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这样推销茶叶

找到约202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单日交易量达20余万公斤!绍兴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带动茶叶产销两旺

四月的绍兴新昌县,山峦之间,满目翠绿,新茶飘香,茶农们在茶园中穿梭,指尖翻飞,娴熟而轻盈地采摘春茶,举手投足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正值春茶大规模上市之际,4月12日,2023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七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拉开大幕,当地推出“昌兴记杯”第十八届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王赛、“新昌优选”精品茶宕头采茶专场拍卖会、“品牌引领,一叶共富”论坛、“农创兴茶”网络推介、《诗路茶香》调腔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多方位对接服务“一叶共富”。

激发茶产业多元活力

在“昌兴记杯”第十八届新昌大佛龙井茶王大赛决赛现场,20名炒茶高手现场较量传统手工炒茶技艺。每位选手600克青叶,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手工炒制。选手们气定神闲,熟练运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手法,茶叶在他们的手掌和炒锅之间翻飞,一阵阵茶叶清香在茶市内飘散开来。

90后小伙甄振华已多次参加茶王大赛。虽然一直无缘“茶王”,但他觉得这样的比赛很有意义。“现在年轻一辈会手工炒制茶叶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让它荒废,得有人传承,之所以参加这个比赛,主要也是能让自己的炒制技术得到更好的提高。”甄振华说。


开幕式现场。通讯员王樟林摄

“今年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精品茶的打造来开展,让广大茶商茶企更好地链接新昌的茶产业,了解新昌的精品茶,进一步推进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品质提升,激发茶产业活力,增强大佛龙井品牌、溢价能力。”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路介绍,为了实现精品茶全流程闭环管控,今年新昌县还启动了寻茶记“精品茶宕”评选活动,挖掘每个“宕”特有的品种香、地域香等辨识度。通过层层选拔,综合评定“精品茶宕”。

三十多年来,村民人均年收入从86元增长到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增加到50多万元,一个小乡村依托茶叶脱贫,如今携手全县农民奔共富,这是发生在新昌县境岭镇外婆坑村的真实故事。今年茶文化节期间,新昌县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昌调腔”将这一故事搬上了舞台。这两天晚上,在新昌尹桂芳大剧院,大型调腔现实题材剧目《诗路茶香》上演,吸引不少观众走进剧院。


《诗路茶香》演出现场。通讯员潘伟峰摄

作为故事原型之一的外婆坑村,从199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发展茶叶,靠着种茶、炒茶,村民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如今,该村茶园面积由96亩增加到1500亩,茶叶总产值从2万元增加到560万元。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古村落优势,村子还发展起乡村旅游,成为集观光、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江南民族村”。


外婆坑村

节会带动茶叶产销两旺

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进入4月,新昌“中国茶市”迎来龙井茶交易高峰。市场内,茶农纷纷卖力推销自己的茶叶,各家茶商则忙着加工赶制刚收购的鲜茶。据市场工作人员统计,4月11日当日,该市场交易量达20余万公斤,销售额达9000万元,参与交易人员逾万人。


茶农推销茶叶。通讯员余晓委摄

“这几天我们都是早上7点开工,一直到晚上7点,每天炒茶12个小时是常态。”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志辉说。得益于茶文化节的举办,企业收获了络绎不绝的订单,“每年的茶文化节都给我们茶企带来好多客商,把我们的大佛龙井推销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在“中国茶市”,每个交易区块都挤满了前来收茶、卖茶的客商,大大小小的箩筐里装满了各种茶叶,不少商铺也将包装精美的产品摆在门口,供路过的客商挑选。

“中国茶市”进入交易旺季。通讯员余晓委摄

茶叶经营户裘永耀正忙着接待到店客人。待价格谈妥后,便立刻按客人的需求称重打包,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卖出几十斤茶叶。“以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和上海一带,自从开了茶叶大会和茶文化节,大佛龙井知名度越来越高,西北、东北、广东这些地方的客人越来越多。特别在山东,我们的茶叶名气很大,不少客商都指名要大佛龙井。”

茶产业是新昌农业领域的第一大富民产业。这些年,当地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品牌培育、强化茶旅融合,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新昌县茶园面积15.3万亩,从业人员达18万人。去年,新昌县茶叶一产产量5835.22吨,一产产值为13.6亿元,茶产业链总产值超96亿元,交易总额达62.96亿元。

