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六堡茶带烟香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六堡茶的“槟榔香”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茶行业的二级市场?

仓老师相信一问一答间迸发的智慧,如苏格拉底: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关于中老期茶、关于茶叶仓储、关于茶业呈现出来的万象生态,我们有十万个疑问,所有疑惑和智慧,就从这一问一答间开始吧!

1
>>>喝茶<<<


1.1 仓老师,为什么许多老茶到了一定的年限,都有一种糖香出现?汤色也统一地变得红浓?

2020年12月31日在华巨臣东莞茶博会的中国茶仓储产业发展大会,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研究生导师陈栋先生带来了一份研究报告《良好仓储对黑茶类品质的影响及其特种成分鉴定初探》,里面有个小结:如何通过常规滋味和香气成分来判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结论显示,贮藏期10~22年的康砖茶中没食子酸、可溶性糖的滋味成分增加,酯类、杂环类香气成分增加;在30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没食子酸、可溶性糖的滋味成分增加,饱和醛、酯类香气成分增加。

1.2 仓老师,六堡茶的“槟榔香”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六堡茶文化学者彭庆中表达过一个观点,仓老师深以为然,在这里分享:

六堡茶的“槟榔香”不是嗅觉意义上我们单凭鼻子就可从茶汤中嗅到的气味。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槟榔香”不是“气体物质”,不是“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对我们的嗅觉细胞产生刺激而形成的感受。

六堡茶的“槟榔香”是我们喝六堡茶时所感受到茶汤给我们口腔以及身体所产生的综合感觉,其中尤为显著的是我们咽下茶汤后呼出空气时,在我们口腔的后端以及鼻腔感觉到茶汤的香、味及其他感觉的总和。因此,“槟榔香”更准确来说是“槟榔韵”。

六堡茶的“槟榔韵”给口腔、咽喉以愉悦的刺激,而且偏带一种清凉的感官享受。口腔内可感受回甜回甘以及一种类似植物纤维的木香、也有点像烟香,咽喉部位舒服、甜美和愉悦。

1.3 仓老师,熟茶是不是暖胃?如何选择一款好喝的熟茶?

我们常听到的普洱熟茶的暖胃作用,想来是经过发酵工艺后,普洱茶的茶多酚、儿茶素等对胃有刺激的物质减少了。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有大量的益菌群,益菌群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而且还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

如何选择一款好喝的熟茶,初入门的熟茶爱好者,选择大品牌、口碑好的大厂熟茶是没错的,安利几款口粮熟茶:中茶的7581、澜沧古茶的0085、大益的7572、下关的销法坨。

1.4 仓老师,为什么喝到一些茶会头晕?

茶有益,是建立在科学饮茶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不但要选择对的茶,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喝茶会头晕,一般是茶叶里的咖啡碱在起作用,过量的咖啡碱会引起血液加速循环、产生头晕恶心的感觉,我们通常说这是“醉茶”了。临时的解决方法是吃一点甜食,以后喝茶的时候避免产生这种感觉的茶,可以饮用一些发酵程度高的茶,比如红茶、黑茶、陈年老茶。

1.5 仓老师,为什么感觉用老杯喝茶特别甜?

这个观点仓老师还第一次听说,说一些自己的个人体会吧,用柴窑烧出的建盏喝茶和普通的白瓷杯也是不一样。店家说因为现在工业化的商品用的是电窑,温度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柴窑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可能就类似我们老广煲汤,用高压锅10分钟压出来的汤,和用几个小时砂锅老火慢炖的汤,能一样么。

1.6 仓老师,听说新白茶是寒凉的,老白茶呢?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这么写白茶:“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老白茶随着时间转化,汤色慢慢变红,香气由新茶的“毫香蜜韵”逐渐转化为荷香—枣香—药香,滋味也变得越来越醇和,老白茶因此性温。但是,白茶行业才兴起不到5年时间,之前的老白茶的量是极少的,以致于一些老白茶的拥趸不辞辛劳走出国门,去淘回曾经出口到国外作为药用的老白茶。所以市面上动辄10几年的老白茶泛滥,而且价格极低,这些茶到底是什么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得知了。

1.7 仓老师,总有人问我某一款茶怎么样,应该怎么回答比较周全?

