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秋天喝茶诗句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最美茶器 :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 金奖作品赏析

 一器成名只为茗,

  悦来客满是茶香。

  一件小小的茶器,

  赋予品茗之时的美感与趣味,

  这是茶器和茶之间的仪式感,

  也是茶人与生活的“约定”。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2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4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

  以形传神,以器传情。

  一个大师齐聚,匠心荟萃的顶级赛事,

  一个传统与创新碰撞交融的“创意平台”,

  一场高规格、全领域的茶器美学盛宴!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8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汇集江苏、云南、广东等全国12个省,

  近600组茶器设计作品,

  集结行业大师、艺术家、设计师等百位匠人,

  涵盖紫砂、陶瓷、金属、竹器、石器等

  各类茶器臻品!

  ↓↓↓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承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

  协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瓷局、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安吉竹产业局、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汝州市汝瓷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

  | 金奖作品赏析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2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5

  陶瓷-湘妃瓷

  设计人、制作人:刘逸哲

  单位:长沙窑郑家小口

  本作品以湘妃竹元素为设计主题,用千年铜官窑青釉点褐彩的古法工艺,研创出湘妃竹仿生褐色斑纹效果,使整件作品的釉面展现出仿佛被风吹皱的涟漪、盛放的牡丹、升腾幻化的云烟,深深浅浅的纹理一圈圈晕染,如水墨般生动的艺术效果。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8

  陶瓷-钻石六头花茶具

  设计人:桂明、李燕茹

  制作人:余洪斌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作品以钻石多面体为原型,结合镀银工艺,打破了陶瓷器皿一成不变的装饰,使作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多变的艺术效果。配色温馨浪漫,符合女性受众的审美要求。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2

  龙泉青瓷-秋收

  设计人、制作人: 黄灿

  单位: 龙泉市土人斋青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茶烟几缕,凉风习习,倚坐池塘之侧,闲看芙蓉露下落,细品杯中之茗,略数杨柳月中疏,茶烟几缕,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作品借助茶席上的釉色,表达秋天来临,万物由绿变黄,丰收之喜悦。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6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9

  铜茶器-涟青系列

  设计人、制作人:李伟

  单位:景德镇吾廿手作

  整套作品清雅古拙,色泽幽静,让人离不开眼。作品运用天然矿物热着色工艺,将铜料,肌理,工艺融会贯通,彰显“铜”的本性,这种源于内在生命的体验,充满着圆融的美,将茶器本身的风雅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03

  钧窑茶席套-心之所向

  设计人、制作人:张运增

  单位:运增窑

  本作品选用原矿泥料,经1300°C高温烧制而成。釉色选用经典故宫绿搭配故宫红,窑变自然,质感温润,意境深远。器型易拿捏,极具实用价值。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07    坭兴陶-葫芦欢歌茶壶

  设计人:黄叔界

  制作人:苏崇杰

  单位:北部湾大学

  作品创意源于葫芦的造型,以葫芦作为茶壶和茶杯的把子,生长的枝丫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强烈渴望。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0

  坭兴陶茶叶罐-国风

  设计人:唐香花

  制作人:吴卓斌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本作品的材质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旗袍、官帽。其器型圆润,分“男”与“女”,象征着相濡以沫,携手一生的美好愿望。器物上刻有“福”“ 禄”“寿”“喜”等吉祥纹样,寓意生活幸福美满、吉庆多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4

  红陶-精灵的微笑

  设计人:LE THI KIM YEN、彭珂

  制作人:李祖荣、赵健勇

  单位:LE THI KIM YEN

  本作品为南宁横县那灵窑烧制的邕州红泥陶花器,器型大胆灵动。用泥土加上古法柴烧结合自然形成的金属釉色表现自然界中精灵的微笑,体现无限的生命力。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7

  紫砂-一子定江山

  设计人、制作人:熊燕飞

  本作品以棋子为创作原型,借用大小五枚棋子组成一把壶,以黑白棋子做成一组对壶,饮之心清,黑白分明,挥手间层层布局,使对方无路可退,一子定江山,恰似人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0

