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田茶史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大田美人茶的茶事茶史

在生生不息、岁月流长的闽中高山群落里,孕育着一种韵味醇厚、蜜香浓郁的高山美人茶,其茶香,穿越高山密林,幽幽而至杯间,绵绵留驻唇边……

天香独蕴

高山云雾出好茶。大田位于福建中部,是个高山县,境内海拔超过1000米山峰有175座。在这样环境中,大田美人茶择高山阳坡净地而立,阳崖阴木,土壤疏松肥沃,纵享天地之力、自然之爱。

大田美人茶景区。(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骆少君、陈郁榕等茶界专家曾给予大田美人茶这样的赞誉:当地高山区是片净土,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好;大田高山云雾多,漫射光较多,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茶叶叶片肥厚,耐冲泡,品质佳。

小绿叶蝉。(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美人茶属青茶类,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茶青必须让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后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发挥出蜜糖香气,这也是大田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来源。

大田美人茶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繁杂、最讲究,须手工采摘“一芽一、二叶”之嫩茶,经“萎凋→凉青→做青(摇青←→凉青)→发酵→杀青→回润→揉捻→烘干”等工序精制。美人茶是重发酵乌龙茶,其发酵程度达到了60%-80%,有别于全发酵,内质留有余地,给人无穷的品味空间。

大田县茶园风光。(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茶叶芽头肥壮,叶质柔道,茸毛甚多,形态优美,自然卷缩,紧致成条,千姿百态。当沸水入瓷杯,叶芽舒展,旋转飞沉,一如少女翩跹起舞,姿态极其优美动人。


大田美人茶茶汤明亮清澈。(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所冲泡出的茶汤,呈现明亮清澈的琥珀色、橙黄色,尽显娇羞、清纯的气质,茶叶呈明亮鲜红的白、青、褐、红、黄五色。

滋味兼具乌龙茶的清雅、普洱茶的醇厚,茶汤入喉之际,唇齿留香,花香、熟果香、蜜香缠绵交替,跌宕起伏,滋味甘润香醇,汤感柔滑爽口……

泡制美人茶。(摄影:温欣孝)

茶韵悠悠。(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品茗茶、观茶艺,以茶会客。在乡村,门庭院落放一张小桌,搬几张小凳子,围桌而坐,用一大茶壶泡茶,用茶盅或饭碗盛茶,叫大碗茶,边喝边聊天。有条件人家,室内设以琴台,挂以书画,配以精美茶具,再摆上几盆盆景花卉,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使人产生一种恬静愉悦超然物外的感觉,进入一种“尘心洗兴难尽,一片蝉声树影斜”乐而忘归的境界。

茶史悠久

大田茶史延绵千载,野生古茶树在原始森林的呵护下,历经千年依然挺拔,孕育着大田美人茶之茶魂。

野生古茶树。(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茶业兴起始于宋代。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始建于境内的大仙峰岩寺“崇圣岩”,僧人在寺院周围开始种茶,受到世人的推崇,此为大田种植高山茶的起源。



大仙峰岩寺。(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元代《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作者,大田县广平村先贤郭居敬,在640多年前写下了《百香诗》,即百首七言咏物绝句,每首诗末俱押“香”字韵,其中作品之一《茶》,是大田现存最早的茶诗。诗中“战退眠魔无避处,瓦瓯汹涌雪涛香”,将茶的功效与煮茶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明万历1611年,《大田县志》记载了茶叶贸易。卷之八中:“货之属与木之属都记载有:茶、茶油……”说明早在400年前,大田已有茶树与茶的贸易。县内的济阳乡,是闽西北—闽中—闽南—海外这条海丝古道上的茶贸重镇。

清康熙年间,文渊大学士李光地将大田武陵雪山茶为珍品进贡朝廷。乾隆年间,大田的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产品,由商贩收购并肩挑至山下的邻县永春装船,经福州、泉州运销海外,清末至抗战前,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茶事载入《康熙字典》。

