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1996年水蓝印普洱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97水蓝印复刻版这么火,你知道它的由来吗?专业解析97水蓝印的重要特征

最近,中茶发售的2020复刻版97水蓝印频频占据热搜榜首,官方签售活动现场,更是出现千人冒雨排队抢购的盛况。

有朋友发来消息问:97水蓝印究竟是咋回事,这茶有啥来头吗?今天,旗舰店就和大家详细介绍97水蓝印这款明星普洱茶!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97水蓝印的重要特征

97水蓝印指的是国营老勐海茶厂,于1997年生产的一批7542茶品,因茶纸上的八中“茶”字为水蓝色而得名。

此茶不仅出身名门(国营勐海茶厂),而且血统正宗(7542配方),是业内公认的88青饼继承人。

97水蓝印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

①棉纸极薄:外包装棉纸的质地极薄,且十分柔软,据说是勐海茶厂有史以来最薄的棉纸。透过棉纸,能清晰看到里面内票上的字。

②水蓝印:茶纸版面上的“八中茶”商标的“茶”字,颜色为水蓝色。由于是手工盖章,有时候“茶”字会比较模糊,属于正常情况。

③大七版外包:“云南七子饼茶”的“七”字,比较宽扁大气,也称为“大七”,1993年以后才出现、1996年以后才大量使用。

④繁体“葉”字版面下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中的“叶”字,采用的是繁体“葉”字。

据传当年也有用繁体“業”字的,但《深邃的七子世界》一书中,97水蓝印是用的繁体“葉”字。

⑤大字简体厂内飞:1997年~1998年7542是大字简体厂内飞,其内飞上的“厂”字是简体字,而非繁体“厰”,代表性茶品是97水蓝印、98年7582。

二、97水蓝印的用料

97水蓝印原筒采用笋壳外包,以铁丝捆绑,一筒7饼装。其用料有别于勐海茶厂其他常规的7542茶。


据说,上世纪80年代末,几大国营茶厂都认为茶农初制的古树茶毛茶没有标准,因此压制生茶时,较少使用这类茶叶。

勐海茶厂由于拥有种茶基地,一般都会选用自有茶叶基地的台地茶毛料;至于茶农交来的茶叶,基本用于发酵熟茶。

1997年,勐海茶厂在制作7542时进行了调整,再次尝试选用茶农初制的古树茶毛茶参与拼配。因此,97水蓝印的用料在当时较为独特。

三、97水蓝印开汤品饮

97水蓝印饼身特殊,茶面铺满金色嫩芽。由于陈化时间较长,茶饼略有松散,甚至边缘有茶叶脱落,彰显岁月沧桑痕迹。

茶品开汤后呈褐栗色,晶莹通透,口感爽滑厚实,梅子韵浓郁,茶气足但保有轻盈柔和的优雅美感,充分表现7542刚柔兼具的特质。

最大的感受是喉韵极佳,这种渗透力是在醇和、平顺、细腻中显现,也许这就是“老勐海”的迷人之处。

此外,97水蓝印香气很强,极具聚合力的果香,沉在茶汤里,再加上极具穿透力的茶气,让品饮者心平气和,犹如进入空谷幽兰的境界,实在妙不可言。

97水蓝印质足量稀,普遍认为它有接续88青饼的潜质,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老茶藏品。

参考资料:

  •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 陈智同《7542的前世今生》[J].《茶艺》,2013(44)
  • 陈淦邦《严选1996~2003中生代靓普洱》[J].《茶艺》,2016(56)
  • 黄刚《中生代普洱茶三题》[J].《茶艺》,2016(56)

寻味时代经典97水蓝印,厦门茶博会,双陈用年份老茶,持续引爆现场

6月25日,厦门茶博会的第三天,“寻味时代经典97水蓝印——让世界爱上年份茶”专场品鉴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A3中心舞台区成功举行,双陈普洱用一款陈期25年的明星茶97水蓝印,再一次带领茶友们走进年份普洱茶的世界。

活动伊始,双陈普洱运营中心总监周超先生,做“共享年份普洱茶”的主题演讲。他说,现如今的普洱茶行业必然有三个回归:重归消费本位,重归健康本质,重归真实本色,在这种背景下,年份普洱茶必将成为行业商业新赛道;对消费者而言,喝年份普洱茶试错成本更低,所见即所得,身体更易接受,温和不刺激,优质年份普洱茶将会是中国未来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双陈普洱深耕行业27年,有超13万平米的普洱茶仓贮面积,400余款优质干仓老茶品种,首创的生态干仓贮藏技术,历经4次迭代升级,是真正能够让消费者放心选购的年份普洱茶品牌。

