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石的作用

找到约88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刘德乾:从寻茶人到泉海茶石的智造之路

普洱茶界向有“生茶原料派”“熟茶技术派”之争。

在2008年古树纯料兴起之前,做生茶的往往对做熟茶的技术前辈含有尊敬之心,常谦虚地说,我们做生茶,也就是选好原料,简单压个饼而已,没什么技术含量,普洱茶只有熟茶才有技术。

但2008年以后,生茶靠古纯走上神坛,而熟茶被贬低为上不了台面的低端茶:用料差,粗制滥造,不卫生,喝了不健康。总之,没有品位才喝熟茶。2008到2014年,很大程度上是自然主义统治普洱茶的6年。

普洱茶界的原料派与技术派”之争

许多采造古纯的深山“狂魔”与只喝古树生茶的重度发烧友,认为普洱茶的最大魅力在于原料的天然性,没有多少人工的技术性。其认为,古树鲜叶用简单的初制工艺,做成毛茶,再简单压个饼,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天然性,而少人工技术的“毒害”。而熟茶在他们看来,工序与工艺复杂,深度改变了茶叶的本来面貌,破坏了茶叶的本性与本味,好原料用来加工熟茶无疑是暴敛天物,只有不好的东西才需要做过多的技术修饰,以掩盖先天的不足。于是,在古纯派看来,古树料用来发熟茶,无疑是脑“烧”了,要用鄙视链底层的台地茶来发,才是正道!

2015年起,古纯市场盛极而衰,高端熟茶、小青柑、茶化石、中期茶等新物种乘势而起。这些新物种,都空前强调技术,而且其产品在市面上远比曲高和寡的古纯生茶受欢迎。于是,普洱茶告别了自然主义的绝对统治,走向了自然与人为干预的平衡。而且,“生茶原料派、熟茶技术派”的提法也受到质疑。大家不再剑走偏锋,而是强调阴阳平衡。熟茶虽然重技术,但原料也至关重要。做古纯生茶,可以只重原料,但要做代表未来市场主流的高端拼配生茶,必须注重山头与等级拼配技术,进而仓储技术也得到空前强调。也就是,无论生茶还是熟茶,也界已经达成共识: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仓储是升华!普洱茶也由激进主义迈入了中庸之道……

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由吃大自然馈赠的资源饭,到吃技术创造饭。也意味着,普洱茶企的发展,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进化到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

勐海泉海茶业的掌门人刘德乾,早在2000年就做茶,从给勐海茶厂等大厂供原料做起,在2006年发酵做熟茶代工,2015年创建自己的品牌——泉海茶石,专做茶化石,可谓见证了普洱茶行业20年风雨。其走出了一条艰辛的“贸工技”发展之路,是许多勐海草根茶商创业的真实写照:从倒卖毛茶(贸易)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建厂代工,建立了普洱茶供应链,最后做自己的品牌,走自主技术开发之路。而刘德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了普洱茶市场新宠——茶化石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普洱茶企的下一个十年:由“寻茶人”到“造茶人”

其的企业发展历程,也跟同时代的普洱茶厂商一样,由“寻茶人”进化为“造茶人”。在原料为大的年代,他们是深山的寻茶人,为天下茶友寻好茶,制好茶。在原创技术得到空前强调的近几年,他们纷纷转型为“造茶人”,在寻到好原料的基础上,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一下,而是在自然馈赠的基础上,加大技术与产品研发投入,创造价值。

刘德乾现在被称为“智茶人”,其打算将熟茶与茶化石的制程,由泉海制造升级为泉海智造!

普洱茶的上个十年,是深入山头寻好茶,开启了云南茶山的地理大发现与古树茶热。不辞辛劳,发扬神农氏精神,尝遍百山千味,用胃痛换来古茶芬芳。寻茶人太像劳模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如果说,古纯神话时代,寻茶人就是深山的苦行僧,都市里的布道者,最终用他们的身体献祭给古纯十年,可谓“太初有道,道成肉身”……

