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爱茶的名人

找到约24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爱茶的名人,来看看您认识他们吗?

 

陆羽:传奇“茶圣”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

 

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

 

白居易:乐天知命 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

 

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在他所作的其他诗作中也可得到印证。

 

诗中还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诗,在对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的同时,也为茶史留下了一条重要的资料:"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浮梁,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北,由此可见唐代已是一个茶叶集散地了。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两年任内,他迷恋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佳话。白居易以茶邀禅师入城"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而韬光禅师则不肯屈从,以诗签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诗中婉然带讽,白居易则豁然大度,亲自上山与禅师一起品茗。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就是白居易与韬光的烹茗处。

 

 

欧阳修:世事无常 惟茶最好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除了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纂、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外,从他的诗文中也可窥出他对茶的钻研工夫。例如,他特别推崇修水的双井茶,有《双井茶》诗,详尽述及了双井茶的品质特点和茶与人品的关系。

 

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十分关注,他在为蔡襄《茶录》所作的后序中论述到当时人们对小龙团茶的珍视,已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贡茶的宝贵资料。

 

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大明水记》是欧阳修论茶水的专文,文中欧阳修说:「羽之论水,恶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对辨水之论做了一番较为公允的结论。「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欧阳修晚年诗作,借咏茶来感叹世情之崎岖多变,当看尽人世沧桑之后,惟独对茶的喜好未曾稍减。

 

苏轼:文坛固有“李白如酒,苏轼如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苏轼忧国忧民,寄情茶道。他把茶比为“佳人”、“仙草”、“志向”,视茶为自己的好友。他通过品茶来体悟人生、感知玄理,并努力从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这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正如后人所评价:“读苏轼诗文,染茶味清香。”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苏东坡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赵佶:空前绝后帝王撰写茶叶专著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徽宗在位期间,通晓音律、善于书画,甚至对茶艺也颇为精通。他著作《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一个。赵佶《大观茶论》包括"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等二十目"。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时茶事的各个方面。

 

徽宗在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补救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对茶于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作了高度概括。

 

陆游:建茶因陆游而名,陆游因建茶而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的茶诗情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

 

陆游对建茶一向倾慕。陆游在《饭店碾茶戏作》中赞誉建茶:“江风吹雨喑衡门,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这是陆游与建茶结缘的开始。对于建茶的韵味,陆游曾有过多种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瓯聚茶香爽齿开”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赞誉建茶的高贵品质。

 

郑燮:茶诗茶联 反映人生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在他的诗文书画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板桥善对联,多有名句流传: 楚尾吴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喜欢将茶饮与书画并论,饮茶的境界和书画创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君不可一日无茶”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

 

他对品茶鉴水尤为嗜好,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写下许多咏茶诗篇,为历代群下之最。他善于品水,有一特制银斗,用以量取全国名泉的轻重来评定优劣。

 

相传乾隆 85 岁禅位,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后,对茶更是钟爱,他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用以品鉴茶水。他饮茶养身,享年 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者。

 

曹雪芹:对茶一往情深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祖籍辽阳,先世原为汉族,后来成为满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对茶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的使用的广泛性。

 

茶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

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她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

 

茶,在此时此刻,对临终之人是个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

 

中国茶叶的历史轮廓

上下五千年

杀伐抢资源

唯有古树茶

自然成资源

我们中国至少有5000年的文明,虽然这个结论专家还在争论,也有不少外国人持怀疑的态度,或者直接否认,因为缺乏一些实物的证据。但在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心中,炎帝、黄帝、尧舜禹汤等就是我们华夏的祖先,这些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那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真实不虚的,至于证据,让专家慢慢找,由人民给他们发工资。

茶叶最早的记载是古本的《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茶叶的历史也是5000年左右了,只是茶叶一开始并不是作为商品或者饮品存在,而是药品,并且是解毒的药品。在这漫长的5000年里,茶叶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史,我们把茶叶的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为萌芽期,第二为培育期,第三为成长期,第四为成熟期。接下来我们就逐步从这四个阶段详细描述茶叶的历史轮廓,给大家一起梳理茶叶的本源。

茶叶的萌芽期经历了三千年。

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到汉朝,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都是处于茶叶的萌芽期。为什么把这3000年称为茶叶的萌芽期呢?有什么标志性的依据呢?我们的依据基于两点,一是这三千里没有大面积的种植茶叶。二是没有形成有规模的茶叶市场。

这三千年的历史,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只有从《诗经》、《华阳国志》、《晏子春秋》等找到零星的记载。依稀可以看到茶叶在这三千年里一直存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存在。因为很多时候茶叶都是在重大祭祀中出现。天子祭祀是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级活动,关乎国运,所用祭品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时候的茶叶主要是用于食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和生姜、桂皮、大米等一起煮粥食用。

