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具套装有哪些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资深茶客的茶桌都有哪些东西?

饮茶必有器,西汉辞赋《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史料。历史上,金器、木器、陶器、兵器、礼器、酒器等,都称之为器。茶器,也不外如是。器物的美,能衬托茶汤,保持茶香,每一种茶器,都有独到的美,也有它的实用所在。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过日子离不开茶,更有“茶为万病之药”、“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说法。

如今饮茶既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么,一个爱茶之人的茶桌上,应该具备哪些东西呢?

01

紫砂壶

六一堂 还原烧子冶石瓢

紫砂壶被称为茶器之首,最宜泡茶。

首先,紫砂富含有益健康的天然铁质,长期使用紫砂可避免摄入过多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金属。

其次,紫砂质地致密且有细致气孔,透气而不渗水,煮出来茶不仅可以保存原味,而且不易发馊变质。

盛茶既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泡茶不失原味。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利茶发茶。

02

公道杯

如今公道杯多用以分茶,满足喝茶的需要。比如铁观音、乌龙茶泡入紫砂壶里,每次都要将茶汤滤干倒出,这就需要一个承装茶汤的容器。

一壶普洱茶,前几泡与后面倒出的茶水浓度是有明显差别的,如果有一个容器能够承装茶水,就能够把前后茶水充分混合,而公道杯就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公道杯 紫砂

此外,把茶水倒入公道杯里可以尽快降低茶水的温度,也能使细微茶叶末沉淀,保证分到每位友人杯中的茶汤都清澈见底。

03

主人杯、客杯

高档主人杯 紫砂柴烧

主人杯,顾名思义,即主人平时使用的品茗杯,与客人用的有所区分,以示身份的不同,也是品味的象征。

客杯则是于招待客人的杯子,多选用款式、材质皆相同的,白瓷、青瓷紫砂类等。

主人杯(柴烧)

茶道圈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作“不自杯不成席”,所以品茗达人们,都备有主人杯。

04

茶盘

仿古如意套装(带干泡台)

茶盘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款式有单层也有双层的:单层一般是以一根塑料管连接至茶桶排水,双层的一般以抽屉形式出现,可盛废水再倾倒。

紫砂粉浆壶承

湿泡多用茶海,比较宽大,可直接浇淋。

干泡采用干泡台,一块小小的壶承,款式多样,但都较小,多为单层。

05

茶巾

茶巾

茶巾是茶桌上很不起眼的一件茶具,却默默承受着很大的重任,那就是保持茶桌和茶具的清洁。

擦茶具的茶巾与擦桌面洒出茶水的毛巾要区分,切不可混用。

06

茶叶罐

爱茶之人,自是十分痴迷于寻找好茶;有了好茶,还要考虑怎么将茶保存好,这时茶罐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07

茶宠

虎符茶宠(按国家宝藏中虎符原型制)

茶宠为茶案上赏玩之物,年长日久会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深得品茗人的宠爱。

不同形状的茶宠,又象征不同的寓意,有的意寓着招财进宝、知足常乐,有的象征着幸福吉祥等。

因茶宠形状、姿态的不同,宠养它们很能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喜好及个人情怀。

08

菖蒲盆景

菖蒲

菖蒲是中国九大仙草之一。

菖蒲是历代文人雅士的案头标配,素有文人草之称。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菖蒲以其“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气,无富贵之态。”的特点脱颖而出。

09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这六样。一般多用于茶艺中,如果平时对喝茶比较讲究也可配齐。

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10

香插

香插

饮茶、焚香,敛神静心,也是极为有意境的。

宋元以来,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烹茶尽具,酺已盖藏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饮茶文化的发展,智慧的劳动人民也创造出了许多精细的茶事用具。

身为一个爱茶之人,对照这些,看看自己的茶桌上少了哪样?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世纪茗家好茶精选 国庆出行带上她们,便可一路的惬意和美味!

