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交流群命名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熟茶” 谁为它命名?

当我们娴熟的运用着“生茶”“熟茶”这样的名称时,我们似乎从未认真地去思考过是谁首先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又是怎样自然而然的在茶人之间流传开来?

以“生”与“熟”来命名普洱茶的这两大主流产品,绝对称得上是清晰明了,形象生动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有助于普洱茶的传播。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但鲜为人知的是,熟茶的诞生,不仅为普洱茶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同时,不论在普洱茶名称的复活,还是在普洱茶推广、品饮等方面都立下汗马功劳。

1976年12月,在熟茶生产了一年后,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根据全省茶叶的生产、销售情况,在昆明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通报了“广交会”发酵茶销售情况和需求量,明确提出云南的茶厂加大发酵茶的生产。同时,为外销方便,也为与其他茶区分,正式决定将用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的茶称之为“普洱茶”。

普洱茶,在清中期后,因成为朝廷贡茶而出名,但随中国茶叶六大茶类的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铁观音),普洱茶被列入绿茶的分支青茶之中,自民国后便不见了称谓,饼茶被称之为“圆茶”,蘑菇型和窝头型的茶被称之为“沱茶”,砖型的边销茶被称之为“砖茶”。

随时光的流逝,“普洱茶”这个茶品和称谓渐渐被人淡忘。1976年12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普洱茶会议,对云南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的发展,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也是一次充满了智慧的会议,对普洱茶的重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普洱茶”,这个曾经的云南品牌茶叶已经沉寂百年,要将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后产生的新茶取名,何不用曾经辉煌而已被淡忘已久的“普洱茶”来命名?没准还能重振普洱茶的雄风。

于是,“普洱茶”一词再次在云南的大地回响,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而知名。随时光的流逝,时至今日,那次会议的详情,如:何人提出用“普洱茶”来命名新产品,何人提出用“唛号”来管理普洱茶,何人提出加大普洱茶的生产,都不得而知,实为憾事。

但不管怎样,普洱茶在1976年底复活了,并从此一发不可收。在 1979 年的农业部颁布的普洱茶标准中,开宗明义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制成的茶叶。换句话说,“普洱茶”就是现在所说的熟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洱茶”就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讲的“熟茶”。乃至于现今在相当的茶人中仍然把普洱茶等同于熟茶。

今天,大家都普遍认同: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笔者曾经问过许多老茶人,为什么把新生产出的、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出的普洱茶叫“熟茶”?而把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做出的普洱茶叫“生茶”?是谁取的?什么时候取的?除了一个明确的事实,即 2000 年以后“生”“熟”茶才在市场上逐渐传开来外,其他的没有答案,或者说笔者在目前没有听到确切的答案。

笔者只能结合听到的只言片语,发挥合理想象了。感谢那群已无从考证的茶人,给这种新的普洱茶取了个小名:“熟茶”;同样,感谢那群已无从考证的茶人,给传统的普洱茶取了个小名:“生茶”;感谢广大的茶人,口口相传这两个亲切的小名。就像中国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也有一个家里人取的昵称,而这个昵称与正式的名字中的“字”多半没有关系。

普洱茶就是这样,虽然一个被权威机构定义为黑茶,另一个被定义为绿茶,大家都称之为普洱茶(2004 年普洱茶被权威部门重新定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紧压茶,以及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后生产的茶叶)。

但在市场上,在茶客的交流中,仍顽强地称呼着这两个小名,直到今天深入人心。遥想当年,也许是先把未发酵的大叶种晒青茶叫“生茶”,而新的、从“生”生出的茶自然也就有了和“生”相对应的词——“熟”,“熟茶”应运而生。也许是正好相反,先取了“熟茶”这个小名,又把未发酵的普洱茶取了个和“熟”相对应的小名:“生茶”,真是一生二啊。

不管是先有“生”还是先有“熟”,反正普洱茶中有两兄妹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事实。“生茶”“熟茶”这两个小名,得到市场认可,得到广大茶客认可,也就是这个认可,成就了普洱茶的哲学和美学意义。宛如大家熟悉的“太极图”,一阴一阳,一黑一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交融。

