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澳大利亚的茶叶进口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蒸汽朋克冲泡——澳大利亚人的现代泡茶法

朋友们

你们好

你是否还在想念没有闹钟的周末

你是否还在流连温暖而又柔软的被窝

清醒过来吧

今天是周一

但是

对于热爱工作的小编来说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

是来自澳大利亚专家

Sharyn Johnston的主题分享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茶叶消费趋势”

Sharyn首先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茶叶情况

澳大利亚几乎是不产茶的

他们97%的茶叶靠进口

没错,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

澳大利亚也是产茶的

上图中的绿色小圆点就是澳大利亚茶叶生长的地方

此外

澳大利亚本土种的茶以绿茶为主

绿茶多来自Arakai Estate

但是也产红茶

红茶产自Daintree

在澳大利亚

由于茶叶教育的普及

以及对保健功效的追求

人们对原叶茶的兴趣逐渐增加

(原先受英国的影响,他们更爱拼配茶)

此外,Sharyn还介绍了各种冲泡茶叶的方式

用冲泡咖啡的方式来泡茶

虹吸式泡茶

蒸汽朋克式泡茶


蒸汽朋克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提取装置

通过将水汽注入浸润茶叶

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叶饱和


Sharyn也介绍了她们的茶教育

包括茶历史、茶类、茶艺、茶拼配、茶服务等


介绍完澳大利亚的茶叶情况之后

Sharyon还简单说了说新加坡的茶叶情况

同澳大利亚一样

新加坡的饮茶习惯也受英国的影响

偏好拼配茶

至于突出的茶品牌

则是Graphon和TWG

并且

独立的高端茶品牌正在不断出现

Monogram

一个由Gryphon所创立的奢侈品品牌

能够根据消费者意志来拼配

至于茶的冲泡

他们多利用诸如蒸汽朋克的现代化冲泡方式

关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茶叶情况就讲到这里了

明天

我们要说的是丹麦专家Alexis女士的主题分享

北欧千禧一代的茶叶观

《全球茶叶消费趋势报告》将在贸易年会首发!

10月20日—22日(本周周三至周五),2021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第六届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年会(以下简称“贸易年会”)将在贵州都匀举行。

作为第四季度为数不多的茶行业重要活动之一,贸易年会从主题内容到举办规模都在业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国内外茶叶相关主办机构、协会、企业代表及茶叶消费国驻华使馆代表等将齐聚都匀,聚焦茶叶进出口情况,瞩目茶产业发展。

国内外专家齐聚,输出深度高质量标杆内容

关于茶叶贸易发展的探讨同样在全国各种茶事会议的主题议点。在当下现实市场环境中,茶区茶企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具有高指导性、高普适性、高含金量的战略级指导内容。四处借鉴经验的茶区茶企最担心出发点大、内容空、乏味千篇一律的内容,如何为业界输出切实可用,助力业界把握商机,具有商海“灯塔”作用的内容,是含贸易年会在内所有茶叶盛会都需要关注的事情。

贸易年会围绕“碳达峰碳中”“经济新格局”“全球茶叶消费趋势”“后疫情时代全球茶叶贸易发展”“双循环”“一带一路”"RCEP""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等茶行业国内外贸易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邀请来自国内外的权威专家,解读最前沿的政策信息、行业发展动态,分享一手茶行业数据信息,提出符合实际,适用国内茶叶的方案建议。

力当茶叶贸易“灯塔”

《全球茶叶消费趋势报告》

面对现实,着眼未来,茶叶贸易特别需要加强对全球茶叶消费趋势的研究和应用。贸易年会上将首次发布《全球茶叶消费趋势报告》,开拓茶行业研究报告新领域,也是第六届贸易年会全面升级的主旨体现。

报告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与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牵头,联合了意大利茶叶协会、德国茶叶协会、澳大利亚茶叶协会、欧洲茶叶学会等国外行业组织共同编撰。报告综合全球知名平台的搜索数据,采集了多个茶叶消费地区的消费数据和网络搜索数据,研究和分析疫情防控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变化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从报告的研究成果看,这两年消费者对茶叶偏好变化比较明显,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消费者更加追求产品的便利化和功能化。

