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芙蓉村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网红县长”陈灿平带火了安化黑茶

“您是网红县长,我是您的粉丝,我是因为您才爱上安化黑茶的,可以合影吗?”在机场被粉丝拉住合影,陈灿平已习以为常。

今年以来,这位“网红县长”利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1500万元,帮助近千人脱贫,带动本地扶贫助农产品网络销售超过1.8亿元。这让他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2017年6月,作为西南民族大学的扶贫干部,陈灿平来到湖南益阳市安化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他的主要工作是电商扶贫、信息化助农。

3年来,陈灿平走遍了安化23个乡镇,实地考察茶企49家,撰写工作笔记近6万字。他思考最多的是,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挂职干部,如何助力安化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疫情之下,陈灿平利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推广安化黑茶,他将高校学人、地方官员、带货达人3种身份融为一体,开辟了一条信息化扶贫助农的新路径,赢得了安化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直播带货,

开辟信息化扶贫助农新路径

在安化这个山区县,茶产业是支柱产业,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安化全县有36万亩茶园,每年产茶叶9万吨,茶产业每年税收2亿多元,全县103万人口中有36万从事与茶有关的行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造成各地农产品滞销,安化黑茶也面临很大销售压力。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疫情之下,看到总书记的这个指示,联想到当下直播带货迅速崛起,陈灿平也决定借借这股东风,解决安化全县黑茶滞销问题。

“当时,我本来心里也没底,看到总书记的这个指示,觉得可以试一试!”10月8日,陈灿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传统茶产业如何适应互联网营销模式,这是他到安化后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实,对陈灿平而言,直播带货并不陌生,他从2018年年底起就在抖音里推荐过安化黑茶,但疫情前,他一直没有直播的时间。疫情时他被困在家里,正好有了时间。“陈县长说安化”抖音号3月1日开播当晚,出乎他的意料,直播间进来5万多人观看。

陈灿平知道,要想茶叶卖得好,必须保持曝光度和热度。半年多来,他利用休息时间,一共直播了260多场,即使到了饭点,也会边直播边泡擂茶播一场。

2020年初,九龙池茶业负责人胡倩的丈夫因肝移植手术欠了大笔医疗费,老母亲又常年患病,一家老小开销全靠她一人的收入支撑。

合作社贫困茶农联名给陈灿平写信求助,陈灿平了解情况看后,帮助胡倩直播带货,两场卖了30多万,解决了让胡倩一家头疼的药费问题,老公也顺利到长沙复查,而她现在也可以熟练地直播带货。

“为了帮助茶农多卖一点茶出去,陈县长有时候直播到深夜一两点,休息时间明显不够,让我们这些茶农看了心疼。”胡倩说,疫情期间门店茶叶销售生意冷淡,加上丈夫刚做完肝脏移植手术,家里一时没了经济来源,如果没有陈县长帮忙直播带货销茶,“我都快支撑不下去了”。

那段时间,陈灿平每天直播七八个小时,每周直播三四次。每场直播下来,他的衣服会都被汗水湿透。直播两个月后,他的体重掉了12斤。

抖音官方统计,半年时间,陈灿平带货总额超过1500万元,位居茶主播前列,粉丝也涨到了40万人。

看到陈县长直播带货能量这么大,不少经营困难的合作社和小茶企都找上门来,陈灿平都会按照轻重缓急帮他们一把。

成为“网红县长”后的陈灿平,用“3个三分之一”向记者总结他直播带货的经验:直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展示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合作社产品,三分之一时间辅导从事产业扶贫的人如何直播带货,三分之一时间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

培养本土网红

一枝独秀不成林,万紫千红才是春。

陈灿平明白,直播带货“红”了自己一个还不行,必须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让更多的人做好直播带货,形成合力,才能为消费扶贫插上翅膀。

3月以来,陈灿平邀请抖音官方电商负责人和专家三次走进安化,组织本土新农人网红培训。

在他的带动督促下,安化县有万余人走上了直播带货之路,涌现出“侗族姐妹花”“农村胖大海”“渔民小韩”“安化小陈故事”“芙蓉山新农民”和“芙蓉村花”等一大批本土网红,以“网红县长”为中心的直播电商矩阵初步形成。

