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的国际市场

找到约10,144条结果 (用时 0.044 秒)

一片茶叶的国际旅行:看珍贵藏品讲述千年茶文化

近日,“绿色黄金——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以下简称“南海博物馆”)开展,200余件珍贵展品为市民游客讲述中国茶叶从中国茶叶产区经由海丝之路行销远播世界的过程,再现大航海时代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的互鉴、交流与融合。

根植于中国的茶叶是如何发展成为饮品从而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茶叶从何时外传并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之一?这片绿色的茶叶,又撬动一个怎样的时代?本次展览遴选外销茶样、外销茶具、绘画作品、船只模型等各类展品,从茶叶的起源、生产、流通以及文化交流的四个角度,为观众呈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茗香。


游客在观看哥德堡号商船复制模型。

“海丝”茶文化源远流长

潭门港内,渔船桅杆鳞次栉比,不远处的港湾内,南海博物馆气魄雄伟,像极了在滔滔南海上乘风破浪的巨轮。8号展厅正在展出的“绿色黄金——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展览,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南海博物馆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而成,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展览是该馆展览体系中一个重要专题。2020年9月,南海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十家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的“龙行万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龙泉青瓷”展览,即是该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展览的第一篇章。

“和丝绸、瓷器一样,茶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繁荣的重要见证。”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表示,为扩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该馆联合中国茶叶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舟山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绿色黄金——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展览,成为该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展览的又一篇章。


哥德堡号商船沉船茶样。

茶,来自中国的神奇植物,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千百年来,茶叶经由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变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独特饮品。

但它最初与人类相遇时,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的记载。

唐朝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茶成为主要商品之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名茶、贡茶相继出现。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征税,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把茶文化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


十九世纪描金彩绘茶杯及托。

正是从那时起,经由东海起航线,茶叶外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17世纪后,航海技术的发展促使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茶叶也传往更遥远的欧洲、美洲、非洲等地。

随着欧洲饮茶之风的盛行,茶叶逐渐成为远洋商船的重要货物,直到18世纪20年代茶叶取代了丝绸成为输入欧洲的主要商品。在这场全球贸易的舞台上,一个又一个角色粉墨登场,而主角——中国茶叶经过一道又一道的繁杂程序,被装进茶箱,漂洋过海驶向大洋彼岸,继续下一段的旅程。

珍贵藏品描绘多彩茶文化

展柜中,德国奥托·霍夫曼(1885-1915)的雕塑作品“清奉茶男子铜立像”,可谓栩栩如生。只见男子身形消瘦,双手托着茶盘,低着头紧盯茶具,仿佛生怕茶水因迈开的脚步而洒落。再仔细瞧,衣服上还雕刻着中国传统纹样,脑后的辫子则是由细毛线编制而成。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场所,是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的中心,谱写了近代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展览中,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清康熙贴花镂空万字梅竹双清椭圆紫砂壶、清康熙太师少师钮贴花夔龙纹紫砂大壶等展品,精美工艺让人啧啧称奇。

茶产业的大发展也促成了茶叶贸易走向繁荣。那时,中国外销至欧洲的茶叶产地主要在广东、上海、福建、安徽、江西、江苏以及两湖地区。19世纪40年代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茶叶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本次展出的来自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19世纪广州十三行商馆玻璃画》十分珍贵。画中,珠江河上游弋着中国渔船、福船、龙舟、帆船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蒸汽船等,百舸争流,记录了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辉煌历史。


清铜胎画珐琅梅纹小壶。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峡湾良港众多,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重要中心港口,汉代以来就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1757年,清政府“一口通商”法令的颁布,使广东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政策,广东垄断海路中西贸易近一个世纪之久,茶叶、瓷器、丝绸等各种商品从广州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广州也成为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与中转基地。

除了广州,福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中茶叶贸易的重要港口。福建是产茶大省,闽东北茶区和闽西北茶区依凭闽江能较方便地运到福州。丰富的茶产,便利的交通,使福州茶市迅速崛起。1844年,福州对外开埠,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茶叶贸易。直到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广州、上海出口闽茶的通道受阻,清政府随即解除了福州港茶叶出口的禁令,福州港迅速发展,“海禁民开,茶业日盛,洋商采买,辏集福州”。1863年,福州港出口商品总额仅次于上海而居第二位。

