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10年大益茶砖7562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产品汇总:大益普洱茶砖汇总

普洱茶的形态很多,砖茶就是其中一种经典的形态。经典到什么程度呢?会让一些“门外汉”们以为,所有砖茶都是普洱茶!

 

说到砖茶,我们也说点普洱砖茶的历史。其来历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普洱砖茶是为了满足当时的运输条件而出现的。最早出现的砖,其压制法极为简单,一般都是人工压制。从光绪四年(1878)以后,砖茶的制作中逐渐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这种制造砖茶方法快捷且有效。可以说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就是因为茶叶贸易带来的!

普洱砖茶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历史悠久以外,跟当中出现过不少好茶品也脱不开关系。受到茶人追捧的砖茶,不少都来自于勐海茶厂——说到这,益友们可能立马就会想起九二方砖、7562等经典产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讲讲大益的砖茶,除了这两款经典茶品以外,还会介绍其他几款热门砖茶……现在,你的手指赶紧往下拉啊!

 

砖茶界的巨星,光芒耀眼1

孔雀普砖(熟)

银孔雀普砖(生

 

大益「孔雀」系列产品充满传奇色彩,一直为益友们津津乐道。而勐海茶厂于2005出品的“金/银孔雀普砖”,则是「孔雀」系列产品中比较少见的砖茶。

▲金/银孔雀普砖的规格均为1000g/砖,“高大上”体型对应了它作为一套高档青熟套装礼品砖茶的产品定位。

其中,金砖为熟茶称金孔雀,外形匀整,条索紧结,显金毫,香气纯正,汤色红亮,滋味醇浓;

银砖为生茶称银孔雀,外形匀整,芽头肥壮,显白毫,香气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浓。是品赏、收藏、送礼之佳品。

 

 

九二方砖(生)

九二方砖名气之大,被茶友们奉为100g普洱方砖的代表,是勐海茶厂的传世佳作。

当年勐海茶厂出产的方茶中,部分包装盒上贴有一张卷标。

有趣的是,九二方砖的经典包装盒上也贴有这种卷标,它不但见证了国家食品规章制度的演进,也述说了当时勐海一地电话、电挂等资料,以及从四码向五码演进的过程。九二方砖不但是一款优质好茶,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文物。

▼2011年,大益集团经典再现九二方砖。

这款生茶精选勐海地区高山茶,采用当年的经典配方,经过几年自然醇化原料于2011年压制而成。

▲批次为<101>的九二方砖保留100g/砖的体型,外形小巧精致;色泽黄绿油润,白毫显露;前几泡开汤汤色黄浓,后几泡慢慢变浅黄,口感醇正、柔和,滋味浓厚饱满,回甘快,陈香馥郁,纯正持久!

 

 

经典66青砖茶(生)

大益经典66系列,系勐海茶厂在2006年为了纪念茶厂创立66周年而特制的纪念茶,推出了包括茶饼,茶砖及沱茶几种茶款。茶身重量每片为660克,寓意六六大顺。

▲所以,经典66青砖茶也拥有660g的“独特身材”。大益经典66系列是对勐海茶厂66年呕心沥血制茶的沧桑风雨之完美总结,兼具高品质与重要纪念意义经典66青砖茶,长期受到市场的追捧!

经典66青砖生茶采用生态乔木大茶树茶菁蒸压而成,肥壮芽头撒面、盖底,中壮茶叶为里,汤色黄亮,香气纯正,滋味鲜爽,回味持久,叶底活性十足,彰显勐海茶厂大树青饼之风味。

 

砖茶界的中流砥柱,经久不衰2

 

7562(熟

 

作为大益勐海茶厂熟茶代表之一,7562绝对是普洱砖茶界的中流砥柱。7562号属于一款熟砖茶产品,茶品起源于1976年,时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与文革砖茶形成了文革一前一后的代表产物。

