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碧螺春花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碧螺春是什么香气

  根据《GB/T18957-2008洞庭碧螺春茶》标准,碧螺春为嫩香持久,同时兼具花果综合香气,并且具有持久、纯正的特点,而其香气主要来源于其“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枇杷、杨梅、柑橘与茶树交相辉映,根系交错,因此,茶树从土壤中吸取到大量的物质,从而具有独特的香气。

  碧螺春是什么香气?

  洞庭碧螺春香气浓烈,清香带花果香,主要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和洞庭的特有水土有关。其他碧螺春香气不足,因为它是新茶也有一点香气,但没有清香和果香,外地碧螺春有奥土气,有青叶气。

  洞庭碧螺春花果香是得益于茶树与果树的共同种植,为了保证这一点,常有茶农后期补种果树的方法,由此得来的花果香,比之洞庭碧螺春,少了几分自然的茶气。

  洞庭碧螺春的茶园,说它是座“花果山”都不为过。这里的花、果遍布茶园,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枇杷、杨梅、桃树……各类果树种满了茶园,“茶农三四月卖茶,五月卖枇杷,六月卖杨梅,七月有桃子……十月有佛手”。

  茶树与果树间而种植,根底相互交错,自然的生态环境下,久而久之,茶树尽收果树的香气与精华。

  待冲泡的时候,独有的花果香会伴着水温自内发散,满室盈香,而这种香,让人有种说不上来的奇妙感。

  碧螺春的香气与滋味是怎么来的?

  碧螺春属于绿茶,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这里,太湖碧水,烟波浩渺。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中国茶村,洞庭山碧螺春产地吴中区

春满太湖,茶香洞庭。三月的洞庭山碧螺春有多香?

伴随着“碧螺春香万里醉”的春色和茶香,上海人都不禁被她的迷人魅力所折服。

近期,上海陆家嘴为洞庭山碧螺春亮灯!

这既是吴中揉纳春之气息,携馥郁碧螺春茶香走进上海,也是上海和吴中共赴一场专属于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约会。

苏州人春天,是从一杯洞庭山碧螺春开始的。喝春茶,也是苏州人过春天的独有的仪式感。

碧波荡漾的太湖,温柔静好的苏州,再加上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的“春茶翘楚”碧螺春,寥寥数景,是不是就勾勒出了你心目中的江南?

怪不得连上海都对这口开春茶香如此如痴如醉。

碧螺春最初的名字,叫“吓煞人香”茶。

早年,每到早春茶芽萌发,采茶姑娘们就结伴上山采茶,采下的芽叶放进围在腰间的布兜里,早晨上山,中午才能下山,布兜里的茶芽在体温作用下开始微微发热,散发出扑鼻的花香,姑娘们惊呼“吓煞人香”!

由此,人们就将此茶叫做“吓煞人香”茶。

碧螺春这诗情画意的名字,是被康熙帝御赐而来。

《吴县志》大事记中记载“三月十四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抵姑苏。至虎丘、华山、东山、太湖等地巡视,赐‘碧螺春’茶名。”碧螺春从此闻名于世,成为清代宫廷的贡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赞颂过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名人不胜枚举。

清代著名学者震钧将洞庭山碧螺春茶誉为天下第一茶,在其著作《茶说》中称“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也对洞庭山碧螺春茶情有独钟,认为“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古人未知也。近人始知龙井,亦未知碧螺春也。”

要知道,龚自珍是杭州人,他把“天下第一茶”的美誉赋予了洞庭山碧螺春,而不是自己家乡的西湖龙井茶,足见他对碧螺春的推崇。

碧螺春名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采摘不易。

《太湖备考》载,“茶,出东西两山,东山者胜。有一种名碧螺春,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矜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苏州府志》载:“茶出吴县西山,以谷雨前为贵。”