喜迎国庆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许多国人早早就作好了出门远行的计划,景点、路线、交通、住宿等早已经作好了规划;携带哪些物品也准备得七七八八。出门远行比不得居家或日常工作那般方便,舟车劳顿,甚至餐风露宿,有些日常必不可少的物品,带在路上却诸多不便,有的只能将就或忍心暂时舍弃。例如喜欢喝茶的人,一天不喝茶,甚至一个小时不喝茶都觉得浑身不舒服,出门在外便喜欢装点茶叶,携带一个杯子将就着喝。然而,大多数茶叶似乎都不太方便携带,要么太大,不需带那么多,觉得累赘;要么过于零碎,不便携带或容易损坏,要么不适合简易冲泡,与出门在外的场景不符。

  那么,如果你是爱喝茶的人,出门远行,带什么样的茶更好呢?小编在此不妨作个推荐:

  首先是带哪类茶更好?

  原本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平时喜欢喝什么茶,自然优先考虑带上。然而,考虑到出行过程特殊的身心状态,比如旅行中在收获美景和愉悦心情、见识他乡风物等的同时,往往身体比较疲劳,精神比较疲惫,生物钟有些混乱,饮食有较大变化甚至比较杂乱容易对肠胃造成不适等,带上陈皮茶类便是十分好的选择。基于药食同源的新会陈皮的陈皮茶类,包括柑普茶,在舒压解困、提神醒脑方面同样出色外,在调理身体、养护肠胃方面更是众多茶类中的佼佼者;旅行途中,带上美味与养生均十分出色的陈皮、柑普茶,一路既呵护我们的身心,又犒赏我们挑剔的味蕾,何尝不是极佳的选择?

  其次带怎样的茶更好?

  正如开头所说,当然是既方便携带又简易冲泡的茶。陈皮茶、柑普茶类型十分丰富,小编推荐以下几款方便携带又适合旅行场景简易冲泡的茶品:

小青柑

  带上这么一两小罐小青柑便十分完美。小巧、精致的小罐,放在行礼的一个角落,既方便又能保护周全。同时小青柑一颗一泡,一个杯子就能泡着喝,美味丝毫不减。喜欢小青柑的旅行者,这是一个十分体贴、十分完美的携带茶品。茶品介绍:小青柑芳华,核心区小青柑+勐海5年陈宫廷熟普;核心区顶级品质小青柑,柑香纯正;7月果芳香性挥发油达到顶峰,柑香尤为浓郁芬芳;5年陈宫廷熟普,历漫长时光的陈化,更显浓醇顺滑、饱满纯正、香气馥郁!极致交融之下,柑香纯正,清甜温润,甘醇浓郁,韵味悠长。

  带上这个也很好,同样方便,风味极佳。小盒中有小盒,单粒茶独立入盒,更显精致。茶品介绍:优质果园小青柑+勐海3年陈宫廷熟普;精选主产区优质柑园小青柑,传统品质,经典滋味;8月的柑果,青涩中释放丝丝甜美。宫廷熟普,芽叶细嫩,清甜回甘,醇厚芳香!经典配搭,品味一流!浓郁柑香与宫廷普洱之醇厚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品之,滋味醇和,柑香突显,陈香浓郁,清雅顺滑,回味无穷……

新会陈皮

  喜欢陈皮的旅行者,既方便携带又简易冲泡的当属这样一款:

  整片陈皮可能不方便出行携带和冲泡,那么这样一小罐陈皮丝就十分完美。因为陈皮丝可以直接用水杯、保温杯泡饮,十分方便。茶品介绍:陈皮切丝,使用更直接,更方便;高年份陈皮:甘醇明显,陈香显现,香气纯净,品性温和;或茶饮,或保健,或药用,品质卓越!罐子精致小巧,容量适合,带上这么一小罐陈皮丝出行,便可随时随地享受新会陈皮特有的甘、香、醇、甜,享受旅程过程的身心呵护,让你一路更加惬意!

