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经的知识

找到约1,665条结果 (用时 0.038 秒)

宋时磊: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

湖北省地处北纬29-33度,是世界公认的优良茶树生长黄金地带。湖北茶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区和集散地,也是茶圣陆羽的故乡。陆羽是唐朝复州竟陵人,即今湖北天门人。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世界上第一本茶叶专著《茶经》,其本人也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茶经》是唐代茶文化滋养出的硕果和菁华,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过来又助推唐代茶文化迈入“灼灼其华”的繁盛景象。

1

陆羽其人

陆羽,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其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陆羽的著作颇丰,据陆羽《陆文学自传》上元辛丑(761年)之时所录,其诗词作品有《四悲诗》《天之未明赋》,书稿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三卷等。不过以上作品大部分已散佚只存部分内容,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

从陆羽活动的地域空间范围来看,其人生轨迹大致可以分为湖北竟陵、浙江湖州和隐居周游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陆羽的成长时期、创作旺盛期和晚年时期。

陆羽原是孤儿,被弃置于竟陵西门外西湖畔,被当地寺庙智积禅师抚养长大。他在自传中记录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并解释了自己的姓名来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取鸿雁在陆地上空盘旋、开始着陆之意,故自名陆羽,字鸿渐。

陆羽成长于寺庙,到9岁时从智积禅师处获得一些佛经,智积禅师希望他学习。虽然陆羽本人成长期受到佛教寺院影响很大,不过当时的陆羽对佛教相对而言表现得不是特别热衷,他更想要去学孔孟之道。智积禅师对此起初是不理解的,就安排陆羽做一些杂役,希望这些工作能够锻炼陆羽的心性。陆羽早期学书缺纸,就以竹子在牛背上写写画画来练习写字,并向周围一些有学问的人请教。到了10岁时,陆羽离开了寺庙,去参加演出,主要是四处游走,表演为市井社会喜闻乐见的木偶、参军、藏珠等戏,主要以插科打诨、玩笑戏谑为特征。虽然此行在当时被视为贱业,但是陆羽做这一行仍旧十分认真,他曾著《谑谈》三篇,不过这些内容也失传了。后来智积禅师找到了陆羽,“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也认可了陆羽的选择。虽然陆羽的人生轨迹跟智积禅师所希望的有较大不同,但是陆羽对收养他的智积禅师始终有感恩之心。多年之后,智积禅师去世消息传到隐居江南的陆羽处,他作《六羡歌》以怀之,《唐国史补》载:“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其略曰:‘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罍,亦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到了公元746年,曾任河南尹的李齐物被贬谪到竟陵。李齐物在竟陵参加郢人的沧浪酺会(唐人在春日的一种宴饮活动),其时遇到任“伶正之师”的陆羽。李齐物对陆羽极为赏识,捉手拊背,亲授诗集,后介绍陆羽到竟陵之北的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从此陆羽结束了流浪生活,也由此正式开始系统地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后世学者推测,陆羽在这一段学习期间也走访了附近的茶区,了解茶的生产、饮用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研究品评当地水质。

经过此后大约六年的学习,公元752年,陆羽又结识了贬谪竟陵的礼部郎中崔国辅。崔国辅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士,陆羽与其相谈甚欢。随后三年时间里,两人在竟陵周边地区的义阳(今河南信阳一带),西至巴山、峡川(今湖北宜昌)等地周游,我们推测陆羽在这一时期可能对当地产茶区的情况有深入了解。

