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京的茶城有哪些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共循未来,犇腾向前!2021燕赵茶行业趋势论坛圆满落幕!

中国茶从历史中走来,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已经走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时代和市场不断对我们做出新要求。逆境前行,如何重塑茶行业“免疫力”?丰厚的茶文化如何继承及发扬?大健康热,茶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是茶行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关键课题。

7月16日,《2021燕赵茶行业趋势论坛》在华巨臣石家庄茶博会现场隆重举办,茶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共循未来,犇腾向前”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的融合形式,深度探讨茶行业发展趋势、剖析行业痛点、交流创新经验,为广大与会观众提供了前沿的方法论思考和崭新的机遇洞察。

嘉宾致辞

深圳市华巨臣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向飞致辞:

燕赵形胜,雄踞华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作为燕塞重地,河北省肩负着南北文化融合的重任,牵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作为中国茶文化历史的资源大省、禅茶精神的发源地,河北在构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上拥有先天的优势。今天,各位专家老师、茶企代表齐聚燕赵大地,按迹循踪,剖析行业痛点,解码产业趋势,相信本次论坛定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考、新思路。

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铭道茶书院创始人万长铭致辞:

京津冀是一家,京津冀茶人更是一家。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先生说过,“茶的质量是产茶区人民种植、制作出来的,茶的文化是由喝茶的人来进行书写和传播的”,天津和河北都是茶叶销区,我们不产茶,但京津冀一直都是是茶文化书写和传播的一员。希望大家广泛合作,相互交流学习,让京津冀茶产业共同发展!

主题演讲

演讲主题:短视频时代茶的新场景

演讲嘉宾:UA城市书院创始人谢晶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北京开了一个新文化空间,截止今天已经开业十天了,在这十天当中,我发现了几件事情:①我们精心挑选的文化产品销售很差,我们只能卖出冰箱贴类似的产品;②所有的客户走到茶吧前问的一句话是你们有咖啡吗?有饮料吗?③客人会特别不自觉的在门口停留一下,探着脑袋问可以进来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文化产业、文化空间和用户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

于是我对空间做了如下调整:①红色阅读的专架前面,会看到客人在前面流连,不知道拿起哪一本,于是我在上面贴上了“二十岁必读”“三十岁必读”“来北京必读”;②在可以坐下来休息的阅读区,每个角落上都竖了一个牌子,上面说“每一页书上面都有茶香”,反复暗示客户这是一个喝茶的地方。另外,我把原来茶单上的大佛龙井、奶茶改成了鲁迅的茶、胡适的茶,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鲁迅的茶是什么茶,并在与店员对话互动之中,对茶产生兴趣。调整之后,我们的茶饮品从开始一天只能卖几杯,到昨天卖出去93杯,数据有明显提升。③我发现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去买文创产品,他们看见琳琅满目的壶和杯子跟走进博物馆是一样,所以我给主要的想去推的文创产品录制了短视频,消费者在看到有不懂的东西时可以扫码了解,现在文创产品的销量是上个星期的三倍。

实际上我做的所有动作和行为,它都是互联网用户运营的思维。①给用户贴标签,用一个标签与用户进行链接②用户心理暗示,也叫用户故事的包装,其实没有一个用户想要知道你的产品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客户只关心背后的故事,用故事占领用户心智。③给每一个文化产品配了一个讲解员,用短视频做了一个一次性的成本投入,实际上是长期停留在我店里的“销售员”,它告诉用户我的产品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