最早的7562采用简单的包装纸封装,以盖有“7562”字号的印章而出名。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海外经济发展,以及国内的改革开放,为了顺应国外市场提高普洱茶产品档次的要求,大益对7562进行了重新的包装改版,使这款普洱砖茶得以长足发展。多年的积累,7562这个产品早已成为可以批量化生产的中高端普洱砖茶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

▲7562砖茶属于适度发酵但稍偏轻的熟茶,规格为250g/砖。采用较幼嫩茶菁精制而成,芽头肥壮,带有淡淡的荷香,压力适度,砖面上芽条清晰,活灵活现。适度偏轻的发酵方式,使得茶砖冲饮时汤色红亮,口感醇厚,微甜顺滑,叶底弹性十足,是轻发酵茶的代表产品。

 

老茶头(熟)

老茶头普砖于2006年研制成功,是精选存放多年的熟茶茶头,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茶制作技艺”拼配、发酵而成的熟砖茶。“紧结浓缩历史,蒸压再铸辉煌”的制作理念,使得该茶品一推向市场,就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和茶人的追捧。

大益老茶头也是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砖茶代表之一,其在2006年面世后,陆续在2007至2012年推出不同批次、规格为250g/砖的茶品。

▲2014年的时候,大益推出了批次<1401>的新版老茶头,全新包装,规格为100g/砖。

▲接着又在2016年推出批次<1601>、规格为280g/砖的老茶头茶品。

那么,老茶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勐海茶厂发明了熟茶发酵技艺后的日子里,渥堆师发现,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结在一起的团块茶,又称“疙瘩”——它们就是“普洱茶头”。这些“疙瘩”形成的原因一般多为嫩度高、体型小、条索紧结的茶叶受潮水后,因为其内质柔软、茶体之间透气较小,在发酵过程中又经过反复不断地翻动,便会大量分泌出果胶,果胶较为甘甜粘稠,最后便自然粘结成团块。这些“疙瘩”看似其貌不扬,但因为其受发酵较为充分加之果胶质含量很丰富,拿来冲泡以后,焦糖香浓郁,茶汤醇厚粘滑,汤色赤红澄亮,香甜可口,令人惊艳。它就这样演化成了大益的老茶头。

▲所以老茶头砖的特点就是面茶沱块均匀,松紧适度。汤色浅红。香气显糖香。滋味醇和,甜明显。叶底红褐,沱块状。

 

狂吸流量 砖茶界新势力来了!3

琥珀方砖(熟)

铂金方砖(生)

 

2013年、2014年大益连续出品琥珀方砖和铂金方砖,60g/砖的便捷式砖茶,小巧紧致,小小身材却有十足滋味。

其中,琥珀方砖为熟茶,采用大益传统制作技艺,选用稀缺原料拼配而成,取一小块与水相融,即刻呈现一番美妙的和解,极富品鉴观赏之美感。

原料选取最近两三年间每个熟茶发酵堆中筛选出来的嫩芽,适当拼配当年新料而成,是一款非常少见难得的大益高等级熟茶。

▲琥珀方砖形状周正,松紧适度,条索紧结,显金毫。

铂金方砖则为生茶,采用大益传统制作技艺,选用稀缺原料拼配而成,便捷式砖型,小巧紧致,犹如铂金打造的首饰,每个细节都是完美缔造,处处彰显着稀缺,高贵的气质。

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中细嫩茶菁为原料,精工制造香气清扬。茶砖方正紧实易掰,水到渠成不必费力撬开,就像美好的爱情轻轻浇灌便会茁壮成长。

 ▲铂金方砖形状周正、松紧适度、厚薄均匀,条索细,短碎,显白毫(小芽),嫩度稍高,色泽略陈(黄)。

 

岁月(熟)

光阴(生)

 

岁月和光阴是大益2014年推出、具有纪念价值的经典茶品。它们是见证大益改制10周年的茶品,背面加盖“甲午马年制”的印章,体现勐海茶厂悠久历史中的制茶精髓。

轻品如烟岁月,小酌光阴醇香。品饮一杯陈年普洱茶如同领略一段消逝的历史,见证并诠释了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历史。