  紫砂-竹简茶具

  设计人、制作人:范其华

  本作品壶身呈扁长方形,正反两面分别由五片竹简构成,两侧各有三片竹简,中间束丝带蝴蝶结,为古朴的造型平添生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4

  紫砂-龙头八卦·捆竹

  设计人、制作人:陈益叶

  本作品是紫砂经典器型之一。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绘制太极图,故被盛赞“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7

  紫砂-祝福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赖继贤

  本作品突破传统以竹为题材的紫砂花器造型,大胆采用了筋纹器与花器的跨器型组合,并作提梁状。壶身造型犹如含苞待放牡丹,象征花开富贵。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0

  紫砂-玉带六方

  设计人、制作人:李小敏

  方器,沉稳有力,方中寓圆,刚柔相济,既得中国传统哲学之精髓,又提升了壶的美感。一条玉带作提梁,曲线曼妙,既有缓和壶身下沉的功用,又柔和了方器刚硬的视觉冲击力。既有大品之霸气,又有小品之细腻。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3

  紫砂-拙味

  设计人、制作人:吕祖旺

  单位:云深陶艺工作室

  本作品为手捏紫砂壶,分为胖高两款。胖款为手拉坯制,一气呵成,薄胎,大气粗犷,轻巧饱满,造型随性,爆砂机理,粘接处粗犷自然,更添一丝拙味。高款为手捏纹理,薄胎,拙味十足。口圆底方,寓意天圆地方,壶有乾坤,两侧使用祥云元素,寓意吉祥如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7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0

  紫砂-梵菱

  设计人、制作人:金莉娜

  本作品以大红袍朱泥为原料,容量320cc,属筋纹圆器。菱花,形似莲花,在风水学中,菱花具有着旺财、旺运等寓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4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7

  紫砂-蜂菊壶

  设计人、制作人:丁淑萍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欤雾,高低顺过风。终忏玉蝴蝶,不与梦魂通。此壶壶身采用花瓣造型,将菊花的每一瓣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壶盖是花蕊,壶钮做蜜蜂状,壶把和壶嘴遥相呼应成菊花的枝干。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50

  紫砂-秋趣

  设计人、制作人:范建荣

  本作品以葡萄熟了为题材,寓意丰收、富贵、多子多福。范建荣运用手工捏塑贴塑的装饰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秋日图:几串大小不一的葡萄挂于枝头,一只松鼠悠然地独憩于树枝上,与旁边的夏蝉相映成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54

  紫砂-三足鼎

  设计人、制作人:范丽静

  本款三足鼎造型简洁,线条流畅,壶身饱满拙趣,寓意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三足鼎壶把呈耳型,壶流长而细腻,口盖平整,严丝合缝,壶钮呈扁平球状。作者在表现物象灵秀大气的同时,淋漓尽致地体现意境:遥想初始的一切在开而未开之间,未来的一切在难忘初心之间,坐观云起,万物生长。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03

  紫砂-升方壶

  设计人、制作人:祁星斗、管能翠

  本作品兼具美观实用和文化内涵于一体。壶身汲取汉砖为题材,加以绞泥装饰、朱纹印和小楷竹石等陶刻装饰,增添艺术效果;壶口盖设计了一二三个台阶,意为步步高升。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06

  紫砂-菩提花开

  设计人、制作人:朱浩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点点墨绿,旷远空灵,仿佛能让人置身于山林之间。心花缓缓,清香徐徐,不知菩提更难明清静。身为五瓣,如花如瓜;嘴把,如树如骨;置盖,桃叶舒卷装饰呈现;有菩提寿桃浮动人心,虽非菩提,亦有其凝静。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1

  紫砂-金玉满堂

  设计人、制作人:季光敏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5

  紫砂-母子情深

  设计人:郑小杰

  制作人:王燕

  本作品以母亲节和老鼠为题材,来表现母子情深。壶盖的花生寓意多子多福,长生不老,长命百岁之意;壶身以方形为主,方方正正,寓意做人要刚正不阿;壶把的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9

  紫砂-泥绘·花瓶·春晓江南

  设计人、制作人:潘晨

  本作品以一对紫砂花瓶为泥绘载体,两瓶均是一面绘画江南美景,一面写诗作赋,诗与画章法布局运筹帷幄,绘画用色浓淡相宜,书法俊秀飘逸,情景交融,两相呼应,让人身临其境。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23

