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田屏山生态茶园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大田:一片叶子成长为一个产业

雾醉山里茶飘香,甘甜润滑草木间,春露一杯涤尘凡.....在闽中大田,藏着一种名为“美人”的茶,究竟是怎样的茶,能担得起这样的名称?

“人做一半 虫做一半”

在大田的高山茶园,如果你仔细观察茶树嫩叶的背面,可以看到一种极小的飞虫在刺吸鲜汁,别吃惊,这就是大田美人茶香味独特的奥秘所在——“人做一半,虫做一半。”

小飞虫其实就是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每年的小满至芒种期间,天气时晴时雨,大田高山茶园里迎来“昆虫盛宴”。漫天飞舞的小绿叶蝉自由穿梭在茶树枝芽间。

小绿叶蝉,喜食茶树嫩叶中的汁液,被其叮过的芽叶会本能地开启防御机制,在伤口处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吸引其天敌前来。后来,人们发现小绿叶蝉刺吸的茶青,经独特工艺制作后,遗留在茶叶上的口水印记,会慢慢经酶转化出蜜蜒香,具有独特、醇厚的果香蜜味,推向市场后颇受青睐。

于是,为谋求美人茶这种独特的味道,茶农们也开始喜闻乐见“茶蝉”的和谐相处。很多昆虫是小绿叶蝉的天敌,但人们在观察中发现,海拔越高,昼夜温差会加大,可以有效抑制昆虫的繁殖。而小绿叶蝉的温差耐受能力强,能够适应一定的海拔高度……

大田位于福建中部,属于高山县。茶园的海拔高度在800米到1200米之间,境内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175座。既适宜小绿叶蝉的生存,也使之鲜有天敌。

茶园若要吸引小绿叶蝉的聚集,需要为它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施洒杀虫的农药是不可为的。而且,小绿叶蝉叮咬茶叶后,还需要到草丛“休息”。所以,茶树的生长环境要做到不砍树、不除草。高海拔、不使用农药、施用有机肥、套种绿肥,这种环境下“茶蝉一味”,培育出的有机茶,为制作出优质的大田美人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东方韵味 缘结两岸‍

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大田美人茶的兴起,源于“东方美人茶”的引入。

△东方美人茶

美人茶19世纪原产于台湾,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当地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据传,100多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澄黄透亮的色泽和醇厚甘甜的口感,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因其来自东方,赐名“东方美人茶”。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台湾茶农在多方考察后,发现大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极为适合“东方美人茶”这一茶产品生长。1998年末,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福建省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落户,美人茶在大田的历史由此开启。屏山是大田县十万亩茶园的核心区,大田美人茶最早就出产在此地。

△屏山茶园

虽然美人茶在大田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年,但大田茶叶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1086年),阳春村普照堂僧人开始种茶。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岩寺“崇圣岩”,僧人在寺院周围种茶供佛,禅茶名声渐显,受到世人的推崇。

△野生古茶树

640多年前,元代《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作者,大田县广平村先贤郭居敬的《百香诗》之一《茶》问世,这是大田现存最早的茶诗。

△郭居敬写下的《百香诗》

明万历1611年,《大田县志》就有关于茶叶贸易的记载。县内的济阳乡,是闽西北—闽中—闽南—海外这条海丝茶马古道上的茶贸重镇。清康熙年间,文渊大学士李光地将大田武陵雪山茶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清末至抗战前,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县内开设茶馆七十二处。

△“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万亩茶园青绿葱茏

《辞海》对大田茶叶记载“大田在福建省中部,尤溪上游,戴云山西侧,明置县,农产品有稻、甘庶、麻、茶叶等特产武陵绿茶”。大田茶事亦载入《康熙字典》。

秉承当地深厚的传统制茶技艺,又经过二十几年的选育培植,大田美人茶的口感不断优化,逐渐成为茶中新宠。

大田美人茶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繁杂、最讲究,须手工采摘“一芽一、二叶”之嫩茶,经“萎凋→凉青→做青(摇青←→凉青)→发酵→杀青→回润→揉捻→烘干”等工序精制。由此制成的茶叶呈明亮鲜艳的白、青、褐、红、黄五色,当沸水入瓷杯,叶芽舒展,旋转飞沉,一如少女翩跹起舞。

打生态牌 走绿色路

“大田是高山茶区,品质好,高山茶的前景非常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曾表示,大田美人茶与一般工艺茶的味道不一样,芳香馥郁。