茶文化也好,茶具也好,都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缺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叫体验场景。短视频时代的茶产业有五种场景:①短视频,纯粹的线上场景。我认为做短视频内容输出和做线下空间是一样的,都需要定位、选题、长期的内容输出和对用户行为的分析。②直播。用社交平台直播,最早看你直播的人都是你朋友圈的人,他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互动压力,这些人是你长期沉淀和运营的私域流量。③VR场景。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做的茶产品号称是原产地的好茶,如何让用户体会到呢?你可以用VR、AR、虚拟直播间、虚拟影像等方式进行黑科技赋能。④线下活动的体验场景,在今天依然适用。⑤茶文创产品。很多人是为了茶买单,更多的茶人是为了茶以外的内容买单的,茶本身的消费是内容消费,茶以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内容可以跟它进行链接和分享。用茶链接社群和服务社群,比如我们可以给空间里面主推的每一本书配一个茶,因为每一本书背后都是读者的社群,告诉读者读这本书的时候喝这种茶就可以了。

实际上我们做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线上的场景是标签、故事和电商,线下的场景是体验、服务和产品。新时代的茶空间,也就是新时代的茶场景一定是融合线上,赋能线下。

演讲主题:河北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走向

演讲嘉宾: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舒曼

今年3月国家领导人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把茶文化放到了第一点。刘仲华院士认为茶文化在茶产业链上的作用体现在五方面:弘扬历史文化,传播科技知识,促进茶业消费,打造茶业品牌和提升产品价值。

河北省茶文化历史资源丰厚,许多文人在河北留下了不朽的茶文化诗篇,赵州“吃茶去”公案被反复传诵,成为燕赵大地的茶文化招牌,“中国茶仙”卢仝的一首《七碗茶歌》更是成就了中国茶文化的千古绝唱。此外,万里茶道的核心路段就在河北张家口,叫张库大道,也叫草原茶叶之路,而燕赵大地还有四座古窑——磁州窑、邢窑、定窑、井陉窑。

站在文化大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对具有辉煌历史的河北茶文化进行梳理、挖掘、研究,使河北茶文化历史资源重新浮出水面,成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按照领导人的指示精神,用心做好茶文化,统筹安排、统筹发展这篇文章,切实担负起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开创燕赵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茶文化和茶叶在全面小康、国民身心大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按照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条路走下去,茶产业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辉煌。

演讲主题:大健康形势下的茶行业转型升级

演讲嘉宾:石家庄茶业协会会长霍玉平

现在中国人尤其是岁月大一点的人,慢性病比例已经达到23%。河北属于中原地区,历史是以五谷为主,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摄入比例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加之京津冀地区因雾霾等因素导致氧气摄入不够,及河北粮食本身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河北本土人慢性病比例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死亡率占到60%。

亚健康、慢性病的基数如此之大,搭建绿色有机食品供应体系,茶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茶的保健作用早已得到科学验证,茶叶不仅可以补充纤维素、矿物质,还可以补充氧气,而百分之六七十的慢性病都是由细胞缺氧造成。

真正的解决问题,人们才能对茶叶感兴趣,大健康行业将为茶行业提供一条转型发展的出路。“茶业+”按渠道划可分有三种商业模式:①茶健康服务店,健康服务+茶叶(+安全食品)供应;②康养体验中心;③把茶叶和慢性病防治科技融入到中西医院,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健康医院项目,要求医院把50%的医疗资源转型,以预防为主,而无论是在预防,还是控制型病例中,都有茶叶的身影,且已经很成熟。

圆桌对话

1把握新消费红利,激活茶行业全局增长

对话嘉宾:天津市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姜琦、广西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牛、石家庄怀特古文化茶城副总经理赵东、石家庄福建茶城董事长李琳、石家庄百茗茶楼茶城经理刘亚杰

姜琦:张总,您是怎么管理您的企业的?六堡茶在燕赵大地上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

张金牛:十年时间,从无到石家庄每个茶叶市场都有六堡茶专卖店,变化之大,主要有三个原因:①六堡茶祛湿的独特功效;②六堡茶文化内涵——乡愁文化;③石家庄本地和六堡茶原产地苍梧之间的渊源,古苍梧王国的建国者就是河北人赵光。

姜琦:经历了去年疫情期间的封“城”(茶城),赵总,您认为茶城优势在哪里?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

赵东:疫情之下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线上购物趋势越发明显,抖音等消费渠道逐渐在茶行业兴起,未来,互联网与茶行业的相互结合也会越来越多。

姜琦:作为怀特古文化茶城的高管,这几年,您带领您的企业为我们京津冀地区的茶文化做出了哪些积极的助推?

