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三州:发展特色茶产业,推动全民共同富裕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三州乡以建设“绿色三州”为主线,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成立特色茶产业联盟,大力推进“三州潭”火山茶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跨越发展,打造山区经济发展增长极。全乡拥有茶园15800亩,人均茶园面积位居天台县首位,有5000余人从事茶产业,占全乡人口总数50%以上,炒茶机1600多台占天台县70%以上,拥有茶叶加工厂15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5个、茶叶交易市场2个,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与磐安的尖山,新昌的回山等乡镇形成浙江省高山生态龙井茶“金三角”。“三州潭”龙井两次荣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茶”文章

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以建设生态茶园和发展绿色、有机茶为重点,全面实施“肥药双控”,大力推进标准化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目前,全乡茶园面积15800余亩,已认证有机茶园1000亩。加强茶叶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产条件,完善茶园路网及排灌工程等基础设施配置。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新建15家茶叶加工厂,投入5000多万元,安装“三相四线”,成为天台县首个“三相四线”全覆盖乡镇,为385名炒茶大户提供

有效电力保障,4月份炒茶旺季用电量占全年21.12%。大力推行“机器换人”,着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对机器购置费补贴30%。

二是完善茶业经营模式,加强茶业风险保障,做强“扶茶”文章

不断强化政策引导,使茶产业生产经营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集中。启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强示范性茶厂建设,成功引进通过SC认证的步云茶叶有限公司。在重点茶区引导和支持茶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建立一批农民茶叶合作组织,促进茶农向专业化发展,实现茶叶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目前,三州乡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5家,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技推广模式,注重科技支撑,与树人大学建立茶产业联盟,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为农户讲解茶叶种植,采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现场指导茶叶炒制等技艺。

三州乡在台州市率先启动茶叶低温指数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保障3700多亩茶叶种植、生产。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指以保险地“气象指数”作为保险赔付的一种机制,通过事先约定的时间段、气温指数构建理赔模型,当触发最大理赔后直接进行赔偿。此方式减少了理赔勘察环节,更为简便和直观的将损失赔付到茶农手中。三州乡对茶叶品种分A(早熟)、B(中熟)品种进行保险,保险时段为2月21

日至4月20日,保险金额为1500元/亩,其中A品种保险费率12%,B品种保险费率9%。县财政补贴保险费70%,即A品种农民自负54元/亩,B品种农民自负40.5元/亩。

三是实施茶叶销售品牌,做响“售茶”文章

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交易市场、茶叶“双品牌”。依托地处台州、绍兴、金华三地交界的优势,以车门湾茶叶市场为中心,打造辐射天台、新昌、磐安三县的天台西部茶叶集散中心。加强品牌管理,实行“四统一”:统一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重拳打造“三州潭”火山茶品牌,由乡政府注册“三州潭”茶叶品牌,所有乡内茶叶专业合作社免费使用,同时加大对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断注入品牌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大文化内涵的挖掘,夯实品牌的历史文化底蕴。另外,积极引导茶农更新营销理念,积极“触网”,发展电子商务、配送、直销、批发、邮购等新型流通业态。

三、特色成效

成效一: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茶园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茶叶产量提高,带农致富效果显著。

成效二:通过组织技术培训,茶农的素质得到提高,种茶采茶技术得到提升,不但激发了茶农种茶采茶的积极性,提升了产量,同时也确保了茶叶品质,茶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成效三:实施茶叶销售品牌建设,打造交易市场、茶叶“双品牌”后,三州茶市高峰期日流量可达2500多人次,最高日交易额超130万元,吸引周边新昌县回山、长征以及磐安县尖山等地茶农进行茶叶交易,年销售额超1亿元,茶叶市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茶叶品牌建设的推进,对乡村振兴,尤其是对山区的茶产业发展,会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也是提升茶农茶叶收入、推动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

来源:天台县人民政府网站,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