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80年代初销法大沱熟茶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熟茶经典传承史(三大熟茶经典)

《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节选文章之四

概要:

1、熟茶界的经典传承

四大茶厂——勐海系茶厂——熟茶2.0品牌——科技熟茶。

2、三大经典熟茶文化

以“大厂技术派、勐海味”为代表的传统熟茶1.0经典;

以“清洁化、精细化、高端化、国民化、新茶饮”为趋势的熟茶2.0经典;

以微生物研究与大健康产业为趋势的康养熟茶3.0经典。

3、兴海茶:做经典熟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开启康养文旅熟茶新时代。

80年代普洱茶的生产格局是:

老大哥:广东普洱茶(民间称之为广云贡饼),出口数量最多。

二哥:云南普洱茶,出口数量第二。

小弟:全国许多地方生产普洱茶。

亲戚:境外的东南亚生产“边境普洱”。香港茶商在东南亚,比如泰国输出普洱茶生产技术。

这意味着,普洱茶变成一种工艺,全世界都可以生产。80年代初中期,云南普洱茶进行了生产技术与品质大升级,升级后的普洱茶,以过硬的品质,最终赢得了市场,许多专业茶客与消费者只认云南普洱茶。90年代,在港台商人的引导下,海外形成“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之共识。21世纪初,云南利用传统销区的共识,推动原产地保护,从地方标准到国标,强制普洱茶为云南独家所有,只有在云南生产的才能叫普洱茶,否则非法生产。

现代熟茶从70年代诞生以来,走的是“从正宗到经典”之路。

80年代,普洱茶出口热,大量茶从香港中转日本、法国等地。销香港本地市场的,香港茶商坚守品质,而中转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倒手乱做,反正那些地方的人也不懂普洱茶,以赚快钱为主。

80年代中期,云南熟茶工艺成熟,品质控制较好,但国内许多地方才上马普洱茶,生产的是质量参差不齐的“试验品”,遇到出口热,全部脱销。由于乱做有理,许多生产经营者把老外当人傻钱多的“小白鼠”。乱相主要有二:一是用炒青、烘青等料发熟茶,苦涩不化,喝了没保健功能,还对身体有害。二是工艺不到位的次品熟茶,仓储转化不到位的半成品普洱茶,大量经香港行销欧洲日本,最终坏了普洱茶的声誉。

由于,云南产的普洱茶坚持品控,原料好(大叶种做普洱得天独厚,云南高原阳光的优势适合做晒青原料),工艺经十年发展已成熟,加上大叶种、高原阳光造就的阳刚的茶,特征明显,辨识度高,消费者喝多了,就只认云南普洱茶。于是,市场开始形成共识,普洱茶云南产的最正宗,其他产区的开始边缘化。到了九十年代,市场共识: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在80年代产生正宗观念(市场认为云南产的最正宗)。到了90年代形成经典茶文化(90年代,台湾人为普洱茶构建经典传承谱系,比如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大传承,四大茶厂,国家保密技术,经典茶品等)。21世纪则是经典茶文化引领产业大发展。

纵观建国到现在,云南普洱茶无疑走的是,从边缘到正宗,从正宗到经典,从经典到大产业开发的产业蝶变之路。

熟茶的前身——香港发水茶,源自对民国普洱茶经典——红汤茶的仿制,经广东发水茶的进一步完善,到了70年代,在云南人的努力下诞生了现代熟茶。其经典传承脉络很清晰:民国红汤茶→香港发水茶→广东发水茶→现代熟茶。

现代熟茶自1973年试制,1975试制成功并技术定型,1979年向全省推广,进行技术扩散,80年代初技术大升级,到了1985年左右技术成熟,能生产高品质深受销区欢迎的普洱茶,市场逐渐形成“只认云南普洱茶,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的传统,这也为普洱茶最终于2008年花落云南奠定了基础。

这背后无疑是,熟茶创世纪的三大茶厂——昆明、勐海与下关的功劳,它们在70年代将普洱茶带入了熟茶新纪元,到了80年代通过技改奠定了云南在普洱生产领域的正宗地位,并在70年代末将生产技术推广到全省,普洱茶厂、宜良茶厂、澜沧茶厂、景谷茶厂等也纷纷生产普洱茶,这可谓三大经典大厂的开枝散叶。一个勐海味养活与成就了无数勐海系茶厂与在勐海建熟茶生产线的厂家与品牌。下关不但缔造了销法沱的传奇,而且通过技术与人才输出,开启了南涧凤凰沱、临沧银毫沱(当年,普洱沱茶只准下关茶厂生产,80年代后期临沧茶厂在对标下关沱的同时,私下派人到勐海茶厂学发酵技术偷偷做普洱沱茶)等泛下关系沱茶传奇。昆明茶厂作为省公司的嫡亲长子,不但输出生产技术,而且还在普洱茶生产供应方面与省内的一些茶厂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了许多地方的熟茶产业化进程。1980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决定将全省的普洱茶(勐海、下关两厂除外)调入昆明茶厂统一拼配出口。当时调入昆明茶厂的有普洱、景东、景谷、澜沧等厂。

90年代到2014年,普洱茶在台湾与大陆相继兴起,生茶追山头,熟茶、中期茶认大厂,是茶商与消费者的共识。勐海、昆明与下关三大茶厂,以“大厂技术派”笑傲熟茶江湖,其开枝散叶,徒子徒孙随处可见,市场拥趸无数,可谓熟茶界第一大江湖门派。许多老茶客,喝熟茶只认大厂,喝大厂熟茶放心。大厂茶,成为历史文化、技术、品质与实力的象征,构成了现代熟茶的第一个经典。

