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单株普洱茶

找到约82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单株,普洱茶中的“纯料至尊”

如今爱喝、爱品普洱茶的人士也日益增多,而当一众茶友对普洱茶的追求达到了一定层次之后,“纯料”、“单株”这些高端普洱茶的代名词也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古树纯料普洱茶中,品质最好的,非“单株”莫属。即在一个茶区内树龄最大的古树,单颗单采的茶菁所制作的茶叶,称为“母树单株茶”,简称“单株”。单株“一树一成品”,在行内被称为“纯料至尊”,乃是古树纯料普洱茶的“象牙塔尖”。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单株。

〈一〉什么是单株?

单株,是指一片古茶树群里年龄最大的,长势最好的,一般至少是500年以上的古茶树,被单独采摘,按照一树成一品的规格制作出的茶品,每一棵树皆凝聚着岁月之味的渊博与沧桑。正所谓:一茶一灵魂,一树一尘缘。

一般来讲,单株只采摘头春茶,制作过程中对采茶、晒茶、压茶等工序要求都很高。因此单株的成品率很低,数量也非常稀少,能制成的单株都是非常珍贵的!

2020「古树单株」春

〈二〉单株的特点

单株得之不易,那么单株茶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01、树龄大

能制作单株茶首先需要满足树龄较大的特点,少则500年。

只有茶树达到一定的树龄,茶叶内含物质才能够得到充分积累,用这样的原料做成的单株茶,才会呈现出香高味浓、回甘生津迅疾霸猛、耐泡度高等卓越的品质特征,令饮者爱不释手。

02、工艺要求高

单株对工艺的要求也极高,单株只采摘头春茶,且对鲜叶的持嫩度有很高的要求。

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茶人在制作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单独采摘、单独制作”等高标准来完成的。

03、成品率低

即使一棵树龄大一点的茶树,它的茶青采摘量也仅有四公斤左右,再经一系列的杀青、捡剔黄片、老梗等操作,制成的成品通常只有一公斤不到的量。

所以能制成单株是非常不易的,其产量实在是太少了。

〈三〉单株好在哪?

天然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每一株茶树都拥有独特的香气,超高树龄的茶树经过数百年内含物质的积累,相比一般的古树茶,单株干茶条索肥硕,茶气更足,茶汤饱满、醇厚、柔和、甘甜,喉韵更深,整体表现更丰富,韵强气足,令人回味无穷。

从茶叶滋味的稳定性来看,单株茶也会更胜一筹。单株茶一般在入口时,质感比较干净,口感也十分平稳。

优质的普洱单株茶,其茶味甚至能够达到从第一泡到后面几泡,茶味始终如一的效果,滋味稳定,香高味浓。

另外,我们也能看出单株茶的耐泡度很高,品质过硬、质量上乘的单株茶,甚至能泡20多泡而水味不显。

单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比纯料质量更为严格的梯度:挑一棵古树,采多少鲜叶,做多少茶叶成品。

2020「古树单株」春

这样的单株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所谓“一树一品”,不是随便一颗茶树都能做单株茶,“够格”做单株茶的,一定是树龄够老,树够大才可以,一般一个很大的古茶园,能选做单株的就几颗树。

所以制作单株不易,且饮且珍惜。

来源:吃碗茶

石雨益昌号班章五寨之坝卡竜—2014年古树单株

古树单株

2014年收藏

「500年树龄的古树单株普洱茶,为陈林生老茶人于2014年私人收藏作品。当年他一路去了西双版纳勐海、大安村、老班章、新班章遍访名村名茶,尤为惊艳的是这一饼坝卡竜古茶。」

坝卡竜源于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班章村委会下辖老班章、坝卡竜、新班章、老曼峨、坝卡囡五个自然行政村。班章坝卡竜茶气足,回甘猛,相对性价比而言非常高。

本品竹箬包装,一筒7饼,储存7年,竹香闻之干净纯正,由坚守本心的制茶人追溯古法精制而成。

制茶人坚持传统古法制茶,茶汤不只现在就有荡涤身心的纯澈感,亦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蕴藏越陈越醇的潜质。