短短半年,电商直播在安化蔚然成风,成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动力。

摄像头前,安化的农村阿妹、山村小哥,一个个使用起网络语言,通过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为农产品直播带货打开市场,电商助农成为安化县扶贫攻坚战线中的一道风景线。

10月8日,繁盛茶叶负责人谌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安化黑茶在网上刮起这股旋风——从事茶叶的茶农、合作社人手一个手机,都在利用直播做推广。这里面很大功劳要归于陈县长,他利用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销茶思路。从流量上看,没有抖音大咖带我们茶农玩,我们是玩不转的。”

其实从2018年开始,谌建军就已在做淘宝直播,但一直没有取得大突破。今年3月份,陈灿平手把手教授谌建军直播技巧和方法,后者在直播上逐渐做出影响力和口碑,成为小有名气的直播达人。

这个战“疫”的春天,直播带货成了热词。直播间的流量,不再像往常,仅仅属于娱乐明星或网红主播,也开始属于新近走红的一个特殊群体——基层干部。

作为党政干部直播带货的吃螃蟹者,陈灿平还跳出地域局限,为扶贫全局探索新路。他主动联系37位各地县长、局长,组建了“全国基层官员带货”微信群,每天晚上与各地带货基层干部连麦,利用抖音头部账号“陈县长说安化”带动,相互推广农特产品,抱团助农。

“网红县长”陈灿平喝了“头啖汤”,有了他这样的示范,抖音出现了“贺县长说昭苏”“唐县长爱太湖”“向县长说古丈”等网红账号,引发了县长带货“现象级”潮流。

随着“网红县长”声名渐响、带货业绩迅速上涨、引领带动成效斐然,陈灿平已经成为基层官员直播带货的典型。

随着安化黑茶直播电商矩阵落地,安化黑茶的品牌价值也水涨船高。今年9月,经阿里巴巴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价值高达639.9亿元。

陈灿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干部直播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新媒体为群众服务,宣传党的政策,改善干群关系,让群众在信息化时代能发挥各自的力量,为扶贫支柱产业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今年8月底,陈灿平挂职结束,回到了位于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出任经济学院院长。据统计,3月开播至今,他做了300余场直播,包括黑茶在内的商品销售总额超过1500万元。

(来源:经济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百姓安居 产业兴旺 这是安化脱贫攻坚成绩单

坐落在资江畔的中国黑茶博物馆

  第七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安化举办并发布《安化宣言》

  茶园茶厂茶香弥漫、扶贫车间机声隆隆、乡村风光如诗如画、游人接踵尽兴不归……这是今天的安化,交出脱贫攻坚亮眼成绩单的安化。自2019年4月,安化县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脱贫摘帽,至今一年两月余。

  2014年时,安化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8509人,经历年动态调整共计贫困户39905户149256人,贫困发生率17.5%,贫困村130个,贫困人口占比超六分之一,是国家级贫困县。到2019年,安化累计脱贫人口达37727户14352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3%。  

  农民工踏上免费“返岗专车”

  稳就业,用勤劳创造财富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个人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径。

  5月22日,在安化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龙塘乡茶乡花海社区举行专场招聘会,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参加招聘会的30余家企业,提供了4300多个岗位,重点招收保安、保洁、物流以及普工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当天达成意向68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70人。

  安化县龙塘乡茶乡花海易地扶贫搬迁户罗才文身体健壮,当天找到了一份踩制千两茶的工作,“茶厂答应月工资超过5000元,我平时还能顾到家,很满意。”  

  安化高明乡驿头铺村的扶贫制衣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

  今年2月下旬,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际,就业是安化县委县政府考量最多的词之一。2月24日,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安化冷市镇金湖村扶贫制衣车间务工的贫困户何癸香等30余人返回车间上班。“在家呆了好长时间,天天盼着上班,现在有活干,心里也就踏实了。”何癸香说,对她而言,村子里的扶贫制衣车间是她既能照顾到家人又能有份收入的最优选。