普洱茶的下一个十年,不是寻,而是造,也就是创造价值的十年。寻找,不如创造。要打造百年品牌,如果寻寻觅觅百年之久,可能最终凄凄惨惨戚戚。有定性的人,只会寻一时,不会寻一世。许多企业,寻了十年的茶,将会走上建立革命根据的道路,实现武装割据,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创造未来。由寻茶人到造茶人,就是普洱茶产业逻辑的一大重要变迁,专精深的制造引领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小罐茶,大师作”,就是时代的预言书,因为很会“作”……

为什么是造茶人,而不是制茶人?造茶人,不但善制茶,更会创造。在虚无中创造未来,需要大菩萨的慈悲与普世精神……

正如先锋“戏子”张广天的歌曲《飞翔》,唱到“在创造中飞翔”:

陆地淹没了,你就在海上飞翔

海洋干涸了,你就在天上飞翔

天雷滚动了,你就在火里飞翔

火焰熄灭了,你就在苦难中飞翔

过去倒下了,你就在未来飞翔

未来退却了,你就在现在飞翔

现在迟疑了,你就在心中飞翔

心灵败坏了,你就在创造中飞翔

飞翔,飞翔,永远的飞翔

飞翔,飞翔,不朽的飞翔

一位勐海草根茶商的“贸工技”修炼之路

中国发展工业与品牌经济,向有柳传志的“贸工技”与倪光南的“技工贸”的路线之争。近年来,由于华为的“技工贸”大放异彩,于是国人纷纷批判“贸工技”之短视。其实平心而论,就落后国家的赶超与草根创业而言,“技工贸”陈义太高,只适合极少数人走,芸芸众生干稳妥的“贸工技”更接地气。

勐海之所以成为普洱茶的工业中心与品牌中心,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想当年,勐海也没有几家像样的茶厂,都是些做茶叶倒卖生意、初级加工的小商与小作坊。其托的是普洱茶2003年在大陆兴起的福,市场的需求一下突然放大,无数港台、马来西亚与广东茶商跑到勐海要茶,造就了勐海当地非常红火的毛茶与成品倒卖生意。许多草根茶商,就是拿几千元,几万元做贸易、粗放加工,抓订单赚差价起家,淘到第一桶金后,纷纷投资茶园与茶厂,由简陋小厂逐渐升级为标准化初制所与高大上的精制厂,其中的优秀分子后来做起了品牌,甚至走技术自主研发之路。

刘德乾作为过来人,向我们讲述了泉海茶业的贸工技修炼之路。

其做倒卖毛茶生意,就跟广东芳村的跑单帮一样,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许多如今开宝马的芳村大佬,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是骑自行车的。

“我2000年开始骑自行车收茶,做成十级、级外茶,卖给勐海茶厂。2002年开手扶拖拉机,去各个寨子收毛茶。2003年,骑买来的摩托车上山收茶,开始深山里的寻茶人之路。2003年到2005年,这三年最辛苦,上门收黄片(绿茶挑出来的黄片,卖给大益做普洱茶),骑摩托车上山,都是土路。刚开始创业,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在那个年头很不错,一个初制所也就挣那么多钱。”

刘德乾,将泉海茶石称为泉海第二代熟茶。这是因为早在2006年,他就发堆子尝试做熟茶。

“泉海第一代熟茶指的是传统熟茶。我做毛茶生意,往往在茶厂里下货,所以每个厂的工艺可以亲眼看到,知道熟茶是怎么做的。当时我们仓库租给别人做熟茶,他们派师傅来渥堆发酵,我也了解一些。2006年试做熟茶,只是做散货。2009年注册泉海,2012年建泉海茶厂。建厂以前租别人的仓库,在别人的场地发,给人加工费。到2015年,发了九年左右的熟茶,泉海第一代熟茶已经非常成熟,2015年开始做泉海茶石,摸索泉海第二代熟茶。”

由此可见,他是有心人,在做毛茶贸易的时候,就在学习熟茶核心技术,并为建厂做准备,可谓6年毛茶贸易(2000年——2006年),6年边做贸易边转型加工(2006年——2012年),准备了12年,才于2012年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规模化工厂,由原料贸易商转向勐海有名气的代工厂,最终于2015年走向泉海茶石的智造与品牌之路。泉海花了15年时间,才由一个骑自行车的草根,走完了“贸工”过程,进入技术原创品牌阶段,成为云南茶界冉冉兴起的茶品牌新星。