将茶饼拿在手里,你会发现芽叶厚实,叶片粗壮而肥硕,属于一口料(茶饼内外用料一致),闻之茶香清醇,竹香弥臻,清爽令人愉悦。

冲泡后的茶汤黄亮,清澈鲜艳。花的气息、果的气息、山林的气息交替而出。那只属于坝卡竜的浓酽饱满、苦后回甘,更有一种荡涤身心的清澈感。

茶的冲泡:

取茶|150ml—250ml泡茶容器,取8克茶;250ml—300ml泡茶容器取9克茶(可依据个人口感适当增加投茶量)。

温杯|沸水烫盖碗(壶)、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茶倒入盖碗(壶),加盖,闻香。

冲泡|洗茶2遍,直接冲泡。头一泡:15秒左右出汤,第二泡至第十泡:5秒~8秒左右(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十一泡以后适当闷泡。

次数|正常冲泡可达20次左右。

第一泡:

香气|陈香清幽,花蜜香下沉。

口感|沸水冲泡后,口感浓酽,饱满厚重,喉韵幽深而宽广。

回甘|茶汤入口,轻微的涩感化的很快,生津的作用明显。

汤色|茶汤浅黄透亮,清澈鲜艳。

第二泡:

香气|陈香醇香,花蜜香下沉。

口感|沸水冲泡后,茶汤浓酽,茶气霸气。口感愈发甘滑,细腻生津。

回甘|茶汤入口,回甘很快,生津明显。

汤色|茶汤金黄明亮,水波潋滟。

第三泡:

香气|陈香馥郁,茶香纯净。

口感|沸水冲泡后,得益于古茶树的丰富物质逐渐释放,茶汤的平衡度高,醇厚饱满,纯净甜爽。

回甘|茶汤入口,苦后快化,回甘生津,喉韵悠深。

汤色|茶汤略显琥珀色泽,璀璨明亮。

第四泡:

香气|茶香馥郁,陈香高洁纯净。

口感|沸水冲泡后,得益于古茶树的丰富物质进一步释放,汤质平衡协调,醇厚饱满,浓酽味甘。茶气足,霸气驰骋。喉韵深沉,细腻生津。

回甘|茶汤入口,苦后快化,回甘迅速。

汤色|茶汤琥珀色泽,浅褐明亮。

叶底柔软

黄绿相间,褐色光泽

历经春夏,天气渐趋炎热,人们现在满心想念的,不就是这样一杯“去油腻,理肠胃,甘醇滑”的普洱老茶吗?

茶的包装:

整体包装简洁而质朴。每饼皆用傣棉纸细细包裹,简单印章于上。一提7饼,用传统笋壳装好,更利于保存。

好的原材料,好的制茶工艺,有了这两个基础,才成就它--古树单株越陈越醇的潜质。

品饮之人,应该都会好奇经过更长时间的存放和转化后,它的口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又会有着怎样的惊喜吧!这就等待各位茶友自行开启啦。

茶品卡片

【品名】古树单株

【上市年份】2021年

【收藏年份】2014年

【类别】生茶

【规格】357克/饼,7饼/筒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工艺】石磨+机械压制

【统一专柜价】6000元/饼

乔木台地古树等普洱茶品种的实质是什么?

普洱茶中顶尖产地老班章,今年的春季干毛茶一斤有多贵?