  紫砂-井竹

  设计人、制作人:周鑫

  本作品取材生活常见的井和竹筐,二者都是中国特有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井”的符号意义是家国故园,“竹”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之一。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26

  紫砂-光明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邹成程

  本作品以大海上的灯塔为灵感,壶身圈圈波浪如海面,海上灯塔为大家指引方向,带来光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0

  紫砂-半硕

  设计人、制作人:刘晓惠

  本作品共设一壶、贰杯两碟五件套,套件以南瓜为题材,壶身共设六棱瓜腹。作品圆润温和,线条优美自然,寓意含蓄。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4

  紫砂香薰-凤凰于飞

  设计人、制作人:彭秀云

  本作品由鼎炉和普通香炉组成。镂空部分采用了凤凰于飞的形态,旁边辅以祥云、如意元素,表达美好的祝福和期盼。炉身饱满圆润,线条流畅。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9

  紫砂-蔓如

  设计人、制作人:金雪萍

  此壶以葫芦为原型,葫芦,寓意多子多福,福禄之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43

  紫砂-金英陶香

  设计人、制作人:徐曲

  本作品源自诗句“陶菊香秾亦合羞”,为茶香菊纹陶艺融合一器。采用紫砂与红木结合制作而成,红木执把契合人体工程学,手感舒适。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46

  紫砂-奖杯

  设计人、制作人:徐燕

  此壶以奖杯为题材,线条流畅,整体既大气又不失庄严。上细中粗下细,壶底略收,壶嘴、壶把及壶身的上半部分都加以筋纹装饰,将奖杯的形与意完美诠释——既体现了奖杯本身自带的一种荣誉感,也将中华民族奋勇争先、勇争荣耀的传统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0

  紫砂-天籁禅音

  设计人、制作人:唐伯琴

  人舞花前月下,音飘九霄云外。此壶壶身浮雕制作一朵盛开的花朵,壶盖采用飘逸飞天造型,惟妙惟肖。此外,莲花状的壶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静雅致的禅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3

  紫砂-六方笑樱

  设计人、制作人:许林亚

  本作品以经典器型笑樱壶为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整体沉稳敦厚,端庄大气。弯流壶嘴,曲张有度,衔接精湛无痕,出水利落迅猛。壶身为六方位形,弧线与棱角的结合堪称刚柔并济,棱线丝丝入扣,刚毅而不失柔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7

  紫砂(套)-月影婆娑

  设计人、制作人:徐飞

  此壶由一壶一杯一壶承组成。统一以优质拼紫泥为原料,整套壶如一幅画:风吹树动叶飘扬,树枝壶盖钮状若注目远眺的雅人。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0

  紫砂-释卷壶

  设计人、制作人:唐朝军

  此壶选用黄龙山底槽青制作而成。整体造型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壶身呈梯形状,壶正面像中式窗户,奎面装饰可以多变。壶盖呈长方形,加以古代书卷装饰。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4

  紫砂-和·向提梁套壶

  设计人、制作人:谈燕华

  本作品以“和”为主题,意在以紫砂为媒介歌颂和平年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7

  紫砂-四方牛盖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赵欢欢

  此壶采用底槽清全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古朴大气。壶型方正,四条棱线清晰分明,寓意善恶分明;壶盖借鉴了传统牛盖设计,采用牛鼻孔式镂空结构,为此壶增添了趣味。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1

  紫砂(套壶)-虚怀若谷

  设计人、制作人:刘蓉萍

  本作品清新文雅,大气雅致。竹段造型,虬曲有力,高风亮节。壶把处生出一小枝,枝头上饰以竹叶,飘逸灵动,卡盖严丝合缝,吻合完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5

  紫砂-六方君玉

  设计人:庄玉林

  制作人:陈依群

  本作品以老紫泥为原料,壶身六方,身型上丰下敛。壶肩平坦,壶颈挺立顶起壶口;三弯流、正耳把,皆是六棱设计,与壶身相呼应。整器以传统的形制,加之精细的工艺,方非一式,圆不相一,艺术感极强。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9