刘亚杰:我就从我们茶城现在的经营状况说一下。①经营方面,我们有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比如说大型仓库等;②商品方面,我们能更便利的让商户把商品销售出去,不用耽误太长时间;③广告推广,我们有在书刊、报纸上推广,也有在做新媒体,如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

姜琦:李总,石家庄福建茶城创建至今,是如何建设起来的?您又是如何管理的?结合中国茶市场的新红利,未来福建茶城的管理模式会有哪些改善和创新来助推我们北方的茶文化市场?

李琳:福建茶城今年创建十周年,在石家庄也算小有名气。从管理福建茶城至今,我感觉我们的客户源、客户群体越来越年轻了。服务好商户是我们的根本宗旨,疫情期间,有不少商家在家直播带货,但货在茶城,为此我们迅速组建了一个群,团结起来,值班的保安瞬间变成了兼顾做库管、文化传播和店员,配合着“跑腿”,帮忙装货和邮寄。

姜琦:茶城还是有优势的,因为茶城是线下的,我们要给它无限的赋能。我们在直播间里看到这么多好茶,喝不到,品不到,还是靠大家走进店面,走进茶城来品,来切身的感受,结合实际来学习。因为茶是很小众的,专业性很强,不是光靠看书、看短视频解决的,所以我们要线上、线下完美结合。

随着“九零后”、“零零后”等小茶人的涌现,现在茶行业越来越年轻态了,客户群体也逐渐小龄化、大众化。就此,我想请教张总,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和专家,像六堡茶等黑茶类,口感比较浓重且需要品其陈香和古朴年代韵味的,您觉得应该如何抓住年轻群体呢?

张金牛:中国很多茶业店还是在做传统行业,一个熟人社会的空间,就是你去一个传统的茶楼、茶叶店往往是因为你认识这个店的老板或服务员。一个成熟的商业空间,如星巴克,包括现在新的茶饮空间,消费者的选择是不会考虑店长和服务员是谁的。而年轻人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认识那么多老茶友,他们想要的是解压、放松和幸福感。中国传统茶行业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喝茶不一定非要把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搞清楚,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体现,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正如谢晶老师所说现场体验是文化产品最好的翻译。

姜琦:我们大家做的都是共同热爱的事情,我们热爱的是新中式茶文化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推出创新的经营理念,共同努力传承国粹茶文化。我们要抓住疫情后的市场情况,尤其是文化兴国的大时代背景,再赶上今年建党一百周年,抓住最好的时机,抓住中国茶业市场上新的消费红利,一起把茶文化事业助推到更加高峰的辉煌。

2创新驱动,传统产业的积极求变

对话嘉宾:华北农学报编辑部主编孙丽敏、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白耀亮、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丰、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执行秘书长董刚、老舍茶馆企业管理中心主任王越

孙丽敏:大家都知道定窑产于河北,它有什么独到之处?白大师跟我们讲讲。

白耀亮:中国最早出现的是青瓷,南北朝时期,白瓷才开始出现,成熟的白瓷在唐潮末年才出现。最早的白瓷是没有任何装饰的,定瓷中虽然素白瓷很少,但自始至终都保持了素白瓷的主流概念,用雕刻作为装饰,使中国白瓷第一次有了非常精美的装饰工艺。定窑不似邢窑的单讲釉色,定窑的工艺是多种多样的。曾经定窑走民用路线,是中国五大名窑中产量最大的窑,但自从定窑脱离生活,走上了纯艺术的道路,陷入了“成本高导致市场小,市场小又导致成本高”的恶性循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把定窑艺术化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才逐渐有了起色,我们现在一直在走怎么把精美工艺成本降下来的道路。