新昌因茶而闻名,因茶节而扬名。近年来,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相继获得“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中国茶事样板十佳”等荣誉。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国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大佛龙井”品牌价值由2009年的17.34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50.04亿元。

来源:杭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叶为什么没有大品牌

很多茶友都在怀疑,为什么中国茶叶这么多,却没有大品牌。

 

茶友买茶叶,有时候会是个痛苦的事,随便一搜,价格几十上千不等,光普洱茶就有成百上千种。作为一个小白,怎么挑出适合自己的茶?本想找品牌,可茶叶3000多亿的市场,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品牌,买茶,只能听凭卖家说了。为什么没有大品牌?




1. 禅茶一味的茶文化


国人喝茶,将茶文化笼统地归为禅茶一味,人间百态,风霜岁月都为禅,同样地,世间万物都可以与茶相喻。


爱茶,只能慢慢地参悟茶,而不是消费茶。这几乎捆住了茶叶市场的手脚,没有真正的品牌,逢年过节买茶送人,可难坏了想买茶的人。



因为不通俗易懂,茶可以直接泡了喝,谈到茶文化却让人有了距离感。相应地,茶商在卖茶的时候,因为懂得专业知识,说出几个又玄又妙的专业词语,脸上颇有些洋洋得意的优越感。这让新一代消费者怎么接受。


很多买茶的人把茶当做饮料,很少不关心专业知识。80,90后一代逐渐形成消费茶叶的能力,新一代人虽然佛系,但要他们通过喝茶参禅,恐怕很难引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2. 缺少规范化的产品


普洱茶也好,信阳毛尖也罢,虽然在茶界颇有盛名,但没有规范化的产品。


以普洱茶为例,老班章品质号召力不用多说,在茶界也确实有名,市场上也供不应求。但很多老班章是以散茶的形式销售出去了,次茶充好的情况也就出现了。



目前茶叶市场的名称是以“产地+品种”来命名的,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这些笼统的名字只能让人知道普洱茶和龙井,其中的质量如何,水有多深,又有几人知道呢?


“产地+品种”的命名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只要是这个地区的茶都可以这样命名,茶叶包装不严格,比如只要是普洱茶域内产的茶,都可以使用普洱茶的包装,不同质量的茶都使用了一样的包装。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质量,当然也就无法形成品牌。

 


3. 商业模式


目前茶叶商业模式依然是茶农交给茶商的零散型的商业模式,这样零散消费的商业模式注定了很难有大的品牌出现。这目前也无法改变,茶农的生产本身就是零散的,茶农只能把茶交给茶商,而茶商受实力限制,也只能代理少数的茶。


如果茶农集合生产,形成茶农自己的品牌,再交由茶商代理,这样的话,品牌一定程度上受到茶的质量的影响,这样也更容易出现高质量的茶。也可能出现某些不知名茶区的茶,质量可以挑战老班章的特殊情况。

 


3. 缺少营销


英国有个茶叶品牌——立顿,这个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本身是不产茶的,但它象征一种国际的、时尚的、都市化的生活。


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受到小资们的欢迎,因为它打出的广告和服务是:“在不太忙碌洒满阳光的暖暖午后,沏一杯立顿红茶、听听古典音乐、读读书……”


典型的都市白领的浪漫生活,在都市受到欢迎也是情理之中的。


 

形成大品牌?

 

去年,一则《中国茶叶100强榜单出炉,看看什么茶排第一》的文章刷爆茶友圈。


普洱茶、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位列三甲。西湖龙井、铁观音等中国名茶却不在此列,榜单质疑声四起。

 

这不免联想起另一种畅销世界的饮料,葡萄酒的商业模式。1855年,傲娇的拿破仑三世要借巴黎世博会向世界推销法国红酒,于是他命令波尔多商会介绍一场展会,并对酒庄进行了分级。

 

分级!这种得罪庄主的事波尔多商会自然不干,毕竟谁都想排在前面,于是商会把任务委托给了中间商工会,中间商工会参考声誉、品质、价格后,提交了原始的分级制度。

 