  建水紫陶-年轮套装

  设计人:代敏

  制作人:杨聪

  单位:建水县云水山涧紫陶工作室

  “年轮”,是树木生长留下的痕迹,也是时间的印记,镌刻着点滴记忆。本作品借助建水紫陶泥料的特性,手工拉坯成型,再通过建水紫陶的打磨工艺,呈现出特殊的质感效果。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23

  建水紫陶-茶缘情深

  设计人、制作人:杨曙

  单位:木易陶品

  作品以建水特有的白色陶泥为原料,再以建水紫陶特有的装饰彩泥刻填,造型新颖独特,画面优雅大气,是品茶雅玩的高品质茶具。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0

  建水紫陶-秋荷残香

  设计人:杨春丽

  制作人:马云亮、马栏

  单位:云南省建水县春丽陶艺工作室

  作品取用建水境内的天然陶土精制而成。作品以秋天残荷留香的景色为装饰主题。虽颓枝叶败,却散发着淡淡的忧郁之美,或残缺、或斑驳。万物有情,已染黄的荷叶,烙上了秋的印迹,散发着浓浓的写意味道,它们是秋的使者,是一种美,一种生活态度,生活味道。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4

  建水紫陶-远香

  设计人、制作人:何建

  单位:红河州堆锦堂陶艺有限公司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7

  建水紫陶-便是人间好时节

  设计人、制作人:李鑫

  单位:红河州堆锦堂陶艺有限公司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41

  建水紫陶-茶承

  设计人、制作人:徐荣洪

  单位:建水县荣洪陶然苑

  本作品采用建水独具特色的泥料制作而成。作品追求简洁、完整的形态与鲜明的功能性,没有明显的直线角,具有强烈的现代造型特征。茶承不受配套的限制,可配合小巧精致型茶具使用。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45

  建盏-宋式点茶三件套

  设计人、制作人:倪秉霞

  单位:福建省中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品采用传统兔毫纹理来表现器物的线条。点茶盏深斗束口碗,实用性强且美观,茶托采用大盘四平八稳,六瓣瓜棱执壶注水,典雅实用。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0

  建盏-传统银毫·撇口盏

  设计人、制作人:叶有兴

  单位:南平市建阳区文天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建盏的美在于它独特的个性,虽然制作工艺不变,但制作出的器具外观花纹却千变万化。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5

  建盏-梦祺·茶趣

  设计人、制作人:温其龙

  单位:温其龙

  本作品是一套工夫茶具,由三才碗、公道杯和三个品茗杯组成。茶具造型多样复杂,烧制难度极高。茶具足周施半釉,灰褐色的矿物质铁胎底展现作品厚重沉稳、精致。釉面呈鹧鸪斑花纹,由碗底自然扩散延伸至口缘,纹饰缜密细腻,微妙多变,非常精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9

  建盏-梦祺·花器

  设计人、制作人:叶义云

  单位:叶义云

  本作品属于传统器型,烧制难度极高。灰褐色的矿物质铁胎底展现作品厚重沉稳、精致,彰显了纯手拉坯的成熟与独特技艺,足见作者独具匠心。釉面呈青黑黄相间的兔毫花纹由口缘自然扩散延伸至瓶底,纹饰缜密细腻,微妙多变,器形釉面光泽如玉,玻化效果明显。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334

  不锈钢-恒福新鲜泡

  设计人、制作人:徐结根

  单位: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这不是保温杯,这是移动便携工夫茶杯!杯身采用304不锈钢等食品级材料,安全可靠,提升每一次喝茶体验;杯底使用硅胶材防滑设计,让杯子放置更稳;茶仓精密陶瓷阀门,密封优良不漏水;无论是办公、休闲、差旅还是运动,都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一杯现泡的好茶。

  以茶会友,品茶之芬芳

  以器会友,探壶里乾坤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将在2021深圳茶博会上举行

  敬请关注!