报告从茶产业发展,茶叶消费量,茶叶消费者,茶叶消费习惯,全球茶业电商等多个方面给国内企业一些引导和参考,综合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茶叶消费增长方式和茶叶市场产品改变与营销策略情况。报告还提供了详细的茶叶相关消费数据,在展示报告本身市场分析结果与建议的同时,为国内茶区茶企提供多元化的参考数据,助力茶行业有计划,有方向,有准备的走向世界市场的同时,还能顺利打开国外市场,在国际市场走好第一步,并可持续性的向上发展。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介绍,很多茶企暂时没有开展国际业务,但仍然有必要了解国际市场茶叶的消费趋势和热点,以助推产品创新开发。目前全球的茶叶消费市场呈现逐渐融合的特点,国际茶叶市场的很多产品形态和创新手法,很快就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比如这几年国内比较火的拼配茶、风味茶等,在欧洲、澳洲市场占有率一直非常高,引入国内后也很受消费者欢迎。

《报告》亮点抢先看

疫情前后,全球茶叶市场供给现状如何?

全球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有哪些?

全球茶叶出口量持续低迷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全球茶叶进口中绿茶份额在逐渐增加?

各大洲茶叶消费国有哪些?

中国茶叶消费金额増势放缓跟持续上涨的茶叶均价有关系吗?

“新国货”“茶饮多元化”影响下的中国茶叶市场消费者画像

印度生活方式习惯对茶消费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曾经的茶叶进口大国英国正在茶消费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巴基斯坦逐渐增高的茶叶进口量和茶叶需求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启示!

茶文化迥异的美国,茶叶消费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全球第二大茶叶进口市场俄罗斯的茶消费习惯

全球茶消费中红茶增长明显,将会带来怎样的商机?

全球哪些地方搜索茶叶关键词最多?

各茶类关键词搜索量最大的国家是哪些?其中蕴含哪些商机?

“绿色”“健康”成为茶叶关键词搜索最佳搭档

从“袋泡茶”“散装茶”看多样化饮茶方式的趋势变化

传统茶叶消费习惯改变给茶叶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茶叶出海的“预备课”

国际跨境电商在茶叶进出口贸易中的优势

关于中国茶叶出海建议分析,挖掘市场寻找商机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起源于中国的茶叶,如何成为大英帝国不断扩张与膨胀的工具

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良好的疗愈效用,已成为风靡世界的饮品之一。作为一种商品,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英国乃至世界各地,在传播过程中,茶叶成为大英帝国不断扩张与膨胀的工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新书《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通过回顾茶产业活动历程,揭示了茶叶对现代世界的塑造作用。

《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美]埃丽卡·拉帕波特 著

宋世锋 译

曾经是奢侈品

英国人接触茶叶的时间并不久。在海上贸易得到发展之前,茶叶通过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向西传播。首次提到茶叶的欧洲作品,是多卷本游记《航海和航行记》,由地理学家赖麦锡翻译和编辑。这个威尼斯人声称,自己了解到一种被称为“中国茶叶”的草药。威尼斯过去一直是东西方之间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连接地带,阿拉伯商人和旅行者常常在此向欧洲人介绍亚洲药品、食物和饮食习惯。茶叶和咖啡此时已经成为中东咖啡馆的主要商品,蒙古人可能早在13世纪就已经把茶传到伊朗了。

17世纪时,只有少数欧洲精英在波斯、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和日本见过现泡的热茶。17世纪30年代,亚当·奥列里乌斯在波斯宫廷见到茶叶。他将茶形容为波斯当地一种常见的饮品,经常与“小茴香、大茴香、丁香和糖”混合饮用。

东印度公司

直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1610年,茶叶才正式从日本和中国被带到欧洲。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在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购买茶叶,不过,与利润更高的丝绸、黄金和瓷器相比,茶叶只占该公司商贸的一小部分。

