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画赏析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六如茶文化研究院:“六如”为什么要开设《生活美学与茶之美赏析》这门新课程?

       六如发布了《生活美学与茶之美赏析》的招生简章之后,有朋友询问我为什么要新创这门课?问得好啊!为什么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美学”是什么?

  美学属于哲学,它对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哲学包括逻辑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研究思维规律,是一门求“真”的学科。伦理学研究道德修养,是一门求“善”的学科。美学研究审美心理,是一门唯“美”是求的学科。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中国茶艺是一门用美陶醉自己,用美感染别人的生活艺术,中国茶人是崇尚真、善、美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美学。

  美学是我囯古代文士的必修课

  美学是我囯古代文士的必修课。直到民国学校的教育依旧强调德、智、体、美并重。我国宋代美学领先于世界上千年,令各国精英高山仰止。但是到了当代,我们中的不少人却不知不觉间逐渐丧失了审美能力,沦为“美盲”。着名的画家、诗人木心曾警告说:“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中国现代画代表性画家家吴冠中感叹道:“中国文盲不多,美盲很多”。大哲学家、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原本主张:“实业救国”,但是后来在他去世前却痛心疾首地呼吁要“科学救国,美学救国!”。可见重视美学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人生有四重境界

  人生有四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其中审美境界是彻底抛弃了功利之心的最高境界。从小的方面讲,人的美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修习美学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生活品质。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提高了审美素养才能与文明接轨,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但是很可悲,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囯有相当多的人审美能力低下。例如现在有多少人能够欣赏我们祖先创造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之美?有多少人能欣赏书法、绘画、瓷器、紫砂和传统戏剧曲艺之美?有多少人能欣赏外来文学艺术之美?……由于有众多美盲,所以我国的出国旅行团当中,常常有人美丑不分显得粗俗,因此被耻笑。中国民族要复兴,中国梦要实现,补上美学这一课已经是当务之急。

  美学与茶产业相关密切

  美学与茶产业相关密切,密切到可以称之为促进茶产业发展的“美力经济”。例如,对茶自然美的追求,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对茶的历史文化之美的挖掘,能丰富茶的内涵魅力;对茶艺美的创新,能修复中国人的精致生活;对茶色、香、味、韵、形多维度美的全方位追求,能极大提升茶的品质,促进“一叶兴,百业兴。”

  综上所述,决心开设《生活美学与茶之美赏析》课程,不仅用六个讲座深入浅出地讲中国茶道美学的基础理论,而且组织学员分六次,逐一品鉴六大茶类的代表性名茶,之后针对不同的茶做美的赏析。

  《生活美学及茶之美赏析》是一门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希望能得到朋友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茶画赏析:文徵明《惠山茶会图》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文徵明的绘画造诣全面,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惠山茶会图》,纸本,设色,纵21.9cm,横67cm,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有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有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到无锡惠山游览,在二泉亭品茗赋诗,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记录了他们在山间聚会畅叙的情景。

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看童子煮茶。画面人物共有八人,五主三仆。井亭内二人围井栏盘腿而坐,右一人腿上展书。松树下茶桌上摆放多件茶具,桌边方形竹炉上置壶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备器。一文士伫立拱手,似向井栏边两文士致意问候。亭后一条小径通向密林深处,曲径之上两个文士一路攀谈,漫步而来,一书童在前面引路。

此画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頫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

画中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有些雷同,但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传神重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令人领略到明代文人茶会的艺术化情趣。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精美茶诗欣赏(三)

【前言】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其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文化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茶文化的绚丽瑰宝。一篇篇优美的咏茶佳作,对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诗文赏析】《望江南》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本词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本词通过作者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以及本人感情微妙而复杂变化,表达了作者超凡的襟怀和坦荡的态度。全词清新自然妙语连珠,用词优美、语言细腻,托物言志,寓情于景。下面,便与茶友们来共同赏析本词:美丽的春天还没有过去,细细微风就吹拂而来,斜斜柳枝便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今山东诸城北城)远远只见护城河半满的春水绿波荡漾、波光,城里满城的鲜花绚丽盛开、争奇斗艳再向更远的地方遥望千家万户的屋舍都掩映朦胧的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本想大醉一场来麻醉自己,但在酒醒之后,反而更加地思念家乡,令人叹息不已啊!所以,安慰自己一定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这里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罢了!罢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不久的新茶,作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所以啊,茶,不仅可以品饮,使人静心安神,还可以让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图/文编辑:慧缘轩)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