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采茶节策划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2016年首届六堡开茶节

【重磅】快报快报,六堡开茶节,轰动六堡

广西六堡茶资讯 广西六堡茶  2016-03-21


导语:小六这几天跑去六堡镇参加六堡茶开茶节去了,以至于没有更新更多内容。不少读者留言说,怎么不见小编更新内容了呢?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广读者对《广西六堡茶》的深情厚爱,这是激励我们办好微刊、办精品微刊的最大动力。好了,题外话不多说了,跟着小六一起看看传统六堡茶开茶节的盛况吧!苍梧县首届六堡茶开茶节开幕3月17日,由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苍梧县首届六堡茶开茶节在六堡镇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钟情六堡茶的人士前来助庆,并体验采茶、炒茶的乐趣。据了解,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是社前茶开采的日子,是一年当中的头道茶,这个时候采制的茶叶显得更加细腻和珍贵。六堡镇的农民在每年的茶叶开采前,都会搞一个开采仪式,敬天敬地敬神,保佑当年茶山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今年,为进一步扩大六堡茶的影响力,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决定把春茶开采仪式进行策划包装,举办了首届采茶节。八乐引祭9点18分,以敬天、敬地、敬茶神的古老仪式拉开了六堡茶开茶节的序幕。伴随着喜庆的音乐,身穿民族服装的当地道公,古香古色、极具六堡特色的“民间传统祭神仪式”,在风景怡人的六堡茶厂隆重上演,成为在此间举行的六堡茶开茶节开幕上的最大亮点。六堡开茶节演奏八乐祭舞,表达茶人祈求风调雨顺、茶叶丰收、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八乐祭舞”是我六堡镇古时候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礼”的最好诠释。太公分猪肉将祭过社神的猪肉分给各人,这猪肉称“社肉”或“福肉”,民间“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说法便由此得来。能够分到社肉,被认为是受到神的恩赐。众人分吃“社肉”
分社肉一方面表达了族人对先辈的孝心,也一方面象征著族人的团结和家族的维系,能增强宗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宗族活动。
走茶山从陆羽神像出发,绕过龟背山,再到思羽亭,终点是六堡茶厂正门。道公们敲锣打鼓,随行的人员一路走一路撒着五谷,声势浩荡。除了本来参加报名走茶山的志愿者,又吸引了很多围观的观众跟着我们队伍一起走茶山。走茶山的人连城了一条长长的人龙。大锅饭几大关键词露天厨房这个时候,自家的厨房显然太小太小~~必须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砖泥巴灶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是泥巴灶,后来有了青砖、红砖之后,人们才开始用砖头砌一些临时的灶。烧木材用木材烧,那个火势叫一个旺呀,弱弱的问一下,有小伙伴趁那个机会烤红薯或土豆的吗?大锅其实在那个年代,在农村,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是这种超级大的锅。以前吃大锅饭大事小事都是亲力亲为,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过来。遇上这种大事儿,自家的或隔壁左右的人都会自发过来帮忙,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事。而帮忙的人,他们也早已习惯于这种排场,驾轻就熟,按部就班,分工负责,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只等亲友到时开宴。采茶-制茶  在采茶制茶中,参与活动的嘉宾头戴采茶帽,手提篮子,亲手采摘茶叶的嫩芽,大家都是初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因此都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茶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茶叶采回来后,大家又参与了炒茶,虽然动作不是十分麻利,但大家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顺利完成了炒茶作业。炒完茶后,大家把自己制作好的茶带回去,或自饮或邀上三五好友一起饮,或送友人。茶叶采制完毕,大家都感觉到意犹未尽,大家认为,通过参加六堡开茶节,能体验到六堡传统习俗,感受六堡茶悠久的茶文化,领略六堡古茶园和六堡示范区的独特魅力,举办这样的活动对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和六堡茶文化旅游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023全国各地开茶节情况复盘,“复苏”背后涌动着哪些发展方向?

穿越茶山繁忙与市场喧嚷,春茶季正在抵达尾声。

回首这个让茶人分外难忘的时节,复苏的茶市场随着春天一同到来,无论是各地集中爆发的茶事活动,抑或是高度活跃的茶叶流通,都显露出2023年春茶季非同寻常的忙碌特质。

要探究春茶季的具体情况,开茶节是简单且直接的切入手段。这些脱胎于各个茶产区的开茶节,浸润着足够深刻的地域特色,又根据各不相同的产业情况显露出不一样的独到特质。当视线聚焦于2023年全国各地开茶节,究竟能看到怎样一种发展趋势?开茶节的运营策略于茶产业来说又能带来哪些提质升级的思路启迪?