2015年,高端熟茶、国民熟茶与小青柑、茶化石受到市场追捧,标志着熟茶从1.0进入了2.0新时代,这其中高端熟茶带了“活性”革命,标志着新派制茶理念的兴起。自此,熟茶界不再是大厂技术派一统江湖,老派与新贵开始平分秋色。但在品牌影响力与产业规模开发方面,大厂茶仍然执行业之牛耳,高端熟茶新锐品牌更多的是在小众圈子里吸粉。由此看来,新品牌与高端制茶理念,要长成大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真正的时代经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熟茶一直缺高端市场,长期被当成保健的茶、品饮的茶,投资收藏以生茶为主。

普洱茶在80年代被当保健品卖,开启了熟茶的健康价值,90年代的投资收藏热,熟茶也要摆几年口感改善与升值再卖。可见,熟茶是有存放改善品质的传统。

但是到了2006年,大家都去追新茶,在厂里拿到茶,转手就能赚差价,谁还愿意等茶饼醇化后再卖?生茶工艺简单,收点原料压个饼,就能马上喝,马上上市交易,故很适合炒作新茶的模式。以前,熟茶工艺复杂,生产出来堆味重,不适合品饮,也卖不起价,大盘商或订制商进货后,要建仓摆放几年去堆味,价格卖得起来,有丰厚的利润空间,才大规模推向市场。但到了抢到就是赚到的疯狂年代,半成品的熟茶工艺——轻发酵与适度发酵,被速成普洱工艺——重发酵所取代,茶厂纷纷将茶叶发得过熟,这样堆味轻,喝起来顺口,新茶就可以喝,可以上市交易,但发过头会影响熟茶的健康物质与风味物质,也缺乏活性,没多少后期转化价值。

这就是2006年之后,市场形成的熟茶品饮价值不高,没存放价值的原因。既然熟茶上不了台面,大家就转而去追求生茶,2008年起山头纯料生茶兴起,生茶的高端市场被激活。自此,普洱茶出现了古树与台地,纯料与拼配,生茶与熟茶,古纯派与大厂派之争,在高端喝茶圈子里,前者意味着自然、生态、稀缺、高端、尊贵、品饮价值,而后者意味着大工业化、批量供给、不生态,有口感无气韵,卖给不懂喝茶的人喝……

2015年高端熟茶的兴起,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观念的拨乱反正,用原料升级与活性革命补上了传统熟茶长期缺失的高端环节。熟茶由健康的茶、品饮的茶,升级为:健康的茶、品饮的茶、收藏的茶、审美的茶,中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相辅相成。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高端熟茶的活性革命,其实是对熟茶1.0时代的轻发酵工艺的再认识。上文说过,80年代熟茶技术大升级最大的贡献是,形成了三七开的轻发酵工艺,熟茶发酵七成左右,三分靠仓储脂化后熟,这样制作出来的熟茶,自然非常有活性。这就是我们喝大厂生产的老熟茶,经常有喝老生茶的感觉——回甘生津气韵足,有些放了十多二十年的熟茶,还有叶底返青现象。

由此可见,轻发酵、适度发酵,本来就是大厂的优良传统,而重发酵也不是将茶叶发得过死,而是发得成熟度较高,但不影响茶叶品质。熟茶发酵以发透,保持活性为宗旨,也就是“透活”为上,以发酵不足、发酵过死为下乘,只要避免轻发酵的半生不熟(没发透),重发酵的发过头,传统熟茶的三大发酵模型——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都是熟茶生产的优良传统。

2006年以后,重发酵盛行,其带来的弊端并不是采用重手法,而是火候没掌握好,在提升成熟度的同时,将茶叶发过头了,发死了,叶底僵硬,大量益生菌死亡,茶叶有效成分大量消耗,从而失去活性。如今推行高端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的新派茶人,大都是2006年以后做茶的,他们遇到的熟茶都是重发酵,而且是发酵过头的重发酵统治熟茶时期生产的,自然他们对熟茶不感冒,希望能像古树生茶那样提升熟茶品质,于是古树熟茶、山头熟茶、春茶发酵的熟茶等概念兴起。解决了原料问题之后,他们发现重发酵发过死的弊端,希望能发轻一些,让茶叶能像生茶一样长期转化,于是他们一边尝试发轻,另一方面复盘熟茶的传统工艺,发现在96年之前生产的熟茶,大都发酵较轻,发七成左右,96年到2005年是适度发酵(发八成左右)占主流,2006年到2014年,则茶叶发得过头,重发酵让茶叶品饮价值不高,失去存放价值。

由此,以五正熟茶、润元昌为代表的新锐品牌,就从历史深处打捞出轻发酵,并系统化提升工艺,形成熟茶的轻发酵体系。而巅茶等注重原料与活性的茶企,则从古树熟茶入手,从民国小堆筑茶工艺入手,探索熟茶新工艺的可能。民国筑茶是放在竹筐里,而古树茶稀缺昂贵,很难采用大堆发酵,往往只能发小堆,而且堆子小,更容易实现精细化生产与采用更严的品质管控,这就是巅茶竹筐小堆熟茶离地发酵工艺出台的背景。从此,做熟茶,除了地堆大堆发酵,还有小堆离地发酵等更多选择……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70年代创制熟茶时,也尝试过小堆发酵,但最终让熟茶技术定型的是大堆发酵,此后地堆大堆发酵法就成为了传统熟茶发酵的代名词,小堆熟茶可能偶尔也有人发,但仅仅是大堆发酵的小点缀。2005年以后,茶界才有人开始系统性探索小堆发酵技术,2015年起小堆发酵成为熟茶的一个主流发酵方式。

