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放了很多菊花这样可以泡几次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24 秒)

金丝皇菊与普通菊花到底有什么区别?不一样吗?

花茶已经不算是什么很稀奇的东西了,商店里随处都可以买到各种菊花茶,而最近一种叫做金丝皇菊的花茶特别的流行!金丝皇菊是一种与普通的菊花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植物,它比我们常常见到的菊花都会大一点,而且颜色十分的鲜艳,泡水喝的时候一朵一朵的弥散在水中,就像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十分的好看,因此受到很多的喜爱,下面一起谈谈金丝皇菊与普通菊花区别是什么吧!

金丝皇菊

金丝皇菊的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皇菊茶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还有散风热、明目功效。在修水当地,品菊、赏菊早已成为人们的休闲生活之一。修水皇菊的饮用价值极高。用皇菊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一朵一杯

金丝皇菊花瓣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大部分也能在泡饮中渗透到水中。金丝皇菊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于现在的空气质量,雾霾严重,更应该经常饮用,清肝平肺。

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60种人类肿瘤细胞,起到了及好的控制做用。

金丝皇菊有鉴水的能力,水温不够,菊花变绿,水质不好菊花变绿。

饮皇菊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也可放几颗枸杞这样喝起来味更甘、更滋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皇菊的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皇菊茶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还有散风热、明目功效。在江西当地,品菊、赏菊早已成为人们的休闲生活之一。

金丝皇菊功效

1、清热降燥。菊花茶是最佳的降火良药,比如像因为干燥火旺而导致的痤疮、喉咙发炎、外感风热、头痛、口腔溃疡等症,只要适量的饮用菊花茶就能有效达到降火的作用。

2、防止眼疲劳。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3、明目养神。日常生活中多喝菊花茶不仅能够明目,还能够起到养神的作用,对于经常加班、熬夜的上班族有益。

4、防止辐射。日常生活中多喝菊花茶有助于防止辐射,对于大部分上班族而言,经常对着电脑就应该多喝菊花茶。

5、杀菌消炎。多喝菊花茶能够帮助人体对抗多种病原体的侵害,具有较强抑制病毒、细菌的作用。

6、消除眼浮肿。经常熬夜者早上起床后眼睛会出现浮肿的现象,用棉签蘸取适量的菊花茶,涂于眼睛的四周可以起到消除浮肿的作用。

7、抗衰老。经常喝菊花茶还有抗衰老的作用,菊花茶也是一种保健养生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一些。

金丝皇菊泡水

泡饮金丝皇菊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杯放上一两朵,再用沸水冲泡1~2分钟即可饮用。待冲泡至半分钟时,你就会看到水的颜色就会渐渐酿成微黄色,通透清澈,淡淡的菊香也会让你着迷。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续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饮皇菊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袋泡茶又潮了

在电脑上敲完最后一行字,黎生拉开抽屉,浅棕色纸盒里,袋泡茶歪斜着靠在一起,留下了三分之一的空间。今天,她准备喝茉莉毛峰。

BASAO茉莉毛峰

图片来源:微博@BasaoTea

黎生在北京一家自媒体公司工作,自从两年前接触到新式袋泡茶品牌BASAO佰朔,她就成了饮茶大军中的一员。袋泡茶丢在马克杯里,两三分钟后就能得到一杯有味道的水。袋泡茶便捷、好喝、提神,对于咖啡不耐受的黎生而言,它是良好的咖啡替代品。和黎生一样的消费者有很多,这些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正变得越来越喜欢喝茶。

“方便”,是他们提及袋泡茶绕不开的关键词。净手洗具、烫杯温壶后,来一出“马龙入宫”,把茶叶放至茶壶中,沸水洗茶、冲泡,用壶盖刮去表面泛起的泡沫与浮叶,封壶、分杯,茶汤倒入公道杯,分壶、奉茶,闻香、品茗,这十二道工序被视作中国传统茶道。这种复杂的饮茶过程让许多人对茶望而生畏。但是,袋泡茶为饮茶爱好者提供了新选择。他们不必局限于功夫茶桌,甚至可以同时喝到多种口味。

今年,梦薇的朋友送给她一盒茶颜悦色的栀晓乌龙茶,一闻到那股栀子香气,梦薇就爱上了它。最近,顺应时下风靡的养生潮流,她又购入了固本堂的百香果柠檬茶、同仁堂的冬瓜荷叶茶,工作之余泡一杯茶,享受片刻闲暇,氤氲的茶香让她感到快乐。她总觉得,袋泡茶不仅让自己水喝得多了,而且再不用担心奶茶会发胖。

01

年轻人爱上了袋泡茶

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名茶一直如雷贯耳。但这些茶叶“名片”呈现的只有“区域+品种”的信息,并不特定指向某一个大品牌。

品牌的缺失,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生意的“破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般消费者购茶一直存在着门槛。消费者想要购买称心的茶叶,必须自学成为专家,掌握品类、产地、季节、采摘时节和制作工艺等知识,甚至还要结交放心的茶商。作为非标产品,每种茶适合用多少摄氏度的水冲泡,冲泡几次口感最佳,每次取多少量等,也都让一般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所以,往往有消费者精心购得名茶,最终未必能品尝出最佳风味,最终败兴放弃茶叶消费。