藏品再现“海丝”茶贸产业链

通草画,是一种绘制在由通草茎髓切割而成的薄片上的水彩画,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技艺,曾在19世纪的中国南方广州一带兴盛一时,供出口外销,向世界展示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仕宦生活、民风民俗等,被称之“东方明信片”。本次展览中,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带来的通草水彩茶叶贸易画,描绘场面生动、完整,人物细节清晰,生动展现出茶叶种植、制作、装箱、秤重、收购等过程。

展览讲解员介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外商可以和通商口岸所有的商人直接联系。于是,这一时期的茶栈取代了十三行行商,成为中外茶叶贸易的中介机构,茶叶贸易的生产流通体系其运转的流程变为:茶农一茶贩一茶行一茶庄一茶栈一买办一洋行一国外消费者。展柜中,一张张晚清时期的茶叶运输清单、厘照等藏品,再现了茶叶贸易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欧洲几大贸易公司在这条产业链上获益巨大。


“绿色黄金——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展”上的外销茶具。

展览中,一份具有近300年历史的茶样,带领人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贸易时代。“这个茶样十分珍贵,它是从载有370吨茶叶的瑞典哥德堡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有幸保存了两份,这是其中之一。”南海博物馆副馆长章佩岚介绍。

1745年1月11日,瑞典东印度公司远洋商船“哥德堡I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香料等。经过8个月的航行,在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哥德堡号突然触礁沉没。1984年,瑞典人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号,直到1986年,新一轮打捞开始了,打捞工作一直延续到1993年。数百年间,人们从中打捞起大量的茶叶和饮茶用的精美瓷器。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的茶叶贸易,并逐渐掌握了中国茶叶贸易的专卖权,操纵茶叶买卖,限制茶叶输入英国的数量,控制着茶叶的价格,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茶叶,在1770年代占广州全部外销茶的33%,到19世纪初达到80%。

随着一片片茶叶远播海外的,还有中国茶叶的加工工艺、植茶技术、饮茶方法、茶事礼俗、精美茶具等,茶香所至,蔚然成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不仅是“绿色黄金”,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赵优李婧瑜袁琛)

来源:文\海南日报 记者 赵优 通讯员 李婧瑜

图\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15国采购商4月20日汇聚峨眉 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限量报名中

“中国茶,走出去”,一直是中国茶人的心愿,但茶叶出口近年来依然徘徊不前。志在出口的优质茶企受困于找不到合适的渠道,缺少平台结识正规的采购商,出国参展、实地考察等找寻成本高、效率低。去年7月,第一届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在峨眉山举行,开辟了中外茶业企业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总共达成合作意向签约63单,意向采购额3200余吨。


初战告捷,还需再接再厉!第二届中国(峨眉山)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将于4月20日10:00 - 11:30在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中心 F厅(第四届峨眉山茶博会现场)举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将联手乐山市人民政府为中国茶企提供与国外采购商精确对接机会,搭建有效的采购平台,积极推动茶叶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已有中国台湾、丹麦、俄罗斯、意大利、美国、泰国、越南、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老挝、拉脱维亚、芬兰、马来西亚、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专业采购商确认参加


洽谈会为全程封闭式对接,即日起面向有出口意向的茶叶企业征集优质供应商,活动不涉及任何费用,食宿差旅自理。


为保证对接效果,组委会将根据报名顺序,企业质量筛选30家企业作为供应商参加,报名截止时间4月10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参会要求  

有茶叶出口意向、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件齐全、无不良信用记录


(现场洽谈人员需能够进行英语交流或者带有翻译,如无翻译需事先与组委会沟通进行安排。)



  上届回顾  

2018年7月,第一届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在第三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举行。


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摩洛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专业采购商,与来自中国各地的40多家茶叶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洽淡交流。最终根据数据显示,洽淡会总共达成合作意向签约63单,意向采购额3200余吨。



本届采购商介绍


中国台湾

水田茶堂



丹麦

Copenhagen Tea ApS

Camellia Te



俄罗斯

 Imperial Tea

Chaino-Kofeinay Manufactura



意大利 

Emmebi Bevande a Marostica-Moresco S.r.I

Angela Croce

MASTER HORECA SRL



美国

All Points Tea Consulting LLC



越南

Tay Bac Tea and Special food Company Limited.