孙丽敏:茶与器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坚守传统和用于创新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白耀亮:定窑现在产区的结构是99%做仿古瓷,真正做当代日用市场的定瓷少之又少,这导致我们的产品在各大瓷区中没有竞争优势。定瓷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是封闭的,产品根本没有流向民间,产品只是做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消费者看的。定窑品牌太大,产品太小,特色太好,市场却根本没有开发,但也正因如此,定窑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定窑市场大有文章可做。

孙丽敏:北京老舍茶馆多年来都是北京茶文化的一张招牌,王越老师,是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它一路是怎么走来的?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

王越:1979年,我们国家刚刚有知识青年返城,但这些青年返城之后没办法解决就业问题,作为老舍茶馆的创始人尹先生就辞掉了当时的“金饭碗”,带领着这些青年卖起了大碗茶。到了1988年,尹先生考虑到全国暂时还没有代表中国文化的茶馆出现,于是他就在前门的位置成立了老舍茶馆,也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点。2008年,我们在前门位置中修建了一个空中四合院,让人在这里也可以体验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从这开始,我们也展开了更多元的内容,包括至今举办四百多期的小饮茶会、类似于艺术馆的非遗体验中心、老舍茶馆企业管理中心等等。未来,我们将围绕老舍茶馆,打造茶文化每个环节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成长的平台。

  

孙丽敏:您觉得做文化产业将会面临哪些痛点和机遇?对于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您有什么建议吗?

王越: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适应茶文化的发展,既有政策的助推,还有民心民意对传统产业的热爱和包容。在这个时候大家做以茶为底色的文化产业是有非常大的时代性机遇的,十四五最新纲要中关于整个文化产业的板块是有着重笔墨的,其中关于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中表示:①国家要拿出更多的福利政策来扶持能够做优质内容的人;②国家会拿出更多的扶持来给那些进行文化产业来进行创业的企业,给到他们一些实质的帮助;③国家会更多的考量怎么把文化链条上的每个散点串联起来发力。

河北省的文物资源与河南并列全国第一,文化遗产位列全国第二名。大家手里掌握的是资源和宝藏,挖掘手里的文化资源,任何一个层面,只要你挖掘得比别人深,比别人精良,你就会迅速的站到这个行业的前端。

孙丽敏:未来茶产业有哪些可以尝试的方向?

王越:在哪个时代都要吃时代的红利,接下来的发展时期是数字化实体经济,这代表着一种可能性,线上线下串联的可能性,怎么把线上的流量解决线下的销售问题,怎么把线下的空间打破原来只受人、货、场的关系,突破你的经济效益天花板,都是可以靠数字化实体经济解决的。

孙丽敏:董刚主任,以您对北方茶叶的了解,从事茶行业的企业家,如果要深耕北方市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董刚:①茶商要把握住北方饮食和社会结构的特点。茶行业的发展有很多错配,为什么花茶、铁观音受北方市场欢迎?是受饮食习惯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的。②推广要有方法。如果你自己是核心农产品,那就要继续推你的核心农产品,如果你做工业化进程的产品,就要做好标准化,在推广过程当中,要注意风险,要少一部分推广费用,多批次、多点尝试,总结经验以后再重点突破。

孙丽敏:中国茶有哪些可以借鉴和对标的案例,可以指引大家下半年的工作?

董刚:未来,我们要注意工艺化发展。最近几年,中国茶行业的速度是达到每年10%左右的增长,无论是石家庄还是其他地方,喝茶的人和茶城越来越多。东方文明的工业文明崛起,必然带来东方文化元素的崛起,所以茶行业未来一定是大有可为,但一定是建立在老百姓喝得起、喝得明白极简角度来的。

孙丽敏:河北省的茶叶市场接下来如何发展呢?

董刚:河北市场喝懂茶的人越来越多了,越真实的茶叶越能够在河北市场、北方市场长期的持续的留下来。今天,我们通过茶博会体验沟通,茶友之间进行传递,什么是真正的一款好茶。未来,我们喝茶的人会抱团,形成一个茶圈子。

孙丽敏:杨丰老师,白茶近年来是大家公认的行业热点,您跟我们分享一下它火爆的背后有哪些内涵?未来它有怎样的发展?

