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陆羽所著的茶经中

找到约568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茶之真味之信阳毛尖

喝过信阳毛尖,方知茶之真味。

十年前,在信阳经商的二叔给我邮寄来一盒信阳毛尖,起初,我并未在意,心想信阳毛尖也只不过是一般茶叶而已,不足为奇。记得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难得有一段闲暇时光,看书乏了,立窗远眺,忽然想到那盒信阳毛尖。二叔说,信阳毛尖好喝,让我试试。可我竟把这事给忘了。烧了一壶沸水,打开茶叶盒,一股淡雅茶香钻进我的鼻孔,神经立马兴奋了起来。抓一小撮茶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见茶叶在水中舒展,上下浮尘,放在笔下闻闻,妙不可言,呷一口,神清气爽,口留余香。从那刻起,我爱上了信阳毛尖。

2008年夏,我去二叔那探亲,才亲身感受到信阳毛尖的魅力。在信阳,大街小巷,酒肆茶楼,喝的都是信阳毛尖,它俨然已经成为信阳人生活的必备,连我这个刚到的外乡人也很快被这种氛围给同化了。

信阳毛尖只能信阳产,这是因为信阳有着无比优越的地理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内销绿茶之一,信阳毛尖独具特色,它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色佳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于世。细观信阳毛尖,它外形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嫩绿,意境悠远。从第一次接触信阳毛尖,到现在,七年时间了,柔嫩细腻的信阳毛尖一直是我心中的最爱,我把它视为绿茶中的极品,我也从一个不爱茶的人蜕变成一个资深茶客,每每观信阳毛尖条形娟秀挺直,品其口感清香溢人,令我清心明目,提神爽气,爱不释口。

信阳毛尖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把义阳(今信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义阳所指就是信阳。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淮南茶信阳第一”评价更是奠定了信阳毛尖的千古知名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章,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当然,这些不是虚名,更是实至名归。

如今,茶园几乎遍及信阳全境,信阳茶区也成为全国产茶区之一,素有“五山”、“二谭”之说。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春茶采摘时节,我曾随二叔深入到茶乡,清晨,只见家家炊烟早起,呼朋唤友到茶园,红衣绿女提篮携筐欢笑采茶,雾气缭绕,恍如仙女下凡。每家的男人们则将自家炒制好的茶叶送向市场,外地客商云涌而至,各自挑选着心仪的茶叶。在清明至谷雨前后十多天,在信阳的山乡里上演一幕幕繁忙而幸福的茶农收获图。这个时候到信阳去,人们见面的第一句就是问“新茶味道如何”,好似西方人见面讨论天气一样,那么随意,那么见真情。

今天,信阳毛尖已经成为信阳的一张名片,游走在信阳的土地上,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慨:一座城市精心哺育着片片茶叶,一片片茶叶历经岁月的砥砺打磨,氤氲飘逸,在宜人口喉的温度里,还夹带着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慢饮信阳毛尖,茶汽里水秀山青,方寸间勘破悲欢,这是一程对人生的感悟,更好似与一知己对膝而语,不知窗外雨打芭蕉,忘却晨阳破晓。

对我来说,读书须臾离不开茶,安寂的春夜,灯下观书,案上总要放一壶信阳毛尖茶。我以为,读书与品茶有相通之处。读美文,文字之中透过诗的气息,茶的韵味,通篇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深刻的思索,一词一句都充满着摇曳的动态。读在心里就好像把一片茶叶含在口里一样,芬芳和馨香在心底回荡。我喜欢读书,就像喝信阳毛尖一样,喜欢那清新飘逸的文风,喜欢那淡淡的情绪,总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明澈而又宁静,向往着这种宁静的感觉。如诸葛孔明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比致远”,做一个安静的人,平平静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守着一壶信阳毛尖仿佛守住心的角落,喝茶是渴望心的宁静,物的格致。所以房子再小,也因有一壶信阳毛尖的角落,心再忙也要挤出空间给自己。心的角落不宜时常开启,信阳毛尖的角落不宜久久陈封,泡一壶,饮一杯,暖暖自己的心,闭上眼体会一下心里的韵与味。在饭食上我的要求不高,但是信阳毛尖是每天必不能少的,算是我小小的奢侈吧。

喝信阳毛尖,刚入口时,会有一点苦,可是,过一会儿,就会感到满嗓子眼都是香味,让人忍不住端起杯来再去细细品味。幸福、享受的感觉一下子弥漫全身,人生得此君足矣!

