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人”的非遗梦

南方有嘉木,云岭出好茶。漫步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宁洱县”)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可见一派青山苍茫、古韵悠悠、茶香幽趣的景象。穿越百年,这些古茶树见证了云岭大地的沧海桑田,也见证了茶文化在当地的源远流长。

让我们跟随宁洱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张奎的脚步,去宁洱县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寻访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非遗根脉。


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在困鹿山有一位彝族老人,守着母亲留下的百亩古茶园,依照古法做着他的普洱茶,他就是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兴昌。

1987年,李兴昌的母亲匡志英买下了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当时,普洱茶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还没有引起重视,普洱茶价格很低,没人愿意从事普洱茶的生产工作。”李兴昌回忆。

面对李兴昌的不解,母亲对李兴昌讲起家族300余年的普洱茶制作历史。听到祖辈在制茶技艺上的精进与坚持,李兴昌决定把制茶的手艺传承下去。“这块茶园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里面几乎全是古茶树,树龄几百年的很多。”根据母亲的要求,李兴昌开始着手调查古茶园。

当时,困鹿山上尚有1万余亩古茶园未被勘查,为了解和保护古茶树,李兴昌自费带工人扎进深山老林调查古茶园、绘制古茶树地图。经过十余年的走访调查,李兴昌绘制完成了古茶树地图,为当地的茶旅开发提供了依据。

匠心茶人坚守“茶艺”

作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李兴昌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为保证普洱茶的品质,他用心揣摩每一道制作工序,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1987年开始,我就在母亲的严苛要求下,系统地、完整地学习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十几年后才得到她老人家的认可。”李兴昌说道。

“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非遗传承要保持技艺内容的本真性,守正传承,同时要求手艺人德艺双馨。”从2009年至今,李兴昌应邀到省内外各类研究机构、各大高校讲学、研讨,免费传授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并在普洱市各院校、企业创办了7所普洱茶制作传习所,培育了3000多名优秀的“普洱茶人”。

2014年,李兴昌的儿子李明泽放弃牙医工作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学习祖传制茶工艺。当非遗技艺的接力棒从老一代人手中交到下一代手中,这一代青年的回答,没有让李兴昌失望。

“在制作工艺上去粗取精,把一些落后的、存在缺陷的部分通过现代先进工艺改进,使得普洱茶产品的品质和形态更加完美,更加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是传承人的追求。”李明泽一直记得父亲对自己说的话。

古老非遗绽放新活力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后继有人,非遗也不是一潭静水。”李兴昌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技艺的传承中,并用新的方式让传统制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高仕兴是李兴昌的学生,他在学成之后回到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把非遗文化传承与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来那柯里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很喜欢体验普洱茶的制作技艺。”高仕兴在寨子里建起非遗技艺体验中心,让游客体验制作普洱茶,感受非遗技艺和那柯里的传统文化。

在李明泽看来,探寻以非遗技艺创新开发普洱茶产品,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当下需要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李兴昌和李明泽带领困鹿山皇家古茶园茶区以及周边的茶农实现增收致富。谈到未来,李兴昌不仅希望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还希望山区的茶叶都能被集中收购在新建的厂里,带动产业兴旺、群众致富。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

雨疏风骤
#925643

作为一个宁洱县人读到这篇文章既为自己家乡有这样一位“老茶人”感到自豪,又惭愧自己作为家乡人却不了解自己的家乡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