传统熟茶在补上高端一课之后,还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真正进入大健康时代。

科技与熟茶结缘其实很早,80年代昆明茶厂与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搞清楚了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机理,法国人甘普尔主导沱茶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一个是为了做出高品质的茶,另一个是为了用科学实证手段揭示普洱茶的保健功效。自此,大家都知道,要做出高品质的熟茶,离不开科技,尤其是微生物研究,要证明普洱茶的保健价值,也要从科研手段入手,要分析熟茶风味物质的成分,怎样让风味物质更多地呈现出来,还是离不开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要不深入,传统师傅的制茶经验就够用了,只要深入下去,就离不开科技,越深入,科技越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普洱茶的发展,是由农业普洱到工业普洱,再到文化普洱,最后是科技普洱与人文普洱的原因。

我们要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认识普洱熟茶。这就是这本熟茶白皮书,将科技熟茶列为熟茶的三大经典之一,并提出了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做康养文旅时代的熟茶经典”之时代命题的依据。

科技熟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大健康时代的科技熟茶研究,进行微生物、医学等研究,打通食品、保健品与药品边界,打造大健康熟茶产业。二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将传统制造升级为工业4.0。微生物研究,在科技发酵与科技仓方面可以得到深入的应用,从而推动继“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之后的科技发酵与仓储革命,打造大健康时代的科技新经典。

台湾人在90年代,为普洱茶梳理出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个经典传承。在熟茶领域也在形成大厂茶、高端熟茶、科技熟茶三大经典传承,分别应对着熟茶1.0、熟茶2.0、熟茶3.0三个时代。

熟茶1.0,是传统熟茶的时代,以大厂茶为经典。七成熟的轻发酵技艺,就是大厂技术派对熟茶工艺史的最大贡献。

熟茶2.0,是新派熟茶所倡导的,其涵盖高端熟茶、国民熟茶与以茶化石、小青柑为代表的新茶饮熟茶三个分支,以高端熟茶为经典,其带来了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

熟茶3.0,是康养熟茶的主张,其以科技熟茶为经典,数控智能菌方发酵与大健康+文旅,将带给未来以无限的可能,熟茶将进入真正的大时代。

大厂茶的核心,是勐海味。高端茶的核心,是山头熟茶(又分纯料熟茶与山头拼配熟茶),科技熟茶的核心是大健康。

概言之:

熟茶1.0经典(传统熟茶):四大茶厂(大厂传统);

熟茶2.0经典(新派熟茶):百花齐放,尚待形成经典;

熟茶3.0经典(康养熟茶):康养文旅熟茶经典,大益、兴海等产业链公司有机会。

文章节选自《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如何做大康养文旅时代的中国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佳兆业茶业集团出版,作者李国标(笔名白马非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熟茶技术进化史(对堆味、酸味 与仓味三大技术难题的解决)

《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节选文章之三

人类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于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形成技术进化史。

普洱茶作为一种后发酵茶类,初精制出来是半成品,需要长时间的仓储来养熟。要减少后半程的仓储时间,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醇化多年的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初精制过程中加快醇化速度,生产出来的茶已经红变,不用怎么仓储就能现喝。民国红汤茶的制程,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能缩短后期仓储时间的工艺,其通过原料的前发酵与后发酵,精制过程的醇化,远距离运输过程中的长时间醇化,让茶叶运到销区,比如藏区与香港,就变成旧茶,可以现喝。故深受有喝陈茶传统的香港人欢迎。

建国后,普洱茶的市场长期跟香港有关。香港地价贵,港人可能是最不愿意大规模仓储的,因为不经济。但民国红汤茶制程已被绿茶化制程所取代,成品运到香港,只是香港人眼中不堪饮用的“半成品”,不想继续大规模长期仓储的香港人,就想通过毛茶精制与成品仓储的创新手段,快速生产成品,于是诞生速成发酵法——香港发水茶、速成仓储法——港仓。

虽然茶叶能快速催熟,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发水茶,还是高温高湿的港仓,做出来还是“半成品”,其解决了绿茶化普洱茶陈化缓慢的问题,又面临了“堆味、酸味与仓味重”之新问题。快速发酵的熟茶,精制出来堆味、酸味重,并不适合品饮,需要长时间仓储以去除堆味与酸味。快速仓储的港仓,仓味重,需要长时间退仓,一个完整的仓储周期,往往要十年,才能存放出干净、仓味轻的高品质茶叶。本来追求先天速成,结果还是落入了后天的慢养,这是历史开的玩笑,熟茶与仓储的几十年技术发展史,就围绕如何系统性地解决酸味、堆味与仓味来展开……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2018年做小堆熟茶与轻发酵熟茶模型时,提出了普洱熟茶制程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不足,后天来养,后天也未必能养好”,就是传统熟茶与仓储派面临的最大问题。先天,指的是从茶园开始,到采摘,到初精制的一个完整品控过程,后天指的是成品茶仓储。

“先天具足,后天少养”,是民国红汤茶的传统,按民国红汤茶工艺精制出来的茶叶,没有酸味、堆味与仓味这些重大缺陷,可谓先天具足,不用长期仓储以去除质量缺陷。熟茶2.0,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极为重视熟茶的先天制程,让才生产出来的茶叶酸味与堆味轻,新茶就很好喝,放几年更好喝,进的是干仓,不存在仓味。也就是长期仓储,不是将明显的缺陷转化掉,而是进一步提升品质,从而实现“先天具足,后天慢养更佳”之目的。