杨丰:在近代史上,白茶是基本上都外销,现在国人为什么喜欢喝白茶?因为白茶已经走上了大健康道路,是人们对生活美学要素的追求,它是社会发展必然的需求。以后怎么发展呢?环境自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茶的品质做好。

孙丽敏:您如何看待京津冀茶业市场?在这个市场有什么规划?

杨丰:茶叶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是必然的,有非常扎实的基础。①河北隶属于“首都经济圈”,经济圈的发展对我们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是一个触动作用,必然拉动国内经济发展;②有足够的人口红利,只要把每个人服务好,就不用去其他地方了。对于我而言,把茶叶做好,让更多的人能走到山里去,把山里的信息、山里的茶叶带到京津冀地区来,我认为这事情就做成了。

孙丽敏:您觉得茶行业要持续获得市场的增长,获得消费者的亲睐,要怎么创新和提升呢?

杨丰:品种自信和工艺自信,把品质做好,把本地所有的工艺,代表地方特色做好,市场的认可无非就是早和晚的问题。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身后,而不是在前沿,作为一个茶行业从业者来说,我会把传统产业做的更传统。传统的企业想做大很难,但是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以N叠加的方式是一秒钟的事,相信到2025年,百亿级的茶企一定会存在的。

孙丽敏:茶行业的未来营销模式是什么?

王越:就是数字化实体经济运行的方式,数字化实体经济运营的方式不仅代表着你借用数字化的一些渠道或者表达方式,它也代表着你要运用数字化或者说互联网化的一种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所以在未来这个营销模式的雏形,应该是深耕传统的,拥抱科技的,踏上时代红利的,在成全别人和成就自己同时进行的。

孙丽敏:白茶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杨丰:首先白茶是一个健康的产品和饮料,它的前景一定是越来越好。从一个数据来说,白茶初始的状态,在茶类的比例只占2.9%,所以说白茶的市场空间很大,从整个消费的比例过程当中,它会横向的到了绿茶的空间。

孙丽敏:茶文化与陶瓷文化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白耀亮:陶瓷文化和茶文化自始至终就是相通的,中国最早的茶书是《茶经》,记载陶瓷最早的就是《茶经》。陶瓷茶具是无可替代的,瓷文化与茶文化也是不可分开的,以后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孙丽敏:河北省喜欢茶叶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年轻化。我想问董主任,您觉得河北省下一步在哪一块还有空间?

董刚:标准化。河北市场正在发展的趋势是更真实的茶叶,更真实的品饮,而且越往后真实的状况越明显,而如何更好的正确品饮、冲泡和存放,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契机的起点和临界点。当真实的茶叶和懂茶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这个市场就是会达到百花齐放的时代,也一定会出现千亿级、百亿级的茶行业,因为茶行业的低门槛、高壁垒一定会迎来寡头,一定会迎来像家电行业格力、美的、海尔这样的巨无霸品牌。推陈出新是一点,第二点我们很多人已经自带流量,有一定的影响力,谁说的是真知灼见,谁就会长久的存下来。所以既要短期,还要注意长期,长期的一定是真实的存下来。

至此,2021燕赵茶行业趋势论坛完美落幕。接下来,华巨臣石家庄茶博会还有更多精彩将陆续上演,欢迎广大茶友前来品茗、淘器,共襄盛举!

