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当代茶经

找到约762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只此青绿 觉农·翠茗,一杯新茶敬茶圣”主题征文系列报道之⑦《<茶经>述评》指瑕

摘 要: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是当代转引最多的茶书之一。笔者研读20多年,梳理出其中五处文史瑕疵。

关键词:《<茶经>述评》;瑕疵

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以下尊称“吴老”)主编的《<茶经>述评》,是当代《茶经》研究的里程碑 ,其中包含了吴老深厚的茶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笔者与多位茶文化专家、学者交流时达有共识,在现有同类茶著中,该书是最为权威的,很多《茶经》注释类著作,多受惠于该书,其深度与广度难以企及,初学者如能通读该书,便会对茶文化史有了基本了解,是茶文化、茶学学者较好的入门读物。

该书是由吴老提出总体框架并终审,经张堂恒、邓乃朋、钱梁、陈君鹏、陈舜年、冯金炜、恽霞表七位学养高深的茶学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的,笔者称之为《<茶经>述评》编纂“七贤”,已作专文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茶经>述评》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功利性,包括吴老与“七贤”,非常值得尊敬。不像当代某些人,受种种利益驱使,随意编造虚假茶史,人为造神,不论出处,还能以官方名义随意通过所谓《宣言》《共识》予以认可,指出错误后,仍不作更正,将错就错,在著作、文章中夹私带货,误导读者,人为造成虚假、混乱茶史,害在当代,遗毒千秋。 作为常备茶书,笔者经常研读其中章节,得益匪浅。但发现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文史错误,另有一些值得商榷。其中客观原因是当时整理出版的文献较少,更没有电脑检索。鉴于该书是当代引用最大的茶书之一,笔者本着求真求实、实事就是精神,感到有必要指出其中错误,以免以讹传讹,并希望能在再版时作出说明。笔者文前申明,瑕不掩瑜,这些瑕疵并不影响该书该书作为现当代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优秀茶书。

这也符合吴老本意,其在写于1984年8月18日的《<茶经>述评》前言中说:

这最后一稿,自己看看,还是很不满意,不仅文字上不够严密,内容上有些新意也不够完整。在撰写的前两三年中,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为了对茶树原产地和我国生产红细茶的问题进行研究,曾先后前往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再次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了论文,提出了建议。其间,各地几度往返,时间过于紧张。在后两三年,自己的时间虽较充裕,但精力又大不如前。因此,对前后三个原稿都未能加以仔细地推敲。现因时间已拖得太久,不得不权且拿出来,让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使这本书得在以后修订完善,则是我所最盼望的。

本文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版《<茶经>述评》为样本,梳理其中明显错误与值得商榷之处。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茶经>述评》第二版封面

一、误记陆羽“老死于故乡”

《<茶经>述评》第334页写到:“陆羽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地区的天门,老死于故乡。”

关于陆羽卒葬地,当时即有二位好友、著名诗人诗记其事:

一是孟郊的五言凭吊诗——《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其中写到:“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其大意为陆羽坟与忘年缁素之交皎然灵塔,均在湖州杼山。该诗广为人知。

二是官至宰相的文学家权德舆,其与陆羽友善,先后作有与陆羽相关的三首诗,其中《哭陆处士》(一作《伤陆处士》)写道:“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其大意为:陆羽病逝后不久,一个雪后冬日,诗人到孤城吴兴(吴兴因沼泽地多长菰草而得名“菰城”,又称“孤城”)凭吊好友,看到其故居柴门积雪未融,但亡友已赴黄泉,阴阳两隔。离开时夕照空堂,想到今后一旦招贤纳士,就会想起陆羽这样难得之人才,伤感之至。

明代著名文学家、“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也曾到湖州凭吊同乡陆羽。万历四十七年(1619),钟惺寓居南都(今南京),与友人前往湖州凭吊同乡陆羽,作有《将访苕霅,许中秘迎于金阊导往,先过其甫里所住,有皮、陆遗迹》,其开篇写道:“鸿渐生竟陵,茶隐老苕霅。袭美亦竟陵,甫里有遗辙。予忝竟陵人,怀古情内挟。……”其中“茶隐老苕霅”之“老”字,即终老之意;“苕霅”为湖州代称。作为同乡名人大家,钟惺知道陆羽终老于湖州。