之后,本次茶会的主角1997年水蓝印正式开品。97水蓝印是原国营勐海茶厂在1997年生产的7542配方茶,是90年代中期7542配方茶的代表作,受到茶友们的持续热捧。

伴随着97水蓝印的悠悠茶香,国家级评茶师,双陈普洱茶学堂首席讲师刘颖女士,跟大家分享“年份茶风味特点识别”。她说,普洱茶的年份是有迹可循的,可以根据茶品的生产信息、包装特点、品质风味来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年份。

而年份茶的品质风味又可以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去识别。并向大家展示了双陈总结和研发的部分年份茶识别工具,以帮茶友们更加快速地识别年份茶,增加品茶乐趣。

现场,双陈为大家准备了年份茶风味轮纪念折扇,复刻97水蓝印的2017年双陈9542等礼品,用好茶好礼陪伴各位茶友,茶会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今天是厦门茶博会的第三天,连续三天,双陈每一天都为茶友们准备了一款优质的年份普洱茶。

1996年中茶绿印7532(市场价16000元),1992年大蓝印(市场价18500元),1997年水蓝印7542(市场价80000元),1987年中茶绿印8582(市场价90000元,6月26日下午三点开品),一款比一款稀缺,一款比一款重磅,现场也是一场比一场爆满,很多茶友慕名而来。

同时,细心的茶友也发现了,双陈标志系列茶品莲饼第五代也首次在现场展出,第五代莲饼即2022年莲饼,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今年是双陈普洱首次亮相厦门茶博会,一款又一款的优质年份普洱茶一定厦门的茶友们带来的不一样的风景。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因为一杯茶,相聚在此,这杯优质的年份普洱也见证了我们的欢乐、专注和精彩。

接下来的日子,好茶继续,精彩继续。

从96紫大益,97水蓝印、01简体云说开,聊聊老茶的暗记与印刷之谜(下)

与96紫大益与97水蓝印这两位珠玉在前的前辈相比,01简体云没什么故事,是一款采用常规八中茶版面,传统7542配方的厂货,但却凭借其优秀的品饮价值,带火了“简体云”系列。

“01简体云”兴起前,所有包装上“云南七子饼茶”中“云”为简体字的茶品,都可以叫“简体云”,比如01年天福简体云,03年销马大益简体云,01年7502配方简体云等等,而如今,一说起“01简体云”,乃至是“简体云”,最耀眼的莫过于2001年勐海茶厂生产的这款中茶版简体云7542。

01简体云的批次辨识点

01简体云,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撒面,芽头细嫩均匀,是标准的7542风格,历经20余年转化,饼面转褐,泛油光,汤色粟红通透,入口饱满,花果香浓郁,木质香已出,有果甜香,梅子韵显,茶气、茶韵足。

可能正是因为其版面常规的同时,还备受市场认可,01简体云与88青的处境相似,引来了诸多同时期茶品的争相认亲,乃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重点了解下其批次版本与特征点。

首先,所有版面的01简体云都具有以下版面特征:八中茶中的“茶”字为套色印刷加盖章,油墨深浅不匀;简体厂内飞,右下角有傣文符号;7542拼配风格显著,条索纤细,金芽撒面(这点可用来区分7542与7502)。  

其次,01简体云可大致分为薄纸与厚纸两类批次,通常认为棉纸越薄,批次越靠前,品质更好,价格也相对更高(不考虑仓储等其他因素),能透过绵纸轻松看清内票上文字的为薄纸批次;文字不容易辨识,棉纸柔韧不易碎为厚纸批次。

另外,通过内票规格大小也可辅助辨认01简体云批次,一般薄纸版的内票尺寸略小,字样排版更紧凑,6行英文说明,底部2行中茶公司英文翻译,最后一个单词为“branch”(分公司);厚纸版则采用常规内票,7行英文说明,底部3行中茶公司英文翻译,最后一个单词“branch”错印成了“bravch”。

最后,01简体云绵纸上方“云南七子饼茶”的“七”、“子”、“南”这三个大字,还存在有缺和无缺之分,不过不同版本存在混用情况,具体原因下面还会分析,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还存在一款与01简体云7542采用相同版面,品质稍差的2001年中茶7502青饼,这两款“双胞胎茶品”经常被茶友们混淆,亦有茶商在“挂羊头卖狗肉”,这里再介绍几种辨认方法。