茶之真味在信阳毛尖里。

【摘自2018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祝宝玉(安徽颍上)】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1200多年后,茶圣陆羽故里复原《茶经》中经典,擦亮天门“茗”片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

而这一切,都源起于湖北天门人陆羽所著的《茶经》。

图丨《茶经》由天门人陆羽所著

天门,古称竟陵。“竟陵”者,陵之竟也——大洪山至此突兀而止,面临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

自秦始置竟陵县算起,天门建制史长达2000余年,建城史也有1500年以上。

天门棉花产量居全国县市之首,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全国首个、湖北省唯一的“中国蒸菜之乡”,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湖北省人口第一大(县)市。

近年来,让天门名扬天下的,必然是“茶圣陆羽故里”这一头衔。

图丨天门陆羽雕像

01

陆羽故里,旧址遗迹遍布

唐朝复州竟陵城位于汉水北部,地处今天天门市的中部,天门河(古名为西江)自西向东横穿竟陵,与汉水汇合注入长江。

公元733年,一名婴儿被遗弃在了天门西湖之滨的雁桥畔。幸而,获龙盖寺(今“西塔寺”)僧人拾得并收养,得以栖身,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而取名“陆羽”。

图丨陆羽在天门西湖边长大

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参加一次乡饮酒礼活动,从被召来献艺的戏班子中发现十四岁的陆羽演技不凡,闻其好学,特地“捉手拊背,亲授诗集”给予鼓励,推荐他到佛子山(大洪山余脉天门山的最高峰)拜邹夫子为师继续读书。

邹夫子是位精通经史的学者。陆羽在这里潜心攻读“经、史、子、集”,为以后著述《茶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攻书之余,陆羽常到附近的野生茶林去采茶为师煮茗,由此养成了观察茶树、研究茶树生态的习惯。

图丨西塔寺

今天的天门市竟陵城区,以“陆羽”命名的各类场所,从官方到民间,俯拾皆是;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以及西塔寺、涵碧堂等陆羽旧址遗迹遍布。

天门政府每年还会举办“陆羽茶文化节”、“茶圣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竟陵先贤。

在距离景陵古城墙不远处,保存着一处陆羽品茶真迹——文学泉。

这是一座开凿于1600多年前的古井,直到今天依旧泉水潺潺,是天门的城市图腾,也是天门悠久建城史的实证,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丨陆羽故园

02

以“经”述茶,终成世界级经典

陆羽所著的所著《茶经》全书7000余字,分为上中下3卷,系统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为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图丨陆羽《茶经》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

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图丨天门茶经楼夜景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

陆羽同样受到了世界茶学界的推崇。1935年出版,美国作家威廉·乌克斯编著的《茶叶全书》中提到:“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又称《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茶经》全文收入。

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亦终成经典。

图丨天门茶经楼藏茶殿内景

03

复原经典,屡获国内外“首次”

在天门,始终有一群人一直致力于将陆羽文化发扬光大。如被尊称为“湖北茶产业社会活动家”的石艾发(已故),成立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了陆羽茶文化节、中国(天门)茶圣节等,邀请国内外茶人来天门参观考察。

又如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从事陆羽与《茶经》研究的社会团体。先后成功复原《茶经》中有关采、制,煎、饮茶的全部器具以及制茶工艺,让大唐煎茶技法从文字走向现实。

2017年,由该会领衔的“茶经二十四器”复制课题项目正式启动。

2019年10月,《茶经》“四之器”24种29件的仿制工作完成,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完整复原茶经“二十四器”。

图丨天门茶艺师用复制于《茶经》中的“二十四器”表演茶艺

再现陆羽煎茶法,还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即茶饼。

《茶经》“三之造”中对煎茶用茶饼的制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但千年来被宋代“点茶”和明清泡茶所取代,故而失传。且现代的普洱、白茶等各式茶饼,都煎不出《茶经》中所描述的茶饼的状态及风味。

图丨重现古法制茶的茶饼

2019年开始,陆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芬尝试复制《茶经》里的饼茶。至2021年,外观青绿,汤色浅黄、滋味甘醇的“竟陵陆子饼”成功问世。

2022年7月,该茶饼获第25届武汉中国茶叶博览交易会“最佳传承创新成果奖”;今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唐代蒸青茶饼”等十项技能绝技绝活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

自此,古法茶汤的幽香穿越千年,再次香飘天门。

图丨竟陵陆子饼

04

传承与创新,擦亮天门“茗”片

天门市以丰富的陆羽茶文化资源为依托,坚持茶旅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茶圣故里园景区。

同时,积极培育茶种植休闲体验基地,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互动新格局,先后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湖北省茶文化旅游示范区”等荣誉。