死磕茶化石品类的品牌修炼者

刘德乾的工厂注重品质与信誉,加上一直做中端的茶,流通快的茶,所以一向不缺客户与订单。但他2012年开厂后却越来越迷茫,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情,没头绪,累不说,没经验,还经常出错,反复折腾,找不到未来清晰的方向。也许这是其企业家的基因在起作用,做到一定规模,就不愿意停留在生意人阶段,想向做真正的现代企业与有影响力的品牌迈进。

“2015年,听企业管理专家李践“赢利模式”的课程,有启发,发现自己做得太复杂,什么都没做好,开始梳理不赚钱的品类,砍掉,并筛选客户,寻找突破点,找到茶化石品类。做一点,一个线,一千米深,才能做透,否则做得太多,什么也做不好。现在茶化石的收入占泉海收入90%,专注聚焦做一千米深。”其将做企业当成对自己的全面修炼提升之路,“接下来几年,我一直上李践老师的各种课程,涉及到财务、销售、营销、股权、管理等企业方方面面,对如何做企业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2015年开始摸索茶化石生产技术,反复做实验,到了2017年工艺成熟。2018年,泉海将自己探究出来的核心技术与工艺环节形成企业标准,总结提炼出了“泉海精品茶化石80道生产工序”。

针对市场混乱,刘德乾认为要正本清源,用品质来建立市场信心与消费者的信任。而做精品就是品质的一种承诺与保证。做出“精品茶化石”,需要一整套严格的高规格生产标准。生产标准化落实到泉海,其核心就是其首家独创的“茶化石80道工序”。80道工序涵盖高品质茶化石形成的关键技术环节以及精细化生产的细节要求,按照80道完整工序进行质量管控与精细化生产,就能确保出品“精品茶化石”。

“泉海要跟市面上做茶化石通路货的拉开差距,就必须提前做一些工作。我们的初心是要将这个品类延续下去,品质一定要撑得住。泉海的技术、质量管控体系一直在提升。别人学我们做,但我们做在前面,有先发优势,有基础,更懂得如何进一步提升。现在我们每一个环节做得都比一般厂家好得多,形成了品质标准。泉海的品质标准,就是精品茶化石理念与80道工序。”刘德乾说。

泉海希望留给业界与消费者的,是一个深耕茶化石品类,做好精品茶化石,用“新中式熟茶”全新概念与形象引领消费市场的专家形象——专精深的茶化石制造专家:

专:专做茶化石;

精:为精品而生,精细化生产;

深:细分深耕,不断迭代升级茶化石品类。

升级迭代的核心要义是,由现在的“泉海制造”,向未来的“泉海智造”迈进。即深入钻研工艺,提升生产技术,研究消费市场需求,研发产品,在未来由泉海制造升级为泉海智造,推动茶化石数字化智能制造建设。

茶诗中的“贡茶”史


古时候,中国的文人们都喜欢将自己心中的不忿或是现实的生活写入诗歌之中,因此中国的诗歌丰富多彩,既能抒发情感,又能表现现实。


而茶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应运而生。茶诗大多由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中创作而出,或写出茶之滋味、或写出饮茶情绪等等。




今天我们就从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茶诗,来寻找一下关于贡茶的历史吧


⻄晋左思的《娇⼥》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因急着要品⾹茗,就⽤嘴对着烧⽔的“鼎”吹⽓。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咏茶诗:⼀⾸是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


⼀⾸是孙楚的《孙楚歌》,⽤“姜、桂、茶出巴蜀,椒、橘、⽊兰出⾼⼭”的诗句,点明了茶的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们⽂化⽣活中的地位。


自唐以后,历代的名茶绝大部分被列为贡品,每年最早采制的新茶首先派专人送入皇宫,供皇帝享用,往往是为了表示特別的恩宠,皇帝才舍得用茶赏赐亲信的大臣。


唐代柳宗元在《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一文中写出了得到皇帝赐予的一斤新茶后的诚惶诚恐、欣喜无限的心情:


“臣某言,中使窦某至,奉宣旨赐臣新茶一斤者,天睠忽临,时珍俯及,捧载惊忭,以喜以惶。……衔恩敢同以尝酒,涤虑方切于饮水,抚事循涯,陨越无地,臣不任感戴欣忭之至。



纵观古今诗词,它们都有一大共性,那便是社会职能。透过诗词,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表达,思想内涵,更能从中观察出当时的社会民情,风气习俗等。


