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之清香

找到约7,121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上海茶博会丨雅致东方•生活美学系列活动②—宋瓷官窑之美

如梦似幻的北宋官窑陶瓷纹路

土火相遇,绽放于文明之始的陶瓷之美

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溯源而上,在漫长的岁月之前,在人类文明最开始的地方,一定能发现陶土的踪迹。

远古先人们抟土造陶瓷

祖先们抟土烧陶,进而后世化陶作瓷,文明与技艺镌刻于上,随着时光流转,代代相传,绵延不息。

制作陶瓷是一种土与火的艺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最早的尝试之一。

陶瓷的出现使人类得以进食经过高温处理的食物,改变人类饮食结构,促进体质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茶瓷相和,风靡于古今中外的文化之光

茶之清香,瓷之华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茶之故乡,自神农始,悠悠数千年,茶香氤氲从未断绝,温润着一代代华夏子孙。

中国,亦是外邦诸国向往不已的瓷器古国,外国人口中代代相传的“China”,溢满了对中华瓷器之美的仰慕。

在那些远去的年代,沿着古老漫长的丝绸之路,沿着波涛凶险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着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崎岖的茶马古道等,产自中国的佳茗美瓷,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茶与瓷,向域外各邦描绘出了一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古国、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中华。

宋瓷官窑,师法于自然之道的巅峰之作

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总览二十四史,两宋文化绝对算得上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而宋文化的代表则又是赫赫有名的“两ci”——宋瓷和宋词。

与唐诗齐名的宋词,自不必多言,那些传唱千年的长短佳句,道尽了有宋一代的文人风情。

而宋瓷,于中国文化艺术史的影响,亦是不遑多让。

史籍记载,宋代有五大名窑,北宋官窑位列其一,它在青瓷艺术上的成就可谓是享誉世界,书写了中世纪我国文化艺术光辉灿烂的一页。

宋代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则是宋代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两宋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

北宋官窑开中国古陶瓷官窑之先河,是其后历代官窑所不能比拟的。

宋代官窑瓷,从造型到纹饰、从胎釉到形制都具有严格的规范,做工极为考究。

北宋官窑御用礼器为青瓷大系中独具特色的一类,纯天然矿石的选料,精湛的烧制技艺,即使到如今依旧还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器形要求合乎法度,色泽淡雅清幽,莹润如玉,洗尽铅华,儒雅内蕴,是古人尚玉、师法自然、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

上海茶博,一场跨越千年的宋瓷演绎

佳瓷难觅,属于瓷中珍品的宋瓷官窑,我们在生活中更是难以略其芳华。

室有佳人,不觅其颜;河有芳草,难窥其踪。

美好的事物,让人心向往之,却又不能亲身接近一睹风采,确是憾事。

5月28-31日,逛茶博、品佳茗、圆憾事、赏宋瓷。

作为每年华东地区备受瞩目的春茶盛宴,今年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将在往届展会各方面优中更优的基础上,特别开展【雅致东方·生活美学】系列活动,宋瓷官窑之美演绎是其重要的一项。

届时,在展会现场,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东霞老师的作品为载体,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宋官窑为重点,通过赴展观众的零距离接触,感受北宋官窑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领略华夏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王东霞,女,北宋官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得主,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品收藏委员会特聘艺术家,徐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顾问,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艺术顾问,河南省女陶艺家分会执行会长,亚太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

孟红村,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河南女陶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徽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霞官窑传承谱系传承人,师承北宋官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东霞女士。

精美茶诗欣赏(一)

【前言】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其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华茶诗文化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茶文化的绚丽瑰宝。习近平曾殷殷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一篇篇优美的咏茶佳作,对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一言至七言茶诗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咏茶的宝塔诗,表达出了诗人对茶的无比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广大茶人朋友们的深深喜爱。全诗从一开始,诗人便以点之笔,言简意赅地出了该诗为主题;接着描写茶之香、之形、之美茶之绿,好像就在眼前,之清,仿佛随风飘来,沁人心脾;第三句,讲茶深受“诗客”与“僧家”的推崇与爱慕寥寥几字,便把“茶”与“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妙跃然于眼前;第四句讲如何烹茶,先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语言简洁、深动而又形象;第五句自然承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让人脑海里立即浮现古代一位雅女子“碗转曲尘花”之雅姿,真是让君流连忘返、浮想联翩……;第六句讲饮茶,不仅晚上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品。邀明月喝、对朝霞品,人生拥有如此之佳茗、之雅趣、之情怀不美哉、乐哉、悠哉?文未之句,道出茶之妙,不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饮茶会让人倦意消、精神振作、心情愉悦特别是在酒后饮茶(需间隔一定时间),还有醒酒之功效。若将此诗由后至前咏读,又将别有一番风味,期待茶人朋友们的细心品味……

