坚定前行。村党支部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了“传承红色、提升底色、凸显茶色、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个“主导”(茶业),扮靓二张“名片”(“坦洋工夫”“四进坦洋”),做好三篇“文章”(党建、文旅、生态)。重点打造“一园”(坦洋工夫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一基地”(“坦洋红”党建示范基地)“二轴”(街区茶行历史风貌景观轴,濒水生态景观轴)“二区”(“坦洋工夫”历史文化揽胜区,古民居保护区),努力把坦洋村打造成集茶文化展示、古居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章

探索创新 做强做优茶产业

茶产业是坦洋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坦洋村要振兴,首先茶产业要振兴。

△绿意盎然的茶山

坦洋村党支部抓住乡村振兴发展契机,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抱团融入市场,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坦洋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坦洋村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实行“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用模式。每年,龙头企业都会根据企业产品需求,将茶青收购订单分配至各农民经济合作社,再由各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社员按照企业对茶园种植管理与茶叶采摘标准,制定茶青价格,实行标准化严格管理。党支部起到了沟通协调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关系作用,确保了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营销、品牌等方面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合作社把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实行联合作业、降低劳动成本。农户则根据企业的订单要求与合作社的劳动组织分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运营需要,从而保证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村财增收了,村民腰包逐渐鼓了。村民林正锦成立了善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20多亩茶园,开办一个茶叶加工厂,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种植与加工大户余茂清创办茗果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0多亩,每年仅种茶与种水果收入可达60多万元;村民林岩贵的茶叶合作社每年收购茶青20多万斤,带动农户300多人……

△坦洋茶场

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坦洋村借助福建省茶科所设在社口镇的优势,坦洋村组织村民学习新技术,试种新品种,引进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优良品种,改良茶叶品种结构,发展生态茶园4100多亩。同时村子里推行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建设坦洋工夫红茶优质原材料基地,实行机械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杀虫灯,色诱板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实施无公害管理和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

△坦洋茶场5G智慧茶园

发展到现今,品质逐年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坦洋工夫”专卖店连锁加盟网点有800多家,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

延伸产业链 促进农旅融合

坦洋村按照“景观全域优化、产业全村联动、治理全面覆盖、成果全民共享”的发展思路,探索出“旅游+茶业”“旅游+文化”“旅游+摄影”“旅游+美食”“旅游+民宿”的新模式,开发了“休闲观光、康养度假、特产销售、品茶体验”等多种茶旅文旅融合项目。

△坦洋村游客接待中心

走进坦洋村茶文化主题公园,“八大制茶工序”板画生动形象,坦洋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眼前。随着老字号茶行一条街改造的稳步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凸显出当地浓厚的茶文化气息。

△村内浓郁的茶文化气息

坦洋村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坦洋村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力促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打造多元化的“中国福安坦洋情意村”,有效激活了“一池春水”。

谋定而动,规划先行。坦洋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优势,编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坦洋村保护发展规划》和《中国福安·坦洋情意村策划方案》。方案围绕“情意坦洋、工夫坦洋、美丽坦洋”主题,致力打造一个集“党性教育、优势产业、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中国工夫红茶文化生态村,吸引一批批游客、学子到村中旅游、研学。

△茶文化主题公园

同时,村里着手对极具茶文化特色和地域色彩的古码头、古茶行、古横楼等进行修复整理,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出历史上传统制茶古茶具、古法银票等文物。坦洋村在十九世纪初期人口达8000余人,全村有50多个姓氏,清同治年间就出了4个举人,历史上遗留的商铺、钱庄、戏台、宗祠等旧址一应俱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这些都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

△坦洋赋

△坦洋工夫宣传壁画

排排茶山云雾缭绕,清澈的社溪穿村而过,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这座位于白云山麓的小茶村,处处散发着茶的芬芳,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一代代茶匠们守着这一方净土,书写着属于坦洋人的传奇。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吴山早清明与福鼎白琳功夫、福安坦洋功夫齐名

八都吴山,地僻偏远,然因其位处高山之巅,云气环绕,这里的茶也就名闻一方了。

正是阳春三月时节,山花烂漫,往八都灵山寺的方向直上葱茏六百旋,车经过最后一个让人心惊的“回头弯”之上便见吴山村了。泊在高山坳中的村子早已弥漫在茶的清香和茶事的喧腾之中——隆隆的茶机把平日的鸡鸣声堙没;往来于村中巷道的不是背着笸箩向茶山走去的村姑老妪,便是挑着一担茶青回来的青壮年农民;那些原本人口日稀空落落的房前屋后,也堆放着成堆的茶青;村巷交汇处、店铺旁,一把硕长的杆秤,拉开了一个个小茶市,大大的秤砣吊起的是山村人一年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的场景,村中的老人打小从解放前的记忆里就有。

吴山村有1300多人口,环村的一大片风水林像慈祥的长者荫翳着这里的子子孙孙,使得这个高山之巅不见溪河的村庄三口古井清泉不断,滋养着村中吴、刘、彭三大家族数百年来和睦相处。据说,因着最初村庄布局象一个巨大的罗盘,村名原为罗盘里,后来吴姓的人渐多,村就改名为吴山了。这些年来,山里人走出去的渐渐多了起来,诺大的村子平日里就600多人常住。茶叶就像一把哨子,春风吹响它的时候,许多山下的人就呼啦啦地回来了。采茶的、贩茶的、制茶的,把昔日宁静的村庄闹腾起来了。