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层面去分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个野生的植物,发现它的时候是能解毒的药,那人们把它作为草药一点问题没有。要经过很多人的尝试才能把它作为能食用的蔬菜,还要经过长期的训化和选择才会固定一些口感适合的品种作为长期食用,又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把茶叶作为饮品。犹如现今的鱼腥草,在云贵川是日常蔬菜,但在中国其它大部分地方还是中药材。

这就是茶叶的萌芽期,犹如冬天一样漫长无比,神秘莫测。但就是这3000年的沉寂,将开启一个植物在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可以说是植物界当之无愧的王者,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植物,能开启这么精彩的故事。

从汉代到唐代是茶叶的培育期,大约经历了1000年。

到了汉代,茶叶的普及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很多文献也能查到详细的记载。陆羽《茶经》就记载丹丘子、司马相如、杨雄等喜欢喝茶的人。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一时期归为茶叶的培育期呢?是因为这一时期集中了很多开创性的种植茶叶的牛人。

首先是西汉末年的的四川严道人(雅安名山区)吴理真在雅安蒙顶山种植茶叶,是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人。东汉末年,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葛玄,又在浙江台州开启了种植茶叶的事业。大约同一时期,云南布朗族茶祖帕岩冷也在景迈山开启了茶叶驯化与种植。毫不夸张地说,汉代茶叶的开创者,开启了驯化和种植茶叶的事业,为茶叶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茶祖,那就是诸葛亮。我们都感觉他是砸场子的,一个三国时期的名人,军事家、思想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成为云南的茶祖,据传是他七擒孟获时,平定南中,并传茶技于云南。《普洱府志》也记载了武侯(诸葛亮)遍历古六大茶山的事迹。也有专家认为诸葛亮到达西双版纳的可能性不大,但不管专家怎么说,云南古六大茶山每年春天都有很多茶农祭奠茶祖诸葛亮,祈祷茶叶丰收。

汉代茶叶规模的兴起,被一篇文章佐证,那就是西汉蜀郡辞赋家王褒的《僮约》,里面一句不经意的“武阳买茶”把当时成都有茶叶市场的史实记录了下来,成为汉代茶叶规模化的重要证据。

有了茶叶的种植,就有了茶叶各种工艺和喝法的研究基础,于是从汉代到唐代,经过多代茶人的努力,终于要迎来了茶叶的一个高峰期,那就是茶叶的成长期。

我们把唐、宋、元三个朝代,约600多年的时间,称为茶叶史的成长期。茶叶在这几百年里经历了空前的繁荣与创新,开启了茶叶与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

唐代的大一统开启茶叶的繁荣,首先是朝廷确定了贡茶这一概念。比如蒙顶山茶、顾渚紫笋就是唐代知名的贡茶。然后就是各种爱茶的名人和专业的茶人相继出现,文化名人和专业茶人的参与,必将把茶叶推向新的高度。

从文化名人的角度,我们通常会把唐宋连在一起。皎然、白居易、卢仝、苏轼、欧阳修、陆游、黄庭坚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诗词大家,不但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有很高的品位和鉴赏能力。通过他们的描写,不但能把茶叶的真实口感写清楚,更能把品茶的意境提高到一流的人文高度。

在这些爱茶的诗人里面,我们最喜欢的是白居易,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茶诗写得好,还因为他对茶叶的痴爱。他有一个爱好叫“别茶人”,字面意思就是能够分辨茶叶好坏的人,但是我们很多省份的乡下把“别”字同时理解为随身携带,这两种意思连起来就是一个随时带着茶叶,能够分辨茶叶品质的茶人。所以我们喝茶时就会时常想起白居易,还有他那首:“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当然,在茶叶成长的根基里,最不能绕开的人物就是陆羽。陆羽是第一个茶叶集大成的人物,当之无愧的茶圣。踏遍大半个中国,历经二十多年,终于写成《茶经》。《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方位解析茶叶的书籍,至今还有很高的 指导和借鉴价值。同时开启了中国茶叶从优化种植到采摘加工,从保存茶叶到品鉴;以及文化交流与哲学思路的全产业链。也让所有从事茶叶的人有了基础导航。

唐、宋、元三代让茶叶不断普及,同时远销世界,也让茶叶成为游牧民族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茶叶也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一个无形而坚固的纽带。把酒称兄弟,品茶一家人。

明清是茶叶的成熟期,这个要用六大茶类形成的数据说话:

绿茶的工艺最早形成,在唐代已经成熟,有很多记载。

黄茶的工艺约在1570年前后形成。出自《第一次品黄茶就上手》

黑茶发源较早,兴起于明代。“黑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嘉靖三年的一个奏折:“茶商低伪,悉征黑茶”。