流金香茶。(摄影:范一彬)

当代,大田美人茶的兴起,则源于“东方美人茶”的引入。东方美人茶19世纪原产于台湾,又名膨风茶、白毫乌龙茶,1865年就开始出口到美国。据传,100多年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因其形似美人、澄黄透亮的色泽和醇厚甘甜的口感,又来自东方,美名“东方美人茶”。台湾茶区对美人茶品种、加工技术、产品品质以及文化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

1999年,台湾茶农在多方考察后,发现大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极为适合“东方美人茶”这一品种生长,于是便引进茶树繁育推广,开启了“美人茶”在大田的历史。

经过大田人二十几年的选育培植,秉承当地深厚的传统制茶技艺,在优化口感滋味的同时,既保留茶之本味,又让人品味到茶中滋味的层次多元变化,使大田美人茶逐渐成为茶中新宠。

茶乡仙境。(摄影:阿苏)

茶乡茶俗

大田人管喝茶叫吃茶,常在大碗茶里加进糖块,再配上糕点待客,做法类似于藏族的酥油茶和客家人的擂茶。

时至今日,茶在大田从草药到饮料,又逐渐演变成了美味的茶食。茶食亦茶亦药,融入了地方文化,是极具本土特色的风味美食。鲜茶叶炒猪肺,口感兼具了菜的咸淡和茶的芳香。把处理干净的九节虾放在泡软的茶叶片上蒸煮,待其入味后淋上滚烫的香油,此道美食外酥里嫩,综合了各种香气,风味别具。

茶俗、茶礼走入寻常百姓家,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大田民间常有与茶有关的偏方,如,用茶水解酒、提神、洗澡和泡脚治疗疮毒等。当地的妇女在清明节这天,都要上山采茶自制茶汤,以求全家人喝了清明茶水后清肝明目。

在乡村传统的习俗里,大田人逢年过节祭祖,无论仪式大小和隆重与否,必少不了茶、酒、米,茶在首位。这种规定在千百年前的各姓族谱中均有明确的记载。

茶趣。(摄影:乐进爱)

舍茶习俗在乡村广为流传。在广平村、建设村等“后路”一带,村民们常把烧好的茶水,安放在荒山野岭的凉亭里、河边的渡口或者廊桥上,免费供过往的商客饮用。武陵村等“前路”地方,舍茶人尽心尽力、虔诚备至,每天挑着茶水上路,给行人提供更大的方便。(注:“前路”“后路”是大田人民对全县乡镇划分的两大片区,为约定俗成的说法。)

大田屏山茶园客栈。(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美人茶从其种植、加工制作、品茗意境、茶俗、茶礼,无不蕴藏着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品大田美人茶,陶醉于一杯温暖的茶汤,在一抹茶香中,仿若徜徉进了大田的高山深处。(作者:颜全飚 林生钟 林璐燕 飞林 作者单位: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村,福建大田县

中共大田县委办公室、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茶叶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

全文如下↓↓

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

行动方案

大田美人茶是大田县主导产业,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把大田美人茶作为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01

发展目标

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加强产地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至2025年,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培育省级茶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0家、县级 20家,新增SC认证15家,建设大田美人茶“云仓”,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文旅康养深度融合,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大田美人茶”进入福建“福农优品”品牌名单,美人茶品种库、种苗库、人才库加快推进,成为美人茶标准输出地、研发新高地、种源供应地、产品集散地、文创展示地和闽台美人茶交流中心、全市美人茶培训中心,初步建成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

02

工作任务

(一) 扩大茶文化影响力

1.深度挖掘茶文化资源。全面收集整理完善当地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茶文化相关资料、遗存。选编大田美人茶文创产品,编撰茶文化书籍,编写茶歌,编排茶舞,组织开展以大田美人茶产业为主题的文学、书法、摄影等大赛,提升大田美人茶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开发新式茶器具、茶摆件、茶空间、茶家具、茶服装、茶手工艺品等创意产品,制作茶文化动漫等作品,提升茶文化资源应用价值。积极推动大田美人茶制作技艺申报各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序推进茶文化区域整体性传承保护。