青年时期的陆羽可谓磨砺多艰,同时也逐步发展了其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思想,而且也是他认知和习茶的肇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乱波及之下陆羽也离开竟陵。至德初年(公元756年),陆羽沿长江而下,途经鄂州、黄州等地,流落到吴兴(今浙江杭州),这一时期他作《四悲诗》,对自己的命运转折和唐王朝的由盛转衰表达了隐忧。当时江南有众多来自北方及中部地区的士子文人来此避难,他们在江浙一带汇集并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身处其中的陆羽,其交游空间也得到大大拓展,这成了他重要的人生转捩点。据不完全统计,陆羽这一时期在湖州交往的人士,在典籍中可查到的有60人之多,间接交往的人达上百之多。我把陆羽的交往圈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宗教人士,以皎然、张志和、李冶等为代表;二是隐居高洁之士,包括顾况、孟郊、怀素等人;三是士大夫文人,代表人物包括颜真卿、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袁高、刘长卿等。他们在湖州地区举办过很多次茶会,通过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陆羽得以扩展了知识渠道;同时江浙地区也是核心产茶区,这对陆羽的茶叶知识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唐肃宗上元年间,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终日道家打扮:“随身惟纱巾、藤鞵、短褐、犊鼻”,纵情于山水之间,“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茶经》何以为开创之书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开创之书,唐末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评价《茶经》“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认为《茶经》分清了饮茶的源流,确定了制茶基本工具,教导人如何制作高品质茶叶,设定了饮茶整套器具,还确立了煮茶的方式。《茶经》因此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而且是最早、最全和最完整的。《茶经》同时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对我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开发以及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茶经》全书7000余字,分为上中下3卷,共10章节。《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到了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具体来说,上卷三节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一之源”,主要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茶叶的栽培方法、品质鉴别、颜色与形状、生态环境以及饮茶的生理保健功能等。比如今天大家看到的“茶”字,实际在陆羽之前多被古人写作“荼”字,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始,时人逐渐开始使用“茶”字,陆羽在此基础上撰写《茶经》,其中行文全部使用“茶”字,由于《茶经》的影响力广泛,从此“茶”字的地位被确定了下来。而且陆羽在这一节中提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认为茶能够涵养人的品格,“精行俭德”从此成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二之具”,主要介绍采茶的19种用具,详细说明制作饼茶所需各种工具的名称、材质、规格和使用方法等。“三之造”主要讲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说明了采茶的具体要求,逐一分析了茶叶制作蒸、捣、拍、烘、穿、封等6道工序,并提出饼茶按外形和色泽等不同等级分类的依据。在陆羽之前,古人很长时期里喝茶采取的方式是混饮式的羹饮,在茶叶里放入葱、姜、蒜、桂皮之类再煮成羹状。而陆羽在《茶经》里提出要把茶叶本身当作单独的品饮对象来饮用,不要混饮。当然他这一时期的饮茶法跟现在我们的冲泡法还有很大不同。

中卷一节,为“四之器”。该节主要论述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鹾簋、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煮茶和饮茶器皿的材质、尺寸、功能及使用方法等。

下卷六节,分别为“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五之煮”,主要介绍煮茶的方法,品评各地水质宜茶情况的优劣,叙述茶汤调制,讲述烤茶的方法和烤炙、煮茶的燃料,剖析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观察煮沸之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的精髓和神味。“六之饮”,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注意事项和各种禁忌。“七之事”,叙述茶的故事、产地和功效,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价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为八大茶区,又对每一茶区茶叶的等级做了详细区分。“九之略”,是对之前煮茶饮茶器皿的一个补充,之前所列是正常情况下应使用的器皿,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哪些煮茶、饮茶器皿是可以省略的。

第十节“十之图”体现的是陆羽的自信,陆羽认为自己所撰《茶经》必然在后世不朽,所以他提出人们应该把《茶经》所述内容以白绢绘成图,悬挂于墙上便于观看,这说的是《茶经》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学界素有争论,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说公元761年,这一年陆羽上元辛丑作《陆文学自传》,其中提到“茶经三卷”。第二说是公元764年,因为《茶经》中提到陆羽自制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明年铸”,这里提及的历史事件是公元763年唐军讨灭了“安史之乱”的最后一股势力史朝义。根据铭文判断,此风炉铸于“安史之乱”平叛的次年,即公元764年,因此有人认为《茶经》最早成书于同年,不过我推测这也可能说明《茶经》成书之后在公元764年经历过一次修订。第三说是公元775年。年代推断依据源自唐代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遇陆羽著《茶经》一事之记载。第四说是公元780年,认为《茶经》最终刊刻付梓成书应是在公元780年前后。我们该如何理解《茶经》成书时间的“四说”呢?唐代书籍印刷方面虽有了雕版印刷,不过在陆羽生活的年代,《茶经》成书后的传播仍以抄书为主,无论是公元761年、764年还是775年,都可能确实存在过陆羽自撰版本、修订版本,以及不同人对《茶经》的手抄版本,而在公元780年前后,《茶经》的最终印刷版本终于确定下来。根据中国社科院沈冬梅研究员对《茶经》的考证,《茶经》在中国古代先后刊刻出版过60多个版本。