另一个尴尬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知名品牌,中国市场上可统计、可感知的茶叶销量头部品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立顿等制作标准袋泡茶的跨国品牌。

十八、十九世纪,川宁(Twinings)、立顿(Lipton)、Whittard等品牌陆续开发出袋泡茶产品,以英国起步慢慢在欧美国家掀起袋泡茶风潮。如今,欧洲市场的袋泡茶消费占比为80%,在美国与英国更是达到九成。

立顿袋泡茶

图片来源:天猫联合利华立顿旗舰店

1992年,立顿瞄准中国写字楼里的人群,将碎茶叶装进茶包引入中国。便携与西方生活方式的象征使其迅速打开知名度,作为快消品迅速占领大众市场。这些国外袋泡茶品牌的口味深受英国影响,他们从世界各地采购茶叶,调配出伯爵茶、早餐茶、茉莉绿茶、薄荷绿茶、洋甘菊茶等多种口味。

丰富的标准化产品更易于占领人们的心智,以至于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国内的茶叶生意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作为茶叶大国,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立顿这样具规模的品牌?

很长一段时间里,本土市场上的主流袋泡茶品牌大多来自欧美。

但这些源自国外的袋泡茶名气虽响,本土市场上的消费者对这些品牌袋泡茶的口味和品质其实并不算完全认可。如今痴迷于购买新式袋泡茶的梦薇,曾对西式袋泡茶的印象并不佳。初中时,她看到电视里演员在喝国外大牌的袋泡茶,感觉十分高级,但买来之后,红茶与绿茶入口的苦涩让她喝不下去。看着袋子里的碎茶叶,她产生了一种是不是用茶叶边角料制作的担心,致使购买欲全无。

虽然后来被证实:碎茶多是CTC茶,即人工压碎(Crush)、撕裂(Tear)、揉卷(Curl)之后的茶粉末,并非茶叶边角料,但是在偏好单芽、整叶的中国消费者看来,碎叶仍意味着“廉价”“低品质”“买不起好茶叶”。

据英敏特的调研报告,2017年,袋泡茶在中国的消费占比远低于23.5%的世界平均水平,仅占据茶品类消费的4%。而在茶叶消费人群中,近八成的中国消费者更偏爱购买新鲜制作的散装茶。

不过就在4年后的今天,这一情况正在被改写。如今,在众多公司人的办公桌上、茶水间里, BASAO佰朔、CHALI茶里、茶颜悦色等一批国产袋泡茶品牌开始出现。许多过去并没有喝茶习惯的年轻人也开始入坑一些国产的新式袋泡茶品牌。

茶颜悦色袋泡茶

图片来源:天猫茶颜悦色旗舰店

艾媒调查数据显示,相较于2015年的2.1亿元,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在直播电商的带动下,已于2020年大幅增长155.9%至128.7亿元。据CBN Data《2020天猫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一二线高消费人群已经成为茶产品的消费主力,近半数的女性青睐在线购买茶产品,95后也开始爱上了喝茶。

一定程度上,这要得益于新式茶饮的兴起。随着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用大量以名茶为底的新式饮品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年轻人对喝茶的兴趣也在逐渐加强。那盒让梦薇重新对袋泡茶产生兴趣的栀晓乌龙茶,就是茶颜悦色线下门店中颇受欢迎的限定奶茶栀晓的茶底。

事实上,不论是喜茶的绿妍、金凤茶王,还是茶颜悦色的桂花乌龙、蜜桃乌龙,新式茶饮品牌最初制作的袋泡茶口味,通常都来自于门店中明星产品的茶底。

这些口味熟悉的袋泡茶成功消除了很多消费者购茶的门槛——他们只要根据品牌的指导,就能轻松冲泡出一份充满香气、不苦涩,而且很像店里喝到的茶饮。这给了很多人复购并尝试更多同类产品的信心。

同时,袋泡茶也确实看起来更高级了。当一包新式袋泡茶被放入水中,在近似透明的茶包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叶一根根舒展开的样子,与过去袋泡茶里深色粉末视觉效果截然不同。这其实也是袋泡茶变好喝的主要原因,新鲜的茶芽经过炒制或发酵,切分后装入茶包,所切分的原料为1至2厘米,叶片完整,从而可以留住所含物质与茶香,冲泡后的口感比碎茶更柔和。

大众消费者对产地、制茶等知识并不足,他们更受对品牌和产品直观的好感驱动。针对此,CHALI茶里将消费者对茶的认知分级,把消费者对茶的判断转化为视觉、嗅觉、味觉、主观的感觉四个维度,辅之组合营销方式,营造这个品牌“还不错”的感觉。

