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结友谊 古道连藏地 西藏昌都市与下关沱茶续写汉藏茶缘

“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山间铃响马帮来,是上世纪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而今交通通达,车辆如梭,马帮不再,茶马古道更显寂静,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和婉转动听的赶马人山歌依然在山谷中回响。

8月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在大理州人大常委会的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了解下关沱茶的发展历史,续写藏族群众与下关沱茶的世代情缘。

进入下关沱茶馆,考察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挖掘了下关沱茶的起源与演变发展。下关沱茶自1902年由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在景谷姑娘团茶的基础上创制定型,之后便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销往川藏地区。大理下关是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茶马古道的要冲,商贾云集,物流八方,逐渐成为西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贸易集散地,马帮通过茶马古道将云南省南部一带的茶叶原料运往下关精加工后,再运往川藏等地。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讲解员向昌都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解释道。因西藏地区群众大多以牛羊肉为主,平时吃的蔬菜较少,身体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或缺乏维生素的情况,而茶叶具有很好的消食解腻效果,且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平衡身体的良性代谢,所以西藏地区群众大多每日都要饮茶,茶叶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的前身——康藏茶厂,在成立之初的使命便是保障滇茶入藏,支援稳定边疆,服务民生。

与大理一样,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也是茶马古道上的要塞和历史名城,在西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茶马贸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滇藏线、川藏线和青藏线康区段的咽喉和纽带,西藏东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在交通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下关的茶叶从大理出发,一路向北至丽江,沿澜沧江北上到芒康,再过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山高路险,环境艰苦,马帮历经千辛,才将大理下关的优质好茶送到西藏地区群众手中。

在四展厅内,考察组成员品饮着下关沱茶公司生产的高端六角盒系列普洱生茶——“藏汉合欢”,纷纷赞不绝口。昌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建国表示,下关沱茶馆不仅宣传了中国茶文化,还记载着深深的汉藏情缘,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值得再来仔细地考察和学习。从五十年代至今,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及其改制前的下关茶厂一直承担着供应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边销茶的生产供应任务,是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和原料储备企业。

  

如今,虽然古道荒芜,马帮不复,可汉藏茶缘,早已根深蒂固,情分连心。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不忘使命,始终担负起促进各族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茶叶送到边疆地区千千万万户人民群众家中,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