宋代茶饮风俗形式,在其历史时间与空间具有时代的特征、社会的特色。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200多个品种。其中,皇家的贡茶最具有代表性。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


宋徽宗年间,郑可简改制的“龙团胜雪”成为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至今无法超越。


宋代贡茶之美、茶叶之精,使得大量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饮茶不仅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入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之一。


在“两宋”时期,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宋代的贡茶记录着宋代人深耕茶史的足迹,记录着宋茶创造茶史的辉煌。建茶入诗,比比皆是。


北宋文学家苏轼把佳茗和佳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为人们所传诵。


陆游写了300多首茶诗,成为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陆游对建茶更是情有独钟,他入闽做茶官,就生活在建茶之地建州。“建溪官茶天下绝” 的名句,出自于他的《建安雪》。


欧阳修在病中喜得建茶,品尝之余,遂作《和梅公仪尝建茶》。“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这是梅尧臣的诗句,是说北苑“龙凤团茶”可以比得上“仙人掌茶”,也可与“阳羡紫笋茶” 媲美。



宋人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中说,“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当小龙团被列为贡品以后,更是难以得到。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非常珍惜,就是辅佐他左右的大臣也不易得到赏赐。


只有在“南郊大礼,致斋之夕”四位高级臣僚才共同分得一饼,分割成四份各自带回家中宝藏,仅是在贵客到来时,才拿出来传观展玩。



珍贵如此,无以复加。宋代文人王禹偁在《恩赐龙凤茶》一诗中说:“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此外,黄庭坚的《谢送碾赐壑源拣芽》,杨万里的《谢木媪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都专门吟咏了赐茶之事,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赠茶习俗。


到了元代,贡茶一直是传统的团饼茶,也还在沿用宋代的龙团茶制法,龙凤团、密云龙的名称仍在。元代皇帝也经常赐给大臣贡茶,“讲筵分赐密云龙”。


龙团茶仍要经过碾末,然后烹点。大臣虞集写过这样的诗句:“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宰相耶律楚材写道:“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品饮贡茶的这种情趣与宋代别无二致。



但是在民间及士大夫私下的品茶生活上,元代渐渐发生着转变。元代诗人汪炎昶在《咀丛间新茶二绝》中,写他摘取新茶直接咀嚼,感觉极有韵味,不经过复杂的制作,尝到了茶叶的本真滋味,诗中写道: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皑尘飞泄嫩香。


       从诗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在追求茶的真味,有一种强烈的减少制作程序以保存茶叶真味的要求。宋代已经产生了散茶,元代除了宫廷,民间饮用散茶已经非常普遍。

非常有意思的是,为皇宫修贡的武夷地区,也在大量生产散茶,而且散茶居于主流。元诗人蔡廷秀在《茶灶石》诗中写道:“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这个茶灶石,就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武夷讲学时经常品茶的地方。朱熹当年所饮之茶,应是散茶无疑。当时朱熹带领学生亲自种茶采茶,品饮的就是制作简单而不失真味的芽叶散茶。


        明朝开国之始,贡茶主要由武夷地区的建宁府贡进,还是依照宋代以来的方式,研造成团茶,有大龙团、小龙团。

这滞后于茶事发展的状况,是一种恪守陈规的作法,从概念上人们仍以加工繁琐的龙团为精品。


但洪武二十四年九月(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正式宣布皇室不再需要团饼茶了,这道诏令成了炒青散茶取代蒸青团茶的转折点。


明太祖的这一诏令,的确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从此,散茶成为绝对主流,由此炒青也成为主流制茶方法而延续至今。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意下发这么一道诏令?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中说:“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





诗人张岱曾在诗文《曲中妓王月生》中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若梨花透窗纸。”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茶叶的香气以及颜色作出自己的评价,并且描绘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觉。


这证明明朝的诗人更加赞赏茶香清幽似兰,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关注于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质。


图片

清代茶诗数量庞大,也有许多著名诗篇。如高鹗的《茶》诗:"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消酒,浇胸清入诗。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