我们常听说“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这里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前提是只要是健康的茶,都应该有它的消费市场。珍稀的名优茶,选器用水,插花燃香,细品慢酌是一种喝茶方式;粗老的绿茶,几十块钱一斤,焖在大杯里,一喝一整天也是一种喝茶方式。与其回答一款茶怎么样,不如回答这款茶适合的生活场景。

2
>>>茶相<<<


2.1 仓老师,群体种的茶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很多茶产地都推崇当地的群体种?

这个回归茶叶是农产品的思路就很好解释了,“南橘北枳”,一方名茶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必有它的独特之处。后来引进或者改良的品种,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以龙井茶为例,龙井43号与本地的群体种,作为本土老茶客,大多会选择群体种,他们的说法是群体种虽然不好看,但滋味更丰富浓厚,更具韵味。而龙井43号,无疑是有很多优势的:样子好看,产量高,又因为是无性繁殖,品质更稳定。

2.2 仓老师,今年的陈皮为什么这么火爆?

陈皮的火热还真是新冠疫情下的事件营销下结的果,钟南山院士研究团队从2015年开始,进行陈皮的保健功效研究,历时2年多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陈皮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对肺泡间隔的破裂、小气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2.3 仓老师,坭兴陶和紫砂,哪个更美好?

坭兴陶与紫砂同属于四大名陶,更美好当然是紫砂了。坭兴陶还在工艺品的路上前行,而紫砂已经在艺术品的路上遥遥领先了。所以,说谁更美好,当然是艺术品比工艺品美好。作为日用之器,坭兴陶的性价比比紫砂要好许多,而且,如果有发现美的眼睛,在坭兴陶里找到美好之物要付出的价格,远远低于紫砂。

2.4 仓老师,怎么看待前一阵子疯传的“红茶可以杀灭新冠病毒”的新闻啊?

大家想宣传茶、卖好茶的心都懂,但是乔贵宾主任医生的视频完整标题是:《茶水能杀死新冠病毒?后续结果并未发布,切勿盲从》。完整内容如下: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各种谣传非常多,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茶可以杀新冠病毒。他们发现市场上买的茶,如红茶,绿茶,或待泡的茶等这些饮料如果把新冠病毒放进里面,一分钟90%的新冠病毒很快就会被杀死,10钟99.9%就会被消灭,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红茶。

这个发现有点特别,但是未得到正式官方的认可!但茶叶里含有各种丰富的有机物质这个是事实,新冠病毒遇到茶就会被消灭,这个研究也提示了我们在新冠病毒流行如此厉害的情况下,多喝点茶水是有好处的。有条件的外出时在人多的地方或聚餐的时候,除了戴口罩之余,还可以用茶水洗洗手,多喝点茶,可能就有保护的作用。(此答案来源于网络)

2.5 仓老师,什么是茶行业的二级市场?

茶行业的二级市场说的就是茶叶的金融市场,拿股市做比较,买新茶就是买股票的原始股(比如每次某益新茶发售,就有人晒出一排手机抢茶的场景)。二级市场,买茶人不是从厂家手里购买茶叶,而是从茶叶的拥有者处购买。同理,茶叶的二级市场也如同股市一般,赚大钱的都是庄家,普通群众多是韭菜的命,不行看看最近的“芳村”。

原标题:仓老师问答 | 六堡茶的“槟榔香”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茶行业的二级市场?

注:内容来源好茶仓仓储,作者仓老师,仅供茶友参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茶贺岁新品榔烟香:高山之野,榔烟香韵

  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闻名,槟榔味和松烟香则是传统风味六堡茶的特有味道。

  槟榔味一般指带松(柴)烟香的六堡茶,经过蒸压、窖藏陈化后形成的一种类似熏槟榔的熟坚果风味。

  究竟什么味道才能称得上槟榔味?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味要躬行。

  喝过【中茶榔烟香】,就会有答案。

  广西地处北回线地带,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山多林深、雾气萦绕,自然环境优厚,适合茶叶生长。在山野密林中,茶树世代生长在这里,与山水为伴,同花草共生,吸月饮露,聚气凝光,每一片“野韵”茶叶,都凝聚了山野气韵的菁华。

  【山野大树炼甘醇】

图片描述

  制茶师为了让茶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山野气韵,让醇厚的滋味回归自然,在高山密林中,寻找树龄高、长势好的野放大树茶,并专门精心挑选叶张肥厚的茶叶作为原料;在“一茶多藏”的窖藏工艺制作下,经过中茶梧州公司历史悠久的茶窖的洗练,【榔烟香】就此诞生。