工会排出分级,由官方宣布,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大名鼎鼎的1855列级名庄,如果说这个名字过于陌生,那说拉菲是排名中的领头羊,自然就易懂多了。

世界各产酒国借鉴了法国模式,形成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分级制度。如今,葡萄酒产业已经成熟化,而茶叶依然停留在零散零销的状态,没有一家独大,没有真正品牌,但拥有广泛的消费者。

图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马连道:从全国第二大茶叶市场,到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

皇城根儿下的胡同里,一光膀子的大爷坐在树荫下,左手拿着大蒲扇,右手端一搪瓷缸,里面泡着刚从马连道买回来的茉莉花茶,时不时闷上一大口,再“啐”地一声,把不小心喝嘴里的茶渣吐出来....

在走访北京马连道茶市的那几天,我时不时会构想起这样一幅颇有年代感的画面,实际上今日的京城已很难再有这样的风景,茶叶交易量已做到全国第二的马连道,也早已不是花茶的天下,而是各种茶类百花齐放的大观园。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各大茶类一应俱全,大益、中茶、陈升号、勐库戎氏等普洱茶招牌时不时映入眼帘,各色茶馆、茶道、茶具店也散落各处,环境宽敞,气氛静逸,丝毫和之前走访过的各地茶城没什么区别。

只是,街边标识上的中英文对照似乎多了些,在茶城偶遇外国人的频率高了些,而这些细节,恰恰揭示了马连道当今的转型现状——从全国交易规模第二大茶叶批发市场,到首都的茶文化客厅,中国的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


老北京与茉莉花茶

要说老北京人爱喝什么茶,那一定非茉莉花茶莫属,在那个茶叶还属于稀罕物件的年代,茉莉花茶也是那种平常都舍不得喝,只有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舍得往杯子里放一点的好东西,

而偏爱茉莉花茶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就爱这股花香气的,有人说是当年的北京城几乎就只有这一种茶,没得挑没得选,有人说是因为这茶量大管饱,便宜实惠的。

在众多说法中,有一种说法的认可度比较高,那就是过去还没有南水北调和水库供水时,主要靠打井吃水,而北京地下水的水质非常硬,每次煮出来的白开水都能沉淀出一层厚厚的水垢,这种水很不适合用来冲泡名优绿茶,只有用香气浓郁的茉莉花茶,才能盖住茶汤的盐碱味。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茉莉花茶是北京人喝茶时绝对的消费主力,甚至一度占到了北京的茶类消费量的9成以上。直到今天,花茶类虽仍牢牢占据北京茶叶销量的冠军,但其当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如今北京早已成为各大茶类,品牌茶企的必争之地,自然不会缺了各色茶类供应,其中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莫过于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

马连道茶叶市场位于北京西三环,其发展历程与芳村茶市较为相似,起初都是一片不起眼的城郊土路,因为道路两旁每年春夏都会开满马莲花,因而得名“马连道”,在建国至90年代以前,这里没有茶叶,只有一个广安火车货运站,和一片由简易房屋和泥泞道路构成的棚户区。

1984年6月,为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国务院批准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及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文件规定“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意味着国家逐渐放开了茶叶生产的自主经营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中茶司北京分公司茶叶加工厂更名为北京茶叶总公司(以下简称京茶司),肩负其市场经济下茶叶销售的重任,此时北京还少有南方产的茶类,于是一些闽商便来到京茶司推销茶叶,有些卖不出去的品种也不好再千里迢迢地带回去,就在附近支个路边摊就地便宜兜售,马连道茶叶市场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


北京马连道茶市的成型

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地的茶叶自营出口权终于彻底放开了,各类民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茶产业快速发展,作为茶叶消费的重要指标之一,专业茶城数量也开始剧增,而已经聚拢起人气的马连道,自然成了茶城落址的理想之地。

从1998年到2000年,北京第一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京马茶城”、以江浙茶类为主的“京闽茶城”,当时北京规模最大的马连道茶城先后开业,在首都效应和规模效应下,马连道茶市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京津冀辐射圈里的人都来这里买茶,全国各茶区的茶商也都往这里聚集。


在马连道走访市场时,陆离也听到了诸多以茶致富的故事,比如“有个给港台茶界提供茶具的南方商人来到马连道后,看到大家都在用玻璃罐头瓶或大搪瓷缸喝茶,一问才知道全国都没几家专业卖茶具的,于是便占据先机,专门搞茶具,后来发了大财”。

