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有展会吗

找到约187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杭盛大开幕 这些茶你都喝过吗?

 杭州网讯 2019年5月15日-19日,为期五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届茶博会主会场设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展示展销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国茶成就展区、扶贫展区、省级综合展区、国际展区、科技展区、创意展区、机械包装展区和优质茶叶销售区。

1

70年茶史 看中国发展

在国茶成就展区,杭州网记者看到了集中展示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成就。本次茶博会以“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为主题,在这7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和加工工艺也在不断革新,迈入了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时代。

而在国茶成就展区的现场,记者也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大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大屏是智慧茶叶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检测到茶叶基地的风向、雨量、光照等情况。“这个平台可以起到绿色预防的作用,我们布置了杀虫灯、测报系统,在不通过杀虫剂的前提下,把病虫害消灭”。而这也就是70年来,中国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升级,科技走进茶园,不仅起到了茶叶增产的作用,也体现了物联网环境下,硬件与软件平台的高效融合。

2

龙井飘香 茶叶缤纷

在西子湖畔,咱们杭州的西湖龙井早已香飘世界,深受广大爱茶认识的喜爱。在三楼的杭州展馆,杭州网记者了解到在这里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展示茶叶的追溯系统。茶友们可以通过追溯系统,追溯到茶叶的生产地、采摘时间、销售加工时间等,便于大家及时准确了解茶叶的品牌、质量。

在杭州展馆的展台上提供了智能机器人,通过人与机器人的对话让大家了解茶叶的知识、杭州茶叶的情况和本次茶博会的内容等。

而今年浙江展团也刷新多个“最”,参展规模是近三届最大的,组团参展企业数量达到241家,参展品类是近三届最丰富的。除了主打的名优绿茶,还有黄茶、红茶、黑茶、青茶,以及茶日用品、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展区的活动也比历年更加丰富多彩。

3

多省级茶区 展优质好茶

除了浙江省内的名优好茶之外,在本次茶博会的现场,还有来自湖南、福建、贵州、陕西等全国各地的茶叶。

俗话说,“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资源丰富,自古名茶荟萃。湖南省茶叶有红茶、黑茶、绿茶、黄茶、白茶等,素来有“三湘四水五彩茶”的美誉。记者在湖南展区品尝了一款红茶,工作人员表示,这款红茶独具“花蜜香,甘鲜味”的特点,以及养胃、护心、美容养颜的功效。

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的贵州展区也展出了多款独具贵州特色的好茶。贵州兼具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特点,是全境高原茶叶优质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微酸性的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孕育出了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茶叶品牌。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杭州网记者品尝了一款苦丁茶,色泽翠绿、汤色绿亮、滋味醇厚就是对这款茶最好的形容。

在陕西馆的现场记者不仅看到了统一着汉服的参展茶企工作人员,还看到了白娘子模仿达人在展会现场走秀,品茶之余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展出绿茶、茯茶、红茶、白茶等多个品类的茶叶来宣传陕茶之外,5月16日还会用带上“白娘子”去到西湖边和雷峰塔下进行网络直播。

4

“一带一路”带来异国风光

自古以来,茶叶贸易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逐步走向现实,越来越多中国茶企扬帆出海,同时也有诸多国外的茶叶走进了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展区,记者看到了展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产品、咖啡及其它相关产品。在加纳馆,加纳小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咖啡,从生咖啡豆到成品巧克力看到的不仅是可可豆的变化,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变迁。

近年来,中国加强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在茶叶往来上也交往密切,加纳馆刚看完,记者就被保加利亚的花茶吸引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花茶,保加利亚还生产了一款名为“Mursal”的茶也非常有特色,不仅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还可以改善消化,对人体有诸多好处。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刚刚开始,而中国的茶文化却已流传千年。茶叶不仅富了一方百姓,更是带来了一方文明。

茶酒融合销售,是茶叶企业一厢情愿吗?

  琴棋书画诗酒茶,在传统文化中茶和酒一直是关联在一起。因为茶和酒都是消费品,老百姓在特定时刻对二者都需要。

  近些年,产品跨界融合创新流行,一些商家也在积极尝试茶酒融合销售概念和玩法。国内有哪些茶叶企业玩过茶酒融合产品呢?