生茶酽,苦涩味重,刚烈、霸气,充满阳刚之气,但茶性偏寒,适合体热的人喝;熟茶味柔和,无苦涩味,滑顺滋润,甜香,但茶性偏热,适合体寒的人喝。你看,一阳一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个金黄透亮,闪闪发光,像金色的阳光,充满阳刚之气;一个深红艳丽,透过光线方可见其深邃靓丽,宛如一位有内涵和气质的佳丽,充满阴柔之美。

一“生”一“熟”,和中国哲学的世界由一阴一阳组成的理论暗合。世间茶品,唯有普洱茶,虽然都叫普洱茶,却是两个绝然不同、但又相互对应的茶品,唯此,才更彰显其哲学含义和审美价值。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凡有实力的普洱茶生产厂家,无一例外地都是两种茶品都生产,仿佛在生产上都要达到一种平衡。这,又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暗合。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作者丨程昕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交流大会暨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会顺利举办

2023年9月21日,为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文化传承座谈会讲话精神,研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增强认同的力量”“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在雅安市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举办的“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交流大会暨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会”在雅安皇冠假日酒店(雅安熊猫会展博览馆)顺利召开。

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冀川,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锦秀,中央统战部七局原副局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藏族原领事、四川大学教授韦刚,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国才,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兵,雨城区政协主席、区藏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燕,雨城区政府党组成员、碧峰峡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韩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藏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格勒,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二级教授喜饶尼玛,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窦存芳以及来自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高校、研究机构,茶行业协会和茶企业代表的专家学者以及嘉宾们出席了此次交流大会,相互学习与交流。

会议伊始,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冀川首先致欢迎辞,对此次学术交流会议到场的各位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接着,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锦秀致辞,杨部长认为藏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好,助推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藏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格勒致辞,他希望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把握机遇,未来取得更多学术成绩,助推藏茶品牌建设和藏茶产业发展。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院窦存芳教授作工作报告,指出研究中心前三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已汇集成论文集且为雅安藏茶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并强调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希望为茶马古道线性遗产和蒙顶山茶文化景观早日成为世界遗产做出贡献。随后,四川省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四川省旅游商品协会原会长司徒华先生向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赠送书法作品,并请窦存芳主任接受礼品。

随着会议开幕式的结束,进入学术研讨会阶段,会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各方学者紧密围绕茶马古道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茶马古道历史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藏茶文化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研究、川茶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等主题展开学术报告与交流。

学术研讨会第一阶段,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四川省文旅厅前一级巡视员孙前主持会议。首先,喜饶尼玛教授谈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因为茶而兴起了打箭炉的相关内容,其中重点强调了演讲中心即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脉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勒教授讲述了研究姜氏古茶—仁真杜吉的原因以及姜家大院的背景及其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做贡献;李锦教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讲的生态保护角度来讲述茶文化的整体性以及茶文化的当代诠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木仕华从熊猫和茶叶之间如何结合起来研究和传播作出了论述,同时对雅安至康定段茶马古道的精准命名策略提出见解,他认为可以从雅安特色出发,参考熊猫和茶叶等雅安特色词汇中汇集概念,集思广益;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田茂旺在报告中总结了川藏茶马古道的文化资源特点同时提出了其产业活化路径。

学术研讨会第二阶段,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原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陈书谦主持会议。成都师范学院孔又专教授对川藏茶马古道典型茶、香、蜀纸三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蒙顶山古遗迹群、清溪古镇、宜东古镇、那柯里茶马驿站的概况;高富华老师、杨海潮教授、郭建勋教授、杜晓教授、吴垠副教授等参与学术演讲的专家学者们也对此次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交流大会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通过此次交流大会,各方专家学者相会在此,在秉承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茶马古道精神的初心下,热烈讨论交流。特别感谢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和雅安市皇冠假日酒店的大力支持。此次“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交流大会暨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会”在专家学者们各种精彩观点的展示和交流讨论下圆满结束!