  这类建在村子里的扶贫车间,分布在安化15个乡镇,48个车间目前让515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安化是劳务输出大县,最多时曾有近30万人在外务工,这些宝贵的劳动力有时甚至关系到沿海城市重要产业链的存续。为了他们当中最需帮助的人群,安化自2月21日起至3月3日,发出80余趟“返岗专车”,提供着“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就业服务。 

  云台山茶园,是茶园也是风景区

  茶产业,安居乐业之基石

  光靠劳务输出,不是长远之计,安化脱贫攻坚的依仗、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石,还是本地产业。

  作为因茶置县有着千年茶史的安化,茶是安化资源禀赋,是最大的产业,也是多产业融合的基础。

  来云上茶业扶贫车间卖茶叶的村民

  十几年来,安化一张蓝图干到底,发展茶产业,目前已是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连续十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十强,并入选2019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超过36万亩,黑茶加工企业160余家,综合产值达200亿元、茶叶税收超过3.2亿元。

  经测算,安化农户种植一亩茶,年收能过达5000元,高山茶、山头茶更有每亩8000元~15000元利润。一户农户建设两亩茶园就能实现脱贫。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同时,政府每年整合2亿元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茶场、茶庄园等新型农业主体参与产业扶贫。  

  罗会容在包装茶砖,富民茶是湖南华莱的扶贫公益茶

  罗会容是安化因茶脱贫的众多百姓中普通的一个,她在湖南华莱的“扶贫车间”工作,年收入能达5万元。“工资稳定,不用出远门,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够陪伴小孩,我很满足。” 这也是众多普通茶工、茶农的想法,在家就业,谋生亦能谋爱。

  超过10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解困,与茶相关的产业带动了超过5万贫困劳动力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化县政府积极行动引导企业将网络直播搬进茶园,面对面的交流让茶产业在疫情期间活络了起来,甚至,将一年一度传统的安化黑茶开园节也移至线上,并邀请了知名主持人李湘、刘梦娜,安化名人羽毛球奥运冠军龚睿那、田卿、黄穗,著名歌手何沐阳,人气演员陶昕然等,为安化黑茶代言打call,上百名网红达人共同推荐安化黑茶,一部分建立长期合作,由茶企茶人网络直播秀,共同在互联网传播黑茶。

  2019年的天猫安化黑茶日销售额是1189.86万。但是对比今年,得到的数据似乎更振奋人心,截至3月20日,网上开园节及县域茶企的直播累计达到280多场,销售额近2500万元。  

  安化黑茶特色小镇,茶旅文康融合的标志性园区

  融产业,增加更多可能

  在茶产业的基础上,安化正大力推进“茶旅文康”融合发展。

  2020年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安化开幕,安化的“茶旅文康”“24小时健康茶生活”等关键词刷爆全网,更为当地百姓带了实在的收益。  

  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文旅促消费助脱贫行动开幕式现场

  近年来,安化县因地制宜,利用生态优势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梅山文化、黑茶文化、蚩尤文化,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茶旅融合发展项目,着力打造了一批“生态茶廊”“生态茶山”“生态茶湖”“山水生态茶城”,全县已有40余家茶企设置了旅游观光专用通道,许多茶厂成为了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同时着力构建“旅游+茶业+扶贫”新业态,以旅游产业的提质促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有效,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经营,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人口优先安置到重要景区景点周边,参与旅游业发展。目前,当地有8万多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带动脱贫人口12600人。

  安化县江南镇黄石村入选湖南省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村,渠江镇大安村列入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马路镇的云台山风景区、烟溪镇的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一江四区十里画廊的黑茶小镇等等,安化乡镇各有特色风光。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主体区域,安化乡镇文旅建设已在全省赫赫有名。  

  安化县金满湾种养专业合作社黄精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除了茶旅产业,安化的中药材产业现也成为支柱基石之一。2019年,安化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8.6万亩,总面积达26万余亩,产量6.8万吨,实现总产值23亿元。目前安化县已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项目33个,采取“公司+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回收产品,带动他们搞种植。先后下拨扶贫资金3684.6万元,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1万余亩,直接帮扶1.8万贫困人口脱贫,带动12.8万农户种植中药材致富。

