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吓煞人香”

   碧螺春始种于唐朝中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产自太湖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是我国的珍贵名茶之一,在“中国十大名茶”中排名第二,以其美观的外形和“清香醇甜”的品质,驰名中外。

  碧螺春始种于唐朝中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许多传说。

  民间俗称“吓煞人香”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碧螺的渔家姑娘上山砍柴,走到半山腰,闻到一股出奇的香味。她寻香而去,只见悬崖石缝里长着几棵油绿闪亮的野茶树,随风吹拂,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姑娘奇怪起来,是啥东西香得吓煞人?她冒着危险,爬上悬崖,越接近茶树香味越浓,她采了一些嫩茶叶塞在怀里,哪知嫩茶叶得了人身上热气,香得更加厉害了。碧螺姑娘连声嚷道:“吓煞人哉!吓煞人哉!”于是,她拔了一棵茶树苗带下山。

  碧螺姑娘把野茶树苗种在一只破缸里,每天给它浇点水。一天,一阵风把叶子吹落在没盖的水壶里,姑娘嘴里正干得要命,便拿起水壶喝了个底朝天,顿觉喉咙清凉,满口芳香,疲劳也消除了。“奇怪,今天的水为啥特别好吃?”姑娘一看,原来壶里有许多茶叶,她满心欢喜,便把它移栽到了洞庭山上的一个破庵里。几年后,庵里长满了茶树,香味吸引了周围的邻居,碧螺姑娘把叶子采下来送给大家,邻居们喝了这泡茶叶的水个个称赞,问这叫啥名字?碧螺姑娘随口说道:“吓煞人香!”

  碧螺姑娘采茶只采最嫩的,而且采了总塞在怀里。一天,她采茶回来,碰上了阴雨天,眼看一大堆叶子要霉烂了,她便把鲜嫩的叶子放在锅里炒,出乎意料的是,炒干的叶子比没炒的更加清香,更有味道。从此,炒茶在当地风行了起来。不久,山里人都栽种起这种茶树,慢慢种遍了整个洞庭东、西山。

  清代王应奎在《柳南随笔》里记载了东山碧螺峰石壁下产“吓煞人香”野茶的故事,并说当时有个名叫朱正元的东山茶农,“独精制焙,出自其家,尤称妙品”。

  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最佳天然保健饮品。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责编: 彼岸花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