随着消费者不自觉地将“原叶”视作一种“升级”,原叶袋泡茶已经成为厂商追捧的热点。在中国市场,现在不仅市面上流行的茶颜悦色、BASAO佰朔、CHALI茶里、茶小空等袋泡茶品牌主推原叶袋泡茶,就连以碎叶闻名的立顿也开始将天然整片的茶叶装进茶包。在口味上,很多新式袋泡茶品牌还用类似新式茶饮的思路推出了多种带有不同花香果香的调味茶,用怡人的香气放大消费者品茶的愉悦感。

国内外袋泡茶茶叶形态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为了让消费者更易上手,新式袋泡茶品牌现在都会在产品包装内附上保姆式的冲泡指引,按照指引操作没有饮茶习惯的消费者也可以喝到浓淡适宜的茶。

比如Chabiubiu的葡萄乌龙,不仅有水温、水量的建议,更具体到了“瓷杯泡茶,口味更佳;茶水温凉更好喝;搭配蜂蜜会有惊喜”。针对茶粉小莲罐,茶颜悦色建议消费者使用550毫升左右的冰矿泉水冲调,通过冰水的“冷处理”将茶叶微涩感控制在比较适中的范围;BASAO佰朔也通过多次实验,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给出最佳水温水量建议:鸭屎香适合200毫升100摄氏度开水冲泡3分钟,晴月白茶的冲泡水温则只需90摄氏度,如果想要品尝尼泊尔手揉的冷萃风味,用350至400毫升冷水冰箱冷藏6小时即可。

BASAO佰朔在接受《第一财经》YiMagazine的采访时表示,除避免太苦、太涩外,饮茶过程本身的体验感也很重要。无论是否使用袋泡的形式,“冲泡三要素”对于茶产品具有重要意义:“茶水比”,是决定一杯茶风味表现的最基本因素,“时间”可以控制茶汤颜色深浅、调节口味浓淡,“温度”则决定了茶汤风味特质的呈现。

国内外袋泡茶价格及畅销口味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冷泡这种冲泡方式的推广,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新式袋泡茶的流行。这种方式不仅便利——只要把茶包放进冷水里等一会儿就能收获一杯有味道的水,而且还让茶变得更易入口。此前,不论是传统的中国茶叶,还是来自欧美的标准袋泡茶,通常需要热水冲泡。高温冲泡出的茶汤往往茶味更浓,但涩味更重。而冷泡下的原叶袋泡茶,保留了香气,但涩味则被大大降低。

影响新式袋泡茶演变的还有咖啡。近两年来,伴随挂耳、冻干、冷萃咖啡消费的兴起,“便捷”的饮用习惯得到了培养,曾经“非主流”的袋泡茶、茶粉茶膏等茶产品在经过一些改良升级后,也成为一种“新式消费体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当原叶茶、调味茶在袋泡茶中不再稀奇,整个行业都上了一个台阶后,现在各个品牌又开始在口味开发上进一步谋求新亮点。来自中国台湾的包种茶、新疆的葡萄干、广西的茉莉花,三者混合起来会是什么味道?安岳的柠檬和肯尼亚的红茶,中西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口味?除BASAO佰朔等品牌专心开发纯茶产品外,大多数的袋泡茶厂商都做起了拼配茶生意。结合中国品牌青睐的“潮养”主题,白桃乌龙、西柚茉莉、金桔百香果、荷叶冬瓜、菊花雪梨等口味几乎成了品牌必备。老品牌立顿,也推出了薏仁茶、荷叶茶等养生草本茶系列。

天猫等电商数据监测平台ECdataway统计天猫旗舰店6至9月的销售数据显示,拼配茶的销量在茶类目中位列第一,其销售额是排名第二纯茶普洱茶的近两倍。

天猫旗舰店6月至9月拼配茶口味销售情况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不过,并非所有茶叶都可以做成茶包,对于袋泡茶而言,选茶显得尤为重要。BASAO佰朔有专门的审评师,遵循两轮cupping的流程。第一轮注重茶叶的综合品质,从国标出发,根据茶叶不同的叶片形状、色泽、完整性、茶汤颜色、香气进行综合考量,随后在第二轮中会从茶水比、时间、温度的冲泡三要素选出最佳的茶叶组成袋泡茶。

02

茶生意,颠覆四起

袋泡茶、胶囊包装、水滴包装的速溶茶粉等茶产品掀起了茶饮市场的新一轮革命,其中袋泡茶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被视为最热的赛道之一。

6月28日,CHALI茶里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GGV纪源资本领投,碧桂园创投持续加注,新浪微博、老股东易凯资本跟投。茶小空、TNO也在6月份分别完成了A轮与Pre-A轮融资。

国内茶产品品牌融资情况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新式袋泡茶的生意各也有不同,带有花香果香气息的拼配茶与提出茶叶品质本味的纯茶两类袋泡茶分别占据一定比重的市场份额,目标也均为一二线城市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其饮用人群仍有一定的区别。

FoodPlus分析师指出,在新式茶品牌的助推下,年轻的消费人群对茶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与需求。在袋泡茶的生意中,花草茶、水果茶等拼配茶,更贴近一杯有味道的水的定位,并且通过多种成分的组合,可实现口味、功能上的差异化,更贴近消费者对袋泡茶的想象与诉求。