《茶经》在海外的传播也十分广泛。在日本,据京都大学森鹿三教授《中国茶书的日本传入》一文称,公元1191年7月荣西从宋国携带其手写的《茶经》入日本,是为《茶经》引入日本之开端。大阪大学布目潮沨教授认为明代万历年间日本开始出版《茶经》的单行本,公元1692年的《广益书籍目录》录有春秋馆发行的《茶经》两册,这是最早的日语版本《茶经》。截至目前,日本《茶经》版本已达20多种。日本之外,《茶经》流传最广的国家是韩国。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凡述韩国之茶道本、韩雄斌茶文化之研究资料本、徐延柱茶经本、金荣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等。另外,美国有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本、弗朗西斯·卡朋特(Francis Carpenter)的《茶经》本(Little & Brown Company,1974年),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意大利有马克的《陆羽茶经》本,另外法国和德国也有《茶经》译本。由此可见,《茶经》在国际上也很受欢迎。

“茶神”“茶仙”

陆羽及所著《茶经》在唐代就已经有很大影响,唐人笔记中也记载了一些相关的故事。中唐张又新著《煎茶水记》中有一段记载: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尠,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此故事说的是当时的官员李季卿在江南遇到陆羽,两人商量着要喝好茶,又久闻当地扬子江南零水煮茶最好,于是李季卿派一名军士前去打水。军士乘舟到南零处打水,返程时舟近岸处遇到波涛颠簸,南零水洒了近半,军士既恐任务有失,又惫懒不愿返回补水,于是就在近岸处舀水充数。军士携水返回后陆羽以勺扬水观之,说这是扬子江水,却不是扬子江南零水,军士自然强辩,不肯承认。陆羽直接把水盆倾倒一半,然后又以勺观之,说这些才是南零之水。陆羽所断,与军士所为严丝合缝,军士大惊之下只好坦白了自己的过错。如果从史实来判断,我认为这个故事有80%以上概率是假的,这是唐代流传的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陆羽“段子”。这个故事是为了显示陆羽的“鉴水”神通。但是这个故事的流传,也说明了唐人对陆羽茶之贡献的认可程度。

唐人对陆羽的推崇,还体现在唐代流传的陆羽成神传说。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了一则神事:

江南有驿吏,以干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白曰:“驿中已理,请一阅之。”刺史乃往,初见一室,署云“酒库”,诸酝毕熟,其外画一神。刺史问:“何也?”答曰:“杜康。”刺史曰:“公有余也。”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贮,复有一神。问曰:“何?”曰:“陆鸿渐也。”刺史益善之。又一室署云“菹库”,诸菹毕备,亦有一神。问曰:“何?”吏曰:“蔡伯喈。”刺史大笑曰:“不必置此。”

这个段子说的是当时的江南以杜康为酒神、陆羽为茶神、蔡邕为菹神。这说明陆羽在唐代后期不仅地位很高,甚至被奉为茶业图腾。陆羽在唐代的这种神化趋势,在历史文献中也得到了印证: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新唐书》)

巩县陶者,多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唐国史补》)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唐才子传》)

值得注意的是,《唐国史补》中记录的给陆羽瓷像浇灌茶水的做法,似为今日茶宠的原型。《唐才子传》中的陆羽像更是成为茶业买卖的促销赠品,侧面也说明陆羽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还有一个关于陆羽“神通”的段子。北宋董逌在《陆羽点茶图跋》中说:

竟陵大师积公嗜茶久,非渐儿煎奉不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载,师绝于茶味。代宗召师入内供奉,命宫人善茶者烹以饷,师一啜而罢。帝疑其诈,令人私访,得羽,召入。翌日,赐师斋,密令羽煎茗,遗之师。捧瓯喜动颜色,且赏且啜,一举而尽。上使问之,师曰:“此茶有似渐儿所为者。”帝由是叹师知茶,出羽见之。

这个故事说的是唐代宗邀竟陵智积禅师入宫供奉。代宗命宫中善茶者奉茶,智积禅师接过来只喝一口就不喝了。原来智积禅师嗜茶虽久,但是以前都是他所抚养的陆羽给他煮茶,陆羽离开竟陵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提供满足智积禅师口味的茶了。代宗得知此事后并不相信,于是派人访来陆羽入宫。又一天奉茶时,密令陆羽煮茶,茶上来之后,智积禅师表现与以往大不同,他捧着茶看了看就兴高采烈起来,一边观赏一边喝,全都喝掉之后说,这茶很像我家陆羽所煮。这个段子也是与史实相悖,之前我们说过,陆羽离开竟陵之后,与智积禅师再未相见。但是通过这样的故事,不仅显示了智积禅师陆羽师徒情深,也强调了陆羽煎茶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说明,唐人对陆羽的推崇,延续到了宋代。

不仅至宋,延至明清,古人对陆羽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明代陈文烛《茶经》序有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之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祀可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

随着《茶经》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陆羽之于茶的地位也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日本美术评论家冈仓天心曾评价陆羽:“我们的第一个茶的改革家是八世纪中叶的陆羽。他生于释、道、儒三教寻求相互融会贯通的时代。那个时代泛神论的象征主义教人们从一个特殊的现象中寻求整个宇宙的反映。诗人陆羽从饮茶的仪式中看出了支配整个世界的同一个和谐和秩序。在他的伟大著作《茶经》中,他制定了茶道。从那时起,他就被崇拜为中国茶商的保护神。”美国茶学专家威廉·乌克斯则评价说:“自此陆羽成名,其所成就,在其国内实属罕见,茶业界崇奉其为祖师,……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

唐代茶文化生活

我认为,唐代已经形成了茶文化的范式。这个范式的形成,得益于唐代饮茶的风行。唐代饮茶风气遍及南北,流于边疆塞外,并向域外传播。

唐人封演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当时唐代社会各阶层饮茶的风气都很兴盛,上至宫廷、官员、文人,下至城乡百姓,均热衷于饮茶。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当时黄河流域一带关西、山东等地,闾阎村落之百姓皆吃茶,甚至超过了对食物的欲望,“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当时唐朝皇宫中饮茶之风也是如此,唐朝诗人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有云:“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描述的就是吴兴新产紫笋贡茶被快马加鞭送来京城的情景。大家如果未来有机会去陕西法门寺的话,可以去参观一下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的全套御用茶具,这套茶具金银质地,极其精美。唐代君主为了巩固君臣关系,也经常赐茶给大臣,大臣获赐要写表谢茶,当时有武官自己完成不了谢表,还要请人代写。唐代文人也经常互赠新茶,举行茶会。

茶风的盛行也带来了城市乡村中的茶业兴起。中晚唐时期日本和尚圆仁入中土求佛法,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录其行迹,其中就记载他进入一个村庄后村里人会供茶给他饮用,而这样的村庄在他的行记中出现了将近十个。而城市中的茶馆也出现了。不仅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茶叶在回鹘、吐蕃、南诏等地也广受欢迎,一些地方甚至到了“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程度。当时的朝鲜、日本、越南以及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饮茶风俗。饮茶风尚的传播为茶叶的生产和贸易提供了发展动力。

