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微生物

找到约4,661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学员专访:结缘茶叶进化论,打通我学茶“任督二脉“|

误打误撞的“学茶“之旅,爱恨交织!

毕业后误打误撞入行学茶,有幸得一干老师指点学理论,试品鉴,跑茶山寻访,学茶艺师,考评茶员,一时间进步极快。

然而,太多学派指点涉猎,令风浔不幸的丧失方向标,似乎学了茶,又不懂茶,但又不能说完全不懂。

风浔

直至荣幸加入李扬老师【第18期-高阶品鉴班】课程,开始梳理茶叶体系,组建框架,细分讲解每一个部分,风浔才猛然醒悟:“学茶需要搭建框架,且逐级迭代认知”。

为期4天课程,风浔跟从李扬老师从普洱茶最为核心特质——越陈越香,一层层抽丝剥茧,逐步解析茶叶历史形成,云南主要品种形成,加工工艺对比,品鉴茶叶活性(不同片区茶样对比,用水测试),及其熟茶发展史、主要风格等。

下文所学部分课堂知识,逐一为各位分享:

1
普洱茶审美:越陈越香是开端

普洱茶素有“可以喝的古董”美誉,即随时间陈化,越陈越香。

问及“越陈越香”的底层逻辑?茶圈内外,喝茶的都能随口说出一二,却不尽相同。列出随主流一类说法:“越陈越香?就是普洱茶的香气、汤色、滋味,再者说气韵,随着时限变化而越来越好喝”。

询问深入,几近无人能回复“越存越好喝的表征“及其背后原理。在李扬老师课堂上,风浔找了到答案:“活性,是判断普洱茶是否具备存储价值的核心条件”。

李扬老师说:

「喝一款茶,用心感受口腔中茶叶糖苷类物质的体现,即回甘、生津、清凉感的强弱、体现位置、持续性如何?强,则初步说明这款茶活性很好,反之不好。

随时间变化,汤质变醇厚(内含物质丰富),喉韵变深,则这款茶具备越陈越香的特质。」

2
普洱茶“起源”:品种进化的密码

想了解本质是植物的茶叶密码,必定绕不开其品种进化和生长环境。

开篇,李扬老师以其深入对茶山历史和人文实地考察,讲解茶种诞生(历史演变),农业规律。一度刷新风浔很多混乱认知:

以往分不清勐海大叶种和勐库大叶种,谁更胜一筹?李扬老师解释道:“茶树品种经过优胜劣汰(含人为驯化)进化,最终留下生长力极强、还便于采摘的勐库大叶种及其它茶树种。”

相信很多人跟风浔一般,曾寻访茶园未必发现茶园中茶树种植密度,十分影响茶树生长,即等同条件茶园中,种植密度稀疏,茶叶品质越好,反之品质相对较差。

走进茶园,我们惯性认为:“古树茶就一定是好茶!“实则,古树茶普遍内质较好,但不代表所有古树茶都是好茶。因为,古树茶的好是由它的茶树品种,及其生长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普洱茶“蜕变”:准确识别加工工艺

李扬老师讲工艺时,说过一句话:“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评茶员之前,需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制茶师”。听这句话时不禁联想到,学评茶员时的茶叶教授也曾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制茶师,那么对你学评茶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说到“评茶“,自然与”品鉴“二字息息相关。所谓的普洱茶品鉴,品的是原料优质否?工艺标准否?仓储陈化优良否?

一款茶诞生后,我们迫切想识别口中的感触,是由何种优质选料及标准工艺铸就的?为对比不同工艺,我们以正确工艺vs常见“其他”类似低温长炒、故意不炒熟、杀青后闷黄等工艺发现:

标准工艺确保糖苷类物质良好转化,持续实现越陈越香特质。而其他类工艺,则提前消耗,或者直接消耗尽糖苷类物质,出现阶段性口感佳,随即口感每况愈下的情况。

自然,普洱茶品鉴浩瀚无垠,以上仅是九牛一毛的一方面思索,具体遇到市场偏好选品,或是仓储什么环节导致口感有变,则另当别论。

4
普洱茶史话:不得不说的熟茶

国标定义普洱茶时,最后一句提到:“普洱茶又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自通过控制微生物生长量掌控熟茶有效转化率,以小堆发酵解决传统大堆发酵的困惑,实现仅百斤原料即可发酵熟茶。加之,各类名山头足量原料涌现市场,普洱熟茶得以实现跨度越级,进一步活络整个消费圈。

曾经,普洱熟茶一度受到质疑:“价格昂贵,像喝苦药汤子”。风浔带着沈培和五项因子去审评一款熟茶,认知依旧会通过“香甜润喉醇滑”六字决去判断。经过李扬老师指点才知道:

无论普洱生茶、熟茶,都需用心去感受糖苷类物质的体现,即回甘+生津+清凉感强的强弱,来判断其是否具备越陈越香的潜力。

学完李扬老师此套方法,让风浔有所思考:“表象上,一昧追求品牌价值、名山头效应,偏向个人喜好,而非尊重茶品本身的品质特点,这不利于主观判断一款茶的特性;内涵上,茶界学派众多,各有说辞,但无好坏之分,百家争鸣也不失为是一种大好之势。

