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库存清单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历史与茶:西北茶荒

全面抗战时的西北茶荒

受自然因素制约,西北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茶叶,当地所需官茶以湘产茶叶为主。清代,甘肃茶司引茶“均由湖南采购”。1874年,左宗棠仿淮盐例设立西北茶票,茶商在甘肃缴纳正课并领取茶票后才能前往茶产地湖南采办原茶。民国延续清代旧制,西北茶叶仍“以湘省为大宗”,鄂赣川陕等省之茶流入量极少。由于生产与消费地相距甚远,茶叶运输十分困难。茶商在湖南采办原茶后,需以小船将其运往益阳,换大船通过洞庭湖到达汉口,再入襄河至龙驹寨上岸,由骡马车运抵陕西泾阳,将原茶加工成茶砖后,再用马车或骆驼运往兰州。

一般情况下,商人从往湖南采茶至将原茶运抵泾阳,需耗时8—9个月,慢则需要整整1年时间。复杂的运输路线和漫长的运输周期使得茶叶供应十分脆弱,宇内承平之时,西北茶叶运输尚能维系,倘若茶产地或中转地发生变乱,茶叶供应势必受到极大阻碍。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中日双方交兵地带距离茶叶产、销地湖南和西北都较为遥远,茶叶贸易并未受到影响。至1938年6月,西北茶市依然活跃,畅旺的茶、毛贸易还能补贴省税的不足。

然而,随茶产地与中转地的陆续沦陷,茶叶供应开始出现短缺。同年10月,日军占领茶叶集散中心汉口,传统运茶路线受阻,西北茶叶贸易受到冲击。1939年1月,甘肃地方(简称甘省)收到财政厅汇报,该省因砖茶供应短缺出现了民众难以购得日常所需茶叶的情况,西北茶荒现象初步显现。不过,得益于益兰线、安兰线两条运茶路线的开辟,以及甘省的积极筹运政策,在传统运茶商路受阻之后,茶叶供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好景不长,宜昌、沙市两个重要中转地沦陷后,益兰线也受到阻塞,砖茶供应出现危机。

据茶商称,战前每年运销西北的砖茶数额约为60-70万封,而在1942年上半年,运到兰州的新茶仅38000余封,约为往年同期的十分之一。新到砖茶数量难以满足市场所需,致使西北茶荒愈加严重。茶叶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茶价飞涨、民食短缺,引发了售茶秩序的混乱。1940年兰州市场上每封砖茶的售价为12.5元,到1943年,甘省以平价供应的砖茶每封价格业已涨至120元,兰州黑市上售卖的砖茶每封价格更高达170元,茶价较1940年增长13.6倍。

作为砖茶集散中心的兰州尚且如此,西北其他省份的茶价更是水涨船高。以青海为例,1943年西宁市面上每封砖茶的售价竟达240元之巨。大多数民众无法负担如此高昂的茶价,面对无茶可饮的局面,只能另寻他法。青海省政府“有鉴于茶荒严重”,通令全省以本地惯用的麦茶代替茶叶饮用。新疆施行茶叶限购政策,新茶到货后每人只限购买1两,由于限购不能满足民众需求,该省出现了“不法商人”以树枝冒充茶叶出售的假茶现象。甘省亦采取茶叶限购措施,但因每日售茶数量有限使得民众争相抢购,导致售茶现场秩序混乱,甚至出现了士兵与民众为抢购茶叶大打出手的情事,为此,甘省不得不派兵维持售茶现场秩序。

与此同时,受中苏易货、各机关单位采购所致,茶叶需求不降反增,加剧了茶荒蔓延。1938至1939年间,中苏两国先后签订3个易货贷款协定,苏联以价格低廉的战略物资换取中国的矿资源和农产品,茶叶便是易货主要农产品之一。中苏易货贷款协定签订后,双方约定在香港和新甘交界的猩猩峡分别以海运和陆运方式易换货物,甘肃成为了西北国际通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易货茶叶在甘肃采买最为便利。1938年2月,由苏联占股的新苏贸易公司与甘肃省财政厅协商茶叶贸易合约,双方商定由新苏贸易公司出资33万元,订购甘肃所存官茶100票,共计8万封。同年3月,新苏贸易公司茶叶专员契纳克在陕西调查茶叶生产完毕后专程飞往甘肃,与甘省洽谈继续购茶运销新、苏,又商定以32万的价格购买砖茶100票。

此后,该公司持续在甘肃购买砖茶。据茶商称,抗战以来,华输俄茶由1937年的100票、1938年的500票增长到了1939年的900票,对于1940年的茶叶贸易额,预期是8000到8500票。茶叶外销数额的成倍增长,使茶商对贸易前景十分乐观,但大量茶叶的出运,无疑消耗了茶叶库存,以致茶荒到来后西北存茶无多。甘省财政厅便称:“自武汉宜沙相继沦陷以后,运兰路线断绝,目前官茶之供应,仅赖泾阳兰州两地,存额共约两百八十余票,暂维现状。