茶席意境

茶道意境,是意思的意,不是艺术的艺。

意境这个词是中国传统美学当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对事物找到境界的品悟的审美习惯,使在有限的时空直悟永恒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独特的性情和情趣取向,塑造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模糊,飘移,不确定。就像不同的茶,不同的人说好;但反过来说,一款好茶会让人人叫好,那种标准却又难以描绘。

从诗经的思无邪到中国的传统笔墨,最讲究的就是这个意境 。“作诗必此诗,意取象外神。羚羊眠挂角,天马奔绝尘”(清 赵翼)在意境中包含情景,包含思,包含意。我们回到这个意字上分析一下中国人为什么对意字如此钟爱。

意是心上的音,我们经常说听话要听音,这个音更能表达说话者他最真实的意思。比如说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您好!您好吗?您好啊!”相同的字,语气表达不一样,所包含的内含居然可以完全相反,以至成为相去甚远的另外一个意思

而在美学里讲的意,是更为丰富和更难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表达了。比如那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面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但这都不是意境。宗白华认为只有到了“断肠人在天涯”才出了那份情,失神而专注,似有所待。在情景交流中的那个综合感受,表达到了那份意境。正是“信足别有境,举头自有深情”(计成《园冶》)境,其原意指人所感觉到的范围,心活动到的区域。“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是只能感觉,“欲辨已忘言”了。

席,一种参道,凝聚精气神韵的道场。“茶精极,屋精极,衣精极,器精极。”这里所谓的精极,是没有魅俗的痕迹。让人纯净而不做它想。把注意力牢牢牵在当下。它们钩沉的茶道席,意境几乎无处不在。从席间每个人的服饰到茶席的音乐,到一草一木构成的茶席景象,无处不在诉说着一种诉说。因为每一东西必须是有情的。

可以想见,在那样的一个午后,阳光灿烂。我们穿过洒满阳光的大厅,穿过庭院来到小小的茶室。在这个茶室里有那样的音乐暖暖融融舒舒缓缓的包围着我们。身着宽服,穿着白袜,从足下去珍惜每一个感觉,那种宁静的洁净,非常神奇的感受,会在你的每一个动作里灵动地展现。

茶席又称茶席曼陀罗。我们摆的每一个茶具,从壶到杯到公道杯,每一样器具都是经过茶道师,经过主人认真挑选的。它用了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既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比如说竹节壶,其文化人格在儒家,象征严谨和节制;如意壶主人表达如意和吉祥的祝愿;还有茶席之上最重要的主题挂画。记得有一次我在举行《月光白》的茶道会,大家进入茶席之后,静坐。大家听着音乐缓缓的去放松自己,把自己和外界隔断之后,有一声磬响:“叮——”然后提醒你回到茶席之上。这时整个茶道室是暗的,大家什么都看不见,又经过了那么长时间静心的打坐过程,这时候我的茶道师助理,是位云南的白族女孩。眼睛明亮亮的,笑容像云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亮。她拿着火柴,哗,点燃。茶席中间水钵里有个水晶球,水晶球下边有个莲花灯,莲花灯被砰然点燃。这个茶席环节,在大家小参分享时每个人都说,那一刻整个人被暖了一下,被照亮了。那种被难以言表的情绪暖暖地拥着抱着,用一道道的茶,进行心灵的洗礼。

还有一次茶道会也有用灯的一个环节。记得我们给传媒大学的学生摆的茶道会,在户外。那是一个接近中秋节的夜晚,月亮满满挂在天上。那天是个长长的茶道席,主宾分坐在茶席两旁。看着月亮听着音乐品着茶看着茶道师一道道给大家布茶。整个席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时光在静静地流淌。最后结束的时候每一个人发了一盏小小的马蹄灯。在那样的月光下提着马蹄灯,心都是亮亮的,整个世界因为一盏灯照亮了。

茶席之上表达意境的手段非常丰富。像灯,香,还有很多很用心的表达,极具情感的画面,都很容易把主宾带进一个非常神圣、非常宁静、非常悠远茶席的意境。在茶席设计上要力求瘦、皱、漏、空、透、远,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制造出无限的想象的空间。“锥划沙”、“屋漏痕”;岁月折叠成褶皱;空是无限,是宇宙灵气之往来,生命流动之处;透是多视角,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远是更丰富,地狱天堂尽在其中。随意布饰,不衫不履。