大益访谈资深科学家吴松刚,大益微生物制茶的方向很对

  原文标题:大益访谈|资深科学家吴松刚:大益微生物制茶的方向很对

  吴松刚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首席科学家、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首席科学家,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主持了1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项国家“863”科技项目、2项国家火炬高新技术项目、6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火炬高新技术项目,主编吴松刚教授论文选集、工业微生物育种学、微生物工程。

  长期从事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包括灰黄霉素、金霉素、脂肪酶、辅酶Q10、DHA、虫草及多种特种氨基酸等,5项科技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9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致力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累积创产值达116.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益访谈

  ▲▲▲

  生物资源,是自然界恩赐人类宝贵的财富,面对这个巨大宝藏,我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第二,最大限度的、科学的利用生物资源。
  83岁高龄的资深科学家吴松刚,从福州赶赴勐海出席第三届全国生物资源高峰论坛并作为嘉宾代表发言。他说:“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对于生物资源提取及其应用,已经在科研战线奋斗了数十年的吴松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生物资源利用的关键是什么?吴松刚认为,归根结底是生物资源的“提取”,提取的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很大程度决定了资源利用的效果。而与茶相关的生物资源提取,正是他目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18岁进入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分公司,最近两年又开始投入茶的微生物提取与应用。这位科学家兴奋的形容自己在茶领域“既是老兵又是新兵”。
  吴松刚参观勐海茶厂、走进藏茶阁,对这里的普洱茶品很感兴趣。

  “我和福建仙洋洋合作,利用茶渣来做,通过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茶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在吴松刚看来,这便是从微生物角度出发的茶的技术创新。“我们会对茶渣中特异性功能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一来,利用茶渣作为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生产;二来,通过菌酶系统实现茶渣中有效成分的转化。”

  数量可观的茶渣废料中往往留存着如茶多酚、茶蛋白等营养成分,吴松刚和他的团队做的就是通过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成分筛选,进而将茶渣转化为生物发酵饲料,成为代替性的非粮饲料,甚至以此提高养殖动物(如禽类、牲畜、海产等)的生长性能。目前,这一实践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在参与峰会的间隙,吴松刚老先生接受了大益集团自媒体的专访。

  “我觉得他们做的很好。”提及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及其利用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研发的产品“益原素”时,吴松刚从专业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个方向很对”。他表示,“普洱茶本身作为发酵茶,微生物的筛选、转化非常重要,借用技术帮助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发挥活性,就有了两个作用,一是提高营养价值,二是口感风味提升。”

  尽管过去很少接触普洱茶,吴松刚仍然对大益在茶叶微生物利用领域的努力印象深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正如他的团队在福建进行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实践,大益也正在云南一步步展开普洱茶微生物资源利用的新尝试。

  撰文:阿霁

2023贵州茶业科技年会热点分享——《发酵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实习员、所茶叶加工与机械团队成员张拓在2023贵州茶业科技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发酵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现将录音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张拓: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发酵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刚才高博士跟李博士讲了茶叶和虫、根际微生物有关的内容,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发酵茶微生物。

我主要从发酵茶的定义、来源与分类、微生物的作用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来讲微生物,微生物是指生物界的一大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少数的藻类等,是一类体型较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茶叶微生物定义为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产生或存在的对茶叶具有积极影响的微小生物的总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发酵茶微生物的来源和分类。大部分茶叶微生物存在于具有后发酵工艺的黑茶中,湖北青砖、陕西茯砖、古黟黑茶、四川康砖、云南普洱、广西六堡、湖南茯砖等黑茶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有微生物存在。陕西的茯砖,湖南的茯砖,优势微生物主要是冠突散囊菌,云南普洱、广西六堡和青砖主要是曲霉类的真菌微生物。茶叶当中的微生物主要有两类,即细菌和真菌,细菌主要在茶叶渥堆的前中期,随着后发酵的进行,细菌和真菌存在竞争生长关系,真菌类的微生物逐渐成为优势菌群。

这个就是从茶叶当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左边那两个是冠突散囊菌纯培养的样子,第二个是青霉,中间是黑曲霉,我们一般都是按照颜色来进行初步区分,旁边的四个都是未知的丝状真菌。


第三部分说一下发酵茶微生物的作用。发酵茶微生物对于茶叶的叶片组织结构有影响,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六堡茶发酵可以降解细胞壁,且与发酵的方式不相关,降解主要发生在中层细胞壁,而次生壁是完整的。检测发现细胞壁中半纤维素的含量明显下降,水溶性性果胶含量增加,而多糖的增加与这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微生物对茶叶的组织结构影响,主要是纤维素的含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茶叶产品里的微生物可影响其氨基酸类、酚类、糖类、咖啡碱物质等内含成分的含量。微生物发酵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茶叶本身的良性生理变化、一方面来自于茶叶与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交互作用。