  今天的文章,给大家介绍4个尝试过该类产品的茶叶企业—小罐茶、八马茶业、贵茶、芬吉茶业。

  01小罐茶

  小罐茶推出的产品为大红袍?味士忌,不含酒精,只是将茶饮料以“威士忌瓶装”呈现,把饮酒的仪式感融入茶饮,开启另类的饮茶体验。

  直白点说,这款产品是小罐茶公司搞了1款瓶装茶饮料。而且,这款产品只送不卖,属事件营销(品牌炒作)型产品。

  02八马

  八马推出的产品为八马&洋河联名礼盒,1罐普洱熟茶+1瓶洋河白酒(52℃、42℃)。

  该款产品主要是走定制渠道销售。线上板块,现阶段仅有京东有货,并未作为主力产品销售。

  03贵茶

  贵茶与茅台、洋河、臻久坊等酒类企业都有合作推出过产品。其中,搞得最有影响力就是茅台,但茅台公司仅是在线上渠道—茅台云商上线贵茶产品,火热多是贵茶公司的一厢情愿。

  产品没有太多创新,就是茅台酒和茶产品放在一个盒子里,主要是贵茶想借势渠道,但该产品目前并未真正出圈。

  04芬吉茶业

  芬吉茶业,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但芬吉茶业背后的操盘手以前是图书出版行业的大佬,旗下最有名的出版物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个练习册,不少90后应该都用过。

  去年底,芬吉与所属集团旗下教育出版品牌曲一线联名推出跨界产品“一品五三”酱酒,该产品为芬吉茶业向贵州真工酒业有限公司定制。

  芬吉茶业只是在品牌层面突出“”茶酒融合”概念,实际产品和渠道玩法都在按酒的逻辑去落地。该酱酒前期搞圈层销售(借助母公司的图书营销渠道),近期在尝试通过酒类展会搞渠道销售,实际销售情况还有待观察吧!

  总的来看,茶叶企业做“酒”,有所破局还是有难度。1)产品如何创新:酒与茶同属消费品,但融合创新却是难题,是否要有个主次之分呢?要用什么规格和档次的茶、酒产品做组合创新?2)渠道能否融合:茶企自身的渠道能力也是有限,希望借助酒类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进行产品销售。茶酒融合产品,主要是茶企积极宣传和销售,但酒企却没有多大积极性。3)业绩能否递增:茶酒融合产品要想触达消费者,离不开终端经销商的大力配合,但茶酒融合产品能否真正帮助终端经销商提升业绩呢?

  茶酒融合的组合式产品(非深加工产品),目前多是茶企主动探索。而且也未有市场表现优异的商业案例,还需要时间去探索。

  你怎么看茶酒融合产品?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欢迎关注本文账号,后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吉普号大雪沙龙回顾:茶博会还未过时,那金奖还有含金量吗?

  原文标题:茶博会还未过时,那金奖还有含金量吗?|大雪沙龙回顾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

  中国茶首次斩获44块奖牌

  打开了中国茶出口的大门


  今日互联网浪潮下

  茶博会是否还适应这个时代?

  茶博会的金奖,还有含金量吗?

  大雪的到来,给喝茶营造了天时。一壶热茶,热气袅袅,浸润茶香之间。所以此次茶会我们选择了吉普号的625藏巅、603藏峰、503熟茶三款茶品。
  其中,503熟茶是一款持续四年获得金奖的熟茶,香、醇、厚、滑、甜,会持续不断的让你一直想要喝下去。

  这次选择喝这几款茶,就是因为它们分别用了NPS晒青新茶评测体系和元工艺。除此之外,625藏巅和503熟茶也是吉普号的金奖茶产品。

  茶博会的金奖还有含金量吗?