△图片来源:新华社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

多元传播与线上布局之外

文旅和非遗成开茶节必追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春以来,各地开办的春茶开茶主题活动已近40场。开茶节时间线从1月1日的“贵州绿茶”第一采开始,持续至今,且高度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这一时段。其中福建、浙江、云南等省份,在开茶节频次数量上稳居前列。


△说茶|制图数据来源各大媒体公开报道,次序按行政区划排列,同省份活动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

进一步从全局视野纵览今年的开茶节,能看到几大显著趋势:

行业对开茶节重视攀升

相对往年,作为疫情后的第一个春茶季,多地都加注了对春茶开茶的宣传投入,致使被冠以“首届”头衔的开茶节数量激增。譬如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首届“秧塔大白茶”开茶节、首届“延平贡茶”喊山祭茶开采文化节、2023年邵武市首届“碎铜茶”开采节……都展现着不同地域的春茶风貌。在这之中,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作为一场定位国际的茶盛会,通过古树茶祭祀及开采仪式、“茶魁”争霸赛、直播带货、主题研讨沙龙、茶产业招商引资座谈会等系列活动调动春茶季热度。据悉,早在2021年麻栗坡古树茶便已作为国礼亮相联合国安理会。


△图片来源: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

茶旅与非遗成开茶节热门趋势

“老生常谈”的茶文旅,在2023年春茶季迎来了复苏时刻,泰顺县第二届三杯香采茶节暨第三届琴桥茶文化旅游节、2023温州早茶开采仪式暨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等开茶节,都将茶文旅融汇于开茶节相关活动中。

△图片来源:温州三农2023温州早茶开采仪式暨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

同时,随着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对茶非遗的聚焦也成为今年各地开茶节聚力打造的亮点之一,譬如2023年安溪开茶节暨铁观音春茶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便以“观音铁韵·世界双遗”为主题,出春茶开茶外,接下来还将开展“农业院士走乡村·三茶统筹促振兴”2023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安溪铁观音“双世遗”保护与发展院士对话活动;泉州市山地生态旅游节暨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安溪铁观音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等一系列安溪春茶季活动,将开茶节打造成为安溪县推进“三茶”统筹和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要IP品牌。

△2023年安溪开茶节暨铁观音春茶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形式年轻化+传播多元化

面向未来,年轻客群已成为茶产业避不开的增量所在,电商和直播也正在延展茶叶产销的新通路。此背景下,开茶节呈现出表现形式愈发年轻化,传播形式上愈发多元化的趋势。

以第十二届福鼎白茶开茶节为例,本届开茶节一方面与《梦幻西游》IP联动合作,让茶香打破次元边界;另一方面开展了中国白茶荟主题展销、高质量发展主题交流会等多彩活动,助力白茶产业破圈发展,丰富多彩的环节设置,吸引着更多年轻化的客群。

△第十二届福鼎白茶开茶节

2023年杭州茶文化博览会暨西湖龙井开茶节同样展露了年轻化的面貌和多元化的视野。通过新式茶饮主题沙龙、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迎亚运·趣味运动角、Spring·友茶集、国风数字人灵汐跳采茶舞等趣味活动,打造了一个融展示、演艺、体验、消费于一体全新升级的西湖龙井开茶节。同时,“春茶推荐官”带货专场的打卡活动,也不断扩散着开茶节传播广度,加速线上二次发酵。


△2023年杭州茶文化博览会暨西湖龙井开茶节

开茶节“启示录”

看茶业营销布局的发展之道

崭新的活动面貌带来崭新的趋势引领。依托开茶节涌动的机遇和红利,对2023年下半年乃至未来的茶事活动开展来说,能够带来一定的布局思路参考。

旅游、人文+茶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社交媒体的火热,让“出片率”成为“Z世代”们挂在嘴边的热门词汇,也让出片成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基于此,开茶节与茶文旅挂钩的深层逻辑,很大程度在于从“茶产区”到“茶旅圣地”的概念转换。其它茶事活动的运营思路也是同理,相比按部就班的活动形式,用旅游+茶、人文+茶的元素添加,为活动赋予新亮点,打造利于参与者分享交流的“打卡地”,会更利于调动参与热情,拉动后续的长尾流量。

跨界外延探索外卷拓新客群

跨界同样是今年开茶节中频繁出现的热点,从茶产区与茶品牌的运营视角来看,通过跨界联动,往往能激起一波新增长。无论是与酒行业、汽车行业等高端行业的合作,赋能茶品牌价值提升;还是与游戏行业、文创行业的创新联动,塑造更贴近消费者的品牌形象,都不失为拓新茶行业客群的一种有效手段。