来源: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推介会,应该如何开?来自湖南的信息与思考!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肖草



2018年11月19日下午,“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及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茶陵举行。


"湖南红茶"推介会及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这也是"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茶祖文化节"的活动之一。这场活动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在于,湖南省要打造茶业千亿元产业,成功推出"安化黑茶"之后,现在又着力在"湖南红茶"品牌推介方面下功夫。


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诚如活动主持人、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顾峰所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湖南红茶品牌推荐会和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品牌强龙,优化我省茶产业结构,宣传打造湖南红茶知名公共品牌,加快千亿产业建设步伐,促进精准扶贫,着力湖南乡村振兴。"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举行"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建初进行"湖南红茶"推介。


唐建初总农艺师


唐建初总农艺师推"湖南红茶"时,着重强调:

    

湖南产茶历史悠久,自古名茶荟萃,是全国茶叶重要产区,目前全省80%的县市区都生产茶叶,生产茶叶的农业人口超过1000万,茶园面积达到220万亩,茶叶产值超过700亿元,形成了红茶、黑茶、黄茶、绿茶、白茶等多茶类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向大家推荐、分享湖南红茶。


湖南红茶传承数千年湘茶文化。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陵县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炎帝神农氏葬于茶陵,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叶,是茶祖文化的发源地,湖南红茶始于唐,兴于清,盛于近代,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名传天下,享誉世界。一杯香茶寄托的是炎黄的历史情怀,感受的是湖南文化的有缘相识。湖南红茶有数百万亩生态基地,高山云雾出好茶,湖南以丘陵山区红壤土为主,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非常适合茶的种植,茶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功能性成分,特别是北纬30度左右的武陵山脉等生态优良,是全国的著名优势茶叶产区。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红茶上好的品质。


湖南红茶成就于数十年的创新发展,新世纪以来湖南红茶既坚持工艺传承又致力于技术的创新,积极打造地方特色产品,着力推荐连续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产茶制茶水平不断提升。湖南红茶创新加工工艺,形成了花蜜香、甘鲜味的品质特色,臻溪“金毛猴”进入美国白宫,这个茶与时代同行。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提出到2020年打造千亿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并把湖南红茶、安化黑茶作为五彩茶品牌的建设重点,这次借第15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茶祖文化节高峰论坛的举办之际,欢迎大家游览湖南的魅力茶乡,感受我省推进千亿茶产业建设的氛围,并为湖南乡村振兴助力喝彩,我们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大家爱上湖南红茶,支持湖南红茶,让我们共同推动湘茶产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造福八方。

 

第二阶段,是欣赏湖南红茶系列产品走秀节目。穿着旗袍的女生,展示了十多个品牌的湖南红茶。

 

"湖南红茶"系列产品走秀


在"湖南红茶"系列产品走秀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请著名茶叶专家点评"湖南红茶"。


第一位全国知名茶叶专家刘仲华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是"安化黑茶"的重要推手,"大潇湘茶产业促进会"会长,对湖南茶产业整体态势、各项政策,最为熟悉。


刘仲华教授


著名茶叶专家刘仲华教授点评"湖南红茶"时,特别介绍了湖南为什么要打造"湖南红茶"品牌。他说:


在几年前我们湖南省茶叶协会的会长曹文成同志,率先在湖南乃至全国提出打造千亿湘茶,湖南茶类结构,绿茶、红茶、黑茶、黄茶四大茶类。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以名优绿茶的发展作为起步,所以在湖南我们先后评定过湖南十大名茶,除了君山银针是黄茶其余9个都是绿茶,前几天重新评定了湖南新的十大名茶,涵盖了绿茶、红茶、黑茶、黄茶。


打造千亿湘茶单一依靠任何一个茶类都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在座的很多都是中国茶叶主产省的领导、专家,绿茶、红茶是中国茶叶的基本面,其它四大茶类是六大茶类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类今天是轮番发力,湖南四大茶类四轮驱动。


我们行业也输出了一个任务,既然要打造千亿湘茶,请问千亿湘茶如何组成?