  榔烟香

  秀水青山育好茶,把盏慢品榔烟香。【中茶六堡榔烟香】不仅为茶客奉上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还斟上了一杯“槟榔香高、野韵味足”的好六堡。

  【中茶六堡榔烟香】采用大红色礼盒作为外包装,金字红绣,方正有度。开启礼盒,一幅“高山秀水、榔烟缭绕”的纸雕画映入眼帘。展现了六堡行业“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行业前景,寓意美好,品藏皆宜。

图片描述

  【中茶六堡榔烟香】采用高山大树茶原料制作,体现了“槟榔香高、野韵味足”的品质特点。细看茶饼,饼面平整光润,条索壮实肥厚,松紧适度,易于撬取,也利于后续转化。

  开汤后,汤色红亮通透,醇厚的槟榔香微微散发,沁人鼻喉。品饮时,浓郁的槟榔香充盈口中,且带有明显的陈香,美妙甘醇的滋味如山间云雾,萦绕口舌,醇爽饱满,回甘悠悠,曼妙无比。叶底棕褐柔软。

  品名:中茶六堡榔烟香

  等级:一级

  陈化年份:2015年

  包装:礼盒、手提袋

  规格:280g/盒6盒/箱

六堡茶里的茶婆婆和茶公公原来是它们


茶友:掌柜的,你们六堡茶真是看不懂喝不懂买不起系列。呵呵呵


 掌柜:您的意思是指?


 茶友:这老茶婆分明是树叶子,又粗又老又难看,你们也拿来当茶卖啊?还有这老茶果壳,我们老家山上可多了,采了就剥开壳,把果仁拿来榨油煮菜吃,果壳都当柴烧。哪能喝啊,早知道卖给你啦,几块钱就行。

 

掌柜忍不住一笑。笑完之后检讨,我们的普及工作做得还是不够到位啊。原来老茶婆和老茶果,有不少茶友还是不解的。那么,现在让掌柜带领你们一起进入到这位茶公公和茶婆婆的故事:

 

 嘘,故事要准备开始咯,你们都坐下来了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它叫六堡镇。在那里啊,长着一种茶树,叫做六堡茶,它有着神奇的祛湿热、健脾胃的功效,一直是当地人的日常饮用品。而在茶树上,还有着两种它乡茶品所没有的独特茶宝:老茶婆和老茶果。它们正如名称所言:粗而老,一把年纪,不再娇嫩,可却是我们六堡人眼里的宝贝呢。可谓是应了那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话呢。

 


什么是六堡茶的老茶婆?

老茶婆是六堡人对茶树中的老茶叶的尊称,前面加个“老”字,是指老茶叶。在霜降时节前后一周采摘,故被当地人称为“六堡霜降茶”,属于农家茶类。

 

它是用六堡茶树上长了二年至五年以上的老叶子来制作的,这些老叶通常在生长期第三年至第五年霜降这一节令采摘,制法上呈现多样化,有生晒杀青、蒸青、捞水杀青、炒青等多种制法,而抄水杀青与生晒杀青都是目前常用的老茶婆加工制作方法。

 

那么,如何来制作老茶婆呢?是否有制作标准?制作完毕后又该如何保存,才能成就我们现在喝到的色香味甜的清雅老茶婆呢?且继续耐心听我说一说。

 

老茶婆的采摘时间:

老茶婆须采摘在我国传统节气“霜降”。俗话说立夏三日茶生骨。夏日气温高,所产生的糖分大多成为纤维素,新梢的木质纤维也较多。而这些来不及采摘长粗的新梢芽茶,很快便会粗老。再历经两年至五年的生长,这些纤维丰富的老叶子,在秋季的霜降前后,会因为六堡茶区里温度降低和日夜温差大、降水量减少的原因,会变得特别的香甜。有一种很独特的“霜降香”,不苦不涩而被容易被人记住。


下图是六堡老茶婆的老叶子,鲜叶时候的模样


那这些采摘回来的老叶子,又需要如何加工呢?下面让我们来说一说最常见的两种制作工艺。


抄水杀青工艺的老茶婆:


抄水杀青,就是把六堡茶树上长了二年至五年的老叶子采摘回来。在大锅里烧开水,把老叶子放入开水里烫水杀青大约2~3分钟,然后捞起,再用烘干机慢慢烘干。

 

