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世界红茶产地

找到约1,316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茶识:世界红茶产地概况(一)

上回书说到了中国红茶的主要产地和相关的品种(茶识 | 中国红茶产地一览图)。

世界上主要的红茶产地除了我们一般的饮茶爱好者所熟知的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之外,还有几个非洲大陆上的国家,比如肯尼亚,马拉维,坦桑尼亚等等。这些红茶产地在地理,经济,或是历史文化进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渊源和关联。

在这个冬天,凤宁号公众号后台的小伙伴们,将人手捧上一杯滇红茶,从茶业人的视角出发,来跟大家唠唠世界红茶产地概况。

· 印度

首先说说跟我国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

相较于中国,印度生产茶叶的历史并不算长。且印度开始种植以及生产茶叶的历史背后有许多涉及到殖民扩张活动,植物学知识,各种跨境族群间交流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而复杂异常,本文暂且按下不表。我们就单纯谈谈印度如今的红茶产业现状。

在产量上看,印度、中国、斯里兰卡和肯尼亚是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无疑而印度的总产量是远超其他几个国家的,所以说印度如今是世界红茶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印度红茶有三大产区,分别是大吉岭(Darjeeling),阿萨姆(Assam),尼尔吉里(也译做尼尔吉利)。大吉岭红茶,与我国的安徽祁门红茶和下文会介绍的斯里兰卡的乌瓦(也译作乌沃)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 大吉岭(Darjeeling)

概况

大吉岭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地处喜马拉雅麓的西瓦克利山脉,平均海拔为2134米。“大吉岭”这个名称是由Dorje(“霹雳”)和Ling(“地方”)这两个藏语词合并而成,翻译为“金刚之洲”,这是一块降雨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多雾高地,特别适合茶叶种植。

茶园和采摘

大吉岭地区的茶叶种植以庄园形式进行管理,目前共有80多个茶叶种植园,分级比传统制法更加细致,以高贵典雅的芳香和独特的味道自成一派。

大吉岭红茶全年一般分三次采摘,3月至4月的采摘的被称为“First Flush”(初摘/春摘茶),春茶嫩芽居多,带有温和的清新香气,汤色呈金黄色。

5月至6月采摘的被称作“Second Flush”(次摘/夏摘茶),夏摘茶叶身饱满,味道香气比较圆熟、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麝香葡萄味,口感细致柔和,既有香醇馥郁的芳香又兼有成熟水果的甘甜美味。

在7月至8月雨季结束后,就迎来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采摘季,这个时期被采摘的红茶被称作”Autumnal/Autumn Flush“(秋摘茶),甘甜的味道浓厚,汤色呈现深红色。大吉岭红茶因其气味芳香高远,大部分茶园红茶适合清饮。

在上述的三个采摘季所出产的茶中,以5-6月的“Second Flush”(次摘/夏摘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等级

这里结合一些图表和词汇,来说明一下以大吉岭红茶为例的,国外红茶常见的完整叶片红茶的采摘和分级标准。

*图源 北京茶友会会刊《小茶书 2021版》

来展开说一下上述两个图表。

如图所示的等级中,一般以等级后加数字以表示品相,比如FOP1,表示一级花橙白毫,1自然是代表在FOP这个等级里面最好的品相。FTGFOP精制花橙黄白毫,这个等级都为手工采摘,同样是后跟数字以表品相,FTGFOP1就是这个等级里面最好品相。有人玩笑性质地解读”FTGFOP” 为 “Far Too Good For Ordinary People”,意为普通人难以享受得到的奢侈品。这个等级在大吉岭红茶中都并不多见。SFTGFOP顶级精制花橙黄白毫,如果再后缀上1为,SFTGFOP1,有S又有1,即表示国外大部分红茶中的最高等级。这个等级可以说非常少见,能打上此标签的茶叶可谓凤毛麟角。相信梳理完以上的这些知识,茶友们在购买外国的完整叶片红茶时,就算在无法打开包装看到干茶,也无法品尝滋味的情况下,通过其所标示的英文加数字,就能基本判断这个茶叶等级和品质高低,并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啦。今次的概况先侃到这里,下回书将通过印度的另一个重要红茶产地,阿萨姆,来细说CTC红茶是怎么一回事。人走茶不凉,下回继续聊啦~

茶识:世界红茶产地概况(二)

上次我们跟大家聊到了世界红茶格局中很重要的一个地区,印度,及其三大产区中最负盛名的大吉岭地区,还以大吉岭红茶为例,简要地说明了国外的完整叶片红茶是如何分级的。还没看过上一篇内容,或是想要再回顾一下的茶友请点击链接茶识丨世界红茶产地概况(一)

今次的文章,将从印度的另外一个红茶主产地,阿萨姆的茶产业概况出发,顺带说说国外的破碎叶片红茶,和我国的C.T.C红茶是怎么一回事。

·阿萨姆(Assam)