唐代早期及之前,人们最普遍饮用的是野生茶,大家认为人工培育的不如野生的茶。随着茶风在唐代的流行,野生茶的产量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人工培育的茶不仅产量充足而且滋味更加醇厚,因此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陆羽《茶经》在“八之出”中载茶叶产地共8道43州44县,这反映了唐代中期茶叶生产情况。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唐代最多时有98个州郡,也就是说,接近总数1/3的地方都有产茶,我们现在的茶叶生产格局基本在唐代就已经成型了。

唐代的茶叶贸易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茶叶作为消费品具有特殊性,它的产地和消费地不是重合的,当时北方饮茶消费人口更多,而南方产茶剩余较多可以输送,遂形成了“南茶北运”的商贸格局,出现了行商和坐商、官商和私商等群体。由于茶叶的单位价值较高,成为当时理想的长途大宗贸易商品,于是唐代浮梁、歙州等地成了国际性的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茶区贸易市场、草市贸易市场、城市贸易市场、边疆贸易市场等不同层级市场,并各自承担相应功能,共同构成了唐代茶叶贸易流通网络体系。茶叶贸易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一些茶商因此成为富商大贾。

在茶艺的定型化方面,陆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将茶艺定型化:通过采、蒸、捣、拍、焙、穿、藏等七个工序制作团饼茶,讲究“采时精,造时洁”;烹茶有取水、炙茶、碾茶、罗茶、取火、烹煮等环节,各节皆有法度和规矩;品茗则赏汤形、观茶色、识茶香、品茶味、赏茶具、悟意境,处处充满美感。在频繁的茶艺活动中,唐人逐渐摆脱了前朝茗饮原始粗糙的习气,用艺术气息点缀于日常生活,以达到物与我的交融、天与人的合一。茶道思想初步形成,为茶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唐代儒、释、道各家繁荣鼎盛,茶文化浸淫于诸家思想并充分地汲取了滋养。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最早提出茶道思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之后,裴汶《茶述》、元稹《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诗文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茶道。

茶不仅融入唐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还激发了唐代士子文人的情思和审美,中唐以后,越来越多的诗歌、小说等把茶作为主角来抒写。从统计来看,唐代以前的茶诗寥寥无几,而在唐代,这种情形为之一变。就数量而言,《全唐诗》诗名中含有“茶”或“茗”的有109首,多是以茶为歌咏对象的诗歌。而从诗歌内容分析,含有“茶”字的诗歌394首,含有“茗”字的诗歌153首,两者共计547首。从历史发展序列来看,茶诗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唐代前期无人写茶诗,唐代中期共58人创作158首茶诗,唐代后期共55人创作233首茶诗。这一时期的茶诗,不仅数量上实现了突破,创作质量也颇为上乘,不仅种类齐全,在不同时期风格也多有变化。盛唐茶诗以五言律诗为主,中晚唐古诗、绝句、律诗兼备,体裁广泛,五言、七言、杂言等句式并存。从诗歌旨趣方面看,唐代茶诗呈现的是攒天地于尺牍、容时光于瞬间,体现的是轻松、细腻、活泼、自由且易于亲近的气氛。

这一时期,茶也与小说戏剧进一步结合。记录唐人事迹的作品中,冯贽的《云仙杂记》、尉迟偓的《中朝故事》、刘肃的《大唐新语》、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苏鄂的《杜阳杂编》、王定保的《唐摭言》、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佚名的《玉泉子》等,都记载了不少唐人茶事。在唐代,茶还与绘画、书法、碑文、雕绘等艺术门类深度融合。比如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佚名《宫乐图》和周昉《调琴啜茗图》、草书书法家怀素《苦笋贴》等,进一步增加了艺术气息。

小结

综上所述,陆羽《茶经》是唐代茶文化滋养出的硕果和菁华,因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过来又助推唐代茶文化迈入“灼灼其华”的繁盛景象。我认为陆羽和他的《茶经》为茶文化带来了三重“革命”:首先是学理“革命”,他把前人在产茶、制茶、煮茶、饮茶等各领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上升到了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层面;其次是程式“革命”,陆羽的贡献让茶叶的采摘、制作、品饮等都有了规制可循;最后是茶人“革命”,陆羽促进了茶与人的品性和道德气脉相通,至今我们都可以通过茶来修身养性。