  1915年12月4日,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成功闭幕,当时新的民国政府急于走出去与世界交流,专门组成了代表团进行筹备工作。结果非常令人雀跃,中国共计获得奖牌1218枚,奖牌数全球第一!其中,中国茶叶荣获奖牌44枚,中国茶自此重新获得好名声,出口量大幅上升。
  据统计,1915年博览会后,中国茶叶出口额较上年共计增加1800万美元。这也是中国首次通过博览会展示了国家面貌与实力。如今,互联网模式发达了,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游览世界,因此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去博览会参展、逛展,那么就当下来说,茶博会还有举办的意义吗?金奖到底还有没有含金量?

  杨海潮

  北京大学茶马古道专家杨海潮

  关于巴那马的博览会,我们可以举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年,茅台到底有没有拿到金牌?杏花村说它们在巴拿马博览会酒类评选中取得金牌,且得奖是有证据的,但茅台是否拿到金牌它们至今还没拿出证据来。

  这个事情是真是假暂且不论,那么在当代,产品好或不好是如何来定义的呢?

  再讲一个故事:美国人和法国人聊天,法国人说自己的服装很厉害,有很多名牌,美国人说:“你们有名牌吗?”法国人说:“我们有很多的服装品牌。”美国人说:“你们那些都不叫名牌,我们的牛仔裤全世界有名,每年都能卖很多。”这就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的名牌概念。
  回到茶叶上面也是一样的,是从产地来衡量还是从理化指标来衡量呢?这是值得讨论的。再回到博览会上,我很多朋友以前每年都要去广州茶博会,但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了,他们说那就是茶的年货节。就像大理三月街,号称“千年赶一节”,现在很多人不去了,觉得去了没意思。现在,很多东西已经被网络取代,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小黑

  吉普号CEO,《茶山黑话》主讲人

  小黑(吉普号CEO):我们第一次参展是2017年的春季茶博,这时候茶博会的形式已经走在一个下坡路上了,只是整个下坡的趋势还不大。为什么这样讲呢?我小时候昆明有昆交会,很多人去,大家都觉得很稀奇,后面关注度就慢慢下降,如今关注度已经很低。在当时,这种展会形式就是将信息流、物流、现金流汇聚在一起。
  以前没有网络获取不了更多信息,展会的形式可以把一整年的信息流、物流、现金流用几天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信息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把信息流解决了;后面快递普及了,解决了物流;支付宝微信支付把现金流解决了,三者打通了,各个行业在日常的发展中对于这种展会的热情度便不高了。

  场景是无法替代的,展会塑造了场景化,早年很多品牌会在现场压茶,大众在现场可以闻到茶香。

  也有很多信息是从场景当中来的,五天时间我们可以接触很多人、很多同行,可以汇总很多信息,这些是无法替代的。

  再说到奖上面,比如电影上面的奥斯卡,它是属于行业奖。如果没有奥斯卡的话,很多电影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果它没在奥斯卡上拿奖的话是没人去看的,所以它的设置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回到广州茶博会上,连续这么多年每年去评选,实际上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

  茶博会的金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沈连浩

  茶学专业毕业,茶业复兴编辑

  沈连浩:我参加过好几次评选,也当过评委,参加过比赛。2015年参加过雅安的斗茶大赛,代替我老师去当了一次评委。
  先给大家介绍什么是茶的好坏?什么是对错?茶是滋味,是主观评价,是感性认识,所以它不存在对错之分。

  茶的好坏怎么评?是看它符不符合标准。那么标准是怎么来的?

  其实企业的标准和茶博会评选的标准是不同的,企业是对标审评,茶博会是对比审评。

  是很多非常复杂的茶放在一起来评奖,所有的绿茶放在一起评选,所以的红茶放在一起来评选……茶叶依次摊开,看干茶,看外形,然后开汤审评,按照标准来评。例如:绿茶用一芽一叶做的,就有一芽一叶的等级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就会有一些扣分。
  专业的审评方式和我们平时喝茶是不同的,专业的审评就是把缺点放大,采用的是高温闷泡,所以,审评泡出来的茶汤是很浓的,就是要把茶叶的内含物质都泡出来,同时也容易发现茶叶的优缺点。