来源:昕 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当年损失惨重的北方投资客说开,聊聊北方市场的过去与未来

2007年的思茅,大到城市地标,小到街头巷尾,到处都贴满了一个荒谬的标语:“存钱不如存普洱”,甚至整个城市都因一饼普洱茶,改名为普洱市。

从“早上一背箩,下午开摩托”的普洱茶农,到带着一麻袋钱到市场成件买普洱茶的大小老板,再到存了满屋子茶的单位领导,没经过的很难想象那时疯狂。

这股炒茶大军中,不仅有对普洱茶较熟悉的云南人和广东人,还有大量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个能赚钱”的北方投资客,同时损失最惨重的也是这些大哥。

当年的那次疯狂,至今仍留有哪些影响?对未来的北方普洱茶市场又会有哪些影响?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坦诚聊聊这个问题。


头脑发热的投资客

前些年陆离在北方考察时,结识的一位普洱茶商(以下简称老张)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之前主要经营福建茶叶,2006年才随大众做起了普洱茶的买卖。

当年老张租下的那间门面,不过百余平米,还要为家人留出起居的空间,2006年勤勤恳恳地做了一年生意,过年时简单算了下开支,余下了十多万的利润。

听起来还不错对吧?但当时大家都觉得挺正常,老张还说了个真事,当年他对面那家普洱茶二线品牌经销商,光那一年就拿下了近千万的销售额。

就这人家还觉得很惭愧,年终回云南开会时,都是灰溜溜地坐在角落,毕竟比起前面那个年销过亿,胸带“最佳经销商”的广东大经销商相比,还差的很远。

说到这里,老张还感叹道:“那年来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我和老婆每天从早忙到晚才勉强招架,而对门那家比我还辛苦,光桶装水每天就要用十几桶。”

然而,随着市场崩盘,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老张心有余悸地说,07年初很多人都将身价性命砸进了普洱茶,幸亏他当时把钱拿去买房了,否则也会跳进去。


而老张对面那家店的老板就没这么幸运了,大益7542行情涨至17600左右时,那位老板用毕生积蓄吃进一批货,几天后尾盘就涨到了250000元一件。

但还没等他高兴,普洱茶市场就迅速崩盘,这款茶直接暴跌到8000元每件,大笔资金几乎在一瞬间就被深度套牢,而这正是当年大量头脑发热的投资客缩影。

吸取教训的经营者

普洱之殇后,大批损失惨重的投资客和茶商都黯然退出了普洱茶市场,而留下的这些人则充分吸取经验教训,以名山古树为依托,稳健地进行普洱茶经营。

经过了数年发展,河南茶城经营的品类中,除了早些年成功平飞北方的铁观音,以及当地茶叶霸主信阳毛尖外,普洱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呈三足鼎立之势。

而到了行业更加健全的今天,河南的十八个地市中,除了信阳这一茶叶主产地外,其他各座城市,普洱茶都占据了不小的市场比重,而且还在稳定增加。

信阳的茶叶实力也不容小觑,茶叶种植面积216万亩,总产量8万吨,总产值15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71.08亿元,位列全国第三,茶叶消费市场庞大。

而更具有代表性的,则是河南人调侃的“集一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的省会郑州,目前常驻人口1260万,人口密度仅次于北上广深,茶行业进展飞速。


日新月异的新茶城

2003年左右,在芳村茶城已成气候之时,整个河南地区,只在郑州分布有一家规模不大的普洱茶经销商,而且选址还是在华中食品城,在当地影响非常小。

到了2004年初,河南首家茶叶批发市场“郑州茶叶城”开门迎客时,整个市场220家商户,只有3家经营普洱茶,而且专营店只有一家,剩下两家还只是兼买。

而接下来的发展就按下了快进,随着那一百多匹满载普洱茶的老马在北京街头招摇过市,全国各地都吹起了普洱茶热潮,普洱茶市场进入了疯狂炒作模式。

仅仅是两年后的2006年,郑州茶叶城内基本所有商户都在经营普洱茶,同年新开的郑州北茶城,门面供不应求,里面近9成的茶商都在炒作倒买普洱茶。

然而,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2007年,随着普洱之殇的降临,全国普洱茶市场都降到了冰点,各地茶城萧条一片,炒作普洱茶的茶商也早已不知影踪。