△美人茶基地

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大田生态茶产业蓬勃发展,产茶乡镇从4个拓增至18个。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大田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精心呵护高品质茶叶生长的一方净地,获评“中国高山茶之乡”、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称号。

当地在高山茶园大力推广“前埂后沟缓坡台”和梯壁植草等模式;在种植密度低的区域适当补植套种桂花、木荷等树木,增强茶园水土保持能力;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5.1万亩。

△生态茶园

与此同时,大田还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不断加快茶旅融合发展。

2019年,大田县成功创建首个AAAA级景区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这是国内首家以“高山茶”为主题,融文化体验、文创展示、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茶景区。

2022年2月,大田美人茶文创园开园。利用这一园区,大田举办全国美人茶斗茶赛等系列活动,开展茶诗、茶歌、茶故事和制茶大师评比、茶叶包装设计等各类茶事比赛,提升大田美人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茶海跑活动

美人茶成就了一方产业,并不断浸润着城市的发展气质,将茶与经济糅合成推动大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美人茶制作

目前,大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39亿元。其中,全县共有适制大田美人茶面积7万亩,占全国美人茶产量七成以上。“中国美人茶之乡”的称号,实至名归。

来源:闽人智慧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三明大田县:立足生态育好茶 走好绿色致富路

大田县有上千年种茶历史,全县90%以上的茶园坐落于海拔高度800米至1200米之间,独特的宜茶环境,孕育了众多优质名茶。

近年来,大田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持续从供给侧精准发力,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打响“大田美人茶”品牌。

△大田县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 刘冬春 摄

生态优先 孕育好茶

日前,在大田县吴山镇瑞边龙茶厂120多亩的生态茶园里,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10多名茶农分散其中,忙着采茶。

“茶厂现在主要制作大田美人茶,这种茶的茶叶嫩芽需要经过小绿叶蝉叮咬,做出来的茶叶才能产生果香蜜味。”瑞边龙茶厂负责人陈大显介绍,他的茶园不施农药和除草剂,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小绿叶蝉繁殖状态,适时进行人工除草,以此保证茶叶质优、生态、健康。

陈大显制茶已有10多年,是三明市十佳制茶大师、制茶高级工程师。这几年来,他跟随县内茶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从茶园改造提升到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管理茶园,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等措施,强化茶园水土保持,改善茶园生态,培育品质更优的茶叶。

△采茶时节 陈广程 摄

在茶产业发展上,大田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三茶”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组建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等专门队伍,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团队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动茶产业向着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改进美人茶种植、制作工艺,这对我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陈春梅,在2016年毅然返乡创业,成为大田县科技特派员、大田县美人茶研究所所长。她尝试探索春季茶园不作修剪、实现错峰冒芽的茶园管理模式,积极对接福建农林大学,加强对美人茶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助推大田茶产业提升。

因茶兴业,久久为功。在大田茶人的努力下,大田县生态茶产业蓬勃发展,现有茶园面积9.95万亩,有加工厂房1320家,年加工毛茶1.4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9亿元,走出了一条用绿色生态为发展致富赋能的新路。

质量兴茶 品牌强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陈宗懋表示,大田是高山茶区,品质好,前景好。大田美人茶与一般工艺茶的味道不一样,芳香馥郁。

有着这样良好的前景与优势,要如何提高茶叶品质,让茶叶更具竞争力?

大田县牵头制定《美人茶》《大田美人茶》团体标准,在种植、加工、产品、品鉴、包装、贮存等方面对美人茶给予规范,使生产者及消费者在生产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为进一步打造大田美人茶品牌夯实基础。

△在美人茶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进行茶叶凋萎工序 连克墨 摄

“有了这些团体标准,茶企、茶农都会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大田美人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叶品质的提升。”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东明介绍,县里还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园到茶杯”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茶叶也需要宣传推广。大田县用好茶文化展示平台,依托农民丰收节、国际茶日等平台,抱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推介会。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我们每年举办国家级美人茶斗茶赛、美人茶品鉴会、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等茶事活动,开展大田美人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展示品牌形象。”涂东明介绍,同时,组织茶企到北京、上海、香港、天津及省内各地推介大田美人茶,讲好大田美人茶故事,提升品牌知晓率和美誉度。

以茶促旅 深化合作

眼下,大田县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绿意盎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与高山康养项目,探寻美人茶的奥秘。