2.用好茶文化展示平台。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展示中心、大众茶馆、茶体验馆等,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茶日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平台,每年抱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推介会3场以上,充分展示大田茶文化,讲好大田美人茶故事。

3.拓展茶文化活动。每年举办1次国家级美人茶斗茶赛、高峰论坛或美人茶品鉴会等活动,举办1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组织茶企茶农参加斗茶赛、茶王赛、茶乡游等各种茶事和茶叶质量鉴评活动。大力推进大田美人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派出 2~5人参加茶文化培训,鼓励参加茶艺大赛。各乡(镇)要因地制宜举办茶王赛、茶艺大赛、茶文化进校园(社区)等活动,支持茶企组建茶艺队,提升大田美人茶品牌影响力。发挥电视、网络、“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田美人茶”品牌,提升知晓率和美誉度。

4.推动闽台美人茶文化交流。依托大田美人茶与台湾东方美人茶同宗同源优势,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设立台商专区,建立闽台美人茶合作交流中心,加强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持续扩大美人茶文化国际影响。

(二) 增强茶产业竞争力

5.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围绕基本实现全县茶园不用化学农药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开展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持续推进“减药减肥和禁用除草剂”行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倡导茶树健身栽培,严禁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等掠夺性生产方式。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要求,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筑路、培土等措施,保持茶园水土,改善茶园生态。到2025 年,全县建设生态茶园10万亩,推广有机肥茶园面积超过95%,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加快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集数字茶园、数字茶工厂、数字茶仓储、茶质量溯源、社会化服务、数字茶旅为一体的茶产业大数据平台,推进茶叶智能制造、智能包装、智慧茶园等数字茶叶发展。

6.扩大茶叶精深加工。推进广平等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支持茶叶企业建设连续化自动化精制加工生产线等,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县名优茶比例提高到70%。支持发展茶叶深加工,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有效成分,鼓励开发新式茶饮、茶日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至2025年,力争培育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茶叶精深加工企业1~2家。

7.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颁布实施的《美人茶》《大田美人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宣传和推广运用,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大田美人茶生产,提高贵、雅系列产品的辨识度。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园到茶杯”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健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直相关部门与乡(镇)政府联合督查、检查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

8.拓宽茶叶市场。支持并组织茶企到省内外开展展示展销活动,建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电子商务等销售网络。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模式、拓展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等茶产品营销方式。探索创建大田美人茶“云仓”,开展存储+分销服务,带动茶叶销售,构筑“线上茶城”。进一步拓展女性用茶市场,鼓励茶企茶农开发各类高端论坛、会议专用茶、伴手礼,依托上海对口合作有利形势,利用上海进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和浦东新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加强美人茶产品推广推介,推进大田美人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销售和推广,利用安溪对口帮扶,与永春、德化区域合作,推进大田美人茶与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德化陶瓷的协作,推动“四地”特色产业协作。

9.强化龙头带动。鼓励现有优势龙头企业进一步聚集资金、品牌、技术等要素,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在种、加、销不同领域培育一批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培育茶叶类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超5家、市级10 家、县级20家,加快引导龙头企业同合作社、家庭农场、种茶大户合作,打造一批茶叶产业化联合体。至2025年建立茶叶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以上,带动茶农200户以上,对产业联合体优先给予申请项目补助资金。

10.提升品牌效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推动“大田美人茶”公共品牌和重点茶业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和高速服务区、动车站、机场等休热场所,设立“三茶”主题宣传广告牌,鼓励在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工程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聘请国内知名人士为大田美人茶代言人。鼓励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大田各驻外商会办公用茶、工作用茶优先采购大田美人茶。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支持茶企开展自身品牌与公共品牌结合的宣传推介。支持茶叶企业注册企业商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 SC认证,对符合大田高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予标识使用权。