茶叶口味的多元使得原本作为袋泡茶主流的红茶需求开始下降。“黄牌红茶茶包”这一单品在立顿业务中的占比超60%,它的需求下降使得立顿所在集团联合利华的茶业务销量整体出现下滑趋势。面对红茶、绿茶在新一代消费者中遇冷的现状,立顿开始探索年轻人偏爱的白桃乌龙、西柚茉莉等水果口味茶产品。

现在立顿Wellness(健康)的分类下有一系列包含人参枸杞乌龙茶、荷叶白茶等口味在内的养生草本茶包,原料部分从碎叶茶变成了原叶,包装也由经典黄色变得更加年轻化。Unite 群邑利华负责立顿全部媒介投放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从联合利华剥离对其媒介投放有些许影响,但作为老品牌,立顿目前在做的,仍是将养生茶作为主要产品线,弱化黄牌和绿牌茶的影响力,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将“茶+功效”“茶+年轻活力”“茶+喝不胖”等概念联系袋泡茶包组合营销,从而改善立顿在消费者心中“只有红茶、绿茶、奶茶”的刻板印象。

2021年年初,联合利华正式宣布剥离包括立顿在内的茶业务,针对中国区,茶业务的独立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独立后的茶业务会继续以子公司的形式在联合利华体系内运营。就在新式袋泡茶还在不断破圈争夺消费者时,具有先发优势的立顿试图通过这一轮转变跟上这股消费潮流。

但新式袋泡茶对传统品牌的挑战已不止于对茶包本身的升级。成立于2013年的袋泡茶品牌CHALI茶里曾以立顿为标杆多维度构建系统,在FoodPlus分析师看来,CHALI茶里依靠对茶行业的深刻理解与清晰的战略打法,在原料选取、产品定位与研发、渠道构建等多个维度不断优化升级,已在线上线下、B端C端等多个“战场”对立顿形成竞争,这其中包括立顿相对薄弱的电商平台以及酒店、餐饮等线下渠道。

CHALI茶里袋泡茶图片来源:CHALI茶里天猫旗舰店

而现在,新式袋泡茶还开辟了一条过去袋泡茶品牌并不多见的战场——线下门店。不仅是本身拥有门店的新式茶饮品牌,还有很多原本在线上售卖袋泡茶的新品牌也在开店。

BASAO佰朔目前已在湾仔与铜锣湾以及厦门开设了三家线下门店。纯茶饮品是店内的主打,常驻产品定价在48至70港元(约合人民币40至60元)之间,是略高于普通咖啡,但又不及手冲咖啡的价格。这些门店也会推出以茶为中心的特调,茶拿铁是其中最为畅销的单品。不仅如此,客人还可以观看泡茶的过程,听到被定义为“侍茶师”的店员对于泡茶技法、故事的讲述,在Tea-Bar区域,更可以亲自体验冲泡的乐趣。

据BASAO佰朔介绍,香港门店的团队是BASAO佰朔线下茶体验的“研发心脏”。这个颇具实验性质的团队,目前产出了明星单品“茶拿铁”和创意调饮“茶西多”。受益于香港较高的城市化水平,BASAO佰朔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由茶连接产生新故事。

不过,对许多新品牌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总会有一些行业的老问题绕不过去。

主打大众价格的茶叶品牌要布局相对较“重”的门店模式,平衡投入产出比是个巨大考验。星巴克曾在2012年以6.2亿美元收购茶叶品牌茶瓦纳Teavana,并在许多高档购物中心增开独立的茶瓦纳Teavana门店,但不过5、6年时间,星巴克便宣布关闭旗下所有茶瓦纳Teavana门店,总计379家。

Teavana产品图片来源:Teavana官网

在FoodPlus分析师看来,线下连锁门店对于茶企来说其实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茶企做连锁门店可以消除认知壁垒,更好地构建品牌,并且增加一份仪式感。这一模式已经由八马、天福、小罐茶、竹叶青等走高端茶叶路线的品牌验证。但是,客单价能不能负担线下门店成本,是需要严肃考量的。如果希望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盈利,容易导致拉低客单价后无法覆盖门店费用的僵局。因此,门店模式虽成立,但整个模式的环节都需要经过系统设计。是否开门店并不会决定品牌的成败,明确的业务方向与战略定位更为重要。

不仅布局门店是把双刃剑,许多袋泡茶品牌在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被供应链卡了脖子的情况。由于茶叶的进入门槛不高,许多新入局者在选品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口味、包装趋同。

FoodPlus分析师提到,构建供应链的方式需要按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选择。初创企业可充分借力、选择符合自身定位与目标的上游资源,但随着发展的推进,企业便需要考虑逐步自建供应链,以此来提升产品的质量与研发的效率。