所谓“7502”,其中的“0”与用料等级无关,而是当年茶商提出的定制化需求,相比于7542的芽头撒面和纤细秀长的条索,7502的用料更粗老,饼型也更宽厚蓬松,俗称“轻泡感”,翻过来看背面,能看到粗梗,老黄片和碎料,口感也更加粗犷。

老茶暗记与真实历史

三款明星茶介绍到这里,有细心的茶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说96紫大益的“断南”,97水蓝印的“大七”“繁体葉”,01简体云的薄厚绵纸,还能总结规律,有可能是厂家设置的暗记以外,那96紫大益拼音里缺个g,01简体云的单词错印,缺字无规可寻,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其实,这些茶品版面上的特征和细微区分,与其说是厂家有意为之的暗记,更像是当年生产时条件有限所留下的一点遗憾,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真实的普洱茶制销史中寻找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洱饼茶的生产主要由勐海茶厂负责,品种上仅有7532青饼、7542青饼、7572熟饼、7452熟饼这4款,版面全部采用八中茶常规版面,即我们最熟悉的云南七子饼茶。

需要提醒的是,当年云南全省茶叶地产、供、销业务,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即省茶司)全权负责,其中饼茶所用的绵纸,是省茶司委托昆明“华山印刷厂”印制后再发运到勐海茶厂的,因此当时并不存在厂家暗记之说,另外当年用的是老旧的圆盘式单色印刷机,换色需再次印刷,这就解释了一些茶品八中茶中的“茶”字歪扭,偏移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勐海茶厂的渥堆发酵技术水平提高,又有了8582青饼、8592熟饼这两款香港南天公司的定制茶品,茶品出口大大增加,普洱散茶编织袋,饼茶内飞、内票、绵纸,乃至整件包装所用的竹篾需求数量都大大增加,负责这些物料的省茶司包装科一时忙不过来,沟通后决定将包装生产权下放给勐海茶厂,由勐海县印刷厂负责。

当年条件有限,茶品所用棉纸的印刷和制版,都是厂家拿着现成的茶饼去找印刷厂,让制版师傅手工绘制的,所用颜料也是调色师傅凭经验和感觉人工调色的,光线强弱,不同气候,都会影响调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97水蓝印中心的茶字后来会呈现出淡蓝色,以及不同批次的茶品绵纸颜色深浅不一的原因。

而且,勐海是偏远的边境小城,县区级印刷厂条件很差,长期印刷后,铅字库字体不齐,字体损坏更是家常便饭,某些铅字磨损后又找不到备用的,就只好用相近字体代替,甚至弃用,这就解释了96紫大益上“缺g”和“断南”的成因,乃至“大七,小七”,“尖出飞,平出飞”,“事业青”茶品、大白菜特有的闪电纹等特征的由来。

1999年海湾茶厂事业青

白菜系列主要辨识点

绵纸方面,早期七子饼茶绵纸多为“手工纸”,需要沤浸蒸煮、打浆、抄纸、捞浆、压榨、晾干等诸多工序,特征点是纸质柔薄,纸面上分布着诸多“打浆”未捣细的木质纤维,优势是透气性好,无化工添加剂,缺点是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艺进步,出现了用机器代替手工捶捣纸浆的“半手工纸”,因此当年普洱茶所用绵纸中存在“手工纸”和“半手工纸”混用的情况,90年代又出现了效率更高“纯机制绵纸”,并于1997年左右全面取代了其他绵纸,而97水蓝印所谓的特薄绵纸,可能正是最后一批手工纸。


最后,再补充一些省茶司定制茶的真实情况,以前生产正规出口的饼茶、沱茶,外包装上都是统一用“八中茶”的商标,内包装或者内飞上会标注生产茶厂名称,7542、7572、8582、8592之类的饼茶,则是在内飞纸上印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茶厂出品”字样,非常规范。


1996年以后,茶叶公司开始内部改制,实行部门承包经营责任制,很多部门开始自己找其他途径生产茶产品,做出来的茶叶包装内飞或包纸上不能印茶厂名称,就印“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品”,或者更简单的只印上“八中茶”商标,用“八中茶”的外包棉纸包上。

另一方面,1996年以后,原生产出口普洱茶的几大国营茶厂订单锐减,只能自谋生路,接受各路茶商的订单,除了常规产品,很多茶商还有个性化要求,不过当时的条件比较简陋,大多是自己选择原料、包装纸换色,或者在茶中夹一些东西,丝带、大叶片之类的作为记号,又或者直接在包装纸上印个图案等等,而不是细微的暗记。

来料加工时期颜色各异的大益茶

历史无需掩盖,真理越辩越明,这才是隐藏在老茶绵纸江湖下,最真实的普洱茶包装印刷的实际情况。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