在西北地区发生茶荒之后,易苏茶叶仍在大量出运。1940年7月,负责对苏易货的富华贸易公司早早就将运苏茶叶备齐,先后运出3372箱,计80928封。而当合作社需要一定茶叶供给市面时,甘肃贸易公司却以砖茶“留备外销及易换货物”拒绝供应,该公司认为:“若现时普遍供销,一旦售罄无法购进,上项业务势必感受影响。”从上述答复不难看出,当时西北茶叶贸易以对苏易货为重,民众日常消费的考量则居于其次。学者徐万民指出,自1937年夏起,政府为易货贸易在陕、甘、宁、青、绥等地区违背自然规律所进行的大规模收购,使得农牧产品收购量暴减。而因易货贸易大量出运的茶叶,无疑致使茶荒迅速蔓延。

战时各机关单位采购大量茶叶亦是茶荒加剧的重要原因。从1942年的一份售茶清单来看,第八战区长官部,祁连山林警总队,骑兵第五师,建国制革厂等机关单位均在茶荒之时大量采购茶叶。清单虽未对茶叶用途加以说明,但从其他资料可见,受物资短缺、财政困难等因素影响,上述单位所购茶叶大多被用以易换本单位所需用品。

例如甘肃省平衡物价委员会,该会曾于1942年向茶商收购茶叶64859封,用于易换运输所需的车、驼。再如西北防疫处,同年8月,该处向甘肃省平衡物价委员会购买砖茶250封运往永登县境内掉换牛只,用于制造生物学药品。

诸如此类的行为在战时不胜枚举,这些需求又增加了茶叶除西北民食以外的耗用,使茶荒愈演愈烈。总体而言,战时茶叶需求量大幅增加。以官茶销量为例,1936年西北官茶的年需求量约为600票,合砖茶48万余封。到1944年,甘省在致中国茶叶公司的函电中称,甘宁青三省年需砖茶130万余封。1942年中国茶业公司西北分公司(简称中茶西北分公司)成立后中苏易货由该公司负责,故而甘省在函电中的需求可能不包括对苏易货茶叶。仅以此数而言,战时西北茶叶的需求量约达战前的2.71倍,年均增长和增幅分别约为10.25万封和21.35%,需求量增长之大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战时西北茶荒是由茶叶供应短缺与需求增加合力所致。

来源:安根团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投资分析:关于二手平台销售的普洱茶 这三点必须要牢记

现在购买普洱茶的渠道越来越多,现在就连二手平台都能看到普洱茶的踪影。不但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便宜。以前曾有朋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普洱茶作为食品的一种,销售普洱茶需要资质,二手平台卖普洱本身就不符合规定。但是现在向二手平台提交相关资质,就可以把茶叶放到平台中进行交易。对于茶客来说,又多了一个买茶的渠道固然是好事,但二手平台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又给了许多商家浑水摸鱼的机会,在二手平台买普洱茶,以下三点必须要牢记。

低于市场价很多的茶叶一定有猫腻

二手平台有漏拣这点不假,但只有小漏没有大漏。如果一款茶在芳村市场能够卖100,卖家为了省事可以卖80或是90,但如果量很大,还卖的很便宜,不用想这里面一定有猫腻。现在信息已经高度透明,谁也不是傻子,一批货明明能赚10万,哪有只赚8万的道理。

家中长辈藏茶是说辞

很多店家在卖茶的时候都说是家中长辈早年收藏的普洱茶,现在便宜出售。这里面就有问题,如果是一般人藏茶,他哪里来的销售资质,有销售资质的都是商家。一家三代做茶我信,但要说家中长辈早年收藏,现在喝不完了便宜出,这就是卖茶的借口了。千万别信,该怎么验货就怎么验货,别被这样的广告词给误导了。

大规模收茶必须线下验货

现在大环境不好,一些茶商选择二手平台出货也不算啥新鲜事。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商家会晒出一张库存清单,上面列举了产品的名称、数量以及价格。这样的茶买起来的确很划算,但必须要线下验货。因为有的商家是因为仓储出了问题,才选择在二手平台销售,切记切记。

文:天火


茶难卖!这里有7条建议,看到就赚到!

2022年的明前茶季已结束,多地茶叶产销形势不容乐观。

2022年茶行业,到底会有多难?

以当前形势看,2022年茶行业,面临很大的挑战。

关于2022年的茶行业形势,笔者在上一篇文章末尾发起了一个投票,共有282人投票,其中85%是从业者,结果显示:45%的人认为非常严峻,35%的人认为严峻,5%的人认为与往年差不多或基本持平,11%的人认为谨慎乐观,1%的人认为乐观。也即,80%的人认为严峻或非常严峻。

的确,今年许多行业都很难,茶行业未能幸免。

那,怎么办?

今天笔者对茶叶终端经营者谈7点建议。茶叶终端经营者通常而言规模较小,或者是个体经营;有些有店面或空间,有些则以自己的人脉圈层为主。在当前形势下,这类经营者受到的经营冲击或心理冲击往往比大中型品牌茶企来得更快和更直接,更容易感到迷茫。抛砖引玉,欢迎交流探讨。

1、积极心态

我们改变不了大形势。

既然悲观本身无助于解决问题,那我们何不坦然以对?