古今名人之卒葬信息是不会造假的,尤其是死讯不会误传,难得当时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留下凭吊诗篇,历代并无异议,清代才有《大清一统志》、光绪《湖北通志》说陆羽终老于故乡。中唐到清代相距千年左右,何以唐宋时代没有此说,近千年之后才提出?想必是好事者标新立异而为之。

以年代先后判断史实真伪,是文史采信的一大原则。《<茶经>述评》未提依据,或许参考了这些清代穿凿附会之说,作出了陆羽“老死于故乡”的错误结论。如依此类推,当代各地多有自封茶祖、自诩茶文化发祥地者,百年之后,后人据此考据,茶史岂不乱套?述评《茶经》,厘清陆羽生平至为重要,如确属如此,应作详细考据,而非一笔带过。就此来说,本书误记陆羽卒地,引发当代及后世争议,是一大瑕疵。

笔者已发表专文《当代陆羽研究之伪命题三例》,其中第二例为“陆羽终老于故乡“之说。

二、日僧荣西“茶为万病之药”之语张冠李戴,误为唐代陈藏器语

《<茶经>述评》第40页介绍“茶的效用”时说:“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茶可防病的记录,有的甚至说茶可治百病,为‘万病之药’(见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

陈藏器系初唐宁波籍大医家。因与宁波相关,笔者尤为关注,始于2010年,即对此语作了详细考据,发现此为张冠李戴之文史错误。

该语源于日本高僧荣西《吃茶养生记》。该书两次引用《本草拾遗》之语。其中卷之下写到:

《本草拾遗》云,上汤(为“止渴”之误)、除疫云云。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诸药各治一病,唯茶能治万病而已。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平安竹苞楼藏《吃茶养生记》书影,其中“上汤”两字明显为《本草拾遗》原文“止渴”之误。

不难看出,造成“茶为万病之药”张冠李戴之原因,是古文标点断句之故。文中从“贵哉茶乎”以下,其实是荣西之感慨,准确标点断句为:

《本草拾遗》云,上汤(为“止渴”之误)、除疫云云。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诸药各治一病,唯茶能治万病而已。

该书传到中国后,此语结尾有不同译本为“诸药各为一病之药,唯茶为万病之药”。这就是“茶为万病之药”之由来,不知是《茶经述评》还是其它文章或书刊,最先将荣西之语误为陈藏器《本草拾遗》之语。

世上根本没有万病之药,如陈藏器等历代大医家各种本草类著作,都是具体记载中草药之功效,不会出此夸张之语。而荣西作为嗜爱茶饮之高僧,不需要医家的科学严谨,作此夸张之语则可以理解,笔者看到其书中有三处提到“万病”之语,亦与该书开头之语相吻合:

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曾嗜爱矣。古今奇仙药也,不可不采乎。

笔者已发表专文《“茶为万病之药”语出荣西〈吃茶养生记〉》。

三、对《华阳国志》所记茶事表述有误,并非特指周代

《<茶经>述评》第6页写到:

晋代常璩在公元350年左右所撰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说: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这说明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个小国伐纣(见《史记·周本纪》)时,巴蜀(现在的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 ”。

查对《华阳国志·巴志》原著,开篇有三段文字,其中第一段两节,记载唐尧至三国魏之历史沿革。第二段介绍九州概况,巴、蜀属梁州,结尾写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第三段记载特产、民风,除了写到茶、蜜等特产,紧接有“园有芳蒻、香茗”之语。

其中“周武王伐纣”只是历史沿革之一个时代,解读表述时,不能以省略号为过渡,将茶、蜜等特产,直接联系到“周武王伐纣”后以茶纳贡之。如按此说法,则可追溯为当地更早年代的贡品,也并非特指周代,因为周代之前,当地亦有管辖之国君、诸侯,也会有特产朝贡。

除了特指某一年代,一般方志所记特产多指作者著述年代而已。正如当代某地新修方志所列各种特产,除了特别标注某种特产什么年代曾经作为贡品外,多为当代所见著名特产,而各地特产都在不断引进、发展之中,不能将这些特产都列为该地历史沿革中的最早年代。

据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注,《华阳国志·巴志》所列18种贡品,系三国蜀汉学者“谯周《巴志》原所列举”,依此则可理解为三国时代即有这些贡品。