图丨今年4月10日,天门举行茶圣拜谒仪式

做好“陆羽”文章,传承与文化研究至关重要,创新与产业发展同样必不可少。

从古至今,受制于“先天不足”的地理条件,天门并没有种茶的传统。

近年来,天门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项目,列入该市“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布局佛子山等地,利用非基本农田、荒地开垦种茶,配套产茶区基础设施建设,还组建科技专班对茶叶种植相关技术进行指导,并出台奖补政策支持茶产业发展,茶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截至目前,该市茶叶种植面积达1800亩,年产量400余吨,并形成天门地方茶叶产品和茶叶品牌,多次在武汉茶博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将天门茶圣陆羽故里这一名片越擦越亮。

图丨天门佛子山茶园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上湖北荆楚文化漫游记 ,循《茶经》寻最初的春茶味道(上)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时节。茶文化,在荆楚大地绵延悠长,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多处记载了陆羽与湖北的渊源。今天的荆楚文化漫游记,让我们一起跟随《茶经》,寻找春茶最初的味道。

寻找春茶最初的味道,一定要采到最好的原料。陆羽所著的《茶经》,将全国分为八大茶区,其中提到“山南,以峡州上”,意思是,山南地区的茶以峡州产的为极品。峡州,即现在湖北宜昌。

记者赵黎黎:“目光所及仿佛一眼千年,这里便是陆羽在《茶经》里所提到的峡州。站在三峡之口,如今茶园依旧,采茶正当时。漫山茶园里如何寻得陆羽笔下最初的一抹春茶?我们一起出发。”

置身于万亩茶海之中,相信千年前的陆羽游历至此,也会不禁赞叹。为了找到曾经的古树野茶,我们来到乡政府档案室,从乡志中寻找线索。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陆羽品尝的茶叶还是以前的那种野茶树,主要分布在小渔村、邓村坪、古城这些地方,如果要采茶的话,最好的时间段在7点钟,还有露水的时候就开始采。”

记者赵黎黎:“好,为了最好的一抹春茶,6点出发,没问题!明天见!”

这座海拔1200米的大山,被茶树覆盖。要在它们中寻找到野生古茶树,犹如大海捞针。

记者赵黎黎:“现在这些野生和人工种植大概比例是多少?”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95%都是人工种植的茶叶,我们16个村1个社区,只要能种茶的地方都种上了茶,一亩茶叶收入在8000元到9000元。”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茶叶的话要生长在向阳的地方,但是要有遮阴的地方,需要散射光。这就是野茶,你看这就不一样,是不是?它就长得比较壮,但是它的量非常少。从这里走上去。”

王长锋告诉我们,他曾在这片区域找到了一株6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

记者赵黎黎:“这个路真的只够一个人侧向行走,才能过去。”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这个树好像不在了,本来是在那个地方,长在那个地方。”

卖树人:“卖了。”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卖多少钱?”

卖树人:“一万块钱。当时我儿子读大学蛮困难,实在没得办法了,我不想把它卖出。”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我们继续找吧。”

记者赵黎黎:“我们不能在第一步就出师不利了。”

20多年前,当地大规模种植台地茶,由于村民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不够,大多被砍伐或低价售卖,想要再找一棵百年古树,还得再翻过几座山。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以前陆羽到这个地方来调研茶叶的时候,大多数茶叶就是生长在这样环境下,野者上,园者次,岩上茶就是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之中。”

在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跋涉后,我们找到了一株清朝时期的古茶树,很难想象,这棵直径只有一个半拳头的古树,已经在这片森林里生长了快400年。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标准茶园的(茶叶)就没有这样的茶毫,野茶里面果胶含量最多,泡的(水温)热的时候是很晶莹剔透的感觉,冷了之后就浑浊了,我们这里是冷后浑发源地。”

记者赵黎黎:“这也其实印证了陆羽所说的,我们峡州上是为什么,古茶树才算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特色,但我们现在其实大部分种的还是茶园性质的,为什么当时放弃了这些?”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那时候都不是很富裕,野茶资源少、量也少,也没有很多人要买这种高品质的茶叶。”

记者赵黎黎:“现在是不是有一些转变。”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现在乡里提出战略,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野茶,今年我们也是对这一块资源在进行普查,现在市场需求量确实很大的。”

茶,发乎神农,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药用、食用,到现在成为养育一方人的经济作物。下山途中,沿路家家户户盖起的二层小楼,便是美好生活的印证。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长锋:“10万吨一年产量,每家每户都有10多万存款,我们在这是真正体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从山间一片叶,到万家杯中茶。据统计,中国601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最多的是湖北省,72个县市区300多个乡镇产茶,带动2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涉茶经营人员超过500万。

记者赵黎黎:“经过一天一夜的翻山越岭,我们终于追随陆羽的脚步,找到了最初的最原生态的一捧野茶。回想1400多年前,唐朝250斤的贡茶,到如今8.8万亩的标准茶园,茶农们不仅靠茶解决了温饱,腰包也鼓了起来。我想,陆公看到此刻的场景,一定也会倍感欣慰。”

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