11.促进产业融合。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做足茶旅融合文章,发挥大田县士堡、民俗、温泉、茶乡小镇、高山气候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发茶点、茶宴、茶礼、茶工艺品等茶旅融合产品,推进屏山、广平、吴山、济阳等乡(镇)发展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着力创建国家区域特色公园,推动茶产业、茶文化与大健康、大旅游、大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茶旅融合示范点10个以上。

12.发挥协会作用。发挥大田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等茶叶协会的优势和服务功能,由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大田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开展一批茶事活动,不定期组织茶企业到省内外开展大田高山茶、大田美人茶巡回展示展销,加强对茶产业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指导功能,促进行业自律。

(三)提升茶科技支撑力

13.加强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加强对广平、吴山等地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在吴山、梅山、广平等地建设美人茶良种繁育基地。与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选育特色明显、抗性显著、适制性强的美人茶树新品种。推广种植金萱、软枝乌龙、青心大冇、金牡丹、黄玫瑰等茶叶新品种,着力打造美人茶种质资源高地,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叶品质。

14.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扩大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集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推广套作。大豆、油菜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以及窄波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色板和“以螨治螨”“以螨携菌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扩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15.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推广山地耕作机、修剪机、采茶机等机具和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萎凋设备、离地晾青设备、自动化包装机等。

16.加强“三茶”人才培养。持续推进茶农培训行动,引进省内外茶叶专家团队,强化大田美人茶项目策划、技术指导和品牌宣传。加快培育本上留得住、用得上的“三茶”专业人才,聘请省内外、台湾等知名茶叶专家、制茶大师举办美人茶、红茶等多茶类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大田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列入茶文化相关内容,在大田职专开设“三茶”专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至2025年,力争全县每年培训从事“三茶”高素质人才不少于1000 人次,组织参加远程培训1万人次以上。组织参加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

17.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福建农科院茶科所等国内知名茶科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大田美人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项目研究,高起点编制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年规划(2023-2032),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茶叶科技创新体系。

03

扶持政策

(一)种植方面

1.品种改良补助。当年新建、改植话制美人茶茶叶新品种连片10亩以上的,隔年验收合格后县级给予每亩补助1200元,乡(镇)给予配套补助50%。

2.“五新”技术推广补助。对生态茶园、茶树留高等“五新”技术推广示范点,每亩给予补助300元。

3.项目资金扶持。对列入全县茶产业示范基地的茶企茶农、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主要支持茶园基础设施(路沟渠、喷灌滴灌等)、茶园绿化、品种改良及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等项目。

(二)加工方面

4.支持新型经济主体建设。鼓励龙头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实体店,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分别补助30万元、20万元、5万元、1万元,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补助5万元、3万元、1万元、0.5万元。

5.扶持做大重点茶企。对列入全县重点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每年2-3家)有关标准建设的,每家给予补助30万元。

6.SC 认证补助。对茶叶食品生产许可证(SC)新证每证补助3万元、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

(三)销售方面

7.支持拓展茶叶市场。鼓励新开设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对按照县里要求统一店面招牌、统一店内设计图纸装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外重点城市及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三明等省内重点城市开设,且店面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每店分三年给予补助5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3万元、第二年补助1万元、第三年补助1万元。对在本县城区统一组织开设、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店面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每个店面分三年给予补助2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1万元、第二年补助0.5万元。第三年补助0.5万元。

(四)品牌建设方面

8.鼓励茶企申领证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新证或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有机食品认证新证每证补助4万元、换证每证补助2.5万元。

9.茶事活动以奖代补。在大田县举办的斗茶赛(含茶叶质量鉴评等,下同),茶王奖励3万元,金奖每个奖励2万元,银奖每个奖励1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8万元;对大田县统一组织参加的县外举办的斗茶赛,茶王每个奖励0.6万元、金奖每个奖励0.3万元、银奖每个奖励0.2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1万元(主办方有设奖金的除外)。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市外展示展销,每家茶业企业补助0.5-1.0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1.0万元);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等县外市内展示展销,每家企业补助0.2万元。由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大田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牵头,每年组织茶企不定期到省内外开展大田茶产业巡回展示展销3-5次。