边寿民的《好事近·茶壶茶瓶》词:"石鼎煮名泉,一缕回廊烟细。绝爱漱香轻碧,是头纲风味。素瓷浅蓝紫泥壶,亦复当人意,聊淬辩锋词锷,濯诗魂书气。"两首诗词都在淡雅之中,透出无限韵味。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清代最善写茶诗的可能还是乾隆皇帝。茶在这位"康乾盛世"主宰者之一的生活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相传,当他85岁要退位时,一位大臣谄媚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皇帝则回答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就是这位皇帝,撰写过几百首茶诗。其中有一首专门写普洱茶的:


《烹雪用前韵》清·乾隆皇帝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寒香沃心俗虑蠲,蜀笺端砚几间设。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这是一首乾隆皇帝赞美普洱茶的茶诗妙句,乾隆尤爱普洱,曾作御制诗赞普洱多首,诗中多为极尽赞颂之语,写出了诗人饮罢普洱之后的愉快心情及对普洱的喜爱之情。


纵观我国的茶文化,以茶作诗为载体起起伏伏发展。尽管茶文化有过落寞的时候,但茶诗却依然在诗歌发展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茶“万病之药”难治“愚”

前几天,公众号“啖茶论道”转载一篇题为《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误人子弟了!》的文章。作者陆某,是一位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科应用生命化学专业博士后。然而就标题而言,却像是自媒体流量套路,并无半分学术气质。

这位陆博士后谦虚地说自己十分喜欢王岳飞教授有关茶学概论的大学网络公开课,但感觉上是“来碰瓷的”。显而易见,可真是瞄准了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的知名度,对其著作《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茶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考究,大做文章,其中不免多有曲解。

01、“茶为万病之药”之释义

庄周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是做学问的宗旨。茶,是一种通俗的饮品,但这不影响它“为万病之药”,为天地万物之大美者。

这几年研究与评判普洱茶,陆续拜读过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的诸多茶学著作。他的著述,既有西方科学主义的严谨,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又有中国经验主义的弘涵。

在我看来,王岳飞教授是茶学领域算是少数几位能够秉持学人精神,和独到茶学视野的学者之一。

那位陆博士后工具书读的太多,竟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继承与发扬,以机械主义之辞“证死”“茶叶为万病之药”的观点。

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在古书上说是一种苦菜。唐之前无茶字,荼向茶的转变,即荼代指茶可能早于魏晋南北朝,但音变始于六朝。

清人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载:“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这一点,陆羽的《茶经》亦有记载。

因为茶与荼的联系,“茶叶为万病之药”的传统,也可能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古代先民几千年的历史实践和验证,极其可靠。

“茶叶为万病之药”的传统,归根结底是一条“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的经验主义道路,中国文明,包括国饮文化,在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永葆光辉,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一点。

无论中医的经验主义,还是西医的科学主义,都从未切实证明茶的药物性质。

当然,这里我们专指的是西方医学意义的药物性质。

而中医学理论,本质上是不能像西医一样进行量化的,也不能像现代医学的逻辑完全解释透彻,是谓:“混沌”。

茶叶在中医意义上的药物性质是重要的经验科学属性。而非西方医学意义上的药品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茶叶为万病之药”,不是说茶真的是一种具有某些针对性病症疗效的药物,而是强调茶的保健性与养生性。

这恰恰与中国传统的混沌、玄秘、“道”、天人合一、阴阳、中医原理等文化有关,因此,“茶叶为万病之药”的核心,更加侧重强调茶的益生性和健康属性。

茶的益生性,也是茶之所是“天地万物之大美”的根本内涵。自古而然,茶的出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雅趣,更加性情诗意,更具延展想象的空间。

但“茶叶为万病之药”之说,绝不是西方医学和科学主义所能具体解释清楚的,就像“道家”不能被英文所翻译一样,具有自己的“言外之意”。

这也是自称东京大学农学博士后的陆某,似乎不能理解王岳飞教授对“茶叶为万病之药”的阐释的根源。

可见,陆博士后没有充足的传统文化修养,看待事物浮于表象,很容易堕入西方医学科学治标不治本的“小道”,即“论标不论本”。这样,又何谈知茶论茶?