  茶产业为基础,旅游业再延展带动,多产业的融合,正为安化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2019年7月全国媒体采风团到安化了解贫困户生活情况  

  2月27日,安化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动员大会

  成绩单,每分都在群众事

  在2019年安化县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脱贫攻坚的数据颇为亮眼,个个关乎群众民生。

  自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安化共新建71个集中安置点,搬迁近2万余人,有效解决“一方山水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问题,上文提到的龙塘乡茶乡花海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为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安化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1万户,6.9万贫困人口搬进了安全住房,贫困户住房条件得到切实改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可行的方式,也是无数贫困孩子的希望之光。安化县大力落实湖南省芙蓉学校项目实施计划,第一所芙蓉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开学。仅2019年春季学期补助,安化便有2.78万名贫困学生享受补助资金1768万元。安化由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家长、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组成的“五帮一”劝返复学工作机制,做到贫困人口无一人因贫辍学。  

  为尘肺病人送去治疗药物

  为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安化贫困人口参加医保、特惠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均达100%。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目前县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5%以上,已设置建制村卫生室433个,安化无“空白村”。

  低保兜底政策,是部分贫中之贫人的生活底线。安化开展各类救助对象精准识别,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系统内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对象8350户2.11万人,一类对象为每人每月310元,二类、三类对象为每人每月197元。2019年发放低保兜底补助资金6724万元。

  山区饮水、供水难,是许多山里孩子的童年记忆。为此,安化投入资金2亿元,兴建集中式供水工程,解决37万农村居民自来水问题。目前,安化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8%,农村集中供水率78%,农村供水保证率95%,这些数据,还在逐渐增加。 

  岳峰村养殖泉水虾,陈国钦(右)和陈远兴(左)正在起虾

  靠荒吃“荒”的马路镇六步溪村,产出荒山“野润”茶;高山泉水养小龙虾的长塘镇岳峰村,玩起“虾子起拱”;山美果甜满城金的南金乡毗湾村,柑桔飘香;黄精种植开辟新出路的江南镇阿丘新村,中药材种植发展飞速;抬头是山,低头有溪的江南镇黄石村,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在安化,“村村有产业,个个有亮点”。

  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之年,看着安化已经交出的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化尚未脱贫的5000余人,绝不会掉队。

  (来源:湖南红网益阳站)

春茶中国行④安化春茶量降价升,“红绿”交相辉映

今年3月26日,湖南省安化县举行了热闹的2023安化黑茶开园节,拉开了36万亩茶园全面开采的序幕。今年安化春茶生产情况如何?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专程到安化县,通过走访调研茶区政府、茶企和茶农,了解到安化春茶的真实产销情况。

01

安化不止有黑茶

在安化县,要了解安化茶叶生产情况,离不开一个一直活跃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舞台上的关键人物。他在担任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期间,还先后兼任了县茶产业茶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茶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县茶叶产业链副链长,这个人就是肖伟群。不论他的身份如何变化,他对安化茶产业的情怀始终不变。

安化县政协副主席、县茶产业链副链长肖伟群(中),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刘灵智(右)在马路镇指导春茶生产。

安化上规模的黑茶品牌企业已有72家。肖伟群介绍,“现在大部分人知道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其实安化也是红茶、绿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安化松针是湖南名茶,安化红茶1915年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金奖,享誉中外。20世纪80年代,安化红绿茶最高年产量达到了6000吨,占据了安化茶业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发展黑茶产业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红茶绿茶生产,并涌现出了褒家冲茶场、云台八角茶业、千秋界茶业、碧丹溪茶业、马路茶厂、烟溪天茶茶业、卧龙源茶业、求喜茶业、湘情红茶业、仙山茶业,亦神芙蓉茶业,洢水四保茶业等一批红绿茶生产骨干企业,而且发展势头很好。

02

百年老厂焕发青春

4月14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走进安化县经济开发区,一座崭新的厂房矗立在眼前。这就是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安化松针茶旅产业园。进入安化松针生产车间,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看到智能化的加工设备有序运转,精致加工车间的制茶师们正在仔细挑选形似针的“安化松针”。

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精致加工车间的制茶师们正在仔细挑选形似针的“安化松针”。