或者这样的陈皮普洱茶

  携带十分方便、一粒一泡的陈皮小金沱,也是很好的选择。茶品介绍:陈皮为6-8年陈期的新会陈皮,普洱料为5年陈老树宫廷熟普,经特殊工艺紧压而成。陈皮与普洱完美融合,口感甘醇、甜润、清爽,品味一流。旅行在外,想喝到高品质、高品味的陈皮普洱茶,这款小金沱便是不二之选。

当然还少不了简易的冲泡工具

  对爱喝茶的人们来说,有好茶当然要搭配自己喜欢的茶具,有没有这样一套茶具,有颜值、好冲泡、又方便携带,不管去哪里都可以带上它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款神器!让你在旅行途中,真正尽享轻松愉快。

  你只需要在随身的行李中,留出两本书的位置,就可以带上自己喜欢的茶具套装一同去旅行。不管是喝茶还是凹造型,它绝对能为你的假期增加更多乐趣。

迷你便携旅行茶具套装

方便小巧冲泡神器

  当然了,喜欢小青柑的,其它形式的小青柑,如其它风味特色的散装小青柑,或罐装小青柑,带上其中几颗,也是十分方便的。

  国庆长假,出门在外,一日不能无茶的朋友,选择几款合适的茶和简便的茶器带在身边,随时品味,让旅途更舒心,更惬意,可以不将就!

  祝出门远行的朋友,旅途愉快!

来故宫,赴一场茶文化盛宴

你知道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是什么年代的吗?唐代诗人白居易家的茶具长啥样?清宫里的贡茶有哪些品种?俄罗斯人是如何喝茶的?

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立体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展览中不仅能看到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收藏的诸多珍品,还能欣赏到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际著名博物馆的精美文物。


宋代《春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杜建坡摄


茶史悠久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展览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中华文明以茶为媒、交融互鉴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茶韵绵长4个单元,生动呈现了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阐释中华茶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哲学思想。

走进第一单元,首先看到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古茶树根,诉说着中国茶的悠久历史。这些树根在建筑遗迹附近的浅坑里被发现,经国内外研究机构解剖分析,基本可确定为山茶属绿茶茶树的根须。这一发现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左右。

与古茶树根一同展示的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收藏的西汉茶叶遗存。1998年—2000年,考古工作者对陕西西安汉阳陵帝陵封土东侧15号外藏坑进行发掘,发现大量有机物遗存,其中不仅有粮食,还有一些未能辨认的“细长松散有机物质”。2015年,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检测,确定其为茶叶遗存。这批茶叶几乎都是由最鲜嫩的茶芽制成,显示出“御茶”的非凡品质。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古茶树根,浙江省考古所藏。杜建坡摄

相邻的展柜里陈列着北宋铜渣斗,其内壁上附着的茶叶清晰可见。“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中出土了多种茶器,体现了当时人们多样的饮茶方式。”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达微佳介绍,铜渣斗出自吕大圭墓中,由斗和扣于斗口之上的钵组成,钵内壁留有40余枚未经泡开的芽茶,说明宋代的茶叶形态不仅有团饼茶,还有未经压制的草茶。

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逐步形成煎茶、点茶、煮茶、泡茶等备茶方法,饮茶逐渐成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体验。

2022年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出土的成套茶具组合,包括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瓷器质地上乘,组合完整。这套茶具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为首次对外展出。

宋代流行点茶,“茶色白,宜黑盏”,黑釉盏因能凸显白色的浮沫而风靡一时。“这组宋代黑釉盏是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包括黑釉兔毫盏、黑釉油滴盏、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双凤纹盏、吉州窑黑釉玳瑁斑盏等,展现了黑釉茶盏的多种纹饰。”达微佳说。

从短流鼓腹的唐代邢窑白釉执壶,到壶身修长、流口曲长的北宋广元窑绿釉折枝花卉竖条纹执壶,再到壶身较矮、便于提携的明代龙泉窑青釉提梁壶,乃至古雅质朴的清代紫砂树瘿式执壶,茶壶造型的演变反映了备茶方式和审美风尚的变化。

除了不同时代各具风采的茶具,展览中还呈现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种清代贡茶,有装在锡罐里的雨前龙井、贮于银瓶中的蒙顶仙茶、裹着黄纸的邛州砖茶、用竹笋叶包装的大型普洱茶团等。