茶叶微生物对于生化成分的影响:氨基酸类:大多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因采用的菌株不同而存在差异。糖类物质,大部分显著增加,因采用的菌株与基料而存在差异。咖啡碱类,顶头孢霉、少根根霉等可增加其含量,酵母、聚多曲霉等可降低其含量。色素物质,茶褐素含量增加,茶红素有增有减,茶汤颜色加深。挥发性成分,含量和香气的种类都有增有减的,但是主要影响不是含量增减,而是对香气比例的影响,菌花香、花香及薄荷香的主要贡献成分为:芳樟醇、乙酰苯、水杨酸甲酯,而不同的比例会导致香气的气味存在不同。这是微生物和茶叶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微生物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起主要作用就是微生物的胞外酶。茶叶在生长中是存在内生酶的,茶叶的内源酶主要在细胞壁的初生壁产生,随着茶叶的成熟,次生壁的逐渐生长,茶叶的结构组织逐渐复杂,内源酶的活性基本无法满足物质的充分转化。而茶叶微生物在生产中,就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加快了茶叶物质转化。这里面有意思的是糖苷酶,是水解糖苷形成糖元及其形成配基。茶叶未经微生物发酵的话,菌花香理论是不存在的,发酵以后就有菌花香,好多都是香气糖苷类物质经过糖苷酶分解完后形成的挥发性成分。

后面再看一下微生物发酵茶的生产加工。第一个看一下六堡茶的生产,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形成毛茶,即半成品,以后通过后发酵、气蒸、紧压定型、干燥、陈化的等最后形成六堡茶。六堡茶陈化过程当中微生物是急剧增长的。再看一下茯砖茶,这里面多了一个发花的步骤,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形成我们常说的“金花”,就是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

我们贵州省有散茶、黑砖茶,也有部分茯砖茶类,均是通过“发花”或自然的后发酵方式进行。而现在出现了人工接种的发酵方式,这种新式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菌种的可控性,以前环境有什么微生物茶就长什么,我们通过培养菌种,接到茶叶当中,就实现了定向接种。现在实验室中有一些发酵茶的小规模试验,采用种蘑菇的做法来实现中试,后面的生产要在工艺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个对贵州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作为贵州黑茶的发展来讲,在其他省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及优化,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摸索性的创新,相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下一部分简单讲一下微生物发酵茶的安全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础的理论,真菌微生物是存在分泌真菌毒素的菌株的,发酵茶当中,真菌也存在分泌真菌毒素的能力。通俗来讲就是真菌有分泌毒素的能力,茶叶也有能分泌毒素的菌。但在生产消费中,发酵茶中致毒性的霉菌阳性发生率非常低,加之致毒性霉菌的毒素含量在茶叶中的检出量远低以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上限,结论就是微生物发酵茶本身的安全性达到食品级要求。

接下来是微生物发酵茶的保健作用。主要讲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调理肠胃的作用。想讲这三个原因,因为现在这三种问题比较普遍,相关研究也较为成熟。首先来看降血脂和降血糖,这个原理比较复杂,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人就是一个大水池,血糖和血脂就像池子中的水,我们想把池子中的水降下去,一个方法就是把出水管水量放大,即增大人体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另一个方法就是进水管放小,即减少人体对于血糖和血脂的吸收,降血脂降血糖大多就是降低了人体对于血糖血脂的吸收,类似把进水管放小。而尿酸不一样,在动物实验当中,尿酸酶功能受损基因得到改善后,进而出现降尿酸作用,这在基因的层面调控更为重要。茶叶微生物调理肠胃是通过增加人对蛋白类物质、对人体有利物质的吸收而实现的。还有一个作用,含微生物的水溶物,在肠胃吸收以后,真菌茶叶提取物对人体的肠道菌群有一个调理的作用,能使肠胃中的菌群达到稳态,从而实现肠胃环境的良好。

最后看一下微生物对品质的影响,主要从感官跟理化两个方面。通过实验样品可以看出茶叶经过微生物发酵以后。干茶亮度稍微增加,“金花”一颗颗的,更为明显,未经微生物发酵的茶汤亮黄色的,发酵完以后,是红色的,颜色非常亮。陈化二年以后,品质的波动较小,说明黑茶陈化过程中品质较为稳定的。

微生物对理化的影响,主要看常规理化成分检测出来的东西。茶叶经微生物发酵以后,水浸出物、氨基酸总量、黄酮、茶多酚含量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酚类降幅较大,随陈放时间增加,茶叶内含成分进一步下降,茶叶滋味仍为醇厚醇和的感觉,菌花香仍存在。微生物利用是有一个极限的,微生物要繁殖生存,不可能把所有的物质都转化了,只是内含成分随着陈化时间增加,含量会下降。陈化过程当中,内含品质虽然变了,但是就感官来说,有部分的提升。

内容就简单讲这些,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来源:贵州省茶叶学会 刘馨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54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