吴山制茶专家刘雷发回忆,吴山原来有的是土话称做“篱笆茶”的品种,也叫“岩头茶”,叶片儿较短,一般要到立夏才能开采,茶味鲜爽。让吴山人引以为豪的是另一种颜色绿中带黄、叶片儿向背边微微蜷曲的“早清明”品种。

虽然时间还没过一个世纪,但故事的主人公已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姓吴,且称吴伯吧。那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春天,高山上的村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喝酒猜拳闲懒中,这天,勤劳的吴伯像往常一样到山上放牛了。天寒地冻,供牛儿采食的草并不多,吴伯赶着牛儿翻到了吴山上另一座向阳的山坡。在人迹罕至的灌木丛林,吴伯突然发现,一株半人多高的野茶树抽出了黄嫰嫩的新牙,清香弥漫,这让一路走来疲惫的吴伯顿觉神清气爽。这些纤细的茶尖儿可比吴山茶园里的篱笆茶足足提早了两个节气冒出呢。吴伯十分欣喜,连挖带拔,扛回了这棵茶树,种在了吴山篱笆茶的园地之中,分株栽种,因为节气未到清明就发芽,村里人就叫它 “早清明”。只是 “早清明”茶好,香浓,但因为是小叶种茶,产量不高,新栽种的也是如此。那时没有嫁接杂交技术,但大自然是天然的调配师,这株野茶承沐了吴山云雾生根发牙,春来冬去结的籽落地后长出的茶树,每年春天虽然比母茶晚了七、八天出叶,但较吴山本地的篱笆茶也要早半月之多了,而且也吸收了吴山篱笆菜茶产量高的优点,亩产干茶能达100多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新生的“早清明”和“半清明”的茶种在吴山广泛种植。不久后便声名远播,与福鼎白琳功夫、福安坦洋功夫齐名了。

家家种茶,户户制茶。那时,煮饭菜的油锅一洗便是杀青的茶灶,手搓脚揉,当年二十岁出头的吴良贤便是种茶和制茶的能手。他采用“S”型的密植方式取代原来“一”字型疏植法,提高亩产量。制茶是个赶工的活,产量高了,他反复琢磨,研制出螺旋式的杀青机,可高温操作,且一人可同时兼管三个茶灶,省时又省力。也因此,年纪轻轻的他,评上了县劳模,解放初作为吴山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出席了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随会他带上了两斤自产的 “早清明”茶给中央领导,后来还收到中央寄来的感谢信。这成了老人一生中最灿烂的一笔。那本他珍藏了60年的大会材料,关于他的人物事迹中介绍到:……吴山1954年每亩茶叶的平均产量高达143.1折,为全县每亩平均产量(33斤)的4 倍多……那时,吴山成了远近闻名的茶乡,不说宁德四邻八乡,连松溪等地都有人前来取经。

茶好茶多,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销路。那时,宁德县城水陆两条往福州的茶路已开通,并形成了靠脚力生活的茶帮。但海风吹不到偏远的吴山村,这里茶叶多年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直到一位叫刘永昌的村民挑起了茶路。


人多地少,也许是迫于生计,刘永昌年青时到山下的八都镇帮人看店铺。八都山海交汇,店铺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这无疑拓宽了刘永昌的见识和胆略。后来,他就成了解放前村里贩茶到福州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茶叶季节,家家户户收购茶叶,有的三五斤,有的一两担,统一放在吴良贤家里(与刘永昌是妻弟关系),择个好日子,他组织了村里年青力壮的挑工十来人,挑着百多斤的茶担,下吴山,经八都、七都到宁德城关,往白鹤岭再翻山越岭去福州,一趟来回至少都要七八天。那时,商路并不太平,刘永昌和他的挑工们往往故意穿着破衣烂裳,以防被山贼盯上。躲得了山贼,却躲不了时运。解放前夕,当刘永昌又一次不远千里把凝结着吴山日月精华和脚夫们汗水的茶叶送到福州茶行时,这次却领不回一块银元,甚至连前几次几乎比纸还贱的国民党金元券也没有——那个茶行资本家举家漏夜逃到香港去了。只留给刘永昌一张写着差茶叶款折黄金六两的欠条,刘永昌临终时,把欠条留给了儿子。世事流转,几十年后,这张欠条终究只是当年父辈开辟吴山茶路的见证,再无兑现的可能。


至此,吴山茶没了销路,沉寂了几年。

解放后,吴山人种茶、制茶的产业,也随着时代和市场而起起落落。但就像那株有缘让吴山人发现的“早清明”一样,茶叶,注定成了吴山一张清香的名片。从历史走向现在,还将联系着未来。 “现在吴山年产茶叶3000担,是这里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村里的当家人把茶叶作为一项重要发展项目。而让刘永昌也许没想到的是,当年他走出的第一条茶路,仿佛成了一个指引,更多的茶商,包括他的儿孙们,从制茶到开茶庄,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走向海外了。

2017年9月15日,蕉城区茶业局宋岸伟、孙智敏等人到八都吴山对吴山早清明老茶树种子资源进行考察保护,分别选取吴山早清明茶树品种的花、叶、果实、枝进行测量记载。进而分析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特性。

保护是最好的传承。2018年,吴山早清明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名录,设立保护和利用区域,开发种苗培育基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不施化学农药技术模式,传承名优茶制作工艺,让珍稀历史名茶焕发时代生机,让更多人喝上吴山早清明!。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