宋代黑釉兔毫盏(右)、黑釉油滴盏(左),故宫博物院藏。杜建坡摄

珠兰茶产自安徽霍山,与其他茶叶多以茶罐包装不同,珠兰茶的包装以桶为单位,这种桶的规格比常见的茶叶匣大得多。红漆木桶上饰有龙凤纹、云纹、缠枝莲纹、花卉等华丽图案,桶内为圆形锡罐,装满了细嫩的珠兰茶。“当工作人员打开包装时,还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达微佳说。

茶膏是茶叶的再加工产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普洱茶膏色泽如漆,膏体平滑细腻,正面印有团寿字和蝙蝠纹。84块茶膏分3层装在明黄色龙纹木盒中,并附有说明茶膏药用功效的黄单。

展厅里还复原了清宫茶库场景,木架上摆放着各式贡茶,桌上有紫檀“长春宫寿茶房”印、银“御茶房”款提梁壶、青花题诗盖碗等,反映了清代宫廷茶事制度。

茶韵风雅

步入第二展厅,一幅色彩鲜艳的唐代《托盏侍女图》映入眼帘。此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屏风画《弈棋仕女图》的一部分,生动记录了唐代贵族家居生活。图中侍女手捧高足托盘和高足杯,为对弈的主人进茶,反映出唐代饮茶已风行西域地区。

“这是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战国墓出土的茶碗,里面的植物残渣经科技检测确定为煮(泡)后留下的茶叶残渣。”达微佳指着一只小小的原始青瓷碗说,这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饮茶实物证据,由此推知,同时期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碗、杯可能亦为饮茶器。

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总结了茶叶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经验,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规范了饮茶的仪式和器具,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俗提升到艺术和审美的层次。陆羽由此被尊为“茶仙”“茶圣”,并被爱茶者塑像供奉。《新唐书·陆羽传》载:“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展厅里展示了河南巩义司马家族唐代墓地出土的一组三彩煎茶用具和坐俑模型。“陶俑端坐于煎茶风炉旁,应是文献记载的陆羽造像。”达微佳说,同类模型在巩义黄冶窑遗址也有出土。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唐代诗人白居易酷爱饮茶,号称“别茶人”,共写过50多首茶诗。眼前这套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阳白居易宅院遗址,有陶碾轮、三彩盂、黑釉褐斑执壶、白釉盏托等,表现了诗人朴实的饮茶生活。


德国麦森瓷厂1723年制造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壶,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杜建坡摄

与之相映照的是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由银、琉璃等材质制成,备显华贵。这套器物是唐僖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宫廷茶具,包括茶槽子、碢轴、茶罗子、火箸、茶则、盐台、托盏、碟等,种类齐全,材质珍贵,工艺精湛,从中可知唐代宫廷饮茶的复杂程序。

宋代《春宴图》呈现了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生活。此图以唐代秦府十八学士雅聚为题材,中段绘长方宴桌,文人围坐四周,桌上摆放托盏和盘,旁边有一张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盏一应俱全。

流水潺湲,松石清幽,天然木圆桌上摆放着竹茶炉,茶架中陈列着组合茶具。这是仿照清代乾隆皇帝千尺雪茶舍布置的茶舍场景,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茶趣。“紫檀木雕云纹长桌上有一尊泥塑彩绘茶仙人像,原陈设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千尺雪茶舍。根据乾隆所作《竹炉山房》诗可知,这尊塑像为茶圣陆羽。唐代和清代的两尊茶仙人像跨越千年齐聚一堂,堪称茶文化史上的佳话。”达微佳说。

茶香四海

茶在中国的普及,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使不同国家的文化因茶而彼此交融。

茶马古道指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对象、以马帮为运输方式的商品贸易通道。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也催生出新的茶饮形式。茶与牛乳、酥油融合在一起,成为游牧民族十分喜爱的饮品。

多穆壶是蒙、藏、满等民族盛装奶茶或熬制酥油茶的器皿,“多穆”为藏语发音,即奶茶壶之意。清代宫廷日常生活和筵宴庆典中多饮用奶茶,自康熙时期开始,清宫制有木质、珐琅、漆器、瓷器等多种材质的多穆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粉彩八吉祥缠枝莲纹多穆壶、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紫漆描金缠枝莲纹皮胎多穆壶等,见证了奶茶在清宫的流行。