因此,熟茶与仓储的技术进化史,就是一部缩短半成品转化时间并改进明显缺陷,保持活性,多增加健康物质与风味物质,从而提升综合品质的历史。

普洱茶的技术开发,相继受成本控制型、赚快钱、质量控制型三种制茶思路统治。

建国后,普洱茶产在大陆,销在香港。香港的普洱茶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大众口粮茶市场。香港人有喝普洱陈茶的传统,懂普洱的人多,不好忽悠,故香港茶商做普洱茶很讲规矩,否则很难立足。而且,香港人把普洱茶当成价廉物美的口粮茶,这意味着普洱茶卖不起价,不是一门暴利生意。当然,普洱茶作为农产品,会出现供不应求,价格激烈波动的情况,比如解放初香港市场的红汤茶,就因断供造成紧俏,价格飙涨,但这种现象很难持久。

成熟市场要讲规矩,可操作空间少,普洱茶卖不起价,香港茶商自然要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卖红汤茶,卖熟茶,卖港仓做旧茶,无疑能节省很大一笔仓储费用。最好是,香港人只管卖茶,或者只存一点茶,边存边卖,而让东南亚与大陆当普洱茶的原料、加工与仓储基地,于是“前店后厂”与“前店后仓”模式盛行,起初是广东,后来是云南,充当了香港这个前店的后厂,肇庆等地在80年代以后也充当了香港的“后仓”,肇庆防空洞的“洞藏普洱”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盛极一时。

香港人的做茶思路,无疑影响到了生产端,让普洱茶的技术开发,长期走成本控制型之路。云南的熟茶生产厂家,虽然也强调品质,但受制于成本,加上茶叶卖不起价,就很难用好料,在推行精细化的全程品质管控,搞深入的微生物研究,下血本搞制茶装备的升级换代等方面,也缺乏动力。这就造成,熟茶自1973年诞生以来,技术一直在进步,但进步得比较缓慢,酸味、堆味等重大缺陷长期没有得到彻底系统性解决。在人们印象中,也觉得传统熟茶制程不卫生,与现代食品生产有较大距离。

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大陆等新兴市场开发出来了,而且投资收藏概念兴起,普洱茶不再是一种廉价的茶,而是被茶叶的中高端消费所接纳,被中国资源性产业的金融化进程所击中。一个又一个新市场出现,厂商面对的都是些不懂茶,又追茶的人,这就给普洱茶带来了巨大的操作空间,文化普洱、金融普洱、中高端概念就充当了操纵市场的最佳道具,于是普洱茶由赚规矩的钱,进入了赚快钱的时代。

在第一个阶段是由于成本控制与卖不起价,导致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不足。在赚快钱的阶段,快速变现主导了普洱茶的生产与技术改进。于是,湿仓茶泛滥成灾,以重发酵为代表的速成普洱统治熟茶生产,绿茶化的古纯扬名立万,大家纷纷炒作新茶,就是这一时代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普洱茶告别了狂飙突进,市场扩张速度慢下来了,由跑马圈地进入了行业深耕期,市场可操纵的空间变小,市场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市场虽然不好做,但在消费升级的强劲推动下,产业升级正在向纵深发展,讲究品质的中高端市场与讲性价比的国民熟茶,给许多立志开百年老店、实施长期主义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机会。大家不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拼谁活得久,将持续创新、系统性创新沉淀为能穿越大周期的经典!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质量控制型制茶思路,就成为了新时期厂商的普遍选择,也带给了我们无限的荣光与希望……

上文说到,熟茶生产出来其实是半成品,其痛点是怎样减少堆味与酸味重的问题,以缩短仓储后熟时间。下面就谈一下熟茶诞生以来的痛点解决之道。

熟茶酸味重,意味着没发透,成熟度不足,是半成品,需要长期仓储来养熟。而堆味重,意味着杂菌、腐败菌多,也可以通过长期仓储来消除。但在七八十年代,普洱茶不太值钱,香港茶商拿到酸味、堆味重,要长时间仓储转化的普洱茶,肯定不乐意,于是推动云南厂家改进工艺,让新茶减少酸味与堆味。另一方面普洱茶要大批量出口日本、法国,也需要通过更高的检验门槛,需要大幅度提升品质。这就是80年代初中期,熟茶技术大升级的时代背景。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与下关茶厂,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于1984年生产出品质稳定,深受香港与海外市场欢迎的普洱茶。这标志着,普洱熟茶1.0进入了技术成熟期。其脉络为:

1973—1975年,试制;

1975年,技术定型;

1979年,全省推广;

1984年,技术成熟。

其标志性事件为,昆明茶厂与云南大学微生物所合作,搞清楚了微生物发酵机理;勐海茶厂与香港蓝天公司合作改进工艺;下关茶厂欧洲总代理甘普尔80年代的药理实验,取得欧洲市场准入资格。这就是80年代中期,普洱茶系统的三大升级:技术升级、微生物研究升级、医学临床试验升级。这三大升级,奠定了云南普洱茶的江湖地位。

技术成熟,就能形成经典。品质稳定,拥有经典配方与发酵工艺,能做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经典茶品。昆明茶厂的7581,勐海茶厂的7572,下关茶厂的销法沱,就是八十年代形成的三大熟茶经典产品。这也意味着从80年代中期起,经典厂家、经典配方、经典发酵技术、经典产品的出现,让普洱熟茶进入了经典时代。