此后数十年时间里,茶叶进入欧洲大陆,但只有贵族、君主和社会上最富有的消费者,才买得起这种象征身份地位的东方奢侈品。在法国,路易十四沉醉于奢侈生活,他喜欢用黄金茶壶泡茶,以凸显其高贵的身份。欧洲各国的精英和有教养的文化阶层,很快把法国的品位和优雅的概念传播开来,茶叶得以走入更多国家。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这些时髦东西的味道。德国一位公爵夫人在信中曾写道,“茶让我想到干草和粪便”,咖啡让她想到“烟灰和羽扇豆”,而巧克力“太甜”,让她肚子痛。

与法国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相比,英国人饱受战争蹂躏,政权上四分五裂,而且国家相对弱小,接受茶饮品比较慢。17世纪50年代,少量茶叶进入英国,但直到17世纪60年代,尤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茶文化才开始在不列颠群岛和北美部分地区生根发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茶叶成了“物质大西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画《正在喝茶的英国家庭》,约瑟夫·范·阿肯绘于1727年。

18世纪初,中国瓷器和饮茶风靡欧洲贵族圈。到了18世纪中后期,饮茶在欧洲就不再是只属于贵族的奢侈,而变成了中产阶级也争相追求的时尚。1720年,比利时画家约瑟夫·范·阿肯来到伦敦,以当时流行的“茶会”为主题绘制了多幅画作。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整个大西洋世界,高知阶层和富人都认同亚洲人的“茶叶观”,把茶叶当作保健药物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科学论文、报纸和广告普遍宣称,这种中国草药可以治病,有振奋作用,能够使人的身体强壮。《茶叶与帝国》指出:“宫廷文化、游乐园和咖啡馆强化了茶的外来性,同时使健康和外国文化变得时髦而令人愉悦。”

阿萨姆茶的逆袭

在利益的驱动下,18世纪时,东印度公司日益专注于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从17世纪90年代的仅仅数百磅,发展至1757年每年进口1200万磅,并在伦敦的仓库储存了1700万磅。茶叶带来的收益为大英帝国发动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战争也为茶叶的销售打开了新的市场。东印度公司对孟加拉获取了控制权,促进了鸦片的生产与控制,其产品被销往中国,从而阻止英国白银储备流向中国。

真正改变中英在茶叶领域地位的,还要数阿萨姆茶。阿萨姆位于印度半岛,它的命运与中国、英国、缅甸和地方政权等多方密切相关。1824年到1826年英缅战争期间,英国军人首先在阿萨姆发现了茶树。其实,在英国人到来之前,阿萨姆地区已种植茶树并饮茶,但英国殖民者的到来,把这个地区变成了能够供应全球市场的广阔茶园,改变了世界茶叶销售的格局。

此时,中国和英国日益敌对,印度茶叶的战略价值逐渐凸显。1828年,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茶商约翰·沃克给英国政府写了长篇备忘录,宣称作为英属殖民地的重要特产,印度茶叶有望“打破中国的垄断”。这份备忘录影响了英国政府的政策,也影响了后世对茶叶及其历史的理解。沃克声称,英国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这种情况“和大英帝国的尊荣不般配”。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印度茶叶逐渐被英国人视为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茶叶与帝国》分析认为,阿萨姆能够供应一种廉价而健康的饮品以满足世界的需求,可以为英国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并且“让中国彻底明白英国是两个帝国中更为强大的一个”。

阿萨姆并非独一无二,但它率先证明了茶树是可以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茶叶种植扩展到印度其他地区、南亚和东南亚乃至美洲。然而,阿萨姆茶在殖民环境下发展尤盛,因为英国殖民者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利好条件滋养着这个产业。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种植园主和公司掌握了阿萨姆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知识,并主导着这块土地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命运。

蹿红的伦敦明辛街

有了产量,还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茶叶与帝国》认为,大英帝国出产的茶叶,即在英国殖民地栽培和生产的茶叶,是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中产阶级与上层阶级消费文化在国内和全球发展的产物。从19世纪50年代到1914年,跨国商品交易的规模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食品处在全球化世界的最前沿。

当时,新的加工方法和冷藏技术层出不穷,使得易腐食品在从农场到餐盘的过程中,实现了更远距离的运输。例如,第一批冷冻肉于1874年被运到英国,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人已经吃上了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洲进口来的肉。肉膏、炼乳和人造黄油等加工食品,也被摆上杂货商的货架。