概况及历史

阿萨姆是印度东北部山区的一个邦,毗邻中国西藏、缅甸和孟加拉国,总人口约为3300万,有包括雅鲁藏布江、古迹、寺庙和丘陵茶园在内的一些景观。这里充沛的雨量滋养着遍布山野的茶树,出产的红茶也远销世界。虽说我们前文提到的大吉岭红茶在精制茶和高档茶的版图里享有更多的声名,但其实阿萨姆才是印度最早开始种植红茶的地方。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如火如荼,一杯加了糖和奶的红茶,堪称新兴的工日阶级在繁重作业间隙的阵痛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英国本土的红茶消费量与日俱增,付出高额代价通过航运从并不完全受英国摆布和拿捏的中国市场大批量进口红茶,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于是英国人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殖民地种植和生产红茶。最终,苏格兰探险家罗伯特.布鲁斯在印度阿萨姆发现了接近他们所喜欢口感的原生大叶种茶,还通过各种方法使当地贵族也帮助和参与了开辟茶园,进行种植的活动,同时找到福建武夷山的制茶师赴印教授制茶技术。1838年,首批茶叶抵达伦敦;1840年阿萨姆茶叶公司成立并在印度拓展种植领域,由此,阿萨姆红茶开启印度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黄金时代”。

采摘阿萨姆的采摘季同大吉岭差不多,分春夏秋三次。春季的初摘一般从三月开始,有些年份能一直持续到五月中旬,比大吉岭的初摘历时间更长一些。次摘一般从五月中旬开始,可以延续到七月,六七月份所采摘的茶,是该地区全年所产的茶中最优质的。秋摘一般会在夏日雨季结束后开始,在十月到十一月这段时间所产的秋茶品质虽说不是最优质的,也依然有独特的香气。

等级

在阿萨姆地区,品质最好的次摘茶,也就是六七月份所出产的茶,基本按照传统制法分级上市,这个传统制法也就是我们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一般大吉岭红茶所用的完整叶片红茶的制作和分级法(点这里复习丨大吉岭红茶的分级)。而其他时间所产的茶叶可以占到全年产量的八成以上,采用“C.T.C”(红碎茶)制法,生产出的茶叶属于破碎叶片红茶。

在详细介绍C.T.C制法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文提到过的一些国外红茶的相关知识。

首先国外的红茶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整叶片红茶(Pekoe),另一类是破碎叶片红茶(Broken Pekoe)。

学习这两个分类,会涉及一些词汇及缩写,我们来再整理一下:

B: Broken (碎型)G: Golden (金黄)D: Dust (茶粉)

O: Orange (橙黄)F: Flowery (花香)P: Pekoe (白毫)

S: Souchong (小种,适用于茶叶采摘嫩度描述, 及下文提到的破碎叶片红茶等级描述) 或 Special (特别的,适用于上周的文中提到的 完整叶片红茶分级描述)

F: Fine (细嫩,用于 Flowery之后)

T: Tippy (细芽)

Fgs: Fannings (片,用于 Flowery之后)

再来看两张图表:

由图可知,破碎叶片红茶也并不代表就是“茶碎”,“茶末”,依然有品质尚可的等级。比如TGBOP和TGFBOP这两个级别,都含有相当数量的金色毫芽,品质和口感也是不错的。

在破碎叶片红茶的大类里,F开头的片茶和D开头的末茶,品质和价格自然也更低。一般用于那些只能冲泡一次的茶包。

所以我们在了解了这些英文加数字的标识之后,在购买国外的破碎叶片红茶时,无论是能打开包装看到干茶和品尝滋味,或是都不能,也能基本正确地判断茶叶的等级和品质高低,并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现在来展开讲讲C.T.C红茶,也就是所谓的红碎茶。

C.T.C红茶其实就是切碎(Crush)-撕裂(Tear)-卷曲(Curl)红茶,是指茶条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不同转速的滚筒挤压、撕切、卷曲而成的颗粒状的碎茶。所以说,在工艺上,国外的破碎叶片红茶属于C.T.C的范畴。

关于C.T.C红碎茶,我们国家有国内产品适用的规范性标准文件,现行的是红茶规范性标准GB/T 13738.1-2017中的红碎茶部分。

该标准规定了红碎茶需以茶叶的芽,叶,嫩茎为原料,且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工艺。

规定了红碎茶产品需达到的理化检验指标。

规定了红碎茶的产品分大叶种红碎茶和小叶种红碎茶两大类。

规定了大叶种红碎茶分为碎茶1号,碎茶2号,碎茶3号,碎茶4号,碎茶5号,片茶,末茶共七个等级和这些等级涉及到的感官审评要求;规定了小叶种红碎茶分为碎茶1号,碎茶2号,碎茶3号,片茶,末茶共五个等级和上述等级涉及的感官审评要求(完整的标准文件请看今日的二条推送)。

相信跟随着凤宁号滇红茶的视角看到这里的茶友们,不仅了解了印度半岛上大吉岭和阿萨姆两个茶叶主产区的概况,了解了国外红茶的分类,分级,还了解了我们国家的C.T.C红茶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在茶友们的习茶,品茶之路上有所帮助。