通过叮叮咚咚的水声,把我们带回到大自然无比清新的山水间。在那里,鸟语花香。甚至可以闻到青草味道。主题挂画能把我们从现实中暂时隔断,一下拉到那种神圣的,转眼的,非常亲切的精神世界里,用品味用画面来形容这样的情景都不足以表达 我们对意境的理解,但又能真真切切地无比愉悦地享受其中。

还有这样的意境表达在主宾间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参话头。我曾经主持的茶道会里就用过“口离心有多远 ”,作小参主题。当我把茶道会的邀请函,发给来参加茶道会来宾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走进我的茶席之上,开始认真思考口离心有多远。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家人间到社会朋友中到工作同事,我们有几个人有能力口对心讲地每一句话?记得有个人一接到请柬当场就给我回了信:“口离心要多远有多远,要多近有多近!”我听了之后内心很震撼。但是在茶席之上,其实不要求有答案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对的,只要参与了思考,参与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小参的过程。无论你在哪儿,你已经进入我茶席的意境了。时间可能是在三天前,也可能是在一周前。地点可以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遥远的你走向茶席中的我。

天地之大,何处安身立命?

喝茶的人是谁?

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谁?

心在那里?

这辈子你是来干什么的?

这是在茶席之上小参活动。这个环节里也是一个意境空间的表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就是我们茶席的主题。

茶席主题里面的意境,想象一幅画得有名字,一篇文章得有个好题目。茶道师会精心的去提炼艺术表达的精髓,提炼修行艺术的表情。像文章炼题一样。在茶席主题里,很多茶叶名字的意境就很深远。比如《月光白》,多么有诗意有情景的名字!《铁观音》、《兰贵人》、以及我们非常神往的《东方美人》,这些名字本身就特别有诗情画意。在举行《东方美人》茶道会的时候,茶席上用深色的旗袍铺在底席之上,星星点点的白色杯子布在旗袍之上,背后是陈逸飞的《美人图》,清扬优雅的音乐滚滚而来。这个茶道会的主题是关于女性学的主题,比如“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如何做好你的女性角色”,这样就把幽幽雅雅的东方女性神韵铺陈开来。婉约到无言——《白毫银针》;绿野仙踪——《狗骨脑的禅意》,《红茶,熨烫内心的感动》,《九年寿眉——茶的味外之味》再根据季节,根据当时的情绪很充分地做茶席表达。比如到了秋天以《吟秋》;《如歌的行板》;《人淡如菊》为主题,配上那样的诗句,“ 宁可枝头报香死,不肯随舞秋风”。把我们对菊“此花开尽再无花”的意境,表达出生命之绚烂;在春天《丁丁香香的情客》,《落花水流红》,《花新水上香》,非常有画面感,那种红,那种水,那种时光的流逝,美好青春的留恋,都会在这样的主题里表达出清新又有时空概念的意境。《寒夜客来茶当酒》、《风雨故人来》人情篇;《红泥雪爪》《莲花,在记忆中绽放》;《崇高的高度》主题茶会,用《辛德里名单》主题曲,做生命教育。

更为深邃的意境主题如:《无门关》,《印水境》,《空间,在物质消失的界线》,《可不可以走出时间之外》。这个主题本身就可以带领我们进入极有参与性的意境。说到意境大家都觉得有点玄。 每一个意味深长的动作,每一个用心的设计,每一个主宾间的真诚的交流,以及茶席之上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个细节都是浓浓意境的表达。

(摘自2013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姜慧)

白露寿眉,打开白茶的正确方式之一

今天是9月8日,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天气开始转凉,夜空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晶莹剔透。

“鸿雁来,元鸟归”,候鸟开始迁徙,天气逐渐凉爽,然而仲秋季节,气候仍如春季,花木盛开,麦浪依依。

一年中最可人的季节,当属这天高云淡,乍凉还热的“露凝而白”时节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写他与小周后约会的情景,非常有画面感。

一个写散文的朋友在离开福鼎时写道:"归途中看到了飞翔,一群人在飞翔。"而我看到的是一片片鲜绿的叶子,它们在阳光中均匀地呼吸,在海风中恣意地飞翔,它们是绿色的梦,被采摘,萎凋,烘焙,自然氧化,直到最后被冲泡,静静地走过它们的时光,留给我们一生的回味和甘甜。

追逐名,追逐利,在车水马龙的混沌中消磨人生……白露时节走进福鼎,你可以闻着寿眉茶香前行!