而这种抄水杀青的老茶婆,又分为两种常见的保存方法:烟熏保存和未经烟熏保存。


 

烟熏方法保存的老茶婆:


在六堡镇里,四面环山,雾气和湿气重。旧时代,茶农为了方便保存茶叶,就会把制作好的老茶婆装在袋子、竹篮里,放在灶头上面或者是灶上的阁楼里保存。这种保存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灶台每日生火烧柴的温度,使茶叶保持干爽而不受潮,不易霉变。经过几年时间阁楼烟熏保存之后,在饮用前就需要将这些老茶婆从阁楼取出,放入干净干爽的房间继续保存多年,让烟味退减后,再品饮。


 所以这类保存方法的老茶婆会有一些独特的“烟香”,而且容易出槟榔香,茶味甘、入口香韵变化丰富,是一些六堡老茶客偏爱的风味。但也有一部分外地的茶友喝不太习惯这种带“烟味”的六堡茶,所以老茶婆又有另外一种不经过烟熏保存的方法。


          下图是正在阁楼上烟熏保存的六堡茶叶


烟熏方法保存出来的老茶婆:色黝黑而带烟香



未经烟熏保存的老茶婆:

随着六堡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茶友认可和品饮六堡茶,老茶婆产量逐年增加。阁楼烟熏保存法就只能是适量保存了(因为老茶婆蓬松,叶张粗壮,占用的保存面积大,阁楼面积有限)。也综合到一些外地茶友的饮茶爱好和口味习惯,老茶婆就有一大部分会在杀青、烘干制作完毕后,装入袋子和纸箱中,直接放置仓库保存。

 

这类未经烟熏方法保存的六堡老茶婆,滋味上会偏清甜清雅、回甘爽朗一些,有独特的药香、罗汉果香、蔗糖香、花果香,喝起来没有“烟香”。但是新茶时期也会有比较明显的青味,甜度和香韵上不够沉稳,品饮起来愉悦感有限。所以这类老茶婆的品饮年份,最好是有十二至十五年陈期以上,青味退去,香气、甜度、茶汤的顺滑度会明显的舒服很多。对于肠胃的呵护和祛湿,效果更为明显。


 下图是未经烟熏方法保存的老茶婆:干茶色褐而显药香


生晒杀青工艺的老茶婆:

生晒,通俗上来说,就是利用阳光日晒,达到晒干茶叶的作用,还能保留茶叶中天然的茶香。天气晴朗时候,采摘六堡茶树上的老叶子,摊晾在晒谷场上,利用阳光的温度把茶叶彻底晒干,然后装袋子保存起来。生晒老茶婆一般需要在天气晴朗、无雨水的天气里制作,下雨天是没办法加工制作的哦。也无需放置阁楼中烟熏保存,直接仓库自然陈放转化,保持茶的清甜雅丽即可。

 

这类生晒工艺制作出的老茶婆,滋味上相对清甜一些,甜度比抄水杀青工艺的要高、明显。但是也有一些弊端,需要转化的时间比较长,起码要十几二十年,茶叶里的青味才能褪去,转出甜醇感,品饮起来才愉悦。新茶阶段青味较重,入口不够舒畅,喝进口腔容易使人抗拒。加上生晒老茶婆,没有经过复杂的制作方法,使得茶叶里的甜度没有流失,糖分较高。容易招惹茶虫啃食,产生茶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虫屎茶)。所以旧时代,老茶婆很少会采用生晒制作工艺,多为抄水杀青为主。生晒工艺,也是这十年内才渐渐流通广范起来。


下图是生晒工艺制作的老茶婆


小普及:

下面是我们的老茶婆因甜度高,招引来茶虫啃食后,产生的茶宝(虫屎茶)。这种啃食老茶婆的茶虫白色软体,和蚕类似,但比蚕小,它咬食老茶婆后排出了一粒粒细小的黑色粪粒,经清理晾晒就成了虫屎茶,自然生成,可遇不可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虫屎茶应称为“虫酿茶”,是由特定昆虫取食特定植物所形成,由特定植物经过昆虫消化产生排泄物,其过程类似于微生物发酵过程。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很适合调理肠胃所用的。

 