他提到,CHALI茶里是行业中为数不多持续关注供应链的袋泡茶品牌。今年6月,其涵盖全自动化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国际茶学院的南沙总部基地一期工程实现封顶。据品牌方介绍,其最新一轮融资也将用于供应链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相对于CHALI茶里不断标准化供应链体系,BASAO佰朔则选择在世界各地遍寻茶园。一座茶园的地理环境是否利于茶叶生长、土壤是否存在污染状况、施肥过程是否合理健康,在BASAO佰朔眼里,“环保”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他们用7年时间筛选,并与分布在武夷山、漳州、杭州、印度等地的37个茶园建立了直接且深度的长期合作。

就在新式袋泡茶刚刚在年轻人中打开市场之际,为了拓展市场,许多茶企又立刻做起了茶粉生意。

最先入局的玩家是柒日原叶。2018年,柒日原叶推出小冲茶,每罐冻干粉有10g自然草本提取物,有桂花乌龙、茉莉绿茶、玫瑰花茶等多种口味,可用冷热水或者牛奶直接冲饮,没有茶渣,喝茶变得更容易了。

柒日原叶小冲茶

图片来源:微博@柒日原叶小冲茶

一年后,精品咖啡品牌三顿半紧随其后,针对有低咖啡因需求的消费者推出7号新品路易波士茶。此外,有着袋泡茶升级版本棒棒茶的TNO遵循中国茶种六大分类,在2020年推出即溶冻干茶粉——水滴茶产品线。其创始人王骏桃曾介绍,2020年茶粉市场规模为4200万元,预计将在2021年达到3亿至8亿元。

做奶茶闻名的茶颜悦色也在2021年5月上了一款新品——冷萃浓缩冻干茶粉小莲罐,有栀香绿茶、蜜桃乌龙、桂花乌龙三种口味。茶颜悦色制定茶粉口味主要依托门店奶茶的售卖情况。栀香绿茶、桂花乌龙口味的选取主要来自那些风味突出、已经在顾客心中形成了味觉记忆的门店同款,在他们看来,这些口味既具有品牌辨识度,又能够吸引更多没有机会前往门店喝茶的消费者。

不过,并非所有饮茶爱好者都可以接受茶粉。与喜欢调制特饮、颇想在今年双11尝试茶粉的梦薇不同,爱好袋泡茶的黎生认为,自己是茶叶“原教旨主义者”,茶粉冲泡后无法看到茶叶形态,她不喜欢。

03

年轻人爱喝茶,真火还是虚火?

如果把以及衍生而来的冻干茶粉生意放在众多带有新式概念的消费品中一起比较,你会发现这门生意其实不算特殊。不论流量和资本如何营造烈火烹油的景象,最终这门生意都要回归最本质的问题:新鲜感带来的消费热潮过去后,如何保持良性增长。

虽然在电商“年中大考”中,袋泡茶表现不俗,CHALI茶里的三款袋泡茶产品挤入2021年京东和天猫“6·18茶类品牌终极榜单”销量前十,其中蜜桃乌龙袋泡茶更是成为销量亚军,仅次于八马的安溪乌龙茶。但是,根据ECdataWay截至11月2日的统计,10月天猫上的拼配茶销量环比下降5.15%,在9月销量反弹的茶粉、茶膏等茶产品销量环比更是下降了46.58%。即使是双十一预售日提前至10月20日,也在这个月为这个品类带来明显增长。

天猫旗舰店6-9月茶类目销售及销售额情况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袋泡茶、茶粉,原叶、碎叶,纯茶、拼配茶……什么样的品牌才算好的茶品牌?用一句话下定论并不容易。无论是存量与增速吸引力、产品的微创新、不错的流量数据、团队的过往背景,还是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变革空间,这些从投资角度来说很有价值的要素未必能在茶叶这门生意中奏效。是否方便好喝、质量有无保证才是饮茶爱好者更看重的。

扮演怎样的角色和应与消费者如何互动以创造传统茶在现代空间中的新语境,对于处在风口浪尖的袋泡茶企业尤为重要。先将好的产品售卖,之后再传递文化,或许才是更适合茶行业的营销方式。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南方北方喝熟茶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5月22日晚,茶业复兴2楼高朋满座,茶业复兴第133场沙龙正在进行,这期沙龙的主题是南北熟茶的差异。这些年,网络上都在热议南北方人在吃粽子、吃豆花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南北喝熟茶的差异也不小,不信你看。

  

  赵娟:今天是茶业复兴戊戌年的第一场关于熟茶的沙龙,上半年大家都在茶山,所聊的都是春茶,熟茶可能会在后半年开始发力。介绍熟茶之前,我想先提个问题,请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你心中的熟茶。

  覃老师: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

  茶蕾:粘稠感、有记忆的香型、养生。

  赵娟:刚刚覃老师和茶蕾都总结得很好。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

  

  简单来说,熟茶的工艺可以分解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渥堆发酵-干燥-蒸压成型-包装。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可以细分的工艺环节。

  熟茶发酵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

  第一代:卢铸勋为代表发酵熟茶开始;

  第二代:吴启英、邹炳良为代表的传统大堆发酵,成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用了三十多年