国潮内核挖掘文化延展茶业增长空间

近年来,开茶节愈发注重对传统文化内核的挖掘,无论是在开茶节中把传统技艺体验展示作为亮点之一,还是增设汉服春日游园等类似环节,都在用文化炒热着活动热度。同样的运营思路套用在其它茶事活动中,可以在策划活动时就着手挖掘茶产区背后的文化元素,结合相应产区特色,用更为国潮化的、年轻化的表现形式让千篇一律的常规茶事活动得到不一样的全新表达。

全产业链融合建设赋予茶业新兴机遇

茶产业的全产业链建设可以看升级版的乡村振兴发展形式,一如首届佛手开茶节中对当地茶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的聚焦,2023“上虞翠茗”开茶节中对“青春之城”茶产业链的打造,一二三产系统性的全面推进有利于茶业更好的提质升级。

△图片来源:温州三农2023温州早茶开采仪式暨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

当然,开茶节只能算茶业运营模式探索中的一小部分,但开茶节整体运作趋势中所呈现出的策略与思路,却也与其它形式的茶事活动有着深层的逻辑趋同。

总体来说,对好内容的匠造、对新热潮的追赶、对消费者心智的深层洞察,同时坚守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商业运作模式,才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固前行的根本。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宣城茶产业,你知道多少?

《宣报观察》“特稿小组”

重磅报道:《只此青绿蕴香茶

——我市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走笔》

◆茶韵遍宛陵

◆茶香品自高

◆茶润振兴路

只此青绿蕴香茶

——我市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走笔■全媒体记者 顾维林

宣城,宣纸上的山水画卷。

这幅画卷,茶香氤氲,茶韵悠悠。作为全省六大主产茶市之一,我市茶资源丰富,所辖7个县市区都是省内重点产茶县。全市实有茶园面积50万亩,茶叶生产加工企业305家,综合产值达101.74亿元。

只此青绿蕴香茶。炎炎夏日,且让我们泡上这一杯沁人心脾的“宣之茶”,送上几许清凉,带来几缕清香。

宣州区周王镇茶樱谷里,茶农们采茶忙。(黄利宏 摄)茶韵遍宛陵

皖南有嘉木,宣城出好茶。

宣城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黄山、九华、天目三大山脉交汇于此,是公认的“中国绿茶金三角”。

良好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优势,叠加宜人的生态环境,为“宣之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让我们一起向时间长河的深处回眸——

陶潜《续搜神记》记载:“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东晋元帝时,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一千斤,贡芽三百斤。”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有明确贡茶数量记载的最早记录。

唐代,“宣之茶”写进了陆羽的《茶经》;宋代,斗茶之风兴盛。2004年,我市重修府山广场时,出土了大量建窑的兔毫盏,吉州窑的玳瑁盏、鹧鸪斑盏,可见其时宣城茶文化氛围益浓。

史海钩沉,“宣之茶”,源远流长。

时光流转,“宣之茶”,新叶丛生。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茶叶作为我市重要特色产业常抓不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强化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2022年,《宣城市推动茶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提出:立足建设长三角茶叶生产加工供给基地,着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德黄金芽、泾县兰香茶入选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德黄金芽、泾县涌溪火青获批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支持……

市乡村振兴局全力做好茶产业项目库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乡村振兴方面专项资金,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宣城市茶文化品牌,支持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条。今年以来,已到位中央、省级衔接补助资金共20885万元,衔接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的入库项目共40个,预计投资7600万元。

“宣之茶”形成规模。截至2022年末,全市茶园面积达50万亩,其中机采茶园11万亩;茶叶产量3.75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约0.69万吨,机采茶产量约3.06万吨,成为全省内销名优绿茶和大宗出口绿茶的主产市之一。

“宣之茶”体量渐大。我市已有37家企业认证绿色食品茶叶46个,批准产量4642.95吨;共有24家企业认证有机食品茶叶36个,总产量860.05吨。其中,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安徽宁清茶业公司年加工精制茶能力达2万吨,产品远销海内外。

“宣之茶”体系健全。全市茶叶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市级39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8家、省级11家、市级30家,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国家级7个、省级18个。省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5个。市级茶叶行业协会1个,县级茶叶行业协会7个。

茶农们正在采茶。(绩宣 摄)茶香品自高

春风一笑绿山冈,喜见银芽处处芳。

今年茶季,青青的茶树满山,绿绿的茶园飘香。

泾县汀溪乡大南坑村茶农卫爱武趁着茶市好行情,在茶园里不辞辛劳地忙里忙外。他仔细算了笔账:除去支付采茶工的薪酬和制茶等产生的开销外,家里的茶叶纯收益约10万元。

作为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之一,泾县持续加大对茶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茶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6亿元。