笔者的个人观点是,普洱熟茶1.0进入了技术成熟期,其实是摸索出轻发酵三七开的做茶思路。熟茶发到七成左右,已经发透,其酸味与堆味就会大大减少,但还留有三成的后期仓储醇化的空间,让茶叶保持活性继续转化。熟茶2.0强调活性,其实传统轻发酵七成左右做出来的茶,就保留很好的活性。发得太轻,比如四五成,就是半生不熟的茶,典型的发酵不足,茶叶酸味重,不适合品饮。发得太过,会将茶叶发“死”,失去活性,没多少仓储转化价值,健康价值与品饮价值也大受影响。所以,轻发酵7成左右,是做熟茶的黄金比例。摸清这一规律,是熟茶1.0技术派的最大贡献。

但是,熟茶1.0也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一是舍不得用好料,二是制程粗放,不够精细化,而且对微生物的活动规律了解不深,导致生产过程中腐败菌、杂菌多,虽经工艺改进,但堆味还是很明显,要摆放几年退堆味。

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与大陆新兴市场相继起来,投资炒作意识彰显,普洱茶开始卖得起价,甚至是天价。火热的市场,会造成滞后的产能严重供给不足,于是大家纷纷跑到茶厂抢新茶,或者下单做定制茶。抢茶的结果,导致厂家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茶叶的成熟度,以便让新茶能尽快上市交易,从1996年起,发酵8成左右的适度发酵成为主流。2006年普洱茶开始疯狂,价格节节上涨,全国人民涌进来做普洱,喝普洱,倒卖普洱,在搞到茶就能赚钱的背景下,重发酵的速成普洱成为主流,生产出来就是成品,能现喝,能上市交易,能尽快变现。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90年代中期到2007年,做仓卖假老茶盛行。许多熟茶发三四成熟,就拉到广东进湿仓,三四年后当老生茶卖。

虽然我们强调活性,也不是所有的原料都适合发轻一些。制茶师傅的经验是,

好料发轻一些,因为轻发酵还原性强,好变更好,有缺点会放大,普通料发重一些,以掩盖缺点,喝起来顺口。

2015年高端熟茶兴起,轻发酵盛行,以放大原料价值、后期转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轻发酵、活性发酵、慢养发酵,都是为了放大原料价值。好原料,要讲工艺的匹配性——这就是目前轻发酵流行的原因。

(一)建国后普洱茶的两大传承

建国后,普洱茶产销大变局与香港做旧工艺的兴起:

云南失去成品茶生产与香港市场直接对接的话语权,沦为普洱茶出口原料基地。这时,绿茶化思维统治原料与成品茶生产,传统工艺被篡改,但香港人有喝陈茶传统,不接受未经后发酵的普洱茶。

民国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民国普洱工艺,是“自然陈化+轻度人工催熟”。建国后,普洱茶变“绿”,但边销和港销有喝陈茶的传统。变“绿”的普洱茶,不受藏区老百姓、香港市民欢迎,说是喝不出以前的味道。于是,边销茶工艺局部回调:边销滇青还是以绿茶化工艺为主,但恢复了一些民国后发酵的制茶传统(不完全照搬,经过改良),以满足藏区人民对传统普洱茶的味觉需要。销藏区的普洱茶以紧茶为主,解放后改以砖茶为主,紧茶在1967年停产,八十年代的班禅沱就是复刻民国紧茶。

香港变得最彻底,发水做旧,快速催熟,彻底改变了传统红汤茶的工艺,这是熟茶与港仓之滥觞。

民国红汤茶,发酵较轻(以自然陈化为主,人工催熟为辅)。香港发水茶,发酵很重,采取快速人工催熟方式,偏离了民国红汤茶传统,是一种全新的茶,开启了现代熟茶的创新之路。

广东公司卖绿茶化普洱成品,为香港市民不喜,而供原料给香港茶商发水做旧,利润低,于是50年代中期学香港并结合国内广东等地的后发酵茶制茶传统,研制广东发水茶,以利润较高的后发酵成品供香港。

建国后,民国红汤茶的后发酵传统被斩断,进入绿茶化普洱茶与滇青时期,但在下关茶厂、昆明茶厂与勐海茶厂还有部分后发酵工艺经改良后被保留。最开始,普洱茶被当成绿茶,绿茶化普洱、滇青与普洱茶是一回事。但50年代初,广东人用云南与广东等地的原料,生产的绿茶化普洱,香港人不买账,于是接受了香港人的观念,未醇化的青饼,不能叫普洱茶,而发水茶(熟茶前身)醇化速度最快,从而将普洱茶仅视为发水茶,没渥堆发水的,不能再叫普洱茶。这就是“生茶不是普洱茶”之说法的历史依据,因为生茶过去被称为滇青、云南青,被归为未发酵的绿茶。但市场观念随时在变,约定俗成,加上国标的强制执行,生茶凭借自然后发酵的新提法重回普洱茶大家庭。

生茶的后发酵模型:自然陈化为主(自然仓),人工催熟为辅(技术仓)

熟茶的后发酵模型:人工催熟为主(渥堆),自然陈化为辅(自然仓)

建国后普洱茶的两大传承:

民国普洱茶→绿茶化普洱茶→滇青(不能再叫普洱茶)→生茶(回归普洱茶)

民国红汤茶→香港发水茶→广东发水茶→现代熟茶(云南渥堆发酵茶)