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打造了安化黑茶,现在200亿左右的规模,千亿湘茶里面给了他300亿目标,到2020年,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而且他们有信心突破这个数字。

第二大是基本盘,湖南50%左右的茶叶都是绿茶,尽管2000年以来开始打造绿茶,绿茶属于每家每户都有好绿茶,只要产茶省份都有绿茶都有好绿茶,湖南把整个大湘西整合成绿茶产地,目标是2020年打造400亿,整个湖南大湘西为主体拉动周边地区做400亿没有问题,而且今天通过湖南省发改委的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持,我们学会、协会、促进会“三会”联动,共同打造潇湘绿茶,这些年在各大展会的出现,引起了关注。今天出现了产量提高,质量提高,价格提升,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是如何把板块做得更大。


君山银针,黄茶,可能一说大家都知道。我上学的时候书本上这样写的,茶盖天下,家下中华。这个茶太贵太好,太奢华,所以单单君山银针想做大黄茶有难度的,岳阳市政府打造岳阳黄茶产业,期望在未来三年做到100亿,所以说400亿+300亿+100亿来了800亿。


湖南红茶,刚才唐总汇报了湖南红茶在八十年代湖南能够出口40万担碎茶,就是2万吨,那时候中国整个出口量10万吨左右,湖南2万吨,说明在历史上湖南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中国有三四套红碎茶,云南大叶种加上中小叶种地区,构成了中国的红碎茶的版图,从自然品质上湖南红碎茶肯定不能跟云南、两广地区相比,但是在那个年代它的规模化、性价比和机械化条件下湖南红茶打造过奇迹,出口规模上。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美丽光环,今天茶的消费格局在改变,祖国江山一片红,红茶成为年轻群体、女性群体还有很多对于其它茶类口感不适应的新选择,所以今天的中国红茶在内销市场上风生水起。在这个背景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一定要快速齐聚湖南优势资源,政策、资金、人力方面全方位打造湖南红茶。如果说祖国人民都在打造红茶的话大家都是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湖南准备打造一艘湖南红茶的航空母舰,把曾经的光环和历史产业规模,今天针对国内市场为主体来突破,形成中小叶种的产品特色。花蜜香、甘鲜味,形成红茶的品质特征,形成更多年轻群女性群体品饮湖南红茶。


从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的整合和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格局来看,我们信心满满,因为我们不但有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优良的茶树品种,有创造性的工艺的融合,就是把红茶工艺融入一点点我们福建茶师们的乌龙茶工艺一部分,使湖南红茶更香味更浓。加上这次的打造是从全产业链打造,做好茶源基础,做好加工基础装备的创新,做好品种多样化,尤其是做好市场体系的建设。我们把科技跟文化融入到湖南红茶的品牌打造中,期盼湖南红茶在新一轮发展中再现它的辉煌,并且内部市场同步推进。


茶祖印象推出的"三湘红"


刚才展示了湖南红茶十几个品牌的产品,在这里我不得不一下今天所在地的茶祖三湘红,早在2011、2012年率先在湖南推出茶祖三湘红,并且在2012年年底年会上向全国精英们展示,一下得到行业的认可,他齐聚了湖南尤其是茶陵、株洲的优势茶叶资源和技术资源,创新的开发了面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系列产品,并且把茶文化融为一体,大家看到产品用朝代命名,不同朝代不同产品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价格。


大家喝的杯装的大众化红茶相当于袋泡级别的也有,所以黄成植不是一个湖南人是一个福建人,高举茶文化大旗,投资20亿打造茶祖文化产业园,以产品落地,以茶祖文化作为传播的手段和工具来把科技、文化、产业、旅游联动,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茶产业,那么三湘红将成为红茶,成为他的产品的主打,并且期盼成为湖南红茶的精英。大家有心多多品尝,会感觉到这个产品的特殊魅力,因为是湖南基因和福建基因的融合。