图/赏析  慧缘轩

茶之真味之信阳毛尖

喝过信阳毛尖,方知茶之真味。

十年前,在信阳经商的二叔给我邮寄来一盒信阳毛尖,起初,我并未在意,心想信阳毛尖也只不过是一般茶叶而已,不足为奇。记得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难得有一段闲暇时光,看书乏了,立窗远眺,忽然想到那盒信阳毛尖。二叔说,信阳毛尖好喝,让我试试。可我竟把这事给忘了。烧了一壶沸水,打开茶叶盒,一股淡雅茶香钻进我的鼻孔,神经立马兴奋了起来。抓一小撮茶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见茶叶在水中舒展,上下浮尘,放在笔下闻闻,妙不可言,呷一口,神清气爽,口留余香。从那刻起,我爱上了信阳毛尖。

2008年夏,我去二叔那探亲,才亲身感受到信阳毛尖的魅力。在信阳,大街小巷,酒肆茶楼,喝的都是信阳毛尖,它俨然已经成为信阳人生活的必备,连我这个刚到的外乡人也很快被这种氛围给同化了。

信阳毛尖只能信阳产,这是因为信阳有着无比优越的地理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内销绿茶之一,信阳毛尖独具特色,它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色佳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于世。细观信阳毛尖,它外形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嫩绿,意境悠远。从第一次接触信阳毛尖,到现在,七年时间了,柔嫩细腻的信阳毛尖一直是我心中的最爱,我把它视为绿茶中的极品,我也从一个不爱茶的人蜕变成一个资深茶客,每每观信阳毛尖条形娟秀挺直,品其口感清香溢人,令我清心明目,提神爽气,爱不释口。

信阳毛尖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把义阳(今信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义阳所指就是信阳。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淮南茶信阳第一”评价更是奠定了信阳毛尖的千古知名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章,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当然,这些不是虚名,更是实至名归。

如今,茶园几乎遍及信阳全境,信阳茶区也成为全国产茶区之一,素有“五山”、“二谭”之说。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春茶采摘时节,我曾随二叔深入到茶乡,清晨,只见家家炊烟早起,呼朋唤友到茶园,红衣绿女提篮携筐欢笑采茶,雾气缭绕,恍如仙女下凡。每家的男人们则将自家炒制好的茶叶送向市场,外地客商云涌而至,各自挑选着心仪的茶叶。在清明至谷雨前后十多天,在信阳的山乡里上演一幕幕繁忙而幸福的茶农收获图。这个时候到信阳去,人们见面的第一句就是问“新茶味道如何”,好似西方人见面讨论天气一样,那么随意,那么见真情。

今天,信阳毛尖已经成为信阳的一张名片,游走在信阳的土地上,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慨:一座城市精心哺育着片片茶叶,一片片茶叶历经岁月的砥砺打磨,氤氲飘逸,在宜人口喉的温度里,还夹带着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慢饮信阳毛尖,茶汽里水秀山青,方寸间勘破悲欢,这是一程对人生的感悟,更好似与一知己对膝而语,不知窗外雨打芭蕉,忘却晨阳破晓。

对我来说,读书须臾离不开茶,安寂的春夜,灯下观书,案上总要放一壶信阳毛尖茶。我以为,读书与品茶有相通之处。读美文,文字之中透过诗的气息,茶的韵味,通篇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深刻的思索,一词一句都充满着摇曳的动态。读在心里就好像把一片茶叶含在口里一样,芬芳和馨香在心底回荡。我喜欢读书,就像喝信阳毛尖一样,喜欢那清新飘逸的文风,喜欢那淡淡的情绪,总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明澈而又宁静,向往着这种宁静的感觉。如诸葛孔明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比致远”,做一个安静的人,平平静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守着一壶信阳毛尖仿佛守住心的角落,喝茶是渴望心的宁静,物的格致。所以房子再小,也因有一壶信阳毛尖的角落,心再忙也要挤出空间给自己。心的角落不宜时常开启,信阳毛尖的角落不宜久久陈封,泡一壶,饮一杯,暖暖自己的心,闭上眼体会一下心里的韵与味。在饭食上我的要求不高,但是信阳毛尖是每天必不能少的,算是我小小的奢侈吧。

喝信阳毛尖,刚入口时,会有一点苦,可是,过一会儿,就会感到满嗓子眼都是香味,让人忍不住端起杯来再去细细品味。幸福、享受的感觉一下子弥漫全身,人生得此君足矣!

茶之真味在信阳毛尖里。

【摘自2018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祝宝玉(安徽颍上)】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941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8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