笔者已发表专文《<华阳国志>记载两处茶事并非特指周代》。

四、《神异记》与《神异经》混为一谈

《<茶经>述评》第230页,在述评“七之事”《神异记》“虞洪获大茗”时写到:

《神异记》(神话故事,虞洪获大茗)。《神异经》一卷,是一本假托西汉东方朔所作的神怪故事集。此书最先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茶经·四之器》中关于“瓢”的说明中,也提到了这个故事,并说发生于“永嘉中”(晋怀帝永嘉年间,即307—313年),说明此书的撰述年代,是在西晋以后至隋代以前之间。《茶经》所引的《神异记》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神异经》,也可能是西晋以后人就《神异经》加以删补并改名而为陆羽所见的另一种神怪故事集。《神异经》后来曾收入明代何镗所辑的《汉魏丛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类》也曾著录有《神异经》一卷,但仍说是汉代东方朔所撰。

这一评说显然是把《神异记》与《神异经》两书混为一谈了。其实《神异记》《神异经》是成书于不同年代、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历史文献。

《神异记》由西晋道士王浮所撰,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引录类书《神异记》,共400多字,分为八则,前三则为小故事,后五则每则仅一句话,其中第三则为“虞洪遇丹丘子获大茗”故事。第四则还有一句有关茶事的话:“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与《神异记》相比,成书于汉代的《神异经》,则为五千多字的长篇。该书旧题汉东方朔撰,晋张华注,实为假托。该书受《山海经》影响,所载皆荒外之言,怪诞不经,内容多奇闻异物,想象丰富,文笔简洁流畅,全文无茶事记载。

由于混淆了《神异记》和《神异经》,也造成了对故事主人公之一丹丘子年代表述的混乱。《茶经·七之事》开头记有“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但未说明引文出处,前文“四之器”及下文又分别引用了晋余姚人虞洪遇丹丘子获大茗故事。《<茶经>述评》将两个年代的丹丘子视为同一人,缘于仙人长生之故。其实丹丘子只是历代仙家道人通用的大号,不同年代可有多位丹丘子,汉仙人丹丘子不等于晋丹丘子。2008年,笔者曾在《中国道教》等报刊发表专文《丹丘子——仙家道人之通称》。

造成两书混淆的原因是作者未查对原著。

笔者已发表专文《〈神异记〉与〈神异经〉考》,对两种不同文献作了考述。

流传到日本的《神异经》书影

五、否定晏子茶事依据不足

《茶经·七之事》引《晏子春秋》语:“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茶经>述评》对该语是这样标点的:

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莱而已。

该书220-221页评述晏子茶事,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居住在山东的晏婴,是否能在吃饭时饮茶,是很值得怀疑的。……陆育把《晏子春秋》条列入《七之事》中,是不恰当的。另外,‘茗菜’有的书作‘苔菜’,认为晏婴所吃的不是茶而是苔菜,那就更不应该把这条列入《七之事》了”。

如此结论未免武断。虽然文献记载的周代茶事尚未得到确证,但汉代已出现大量茶事。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2015年,从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据2021年第5期《考古与文物》报道,经山东大学科研团队研究,2018年8月至12月,在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出土的疑似茶叶样品,确认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茶叶实物出土又前推了300多年,距今近2500年。那么,晏婴吃茶或饮茶也是完全可能的。

经山东大学科研团队研究,2018年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出土的拟是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山东大学供图)

关于“苔菜”之说,其实是误读。“苔” “薹”自古以来就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字,不是简繁关系。“苔”有舌苔、青苔、苔菜(海藻类)、海苔、浒苔等名词或词组。在浙东沿海,苔菜又称苔条,呈发状条形,南宋宁波宝庆《四明志》记载:“苔,生海水中如乱发,人采纳之。”俗称“海中绿发”,非常形象,每年冬末春初采集,为美食特产之一,如苔菜油爆江白虾、苔菜油氽花生米、苔菜油氽芝麻等;相似的海苔为海产紫菜,有所区别,浒苔多见于辽东半岛,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多发于夏秋季,旺发时会覆盖海面,如赤潮一样危害海洋生物,可用于工业原料,未见食用记载。薹菜别名青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系黄河和淮河流域的地方特产蔬菜之一;以食用菜茎为主的广东菜心红菜薹,别名紫菜薹;蒜、韭、油菜等开花时长出的花莛,称为蒜薹、韭薹、菜薹。