(二)普洱茶后发酵技术的演化

毛茶醇化与精制由云南完成,做成轻度发酵的普洱茶。由于交通落后,运输周期长,转手交易多,在运输过程中,转手交易的中间仓库中,成品会继续醇化,到了香港就可以立即品饮。建国初期,普洱茶绿茶化(毛茶缺乏醇化,精制工艺绿茶化),生产出来的成品太新,加上运输条件改善,计划调拨,转手交易少,造成出厂到香港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成品在广东广州等地生产,离香港极近,成品可以在极短时间拉香港。这就造成绿茶化的成品醇化时间严重不足,香港人被迫探索快速人工后发酵法。

民国:缓慢后发酵制茶法(从毛茶醇化到成品醇化,周期至少要三四年,甚至十多年)。

香港:快速人工后发酵法(做旧)。

两种做旧方式:

毛茶做旧——发水茶(洒水渥堆);

成品做旧——港仓茶(高温高湿仓+退仓技术)。

由此,形成普洱茶后发酵技术演化路线图:

毛茶:香港发水茶→广东发水茶→现代熟茶(云南普洱茶);

成品:港仓→湿仓→南方自然仓(干仓)→自然仓(南方仓、昆明仓、原产地窖藏、北方仓)→科技仓。

(三)绿茶化与醇化的两条产业开发思路之争

普洱茶的技术进化史,就是一部绿茶化与醇化的百年恩怨交集并缩短半成品转化时间的历史。其中,绿茶化有两个高光时刻。

民国以红汤茶为主,绿茶化为辅。

1950—1972,绿茶化制茶思路统治云南,传统的红汤茶制程被边缘化,导致云南人不会做普洱茶,要向广东人学发水茶(绿茶化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1973——1995,绿茶化在滇青领域继续统治,醇化工艺以普洱茶的名义开启熟茶新赛道。

1996——2002,市场开始分生熟,生茶的初精制继续绿茶化,生茶的湿仓醇化盛行,熟茶由轻发酵向适度发酵转变,以缩短熟茶半成品的仓储后熟时间。

2003——2007,市场需求突然扩大数倍,拥有库存的港台茶商惜售抬价,而且库存也没多少,导致大量新入行者被迫抢新茶,而有限的产能远远跟不上市场对新茶的旺盛需求,从而使得新茶价格节节上涨,于是普洱茶的传统交易模式——存新卖旧,变成了炒作新茶的交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家要求才出厂的熟茶堆味轻,摆两三个月就能喝,就能卖,于是熟茶的仓储后熟三四年,甚至十年才喝的传统被打破,重发酵熟茶盛行,熟茶生产出来不再是半成品,而是成品,“熟茶没有存放价值,品饮价值不高”之说法也成为市场主流。邓时海的“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就迎合了这一时期的市场潮流,被视为金科玉律。但事实的真相是,优质熟茶也是要存的,不能只存生茶,熟茶半成品也需要仓储来养熟,而且熟茶不仅仅只是喝的价值,高端熟茶的品饮价值也非常高。

2008——2014,绿茶化古纯大行其道(绿茶化的第二个高光时刻),熟茶被视为用料差,粗制滥造不卫生的产物,上不了台面,不懂茶,没品位才喝熟茶。

2015年以后,随着中期茶的崛起,熟茶2.0的到来,普洱茶重回醇化时代。

不发酵的绿茶,全发酵的红茶,生产出来就是成品,没有半成品一说。而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生产出来的往往是半成品,需要漫长时间继续后发酵,将半成品养为成品。新茶的较佳品饮期,一般是三到五年,上佳品饮期是十年,极佳品饮期是二三十年。

新茶口感欠佳(当然,采用生茶绿茶化、熟茶速成发酵法,也可让新茶口感变佳,这也是缩短半成品转化时间的一种重要思路)→存放三到五年的次新茶口感较佳→存放十年的中期茶口感上佳→存放二三十年的老茶,进入“化境”,口感极佳。

这个完整的转化周期是二三十年,随时间推移,每过几年,或者十年,品质有大飞跃,茶价不但翻倍涨,而且也带来收藏与品饮普洱茶的最大乐趣——充满变化与惊喜,存茶就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消费者与经销商,也可以像厂家一样是生产者,通过仓储再加工,将半成品加工为成品。

普洱茶其实是两次加工:初精制——半成品,仓储再加工——成品。

三次醇化:毛茶醇化、精制过程中醇化、成品醇化。

两次加工,三次醇化,就是普洱茶的最大特色。仓储后熟,也是普洱茶金融化,或者收取普洱茶仓储地租收益的绝佳道具,故有道是“无仓不普洱”。千万别过于绿茶化,去仓储醇化,干自废武功的事!

半成品分为:

生茶半成品——青饼,靠仓储养熟。

熟茶半成品——堆味、酸味重的熟茶,轻发酵的熟茶,靠仓储养熟。新料拼老料,也可大大缩短仓储后熟时间,这是过去大厂技术派做熟茶的一项传统与秘密——熟茶做出来就好喝。现在不是秘密了,大家做熟茶都知道拼老料!