印度三大产区中还有最后一个,尼尔吉里,我们下周的文章中会细说这个地区,并且将把寻茶学茶的视角延伸到另一个国家,斯里兰卡。

那么我们下周见啦。

“世界红茶的发端,中国理学的摇篮,三教同流,思想内化于心,天造地设,山水外化于行,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是央视在武夷山市荣获“十佳魅力城市”时的颁奖词,也是对武夷山的高度诠释与评价



武夷山







“世界红茶的发端,中国理学的摇篮,三教同流,思想内化于心,天造地设,山水外化于行,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央视在武夷山市荣获“十佳魅力城市”时的颁奖词,也是对武夷山的高度诠释与评价。



世界红茶的发端

如果有一种茶曾经影响了世界,那么这种茶就是红茶。1662年,凯瑟琳皇后将红茶带到了英国,让英国“下午茶”成为贵族间追崇的生活方式风靡开来。



世界红茶源于中国,中国红茶根在福建,红茶始祖在武夷山桐木关。

400多年前世界首泡红茶诞生在这个小山村。之后的祁红、滇红等都是因当时在此为官的人事调动,而将正山小种红茶工艺传播,又因水土气候品质不同而后续开来 。

如果问哪种茶是红茶中的极品----它无疑便是金骏眉。2005年6月,桐木关人创制全新的茶种----金骏眉,它是野生茶茶树所产芽尖,6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

武夷山桐木关,就像一块红茶的净土,内涵隽永又无声无息,这就是世界红茶的发端。

如果你来到武夷山,请慢下来品一口纯正的红茶。



中国理学的摇篮


作为一座绵延500多千米的山脉,武夷山在山水怀抱中孕育了世界瞩目的红茶,同时也是一块丰润千年的人文沃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等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因而,武夷山被称为“道南理窟”。







朱子理学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且漂洋过海,影响远及东亚和欧美诸国。朱子理学于13世纪走出国门,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思想、教育、文化史,被认为是“东亚文明的体现”。 武夷山作为世界双遗的“突出普世价值”之所以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一部分就源于朱熹及其理学文化。



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武夷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朱熹在世七十一载,有近50年是在今武夷山五夫镇度过的,在此生活、著书、讲学长达四十余年,留下不少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和文化遗迹。

如果您来到这一座守望千年的五夫古镇,也就是走进了中国理学的摇篮地。



三教同流,思想内化于心


千城千面,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性格,武夷山也不例外。武夷山人杰地灵,除了影响深远朱子理学和远古的“古闽越”、“闽越族”文化,还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







如果有一种茶曾经影响了世界,那么这种茶就是红茶。1662年,凯瑟琳皇后将红茶带到了英国,让英国“下午茶”成为贵族间追崇的生活方式风靡开来。

如果你来到武夷山,那么千万不要错过武夷宫、止止庵、桃源洞道观;也不要忘了到深藏于武夷山深山中的佛教名刹天心永乐禅寺、妙莲寺及瑞岩寺走一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儒、佛、道的那历久弥新的千年气息。



天造地设,山水外化于行


武夷山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但它本是一座大自然造就而成的天然山脉,风光神奇秀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武夷山,美妙绝伦的景色和悠远的历史文化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天造地设。







有人说,武夷山是个一生要去至少要去四次的地方。春天茶山撩雾,香满天下;夏季百花尽开,五彩缤纷;秋时天蓝水碧,层林尽染,冬日白雪朦朦,云海翻腾。


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在山与水的结合达到绝妙的境界:清澈碧绿的九曲绕山而行,曲折萦回;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态。

游人乘坐古朴轻巧的竹筏顺溪而下,既可饱览武夷溪光山色、瞻仰两岸文化古迹,又可享受诗情画意、领略惊险刺激。

武夷山就是天然的中国山水画,自然而然的精妙构图,山水鬼斧神工般的间插所展现的诗意,真真令人叫绝。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除了是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岩茶也一直是深受世人喜爱,从古至今受到世人的追逐、茶人的推崇、文人的礼赞、国外友人的膜拜。随着人们对茶认知度的提升,武夷茶更是光芒四射,武夷山的茶文化也延续了千年。

历史上早在宋朝,武夷茶已经作为进贡朝廷的御茶,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晋商将武夷岩茶运送到恰克图交易,运送至俄国,进入欧洲,开启了欧洲茶文化的启蒙,这条运输之路绵延上万公里,被称为“万里茶道”。







说到岩茶,武夷山大红袍具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亦是众多岩茶中的臻品。大红袍的珍贵不言而喻,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值得世人慢慢品味,其经典传说也是被世人广为流传,我们从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的山水剧里就见证了大红袍的前世今生。

《印象大红袍》传承武夷山茶文化,以令人骄傲的武夷山风景作为背景,360度旋转座椅,带世人全方位欣赏秀美山水与武夷山关于茶的那些故事。

如果你来到武夷山,那么印象大红袍将和你娓娓道来这万古山水茶的无限魅力。




这是上苍偏爱的武夷山;

这是我们骄傲的武夷山;

这就是武夷山!


找到约1,27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