  第三代:周红杰代表菌种添加发酵,

  第四代:离地发酵、小框发酵这样可以不需要大堆,更加节约成本的工艺,熟茶的内涵也由此丰富起来。因此,我们也才得以喝到冰岛熟茶、老班章熟茶、昔归熟茶这样的资源稀缺型山头熟茶。

  

  在我个人看来,熟茶的南北差异可以简单概括为:

  南方规模大,存量大。南方人比较务实,中档茶消费较多,而且以投资收藏为主的也多。而低档普洱茶,则大量消耗于茶楼酒肆之间。北方起步晚、起点高。北方普洱茶最早的消费者,来自中产阶级或者较富裕的阶层,文化素养较高,虽然起步较晚,但学习能力非常强。南方人喝茶更有人文气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北方人更讲究茶的功能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感。

  

  我们今天品鉴的是书院熟茶带来的三款熟茶产品——玉露瑶、龙吟和双韵。为什么我们会找到书院熟茶这个品牌,因为我们发现,书院的熟茶非常有特点,每一款茶都有不同的发酵方式,小筐发酵、离地发酵,发酵管理非常细致。这是一家前期沉淀了很长时间的后起之秀。抛砖引玉,下面先有请书院熟茶的品牌负责人许先生和大家介绍一下。

  许先生: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沙龙。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精力研究熟茶呢?缘起应该是我们在做山头茶的时候,很多人说熟茶不好喝,没有生茶好喝,但我们就觉得前辈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研究熟茶,不应该是现在的局面。于是我们想做些改进,想做出好喝的,大家可以接受的熟茶。

  我们常说普洱茶千山千味,我们觉得熟茶也可以。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同一发酵方式,我们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对熟茶工艺的理解和平衡,不断尝试,把控发酵地点、时节。以前发出好熟茶或许是靠运气,我们现在想通过小堆发酵发现产生好熟茶的数据,把这种口感延续下去。我们在发酵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数据,在后期有需求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支撑我们对口感的要求,这是我们书院熟茶做茶的体系。

  三大茶区我们都陆续做了实验,早些年我们在巴达章朗、布朗山、帕沙、勐宋滑竹梁子、保塘、勐库等地都建了初制所,从毛料阶段就开始观察、试验、研究。

  

  书院熟茶品牌负责人许先生

  说到喝熟茶的南北差异,我在广州和郑州都待过,也有一些看法。熟茶最早是供应广州、香港,以前广深港一带对熟茶的要求是要有堆味,觉得这才是普洱茶。北方人喝熟茶,主要是对甜润、香气要求高。南方对厚重感要求高,这应该是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菜系和自己喜欢的茶,我觉得影响一个地方喝茶习惯的主要是时节和饮食习惯。

  赵娟:我们接着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是南方人,我最开始喝熟茶是一股霉味,接受不了。后来才喝到没有堆味的熟茶,熟茶也可以很好喝。下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周重林:刚刚覃老师总结得很好,三不怕,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我要说熟茶的“五不分”:不分大小树(规模性的厂家一般不分);不分时辰,可以从早喝到晚;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喝,我去杭州喝到朋友带来的狗牯脑,他让我快点喝,这是最好的季节;不分性别,男女都可以喝;不分场合,任何场合都可以喝,熟茶有很大的场景重塑能力。

  

  刚刚许先生介绍书院工艺之后很打动我,从运气到工艺是很了不起的,熟茶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工艺上的探索。我们普遍认为生茶不讲工艺,而熟茶是很考工艺的,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工艺是运气的支撑点,培养了很多人的实验精神。

  第二个点,书院团队很年轻。以前是大厂、大师、大人物的熟茶,现在是小厂、小堆、小人物的熟茶梦,我觉得很了不起。

  熟茶的市场很大,虽然南北有区别,但是熟茶可以不分南北。北方以前喝龙井都是喝香片龙井,北方喜欢香,喜欢甜,觉得不香不是茶。北方在口感上不是很精致,追求价格高,在北方,一说冰岛班章一大群人过来,所以冰岛最早就是河南人扎堆。

  我们过去对熟茶没有太高的要求,注重功效。几乎所有的论文数据都是熟茶,保健功效谈的基本都是熟茶。人在寻找平衡,茶也在寻找平衡。我是熟茶的受益者,我入行15年了,身体没有喝垮。我们去年卖红糖和姜,就是为了照顾大量喝生茶的老茶客。现在看来,大量的长期的喝新茶身体是不适应的。

  

  做好熟茶的过程中要丢很多料,所以做熟茶的成本很高,但因为有书院这样的企业在探索,让我们能喝到越来越好的熟茶,我看到越来越年轻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很开心。

  徐丽:我是第五次参加茶业复兴沙龙,第二次喝到熟茶,以前对书院熟茶不是特别了解,希望以后可以喝到更多。熟茶除了养胃,我觉得还可以减肥,我会用熟茶6克加一片柠檬来喝,要减肥的朋友可以试试。