仓储半成品——港仓入仓茶,出仓是半成品,要通过退仓技术来养熟。

留有活性空间是指,发酵进入糖化阶段的初始期就中断,然后通过养堆与成品仓储进一步糖化,四五年后达到较佳品饮期,十年进入极佳品饮期。普洱茶发酵:酸化阶段→糖化阶段。熟茶要发透,指的是要进入糖化阶段。

消费者买茶,辨识度为王。目前熟茶辨识度不高,轻发酵五成左右辨识度高,但没发透,酸味明显,严重影响品质。这种半生不熟的轻发酵熟茶,靠传统干仓退酸,时间太长,而采用科技创新手段,使酸化阶段迅速进入糖化阶段,可能是未来熟茶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

(四)产业效率升级:从数量发展型进入质量发展型阶段

数量发展型以降成本为主。走质量发展型道路,需提质增效,用“五化”提升附加值:生态化,健康化,金融化,美学化,文明化(民族的、地方的、中华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发酵与仓储技术,由慢到快是做数量,由快到慢是做质量。

第一个由慢到快(半成品转化速度)

红汤茶→绿茶化→速成发酵法(香港发水茶、广东发水茶、现代熟茶)、速成仓储法(香港专业技术仓、香港市场变通仓、湿仓、南方自然仓、科技仓)

第二个由慢到快

现代熟茶: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

慢养熟茶(发养结合)→速成熟茶

熟茶半成品跟仓储后熟作用的结合:

轻发酵+香港专业技术仓(十年成仓:慢养发酵+慢养仓储)

适度发酵+香港市场变通仓(较快发酵+较快仓储)

轻发酵+香港湿仓(做假老茶,发三四成熟,快速做仓)

适度发酵+湿仓

轻发酵/适度发酵+南方自然仓/勐海仓

适度发酵+昆明仓/北方仓

由快到慢:

慢养发酵(轻发酵、适度发酵)+慢养仓储(南方自然仓、勐海仓十年,昆明仓二十年)

快慢平衡:

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快慢平衡(国民熟茶——快,中高端——慢)

文章节选自《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如何做大康养文旅时代的中国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佳兆业茶业集团出版,作者李国标(笔名白马非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普洱陈茶偏离了本质——陈茶是用来喝的

8月30日,我们发布了《一起品茶012丨一款让云南人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价值的普洱茶》一文,有部分茶友对关于品饮的1987年高山特级年份产生了疑问,菌子老师结合他收集整理资料,对茶品脉络进行了梳理,也给出了他关于陈茶年份的深度思考。

一、产品图录:普洱茶兴起的功臣与混乱的源头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流通,普洱陈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性,可以通过包装进行茶品辨识。普洱茶长期以来一直是外销产品,收藏与鉴赏范围局限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对于普洱茶真伪鉴别,销区形成了一套口耳相传的经验,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把经验写成了书籍。其中1995年邓时海出版《普洱茶》一书开启体系化传播普洱茶文化,再通过书籍以图谱的形式销售普洱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人们首先通过了解茶的故事,然后对照书本再进行交易。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引发一些关于茶品真实性争议,尤其是一些真伪难辨茶品。随着普洱茶市场扩大,一种只关注包装、而忽视品质的极端交易方式逐渐兴起,尤其在大益二手交易中尤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作为一种饮品,本应该被品尝和鉴赏。在交易过程中人们喝都不去喝,甚至包装都不敢去动,照着版交易。如果仅仅凭借包装就进行交易,就会忽略了其作为饮品的本质。这种市场现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泡沫效应。

二、看书买茶:混乱而失真的背书体系

1957年中茶总技师胡浩川要求云南提前交付圆茶,唐庆阳在接到要求后开始试制圆茶,最终试制成功。从这一年开始,勐海茶厂恢复生产圆茶。

1955年7月25日,中茶公司下发“八中”商标使用规范,要求外红里绿。以下书本背书的早期勐海茶厂生产红印哪里来?以及他的印级茶生产信息来自何处。


某茶人对蓝印茶系年份详述


50年代早期勐海茶厂黄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1972年云南省贸易公司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茶叶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以下书本背书产品如何在50、60年代提前预测公司名称提前预测土产畜产公司合并。

50年代七子黄印大饼(公司名不对)


60年代七子八中黄印

文革时期每个中国成年人都应该知道1966—1976年,此书的历史背景来自何处,它的茶品到底要划到哪年?

某茶人的文革砖说明


各时期文革砖

对于历史的不了解,或者杜撰形成了无数以书卖茶的普洱茶书籍。他们在再版图书的时候,新增加初版没有的茶品,又不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修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以下是2003年大益孔雀之乡,一桶茶中两个版面。对于只认包装交易的大益中期茶,包法不同交易过程就会很麻烦。此茶经过经销商认定最终艰难成交,大益包法都不是固定的,其他厂家的产品肯定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然而对于普洱陈茶收藏者来说,辨别老茶真假是一个长期学习过程,其中了解茶品的时代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产品包装,了解时代重大节点是判断关键。比如公司名称变更的时间、食品标签启用的时间、食品标签内容的问题。

我们从电话号码探讨几个产品,1992年9月6日,昆明市话五位升七位。

昆明电话号码5位升7位


y562

此款茶品是销港y562俗称“小黑盒”,标签打生产日期是1993年10月,电话号码5位。1992年9月6日后电话号码升为7位。那么此茶的生产标签日期就有问题。我们找到设计“吉幸”牌商标的唐政老师帮忙确定包装,他给我们讲述了尹绘泽老师设计y562的过程。通过他在设计部门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包装没有问题。

1992年4月28日,勐海县电信搬迁市话扩容成功,交换机容量由500门增至1000门。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


勐海电话号码5位升7位


大益小沱茶正面和背面

此款茶叶是勐海茶厂1998年生产大号碎迷你沱熟茶,电话号码为5位。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此茶生产标签有问题。我们向多位资深的大益经销商探讨包装和茶品,他们一致认为茶品真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异呢?