大蒜抽茎开花时,蒜心之茎称为。尽管古今、南北菜名有变,称呼不一,但晏子显然不会食用单一的苔菜或海苔,而是食用多种蔬菜。

笔者家乡东海发状条形苔菜,每年冬末春初采集,为美食特产之一。

造成误读主要是标点断句造成的。准确断句为:

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莱而已。

在 “茗菜”两字中间以顿号分隔,说明是茶与菜,菜则是多种菜。

笔者已发表专文《晏子吃的不会是单一的“苔菜”——简论《茶经》晏子茶事引文的准确性》详述其事。

其它细节方面,还有如205页注释第41条:“原文‘悬豹’,恐为悬瓠之误。瓠,属于葫芦科的植物。陆羽在《四之器》里关于‘瓢’的说明中曾指出:‘瓠,瓢也,口阔,颈薄,柄短。’”该注释对应199页弘君举《食檄》原文,其中“悬豹”应为“悬钩”之误,悬钩悬钩子(覆盆子旧名),此误当代很多《茶经》版本都未能校出。笔者另有专文《破解<茶经>引文弘君举<食檄> “悬豹“之谜》。

结语:敬意在先,勘误在后,瑕不掩瑜

《<茶经>述评》上述五种文史错误,其原因有的是未查阅原著,有的是理解歧义。

智者千虑,难免有失。如本文开篇所说,笔者对吴老等所有参与《茶经述评》编著的前辈专家、学者,所作出的贡献,怀有由衷的敬意。对于茶文化来说,该书功德无量,上述个别错误,瑕不掩瑜,写出此文,目的是倡导文献的准确性,敬意在先,勘误在后。

其中个别问题,笔者2008年曾致信中国农业出版社和该书责任编辑穆祥桐(现已退休),当时其热情回信表示已注意到这一问题,遗憾的是,2020年6月由沈冬梅主编的三版《吴老集——<茶经>述评(外三种)》,工本较大,仍未作修正和说明。真诚希望该书四版时,能邀请严谨学者详细考订,认真修订说明其中错误之处,让读者知情。

如本文开篇所说,吴老最盼望能对《<茶经>述评》修订完善。笔者指瑕,意在使之更为准确,不失为对吴老等前辈专家、学者的尊重与敬意。

(注:本文为“只此青绿 觉农·翠茗,一杯新茶敬茶圣”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作品。)

来源:茗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茶功

在陆羽《茶经》之前,有关茶的记载多是只言片语,记载茶功茶效的更少,综合各种文献,仅有《本草经》、《神农食经》(原书已散佚)、《桐君录》、晋张华《博物志》、陶弘景《杂录》、三国华佗《食论》、唐苏敬《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孟诜《食疗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等数种,唐代宁波籍大医学家陈藏器编撰的《本草拾遗》,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承先启后称巨著

陈藏器(681[一作687]-757),唐代四明(今浙江鄞州区)人。医学家、药物学家、方剂学家。开元中(713-741)为京兆府三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县尉,县尉系县令以下分管治安的官员。平时爱好医道,专心攻研药学,喜读《本草》一类书籍。他认为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虽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孟诜《食疗本草》等名家的集注补释,尤其是由苏敬主编,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由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载药844种,但遗存尚多。而且在《新修本草》成书之后的70多年,民间又涌现出大批单方、验方。于是,他广集诸家方书及当时所用新药,以寒温性味华实禽兽为类,在开元二十七年(739),撰成《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名《本草拾遗》。《新修本草》新增药物114种,《本草拾遗》比《新修本草》新增药物多6倍。此书将中药的药物性能归纳为10类: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言其“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着”、“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后世发展成“十剂”方剂分类法,至今仍为中医界应用。又载“罂粟”可入药。该书对祖国医药学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

由于时代局限,该书亦有荒诞之处,如所记以人肉疗羸疾,助长了后世愚孝风俗割肉疗亲的恶例,虽然他非始作俑者,而影响极坏。后人因此讥诮其搜罗怪僻,受到历代医家的批评,从而也影响到对《本草拾遗》的评价。

但瑕不掩瑜,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陈藏器和《本草拾遗》作了高度评价:

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肤谫(浅薄之意)之士,不察其详核,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届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家所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谢弗,在他的汉学名著《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称赞陈藏器是“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并将他与“相对保守一些的药物学者”相比较,认为“陈藏器详细而又审慎地记录了唐代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载虽然与医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有很高的价值。”