小树茶,一公斤3000元;混采茶,一公斤8000元;古树茶,一公斤15000元;茶王地古树一公斤20000元;而最贵的单株普洱茶,一公斤的价格已经高达40000元。

小树茶、古树茶、单株茶..这些茶为什么能卖这么贵?品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哪些是商家炒作的重灾区?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探讨下普洱茶树品种的差异与前景。

台地茶vs乔木茶

顾名思义,台地指的是将坡度土地,人为改造成梯形的块状平整土地,而台地茶就是种植在这些梯田上的茶树,此外台地茶也指用这些茶树的嫩芽制成的茶叶。

作为一种人工改进品种,台地茶种植谋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一般成条带状的密植方式,而且还会被定期修剪成0.8m到1.2m的高度,以便机器采收。

相比于这两年非常火爆的古树普洱茶,和口碑较高的乔木大树茶,由于单位亩产量高,而且能机械化采摘,台地茶的受众面非常广,其实才是大众市场的主流。

普洱茶语境中的乔木茶,一般指分布在普洱茶各大产区的,呈穴状分布在不同坡地上的云南大叶茶种乔木茶,但台地茶其实是乔木茶的矮化栽培型,具体原因后面还会讲到。

乔木茶的高度一般在3-7m左右,树龄范围则相对宽泛,种植时间在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说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茶树,都可以叫乔木茶,为了方便区分,就衍生出了大树茶和小树茶的概念。

小树茶vs大树茶

这部分的概念目前还有争议,有说法认为大树茶是包含乔木茶和小树茶等众多种类的统称,考虑到科普目的,这篇文章将采用认可度最高的树龄区别法。

大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在于树龄长短上的差异,我们常说的耐泡度,内质,滋味等差异,都是从树龄这个核心差别上延伸出来的。

一般来说,小树茶通常指树龄在50年以内的乔木茶,而大树茶则指树龄则在50年以上(一说是100年以上)。

如果要比较这两者的品质差异,需要加一个限定条件:在同个山头上,树龄越大的乔木茶所产的茶叶,滋味越丰富,耐泡度越好,价格也会越高。

而普洱茶又是出了名的千山千味,因此不同山头的没有对比参考价值,陆离就遇到过名山头的小树茶,反而比普通山头的大树茶品质更高的情况。

生态茶(野放茶)

这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兴概念,指的是人工栽种后却不加管理,不洒农药,不施化肥,只在必要时做简单除草与浅层翻土处理的生态茶。

生态茶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价格高昂但供不应求的古树茶,价格较低但品质一般的台地茶之间的市场空白,尽量保持自然生长,茶叶品质优秀,都是生态茶的特点。

古树茶(栽培型野生茶)

作为市场的新宠,高品质的代表,古树普洱茶是近几年认可度最高,涨价趋势最明显的品种,而且这种势头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不过概念上还存在问题。

在2012年以前,古树茶的名声不显,一般指那些在普洱、版纳、临沧和保山等产区所发现的,树龄在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古树型云南大叶茶茶树。

但随着市场火爆,古树茶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现在所说的古树茶,一般指栽培型古树,种植时间在民国至建国初期,真正达百年树龄的实际很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市场上,想浑水摸鱼的利益既得者会混淆视听,史料上,市场兴起前相关的资料非常少,此外,古树茶的认定也会比较困难。

认定一颗古树,首先需要从当地的环境,气候和海拔入手,再根据茶树的直径推算出大致的树龄。

如果在实地,可以由当地的海拔气候与环境作为指标,再加上茶树干直径等数据,就可以推测茶树龄。也可以根据茶菁的叶脉、厚薄、锯齿和柔韧度等判断。

此外,在明确制茶方式和规范冲泡手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口感特征来大致判断,在同一产地,同一品种的情况下,树龄越小,口感上一般会越涩,对舌尖的刺激性也会更强。

乔木茶树vs台地茶树

就目前来说,不管是价格昂贵的古茶树,还是价位中档的乔木大茶树,亦或者是饱受误解的台地茶树,在品种认定中都属于乔木大叶种这个茶树大家族。

三兄弟形态各异,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大哥——古茶树,与二哥——乔木大茶树,他俩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为了方便区分,树龄大的就叫做古茶树,树龄小一点的,就叫做乔木大树。