10.强化统一形象设计。鼓励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印制的包装盒,经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授权的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包装盒,并加贴企业商标和厂名等,对县里统一组织的宣传推广活动给予赠送一定量的包装盒。

11.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自愿参加评茶员或茶艺师培训,对取得评茶员、茶艺师和制茶师等茶类专业资格证书的,省级及以上的每人奖励0.1万元,市级的每人奖励0.08万元。

以上已享受省、市、县同类型等额奖励优惠政策的,不再重复补助,不足上述同等额度奖励优惠政策的补足差额。以上第5、7、10 项具体标准由县农业农村局另行制定。

04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大田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大田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大田县政府、大田县政协分管或联系的领导任副组长,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财政、发改、文旅、市场监管、商务、科技等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商协调会,建立闭环落实机制,统筹推进“三茶”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茶业工作的领导,制定茶产业发展具体扶持措施,强化茶业要素保障,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二)加强资金整合。大田县财政要把茶产业作为县、乡(镇)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县里确定的茶产业发展项目实行集中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资金投入茶产业重点项目。

(三)强化部门职责。宣传、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林业、市场监管、环保、商务、科技、供销、金融、文旅等部门要依据相关职能,加强协作,做好推进大田县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要强化跟踪考评,将茶产业列入县农业农村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要内容进行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实行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抓好考评结果应用。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出炉!大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样干→

中共大田县委办公室 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茶叶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

全文如下↓↓

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

大田美人茶是我县主导产业,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把大田美人茶作为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加强产地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至2025年,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培育省级茶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0家、县级 20家,新增SC认证15家,建设大田美人茶“云仓”,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文旅康养深度融合,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大田美人茶”进入福建“福农优品”品牌名单,美人茶品种库、种苗库、人才库加快推进,成为美人茶标准输出地、研发新高地、种源供应地、产品集散地、文创展示地和闽台美人茶交流中心、全市美人茶培训中心,初步建成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

二、工作任务

(一) 扩大茶文化影响力

1.深度挖掘茶文化资源。全面收集整理完善当地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茶文化相关资料、遗存。选编大田美人茶文创产品,编撰茶文化书籍,编写茶歌,编排茶舞,组织开展以大田美人茶产业为主题的文学、书法、摄影等大赛,提升大田美人茶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开发新式茶器具、茶摆件、茶空间、茶家具、茶服装、茶手工艺品等创意产品,制作茶文化动漫等作品,提升茶文化资源应用价值。积极推动大田美人茶制作技艺申报各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序推进茶文化区域整体性传承保护。

2.用好茶文化展示平台。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展示中心、大众茶馆、茶体验馆等,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茶日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平台,每年抱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推介会3场以上,充分展示大田茶文化,讲好大田美人茶故事。

3.拓展茶文化活动。每年举办1次国家级美人茶斗茶赛、高峰论坛或美人茶品鉴会等活动,举办1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组织茶企茶农参加斗茶赛、茶王赛、茶乡游等各种茶事和茶叶质量鉴评活动。大力推进大田美人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派出 2~5人参加茶文化培训,鼓励参加茶艺大赛。各乡(镇)要因地制宜举办茶王赛、茶艺大赛、茶文化进校园(社区)等活动,支持茶企组建茶艺队,提升大田美人茶品牌影响力。发挥电视、网络、“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田美人茶”品牌,提升知晓率和美誉度。

4.推动闽台美人茶文化交流。依托大田美人茶与台湾东方美人茶同宗同源优势,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设立台商专区,建立闽台美人茶合作交流中心,加强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持续扩大美人茶文化国际影响。