观众在“茶道尚和”展厅参观。杜建坡摄

中国茶文化对东亚地区影响深远。唐代初年,茶已被新罗国王列入祭品之列。9世纪上半叶,入唐使节将茶籽带回朝鲜半岛种植。10世纪中叶,随着中国青瓷技术东传,朝鲜半岛窑工模仿唐代茶碗烧制出青瓷茶碗。12世纪创烧出独具特色的镶嵌青瓷,其装饰工艺复杂,烧造难度高,成为高丽青瓷的代表。展柜里有一件朝鲜15—16世纪的镶嵌青瓷云雀纹筒式碗,造型端庄,纹饰雅致,表现出与中国瓷器不同的朝鲜文化特色。

唐代,包括饮茶在内的中国文化经由遣唐使、遣唐僧传入日本,饮茶之风始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时称“弘仁茶风”。南宋时,留华的禅僧荣西将禅与茶同时带回日本,饮茶成为禅修的辅助方式。16世纪,日本“茶圣”千利休完成了茶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日本茶道文化正式成形。

茶箱是日本茶道中用于储存和携带茶器的盒子,盒内置成套的茶道用具。展厅里陈列着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一套螺钿竹雀纹笼地茶箱和茶具,茶箱为明末清初时中国制造,茶具包括日本唐津窑茶碗、黑漆茶枣、漆茶筅筒、漆茶巾筒、漆点心盒和清代青花四方茶罐。

茶叶在亚欧大陆上的传播由来已久。17世纪,中俄之间由政府主导的商贸通道正式形成,因主要承担茶叶贸易与运输而被称为“茶叶之路”,又称“万里茶道”。随着中国茶叶的输入,饮茶在俄国社会迅速普及。俄国民众喜饮甜茶、浓茶,在茶中加入糖块、柠檬或牛奶,并搭配茶点。来自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漆绘饮茶图托盘、珐琅彩仕女图壶、成套铜雕花卉纹茶和咖啡用器等文物,体现了19世纪俄国民众的饮茶风尚。

茶炊是俄式茶饮中特有的器具,其造型类似煮壶,由居中的烟囱和四周的炉膛构成,下设足,上覆盖,是一种可烧开水并具有保温功能的器皿,衍生出繁杂的式样,被誉为“桌上将军”。展厅里可以看到两件19世纪的铜茶炊,体形硕大,其中一件为花瓶造型,金光灿灿,表面装饰着复杂的压花纹饰。

17世纪中期,荷兰人开始大规模地把茶叶运往欧洲销售,并把中国的红茶带入英国。从此,中西海上茶叶贸易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欧洲人还仿照中国瓷茶具、宜兴紫砂器烧制陶瓷茶具,其造型和纹饰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此次展览中展示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风”茶具,如英国沃克斯豪尔瓷厂烧造的软瓷印花青花庭院图茶叶罐,德国麦森瓷厂烧造的红陶模印花卉纹壶、珐琅彩描金人物图杯及杯托等。

茶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萌发新芽,异域茶风又吹到中国,为中国茶文化增添新彩。清代宫廷中既有来自欧美和东亚诸国的各式茶器,也有中国工匠仿东洋或西式装饰风格制作的茶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银鸢尾花纹茶具套装、法国蓝釉描金寿字纹茶具、俄罗斯银刻花双耳六足盘等,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气象。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精致华美,集金属、珐琅和金星玻璃等多种材质于一体,其造型、装饰工艺仿自西洋茶壶,装饰图案则保留中国传统绘画趣味,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铜胎画珐琅精品。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走向世界,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下,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世界地图。如今,茶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活跃于当代人的生活中。

欣赏完展览,观众还可以到故宫午门东北崇楼的茶文创体验空间进一步领略茶文化的魅力。此空间是以千尺雪为主题的故宫茶文化文创体验与展销空间,融合汉白玉雕、榫卯技艺和红墙色彩元素,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本报记者 邹雅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9月12日第07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