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初心: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带领致富

走进都匀市匀东镇明英村匀盛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种植基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似层层波浪,漫山遍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位熟悉的身影正在指导村民们修剪茶树,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都匀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匀盛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盛长。

  

当好产业“战斗员”,促进产业发展

悠悠时光里,浓浓故乡情。生于1971年的郑盛长是土生土长的匀东镇明英村人。年轻的他仅靠着家里的一亩田、一亩地轮番种植烤烟、油菜、板栗、花生等经济作物来维持一家生活开销。

上世纪九十年代,都匀市实施扶贫项目“三·一八”工程,以茶叶作为抓手,鼓励村民开荒种茶致富。1993年明英村村民开荒种植了1000多亩茶园,按指标分,郑盛长分得荒山七分地。这七分地,一干就近30年,开启了他的茶叶人生,最终让他成为都匀毛尖第一批茶人。如今郑盛长成立了公司,开起了销售店铺,做起了网络电商销售,日子越过越红火。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履职目标。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我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明英村的茶叶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让乡亲们真正富起来。”对于家乡的发展,郑盛长一直心有挂牵,总想尽力为家乡做一些事。

为做出高品质好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郑盛长四处学习不同的制茶方法,不断摸索创新,提升制茶技能,并率先购入先进机械设备,提高制茶效率与质量。同时,郑盛长发现,茶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虽然本地茶园众多,但由于种植规模零散、缺乏技术支撑、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种茶收益一直不高。为此,他开始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后,郑盛长通过成立匀盛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让村民的茶青有人收、能卖钱,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种茶管茶的积极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创收,实现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如今,明英村茶叶总面积2300亩,可采摘茶叶面积1600余亩,每年的茶青收购季节为村民增收480万元。

当好技术“培训员”,提高产业质效

茶园管护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一环。为提高管护技术,郑盛长多次到外地交流管茶、制茶技术,学习归来以后积极参与到匀东镇茶叶管护专班开设的“田间课堂”中,对村民进行病虫害防治、茶园管护技术、茶叶采摘、加工等技术培训,并全程提供科学种茶技术指导和技术难点解答。

“老郑是个‘热心’的人,只要自己会的都会教给别人,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好经验,都让我们跟着做,让大家都能把自家的茶叶越做越好。”明英村的茶农这样评价郑盛长。常年来,他毫无保留地向群众分享茶叶种植、茶园管护的经验做法,并时常向村民了解他们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在明英村村民不断学习加工都匀毛尖茶工艺的过程中,加工技能得到不断提升,茶叶品质越来越好。2008年明英村的茶叶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其茶叶品质及工艺获得金奖。在各类茶事活动比赛中,郑盛长及其率领的团队也获得了诸多荣誉:都匀市2010年度炒茶技能比赛中合作社成员获“银手指奖”;2016年“黔南州第三届都匀毛尖斗茶大赛”中,合作社生产的都匀白茶获银奖、都匀毛尖获优质奖;2018年他获评中国产茶区域“都匀毛尖十大匠心茶人”;同年,还获得“制茶能手”的荣誉称号;“匀金羽牌都匀红茶”获得2019“黔茶杯”一等奖和2020“黔茶杯”二等奖;2022年全州斗茶大赛中,匀盛公司选送的红茶摘得金奖。

当好群众“服务员”,助力群众增收

“老郑,我们家茶叶炒出来还是不太好,你有没有时间来我们家帮忙看看?”

“我现在就过去,只要你们喊我帮忙,我随时都有空!”刚从茶园忙活完的郑盛长听到村民的求助连忙答应道。

“当人大代表不能来虚的,得实实在在为人民做点事情。”这是郑盛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21年都匀市引进茶叶新品种,试点工作落到明英村,郑盛长积极告知村民,这个新品种是省茶科所研究实践得出的好品种,将会是往后明英村出产都匀毛尖茶的“主力军”。

在动员村民接受和种植新品种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为给村民们吃下“定心丸”,郑盛长承诺:新品种出产后他负责收购。就这样,几十户的村民,两百亩地,他都一一去勘察,并统计每户村民种植的茶苗量,积极配合茶产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分发茶苗。

几年来,他经常走村串寨,了解周边农户茶园管理的情况,结合自身的经验,指导大家如何做好茶园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在他带动下,明英村很多村民都加入了做茶行业,并且对增收致富充满信心。

  

郑盛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本色。他通过不懈努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彰显人大代表担当作为。

作者:高璐

来源: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桥城都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