最后我想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一个想法:千年之前,出生于湖北的年轻人陆羽开启了中国茶的一个全新时代;而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国茶,它值得期待的未来落在了在座各位年轻人身上。

作者 | 宋时磊

来源 | 光明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8折起预售:周重林重磅新书《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录》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今起预售

  预计发货时间:1月25日

  作者亲笔签名版9折:62元

  无签名版8折:54.4元

微信图片_20210121131947

  为什么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茶经》?动力是什么?

  我的好朋友汪命说,像读书一样喝茶,有必喝之茶也有必读之书,是为《茶经》。正因为有大量像汪命一样既好茶又喜读书之人,我才觉得有再释《茶经》的必要。诚恳地说,《茶之基本》是我写作历时最久、耗资最多,也最损精力的一本。

  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了很长时间,又在各个版本中选出最恰当的某个字,最后再赋予这些表达当代的力量,这有效避免了个人狂妄与欺世盗名。

  写这本书时,我怀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强烈使命感。直到校正完书稿,做完笔记,我才读懂陆羽在《茶经》里所传道的茶道到底是什么。

  《茶经》里有茶道么,你领悟到的茶道是什么?

  陆羽并没有直接告诉世人什么是茶道?

  但学习《茶经》,能够领悟茶道。

  我的感受是,

  茶道的目的是自己成为艺术家,

  而不是把茶泡成艺术。

  只有自己先成为艺术家,茶道才能成为艺术。

  换言之,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在当下日常饮茶行为里,茶道降格为一种表演的艺术,茶汤只是亲近人的一种手段。

  但在陆羽时代,他的茶道与颜真卿的书法是并驾齐驱的艺术,陆羽当然是与颜真卿一样了不起的艺术家。

  你说自己看了很多版本《茶经》?能具体介绍下么?

  只能简要说。主要有宋百川学海本、明吴旦刻本、明玉茗堂本、明郑思本、清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本、民国张宗祥校说郛本、重刻《陆子茶经》、邓乃朋《茶经注释》、张芳赐等《茶经浅译》、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译》、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周靖民《陆羽茶经校注》 张迅齐《茶话与茶经》、张宏庸编陆羽全书、林瑞萱《陆羽茶经讲座》、程启坤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沈冬梅《茶经校注》、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正》、裘纪平《茶经图说》、周志刚《陆羽年谱》、杨多杰《茶经新解》、吴茂棋等《茶经解读》。

  海外的有大典禅师《茶经》、春田永年《茶器图解》 、大内白月《茶经》、 藤门崇白《茶经》、诸冈存《茶经评译》、青木正儿《中华茶书》、布目潮沨《茶经详解》、成田重行《茶圣陆羽》、William H.Ukers . ALL About Tea  、The Class of Tea .

微信图片_20210121131954

  天啊,居然有那么多版本。说说周版《茶经》的特点?

  我只是举了部分,翻过的就更多了。

  有了前面版本的滋养,后来者就更加有底气。

  周版《茶经》的特点是:

  字对、音全、意正。

  全新精校,译文平白如话。

  拼音注释,阅读毫无压力。

  抄《茶经》,字对。

  读《茶经》,音全。

  教《茶经》,意正。

  悟《茶经》,无碍。

  我已经有一本《茶经》了,还需要再买一本么?如今流传下来的诸多版本,你认为谬误多吗?