  茶友:我是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云南人。关于南北差异,多多少少都有切身的感受。北方过去是喝茉莉花,后来收入比较高的开始喝乌龙,现在身边的人开始喝普洱。但感觉普洱茶水很深,市场上鱼龙混杂。刚开始喝熟茶,发现有股堆味,以前我也不懂,就觉得熟茶是这个味道。后来喝到一些好的熟茶,才知道好与不好的区别。

  人的嘴是很难欺骗的,嘴巴知道什么味道是舒服的。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熟茶的。年轻的时候喝了很多生茶,现在感觉不太适应,喝点熟茶就感觉非常舒服。我有几次去内蒙都带了熟茶,吃肉以后喝熟茶很舒服。我总体感觉熟茶很好,但北方对熟茶的认知很初级。我觉得北方人很需要茶知识的普及,很多卖茶的是半路出家,自己都是云里雾里的。

  

  丽江茶友:我是来自丽江的茶友,第一次来参加茶业复兴的茶会。我们有自己的茶厂,第一次认识书院熟茶,翻了一下宣传册,说到水、说到参数,和我们茶厂的理念很接近。

  孙先生:我是在云南定居的北方人。在我们北方,我觉得同价位的普洱茶,熟茶比生茶更容易接受。北方人就是喝花茶、铁观音,都是比较香的,我们北方冬天比较冷,比较适合喝熟茶。

  茶友:我来自广东,在云南定居。我熟茶喝的不多,但广东的朋友经常让我带熟茶。我最近感触比较多的是仓储问题,仓储会影响熟茶的口感。我朋友说去茶店喝熟茶不太好喝,然后我从云南给她寄了,她说很好喝,我觉得可能价位、仓储对茶都有影响。熟茶要做得好喝,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

  

  茶蕾:我是昆明本地的,我第一次喝熟茶是2010—2011年间,我去参加茶艺师培训,我第一次喝熟茶,就感叹“我的天哪!”所有熟茶不好的东西我全部都喝到了。又锁喉、又干、又辣,我当时就觉得熟茶怎么能喝呢?我第一次喝熟茶的印象太不好了,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勇气再尝试。现在很多熟茶都是小堆发酵的,我觉得从原料到工艺都更用心了。如果你今晚是第一次喝熟茶,我觉得你很幸运,第一次建立的口感那么好,要感谢所有用心做熟茶的企业。

  张老师:大家好,我是在昆明生活工作的北方人,在大学教心理学,在读博士。我对茶特别喜欢,作为北方人,对熟茶印象是米汤感。许多古代文献中强调普洱茶的是药用,然后才是口感。CNKI上关于熟茶的功能的研究文章很多,研究生茶的文章也有。我看了很多对比研究,熟茶的新茶和8年左右的陈茶,排除所有无关变量,新茶抗氧化效果好,陈茶减肥。因为北方的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了一些不好的熟茶,很多人对熟茶已经有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所以今天要很努力的去挽回。

  

  覃老师:大家好,我是云南大学的教师,我出差几刚回到昆明,今天本该在家陪孩子的,但还是忍不住过来参加沙龙了。很大的原因是很多次没参加,感觉损失很大。另一个原因,是“书院”这两个字吸引了我,我在学校工作,对这个名称很感兴趣。

  我参加了那么多次沙龙,我对茶业复兴的沙龙认知有两个:第一是面向广。面向合作伙伴,不仅是产品推广,也是理念推广。周重林说,茶很多,茶人也很多,但要坐下来一起去推动很难;面向参与者,背景不同,大家不论年龄、背景,平台开放共享,在这个理念下才去谈知识的传播。

  

  第二是我对这边团队的基本认识,在处理信息流动的时候很好,这个活动的流程就是让你慢慢地想说话。我觉得这个沙龙很包容,大家各有所益。

  书院普洱从13年理念形成到17年的面市出仓,背后应该做了很多努力。我想到我在景迈遇见一个河南小伙,他也想做熟茶。但是以前都是学院派,大规模,背后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年轻的团队很难做出成绩来。我在山上遇见的这个河南年轻人想做的事情和书院在做的事情很像。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佩服你们的能力和勇气。

  我自己喝茶的时间比较短。能够看得出来你们的用心。你刚刚提到的村子章朗,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一直在那边调查,我一直想去,他和我讲了那边茶的情况。你们立志要做高海拔的熟茶,很辛苦。周老师觉得中国文化里面格物的观点,熟茶是很复杂,要格物,你要研究在发酵中怎么做好,要有付出的精神,一次次的试。从发酵熟茶回到传统文化,有很多可以聊的。

  

  梁先生:谢谢茶业复兴,我是广东人,在北京生活了好多年,我第一次喝普洱茶应该是1983年。80年代在广州喝菊普,在酒店茶楼喝早茶,菊花和普洱在一起。那个时候菊花的味道压倒普洱的味道。普洱茶的存放因为前期主要是南方比较多,很多写书的、宣传的基本都是代表南方的口感,影响了几十年。沿海一带喝茶,仓味比较重。在2010年以前,北京基本上还是喝花茶为主,普洱茶喝得不多,很多人不知道生茶是普洱茶,当时在北京推广做茶很难。

  现在北方发展得很好,大家经过几十年来对喝茶的研究,嘴巴是不会骗人的。现在很多人都是喝干仓的。现在的熟茶,2000年-2010年间的熟普很难喝到云南仓的,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放到广东去了。广东的味道和云南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以前喝熟普被别人说不懂茶,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喝什么,你的身体知道。我觉得以后熟茶的发展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赵娟:听大家说了真么多,看来都对书院这个品牌挺赞赏的,我想问问许总,在2013-2018这几年间,书院熟茶到底经历过什么最终坚持到现在?