而家里最小的老幺——台地茶树的情况稍有不同,虽然仍属于乔木大叶种,但他在形态上与高大的乔木完全不同,反而更接近相对低矮的灌木类茶树。

这种外貌可让台地茶树吃了不少苦头,首先,江浙一带的中小叶种茶树的灌木形态已经深入人心,为了不混淆二者的概念,云南茶界就为其起了一个新名字——台地茶树。

对于这种名字,业界也曾有过质疑的声音,认为应该突出台地茶低矮的灌木性状,但无论是从茶种区分,还是从历史因素的角度去看,台地茶树都是最贴切的叫法。

第一,台地茶虽然相对低矮,但与灌木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台地茶有主干,只不过由于品种改进,大多数台地茶的主干都埋在土壤之下,具体原因下面还会讲到。

第二,即使在形态上与中小叶种一较高下,台地茶树伸出地面的高度,也要高于绝大多数中小叶种,品种上的根本差异,与形态上的大致相似,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说到这里,有茶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同属乔木大叶种,台地茶的形态却和传统的高大乔木大相径庭?这就要从上个世纪的一场悲剧说起了。

古老茶树vs现代茶园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云南只有乔木茶树,没有台地茶树,在古村寨周围的高山茶园里,百年树龄的普洱大茶树随处可见。

但在那个年代,这些茶树的产量很低,而且还只生长在环境良好的半原始森林里,采摘成本过高,市场范围狭小,因此一直处于名声不显的状态。

20世纪60年代(一说是70年代),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物质紧缺的现实,与夸张多产的口号下,江浙茶区的台地茶园概念,就被引进到了云南省。

台地茶采用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生长周期快,单位亩产量高达180kg,几乎是古树茶的两倍,在当时是生产技术先进的象征。

一边是产量高,采摘方便的新兴台地茶,一边是产量低,采摘困难的古老大树茶,一场改造“低产茶园”的农业运动,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在这场运动中,大片大片的古茶树被砍伐,生态良好的半原始森林被开荒,古老的茶树群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台地茶园。

但直到现在,对于这种毁林开荒的行为,茶学界还没有讨论出一个定论,而争议的焦点就是,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品质差异。

科研成果vs民间实践

其中一方人拿出了大量的茶叶化学分析报告,与两种茶叶的实验比对单,并声称这些报告中显示,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化学指标十分相似,部分项目中台地茶甚至表现更好。

陆离曾专门寻求过这种说法背后的科学依据,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这些人的普洱茶检测流程很科学,结果也确实如其所说,但最核心的检测项目却却照搬了绿茶。

报告中只有五项基本通用指标: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茶多糖和茶皂苷,只检测这5个指标,就好比指着米饭和面条说,这两个都能填饱肚子,因此是一种东西。

玩笑归玩笑,但这种不严谨的检测项目,在当时还能引来大批业内人士的跟风站队,其实折射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问题:普洱茶界的科研水平,始终跟不上业界实际发展水平。

这种现象不是普洱茶界的特例,在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其中引发关注和讨论最多的,当属前几年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人参检测结果。

在品种上,人参有席地参、林下参,以及野山参的区别,这三者的品质和价位差别都非常大,但在一场大规模化学检测中,却发现这三者的内含物质完全相同。

当时检测结果公布后,东北人参界也是乱作一团,怀疑检测作假的,痛骂商家割韭菜的,低价抛售高端人参的等等,最后发现也是检测项目过于简单造成的。

回到本篇文章的正题,检测项目太简单体现不出差别,那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求证古茶树,乔木大树,与台地茶树的差异呢?陆离总结了三大方面。

向上生长vs人为矮化

乔木大茶树与台地茶树的区别,在于乔木大茶树的非密植方式所形成的向上生长特性,而台地茶树则是在密植方式下被人为矮化。

由于种子传播范围较近等原因,古茶树与乔木大树会有群落性聚集的分布特征,但每棵树都是独立生长的非密植状态,彼此都有足够横纵立体生长空间。

在乔木茶树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向下深入的根,与向上伸展的枝是同时生长的,其中树根在每个生长节点,都会再延伸出一定的分支,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庞大的根系。

数量上,这些分支根浩如繁星,业界曾对景迈山一株三百年古茶树进行检测,其中裸露在地上的支条只有十几根,而深埋在地底的分支竟多达5万多条!