(二) 增强茶产业竞争力

5.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围绕基本实现全县茶园不用化学农药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开展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持续推进“减药减肥和禁用除草剂”行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倡导茶树健身栽培,严禁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等掠夺性生产方式。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要求,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筑路、培土等措施,保持茶园水土,改善茶园生态。到2025 年,全县建设生态茶园10万亩,推广有机肥茶园面积超过95%,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加快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集数字茶园、数字茶工厂、数字茶仓储、茶质量溯源、社会化服务、数字茶旅为一体的茶产业大数据平台,推进茶叶智能制造、智能包装、智慧茶园等数字茶叶发展。

6.扩大茶叶精深加工。推进广平等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支持茶叶企业建设连续化自动化精制加工生产线等,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县名优茶比例提高到70%。支持发展茶叶深加工,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有效成分,鼓励开发新式茶饮、茶日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至2025年,力争培育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茶叶精深加工企业1~2家。

7.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颁布实施的《美人茶》《大田美人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宣传和推广运用,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大田美人茶生产,提高贵、雅系列产品的辨识度。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园到茶杯”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健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直相关部门与乡(镇)政府联合督查、检查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

8.拓宽茶叶市场。支持并组织茶企到省内外开展展示展销活动,建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电子商务等销售网络。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模式、拓展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等茶产品营销方式。探索创建大田美人茶“云仓”,开展存储+分销服务,带动茶叶销售,构筑“线上茶城”。进一步拓展女性用茶市场,鼓励茶企茶农开发各类高端论坛、会议专用茶、伴手礼,依托上海对口合作有利形势,利用上海进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和浦东新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加强美人茶产品推广推介,推进大田美人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销售和推广,利用安溪对口帮扶,与永春、德化区域合作,推进大田美人茶与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德化陶瓷的协作,推动“四地”特色产业协作。

9.强化龙头带动。鼓励现有优势龙头企业进一步聚集资金、品牌、技术等要素,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在种、加、销不同领域培育一批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培育茶叶类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超5家、市级10 家、县级20家,加快引导龙头企业同合作社、家庭农场、种茶大户合作,打造一批茶叶产业化联合体。至2025年建立茶叶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以上,带动茶农200户以上,对产业联合体优先给予申请项目补助资金。

10.提升品牌效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推动“大田美人茶”公共品牌和重点茶业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和高速服务区、动车站、机场等休热场所,设立“三茶”主题宣传广告牌,鼓励在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工程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聘请国内知名人士为大田美人茶代言人。鼓励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大田各驻外商会办公用茶、工作用茶优先采购大田美人茶。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支持茶企开展自身品牌与公共品牌结合的宣传推介。支持茶叶企业注册企业商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 SC认证,对符合大田高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予标识使用权。

11.促进产业融合。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做足茶旅融合文章,发挥我县士堡、民俗、温泉、茶乡小镇、高山气候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发茶点、茶宴、茶礼、茶工艺品等茶旅融合产品,推进屏山、广平、吴山、济阳等乡(镇)发展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着力创建国家区域特色公园,推动茶产业、茶文化与大健康、大旅游、大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茶旅融合示范点10个以上。

12.发挥协会作用。发挥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等茶叶协会的优势和服务功能,由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开展一批茶事活动,不定期组织茶企业到省内外开展大田高山茶、大田美人茶巡回展示展销,加强对茶产业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指导功能,促进行业自律。

(三)提升茶科技支撑力

13.加强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加强对广平、吴山等地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在吴山、梅山、广平等地建设美人茶良种繁育基地。与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选育特色明显、抗性显著、适制性强的美人茶树新品种。推广种植金萱、软枝乌龙、青心大冇、金牡丹、黄玫瑰等茶叶新品种,着力打造美人茶种质资源高地,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叶品质。

14.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扩大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集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推广套作。大豆、油菜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以及窄波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色板和“以螨治螨”“以螨携菌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扩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15.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推广山地耕作机、修剪机、采茶机等机具和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萎凋设备、离地晾青设备、自动化包装机等。