  开汤盲评

  沙龙中我们进行了开汤盲评环节,在三款茶中选出藏巅。盲评现场。
  茶友:我参加复兴的茶会活动已经一年半了,我对熟茶更热衷一些,我昨天也盲评了四款熟茶,结果也是很让人意外的,所以说盲评更能暴露一些缺点。刚刚的三款茶我选三号,三号有暗香浮动的感觉,喝了我觉得应该就是三号。关于茶博会,我想说的是最早的评选是信件统计的,现在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就解决了,我们怎么用符合时代的标准来评选其实是一样的道理。茶博会更多的是场景,来解决互联网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届的金奖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的。
  茶友:我去过很多茶博会,我觉得去茶博会是去开眼界,很多的品牌汇聚在一起可以看到很多在互联网上看不到的信息,茶博会作为一个行业的汇聚是需要存在的,茶是有温度的。我也是选择三号。

  茶友:博览会近两年看到年轻人越来越多,做茶的人也越来越年轻化,我觉得未来的博览会还是有存在的意义跟价值的。三款茶里,我觉得是一号是625藏巅。

  答案公布:三号

  茶博会的形式会长期存在吗?

  杨静茜

  茶业复兴主编

  杨静茜  茶业复兴主编:其实我跑的展位是很多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普洱茶企业从茶博会里面抽出来会是什么样的?真的跟刚刚杨老师说的一样很像农场品赶集的一个氛围。普洱茶企业的整个调性,装修使得展会的格调高了很多,普洱茶企业会借茶博会进行招商。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企业,我们问他们去茶博会有赚钱吗?他们说:“没有,但是如果不去的话,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企业不行了”。所以,也很多企业去参展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企业还是很好的。除了销售以外,这也是企业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你的展位装修好,大家就会觉得这家企业发展的很好。前段时间我也去了香港的茶展,发现香港的茶展更像是展销,每个品牌有个小摊位也没有什么装修,纯粹是一个商业的买卖。

  像广州茶博和深圳茶博更多的是品牌地位的展示,很多企业没有很好的位置是不去的。

  普洱茶展其实已经突破了零售的一个范畴,更多是通过展会来进行品牌提升。

  茶展上面也越来越多元化,从茶具到茶服再到茶空间的衍生,这些都是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在慢慢增加的,而不只是单一的茶。

  安然:我2017年和2018年去了广州的茶博,我觉得茶博会更多的是展示了一个行业的审美导向。普洱茶可能很久以前我们会觉得普洱茶一定要浓厚,而从这几年的的金奖看来大家追求的是醇和香甜,这也反应了普洱茶的一个审美。就像很多人追求普洱茶的烟味,但是在审评的标准里面来说烟味是异杂味是不好的,而茶博会的评选是不能出现烟味的,这也是一个行业的导向。

  茶友:这三款茶,我觉得都挺好喝的,香气很好,特别是503熟茶入口香、浓、厚、滑、醇是很明显的,喝完后很舒服。

  倩倩:很多博览会我都有参加过,博览会的这种带货的功能是逐渐的被减弱或者被替代的。在展览会上会有一整套行业的评判标准,最快的了解品牌和产品的渠道。对于行业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不只是产品的展示和产品相关的产业链都链接到里面。我认为博览会会一直存在的。
  茶友:我参加过茶博会很多,影响最深的是当时在在茶博会上买了一个白茶,100块钱100克,当时很好喝,但拿回去泡是酸的,当时就很生气。然后这家企业也一直在参加茶博会,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说茶博会里面买到的茶就是好的。其实,现在很多大品牌是不愿意去参加一些城市的茶博会的,他们更愿意去参加一些大城市的茶博会。并且,审评的标准不代表市场的喜好,很多企业也有自己的一个标准。今天喝的这几款茶叶我都挺喜欢的。
  茶友:关于博览会的形式,我觉得它会长期存在的,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博览会也能帮助我们筛选出一些优秀的企业。它不会消失,但它会优胜劣汰。参加展会的,一种是同行,一种是专业观众,一些是挑选品牌去合作的,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茶博会是有重要意义的。就像我们的金奖是一个风向标,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参考。
找到约18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