这一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高山茶为主题,融文化体验、环境教育、文创展示、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被评为福建“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年接待游客量达25万人次。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既可以喝到花香浓郁的美人茶,还可以体验采茶、制茶,我打算下次和家人一起过来旅游。”上海游客王女士说,因为体验感不错,她还拿了导游的名片,回家后准备推荐给亲戚朋友。

这得益于沪明合作在文旅产业的走深走实。大田县多次到上海举行推介会,以文化赛事为亮点,搭建“点对点”“门到门”的桥梁,将县内丰富的文旅产品送到上海百姓身边,精准拓展上海社区客源市场。

同时,大田县总工会加强与浦东新区总工会对口合作交流,深化两地疗休养区域协作,以山水文化、古堡建筑、生态茶园、森林康养等为主,精心打造疗休养精品线路,吸引更多上海职工来田疗休养。今年来,已接待上海疗休养团队33批828人。

近年来,大田县加大力度鼓励茶企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城市,开设大田美人茶专卖店,拓展茶叶市场。目前,已设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现代茶馆茶楼等营销门店130余家。

乘着“沪明对口合作”的东风,大田县积极推动两地在农特新产品商务领域的共建合作,正加快推进与省国资公司合作筛选一批大田农特产品和“放心鱼”“闽粮”等省级品牌产品,进入上海千家万户,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走进大田县生态茶产业,助力两岸茶业融合发展

△春意盎然的屏山乡大仙峰美人茶核心生产区(林跃摄)

茶园春意浓,茶农采茶忙。3月17日,在大田县广平镇元沙村生态茶园,茶叶吐绿,嫩芽争春,元茗茶场负责人田尔光正在忙着制作明前茶。

田尔光表示:“县里特别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加大了生态茶园建设,抓标准化管理、抓品牌化创建、抓茶旅产业融合,创立‘五龙山’茶叶品牌,产品销售到了江浙沪等地。”

△俯瞰美人茶园区(广平镇党政办供图)

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同志在元沙村考察茶产业时嘱咐,茶产业要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向深度加工发展,提升茶叶质量,打响本地品牌。牢记嘱托,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把大田美人茶产业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把大田美人茶产业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东明表示:“去年3月,习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这也为大田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田县是“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等荣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亩,现有茶园85%的面积适制美人茶品种,美人茶年产量约占全国美人茶的70%以上,滋养出了大田美人茶的“三贵”特质。

“我县将重点从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品牌推广、线上销售、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茶企茶农增产、增效、增收’。”涂东明强调,坚持走好“三茶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好文化牌,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助推乡村振兴,让大田美人茶成为“福茶”的一张靓丽名片。

△俯瞰美人茶园区(林跃摄)

在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大田县深化“一业一策”,实施“专班”服务、“专策”支撑、“专款”扶持、“专场”推广、“专园”集聚,牵头制订了省级《美人茶》团体标准,参与《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的制订,进一步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全力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大田美人茶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大田县进一步扩大大田美人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高山茶文化节、国际茶日、开茶节等系列活动,开展茶诗、茶歌、茶故事和茶艺大赛、斗茶赛、制茶大师评比、茶叶包装设计等各类茶事比赛,启动全省“大田美人茶”摄影赛,拍摄茶主题院线电影《禅茶》。

以茶为媒,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以茶聚商,撬动绿色产业发展;以茶润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以茶聚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的多赢,提升大田美人茶美誉度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点绿成金

大田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科技精准帮扶,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团队担任科技特派员,成立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大田美人茶研发中心,对接龙头企业,通过“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指点,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数字茶园工程”,通过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技术,实现对土壤检测、品种管理、产品可追溯茶的全程监控、溯源和科学管理,开展智慧茶业和数字茶园的研究,为推动茶叶全产业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培育茶业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热爱茶、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集种茶、制茶、评茶、说茶等各项技能于一身的本土实力派制茶师、评茶师和名匠,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新茶人”。

△五龙山茶园(林跃摄)

涂东明表示:“目前,全县现有台商合资美人茶企8家,种植美人茶茶园面积1.8万亩,产量920吨,产值2.18亿元。”

近年来,大田县持续拓展闽台合作,助力两岸茶业融合发展。围绕美人茶产业发展,引进台湾优良茶品种,建设高标准闽台茶业合作推广示范基地;依托闽台人才交流计划,与台湾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专业培训机构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闽台茶文化交流,定期开展茶文化交流、“茶王”竞赛等活动,促进两岸茶产业优势互补。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