200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医史学专家,本草文献学专家和本草文献整理研究奠基者尚志钧辑释的《〈本草拾遗〉辑释》,这本46万字的力作,对《本草拾遗》作了全面解读、注释。据尚志钧研究,《本草拾遗》引用的文献达127种,可见陈藏器的采集之广和研究之深。

首次记载茶瘦身

《本草拾遗》原书散佚,今本根据宋元丰五年(1082)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医心方》等书收录,才得以传世。

该书有关茶的文字,有如是记述:

茗、苦茶: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早期记载茶效茶功的,大多只有一两句话,著名的如被陆羽引入《茶经》、已经散佚的《神农食经》的记载:

茶茗久服,令人悦志有力。

陶弘景《杂录》载:

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 黄山君服之。

华佗《食论》载:

苦茶久食,益意思。

比较而言,苏敬《新修本草》与孟诜《食疗本草》,已开始记载茶的多种功效,《新修本草》所载即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本草·木部》内容:

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

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

《食疗本草》所载内容为:

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

可见,《本草拾遗》综合了《新修本草》与《食疗本草》的内容,不同的是,《本草拾遗》在其它本草记载消食、消宿食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观点。这一观点非常科学,即如今广为宣传的茶的减肥功能。古代食物短缺,居民大多营养不良需要增肥,与当代发达地区富裕人群营养过剩需要减肥不同,提醒人们要注意不宜多食、久食。这说明陈藏器的记载,是经过仔细观察研究的。

似茶非茶皋芦木

在《本草拾遗》中,陈藏器还记载了一种似茶非茶的皋芦木,并先后转引东晋裴渊《广州记》、南朝陈代沈怀远《南越志》对皋芦的记述:

皋芦叶,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悦: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叶大而涩。又《南越志》曰: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皆夷语也。

皋芦,《茶经》称瓜芦,很多古籍记载产于广东、四川、贵州等地,似茶非茶,近代少有记述,至今没有定论。一说即是大叶茶,一说是一种大叶冬青。当代苦丁茶一般指指大叶冬青,属冬青科植物,叶片大而厚,味较苦。笔者以为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相吻合:

皋芦,叶状如茗,而大如手掌。捼碎泡饮,最苦而色浊,风味比茶不及远矣。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

这一记载中“叶状如茗”不符合。

多种文献记载皋芦“叶似茗”,《茶经》也说它“似茶,味苦涩”,显然不是苦丁茶,应该与茶相似。据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介绍,今日本就产有与茶相似的皋芦,该书还配有照片,叶片小而略圆,与茶叶相似,与苦丁茶则完全不同。

笔者以为,皋芦是有别于苦丁茶的,两者究竟是否同一植物,尚待专家进一步研究确认。

《茶经》未录留遗憾

在唐代《食疗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三种著名本草中,《茶经》仅引录了官方颁布的《新修本草》,引文分别见于《茶经·七之事》“本草·木部”、“本草·菜部”。

笔者原来以为《茶经》对茶事古文献的搜罗,已经相当全面,很少遗漏,由此可见并不尽然。这三种当朝本草,陆羽应该看到的,可见他是有选择的。如果说《食疗本草》与《新修本草》的记载大同小异,那么,《本草拾遗》记载的“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内容,是《茶经》所有引文中所没有的,未能收录实为一大憾事。包括笔者曾经写到的虞世南《北堂书钞》中记载的12则茶事,个别也未被《茶经》引用。这仅是笔者涉及到的个例,说明茶史还大有研究余地。

“万病之药”待考证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很多茶书都写到,该语出自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尤其是2008年,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赵霖教授,以《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为题,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健康大讲堂》宣讲后,被多家报刊、网站转载,影响极大。另说“贵在茶也,上通天境,下资人伦”之语也出自该书。但笔者查阅尚志钧的《〈本草拾遗〉辑释》,并未发现上述文字。笔者曾通过电子邮件请教赵霖教授,询问出处,未见回音。

笔者不排除《本草拾遗》其它版本可能有此一说,但在未见到出处之前,无法消除怀疑。如流传更广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语,很多专家、学者都说出处是《神农本草经》,事实是《神农本草经》根本没有此语,目前查到该语的最早出处是在清代。