16.加强“三茶”人才培养。持续推进茶农培训行动,引进省内外茶叶专家团队,强化大田美人茶项目策划、技术指导和品牌宣传。加快培育本上留得住、用得上的“三茶”专业人才,聘请省内外、台湾等知名茶叶专家、制茶大师举办美人茶、红茶等多茶类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列入茶文化相关内容,在大田职专开设“三茶”专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至2025年,力争全县每年培训从事“三茶”高素质人才不少于1000 人次,组织参加远程培训1万人次以上。组织参加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

17.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福建农科院茶科所等国内知名茶科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大田美人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项目研究,高起点编制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年规划(2023-2032),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茶叶科技创新体系。

三、扶持政策

(一)种植方面

1.品种改良补助。当年新建、改植话制美人茶茶叶新品种连片10亩以上的,隔年验收合格后县级给予每亩补助1200元,乡(镇)给予配套补助50%。

2.“五新”技术推广补助。对生态茶园、茶树留高等“五新”技术推广示范点,每亩给予补助300元。

3.项目资金扶持。对列入全县茶产业示范基地的茶企茶农、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主要支持茶园基础设施(路沟渠、喷灌滴灌等)、茶园绿化、品种改良及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等项目。

(二)加工方面

4.支持新型经济主体建设。鼓励龙头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实体店,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分别补助30万元、20万元、5万元、1万元,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补助5万元、3万元、1万元、0.5万元。

5.扶持做大重点茶企。对列入全县重点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每年2-3家)有关标准建设的,每家给予补助30万元。

6.SC 认证补助。对茶叶食品生产许可证(SC)新证每证补助3万元、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

(三)销售方面

7.支持拓展茶叶市场。鼓励新开设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对按照县里要求统一店面招牌、统一店内设计图纸装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外重点城市及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三明等省内重点城市开设,且店面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每店分三年给予补助5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3万元、第二年补助1万元、第三年补助1万元。对在本县城区统一组织开设、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店面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每个店面分三年给予补助2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1万元、第二年补助0.5万元。第三年补助0.5万元。

(四)品牌建设方面

8.鼓励茶企申领证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新证或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有机食品认证新证每证补助4万元、换证每证补助2.5万元。

9.茶事活动以奖代补。在本县举办的斗茶赛(含茶叶质量鉴评等,下同),茶王奖励3万元,金奖每个奖励2万元,银奖每个奖励1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8万元;对我县统一组织参加的县外举办的斗茶赛,茶王每个奖励0.6万元、金奖每个奖励0.3万元、银奖每个奖励0.2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1万元(主办方有设奖金的除外)。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市外展示展销,每家茶业企业补助0.5-1.0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1.0万元);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等县外市内展示展销,每家企业补助0.2万元。由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牵头,每年组织茶企不定期到省内外开展大田茶产业巡回展示展销3-5次。

10.强化统一形象设计。鼓励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印制的包装盒,经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授权的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包装盒,并加贴企业商标和厂名等,对县里统一组织的宣传推广活动给予赠送一定量的包装盒。

11.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自愿参加评茶员或茶艺师培训,对取得评茶员、茶艺师和制茶师等茶类专业资格证书的,省级及以上的每人奖励0.1万元,市级的每人奖励0.08万元。

以上已享受省、市、县同类型等额奖励优惠政策的,不再重复补助,不足上述同等额度奖励优惠政策的补足差额。以上第5、7、10 项具体标准由县农业农村局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大田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分管或联系的领导任副组长,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财政、发改、文旅、市场监管、商务、科技等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商协调会,建立闭环落实机制,统筹推进“三茶”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茶业工作的领导,制定茶产业发展具体扶持措施,强化茶业要素保障,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二)加强资金整合。县财政要把茶产业作为县、乡(镇)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县里确定的茶产业发展项目实行集中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资金投入茶产业重点项目。

(三)强化部门职责。宣传、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林业、市场监管、环保、商务、科技、供销、金融、文旅等部门要依据相关职能,加强协作,做好推进我县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要强化跟踪考评,将茶产业列入县农业农村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要内容进行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实行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抓好考评结果应用。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