1985年云南省标准计量局颁布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1994年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代替GB7718-87,1995年9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宣布废止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志》关于食品标签合格率的记录

在1990年4月至11月期间,食品标签的合格率仅为30.8%。当时的90年代,中国的食品标准逐渐提升和完善,但食品标签合格率依然相对较低,普及率也不高。

哪怕时至今日,每年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企业出现食品标签错误的情况,另外还有许多人不清楚如何根据现行标准来正确标注食品标签。如果回到过去,信息传递并不畅通,获取资讯也并不便利,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电话摇号拨号一次电话接通的平均时间需要长达10分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难依靠理想化、绝对化的想法来作为规范陈茶的依据。

另外,在前文中提到的y562小黑盒,茶品港销回流,为了适应内地的标准,该产品重新制作了食品标签,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导致电话号码等信息填写错误。勐海茶厂迷你沱原本打算将迷你沱以整箱形式销售,但经销商为了分开销售,重新设计了包装,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滞后,还可能销售人员仅通过回忆去填写生产标签,这些原因导致了食品标签的错误出现。这些例子都突显了当时信息传递和标准执行方面的挑战。

这都是猜测。

三、回归本质:品饮才是陈茶的根本

考辩真伪需要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书证、物证和理证。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对于一款茶的真实性判断,理想情况应该是找到生产记录作为书证;找到同时期生产产品作为物证对照;追溯产品来源让亲历者讲述背景通过常识推理作为理证。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的价值开拓考据史料的来源,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大量研究来确定,要做到孤证不立。

考据陈茶根据考辨真伪的原理,基于陈茶作为食品的属性,加上流通过程的引证,归纳出以下因素来辨别真伪:品鉴、来源、包装。

昌金强收藏87高山特级


张勤民收藏87高山特级


晓德书号收藏87高山特级

来源(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马嘉等口述整理):茶品为广东土产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生产之后卖到华润旗下的香港国货公司,再由某香港茶商买入,买入后存放在香港。1999年7月省公司成立云南茶苑集团股份公司,2000年,为了解决省公司与某香港茶商之间的坏账,省公司同意以500元每片的价格,抵货32件,共计2688片,冲抵了130多万元欠款。(《“绿大树”前传》中抵款年份为2005年,实际发生年份应为2000年,不知作者书写错误,还是口述者口误,日期我们求证过邹家驹和张勤民)高山特级最开始的销售价为800元丨片,到2007年以1800元丨片的价格卖完了这批货。晓德书号于2023年向马嘉购入。

品鉴:茶品仓储较为干净,冲泡后陈香、药香显著,杯底显沉香。茶汤陈味足,发酵程度较轻,转化之后,茶汤中既有生茶的影子,又有熟茶的感受。高山特级茶汤既有老生茶的润甜感,回甘迅速,生津持久,韵味绵长悠久;又有熟茶的感觉,汤体醇厚饱满,顺滑多汁,一口之后,整个身体较为通透。整个口腔无比愉悦,体感明显,有明显的发热感。

包装:棉纸包法非勐海传统包法,纸张为80年代末“薄手工棉纸”,生产标签中日期87年6月电话号码5位。

时光回溯一:

1987年6月茶品生产出来后于1993年交付广东土产公司交付产品因属于内销,故根据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再包装放入食品标签后销售。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所以包法非勐海茶厂包法,生产日期87年6月,电话是1993年后的5位号码。因为是熟茶,在过去的历史中熟茶才被认为是普洱茶,普洱茶可以长期保存,所以保质期是长期保存。

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

时光回溯二:


1999年压制92青饼

1999年阮殿蓉根据87高山特级的包装,选用从西北地区抵账原料压制的92青饼。1993年广东土产公司选用87年轻发酵茶叶压制成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根据93年情况标注,电话号码5位,生产日期和92青一样打了87年6月的原料日期,因为是熟茶,保质期打长期保存。茶品生产以后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

以上两种时光回溯都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我们缺乏了关于1987年至1999年茶品生产经过的详细资料。茶品由于食品标签电话号码是5位这一单一孤证就否定他是87年茶品是站不住脚的。1999年压制的92青饼,制作时电话号码已经是7位,也不能因为一个孤证去否定他92青的价值。我们应该考证的过程中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同时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一款茶品的真伪。

然而,这些讨论似乎把事情本末倒置了。对于一款茶品来说,判断其真伪和价值的首要属性是其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品鉴1980年代末期的熟茶,与存放年份相近的茶品进行比较,来寻找相似之处。我们通过1980年代末熟茶的品鉴寻找类似仓储类似年份熟茶进行品鉴对比,确定87高山特级口感方向与时代相符。收藏老茶第一要素是品鉴,建立品鉴样本是基础。望文生义,靠包装就否定茶品脱离了普洱茶陈茶品鉴、收藏的本质。

所以我们晓德书号组织一起品茶活动就是想让大家回归茶的本质:品鉴。我们十多年来对普洱茶资料的整理发现普洱茶发展过程是复杂的,要理清历史非常困难,单一事件或证据是没有办法代表一个面的。

陈茶的价值最终是要体现在品饮价值上,交易价值应该以品质为基础。特殊茶品具有历史意义,例如87高山特级茶,其亲历者和拥有者见证了茶叶市场的发展,认识到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陈越香,越珍贵。

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亲历者和拥有者,如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汤一平、马嘉、阮殿蓉以及所有默默付出的亲历者,为我们留存这款茶的前辈们表示敬意。

来源:晓德书号 菌子,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