印度茶叶得到迅速推广,得益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路、河流和海洋运输,提高了全世界的贸易流通速度。有了精心设计的道路、桥梁、码头和仓库后,大量印度茶叶能够被转运到伦敦、利物浦、阿姆斯特丹、纽约、旧金山和其他地区的主要市场。

伦敦明辛街是当时公认的全球茶叶贸易的金融和实体中心。随着东印度公司垄断的结束,茶叶拍卖活动和茶叶交易商迁移到了明辛街上。伦敦这个大都会提供了资本、商业信息、仓储和销售设施,还有庞大的本地市场。19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了建设码头的热潮,凯瑟琳码头对于茶叶贸易尤其重要。码头于1828年启用,包括6座优雅的6层楼仓库,通过运河与泰晤士河相接,每年能够吞吐70万箱茶叶。

19世纪的伦敦码头,中国劳工从货船上搬运茶叶

一旦进入港口,劳工会把茶叶转运到仓库、称重、检查、分类、品尝、嗅闻、征税,并用看起来宛如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做标记。十几个奇怪的符号记录着尺寸、质量和口味等信息,描述语有“木质”“枯萎”“多灰”“极多灰”“烧焦”“气味奇怪”等。掌握着茶叶品质话语权的大英帝国,直接左右着这一行业的全球化进程。

立顿茶走向世界

虽然印度茶产量和销量大幅提升,不过人们依然更加信赖中国茶,然而这一观念的改变,已经为时不远。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包装公司、百货公司、合作社、连锁商店和连锁茶叶店的出现,改变了茶叶销售网络,虽然小店主、小商贩仍然是茶叶流通系统的重要环节,但是全国性品牌在迅速增长。

托马斯·立顿爵士

立顿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的。托马斯·立顿爵士是开发大众市场的成功商人,直到1889年他才开始销售茶叶。在广告和自传中,立顿断言,他是第一个“出售自己所产茶叶的茶叶种植园主”。1890年立顿在锡兰买下第一个种植园后,他在媒体上发布了大量茶叶种植园和茶厂的图片广告,并声称他的茶叶直接从“茶园到茶杯”,暗示消费者这个品牌是可以信任的。

立顿之所以取得成功,并非因为做了很多广告,而是因为立顿认识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购买力。人口普查显示,当时不列颠群岛的人口超过2700万人,到1911年,人口又增加了1800万。然而,国民生活水平严重失衡,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处在赤贫状态。在工人社会中,金钱和食物的分配不均衡,男性吃的肉更多,他们的妻子只能靠甜茶维生,价格实惠的立顿茶迎合了工人阶级中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在巧妙营销下,花较少的钱就能享受下午茶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生活标配,由此大大带动了茶叶的销量。

更重要的是,进入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国茶叶商人开始更加主动地思考新的销售策略,他们断定,最有可能击败中国人的方法是唤起英国消费者的“爱国主义”。很快,打着“印度茶叶直销公司”和“纯正印度茶叶供应商”等名号的公司,开始面向消费者直接销售未经调配的英属殖民地印度茶叶。这些公司强调,所有的印度茶叶都是纯正、健康、可口、划算的,并具有热爱大英帝国的属性。这些公司宣称:印度茶叶更纯正、印度茶叶更芳香、印度茶叶更浓郁、印度茶叶更便宜、印度茶叶更有益健康,因此在各个方面都比中国茶叶好。

在自由贸易主导话语的时代,这种广告很快大行其道。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原产地广告和帝国主义诉求变得更加普遍”,印度茶终于取代中国茶,普遍流行于英语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到今天的全球茶叶销售格局。

茶叶起源于中国,却因英国和印度而走向了世界,让人唏嘘不已。正如《茶叶与帝国》所言,茶叶不仅是一种植物或一种饮品,还是一股解决身体、国家和世界性问题的文明力量。茶叶除了塑造了现代环境食物和农业体系、饮食和休闲习惯外,还会直接影响国家以及其他政治体的命运,这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警示意义。(本文作者长庚,来源:齐鲁壹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