岁月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优质原料,采用传统普洱茶砖工艺,手工研制,经独特发酵技术和成熟的拼配的方法,精心加工而成。茶砖色泽乌润,金豪细嫩撒面,茶汤红浓明艳,茶韵丰富,醇香醇正自然,入口柔美顺滑,醇厚饱满,有回甘。

 

▲光阴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优质原料,采用传统普洱茶砖制作工艺,手工研制。汤色呈橙黄色,清澈透亮,入口微涩,烟香充满整个口腔,柔绵而不张扬,韵致境深。

 

 

老茶砖(生/熟)

 

老茶砖是大益在2018年推出的一款砖茶,也是西安大益品艺园王木犊剧场特供茶。有一生一熟两款,规格均为250g/砖。“古法新制,西北专享。”

茶马古道经典传承,发酵茶之健康尊选,具备高海拔无污染优势。老茶砖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益茶拼配技艺研配,精制而成。

▲其中,老茶砖(生茶)选5至8年陈茶菁拼配,砖形方正,厚薄均匀,条索粗壮,松紧适度;汤色橙黄透亮;果甜香显著滋味醇和香甜,甜韵持久。

 

▲老茶砖(熟茶)选用陈年壮实茶菁发酵拼配而成,砖形方正,厚薄均匀,松紧适度,茶砖色泽乌润,金豪显;汤色褐红明亮;显糖香和枣香;滋味醇和顺滑。

 

 

哟吼,听益信君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款茶,是不是让你很有冲动,现在就去“搬砖”?只不过你搬的不是工地的砖,而是大益茶砖,款款都是好茶,这种“搬砖”让人羡慕啊!

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益信君现在就要去撬砖泡茶,品饮起来了!

德丰昌说普洱 勐海茶厂辉煌的过往历史

百年普洱 经典传承

  勐海茶厂历史与普洱茶紧密相关,可以说勐海茶厂曾经也引领过普洱茶的发展,是云南普洱茶四大重要茶厂之一。

视频用时10分05秒


  1939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茶叶技术工作者赴勐海县筹建茶厂。

  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正式建成投产,由范和钧先生担任厂长。

  1942年11月7日,范和钧率领20多名员工(主要是外地技术员、技工)离开佛海茶厂。11月,李佛一到职担任云南茶叶公司佛海实验茶厂主任。

  1943年8月,中国茶叶公司从云南退出全部股金,佛海茶厂成为富滇银行企业。

  1946年1月,佛海茶厂划归云南人民企业公司,廖嘉铭为董事长,周光泽为佛海茶厂专员。同时私人茶庄复兴,6月李佛一辞职自办茶庄。

  1948年,云南中茶公司对佛海茶厂已无档案记录。

  1948年佛海茶厂完全停产。

  1950年之前佛海茶厂没有使用过中国茶叶公司的中茶牌商标。

  1951年7月,顺宁茶厂技术主任唐庆阳受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委派来勐海,组织恢复重建佛海茶厂。到11月,云南省茶叶公司正式批准佛海茶厂恢复生产。

  1952年5月,省茶叶公司下文佛海茶厂改称为云南省茶叶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3年,佛海县改称为勐海县,佛海茶厂也改名勐海茶厂,唐庆阳出任勐海茶厂首位厂长,勐海茶厂的厂牌悬挂在厂大门的高墙上,勐海茶厂开始加工精制茶。

  1956年2月,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云南侨销圆茶和青毛茶均调广东省茶叶公司出口或重新拼配。

  1957年,茶厂改为云南省商业厅经济作物局。茶厂改革制茶机具,加工能力猛增。

  1958年,勐海茶厂为解决运输难等问题,开始将勐海县调运公司内部的毛茶原料经过蒸软压成大方块运输,昆明、下关茶厂收到原料后再复蒸解块。

  1959年,勐海茶厂开发出“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新产品。

  1961年1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新茶路1号现址和老茶厂自由街和平路8号同时使用。同年,中国茶叶出口公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