寿眉形状酷似老人眉而得此名,有人将男人与茶相比,说过了70岁的男人要像寿眉,集众茶的甘香于一体,经历了性情爱欲而观止,倒也十分贴切。


古人云: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在立秋之后和秋分之前采摘的茶叶,叫秋茶。而白露茶,则是白露之后秋分之前采摘的。


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很受茶友喜爱。


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点。春茶清新甘甜,而晚秋茶则香高味醇。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里说:“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


最好的白露茶,当属寿眉,即产自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的“粗茶婆”。寿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韵味悠长。


福鼎位于福建东北部,与浙江温州毗邻,是闽东南通往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的"北大门"。奇山秀水和滨海岛屿构成了福鼎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福鼎盛产茶,陆羽《茶经》中说"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个类似于《山海经》的描述,说的就是福鼎的太姥山。


第一次喝白茶,是在离太姥山景区入口不远的一个茶店里。那是2007年初在太姥山的一次采风活动。



白露时节,太姥山中的奇峰怪石都隐藏在了缥缈的雨雾中。大家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这时一个诗人朋友建议:"看不清太姥的山,就喝一口太姥的茶吧。"茶店正是这位诗人所开,他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小撮外表毛茸茸的茶叶。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茶叶经沸水冲泡,香气高扬、韵味悠长,轻啜一口便知秋意浓。朋友介绍说这就是白露茶的上品——寿眉,福鼎白茶的一个品类。自古名山出名茶,有这样的好山好水,喝着这样的好茶,无怪乎那位诗人能写出那么多美妙的诗句了。


后来我了解到,国内了解白茶、喝白茶的人并不多,但是喝过白茶的人都会由衷喜欢上福鼎白茶。似乎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福鼎开始大力推广白茶,举办白茶文化节。我还了解到,太姥山中至今保存着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还有白茶一条街,便心生向往。在朋友的邀请下,我踏上了这计划已久的白茶之旅。


朋友带着我走过一条条街道,向我介绍着这座小城的昨天和今天,谈到明天时,他说:"你一定会明白为什么我去福州工作了几年最后又回到了这里。对于福鼎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这让我想起福鼎的白茶,它的知名度虽然不及铁观音和大红袍,这几年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却以一年顶别人五年甚至十年的速度发展着。


福鼎的大街小巷茶楼很多,作为"中国白茶之乡",人们在茶楼里常喝的自然也是白茶。朋友领着我走进一家他经常光顾的茶馆。老板听说我是从省城来的,就热情地向我推荐起白茶,如数家珍。他们特别喜欢谈论白茶神奇的疗效,例子都是极生动的。白茶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喝过它的人就再也放不下它。老板开玩笑说:"这白茶就好像福鼎的姑娘一样的。这杯茶是送给你喝的,下次再来就要收费咯。"


茶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老板热情地对我说:"你的运气不错,今天晚上正好有状元白茶喝,算是福鼎人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啦。"



白露时节,泡上一杯白露茶,香气高扬、韵味悠长,轻啜一口便知秋意浓。


秋季饮茶养生,但切忌不可“贪杯”,喝茶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唐代《本草拾遗》中描述茶的功效时有“久食令人瘦”的说法,茶汤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能够溶解油脂,帮助消化肉类和油类等食物。因此,在干燥的秋天“贴秋膘”,饱食一餐丰富油腻的食物后,不妨饮茶一杯,帮助体内油脂的溶解。


明天就要离开福鼎了。我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借着白茶的名义,来福鼎吃喝玩乐的。吃嘛,福鼎有数不清的风味小吃;喝嘛,有一杯白茶就足够我喝上一辈子了;玩嘛,有美丽的"山、海、川、岛";一切的一切,都可谓乐在其中。最后应该带一些福鼎的土特产回去。朋友说那就带点白露寿眉吧。



小贴士


关于白露的民谚中有许多是提醒人们注意添衣防止感冒的,有如“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所谓白露,意思是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重磅福利

福鼎白茶人文地理美学专著《毫香蜜韵》火热销售中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