再比如“全国第一家做茶人服的”,“最早做茶叶电商的”,“专门做茶博馆文创事业的”,茶界知名品牌《品品香》、《满堂香》、《绿雪芽》等品牌,最早也是在马连道完成孵化后才逐渐走向全国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被誉为“京城茶叶第一街”、“中华茶业名牌街”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在300亩的占地范围内塞进了16座大小不一的茶城,三千多个茶店,共同创造出年均40亿的茶叶交易额,规模上位居全国第二,号称“南有芳村,北有马连道”。


那几年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就像茶类的一个练武台,率先登场的就是口感清香雅致,兰花韵味突出的铁观音,其一度将花茶的市场份额挤压至两成左右(2004年北京茶类销售中花茶占比降至62%,到2012年已降至24%),后来却因为新工艺而弄巧成拙,将在北茶叶市场拱手送人,而恢复了传统工艺的铁观音至今都尚未恢复元气。

那么,北京人是什么时候才认识普洱茶的呢?虽然普洱茶有着清朝贡茶的辉煌历史,但那是建立在其消脂解腻的功能性上,温饱不足的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而普洱茶真正进入北京大众视野,还要说普洱茶史以来最成功的那次营销活动——马帮进京。


马连道的茶之缘

2005年4月下旬,40余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马锅头、120多匹马组成了6支马队,从云南思茅市出发,途径蜀,陕等地区近百座县市,徒步跋涉4000多公里,穿越大半个中国,历时5个多月,最终与同行的市民一起浩浩荡荡进入京城。

到达北京后,策划方更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拍卖会等近十场活动,在北京八大处公园和马连道茶缘茶城的展示区域,始终是人流不息,一夜之间,仿佛所有北京人都重新认识了普洱茶,马连道茶叶市场沿街的店铺旁也放上了普洱茶,这场成功的营销活动,也让名为“普洱茶都”的专业普洱茶城在马连道中心地段迅速落址。

然而,普洱茶都开业还没满一年,就遇到了2007年的普洱茶崩盘,在整个行业都遭受重创时,一座以销售普洱茶为主的茶城自然是无以为继,“普洱茶都”只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黯然退出了马连道,直到后来名山古树风潮兴起后,普洱茶才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如今也已在马连道站稳了脚跟。

不仅是茶类在马连道遇到过挫折,马连道茶叶市场也有隐忧与经营困难现象,比如几乎所有“一条街”式集中经营的茶城都会遇到的同质化竞争现象,随着市场增速的趋缓和茶商的不断入驻,供给大于需求使很多没有品牌的商家都打起了价格战,进一步加大了马连道茶市的运营压力。

而且,在电商、物流、移动支付这三板斧面前,传统的批发市场模式也显得力不从心,以前马连道茶市基本能覆盖整个华北地区,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家就可以下单购买茶叶,在本地的城市就有规模不小的茶城,这点对身在销区的马连道批发市场冲击尤为明显。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各地茶城都会面临的问题,那马连道还身负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转型。毕竟北京近些年来在积极开展城市重新定位,疏散非首都功能,这就意味这马连道如今引以为傲的“全国第二大茶叶交易市场”的身份和规模优势,可能也保不住了。


茶城内的生意稍显冷清

那么,生机在哪里呢?其实马连道所在的西城区政府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决定将如今仍处于传统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定位成首都其中一个以茶为核心的“文化客厅”,并逐渐发展成中国的国际茶文化和交流中心。

而马连道近些年来也确实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早在2016年就已建成的全国第二大茶叶博物馆——北京茶叶博物馆(第一是杭州的中国茶博物馆),再比如像中印青年茶会、中国精品茶叶品鉴大赛、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等诸多世界性的茶文化活动。

在不远的未来,或许不会再有“北有马连道,南有芳村”的称呼,或许马连道里的茉莉花茶也会越来越少,甚至连批发市场的头衔都可能会丢掉,但这并不意味着马连道的逝去,而代表它已经完成了曾经的历史使命,祝愿马连道在国际茶文化中心的道路越走越好,成为中国茶的一大典范。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