湖南的茶叶的确多姿多彩,我们提出三湘四水,五彩茶业。湖南茶叶有一个千亿梦想,千亿只是一个数字,千亿级的概念,我们必须有梦想,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把文化作为传播消费传播品牌的工具,中国不缺好茶也不缺制好茶的人,缺的是营销缺的是品牌,只有把文化和科技融合到产品品牌中茶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茶、了解我们的茶叶,所以今天来了很多国际友谊人民,期盼国际友人关注中国、关注中国茶叶,希望通过茶产品作为一个桥梁和纽带,让我们的茶构建全球的和谐和和平。


随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对湖南红茶发表评述。作为国家级研究单位的著名专家,鲁成银研究员跑遍了许多茶区,了解不同茶区的状况,他的评述也有不同的角度。


鲁成银副所长


鲁成银研究员的评述,带来对"湖南红茶"新的认知。他说:


湖南红茶历史刚才省农业厅的领导讲了历史非常悠久,悠久在什么地方?清朝的时候湖南红茶就有,道光年间就是贡茶。明朝的时候,今天这个红茶发明了以后,在武夷山,当时传到欧洲,欧洲不够,俄罗斯人就是欧洲茶商把附近的师傅带到湖南的石门、桃源、安化以及宜昌武峰这一带,就是现在的宜红,宜红墙内开花墙外香,出口红茶湖南占了50%份额,是出口型,并不是生产内销的,是在欧洲的公主喝的,说这个好,所以过去湖南红茶湘西那一代是宜红的一部分,今天的宜红大家更知道,这一段历史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史很悠久,不是说今天才有湖南红茶,很早就出名了。


放到宜红,为什么放到宜红,毛茶加工之后在宜昌宜都精加工之后走汉水上去,是这个意思。今天讲的湖南红茶其实是轻饮型的名优工夫红茶,这个红茶的条索比较精细,汤色比较明亮,香气是花蜜香,甘鲜味,这就是典型的名优红茶,跟过去出口是两个概念,这是要精制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中小叶种的典型特征,花蜜香和甘鲜味的。


为什么湖南红茶是花蜜香浓厚呢?这是第三个问题,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相关联的。


什么叫自然?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地势是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到湖南的湘西一直到东北江南丘陵,是一个阶梯,三个台阶,它大概在第二个台阶部位,整体在武陵山片区,就是张家界这一代,包括罗霄山脉,还有雪峰山,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湘西我知道的基本上是在5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加上水系比较多,云雾多,高海拔冷凉型的,造成氨基酸成分比较高,茶多酚适量,这个有利于味道不会淡,所以比较鲜,所以刚才湖南红茶有一个甘鲜味,甜的鲜的,这是第一个环境决定的,自然决定的。


第二个是茶树品种。茶树起源于云贵高原尤其是云南,一直传播,有两个传播,一个从地势走高度的往下播,一个是中国的道教、佛教人为带到寺庙,寺庙都在山顶上,一般在高的地方,也是对下的,所以是两条。我做过研究,今天不展开,这个文章老外引用了很多次,上世纪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发表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他的传播,跟地势跟和尚跟寺庙有关。


那边是大叶种,所有种子下来以后到我们浙江、安徽就是小叶种,这个地方是中叶种,中叶种为主,大家知道的云台山种、汝城白毛茶等这些品种都是中叶种,叶子比安徽、浙江的偏大一点。这个叶种茶多酚含量适当,浓度相当合适,还有氨基酸高,氨基酸是适中的,但是比大叶种高,这样造成了它的味道比较醇,比较鲜,不至于味道淡,耐泡,这两个是自然的。


最后一个是人文决定的。我们今天这个茶,刚才他们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湖南的科研力量,刘教授的湖南农大,湖南省茶科所,过去我知道红茶工艺是创新的,不是过去传统的红茶了,也不是按照大叶种类加工的,他在加工的时候我看了一些资料,在过程中由乌龙茶工艺进来的,发酵干燥的时候是分段的,非常讲究的,既有温度高的,也有低温的,凉爽的,这就是科技,科技就是人文,受指导思想决定的,有时候科技和人文不会割裂的。三大原因造成它的特点。