我认为虫屎茶最好的优点是食疗,对胃酸分泌过多,胃涨,胃疼,拉肚子、失眠等都有明显的疗效,非常适合肠胃不佳的茶友饮用。


下图是从陈年生晒老茶婆里筛出的虫屎茶

 

老茶婆的口感特点:

 口感上,老茶婆偏清甜清爽,且香气奇妙,有药香、罗汉果香、松烟香、蔗糖香、花果香型,汤色金汤剔透,黄亮动人。入口滋味平和、清甜爽口,喝起来不苦不涩,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喜欢喝老白茶、铁观音、绿茶的茶友,初次喝老茶婆是会比较喜欢的。但是重口味的茶友,爱喝岩茶、生普,茶气迅猛茶味浓烈的茶友,则对老茶婆的淡雅有些不能接纳,总觉得不够味。

 

总之,它是六堡茶里特色鲜明,值得一试的茶品,乃是它乡茶所没有的风味。


 

 老茶婆对人体的药用功效:


老茶婆如果从身体角度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它有很好的祛湿、消炎、降血糖、降三高的作用。而且它还是一个很排负的茶品。排负,就是饮用老茶婆后,能把身体里堵住的东西排出去:例如湿气、毒素.....而且喝我们老茶婆时候你注意观察感受自己的身体,下丹田其实会微微的在跳动的,这是聚气的一个表现。就是因为荒山生长的老茶婆,不打农药,不人为干扰,充分且自然的吸收阳光雨露和土壤里丰富的营养物质,擅长聚气。这个气,是人体很需要的,而且,也不是什么茶,都能凑出的。道理大家懂吧?其实这些都是我的一些茶友告诉我,自己再去感受综合发现的。我离题了吗?那我回归一下,下面说说六堡的老茶公:老茶果。

 


什么是六堡茶的老茶果:

 

老茶果壳,即是将六堡茶树上生长的茶果采摘晒干,取其壳保存起来,待到一定年份即可饮用。以前省俭的茶农大都不舍得将可以换钱的茶芽、中叶茶等留给自己饮用,所以,都会制作老茶婆或是这种茶果壳来作为自家口粮茶饮用。而且这种粗茶茶果壳含有木质素、茶皂甙、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其中茶子壳含有28.4%缩戍糖、8.7%茶皂甙是比较高的。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降血糖、控三高,祛喉毒,对人体益处多多呢。

 

且品质好、存放了一定年份的茶果壳,有着很独特的沉香、果香,汤色红透如琥珀,味道甘醇,韵味悠长,别有一番风味,喝起来很是舒服。

     

老茶果的制作工艺:

将秋季六堡茶树上结的老茶果,采摘回来后,在晒谷场利用阳光日照晒干。取其果壳晒干后保存起来,陈化上一定年份后饮用。保存方法也跟老茶婆一样,分为烟熏保存法和不烟熏保存法。

 

饮用六堡老茶果,一般不建议饮用年份较新的,茶壳粗厚,不易转化,茶里的物质没有转化到位,对于肠胃会稍有刺激。且口感上,新茶果的韵味不够愉悦。建议是尽量陈放上十年至二十年以上,再品饮更为适合。


 六堡老茶果在茶树上生长的样子


  

陈年六堡老茶果的干茶



陈年六堡老茶果用紫砂壶冲泡出的茶汤



 老茶婆或者老茶果的冲泡要点:


1、两者都是粗茶,粗茶难出味,建议使用壶来闷泡(例如紫砂、坭兴壶),按7克茶,150毫升水的比例,沸水洗茶2次,第三道闷泡15秒出汤,随后根据自己喝茶的浓度合理的延迟出汤时间。不过不建议闷太长时间,太长时间则失去了鲜爽感。

 


2、也可以使用煮饮法来烹煮,5克茶,沸水洗茶一道后,加入600毫升冷水,文火煮开。沸腾后继续小火煮一分钟,关火,让茶汤沉淀冷静1分钟,出汤饮用。也是忌讳煮过长时间,过长则会茶汤过老,鲜爽香韵上也不够爽朗。

 


如果要拼配煮饮,建议是将冲泡几道后的茶婆和茶果的茶底,混合在一起冷水煮开,悠悠清甜,甚是迷人。遇上孩子发烧,也可以添加老龙珠1克调和茶性,能起到消炎排毒的作用。

 

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觉得,我们六堡茶里的茶公公和茶婆婆非常的可爱呢?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