好在之后不久,随着古树茶概念的强势崛起,普洱茶界迅速恢复了元气,而郑州普洱茶行业也重新振作,经历了之前的疯狂,很多商家都追求稳扎稳打。

2010年,郑州茶城数量新增数家;2015年初,河南茶城数量新增到20家以上,而且不断有新茶城在筹划开业,折射出的是当地旺盛的消费需求。

其他北方省份的普洱茶市场也都前景良好,如西北地区的代表城市西安,常住人口过千万,茶叶门店过万,茶馆茶楼逾千,茶叶吞吐量占西北市场近三成。

而更西边的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自古以来就是边销茶的主力消耗地区,哪怕近些年来茶叶品类大大丰富,很多人人不忘记忆里的那份砖茶香。

尤其是清真大省新疆地区,饮食偏向重口味,油腻和多脂,需要茶叶来消食解腻,这里的冬季漫长又寒冷,与普洱熟茶温和养胃的特性也十分符合。

目前新疆地区共有一千三百余家茶叶经销商,“炉院街茶叶一条街”则为当地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整个新疆能占到西北市场四成多。(数据来源:新疆茶叶协会)

此外,茶企北上时,还需重视茶叶在北方的送礼属性,500元的消耗茶叶在当地已经是较高的消费,但逢年过节时买几千元的礼品茶送礼的却大有人在。


国家方面的政策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国家已经稳定推行多年的一带一路政策,将带动西北经济的发展。此外,政府国企单位的采购也不容小觑。

2013年时三公消费被控制,很多人预测礼品茶将失去生存空间,实际上只是减少了过度包装与华而不实的现象,品牌茶,老茶,古树茶依然是目前的送礼热门。

以上就是北方市场的发展浅析,一路分析下来,我们会发现在2020年之前,普洱茶在北方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奈何之后的疫情影响实在太大了。

茶客去不了市场,茶企卖不动新茶,情况最严峻的还要数千千万万的茶叶店,房租,人力,进货,疫情下已是入不敷出,经营上更是困境重重。

经济下行,远离资讯中心的北方茶店该如何自救?“南茶北上路迢迢”专题的最后一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处境艰难的茶叶店。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全国两会茶业“声音”来了!这些新提议为行业发展带来哪些讯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4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又一次将基层的“声音”带到两会上,积极探讨行业的发展。

农业是立国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农业产业,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那么,今年两会涌现了多少茶业相关建议?

↓下文人物次序按省级行政区划顺序排列,不分先后↓


张颐武

“围炉煮茶”也是非遗,鼓励直播打赏非遗传承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颐武表示,颇受年轻人推崇的“围炉煮茶”其实源于云南非遗“火塘烤茶”,如果没有前者在直播、短视频中的走红,后者或将继续寂寂无闻下去。因此,张颐武带来关于用好网络直播促进文旅振兴的提案:

第一是用好优质文旅垂类主播等“互联网+”人才,为非遗传播“纳新”。应鼓励各地文旅部门与主播人才合作,邀请其推介城市、景区、地方历史文化,为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引流”“获客”。

第二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参与网络直播培训,用直播打赏、电商等工具为非遗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是政府、高校、平台应加强合作,为传承人如何利用直播推广非遗进行联合培训,最大限度活用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与经验,进入文化传承与增收致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来源:长江日报)



叶正波

关注茶叶出口,让“中国茶”重新成为“黄金叶”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委叶正波表示,改革我国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实行出口茶叶拍卖交易机制。叶正波认为,拍卖交易机制更深层次和长远的好处还在于实现我国出口茶的价格、质量定位,引导国际市场行情,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价格、质量风向标。他建议,由国家出台茶叶出口管理政策、制定茶叶出口控制规则以及建立相应的茶叶出口管控机制。

(来源: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



樊生华

助力西湖龙井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带来了“关于做好茶农与非遗传承工作的建议。”

樊生华指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仍需不断推进,让传承人通过手艺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引导更多人从事非遗传承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建议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帮助恢复手工制茶技艺。比如,提供制茶场地,通过学校培养人才,往企业输送人才,从而提升西湖龙井的品质。