  多读读,多比较,才会找到自己追寻的答案。我读的第一本《茶经》是工人出版社的,要不是因为后来读了沈冬梅的版本,我对《茶经》的理解估计还停留在那本书的解释里。

  所谓谬误,大部分是版本抄写不同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不了解。有些地方非常难解释,比如第五章对“漆科珠”理解,难倒历代注释者。日本的大典禅师以及青木正儿读到“漆科珠”,都摇头说搞不懂。

  “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这个“漆科珠”到底是什么?吴觉农认为是漆料珠,但这又是什么,没有进一步解释。张芳赐认为是漆树子,沈冬梅也同意,但还是不太好理解。漆树子是无法玩的,而且许多人对漆树过敏。

  我认为漆科珠应该是大漆做的珠子才是。下文还有“似无穰(ráng蘘)骨也”,就更解释得通了。没有梗的茶,树汁做的球,没有骨的禾,道理一样。“科”通“窠”,空的意思。

  另一种是选恰当的字。从诸家解释中选最恰当的说法,惠泽大众。“箅”,许多《茶经》版本都写作箄,可是箄读(pái)的时候,是指大的筏子。箄读(bēi)的时候,指一种竹制的捕鱼具。放在这里都解释不通。也有些流通版写成“箪”,同样是错的。傅树勤、欧阳勋认为,箄是箅(bì)的抄写之误。箅,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说文解字》:箅,所以蔽甑底者也。《世说新语·夙惠》:炊忘箸箄,饭落釜中。

  若火干者,以气热止。” 百川学海本以下诸本都是“ 熟” 字。但是,真要把茶饼烤熟么?这符合常识么?考虑到热的繁体字“熱”与“熟”很接近,傅树勤、欧阳勋推测抄错的可能性极大,吾人从之。热也更贴近原义,熟了就没有蛤蟆背了。烤饼行为是反复进行,与我们今天烧烤类似。当然,用“熟”也说得通,毕竟有“生”做描述对比。

  其他的还有,一些字不能随意简化。“薹”不是“臺”,不能简化成“台” ,葱薹就是葱骨朵。

  当然,我也会有别人觉得不对的地方,知识就是要在疑难中才能形成真知。大家发现了告诉我,再版的时候我改正。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000

  茶人经常说的“精行俭德”是什么意思?

  “俭德”大家都容易解释,出自《周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诸葛孔明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但“精行”是什么?之前大家都没有说清楚,周版《茶经》给出的解释是“精行”就是“行精”,出自《晏子春秋》,指心行洁净。

  “精行俭德”结合起来就是洁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就是君子之茶啊。

  你说《茶经》的“经”,居然不是“经典”,那是什么意思?

  我们今天谈陆羽,一定不要只看到茶,还应看到更多。过去太重视茶,往往忽略了茶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茶经》的这个“经”。章学诚就说,陆羽你写本玩茶的书,怎么会好意思叫《茶经》呢。

  茶经的“经”最开始并不是今天通俗意义上的“经典”的“经”,也不是“经史子集”的“经”,陆羽的《茶经》按照当时的理解应该是“经纪”的“经”,“经纪”就是安排的意思。“茶经”就是让茶有秩序。经的本意是经线,我们经常说的经纬,指的是经线与纬线,线做好了,往织布机上一摆,横的是经线,竖的是纬线,现在介绍一个地方,经常要说经度多少纬度多少,就是确定位置。

  经纬自然也就是指天地万物的秩序,在古代中国,特别用来指治理天下。可是就像六书一样,一开始也不是什么“经”,可是从孔子时代开始他就成“经”了。

  后世不断有人叠加,出现了九经、十三经等。今天我们看唐代的这本《茶经》,只知道其经典一面,而其“经纪”一面反而被淡忘了,所以要特别指出来。

  福利时间

  说说你对《茶经》的感受

  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截图发送至微信:XI0NG-XI0NG

  我们将选出10位赠送签名版《茶之基本》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007

  预计发货时间:1月25日

  作者亲笔签名版9折:62元

  无签名版8折:54.4元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013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054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059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102

微信图片_20210121132106

《茶经述评》20世纪的新茶经

茶,原产于我国,传播于世界,公认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这是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事情。