  1966年,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

  1967年,将心脏形的紧茶改为长方砖形,使用中茶牌商标。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专营茶叶出口业务。茶厂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72年6月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勐海茶厂为74、75开头,末尾为2。1976-1979年勐海茶厂外销出口多以麻袋与纸箱包装的散茶为主,普洱紧压茶只有7542及7572两种(渥堆熟茶)。

  70年代末期,日籍天津人高江村先生成立“云南堂”,以健康诉求概念,由中国进口7562等熟茶,大量引进云南普洱茶进入日本市场(高江村之子高成日先生口述)。

  1979年以后外销出口开始出现多样化拼配的茶品唛号,如7542、7532、7582等(生茶)。

  1981年省茶司接受香港茶商订单,由勐海茶厂制作唯一一批7572青(生)饼。

  1985年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省茶司定制8582青(生)饼,由勐海茶厂制作,于1986年~1987年间始交货香港。

  1988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开始启用(李易生副厂长口述),此时期只生产茶砖、小方砖。

  1989年大益牌正式注册(李易生副厂长口述)为勐海茶厂主要之外销品牌。

  1994年开始筹备股份制公司化。

  1995年3月22日以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大益牌”商标。开始生产大益牌七子饼茶。

  1996年正式改制成立为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省公司营运不善,茶厂自行接受茶商订单,茶品规格包装多样化。

  2003年底,因民营化确认,在无法被留任下因而多数员工人心惶惶。此时出现茶品混乱现象,委外加工、来料加工、大票后三码辨识码未按规定等等不正常现象破坏了勐海茶厂三十年来的常规。

  2004年10月25日改制民营,没有留下老员工与库存老料,正式结束国营茶厂体制,品牌、茶品、质量也出现明显断化。

六大茶山阮殿蓉:让时光为普洱驻颜

  阮殿蓉:对普洱茶而言,光阴真是玄妙的演奏家,创办于1940年的勐海茶厂历经沿革变迁,在20世纪90年代充满变奏的改革进行曲中,顿挫之间,差点被划上休止符,当此之时,这段乐章赋予了一位新女性,历史驻足于六大茶山之间,指挥棒在她手中交替,在急转而就的曼妙曲线之下,挥就了起承转合的化工之笔,她就是后来六大茶山茶业开山立派的创始者阮殿蓉。

  勐海茶厂走马担重任

  出生于云南昭通的阮殿蓉在大学期间主修法学,毕业后分配回原籍,原本应该成为一名“律政俏佳人”的她,人生轨迹最初和普洱茶是两条平行线。然而,命运却为她埋下了更多伏笔。后期,阮殿蓉因为工作缘故,由滇西北转入滇西南,这才有了她和普洱茶命中注定的际遇。


  少年时的阮殿蓉,家境优渥,她童年的记忆里已然弥漫了普洱茶的香气。从小就在母亲供职的供销社里玩耍,柜台橱下便多见饼、砖、沱之类的普洱茶商品,这些形状各异的普洱茶被她随手拿来把玩。父亲在运输公司做调度,常年运转于各个茶产区和宜宾、自贡、内江、成都等地,也会经常把这些茶区的茶叶带回家,跟着父母喝茶,已经成为她很日常的一件事。


  在大学,阮殿蓉与出生云南凤庆的先生结缘。先生的祖上与普洱茶渊源厚重,外祖家世居茶马古道重镇鲁史,曾经开办过茶庄“俊昌号”,这些因素都成了她亲近普洱茶的触媒。婚后为解决分居问题,她随着先生由家乡转调到了当时云南茶叶最大产区的勐海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任职于勐海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振思铁合金厂,初为人妻的阮殿蓉那时候心心念念的生活,也无外和其他普通女性一般,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忽然一天,一纸委任状,将她的余生和普洱茶紧紧连结。