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俐说:“‘安化松针’是公司“拳头产品”,采用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制成,每500克产品就需要5万个芽头,一亩茶园只能采摘15公斤鲜叶,这种茶叶条索长直、翠绿匀整、香气浓厚、滋味甜醇。今年春季,“安化松针”刚刚开采即被定购一空。”李俐介绍,褒家冲茶场在生产传统产品“安化松针”的基础上,又研发了“安化红针” “安化黑针”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的前身褒家冲茶场成立于1917年,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近年来,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对接与联合,推动茶场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老字号” “湖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03

春茶量降价升

湖南千秋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卢山(中)正在制茶车间与工人们加工名优緑茶“千秋龙芽”。

4月15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来到安化县茶叶重点产区——马路镇。当天春雨绵绵,海拔600米的茶园里一派云雾缭绕的景象。湖南千秋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卢山正在制茶车间与工人一同忙碌。在采访中,他介绍:“公司春季以生产‘千秋龙芽’‘红茶’‘天尖黑茶’为主,夏季生产办公用茶和黑茶。”在谈到销售情况时,邓卢山说:“每年春茶都是销售一空。由于受去年干旱影响,加上今年入春后持续阴雨低温,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推迟了几天,名优茶产量同比下降40%,客户都是排队预订,价格同比上涨10%。”

安化云台山八角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超芝正在向客户介绍公司云台春芽产品。

同在马路镇的云台八角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营企业(前身为马路镇八角茶厂),如今已是三代传承。云台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意成说:“现在公司有基地、有厂房、有技术、有品牌,在今年名优茶减产且生产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提质不提价,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销售情况很好。”

安化县马路茶厂厂长邓小明(右二)介绍春茶生产情况。

马路镇的马路茶厂是一家创办于1975年的镇办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生产红茶、红碎茶、绿茶、黑毛茶。21世纪初,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厂长邓小明继任厂长至今,目前茶厂已具备生产安化黑茶系列产品能力,但他仍坚持初心,以生产红茶、绿茶为主。在谈到今年春茶销售情况时,邓小明朴素地说,“春茶总体不太愁销路,但今年减产也造成了减收。”

04

传承湖红经典 复兴安化红茶

安化县烟溪镇是安化红茶名镇。据历史资料记载,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金质奖章的湖南红茶就产自这里。如今这里建设有烟溪红茶博物馆、红茶广场,也涌现出一批红茶生产企业。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拣茶。

受访者供图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地有千峰都绕水,茶无一叶不腾云”的安化县烟溪镇大阳村。该公司董事长夏国勋,曾任近10年的天茶村党支部书记,卸任后于2011年创办了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立志以传承湖红经典、复兴安化红茶为己任,专业生产安化红茶。现该公司已发展为一家集茶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以及茶园观光、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2019年成为湖南红茶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国勋介绍安化烟溪红茶的独特品质。

天茶村位于湖南省安化县烟溪镇资水交汇处。相传唐代所产茶叶在上贡时被李隆基称赞为“天茶”,故得此名。天茶茶园基地海拔800米,群山环抱,清澈秀丽的清溪穿村而过,生态环境优异。该公司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研制的“天茶村”牌系列红茶,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夏国勋说:“今年春茶开采以来,前来参观茶园、体验采茶制茶以及采购新茶的客户络绎不绝,当季的红茶已销售一空。”

05

主动服务 助力春茶生产

安化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10余家,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因时间关系无法一一走访。因此,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于4月17日采访了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刘灵智,请他介绍更多情况。刘灵智表示,安化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春茶产销情况,不仅组织调研,深入茶企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指导春茶生产,而且在资金、采茶工方面帮助茶企纾困解难。他还介绍,由于2022年茶园受旱,加之今年3月连续雨天的双重影响,今年安化春茶产量略有下降,春茶价格上涨了10%~20%,但市场销售情况仍一路向好。

“天下黑茶 神韵安化”“安化黑茶 世界共享”“安化黑茶无可TEA代”……近几年,无论是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抖音,还是高铁、机场、高速公路以及全国各地有安化黑茶销售的地方,都能听到、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安化黑茶广告语。安化黑茶已享誉天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