一叶成一业,一业富一方。从泾县看全市,茶产业已成我市特色农业的一张名片,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农产品品牌。

“宣之茶”品牌正在做强。

我市委托专业团队策划,创建、打造具有宣城茶叶文化内涵的“宣城鲜茶”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并与各县市区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品牌联动,合力推动茶产业品牌化发展。

广德市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建成安徽省(广德黄金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打造“中国黄金芽第一县”金字招牌。宁国市建设茶叶交易市场,促进茶叶就近交易,举办采茶节开展直播活动,组织茶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提高宁国茶叶的对外影响力,打造“黄花云尖”区域公共品牌……

品牌建设已卓有成效。汀溪兰香等6个产品标准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敬亭绿雪产品标准作为农业部行业标准发布实施;郎溪瑞草魁等10个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黄花云尖5个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宣之茶”品牌日益渐响。

好茶也怕巷子深,在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下,茶企走出宣城,走进长三角,走向全国大市场。

近年来,市政府分别在泾县和广德举办市级茶博会;组织茶企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各类茶博会。泾县兰香等3个产品获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广德黄金芽等入选首批安徽省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

今年5月,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我市以“诗意宣城 茗香天下”为主题,设置了宣城市展厅和广德黄金芽、郎溪黄茶展厅,共组织了50余家茶企参展,集中展示了7个县市区的重点茶叶品牌和产品。

开幕式上,对2023长三角斗茶大赛获奖茶叶进行了颁奖,“山水阳山”广德云雾荣获金奖,“乌松岭”广德黄金芽、“笄罩山”白茶荣获银奖,“东龙玉珠”砾枞白茶、“笄罩山”广德黄金芽荣获优质奖。

“通过参加茶博会,我市扩大了茶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广了特色茶文化,提升了茶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泾县汀溪乡茶园里,茶农忙着采摘春茶嫩芽。(聂方 摄)茶润振兴路

创新赋能茶产业,“茶旅融合”绘新景。

盛夏时节,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的大佛山茶园风景如画。一排排茶树随地势起伏,错落有致,似绸缎般披挂在山丘之上。每到周末,游客三五成群漫步茶山,赏景游玩。

庆丰村自2013年开始种植黄茶,目前拥有茶园面积5100多亩,民营茶厂30家,茶叶合作社22家。经过多年的发展,茶产业已经成为村里的富民产业。

村党总支书记李祥飞介绍,这些年,村里把茶园精心打造成景区,实现了从“种茶”到“种风景”的转变,蹚出了一条“茶园变公园”的新路子。

走上这条乡村振兴路的还有泾县汀溪乡大南坑村。

这里地处“皖南川藏线”的核心地带,水墨汀溪风景区就坐落于这个著名产茶村内。

2021年8月,大南坑村打造网红打卡点“鱼鳞坝”。借此开发了漂流项目,加上水墨汀溪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经营管理费,村集体每年收益15万元左右。此外,利用上级专项资金建成农家乐对外出租,每年产生近35万元收益。

茶农采茶忙。(资料图片)

节会搭台,茶旅唱戏;以茶促旅,以旅带茶。

在宣州,2023“溪山行旅、养心养口”溪口茶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爱茶人士、游客以茶会友,共赏乡村春景。

在绩溪,上庄镇依托茶园风景,举办“大地欢歌暨皖南星7天·2023绩溪金山时雨茶文化节活动”,吸引八方宾客走进茶园,不仅带动了茶叶销售,还带火了农家乐发展……

只此青绿蕴香茶。我市将茶产业发展与皖南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相结合,支持各县市区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精品园区、茶旅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茶润振兴路,茶旅有看头。

“新四军故里红色茶乡二日游”和“广德市红色茶乡旅游路线”入选“建党百年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中国绿茶之乡——郎溪茶旅二日游线路”、“皖南川藏线茶旅二日游”获评“安徽省首届十大最美茶旅线路”;

泾县汀溪乡大南坑村、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宣州区溪口镇天竺村荣获“2021首届安徽美丽茶村”称号,溪口镇、汀溪乡更是获评“2021首届安徽美丽茶镇、茶乡”……

我市还在探索“生态+茶园+康养+文旅”模式,鼓励生态茶园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生态茶园与康养、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各县市区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精品园区、茶旅特色小镇,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新业态。

看来,这杯香气四溢的“宣之茶”,很值得期待呢!

来源 | 宣城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