  1998年11月,30岁的阮殿蓉被西双版纳州正式委任命为第六任勐海茶厂厂长。和所有前任勐海茶厂厂长们不同,此次上任,她是临危受命接手严重亏损,濒临闭厂的勐海茶厂。阮殿蓉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勐海县县委书记委以重任时,望向她的眼神,凝重而又期待:“书记当面指示我说‘政府深知勐海茶厂的现状,你既是法学出身,又通过业余学习过财务。该关就关,该破产就破产,该停就停。’其实,政府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既懂财务又懂法律的人,以合法手段关闭勐海茶厂。当然,做得好了,那是‘老树疙瘩发新芽’。言下之意,死马当作活马医,即便我无法力挽狂澜,也不会被追究任何责任。”阮殿蓉带着淡然的微笑说起这段往事。


  “勐海茶厂自创办以来,出产过云南七子饼茶、7562茶砖等经典力作,亦培养了邹炳良、卢国龄等普洱茶巨匠,只是在国家取消茶叶统购统销制度之后,一时之间还没有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培养出众多普洱茶匠人的国有茶厂,我觉得就这样倒闭关门实在是太可惜了。”阮殿蓉非常敬仰勐海茶厂在辉煌时期的邹炳良、卢国玲两位茶厂,她不想成为勐海茶厂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终结者厂长”,她开始思索着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勐海茶厂“起死回生”。


  阮殿蓉接手之时的勐海茶厂,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似乎回天乏力。她回忆说,“前几任厂长为了转型,也开办了机砖厂、玩具厂、啤酒厂,可均以失败告终。到我接手的时候,等着我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茶厂银行账面只有8000元现金,对外欠款(主要是茶农)多达1500万,厂部只有两台机组,整个经营状况捉襟见肘,想要扭转这个局面,实在太难了。”阮殿蓉在了解了勐海茶厂的整个财务状况之后感到非常沮丧。入行之初即面临如此困境,仿佛身入一片荆棘丛林,但秉性不服输的阮殿蓉深知“穷则变,变则通”。


  经广泛深入调查,历时12天跑遍勐海茶厂东北、西北、华南等传统市场,她发现占据生产线大头的滇红、滇绿不仅质量不达标,且每产出1公斤反亏损1-2元,传统的大益牌普洱才是茶厂的核心竞争力。阮殿蓉说:“发现这点之后,我当时毅然决然地关停CTC红碎茶和绿茶生产线,重新开始投入普洱茶生产,当时普洱茶只占实际产能的20%,不过600吨产量。这个举措实行之初,各方面压力非常大。因为当时勐海本地乃至全省老百姓根本就不喝普洱茶,更不知道它在港澳地区声名鹊起。”当时的普洱茶生产车间靠近职工住宅区,生产流程不规范,工人甚至在车间抽烟,卫生标准全然不符食品安全。从此,阮殿蓉将注重普洱茶生产环境作为第一要则,对于普洱茶卫生要求近乎严苛,这个要求也一直延续到后来她做六大茶山品牌。


  在1998年的员工大会上提出重建勐海茶厂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重铸企业精神三个理念。为了实现这三个理念,要从抓标准化生产做起。

  当时,信息的不对等造成当时茶厂的员工不仅对于标准化生产完全没有概念,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念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追溯起来,其实阮殿蓉本人也颇多受惠于台湾学者邓时海先生对于普洱茶的著述。当初跑市场调查,在广州芳村因人介绍,发现书中提及的很多普洱茶藏品都出自勐海茶厂。普洱茶产于云南,流转于香港,光大于台湾,当群体意识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她是比较清醒的一员,然而,如何唤醒这批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呢?她煞费苦心,远道从台湾力邀邓时海,以及云南农大茶学院邵宛芳女士等学者,在茶厂开设讲座,意图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普洱茶潜藏于时间之中的秘密价值,但只有少数人认同这些观点。“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何这样做,很多人甚至认为我是‘想钱想疯了’,他们对普洱茶的定位还一直停留在原始传统阶段,满足于普洱茶作为原料产地而已,我想改变这个现状。”她说。