那么,我们在认清基本形势后,最为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心态,坚信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心态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信心比黄金重要。

疫情让大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茶有助身心健康。

还有许多人不喝茶,或者没有养成持续稳定的喝茶习惯,或者年均消费量不高,或者在其生活中的融入度不高。

茶叶美好生活!让更多人知茶、识茶、爱茶。

空间还很大,机会还很多。

2、调低预期

以活下来为底线。

保证经营性现金流。

哪怕暂时有一定的亏损,只要还在场上,就还有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重视货款回收,尽量现款现货。

对于正在考虑新开店面的朋友,做好总体计划,把风险考验得更充分一些,让自己的起步之初就把风险框定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目前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还很大,个人建议持积极心态,但以相对保守策略,同时控制总体预算,来思考这件事情。

对于前几年经营普洱或白茶赚过“快钱”或赚过“大钱”的店老板,现在可能要调整好心态准备赚“慢钱”或赚“小钱”——俗话说,“蚊子也是肉”,话糙理不糙。以前你可能几十件几十件地卖货,接下来你可能要习惯一饼一饼甚至一泡一泡地卖货。对于经历过2005-2007普洱热潮同时也经历过2007年的跳水及随后的低谷期的茶叶店老板而言,对此应是不难理解——现在情形有所不同,但压力的本质类似。

当前的形势,相当于大大增加了经营的难度系数。所以,适当调低经营预期,可能可以让自己更轻装上阵。

如果你在调低预期后,在年终时还是实现了之前的预期,那说明你经过经营调整,更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

3、努力拓客

一是努力维系老客户,并发掘可能的潜力。

二是努力拓展新客户。拓展新客户不容易,当前形势下可能更加不容易,但还是有机会,还得努力去做。

列出清单,拟订行动计划,张老板李同学马大姐等等,一个一个地落实,一步一步地落实。

尝试新渠道或者新模式,比如抖音、视频号直播带货,或小红书推广。

4、优化产品

分析自己的产品线,分析哪些是重点贡献销量的产品,哪些是重点贡献销售额的产品,哪些是重点贡献利润的产品。在此基础上,重点思考三个问题:

怎样让自己的产品结构更合适?高中低价位、自饮与礼品、室内与外出,是否都能兼顾?

是否要考虑让自己的产品线更丰富?

怎样提升自己的产品力?

茶叶店通常不会缺产品,但可能缺好产品,或者缺结构合适的产品线,或者是产品力欠缺。

顺带,整理、清理和优化自己的产品库存——既不要盲目存货,也不要让库存空空如也,而是结合自己的资金情况和经营计划合理规划库存总量与结构。

梳理店面产品和产品线,重要的不是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重点是围绕店面的定位和顾客需求来合理组织,并最终形成有机体系。

请牢记,每款产品,都应该像一颗子弹一样,能精准瞄准某类需求。

另外,通过茶叶与空间的融合、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创新经营的价值模型,也在可考虑范畴。

5、坚持推广

这个时候,推广尤显重要,不能停。

抓住四个重点:

一是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新品上市、产品组合对比品鉴、主题茶会等,这可以在店内,也可以走出去。

二是各种形式的传播。比如,日常朋友圈的传播,要注意围绕在朋友圈建立自己在茶方面的专业形象即“人设”来发布图文信息,同时有一定规律地发布,而不是漫无目的或毫无章法。发朋友圈简单,但发好朋友圈却不简单。

又如,不少人用心做了活动,但不重视传播,这就与做了一桌子好菜放在厨房而没有端上桌给到客人面前差不多。

三是全年计划,分步落实。做一次两次推广不难,三天打鱼四天晒网也不难,难的是全年计划并坚持下来。零散做和系统做,差异不是一点点。下载一份电子日历,做好全年计划,每季度、每月、每周细化,并与手机端的日历或时间计划工具结合,滚动推进落实。

四是全员发动。除了店老板自己,还要发动所有店员一起来做推广。我以前经常向同事说,大家每次转发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其实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发奖金。

6、抱团取暖

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这种情形下,尽量不要单打独斗,或者还是做一条龙的事情。

终端茶叶经营者的核心关键,是专心选好茶、说好茶、泡好茶、推好茶、卖好茶。

最好是能够聚焦于做自己最有优势环节,而不是卖茶的同时,还要在茶季时花大量时间跑茶山做产品——有些人这样做可能也还可以,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合适。

还是那句老话,“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品牌化是趋势,包括产品的品牌化和整个经营的品牌化。

7、强身健体

一是注意防疫。

二是更加注意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三是学习提升,提升自己和整个团队的知识与技能。

四是精细经营,削减不必要的成本,提升经营效率,让自己的经营变得更有肌肉。

如果你是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化终端经营者或连锁店面经营者,那更要重视三和四。

有些时候,即便没赚到钱,但为未来赚钱积蓄了力量,那本质上就是赚到了。

所谓危机,往往是危中有机。因此,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