长度上,这些分支根与树干旗鼓相当,树干部分与根系部分的总长度十分接近,而且如果能看到根系与树枝横截图的话,你会发现二者的延展宽幅几乎相当。

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枝叶遮天的古茶树,需要有辽阔的土地面积来支撑,也就是说,有了足够的横纵向树根生长空间后,茶树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养分。

而由于人为的品种改进和形态矮化,以密植为主的台地茶,所占的土地面积十分狭小,还要与临近的其他茶树争夺本就不多的养分。

不仅如此,台地茶的宽幅,树高,尤其是根系的生长空间都会被严重压缩,能从土地获取到的营养也十分有限。而这就导致了下面这个问题。

积沙成塔vs拔苗助长

乔木大茶树与台地茶树的区别,在于其内质的积累时间与总体数量,存在着巨大差异。

乔木大茶树的树干越长(即高度越高),其内部营养物质的运输空间就越大,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等代谢感应的时间也就越充足,有利于茶叶内质的积累。

茶树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主要包括通过树根吸收无机物,并转化成有机物,以及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

一方面,通过这种精妙的代谢过程,茶树既能合成自身需要的物质,又能获得支撑一切活动的能量,这在茶叶化学中被称为同化作用,也叫合成代谢。

而在另一方面,茶树还需要将合成的复杂有机物,再重新分解成简单无机物,同时将贮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才算达成完整反应链条,就叫做异化作用。

不管是合成反应,还是降解反应,都是由生物酶负责调解的,最后生成的糖类、氨基酸类、蛋白质类、脂肪类等营养物质,被称为初生代谢产物。

真正体现茶叶价值的,不是这些相对常见的初生代谢产物,而是通过对这些物质进行二次合成与降解,才生成的酚类、甙类、萜类、内酯类和生物碱类等次生代谢物质。

了解了茶叶营养物质的生成过程,台地茶与乔木大茶树的品质差距就不难理解了——由于大幅压缩生长空间及人工矮化,台地茶的内源酶存量过少,最终生成的内质不如乔木茶树。

能直接证明这点的,就是古树茶要比台地茶更加耐泡,而为了进一步探明二者的差异,曾有人将同产地的古树茶与台地茶,陈放十年后取出做感官审评和化学检测,结果证明二者的品质差距非常明显。

天生地养vs人为呵护

乔木大茶树与台地茶树的区别,在于乔木大茶树没有用,也不需要使用农药与化肥,而台地茶树则必须使用农药与化肥。

乔木大茶树的群居性特征,会带来丰富的生物多样化,具体就体现在茶树周边环境所生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树草),消费者(鸟虫),分解者(微生物)。

杂草防治上,乔木大茶树的枝叶繁茂,生长在下面的草本植物没有光照,根本成不了气候,病虫害爆发时,生态系统会调动所有资源正面应敌,将损失降到最小。

这些大树不施肥、不打药、不除草、不翻地,与森林中的其他动植物和谐共生,这就是生长在古茶园里乔木大茶树,只会减产,不会绝收。

而台地茶自诞生之初,就被打上了浓厚的人为符号,其生长过程也离不开农药与化肥,从土地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较少,缺失的那一部分就只能依靠化肥。

面对病虫和杂草的侵扰,台地茶也只能通过各种农药来保护自己,如果没有这两样的呵护,台地茶不仅会产量大减,甚至会绝收乃至枯萎。

台地茶与乔木茶、大茶树与小茶树,野生茶与野放茶...除了普洱茶,又有哪款茶仅在茶树区别上,就有如此大的区别?

这些差异可以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也可以是信息不对等,价格不透明是商家的炒作圈套。因此,想要买茶时不被坑,就一定做足功课。

下篇文章,我们聊聊被人误解最深,实则潜力巨大的一种普洱品类——台地茶。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8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