  许先生:我们这几年,最开始是去找发酵好的原料,想直接用原料做拼配,根据自己想要的口感挑选,但麻烦的是第一年可以,但是第二年就挑不到了。客户认可之后第二年却做不出相同口感品质的产品,很尴尬。我们就开始从原料做起,那个时候小堆发酵已经接近成熟了。在发酵的过程中,第一次出现问题是温度控制不好,或高或底。我们一开始是夏天发酵,以为外界温度高一些了堆内温度也高,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温度并没有起来。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第一次想要放弃是在2016年,当时发酵出来的茶我们自己觉得可以,但是放了一两个月后却觉得没预期的好,去喝以前的茶反而又觉得很好。虽然离地发酵解决堆味,其实我们知道时间不仅仅只是解决了以前熟茶的堆味,还赋予了熟茶很多其他的,这是我们目前工艺还无法替代的。

  

  普洱茶存放的环境其实是需要温度和湿度的,在昆明存放一点变化都没有,于是我们就在勐海、景洪、昆明来回倒腾,发现是有效的,这是发酵完之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做好产品之后不知道市场是否认可,我们去年到深圳参加了茶博会,前几天去了郑州,在这两个地方感受到了南北差异,但对我们的熟茶认可度还是挺高的。我觉得今后我们可以迎合不同消费者,做出不同风格的产品。另外,我也想知道北方的朋友对泡熟茶的器皿上有什么要求吗?

  张老师:我来自北方,但是我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冲泡茶叶,方法不讲究,更别说器皿了,我以后会多关注,多做些调研。

  周重林:熟茶井喷,第一次是菊普,第二次是小青柑。没有这些打底,市场是打不开的。熟茶的发酵,最早的时候,广州用开水发,云南是用冷水。勐海对水很崇拜,我前段时间去拜访魏谋诚先生,他发酵的井水是锁起来的,这说明水很重要。

  时间、温度和水是茶在所有环节中都要讲究的。我去广州看到很多仓库都放了加湿器,你问一百个广东人,他们都喝湿仓,湿仓和干仓是吴树荣提出来的,以前没有。茶叶之前就没有前发酵么?不见得。以前的古法是有前发酵的。

  2004年我去云县,很多人说你千万不要去熟茶发酵车间,去了你就喝不进去了,我去了确实有些乱。后来我发现,看得见的污染其实不可怕,看不到的污染才可怕。以前的黑茶工艺还有脚揉的工艺。早些年还有在大腿上搓茶的,这些都没关系,其实看不见的农残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去年纪录片拍了勐海圣泉,去年我们去建水,西门豆腐那里也是有一口井,养活了一村的人。赤水河两岸也有很多好酒,发酵食品中水是很重要的。在泡茶的时候你一对冲就会发现有很多区别。我也想听听你们书院对水的挑选。

  许先生:水这一块,其实也不是挑选,我们在发酵同一款茶时,用不同的水反复尝试,找到合适这一种原料的发酵水源。我们还尝试过在每次翻堆都用不同的水,好不好还不知道,因为产品还没出来,我相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泡茶的时候离不开水,发酵的过程中水也很重要,慢慢地开始尝试不同的组合。水对茶汤浓淡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发酵藤条茶,在水上面也做了不同试验。

  赵娟:我有个疑问,可不可以大胆的假设,我们能否通过熟茶让南北不分?

  覃老师:说到这个问题,我刚好看到一个词——双韵,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群来塑造产品,刚刚许老师和周老师都讲到了水。水是冲泡的水、是茶树生长过程中的水,也是发酵中的水,刚刚周老师说了,白酒和水系是有关联的。

  现在已经没有纯粹的哪里人了,比如我,只有我的普通话只能显示我是广西人。我觉得双韵这个词是个凝炼。年轻人不断的在南北东西游走,我觉得云南的茶企应该向福建学习,打破南北的区分,比如产品形态上的便携很重要。

  洪漠如:上次在郑州我特意拍了张书院熟茶的照片,很漂亮。我第一次接触普洱茶也是菊普,第一次喝接受不了,我是四川人,一开始接触茶比较喜欢喝毛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发酵之后有很多内涵物质,功能性很强。熟茶是一款体感茶,余秋雨在《极端之美》中描述得很好。从价格上来说,熟茶与那些高端名山古树相比,价格亲民,口感也亲民,因此也更容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章由茶业复兴编辑部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