(来源:杭州网)



余静

探索“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特色发展之路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余静,从加大对老区红色旅游开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引导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

余静表示,希望加大产业培育,扩大老茶园规模并优化茶叶品质和加工工艺,让茶旅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此外,还可以通过打造精品旅游,以正在创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利用大湾村富有特色的大别山农耕文化加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打造“基地+休闲”型景点,实现茶园变公园,让更多的旅客有“可去、可玩、可留”的地方。

(来源:安徽日报)



钟军

推进中国茶产业数字化,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大数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钟军表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茶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更快更广的推进我国茶产业数字化,更好的打造全球茶文化名片,钟军建议要确定全国平台,完善行业服务体系。如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委牵头支持福茶网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全国茶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数字化赋能茶产业,建立茶叶生产、加工、交易、消费全程上链赋码,完善产品检测、认证结果全国共享互认等行业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交易中心,联动世界茶叶贸易,引入供应链金融,激发中国茶叶交易新动能,并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建设中国茶产业大数据中心,建立和完善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应用等茶产业数据治理体系,在茶叶产品溯源、质量认证、精准营销以及茶产业运行监测、茶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何一心

要以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引领更多的人才走回乡村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表示,要让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何一心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两点,一是人才的缺乏,二是产业的缺乏。

因而何一心今年的提案是“如何依托乡村反哺乡村”。实现这一点,要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社会化价值,引领更多人才走向农业,走回乡村。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江元勋

充分贯彻习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落到实处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表示,“三茶”统筹发展理论的提出,为南平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三年来南平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江元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如何贯彻习近平“三茶”统筹发展落实到实处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郭桂义

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茶文化专业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郭桂义表示,目前全国32所本科院校设置“茶学”专业,属于自然科学类,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虽然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了茶文化相关方向,但传统的植物生产类本科茶学专业和现有的中职、高职茶与茶文化专业已经不能满足茶文化产业日益增多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设置本科茶文化专业是非常急迫而必要的。

关于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时,他表示,茶文化专业主要培养适应茶产业及现代市场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掌握较强的茶学技能、市场营销管理技能及文化产业推广技能,并具有一定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来源:信阳农林学院)


石濡菲

如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表示,茶产业作为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产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石濡菲提出,第一加大对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做精六堡茶产业;第二要加大对六堡茶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东盟博览会等开设六堡茶等中国茶专场博览会,提升六堡茶及其文化的品牌影响力;第三要做通茶船路,做大茶出口,推动六堡茶走出国门。

(来源:今日苍梧)


杨恩兰

发挥“早”优势坚守“好”品质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表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水城早茶开园时间比全国其他地区的早茶提前20天左右,是全国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在茶叶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需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

杨恩兰认为,在发展“早”茶产业的过程中,要按照精而强、精而美、精而特的思路,坚持绿色生态,注重茶叶的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形成优势单品,不断积累形成“早”茶新市场。

(来源:云南发布)

王刚

打生态有机牌走茶旅融合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刚表示,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茶园面积达209万亩,综合产值达392亿元。

对于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王刚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生态有机,二是茶旅融合。

普洱市坚持把第一车间建在茶园,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按照“普洱茶十项标准”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有机管理体系,“普洱有机茶”声名远播。目前,全市获有机认证企业、面积和证书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通过让茶园变茶林,绿色变有机,全面提升了普洱茶品质,也获得了“茶山茶林裹茶城”的生态效益,普洱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近年来,普洱市以景迈山申遗为引爆点,在茶源寻根、茶俗体验、庄园度假、养生旅游等领域探索创新,打造了一批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高品质的深度游、体验游,让“世界茶源”“茶马古道”等文化IP赋能旅游产业。

(来源:普洱发布)

在两会上,各位代表聚焦茶行业难点问题,结合目前行业发展状况积极建言献策。那这些提议将为茶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可能性呢?欢迎各位茶人一起留言探讨。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