苏州老话也讲:“明前茶,贵如金”。晚一天采摘就会生出很多变数。春分开始,不到谷雨便结束。一年只采一季,限时采摘,错过要等明年。

通常过了清明节过去一周,同样的手艺炒出来的茶,却只能算作“炒青”,茶毫衰败,品质渐落,不能归入碧螺春一列。

有一组数据也是“吓煞人”,据吴中区相关部门统计,明前碧螺春,需要七万芽头才能做成一斤茶,且当天采摘的鲜叶必须当天炒制。

一个熟练女工,一天只能采半斤左右,七万芽头需要采茶女工无数次的摘捏和挑选。

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从采茶到制茶都是与时间的一场赛跑。

也正是因为这种“门外人只道茶香,采茶者不言辛苦”的不易,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自古就尤其珍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叶好茶。

洞庭山碧螺春产自苏州吴中区洞庭山,洞庭山分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

东山是三面环水的半岛,西山更是一个屹立在太湖中的岛屿。

烟波浩渺的三万六千顷太湖,烟波浩渺,云雾缭绕,使得洞庭东、西两山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

这种独特的气候为茶树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但仅仅是日照充足和降水丰沛,还不足以让洞庭山碧螺春如此出众。

吴中的东山、西山除了产出优质的洞庭山碧螺春,还有声名远播的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桔。

茶树和梅、桔、枇杷等果木交错种植,当地人3、4月采茶,5月采枇杷,6月摘杨梅,天然的烂果和残叶成了茶树上好的肥料。

高大的果树又为低矮的茶树遮挡了部分阳光,使其免于在阳光下暴晒,这也让茶芽尽可能地保留住了鲜味。

这种茶树果树相间的种植方式,是洞庭山碧螺春拥有天然花香果味的重要原因。

清代李慈茗为碧螺春的独特味道创作了一首《水调歌头》,说它兼有龙井的纯净,武夷茶的温润,以及芥茶的鲜。

这里多说一句,说到“鲜”,你永远可以相信吴中人对鲜的执着。

与洞庭山碧螺春同样有名的“太湖三白”,就是选用太湖中的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

洞庭山碧螺春也是讲求“一嫩三鲜”,香气鲜爽、味道鲜醇、汤色鲜明。

出生尊贵、采摘不易,再加上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洞庭山碧螺春的珍贵,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碧螺春这三个字,和吴中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说,这三个字,写尽了吴中区的精华。

“碧”是颜色,代表着满目青翠,因为吴中有最美丽的太湖山水。

吴中山水交融、四季如画,坐拥五分之四太湖峰峦、五分之三太湖水域、五分之二太湖岸线,是国家生态区,赢得了“天堂苏州·最美吴中”这个雅号。

“螺”是形状,蕴含着奋斗不息,因为吴中有最精粹的吴地文明。

“螺旋”型茶叶,遇水化形,一芽一叶写就一个“人”字,众人齐力,铸就“人文吴中”璀璨的历史,一万年前,苏州先民便从太湖三山岛出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旧石器文化,吴中更是吴文化发祥地和古代吴国国都所在。

“春”是季节,意味着生机勃发,因为吴中有最昂扬的时代精神。

吴中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近年来,吴中举措不断、步履不停,跨越的脚步驰而不息,铿锵的足音激荡新程,正在为产业集聚成势、跨越崛起注入源源动能,真正将“产业强区、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刻在太湖之滨。

洞庭山碧螺春和吴中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的爱情。

很多人表达爱情时,认为最好的爱情是“遇一良人,终其一生”;看了碧螺春,我认为最好的人生还应该加上“碧螺相伴,终生无憾”。

吴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陶冶出了洞庭山碧螺春尤为独特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也用她独特的魅力,让所有爱茶之人,能在杯中窥见吴中的最美山水。

所以,这个春天,不妨来吴中,等一朵春花开、尝一桌时令菜、享一杯春茶香、听一场春雨淅沥、过一天田园生活,把江南春色,都揽于舌尖。

在上海的亮灯上,吴中也向所有人发出了春天的第一张“请柬”——首届中国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即将开幕。

人间三月天,吴中等你来一口春光醉。

来源:茶艺师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