02、“茶叶为万病之药”解读差异之源辨

中国文化,传统医学,以及茶文化所说的“茶叶为万病之药”,更是一种文化血缘与文化信仰。

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传统宇宙观和认识论,这些经验式的观念,若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研究方法去分析,无法理解、解释之处不胜枚举。但这并非中国经验自身的问题,而是西方人认知视角与认知力的问题。

对“茶叶为万病之药”说理解的类似争议,其实主要源自审视者的文化教养与学问土壤差异。

在中国社会,现代科学没有搭建自己的框架之前,以往的知识通常属于“经验”。经验对于中国文明与中国社会发展来说,其实是中国先民的实践科学。

但与之不同的是,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往往更愿意采用实证科学来解决“疑虑”。

对于茶是药非药的论争亦是如此,西方的实证主义往往忽略了中国文化具有混沌性质的经验主义,咬文嚼字,审视事物的某些特性而非全部,抓住事物的局部而整体,本质上忽视中国文化的多元存在。

中西方关于经验主义科学与实证主义科学的区别在于:中国的传统科学,是将经验科学与现代实验科学并用,王岳飞教授的茶学研究就全面深入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实验科学尚不能解决疑问之前,仍然遵循并相信着经验科学。

而西方则是单一的实证科学,凡是没有数据证明的命题都是伪科学,不仅茶叶如是,小如海参、冬虫夏草、阿胶等研究对象,大如量子理论等研究领域,比比皆是。

该博士后的诡辩思路,即是趋向西方实证科学的。但遗憾的是,其研究与论文既无具体的科学实验数据支撑,又无充分的文献实证,仅仅是做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对比,以及集中体现个人意志的辩驳,其文章论点、论据皆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国的茶叶,与水稻、玉米等作物一样,都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在没有实证科学证实的前提下,就已被广泛推广使用,并逐渐由先民总结为“万病之药”。

今天,人类开始进入用实证科学验证茶、水稻、玉米等是否利于人体的阶段,因此,凡是可以证伪的都可以定论,但凡是不能证伪的则不能轻易否定。

“茶叶为万病之药”在经验科学中早已成熟可靠,但在科学验证领域尚未得出结论,对茶叶分子生物科学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还处在探索阶段。

因而,从目前的研究视域和研究背景来论,王岳飞教授的研究充分兼顾中西文化视野特征,具有中和之美。无疑,这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03、“茶叶为万病之药”之“药”是药非药?

“茶叶为万病之药”,其实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事实,一是“茶药同源”,二是茶本身所具备的益生性、保健性和养生意义。

今天,茶叶已是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世界性饮料,并已产出诸多以茶叶为原料的药品与保健品。足见中国茶及其益生性,早已被世界所认可。

前文已经指出,“茶叶为万病之药”之“药”,不是西方医学意义上针对病症,能够药到病除的药物。

所谓“万病之药”,只能以中国语境来阐释,其更多是强调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对诸多健康、疾病问题的预防效果与改善功用,并非是说茶叶真的是治疗百病的妙药。

不少史料记载显示,“药食同源”是中医的一个基本观点。据目前可查证的文献资料来看,人类最初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而古今中外,以茶饮预防相应疾病的案例层出不穷,并有诸多应用历史记载和效果验证。

东汉末的医圣张机在《伤寒论》说:“茶治脓血甚效”,相传此期的华佗也有“苦茶久食益思意”的论断,道出茶的保健、益生性。

唐人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其中涉及茶的提神明目、助气爽神、减肥、增强思维的敏锐度等功用。

1215年,日本的荣西禅师写就《吃茶养生记》,重点论述了吃茶于养生的特殊意义。“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认为喝茶能促进健康。

宋以后,大批茶学、医学典籍陆续诞生,这些文献更加详细地记载了茶的养生功效,如苏轼的《茶说》、禅师圆悟克勤的《碧岩录》、吴淑的《茶赋》、顾元庆的《茶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茶所具备的这些保健养生功效,除了被中国传统经验主义的文献大量记载以外,还被西方科学主义的实验研究所证实。

据索引,仅国际权威的学术论文检索平台WebofScience,就能检索几千篇关于茶叶保健功效的科研论文,足见人类社会对茶叶药学意义的期望与探索。

这些论文证实了茶叶及其成分在预防癌症、改善肥胖、预防龋齿、减轻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1986年,法国巴黎发布了震惊西方世界的云南下关沱茶艾米尔医学报告,指出云南下关沱茶对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具有显著定功效。以西方科学实证检测佐证了古人“茶为万病之药”的经验。