最后讲一下红茶,今天上午奥斯汀先生讲的我非常赞成,就是说世界上喝名优茶的人是越来越多,国际上喝名优茶的越来越多,他们买不到,在什么地方买,第二个不知道怎么品,他提出建立中国名茶的标准,然后搞教育培训,过去大宗茶贸易品质是英国人提出的,现在被印度人和德国人控制的,这两个系统跟他交流就知道了,想建立一个中国地区的名优茶交易中心,大公司有出口权,小个体户没有的,他想直接进行交易,然后在终端推广,就是一个标准问题。


今天的红茶,刚才的定义是轻饮型的名优工夫茶,特别注意,过去的红茶标准包括湖南过去出口,过去红茶出口,一二套样是在广西、云南、海南的,三四套样是在湖南、浙江这一带,这是红碎茶的标准,刚才刘教授讲的按照那个标准不是优势区,浙江不是优势区,就是过去教科书上说的这个地方是红茶,云南包括印度那个标准是什么呢?浓、强、鲜,怎么饮用的呢?外出给外国人做袋泡茶的,是加奶饮的,这里茶多酚高,加奶以后,就比较丝滑的,汤色红亮,我们这个小叶种不丝滑,按照那个标准我们这个地方是打个叉,云南等地区是优势区。今天不加牛奶的红茶直接用杯子泡着喝,小叶种刚才湖南提出花蜜香、甘鲜味,给中国现在这一拨兴起的红茶不是过去的红茶,过去是采制精制以后的,今天中国的红茶要给出一个特征,就是锦绣型,可以说甜花香,然后甘鲜味,这么九个字的特征就是标准。如果按照这九字特征,实际上这九字特征很受欢迎,如果真正能确定这个标准能确定,指导思想能确定,就是说我们浙江、安徽、江苏、湖南全是顶级红茶优势区,区别于过去轻饮型红茶,顶级产区,这是标准要确立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的红茶在小叶种地区、绿茶地区加工的时候不能发酵过度,不能追求汤色红艳,追求九字特征就可以了。


鲁所长从湖南红茶的起源、发展谈到了未来湖南红茶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对湖南红茶从三个纬度,自然环境、品质以及工艺,就是科技方面,三个方面诠释了湖南红茶六个字的特点,花蜜香、甘鲜味的原因,并且站在国际视野对湖南红茶未来努力的方向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愿景和目标。 


最后,举行湖南红茶项目合作暨经销商签约仪式。签约代表分两批上台,进行了签约。


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通观整个活动,我们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一、"湖南红茶"的推介人,是湖南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具有权威性与导向性,能够极大地提振红茶产业的积极性。


二、"湖南红茶"的评述人员,是全国茶学的著名专家,讲述都具有科学性和认知高度,能够得到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其中,一位是本省的专家,对省内外茶产业作出重大贡献,对本省红茶发展有感情和激情。一位是国家级研究单位专家,站在全国看"湖南红茶",又以世界视野看待"湖南红茶"的未来方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三、"湖南红茶"的系列走秀,虽然表演人员颇为出色,表现也极为努力,但是,却稍感遗憾。因为展示了十多种品牌,却都是瞬间即过,难以给人印象。而且,都是包装盒的展示,茶叶如何?茶汤如何?叶底如何?一概不知。只有茶祖印象公司的"三湘红",由于给与会人员冲泡品饮,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透过这场活动,也给其他茶叶推介会以启迪:权威的推介者,合适的评述人,再加上不仅是茶叶包装,还有茶叶、茶汤、叶底的全面展现,还有茶水的品饮,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茶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我们真诚的祝福:湖南红茶红遍中国,香飘世界!

我们也真心的希望:中国各地的茶业欣欣向荣,创造辉煌!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