  对阮殿蓉而言,关闭勐海茶厂十分容易,清算财产之后走法律流程就可以了,可是她就想逆流而上。为了让勐海茶厂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阮殿蓉扶持并返聘老员工,尊重传统工艺,整理重建勐海茶厂档案,恢复了勐海茶厂老字号7592(后来成为大益经典唛号)、重制73厚砖,在1999年率先大力推行有机茶认证。

  “我当时做这些事,对比国有时期的勐海茶厂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大胆和创新了。当时自己还年轻,做这些事之前,我还专门跑去请教已经退休的老厂长邹老和卢老,邹老认为改制之后的勐海茶厂,能够摆脱束缚,一展拳脚。二老对我表示全力支持。”有了二位老厂长的支持,她带着满满的底气,重新开启勐海茶厂定制系列,推出的黄大益班章、白菜班章、99绿大树等后来都成为普洱茶的经典产品。后期,借99世博会,澳门回归等契机,开创了纪念饼茶,推出建国50周年、勐海茶厂建厂60周年纪念饼。“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普洱茶可溯源体系。六大茶山品牌也是可溯源体系的最早的践行者。提出普洱茶防伪认证,限量生产,在包装上注明编号、收藏公证书、转让背书、收藏证明,这样做,能够让普洱茶真正做到规范化生产。”往事已矣,阮殿蓉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是如何做好现当代普洱茶企业,并成为典范。


  不可否认,这位女性在普洱茶行业里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头。除了上述作为,阮殿蓉对普洱茶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把普洱茶提升到人文层面”。为了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她在民间不遗余力地为普洱茶造势,推广普洱茶品牌。为了对普洱茶重新做出解读认知,阮殿蓉邀请云南著名作家雷平阳执笔撰写,组织出版《普洱茶记》,这本以勐海茶厂历史为主线,充满诗意的文人作品至今仍然是普洱茶书中的经典读本。


  另一方面,她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灵活的营销手腕,在短短两三年间,阮殿蓉令勐海茶厂扭亏为盈,枯木逢春,并在2001年突破十年来的最佳业绩。事实上,80年代末期众多的国有企业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积重难返,大半面临发展弊端,勐海茶厂便是特殊时期这批企业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内陆,国企改制的趋势显得呼之欲出,此时,接任厂长一职的阮殿蓉大胆革新,迎合了时代发展潮流,可说除了个人因素,也是历史的选择。

  阮殿蓉以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开创性的探索,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在今天看来,都是深具前卫意识的。之后的故事,勐海茶厂经改制后光大门庭,成为云南普洱茶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他们在提及阮殿蓉的时候,不吝溢美之词,直言是她把勐海茶厂带入普洱茶时代。

  传承古今起六山于一脉

  正当勐海茶厂的改革初见成效,业界及当时的媒体无不寄予厚望,这个时候,阮殿蓉却因个人原因决议出走勐海,继而创办自己的品牌:“六大茶山”。


  2002年1月,阮殿蓉带着万般不舍,离开了勐海茶厂。据她回忆,当时离开勐海茶厂,心中十分难受,暗自落泪很多次。在她重新整顿勐海茶厂期间,并肩作战的员工们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至今都记得,在连续忙碌了好几个月,有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办公室,发现工人们都在她的办公室,见到她推门进来,热烈的掌声瞬间将她包围。这时,工人代表手中捧着一个蛋糕走上前来,大家轻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她自己都忘记了。“他们说,我们想给你了一个惊喜,阮总,这段时间你实在太辛苦了。”说道这里,阮殿蓉眼里已经泛着泪花。