虽然茶之功效甚多,但说它是“万病之药”未免夸张。身为名医的陈藏器,记述的茶功、茶效不过五六种而已,应该不会如此夸大。再说《茶经》也未引录。笔者以为,很可能是后人伪托陈藏器之语。

总之,“茶为万病之药”是否出自《本草拾遗》,尚待考证,未找到出处之前,不能随便采信。

【摘自2014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竺济法(浙江宁波)】

胡克夫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作点评发言

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各位演讲人的发言顺利结束,总的评价,演讲水平非常高,内容非常丰富和精彩。在大开元寺所作的这次讲坛,是大圆满。

以下对各位的演讲作评语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刘瑶老师对“生活禅与茶生活”的阐释,让我们体悟到,无须再纠结所谓的“茶与禅”或“禅与茶”之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当茶与禅和我们的生活须臾不可离之,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也就开始缔结圆融自在的智慧之果。刘老师的茶生活和看似极为平淡日复一日的茶艺课,却让她从中收获“茶缘”,喜得禅悦;她以茶德和茶友的相知相交,亦欣然妙得禅趣。刘老师恪守“人品即品茶,品茶即品人”的禅茶修行之法,明了禅茶之境贵在以身体验,一心体悟,习茶可让人优雅、从容——奉献人生,习禅可让人自在、自信——觉悟人生。她对“生活禅与茶生活”的理解,真实而明智,微言而大义。如是,遵循净慧大德生活禅“保持一颗平常心”之本原,还原茶生活“一杯平等茶”之本真,言行合一,始得正觉。

项春霞会长的《茶心丰盈·喜悦如莲》演讲,令人感怀。她是以回眸漫漫心路历程来解读自己是怎样融入禅意人生,怎样定格茶境人生的。于我而言,当年也是在三剑茶艺馆始知邢台茶艺颇有禅心禅风之所在。项老师创办三剑茶艺馆,源于茶而出于茶,也因此而成为河北茶界“禅茶一味”的先行者、践行者。净慧老和尚曾几次莅临三剑茶艺馆,特别是净慧老和尚在三剑茶艺馆与舒曼老师等品茶论禅,首次提出中国禅茶精神为“正、清、和、雅”,三剑茶艺馆由此成为当代中国禅茶精神的诞生地。我想,今后书写当代中国禅茶文化史时,项老师的独特贡献必定与净慧老和尚、舒曼老师一起载入史册。我于2011年曾在湖北随州面见净慧老和尚,同祭炎帝。当时,年事已高的老和尚忙于五祖寺诸事宜,仍风尘仆仆“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为我们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项老师从喜欢一杯茶开始,开启了一段属于她定慧定性的禅茶人生:喜悦如莲以为道,茶心丰盈即是禅。如是,习行净慧大德的“正、清、和、雅”禅茶精神,知行合一,方得莲心。

赵泽佳老师《我的生活茶里的生活禅》演讲告诉我们,她的生活茶与生活禅皆源于生活,融于生活,愿终其一生而爱茶,愿尽一生之力而行禅。其爱茶过程,由自我觉知而达至自我提升;其行禅过程,由逐渐精进而走向虔诚,可谓是禅茶合一的不二践行者。她所谈的“顿悟”体验,直抵禅境之本界,即“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实则,禅茶之奥之妙,万化归一,不在于外形之有无,而在于内心之满足与充盈。赵老师自觉以茶修行,自明以茶养慧;自觉以觉悟人生,自明以奉献人生!如是,践行净慧老和尚生活禅“考验自己的定力”之要义,行其所言,始于本心,修之远矣!

孙丽丽老师以净慧老和尚的“好好泡茶就是修禅”作为演讲题目,与大家分享她对“生活禅与茶生活”的理解,正可谓其意深远,返璞而归真。她在三字禅茶院有幸习闻净慧老和尚关于“生活禅”之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以及“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精神,聆听老和尚的开示:“好好泡茶就是修禅”。正可谓,师传有道,学之以恒。因而,有慧根福报的孙老师喜欢在茶的世界安心独处,还将自己的“茶空间”定位在茶文化培训和推广。她的茶世界、禅人生,可谓心有善念,明志于和谐社会。如是,净慧大德法示“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大道之行,万法归一,善及天下。