此外,不少国外的研究,如奥克兰大学的WandaC.Reygaert,通过临床实验,证实了绿茶对人体抗炎、抗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等方面,都具有多功能保健活性。

又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AndrewP.Neilson教授,指出长期饮茶对改善糖尿病、肥胖等多种代谢疾病有显著的改善意义。

日本的茶界知名人士丰茗会董事长松下智对属于黑茶类的六堡茶一直非常关注,就是由于茶叶中所含对人体有益的儿茶素等,其所著的《中国茶-六堡茶的余韵》也提出了较为新颖的研究成果。

由于当时黑茶的价值被发掘,进而引起了食品及生物学、生态学工作者的注意。“由于近年来流行健康食品,而六堡茶据说有降血压和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而被饮用。”1986年,名古屋女子大学教授将积祝子教授也曾发表论文《六堡茶的制法及饮用偏好》,从食品及生物学角度挖掘六堡茶祛湿消暑,改善肠胃功能的价值。

关于茶叶保健功效的作用机理及自由基病因学的相关内容,并非个人杜撰,而是有着大量实验和科研论文积累的学术观点。

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自由基与衰老》一书中指出,人类的衰老及相关疾病可能与体内自由基的活动密切相关,这一理论最早于1965年由HarmanD提出。自由基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非常活跃,在人体内会到处争夺电子,并与细胞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损伤遗传物质,导致基因突变,引发癌变,还会造成人体细胞损伤,导致衰老。而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氧化损伤,因此诸多研究表明茶叶对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以及其他衰老相关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大学茶学系杨贤强和药学系朱善瑾等,成功开发“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号”,新型“心脑健胶囊”和“心脑健片”。

200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茶多酚作为新的处方药,用于局部(外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

前几年,日本太阳化学公司,更是研制了多种富含茶氨酸的保健系列产品,用于促进睡眠、提高精神集中、抑制吸烟欲、改善注意力等方面。

种种论据表明,“茶叶为万病之药”并非虚言,它的益生性与保健养生意义是多种方面的。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茶叶保健功能,必定会被逐步证实和开发利用。

身为茶人,发言为志,理论取证,谈茶论道,都应站在国家民族文化的高度,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科学的经验,全面理解中西方医学语境的异同为基础,切不可做只会考试升学,只会死钻牛角尖、逻辑离乱不知所云的博士后研究,更不可辱没祖宗之学,哗众取宠、自欺欺人。

以上罗列了如此多的事实,不知陆博士后是否能“纳入法眼”?

其实,“茶叶为万病之药”,是一种文化认同,是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必要前提。

倘若陆博士后也是一位真正爱茶懂茶的喝茶人,自不会弄出如此笑话。当然,中国还有一句俗语,人啊,“总被浮云遮望眼”。

看来,“茶叶为万病之药”,当务之急是先治治某些文化研究者身上固有的“愚”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参考文献

陈瑗,周玫.自由基与衰老[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等.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037(008):259-261.

麦少苇,王晓君,孙娉,etal.茶叶活性成分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B06):42-44.

赵保路.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科学通报,2002,47(16):1206-1210.

韩驰.茶的抗氧化作用研究[C]//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文化研究会,2008.

方崇业.茶叶组分抗菌、抗病毒和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023(008):910-912.

李宪超,闫芳.茶多酚抗癌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8(005):373-374.

Reygaert,W.C.AnUpdateontheHealthBenefitsofGreenTea.Beverages2017,3,6.

Vuong,QuanV.EpidemiologicalEvidenceLinkingTeaConsumptiontoHumanHealth:AReview[J].CriticalReviewsinFoodScience&Nutrition,2014,54(4):523-536.

NevinS,BasarGB,MehmetA.Teaconsumptionanddiseasecorrelations[J].TrendsinFoodScience&Technology,2018,78:95-106.

HaufeTC,HoKKHY,FerruzziMG,etal.PotentialHealthEffectsofTea[J].NutritionToday,2018,53(5):213-228.

原标题:《“万病之药”难治“愚”》,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找到约858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