白茶最早出现在1554年,出自田艺衡在1554年写的《煮茶小品》中有关白茶制作方法的记载。

据现代茶圣吴觉农的研究,武夷山桐木村大约在1630年开始制作红茶,是红茶工艺最早的发源地。

乌龙茶的制作大约有400年的历史。出自《中国乌龙茶》

虽然六大茶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和起源,但是形成成熟的工艺与产业链要到明清时期。因此,明清是中国茶叶的成熟期,明清约600年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六大茶类,并且在全国自然分布,自成体系,相互竞合,复杂而各有特色,虽然茶业是传统行业,但在中国形成了一道道很高的防火墙,让其他国家很难模仿与超越。

现代中国茶叶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从理论讲,每一个产区都能生产六大茶类。但由于茶叶风格的不同,以及各种复杂的历史渊源,形成了各地有各地的主攻方向。比如福建,以乌龙茶为主流,其次是白茶。四川和贵州以绿茶为主流,红茶、黑茶等也在逐步增加。云南以普洱茶为主,红茶、白茶等也有生产。这种非人为规划的状态,根据各地的历史、传统工艺和口感,从而形成了地域、口感、品牌三合一的茶叶产业,是中国非常独特的茶业文化。对当地茶农是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成为农村经济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产业。

当我们的茶叶产区逐步形成,并与不同茶类形成对应的产业链,中国的茶叶终于步入成熟的阶段。产业的成熟不代表完结,而是步入新的完美的起点与平台。这时候需要我们茶叶从业者清楚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找到我们茶叶的本质,并对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创茶叶更高更好的局面。

我们以非常简约的方式概括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轮廓,目的是要让初学者知道我们中国茶叶的历史渊源与现状,从而建立起产业的大局观,也便于我们精准找到我们喜欢的环节切入,而不是盲人摸象。我们的观点是,你知道的真相越多,越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叶,就越能体会到茶叶带给我们的乐趣。我们要做有品味的茶叶爱好者,而不是盲从的韭菜。

来源:古树迷宗茶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界名人陈宗懋: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陈宗懋,是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学者“大茶”(吴震)说起他与陈院士的几次交往,最大的感受就是“陈院士儒雅和蔼、气度非凡”,但是始终“非常忙碌”,虽然陈院士早已退休,满头花白头发,但依然还是在为茶奔忙。陈宗懋自己是这样说的:“这些年,我过得比较忙碌,但很充实……以前的时候,国家穷,实验的仪器设备比较简陋。现在,国家富起来了,仪器设备也好了,要继续好好做科研。”

1933年10月,陈宗懋在上海出生,他在教会学校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当时的教会学校许多课程都直接用英语授课,这为他从事一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英文基础。1950年秋,陈宗懋考入复旦大学农艺系(后院系调整,他所在专业被调到沈阳农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国家统一招生录取的大学生。

陈宗懋主持国际学术会议

1960年,陈宗懋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此与茶叶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同时也是爱茶人、喝茶人,陈宗懋致力于让市场提供健康和安全的茶产品,也致力于让中国茶叶能更多出口世界,与“产茶大国”的声名相符。

陈宗懋说:“我们虽然是产茶大国,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缺乏农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长期以来,国际上计算农残的标准是以干茶为对象,但是人们饮用的是茶汤而非茶叶本身。陈宗懋认为用干茶中的农药残留量作为计算残留标准,会过高地估计农药的摄入量,据此订出的标准也会偏严。陈宗懋率先提出用茶汤的农残水平来制定茶叶中的残留标准,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为此他经过多次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做成录像送给欧洲同行专家,而欧洲同行复制陈宗懋的实验过程,都得出了相似结论。

陈宗懋在英国审评茶叶

在陈宗懋的积极争取下,以茶汤农残水平为依据制定茶叶农残限量标准,逐渐成为国际共识。2015年,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定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这一标准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和采用。依托陈宗懋团队的研究成果,中国积极开展国际谈判和技术交流,制定并修改了6项国际标准,修改后的农残标准比原来放宽了100倍,最多的一个放宽了1500倍,极大改善了中国茶叶出口的贸易环境。

降低茶叶农残,并不仅仅为了出口,最重要的是为了饮茶大国每一个人的食品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宗懋就多次向包括农业部在内的多个部门提交建言,在茶叶种植中禁用高残留和剧毒农药,应该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多年来,他先后进行了6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和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有18项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5项作为部颁标准实施,从而促使国内茶叶的农药残留得以大幅下降。

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陈宗懋带领团队进行了昆虫茶园生态研究,在采用生态防治的试验茶园,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40%到100%。2020年1月,陈院士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陈宗懋在所内实验室工作

在潜心科研之余,陈宗懋把大量时间花在人才培养上,他寄语年轻人“要重视学习,重视基础研究……我相信通过年轻一代的努力,中国茶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多年来,陈宗懋还积极投身茶文化的科普写作与编纂,他主编的《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凝聚了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精髓,是中国茶学研究的扛鼎之作,不断被再版重印。

爱茶的陈宗懋曾说:“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祝愿饮了一辈子茶的陈院士健康茶寿。

【作者】沈怡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