夏国玲老师的《行茶者“三学”》,从哲学视角和个人参悟、习行的经历,化用佛门“戒、定、慧”三学,将“茶、禅、生活”定之为新三学,其意在醍醐灌顶,奋发自励。其事茶,视如自律禅修;其行茶,是为了自觉追随茶世界之美而淡然的境界;其为茶人,立志尽一己绵薄之力弘扬中国茶文化;其向禅,问道净慧长老,始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可发自“公益心”。由此,夏老师践行生活禅,献身公益事业,大爱在人间。她向世人证明,无论是茶人之生活抑或是禅者之修行,回报社会,造福社会,这才是禅茶文化精神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是,将净慧大德所提倡的“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的生活禅理念发扬光大,当为茶人禅修的立身、立命、立德之本,广施善德,远行天下。

李慧娟老师的《青茗伴我》演讲,完完全全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邢台所上演的一部当代茶人自我励志史——无论是茶者的人生,还是禅者的人生,都会有青春的悸动,都会有信仰的皈依。李老师习茶或禅坐,均深刻体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天地交融之感,而且时时以净慧长老所书“慈悲喜舍”作为禅修和习茶一理相通的观照,自觉融入生活之中,日日践行,时时修持。同时,不断完善自我,自觉做中国茶文化的“传道”者,积极倡导和推动茶文化发扬光大,先后举办“观兰集”、“沧海一声笑”大型主题茶会,始终不忘胸怀一颗爱茶的初心,可喜可贺!茶世界的平和与清净,禅世界的信仰与舍得,赋予她永怀谦卑之心和分享之心,大爱无疆,大音无声。如是,把净慧大德生活禅所提倡的“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广而布之,点亮光明世界的每一枚烛光,普度人间。

刘东亮老师的演讲题目是《难忘这碗赵州茶》,其言质而意深,可谓直指禅茶文化的根底之所在。生活禅和茶生活对于刘老师而言,其影响是无以言表的。他在赵州柏林禅寺夏令营受惠于寺院方丈净慧长老的指点,习读《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习生活禅与茶,由此而痴迷禅茶文化。可以说,刘老师是在净慧长老的指引下爱上生活禅和赵州茶的,他对“赵州茶”的体察重在精神层面,多从佛学知识体系阐发己见。他在演讲中所谈的佛教,有独到体会。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赵州茶让他升菩提心,在感念感恩净慧老和尚的同时,自行实践生活禅。如是,净慧老和尚说:“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茶与禅在人间。

张金牛老师的《茶生活中的三种美学观》,颇见学识和研究功力,开一代之新风。张老师生于茶乡,痴迷于茶,对茶有独到的认知和体验,其开创的茶生活三种美学自我体验模式,一曰“物哀”,二曰“风雅”,三曰“禅意”,系从物与心的关系出发而立论的。限于篇幅和演讲场合,张老师对茶生活的三种美学观之论述无法展开来讲,但其内在逻辑大致可循,可以说是以中国古典美学为立论基础。然其感悟致思多于析辨之言,而且当下的美学研究著述须以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古典美学、当代中国美学、世界当代美学以及未来美学为视角,综而论之,方可成一家之说。好在张老师对物哀、风雅、禅意这三种茶美学生活方式的理解已融入其工作和茶生活之中,并形成以普及茶文化为主的“无显茶课堂六讲”。其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如是,净慧老和尚言:“守一不移,是一种觉照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中华茶学之美,博大而精深,返观内照,切己体察,方可成一家之学说。

赵玉光老师的《缘起性空》演讲,实则是谈自己和茶生活与生活禅之结缘的过程。他因喝茶而意外地调理好身体,从此结缘洒脱无碍的茶生活,也由此开始介入茶行业,建成太行茶仓,可谓改写了中国北方以茶仓屯茶之历史。太行茶仓的管理理念,一为筑基文化根,一为奠基产业根,为此而举办“吃茶节”,创办茶叶合作社和茶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科研和申报发明专利,并根据茶农的需要提出建设标准仓储场所,为茶农免费存储茶叶。正可谓是自觉践行生活禅之要义“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也以此而“缘起性空”,立志有为于社会。如是,净慧大德生活禅提倡:“人总是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生活禅与茶生活,是一体两面,茶的世界处处结善缘,禅的世界处处结善果。

在此,我郑重提议,请大家起立,以最热烈地掌声衷心感谢为河北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舒曼老师!

找到约74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