新西兰

New Zealand Tea Masters



加拿大

Organic Products Lanka Inc. Nature's Cup Tea



老挝

LAO TEA AND NATURAL PRODUCTS



新加坡

Dreiheit House International Pte Ltd



拉脱维亚

G&DG LTD

SIA ILLUSEUM



芬兰

NORD-T



马来西亚

永生贸易有限公司

玉鼎贸易有限公司

永恒香茶行

九牧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印度

World Tea Coffee Expo(Division of SEA Pvt Ltd)

将六堡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茶船古道·六堡茶发展高峰论坛”在邕举办

金秋绿城映生态六堡,茶韵香飘迎八方宾朋。9月17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梧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茶船古道·六堡茶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市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扩大品牌影响力,将六堡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9月17日,“茶船古道·六堡茶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市举办。杨扬摄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缅甸联邦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觉梭登、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公使喳宾德拉·帕拉朱利,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市长钟畅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中贤等领导嘉宾出席了高峰论坛。

钱学明在致辞中指出,广西种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把茶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战略决策。六堡茶作为广西重要茶叶品种之一,极具广西特色的茶中瑰宝,必将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依托独特的茶文化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将再一次扬帆启航、再创辉煌。

王庆对六堡茶的发展历程和梧州市大力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成效给予肯定。他说,六堡茶的原产地梧州是“茶船古道”的源头。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也是著名的“侨销茶”。清代中后期,六堡茶凭借梧州发达的水运,出深山,入西江,出珠江口下南洋,演绎了“茶船古道”的美誉传奇,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市通过发展六堡茶产业走出了一条文化赋魂、科技赋力、产业赋能的三产融合化发展道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片叶子成就一大产业。”蒋连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梧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秉承原种茶、原工艺、原产地,以及茶苗、茶园、茶企、茶师、茶市、茶城六个环节,推动六堡茶全产业发展成为联农带农绿色产业。如今,六堡茶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受到茶客们的青睐。2021年、2022年梧州六堡茶相继被评为中国茶叶最具品牌发展力和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举办“茶船古道·六堡茶发展高峰论坛”,就是要借专家之见、集茶企之力、乘市场之势,推动六堡茶标准化、品牌化、体系化,推动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相信有各级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的关心支持、精心指导和倾情加盟,梧州一定能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让六堡茶享誉市场、飘香世界。

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在论坛上致辞。杨扬摄

高峰论坛还举行了梧州六堡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授牌仪式,宣读了梧州六堡茶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

钟畅姿在高峰论坛上作主题推介。她说,梧州的历史璀璨辉煌,梧州的现在充满活力,梧州的未来美好灿烂。六堡茶产业是梧州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特色优势产业,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产业产值,都有很大挖潜和发展空间,前景很好、大有可为。目前,梧州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既有独具特色、潜力无限的产业集群,更有让产业迅速成长、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的肥沃土壤。梧州热忱欢迎企业把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与梧州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梧州,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梧州市长钟畅姿在高峰论坛上作主题推介。杨扬摄

在随后进行的专家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飞分别作《六堡茶与美好生活》《六堡茶出口产品质量与标准要求》《六堡茶与东盟的历史及经贸合作》主题演讲。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梧州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经过多年深耕市场,梧州六堡茶已经由销路单一的“侨销茶”发展为“畅销茶”,呈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升良好势头。预计今年全市六堡茶总产量将超过3.5万吨,综合产值将超过160亿元。

文字:陈雨燕 蒙敏莹

来源:梧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982条结果 (用时 0.02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