陆羽的《茶经》,成书于8世纪,至今1200 余年,尽管观点陈旧,仍不失为茶学的最早著作。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特别长久,科学不发达,又把自然科学看作"小道",埋没了无数有天才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后人的著述,只重复陆羽的窠臼,少有新意。人们多么希望看见 20 世纪新茶经的出世,这个任务,现在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了。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就是 20 世纪的新茶经。

觉农先生毕生从事茶事,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态度严谨,目光远大,刚直不阿。如果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觉农先生已经是 87 岁高龄了。为后世留下这部著作,是中国人民之福。这部书无疑是茶学的里程碑。

应吴老之命,谨为短序,祝贺他的成功,并勉来者。

陆定一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于北京西山

吴觉农先生《茶经述评》是茶学一里程碑式著作。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茶经述评》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吴觉农的茶学精神,重叠了文化的、文学的、民俗的、政治的、经济的、国际的、国内的、植物学的、生物学的、药物学的、茶学的知识,是国人评论《茶经》的首部专著。吴觉农用现代茶学理论,立足于当下茶业发展,一分为二地认识古代茶经验,古为今用, 让传统焕发了新的现实意义。新版的《茶经述评(外六种)》在调整了中国农业出版社老版本排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湖南茶叶史话》、《四川茶叶史话》、《茶树原产地考》、《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六篇文章,都是吴觉农先生比较重要的文章。

目 录

出版说明

凡例

茶经述评 1

序 3

前言 4

第一章 茶的起源 7

第一节 《茶经·一之源》译注

第二节 《茶经·一之源》述评 10

一、茶的祖国 11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20

三、"茶"字的字源 26

四、茶树生育的生态条件 29

五、茶树的栽培方法 33

六、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 36

七、茶的效用 41

第二章茶的采制工具

第一节《茶经·二之具》译注

第二节《茶经·一之具》述评5

一、采茶工具53

二、蒸茶工具54

三、成形工具56

四、干燥工具58

五、计数和封藏工具60

六、采制工具的发展61

第三章茶的制造

第一节《茶经·三之造》译注67

第二节《茶经·三之造》述评6

一、茶叶的采摘70

二、唐代饼茶的制造法77

三、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9

四、现代主要茶类的制造工艺9

五、茶叶品质审评

第四章煮茶的器皿

第一节《茶经·四之器》译注107

第二节《茶经·四之器》述评114

一、“伊公羹”和“陆氏茶”I

二、从复到瓶118

三、饼茶的特殊用器——碾120

四、煮茶器皿与茶汤品质的关系122

第五章茶的烤煮

第一节《茶经·五之煮》译注130

第二节《茶经·五之煮》述评134

一、烤和碾135

二、火——燃料的选择136

三、煮茶用水138

四、煮和酌148

第六章茶的饮用

第一节《茶经·六之饮》译注153

第二节《茶经·六之饮》述评155

一、饮茶风尚的传播156

二、佛教僧徒-—饮茶风尚的传播者167

三、饮茶的习惯171

第七章茶的史料

第一节《茶经·七之事》译注183

第二节《茶经·七之事》述评197

一、《茶经》中的历史资料109

二、《七之事》补遗220

三、茶的专门著作224

四、历代茶政沿革231

第八章茶的产地249

第一节《茶经·八之出》译注249

第二节《茶经·八之出》述评258

一唐代茶叶产区250

二、从唐代茶叶产区看我国的名茶 264

三、我国茶叶产区的发展 292

四、茶叶产区与茶叶品质 304

第九章 茶具和茶器的省略 309

第一节 《茶经·九之略》译注 309

第二节 《茶经·九之略》述评 310

第十章 《茶经》的挂图 314

第一节 《茶经·十之图》译注 314

第二节 《茶经·十之图》述评 314

附录 316《

茶经》的版本 316

陆羽传记 318

一、陆文学自传 318

二、陆羽传 321

引书目录 324

图片目录 335

后记 339

湖南茶叶史话341

四川茶叶史话365

茶树原产地考 393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40

茶树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分布 423

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 433

▲吴觉农纪念馆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25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