  回到老家休整几个月后,同年6月,她在昆明创立了六大茶山茶业公司。倾注了心血,积累多年,符合自己对普洱茶的一切构想,六大茶山初出茅庐就很快打开局面。当时六大茶山位于昆明关上区的厂部,环境整洁,焕然一新,一改传统普洱茶生产车间陈陋无序的面貌,但创业路上一波三折,值六山五周年之际,一场无妄之灾令公司损失惨重,2007年在六大茶山厂房租用地的客运仓库,因土地权属争议纠纷,昆明百货站日新库区在一夕之间被夷为平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公司产值缩水近3亿。当时的阮殿蓉尚身处杭州,然而,令人兴叹的是,遭此重创的阮殿蓉短短数月便收拾旧河山,在凤庆重建了新的茶厂。很难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前行,不过很多年后,她依然富于感情地描绘当时凤庆茶厂重建的场面:许多昆明老厂的追随者们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跟着自己来到凤庆,有的妇女甚至还怀抱初生婴儿。那个时候,她只有一个念头:咬一咬牙,不为别的,只要为了他们而坚强。这一咬牙,就是十载春秋。


  以“六大茶山”注册公司品牌,寄托了自己的普洱情怀,意承先辈,以启未来。在勐海茶厂任职期间,阮殿蓉不仅洞悉了普洱茶行业经营管理的门道,并在短期内通过自学、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普洱茶知识和人文素养,早在2005年她就在云南日报开辟了“说茶”专栏,推出了个人茶文化专著《我的人文普洱》,其中“陈年普洱茶:时间的重量”一文,节选入当年云南省高中语文会考试卷。书染茶香,茶对生活而言是雅事,但在经营上却是艺术。在她看来,普洱茶首要的价值还在于饮用。她坦言,在入行之初,自己连红绿茶都分不清,因此,感同身受体会到入门级产品对普通茶友的重要性,由此构想六山开创了消费型普洱茶的市场新版图。


  以六大茶山俊昌窖藏6年、9年、12年系列产品为样本,自2015年,六大茶山通过不间断的对比品鉴活动分析研究普洱茶的品质,服务合作伙伴和消费者,提出全新的普洱茶品鉴方法“63方程式”,用辩证的思路解析六山茶,删繁就简,通过6次出水,寻找茶叶冲泡基准参数;3次开汤,寻找茶叶的品鉴误差点,在品鉴过程中,统一器皿、水温、时间,控制变量,展现一款茶的味道、产地、茶叶品种等。“63方程式”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品鉴方式,彰显产品的优劣,从而反馈至生产一线进行品质改良。


  六大茶山茶业发展至今,2016年投建落成占地60亩、储量5万吨原产地仓储版纳仓。版纳作为古六大茶山雏形之地,茶马古道源头,从原产地茶到原产地仓储,打造从“茶叶到茶杯一站式服务”。版纳茶仓极具现代感、立体化容储,流水线运作,集文化、茶旅、商业为一体,意识领先,体现了六山激流勇进的姿态。显露在外的规模足以堪称原产地第一家,沉潜于内的体量更像是一座宏伟建筑埋藏地底的基础,着眼于未来中期普洱茶仓储品牌,跨区域探索,早年在东莞、临沧、昆明等地的仓储实验逐渐集产地、工艺、年份成一家之标准,当初阮殿蓉从业以来尽遵轨范,至此可以不计工拙,倾注半生心血,挥洒毕生抱负,把自己搜罗的藏品一并陈列其中,她说自己把买珠宝的钱都用于普洱茶收藏了。透过玻璃窗展示的工艺,精心呵护的库存,极富个人色彩,它的魅力不在藏了什么茶,多少茶,而在于对这些茶的态度,表象都只是风轻云淡,殊不知,今年50岁,从业20年,六大茶山走过16个年头,她已跨过了千山万水。


  执掌六山门户的阮殿蓉被视为家族“俊昌号”百年传人,2013年获评中国茶叶行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身上头衔无数,但她始终清醒认识到自己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一名普洱茶经营者和实业家。筹划中的公司位于贺开庄园的普洱茶实物档案馆,今年3月便可开放,具有革新精神的阮殿蓉毫不讳言自己在某些方面适时的强硬手腕,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强硬手腕,着上一身旗袍,也巧妙地戴上了丝绒手套,大概,这也源于普洱茶厚重文化的浸润。


  (图:六大茶山;文:三胡水苍玉)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